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4年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免费下载
2014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模拟题(共二套)免费下载

人教版2014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练习题第一套一、算一算,要细心。
1、把算式和相应的得数连起来。
2、请你接着算,并验算。
308 验算625 验算+ 594 -337二、你认为下面的计算正确吗?(对的画√,错的改过来)339 257 7 6+ 471 -180 -5 8800 ( ) 77 ( ) 185 ( )三、选一选。
1、340与153的和是()。
A、393 B、493 C、1872、现在这台VCD比原来的价格便宜()钱。
A、131元B、149元C、49元3、冷饮店上午卖出雪糕82只,下午卖出雪糕101只,下午比上午多卖出()只。
A、193B、82C、19四、解决问题。
1、暑假里小强一家要从北京到济南旅游。
左下图是“北京——济南”火车里程表,你知道从北京到济南有多少千米吗?2、养鸡场有公鸡168只,公鸡比母鸡少382只。
母鸡有多少只?3、(1)买1辆自行车和1个电饭锅,能获奖吗?(2)买一台抽油烟机和一块手表,能获奖吗?(3)你想怎样买?能获奖吗?五、调查了解自己家第三季度(7、8、9月)的用电情况,完成下表(单位:千瓦时)(1)分别算出自己家7月、8月、9月的用电数。
(2)你家第三季度的用电数量是多少?其他同学呢?(3)和同学交流一下,说说怎样才能节约用电?人教版2014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练习题第二套班级学号姓名一、填空:1. 笔算加、减法时,()要对齐。
哪一位上相加满十,要向()位进()。
哪一位上不够减,要从()位退()再减。
验算加法时,可以用()减去(),看是不是等于()。
验算减法时,可以把()和()相加,看是不是等于()。
2. ()+63=245 362-()=543. 根据370+460=830,可以写两道减法算式:分别为:()和()。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 在加法算式中,和一定比两个加数都大。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减三位数((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课件

不够减,十位又是0时,是从百位退1当10,再退1到个位当10。
使学生在操作和观察的过程中感知,获得表象,进而内化为算理,明白了算法,培养学生将新知转化为旧知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结合操作和老师的示范,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验算1.学生尝试验算。
教师巡视,并找出不同的验算方法请生板演。
2.请板演的学生交流验算的方法。
(课件出示验算过程)预设1:用差加减数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301- 145 =15630 1 1 5 6-1 4 5 验算 + 1 4 51 5 6 3 0 1预设2:用被减数减差看是不是等于减数?301- 145 =1563 0 1 3 0 1- 1 4 5 验算–1 5 61 5 6 1 4 5问:你们更喜欢哪种验算方法?优化:如果在用减法计算时犯了错误,在验算时很容易再犯相同的错误。
所以,一般在对减法计算题进行验算时尽量用加法的验算方法。
[设计意图: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计算复杂容易出错,教学完计算后紧接着教学相应的验算,即分散出现。
这样不仅可以利用验算的教学及时巩固学生刚刚学习的笔算,也有利于学生体会验算的作用,养成检查和验算的好习惯。
]【环节三: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1.打靶游戏——填数。
2.找密码——计算。
624-19=614-19=604-19=计算后再比较三道题有什么区别与联系?3.考考你——按要求编题。
要求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把算式变成符合要求的题目。
(1)不退位减法题。
(2)只退位一次的减法题。
(3)连续退位的减法题。
[设计意图:设计打靶游戏、找密码、考考你等练习,变枯燥的计算为有趣的活动,增强计算的趣味性。
第一题再次练习突出重点当个位不够减,十位又是0时,是从百位退1当10,再退1到个位当10,十位最后是9来减。
并且最后一题目,让学生逆向思考,已知减数和差,要求被减数,也是对验算方法的巩固。
第二题巩固笔算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通过对比练习感受退位减法的各种情况,完善学生对退位减法的认知结构,提高思维能力。
人教版2014年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练习题(共三套模拟试题)【免费下载】

