膀胱癌组织中MDR1基因产物P-GP170、GST-π和TOPOⅡ的表达及意义
P-gp,GST-π和TopoⅡ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D A tp i meae T p )i atcc ria i u Meh d T ee pes no -P GS 一 a dT p Ⅱ i 0csso s i crio n N o os rs ( ooⅡ ngsr acnmat se. to s o i s h x rsi f g , T n o o n8 ae f o p Gatc acnmaad r
adGS 一 i atcc rio eehg e h ntoei o a s mahts e ( <0.5 . h x rsinrt o o o i gsr acnmaw s n T ngs acn maw r ihrta hes ae f p Ⅱ n at cc rio a o T i l e hnta i o a so a htse ( <0.5 . h x rsinrtso — Pa dGS 一 i w l moeae ieet t na eo acn maw r o rta h tnn r l tm c i u s P w m s 0 ) T eepes ae f g n T n el d rtddf rni i d nerio ee o P — f ao s nf a t ih rta hs npo iee t t na e oaen ma P <0.5 .h xrsinrt o o ol nw l mo eae iee t t na e i ic nl hge ntoei ordf rni i dn c rio ( gi y h f ao 0 ) T eepes a f p i el drtddf rni i d — o e T i — f ao n crio ssg ic nl lw rta h t np o iee t t n ae oacn ma P <0. 】T e epes nrtso —Pa d G T i y h o acn mawa inf a t o e h nta ordf rni i d n crio ( i y i f ao 0l . h x rsi ae fP g n S 一 n lmp o meat i w r sgic nl hg e h ntoei to t y h nd ts s ( <0.5 . o cu in p g 。 T ad T p pa mp r n tsa s ee inf at ih rta h s nwi u mp oemeat i P s i y h l as 0 ) C n ls -P GS 一 n o o1 lyi ot t o 1 a
P-gp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P-gp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李旭强;王慧;郑纪宁【摘要】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多药耐药基因(MDR-1)产物P-糖蛋白(P-gp)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80例大肠癌组织P-gp的表达情况,对其临床病理学因素进行分析.结果:80例大肠癌患者中,P-gp阳性表达率为43.75%(35/80).P-gp表达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与年龄有关,≥60岁者P-gp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60岁以下者(P<0.01).结论:大肠癌组织P-gp的表达率较高,并且与年龄相关,临床检测P-gp对选择个体化化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期刊名称】《承德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0(027)004【总页数】2页(P356-357)【关键词】大肠癌;P-gp;免疫组织化学;多药耐药基因【作者】李旭强;王慧;郑纪宁【作者单位】承德医学院,河北承德,067000;承德医学院,河北承德,067000;承德医学院,河北承德,06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大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仅次于胃癌、食管癌。
但大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且病情发展缓慢,发现时多为晚期,治疗多采用手术与化疗相结合的方法,然而临床疗效不十分满意。
近年的研究证实,多药耐药基因(MDR-1)是造成大肠癌化疗失败或早期复发的主要原因,其表达产物P-糖蛋白(P-gp)是造成耐药性的物质基础[1]。
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80例大肠癌组织P-gp的表达情况,并结合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为临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资料。
1.1 标本选择 2009年7月-2009年12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大肠癌手术切除标本80例,男46例、女34例,年龄25-80岁,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发现大肠癌,术前均未接受化疗、放疗等治疗。
大肠癌病理学分级按组织分化程度分为高分化腺癌(31例)、中分化腺癌(38例)和低分化腺癌(11例)。
免疫组化指标的意义

免疫组化指标的意义1、恶性肿瘤免疫组化耐药预后标记,全套4项:P-gP,GSTπ,TOPOⅡ,Ki-67。
2、乳癌免疫组化耐药预后标记,全套7项:P-gp,GSTπ,TOPOⅡ,Ki-67,ER,PR,C-erbB-2。
3、意义:标记物--作用--阳性部位--临床意义多药耐药基因蛋白(P-Gp)--药泵作用--胞膜/胞浆--阳性率越高,对下列药物耐药性越强:阿霉素、柔红霉素、表阿霉素、米托蒽醌、长春花碱、长春新碱、紫彬醇、泰素帝。
谷光甘肽S转移酶(GST π)--解毒作用--胞浆--阳性率越高,对下列药物耐药性越强:阿霉素、顺铂、氮芥、环磷酰胺、瘤可宁。
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靶点作用--胞核--阳性率越高,对下列药物越有效:蒽环类抗生素和鬼臼毒素类,如VP16、替尼泊苷、玫瑰树碱、新霉素、柔红霉素、表阿霉素、阿霉素、VM26。
阳性率高者对VP16尤其有效。
