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9起打击整治网络乱象典型案例
打榜诈骗破案的案例

打榜诈骗破案的案例
以下是一些国内外关于打榜诈骗破案的案例:
1. 中国武汉警方破获打榜刷单诈骗案:2018年,武汉警方成
功破获一起打榜刷单诈骗案。
犯罪团伙利用虚假账号和刷单软件,在电商平台上进行大量虚假交易,提高店铺的销量和信誉,从而吸引更多消费者。
警方通过深入调查和数据分析,追踪到了犯罪嫌疑人,并成功将其抓获。
2. 韩国打榜诈骗破案:2019年,韩国警方破获一起打榜诈骗案。
犯罪团伙在音乐流媒体平台上使用大量的无效账号刷歌,将其推上榜单,企图通过虚假的成绩来引起关注并获得商业机会。
警方通过技术手段,成功追踪到了骗子,并将其抓获。
3. 美国打榜诈骗破案:2016年,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成功
破获一起打榜诈骗案。
犯罪团伙利用自动化软件和大量虚假账号,在音乐流媒体平台上刷歌、刷播放量,从而提高歌曲的排名和曝光度。
FBI使用了计算机取证技术和网络追踪手段,成
功追踪到了犯罪团伙,并将其绳之以法。
这些案例都展示了警方和执法机构在打击打榜诈骗方面的努力和成果。
通过技术手段、数据分析和合作调查等方式,他们能够有效地揭露犯罪行为,为社会提供一个诚信和公正的商业环境。
温州法院刑事审判十大典型案例

温州法院刑事审判十大典型案例文章属性•【公布机关】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22.03.30•【分类】其他正文温州法院刑事审判十大典型案例01被告人曾某某、刘某某抢劫案法网恢恢疏而不漏,逃亡20余年终落网基本案情1993年12月初,被告人曾某某、刘某某和欧某礼、欧某陆四人在浙江省永嘉县某村打工,后共谋到该村村民陈某某家抢劫,并商定由曾某某提前数日到陈某某家务工。
12月7日夜,由欧某陆望风,刘某某、欧某礼在曾某某的帮助下潜入陈某某家。
趁陈某某在一楼检查机器之机,曾某某、刘某某、欧某礼将陈某某按住进行殴打,曾某某等人还持铁锤砸击陈某某头部,陈某某挣扎呼救,其妻子王某某闻声下楼,在楼梯上见状欲逃离时被曾某某率先追上用铁锤猛击其头部致颅脑严重挫伤,失血过多死亡。
刘某某、欧某礼见陈某某尚未死亡,又从房间拿来一把菜刀对陈实施割颈致其死亡。
曾某某等人到二楼卧室翻找财物,搜得现金1000余元后逃离现场。
温州中院经审理,以抢劫罪判处被告人曾某某、刘某某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经浙江高院核准、最高院复核,该二人被执行死刑。
典型意义在公安机关的不懈努力下,这起发生在20多年前、造成二人死亡的恶性案件终得侦破。
二被告人被执行死刑,不仅告慰了被害人家属,使正义得以伸张,更是向社会宣告: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罪行终将受到法律的审判。
02被告人姚某某、王某某等人走私珍贵动物制品案保护濒危野生动物共建人类美好家园基本案情2018 年年初,被告人姚某某、王某某等人商议,由蔡某某从非洲某国收集穿山甲鳞片,在境外采购装柜并委托走私冻品团伙走私入境,运送至国内后由姚某某、王某某负责收货、销售。
2018年11月、2019年4月,姚某某、王某某两次将蔡某某从该国收集并走私入境的穿山甲鳞片合计13吨运送至国内并贩卖给他人。
2019年10月,蔡某某在该国采购 10余吨穿山甲鳞片后走私入境,后在温州交付给姚某某、王某某时,被温州市公安局当场查获。
安徽网警发布10起网络违法犯罪典型案例