人教版2014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练习题第一套84-48= 1700+300= 67-42= 84+14=489-127= 9+46= 745-20= 680-400=840+400= 700-80= 850+100= 92-36=429+300○429+30 3800-400○3700-300735+308○245+752 548+345○1000-100368+235= ※712-284= 94+483=432-158= ※489+365= 960-804=列式计算。
1、630比250多多少?2、最大四位数比最小五位数少多少?3、比430多160的数是多少?4、700比一个数少70,这个数是多少5、一个加数是403,和是780,另一个加数是多少?6、减数是147,差是258,被减数是多少?7、被减数是800,减数是695,差是多少?解决问题。
1、京广中心大厦是北京市目前最高的摩天大楼,它比中央电视塔约矮196米,京广中心大厦高209米,中央电视塔高多少米?2、(1)妈妈想买1个电饭锅、1辆自行车和1块手表,大约需要多少钱?(2)如果妈妈带500元,能买回哪3样商品?(3)妈妈至少买那几样商品才能获得大礼包?3、科技园上午有游客852人,中午有265人离去。
下午又来了403位游客,这时园内有多少游客?4、小乐家的电表读数如下。
(单位:千瓦时)(1)分别算出小乐家7,8,9,10,11,12各月的用电数量。
(2)小乐家下半年(7月份至12月份)总的用电数量是多少?5、(1)张军从家经过学校到运动场,需要走多少米?(2)王华家和陈玉家哪家离学校近些?近多少?(3)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试着回答。
6、请把下表填写完整人教版2014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练习题第二套_________小学_________班姓名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看清题目、细心计算。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

1 4
2 3
平行四边形中对角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也就是易变形.
你知道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吗?
1、对边平行且相等 2、对角相等 3、易变形
转到19
观察下面的图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都是由四们有什么共 同特点
通过平移我们发现两组对边分别:
我们把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 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自己再量一量平行四边形的各条边你又发现了什 对边相等.
下面自己动手用量角器分别量一下平行四 边形的每个角,你又发现了什么啊??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试卷全册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练习题一、口算。
120-40=402×5=25×4=450×0=360-90=11+60=630×3=560+40=72-24=9+50=630+70=120×5=24×5=70×8=250×5=14+40=880×2=40×8=57-28=801×9=120+20=250×1=28+68=100×0=30×6=18×3=902×1=17×4=68-4=48-16=70×2=200×8=280-70=320×8=30×6=180-60=140-5=125×8=560+80=150×2=700×2=72×3=42+30=902×6=590+70=800×5=440×0=25+16=303×3=12×2=470+70=64×0=25×8=72×6=20×6=90×3=420×6=280+40=55×5=48×4=二、填空题。
1. 常见的长度单位有、、、、。
2. 常见的重量单位有、、。
3. 小丽家离公园5000米,合千米。
4. 一袋大米重200千克,袋大米重1吨。
5. 9千米=()米4000千克=()吨60毫米=()厘米80厘米=()分米50分米=()米2000克=()千克6米=()厘米7分米=()毫米28毫米+52毫米=()毫米=()厘米9厘米+31厘米=()厘米=()分米3米—25分米=()分米1400米—400米=()千米600千克+1400千克=()吨3吨—800千克=()千克4分米×5=()米30米÷6=()分米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免费下载(14篇)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免费下载(14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免费篇1一、教学目标1、在回顾和整理本单元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熟练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正确的进行乘法口算、笔算、估算。
2、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灵活解决生活的简单问题。
3、在复习过程中,渗透学习方法,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正确的进行乘法口算、笔算、估算三、教学难点渗透学习方法四、教学具准备练习小篇子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今天我们要一起复习《多位数乘一位数》(板书课题)。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内容。
这个单元包括哪些内容呢?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呢?口算:用乘法口决计算再添0,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估算:注意四舍五入。
笔算:从个位算起,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二)探究新知1.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口算方法4×60=(说算法) 80×5=(注意0的个数) 103×4=(十位要加进位数)2.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1)学生独立完成(2)同桌订正(3)全班交流3.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1)第1个问题你选择什么方法?(2)第2个问题你怎么选择笔算呢?(3)第3个问题可以估算吧吗?(4)小结:我们要根据问题和数据的特点合理选择算法,考虑清楚什么时候可以用近似值,什么时候必须用准确值。
(三)拓展延伸1.快速抢答争第一(1)出示题目:(2)学生抢答2.认真观察填表格(1)出示题目:(2)观察: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看看从第一行的数怎样就能得到第二行的数。
(3)根据规律填数:同学们真的很了不起,通过观察、计算,大家发现了第一行的数乘4就能得到第二行的.数,请同学们运用我们发现的规律,把表格填写完全。
3.趣味数学找规律(1)观察:认真观察下面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2)发现规律:通过观察,大家发现了很有趣的数学算式,你能在方块里填上合适的数吗?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免费篇2一、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周长1、剪一剪,初识一周边线秋天的树叶色彩缤纷,形状各异,每一片叶子都是秋姑娘写给我们的信。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1课时 加法(1)