雌激素受体(ER)--性激素作用--胞核--阳性率越高,肿瘤对内分泌治疗越有效,预后越好。
孕激素受体(PR) --性激素作用--胞核--阳性率越高,肿瘤对内分泌治疗越有效,预后越好。
C-erbB-2--癌基因产物--胞浆--阳性率越高,肿瘤恶性程度越高。
ER、PE阳性而C-erbB-2也阳性者,用三苯氧胺治疗效果不好。
Ki-67--细胞增殖标志--胞核--阳性率越高,肿瘤增殖越快,恶性程度越高。
Ki-67为细胞增值的一种标记,在细胞周期G1、S、G2、M期均有表达,G0期缺如,其和许多肿瘤分化程度、浸润、转移、预后密切相关。
PCNA(增埴细胞核抗原)。
CEA 多数腺癌表达CEARb (retinoblastoma视网膜母细胞瘤) 基因是肿瘤抑制基因,调节细胞周期。
P53在免疫组化中均为突变型,阳性率越高,预后约差。
野生型半衰期很短nm23是转移抑制基因,其阳性表达和肿瘤转移呈负相关。
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胃癌、大肠癌、肝癌、喉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检测。
GST-π和MDR1 在乳腺癌中共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GST-π和MDR1 在乳腺癌中共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陈高明;李春海;王白岚;孙丽亚;肖群;詹志荣;毛慧生【期刊名称】《中国癌症杂志》【年(卷),期】2000(010)001【摘要】目的:研究谷光苷肽S-转移酶(GST-π)和多药耐药基因(MDR1)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共表达机制及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复合定量RT-PCR技术,检测79例乳腺癌组织中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其中MDR1 79例,GST-π65例.观察DMR1和GST-π的共表达率并与TNM分期、受体表达、是否术前化疗作相关分析.结果:乳腺癌组织中MDR1和GST-π阳性率分别为96.2%和70.7%,共表达率为78.5%,两者的表达水平明显相关.MDR1和肿瘤大小相关,而MDR1和GST-π均与雌激素、孕激素受体表达及是否术前化疗无关.MDR1、GST-π共表达和单独表达率与是否术前化疗无关,而MDR1表达水平化疗后增高,GST-π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结论:MDB1、GST-π共表达是乳腺癌耐药的特征之一,而MDR1可能发挥了主导作用.GST-π和MDR1表达水平呈明显正相关,说明两者可能有互相调节机制.监测MDR1水平的变化可以预测继发性耐药.【总页数】3页(P53-55)【作者】陈高明;李春海;王白岚;孙丽亚;肖群;詹志荣;毛慧生【作者单位】解放军九四医院,江西,南昌,330002;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北京,100850;解放军九四医院,江西,南昌,330002;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北京,100850;解放军九四医院,江西,南昌,330002;解放军九四医院,江西,南昌,330002;天津肿瘤医院,河北,天津【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R730.23【相关文献】1.耐药基因MDR1、GST-π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应用 [J], 王立梅;毛慧生;林晓萍;冯玉梅;陈高明;刘洪隐;李春海2.肺癌组织MDR1和GST-πmRNA水平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J], 戴广海;石廷章;李春海3.肺癌组织MDR1和GST-πmRNA水平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J], 戴广海;石廷章;李春海4.乳腺癌中MDR1和GST-π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樊峰;吴伟国;何影娟5.卵巢癌组织中MDR1(P—gp)、GST-π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J], 李家梅;盖晓东;王绍娟;吴国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MDR1和GST-π在神经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MDR1和GST-π在神经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李晓晗;郑华川;吕庆杰;王小松;姜卫国;崔秀娟【期刊名称】《中国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04(033)001【摘要】目的:研究神经母细胞瘤中多药耐药(MDR1)基因和谷胱甘肽转移酶-π(GST-π)蛋白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2例神经母细胞瘤组织中MDR1和GST-π蛋白表达,分析其表达与神经母细胞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二者之间表达的关系.结果:MDR1和GST-π蛋白在神经母细胞瘤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5%(45/72)和58.33%(42/72).MDR1蛋白表达与神经母细胞瘤的组织学分型和转移密切相关(P<0.05);GST-π蛋白表达与神经母细胞瘤的肿块大小和组织学分型密切相关(P<0.05);在神经母细胞瘤中MDR1和GST-π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MDR1和GST-π蛋白可以作为反映神经母细胞瘤分化与耐药关系的分子基础,其表达为神经母细胞瘤的化学治疗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总页数】3页(P56-58)【作者】李晓晗;郑华川;吕庆杰;王小松;姜卫国;崔秀娟【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病理科,辽宁,沈阳,110004;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研究所第四研究室;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病理科,辽宁,沈阳,110004;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病理科,辽宁,沈阳,110004;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病理科,辽宁,沈阳,110004;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病理科,辽宁,沈阳,11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43【相关文献】1.