今年以来,安徽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坚决贯彻上级和厅党委的决策部署,深入推进“净网2019”专项工作,整顿网络秩序,治理网络乱象,查处了一批违反网络安全相关法律规定的案件,不断提升人民群众上网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
合肥查处某公司不履行个人信息保护义务案
2019年10月底,合肥网安部门接到公安部1号集中整治专项行动线索通报,本地某公司开发的一款APP存在数据项采集申明描述不规范的问题,违反《网络安全法》第41条之规定,公安机关依据《网络安全法》第64条第1款,对该公司处以责令整改正并警告的行政处罚,整改期间暂停相关业务。
网警提醒: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从事非法侵入他人网络、干扰他人网络正常功能、窃取网络数据等危害网络安全的活动;不得提供专门用于侵入网络、干扰网络正常功能及防护措施、窃取网络数据等危害网络安全活动的程序、工具;明知他人从事危害网络安全的活动的,不得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
安庆侦破肖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
合肥查处凌某某传播淫秽信息案
2019年1月,合肥网安部门巡查发现某网站多部影视作品含有淫秽内容。经查,网站开办人凌某某收集网上影视资源并发布在其自己的网站上,导致多部淫秽视频在互联网上传播,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68条、第19条第2项之规定,给予凌某某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
网警提醒:网络运营者应当对其收集的用户信息严格保密,并建立健全用户信息保护制度。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淮南查处某公司不履行个人信息保护义务案
2019年10月,淮南网安部门接到公安部1号集中整治专项行动线索通报,本地某公司运营的一款APP涉嫌超范围采集公民个人信息。经查,该APP在未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的情况下,私自获取注册用户的地理位置等信息,存在超范围收集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公安机关依据《网络安全法》64条规定,对该公司处以责令整改正并警告的行政处罚。
“清朗·打击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专项行动曝光第三批网络谣言溯源及处置典型案例

“清朗·打击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专项行动曝光第三批网络谣言溯源及处置典型案例文章属性•【公布机关】中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中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中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11.24•【分类】其他正文“清朗·打击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专项行动曝光第三批网络谣言溯源及处置典型案例中央网信办持续深入推进“清朗·打击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专项行动,针对近期疫情防控、突发案事件、社会民生等领域谣言问题,督促指导网站平台加强监测查证,全面排查整治。
截至目前,微博、腾讯、抖音、快手、百度、哔哩哔哩、小红书、知乎、豆瓣等重点网站平台共处置传播网络谣言账号5400余个,第一时间溯源并关闭首发账号,有力打击造谣传谣行为。
现通报第三批首发谣言典型案例如下:1.关于“富士康郑州科技园726房发生死亡事件”的网络谣言。
抖音账号“焦作小姐姐”于10月28日10时18分首发,经查,该谣言视频系恶意拼凑剪辑,郑州园区无相关死亡事件。
2.关于“西安全城静默管理”的网络谣言。
微信账号“Kaly”于10月20日8时59分首发,造成大面积传播,公安机关依法对账号持有人进行批评教育。
3.关于“福州一阳性男子被吊车吊起转移”的网络谣言。
抖音账号“福州市淇诚建材”于10月24日15时34分首发,经查,视频中被吊车吊起的是安装工作人员,并非新冠阳性感染者。
4.关于“长沙用集装箱运送阳性患者”的网络谣言。
微信账号“yiranzide”于10月12日10时59分首发,经查,视频中集装箱用于存储防疫物资、存放医疗垃圾等,并非用于转运阳性患者。
5.关于“库尔勒在建5—10万人方舱”的网络谣言。
微信账号“辣椒味”于10月2日20时22分首发,系故意编造、传播涉疫谣言,库尔勒疫情防控指挥部已对此进行辟谣。
6.关于“郑州一女子被碎尸从楼上扔下”的网络谣言。
微博账号“羯十一”于10月23日22时4分首发,经查,坠楼人员因患重病自杀身亡,家属对调查结果无异议。
网络反腐案例