教案标题: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1课时加法(1)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加法的概念,掌握加法算式的结构和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加法的概念:加法是一种基本的算术运算,表示将两个或多个数值合并成一个总数。
2. 加法算式的结构:加法算式由加号()、加数和和组成。
例如:3 4 = 7。
3. 加法的计算方法:将加数与加数相加,得到和。
4. 加法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品的总数、比较数量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加法的概念、加法算式的结构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或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数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讲解加法的概念、加法算式的结构和计算方法。
通过举例、演示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的基本知识。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加法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4. 练习巩固:布置适量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学习心得,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了解学生对加法知识的掌握程度。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加法知识的运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4. 课后作业:批改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加法知识的巩固程度。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加法的概念,掌握加法算式的结构和计算方法。
2.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
3.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精品】

本单元是在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学习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这部分内容包括三位数加三位数,三位数减三位数以及加、减法的验算、估算。
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的加、减法计算,也就是说学生基本掌握了竖式计算的法则,本单元的教学是对以前学过的计算法则的延伸,因此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就能很好地解决类似的教学问题。
1.通过学习,使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的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3.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
4.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学会与人合作学习。
1.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加、减法的计算教学,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教学时,教师应充分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使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可采用尝试、讨论等形式学习新的内容,充分发挥知识的迁移效力,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习计算。
计算往往是与应用紧密结合起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教学中应注意从实际问题引出计算,并通过计算去解决实际问题。
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背景,或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学习计算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注意加强估算,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在加法和减法的教学中,教材均安排了“先估计一下”的教学环节,教师要充分认识估算的作用,加强估算,鼓励学生用多样化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
4.恰当、适时地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
在教学中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有机地、适时地运用这些方式,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讨论和交流,充分发表意见和看法;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乐于交流和合作,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练习题
第一套(共2套题目)
一、算一算,要细心。
1、把算式和相应的得数连起来。
2、请你接着算,并验算。
308 验算625 验算+ 594 -337
二、你认为下面的计算正确吗?(对的画√,错的改过来)
339 257 7 6
+ 471 -180 -5 8
800 ( ) 77 ( ) 185 ( )
三、选一选。
1、340与153的和是()。
A、393 B、493 C、187
2、现在这台VCD比原来的价格便宜()钱。
A、131元
B、149元
C、49元
3、冷饮店上午卖出雪糕82只,下午卖出雪糕101只,下午比上午多卖出()只。
A、193
B、82
C、19
四、解决问题。
1、暑假里小强一家要从北京到济南旅游。
左下图是“北京——济南”火车里程表,你知道从北京到济南有多少千米吗?
2、养鸡场有公鸡168只,公鸡比母鸡少382只。
母鸡有多少只?
3、
(1)买1辆自行车和1个电饭锅,能获奖吗?
(2)买一台抽油烟机和一块手表,能获奖吗?
(3)你想怎样买?能获奖吗?
五、
调查了解自己家第三季度(7、8、9月)的用电情况,完成下表(单位:千瓦时)
(1)分别算出自己家7月、8月、9月的用电数。
(2)你家第三季度的用电数量是多少?其他同学呢?
(3)和同学交流一下,说说怎样才能节约用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练习题
第二套
班级学号姓名
一、填空:
1. 笔算加、减法时,()要对齐。
哪一位上相加满十,要向()位进()。
哪一位上不够减,要从()位退()再减。
验算加法时,可以用()减去(),看是不是等于()。
验算减法时,可以把()和()相加,看是不是等于()。
2. ()+63=245 362-()=54
3. 根据370+460=830,可以写两道减法算式:分别为:()和()。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 在加法算式中,和一定比两个加数都大。
()
2. 最小的四位数减去最大的三位数差是1。
()
3. 计算减法时,可以用加法验算。
()
三、选择题:(把正确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
1. 一台电话105元,一台风扇65元,一个电子手表25元,花200元够买吗?()
A. 不够
B.不多不少,刚刚够
C.够买,而且还有剩钱
2. 下面的结果刚好是250的是()
A.1500-500 ;
B.2500-2250
C.150+150;
3. 564=()-63
A.501
B.627
C.170
四、计算:(竖式计算,要求验算的请写出验算。
)
(1) 375+168= (2)709-425= (3) 376+589 =
五、文字题。
(1)244比700少多少?(2)比306多95的数是多少?
(3)被减数是300,减数是79,差是多少?
六、应用题:
1、三年级有203人,四年级有279人,三、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2、水果店运进318千克荔枝,上午卖出276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3、工程队挖水渠,第一周挖了613米,第二周挖的比第一周少28米,第二周挖了多少米?两周一共挖了多少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