广东潮汕贲门癌组织中GST-π和P-gp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J], 陈广灿;洪良利;黄杰雄;谢澳斯;郭丹;刘淑慧2.多药耐药基因PgP、ToPo-Ⅱ、GST-π与Ki-67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 [J], 张彩兰;刘斌;杨艳丽;苏勤军;张登才;史敏;钱震;董亮;哈英娣3.乳腺癌中MDR1和GST-π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樊峰;吴伟国;何影娟4.膀胱癌组织中MDR1基因产物P-GP170、GST-π和TOPOⅡ的表达及意义 [J], 魏若晶;贾宁;杨文增;周洪月;赵春利;张彦桥5.卵巢癌组织中MDR1(P—gp)、GST-π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J], 李家梅;盖晓东;王绍娟;吴国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P-gp、ToPoⅡ、TS和GST-π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研究

P-gp、ToPoⅡ、TS和GST-π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研究王恒树;张杰英;崔爱荣;史淑芬【摘要】目的探讨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基因产物P-糖蛋白(P-gp)、胎盘型谷胱甘肽转移酶(GST-π)、胸苷酸合成酶(TS)及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生物学行为、临床病理及预后等的关系,为胃癌化疗治疗中化疗药物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胃癌组织中P-gp、GST-π、TS和TopoⅡ的表达.结果 65例胃癌手术标本中,P-gp阳性52例(80%);TopoⅡ阳性52例(80%);TS阳性56例(86.15%);GST-π阳性44例(67.69%).P-gp的表达与胃癌病变直径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TopoⅡ的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有关,GST-π的表达与胃癌病变大小有关;TS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均无关系.结论 P-gp、GST-π、TopoⅡ指标除做化疗的指标外,也是临床判断胃癌分期及细胞分化的指标.【期刊名称】《河北医药》【年(卷),期】2010(032)017【总页数】3页(P2337-2339)【关键词】胃癌;P-糖蛋白;胎盘型谷脱甘肽转移酶;胸苷酸合成酶【作者】王恒树;张杰英;崔爱荣;史淑芬【作者单位】050000,石家庄市,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病理科;050000,石家庄市,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病理科;050000,石家庄市,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病理科;050000,石家庄市,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病理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2胃癌是一种常见肿瘤,发病率高,危害严重。
早期胃癌以手术为主辅以化疗药物,晚期胃癌则以化疗为主要手段。
但由于耐药的产生,效果往往不理想。
其中肿瘤细胞对抗癌药物产生耐药性是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而促使人们对胃癌耐药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本研究主要通过免疫组化技术联合检测胃癌组织中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基因产物P-糖蛋白(P-gp)、胎盘型谷胱甘肽转移酶(GST-π)、胸苷酸合成酶(TS)及 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胃癌组织学类型、生物学行为、临床病理及预后等的关系,以期为选择胃癌化疗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P—gp、TopoⅡ、GST-π、TS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肺 部 感 染 , 短 在 IU 的 监 护 时 间 , 少 住 院 费 用 。是 成 功 救 缩 C 减
6 V rd r a G, nJN v i e 1C a gs n[ a ) ()cn— aaaa nS A , oa j E,t . h ne N ( ] i ol j la a i pr e t [ a 2 ] adN D i y uc o t oa i hm a a m n l C ( ) , A H wt ds n tna e g b ls e i t a n h f i fr l c
肿, 从而改善右心 室功能 ; I B 用 A P后尽快 撤离 体外 循环 , 少 减 血管 活性 药物的用量 , 使心肌细胞休息 , 一般在 应用 I B 2h A P7
后心肌 收缩功能有 明显 的提 高 , 以减轻 肺水肿 , 可 改善 肺功能 , 减少 呼吸机的应用时间 , 减少肺部 因呼 吸机 使用过 长而导致 的
i nath at. n itc ers Am yilHe r Cr y i12 01.8 2 0-9 JPh so a icPh so .0 t 2 0: 8 2 3.
