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合集下载

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修3课件:3-8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修3课件:3-8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必修三
专题8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从19世纪中叶起,资本主义在全球进一步展开了扩 张活动。世界各种文化之间的碰撞、交流、融合不断加 强,文学艺术领域中的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也发生 着变化。文学家和艺术家们深入地了解社会,冷静地观 察和剖析社会,深刻地批判和揭露社会现实,力图反映 真实的社会生活。无产阶级产生后,出现了无产阶级文 学。
必修三
专题8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2)代表作:早期印象画派的代表是法国莫奈的 《________》;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了后期印象画 派,代表是荷兰凡· 高的《向日葵》。
必修三
专题8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4.现代主义美术 (1)背景:20世纪以来,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 们的心灵造成了巨大创伤;艺术家们敏感地关注到____ ____和________的发展给人类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也由 此造成了一些新问题;在吸收了东方和非洲的艺术风格 的基础上,现代派对________和________进行深入研 究,采用夸张、变形与________的表现方法,大胆运用 各种新材料进行绘画。
必修三
专题8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进入20世纪后,世界各地的相互联系空前加强了。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学艺术在保持各自特色的 基础上,在相互交流与融合中寻求新的发展,显示了与 时俱进的特点。
必修三
专题8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网 络 感 知
必修三
专题8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1
目标定位
必修三
专题8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①19世纪的文学。 考纲 ②19世纪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要求 ③20世纪的文学与艺术。 ④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浪漫主义
法国籍里柯《梅杜萨之筏》
德拉克洛瓦
《自由引导人民.》
19世纪中叶
批判现实主义
法国司汤达《红与黑》
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高利贷者》
《人间喜剧》
英国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雾都孤儿》《双城记》
勃朗特姐妹
俄国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美国马克吐温
民族乐派
俄国柴可夫斯基《天鹅湖》
魔幻现实主义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苏联解冻文学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
摇滚乐
美国“猫王”普莱斯利、
甲壳虫乐队
《四海一家》
行动绘画
美国杰克逊波洛克《3》《第十号》
电影与电视
后现代主义
欧普艺术、波普艺术、大地艺术、观念艺术
与科技结合
美国卡尔森《寂静的春天》
印象主义
法国德彪西《牧神午后》
《夜曲》《月光》
立体派
西班牙毕加索《亚威少女》
《谈曼陀铃的少女》
《少女肖像.》
《有藤椅的静物》
幽默
美国马克吐温欧亨利杰克伦敦
德莱赛《嘉莉妹妹》《美国悲剧》
海明威《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
《老人与海》《丧钟为谁而鸣》
表现主义
奥地利勋伯格《音乐变奏曲》
《小提琴协奏曲》
《华沙幸存者》
民主特色
印度泰戈尔《吉檀迦利》《戈拉》
日本川端康成《雪国》《千纸鹤》《伊逗的舞女》
新古典主义
俄国斯特拉文斯基
《浪子历程》《春之祭》
无产阶级
高尔基《海燕》《母亲》自传三部曲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练成的》
鲁迅《狂人日记》
20世纪
后现代文学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课件】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课件】

B.浪漫主义文学刻意突出人的理性
C.它反映了对资本主义理性王国的失望 D.当时资本主义内部矛盾和弊端开始暴露
B
20世纪以来,在西方文学领域,现代主义成为文学 主流,其作品的特征是①故事背景不明确 ②语言 风格与传统的大相径庭 ③故事情节的开头和结尾 有明显的理由 ④强调集中表现自我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浪漫主义
西方文学
现实主义 现代主义
文学
苏联文学
亚非拉美文学
新古典主义 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 印象主义 现代主义 默片时代
美术
艺术
音乐 影视
电影 电视
有声电影 彩色电影
第22课
19世纪的 世界文学 主要成就
文学的繁荣
一、19世纪以来的文学
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 西方文学 现代主义 社会主义
4、电影的出现;
音乐与影视艺术
三、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1)诞生: 1895年底 (2)发展:
法 卢米埃尔兄弟
a.默片时代:格里菲斯(美国)《一个国家的诞生》 苏联的《波将金号战舰》 卓别林是“默片”时代最负盛名的电影艺术家。 b.有声电影:1927年 c.彩色电影:1935年 美国 《浮华世家》
5、电视的发明与发展;
D
B
(2009安徽文综高考)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 文学的主流着力于表现社会生活、关注社会问题、 揭示社会矛盾、批判社会罪恶。属于这一文学主 流的名著是 A.《大卫· 科波菲尔》 B.《老人与海》 C.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它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高潮的产物
A
第23课
美术的辉煌
二、 19世纪以来的美术

19世纪以来文学与艺术时间表

19世纪以来文学与艺术时间表

【奥地利】小约翰斯特劳斯(圆舞曲之王)
《蓝色多瑙河》,《春之声圆舞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俄】普希金(民族诗人)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德】舒曼
《蝴蝶》,《幻想曲》
【英】济慈