网络反腐案例网络反腐是近年来各国政府和组织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
通过利用网络技术,加强监管和打击腐败现象,可以为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和改变。
下面将介绍几个成功的网络反腐案例,展示了网络反腐在不同国家和领域的应用和效果。
1. 美国网络反腐行动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体和科技创新中心之一,一直积极倡导网络反腐。
近年来,在网络黑客攻击和数据泄露增加的背景下,美国政府加大了对腐败行为的打击力度。
2015年,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成功破获了“芝加哥市政腐败案”,该案件依靠网络监控和数据分析,揭露了该市政府一系列的腐败行为。
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网络数据,FBI掌握了多名市政官员利用职务之便进行贪污和受贿的证据,最终成功将相关人员绳之以法。
这个案例表明,网络反腐可以通过收集、分析和运用大量的数据,揭露腐败行为并追踪相关人员,有效地打击腐败现象。
2. 中国网络反腐成果中国政府自2012年展开反腐斗争以来,网络反腐也成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建设和完善监察系统,中国政府成功地利用网络技术监管权力运行、打击腐败行为。
其中一个典型案例是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的一个基层腐败案件。
2018年,南京市纪委监委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对南京市某街道办事处的腐败问题展开全面调查。
他们通过监测涉案人员的网络行为、通讯记录和资金交易等,发现了他们的违法行为。
最终,多名街道办事处领导及相关人员因贪污、受贿等腐败行为受到严肃处理。
这个案例再次证明了网络反腐在打击腐败方面的重要作用。
3. 联合国的网络反腐倡议除了各国政府的努力,国际组织也在网络反腐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联合国通过网络反腐倡议,促进了国际合作和共享经验,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网络反腐的发展。
该倡议旨在通过建立国际法律框架和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腐败和相关犯罪行为。
通过这一倡议,各国政府能够更好地协调行动,分享成功经验,共同应对网络腐败的挑战。
4. 全球行动计划反腐败全球行动计划反腐败(Global Action Against Corruption)是一个由多个国家和地区组成的合作伙伴关系,旨在共同打击腐败现象。
盘点公安机关打击网络违法犯罪10起经典案例

盘点公安机关打击网络违法犯罪10起经典案例作者:来源:《中国防伪报道》2016年第12期公安部指挥破获一起特大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案2016年4月以来,浙江温州市公安局针对不法分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频发的情况,依托合成作战中心深入分析,精心研判,发现该类案件大部分由台湾人实施作案,且犯罪窝点多在柬埔寨境内。
6月中旬,在公安部统一指挥部署下,浙江省温州和金华等地公安民警赴柬埔寨开展案件调查侦办工作,成功抓获39名犯罪嫌疑人(大陆14人,台湾25人),查获大量电脑和手机等作案工具,并随后将犯罪嫌疑人押解回国。
随着侦查的不断深入,公安机关发现该案涉及多个跨地域犯罪团伙。
鉴于案情重大,公安部成立专案组,加强案件侦办和扩线深挖,对系列犯罪团伙进行全链条打击。
经过连续奋战和艰苦细致的缜密侦查,专案组查清了该案涉及的犯罪团伙架构,查明了话务员、线路商、改号平台服务商、贩卡商等各犯罪环节人员的组成和分工情况,并掌握了相关犯罪证据。
随后,专案组在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福建、江苏和贵州等地公安机关的配合下,开展多轮抓捕行动,抓获犯罪嫌疑人62名,共捣毁3个特大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涉及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35起,涉案金额2000余万元。
黑龙江大庆侦破辛某等人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案2015年3月初,黑龙江大庆网安部门接到腾讯公司报案称,有人在大庆市利用计算机“外挂”从事某平台游戏“刷币”活动。
经过一个多月的缜密侦查,大庆公安网安部门成功打掉了当地人员辛某经营的利用“外挂”程序游戏代练工作室4个,并在河南南阳成功抓获专门编写该游戏“外挂”程序的人员5名。
自2014年10月份以来,辛某等人出资在在网上联系河南郑州市“外挂”程序作者陈某等人,使用“外挂”程序刷取腾讯公司某平台游戏金币出售从而获利,累计涉案价值300余万元。
该案已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16人、取保候审2人,相关涉案人员已经移送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网络寻衅滋事罪案例

网络寻衅滋事罪案例网络寻衅滋事罪是指利用互联网、手机等信息网络技术,通过发布、传播不实信息或者利用网络进行侮辱、恐吓、威胁等行为,扰乱社会秩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真实的网络寻衅滋事罪案例。
案例一,某网友因不满他人言论,发布不实信息。
某网友因为不满某公众号上的一篇文章,对文章作者进行了恶意攻击,称其为“无知”、“愚蠢”等,还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些不实信息,对文章作者进行了人身攻击。
这些不实信息严重损害了文章作者的名誉,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最终,该网友被依法追究了网络寻衅滋事罪的刑事责任。
案例二,某人因私人恩怨,通过网络发布恐吓信息。
某人因为私人恩怨,对一名网友进行了恶意攻击和恐吓,称其为“无耻”、“无赖”等,还发布了一些威胁性的言论。
这些言论严重侵犯了被害人的人格权,造成了被害人的精神压力和恐惧感。
经过警方调查,该人因为网络寻衅滋事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
案例三,某人因个人利益,利用网络发布不实信息。
某人为了达到个人利益,利用网络发布了一篇不实信息,对某企业进行了恶意攻击和诽谤,导致该企业的声誉受损,经济损失严重。
经过司法机关的调查,该人因为网络寻衅滋事罪被判处了刑事责任,并赔偿了受害企业的经济损失。
上述案例表明,网络寻衅滋事罪已经成为了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它不仅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社会秩序,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因此,我们在使用网络时,应该遵守法律法规,自觉维护网络秩序,不参与不实信息的传播,不进行人身攻击和恐吓行为,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网络环境。
同时,对于网络寻衅滋事罪的行为,司法机关也将依法严厉打击,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总之,网络寻衅滋事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它不仅损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自觉维护网络秩序,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
同时,司法机关也将依法打击网络寻衅滋事行为,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青少年网络犯罪案例