大肠癌组织中P-gP、GST-π、bcl-2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切除 , 于在病 理学 上进行准确 的临床分期 。 利
术后 随 访 1a H L B , O R T组 复 发 率 为 2 . % , 19
T R T组 为 2 . %两 组 相 比 P>0 0 。表 明钬激 U B 42 .5
光治疗 非肌层浸 润性 膀胱肿瘤 的短期无 复发率至少
可 以与 T R T相 当。 UB
无相关性 。大肠癌组织中 G T 订阳性表达率为 5 .4 , S. 6 9 % 与 患者的年龄 、 性别、 肿瘤部位 、 分化 程度 、 淋巴结转 移生物学 指标无相关性 , 临床分期有关。提示联合 检测 Pg 、 S ・ 与I —P G T
Ⅱ bl 、e- 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 , 可为选 择敏感化 疗药 物和制 定
( )3 0 . 3 :7 9 ( 收稿 日期 :0 9l - ) 2 0 一22 4
用软 性 膀 胱 镜 或 输 尿 管 镜 经 皮 进 入 膀 胱 行 H L B 。此外 , O R T通过可弯 曲的弹性的光 OR T H LB
・
经 验 交流 ・
大 肠癌 组织 中 Pg 、 S 一 bl —P G T订、c 2的表达 变化及 意义 一
分期 、 减少膀胱穿孔 及 出血 和处理 特殊部 位 ( 区和 盲 近输尿管 口处 ) 膀胱肿瘤方 面优于 T R T, 中并发 UB 术 症及术后 恢复 时 间明显 少 于 T R T 有重 要 的 临床 UB, 推广价值 。
参 考文献 :
[ ]黄健 , 1 亓林. 经尿道钬激光汽化与经尿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切治疗表浅膀胱肿 瘤
关( 尸均 > .5 。 00 )
其与大肠癌 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 收集 唐 山市 中医医院 20 0 0—20 07年手 术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达率 3 . 93%( 1 8 。6例初发 膀胱癌 中阳性 表达率 6 . 1/ )5 2 O7%(45 ) 1 3/6 ;6例羟喜树碱膀 胱 内灌注化 疗失败 的复发膀胱癌 阳性
表达 率 2 5%( /6 。表 明 T P 41 ) O OI I的表达 水平 与 膀胱 癌 的恶 性行 为及 病理 分 级呈 负 相关 ( < . ) P G m G T 叮 和 P 00 。 — P 5 S 一r
P G . S 一r — P7 0 和G T 叮阳性产物呈棕色颗粒 , 主要定位 于肿瘤
细胞膜 和/ 或胞质 ; O OⅡ阳性 产物主要定位于胞核 。 — P G T 叮 T P 的表 达与膀胱癌的恶性 行为及病理分级密切 TP P G S 一T O OI 和 I
相关 。 膀胱癌组织 中M R 荩 冈产物P G , S -r O O I DI — P 和G T 'T P I的表达对肿瘤多药耐药起重要作用 , 且多因素联合 作用 可能是 t 、 并
E p es no — 1、lttin sta seae一 ( T  ̄)n p i me aeI ( OP i et se x rs o f GP7 guaho e nfr ss 霄 GS - ta dt os rs T O I nt su i P o r o o l I) h i
第2卷 第1 7 期
2 0 2月 01 年
医 学 研 究 与 教 育
Me ia s a c n u ain d c lRe e r h a d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Ed c t o
Vo . 7 No 1 1 2 .