青少年网络犯罪案例
以下是一些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案例:
1. 黑客攻击:一名15岁的青少年黑客利用他的计算机技能进行了一系列黑客攻击。
他入侵了多个公司和政府网站,窃取了用户信息和财务数据,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2. 网络欺凌:一名13岁的女孩在社交媒体上对一个同学进行了长时间的网络欺凌。
她发布了侮辱性的帖子和评论,对受害者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创伤。
3. 网络诈骗:一名17岁的男孩通过网上销售假冒商品来获取非法利润。
他创建了一个虚假的在线商店,欺骗顾客购买他提供的假冒商品,并窃取了他们的信用卡信息。
4. 色情内容传播:一名14岁的男孩在网上分享和传播儿童色情内容。
他创建了一个秘密社交媒体帐号,与其他人交换儿童色情图片和视频。
5. 网络钓鱼:一名16岁的男孩使用网络钓鱼技术来盗取他人的个人信息。
他发送了一封冒充银行的电子邮件,要求受害者提供他们的银行账户和密码,并成功盗取了受害者的财务信息。
这些案例只是一些例子,并不能代表全部青少年网络犯罪案例。
青少年网络犯罪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来教育和保护青少年,以防止他们陷入犯罪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urrent Affairs
网际时政C 陕西破获网络黑客犯罪,虚拟币被盗取6亿元8月17日,陕西西安警方破获了一起网络黑客盗窃虚拟货币案。
据悉, 三名犯罪嫌疑人通过多次非法入侵、控制公司企业和个人网络系统,获取大量违法收益,初步查明涉案金额达6亿元人民币。
湖南
摧毁一制贩枪支弹药团伙
8月7日,湖南省永州公安摧毁一个改装、贩卖枪支弹药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2人,缴获一批仿制式手枪、弹药、枪支零部件等物。
经查,该犯罪团伙从香港走私高仿枪支,改造成以火药为发射动力的仿制式枪支,并制造弹药、零部件,通过网络进行非法枪支、弹药交易。
国 内
全国
公安部
公布9起打击整治网络乱象典型案例
日前,公安部公布了9起打击整治网络乱象典型案例。
这9起案例包括:1.广东侦破系列电话“黑卡”案;
2.广西、湖南侦破“长沙线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案;
3.上海查处“拼多多”商城销售违法商品案;
4.北京查处“360搜索”传播违法图片案;
5.北京查处“知乎”网络问答社区传播违法信息案;
6.安徽查处“合肥热线”论坛传播违法信息案;
7.山东查处“青青岛社区”论坛传播违法信息案;8.湖南立案侦查“宅急看”网站传播淫秽物品案;9.河南侦破“9877小游戏网”网站传播淫秽物品案。
国家网信办
将“三俗”内容从网络短视频中清除
近日,国家网信办再次依法约谈“快视频”企业,对其继续大肆传播低俗不良信息,采取暂停更新15天和下架处理。
下一步,国家网信办将继续检查相关平台落实整改情况,加大巡查力度,扩大巡查范围,坚
决将“三俗”内容从网络短视频中清理出去。
交通运输部、公安部
约谈滴滴公司责令立即对顺风车业务整改
8月26日,交通运输部联合公安部以及北京市、天津市交通运输、公安部门,针对近期发生的两起侵害乘客生命安全的恶性事件,对滴滴公司开展联合约谈,责令其立即对顺风车业务进行全面整改,加快推进合规化进程,切实落实承运人安全稳定管理主体责任,保障乘客出行安全和合法权益,及时向社会公布有关整改情况。
C N I T S E C / 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