F b2 O e . O1
膀胱癌组织中 M R 基 因产物 P G 、 S 一r T P 的 D 1 — P G T 1和 O OI 加 『 I 表达及意义
魏 若 晶 , 宁 , 文增 , 洪 月 。 舂利 , 彦桥 贾 杨 周 赵 张
( 河北大学附属 医院 泌尿外科 , 河北 保 定 0 10 ) 7 0 0
摘要 : 目的 研究膀 胱癌组织 中 M R1 因产物 P G G T (lt hoe rnf ae一T 和 T P ( p i m rs D 基 —P S 一 g a inst s rss1) O OI t o o eaeⅡ, ut a e Io s T P )的表达 与生物 学行 为之 间的关 系。 方法 应 用免疫 组织 化学 方法 研究 7 O OI I 2例膀 胱癌 组织 中 P G 、 S 一r — P G T 叮 和
M R D 的主要作 用机制 。 关键词 : 膀胱肿 瘤 ;— P G T  ̄;O Ol; P G m; S 一rT P 预后 I 中图分类号 : 7 71 R 3. 4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 号 :6 4-9 X(0 0 一 1 00 — 4 17 - 0 2 1 )O — 0 7 0 4
o ld e a c n m a fb a d r c r i o
We R oig J n , a gWe zn ,t 1 i u j , aNig r n ne g e a. n i
( eate tfUo g, f ltdHo ilfH bi n estB o ig0 10 , hn ) D pr n rl y Af ie s t ee i ri odn 70 0 C ia m o o i a p ao U v y
TP O OⅡ的表达 。 结果 P G , 的单独表达 率 6 - 5 12 。 I 2 —P 94%( 07 )在 级 3例 中表 达率 5 . 22%( 22 )在 Ⅱ级 2 例 中表 达 1 /3 ; l
率 7. 14%(52 ) 在 Ⅲ级 2 1/1 ; 8例中表达 率 8 . %(32 )5 21 2/8 。6例初发膀胱癌 中阳性表达率 6 . 3/6 ;6例 喜忖碱膀 胱 25%(55 ) 1 内灌 注化疗失败的复发膀胱癌 阳性表达率 9 . 1/ ) 表 明 P G . 37 51 。 %( 6 - P加的表达水平与膀胱癌的恶性行为及病州分绒密切相关 ( < . S -t的单独表达率 5 . 4 厂2 。 I 2 例 中表 达率 4 .%( 0 3 ; Ⅱ级 2 例中表达半 5 . %(22 ) P 00 oG T ' 5 r 83%( 27 )在 级 3 38 1/ )在 2 l 7 I 1/1 ; 在 Ⅲ级 2 例 中表达 率 7 , 2/8 。6例初发膀胱癌 中阳性表 达率 4 . 2 /6 ;6例羟喜树碱膀胱 1 灌 化疗失败的 8 1 4%(02 )5 8 2%(75 )1 人 J 复发膀胱癌 阳性表达率 9 . 1/6 。 3 7%(51 ) 表明 G T  ̄ 的表达水平与膀胱癌 的恶性行为及病理分级密切相关 ( O0 )T P S -r . 。 O OI 5 I 的单 独表 达率 5 . 3 /2 。 I 2 28%( 87 )在 级 3例中表达率 7 . 3 9%( 72 )在 Ⅱ级 2 例中表达率 4 . 1/1 ; Ⅲ级 2 1/3 ; 1 76 0 )在 %( 2 8例中表
T P 表达 的相关性 : — P7和 G T r 同时表达 率 3 . %;— P,和 T P O O1 / PG . o S -r 61 P G 0 O OⅡ同时表达 率 3 .%; S 一r T P 同时 1 9 G T 1 和 O OI I
表达率 2 , %;— P G T  ̄和 T P 同时表达率 2 . 91 P G S - O Ol I 2 2%。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