【德】霍夫曼,海涅

19世纪中期~19世纪末——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浪漫主义对未来的设想和憧憬不再适应当时的社会现实,直面现实、深刻揭露社会黑暗和丑恶现象并对之进行深入剖析和强烈批判);
《牧神午后》(交响诗),《月光》(钢琴曲),《夜曲》(管弦乐)
【西】毕加索(立体派)
《亚威农少女》,立体主义第一幅绘画。《弹曼陀铃的少女》,《少女肖像》,《有藤椅的静物》,一战后进入“新古典主义时期”。《格尔尼卡》。
【法】罗曼·罗兰(现实主义,连接两个世纪的文化的一座桥梁)
《约翰·克里斯朵夫》(20世纪第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50年代后的文学创作越来越体现出与科技及人类发展的紧密结合。1962美国生物学家卡尔森《寂静的春天》,掀起现代环保运动
20世纪50年代,美国纽约开始风行行动绘画(滴画)
20世纪50年代以后,欧洲兴起众多后现代主义流派,主要有欧普艺术、波普艺术(最早发源于英国)、大地艺术、观念艺术等
20世纪中国绘画积极吸纳了西方绘画的优点,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绘画艺术。徐悲鸿奔马成为现代中国画的象征和标志
《拾穗者》
【英】狄更斯(作品大多结局圆满)
《匹克威克外传》(成名作,现实主义),《大卫·科波菲尔》,《雾都孤儿》,《双城记》
【俄】列宾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英】勃朗特姐妹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安妮·勃朗特:《艾格尼斯·格雷》
【法】莫奈

历史:《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复习课件(人民版必修三))

历史:《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复习课件(人民版必修三))

艺术特色: 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贝多芬名言: 力量是出类拔萃者的道德。 理想不会屈服于命运。 人本身就不会屈服于命运。因此,不要掩饰自 己的耳聋,即使在音乐里面。
盛年时的音乐是一种天神般的胜利 晚期的音乐则是凡人的自由。
德国波恩明斯特广场 修建的贝多芬铜像 ( 1845年) 1888年,埃米尔· 安 托万· 布德尔创作的 《贝多芬》铜像
法国作家雨果
代表作品:
《悲惨世界》
《巴黎圣母院》
小说《悲惨世界》通过描述一个贫穷工人冉· 阿让努力向 善却充满不幸的命运,展示了下层人民的深切痛苦。
丑在美的旁边, 畸形靠近优美, 丑怪藏在崇高背后, 美与丑并存, 光明与黑暗相共。 ---雨果: 《巴黎圣母院》
特色:现实与浪漫相结合
爱 斯 美 拉 达
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之一: 创作手法上:采用夸张和对比的 手法,语言奔放,情节离奇,出 奇制胜,但又感情真挚。
副主教克洛德
钟楼怪人卡西莫多
卫队长孚比斯
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 及作品
国别
英 国
法国
俄国
作家 作品
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 及作品
英 国
拜伦
《唐璜》
法国
雪莱 雨果
俄国
普希金
《假如生活 《巴黎圣母院》 《西风颂》 欺骗了你》 《悲惨世界》
一、用
细致观察
浪漫乐章(音乐)
(1)历史地位:
音乐史上的一代宗师 将古典音乐推向新 的高峰开创浪漫主义 音乐的先河 贝多芬
贝多芬代表作品及特色: 早期
作品:
《第三(英雄)交响曲》 《第五(命运)交响曲》
艺术特色: 充满时代精神,蕴涵革命力量 后期 《第六(田园)交响曲》 作品: 《第九(合唱)交响曲》 音乐史上最早在交响乐中加入合唱的作品 “音乐文学上最伟大的杰作”

高考历史思想文化史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高考历史思想文化史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③狄更斯:代表作有英国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及《雾都孤儿》 《双城记》等。
卡列尼娜 ④列夫· 托尔斯泰: 《 战争与和平 》 《 安娜·
和《复活》 ;其作品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第17页
返回导航
专题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2.民族乐派音乐 (1)原因 ① 19 世纪中叶,世界各国音乐在继承本国音乐文化传统的 同时,开始受
启蒙思想家
所预言的合乎理性的社会失
第10页
返回导航
专题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2)成就:浪漫主义文学以 ①英国:代表人物有 拜伦
英、法
两国成就最高
、雪莱和济慈,其中拜伦的诗
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代表作是《 唐璜 》 。 ②法国: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代表是雨果,代表作有 《
巴黎圣母院
③俄国:代表是
(3)美国 ①德莱塞的《 美国悲剧 妹妹》再现美国当时的社会。 ②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创作手法被称为“冰山原则”。 ③马克 · 吐温、欧· 亨利、杰克· 伦敦等都是美国杰出的作家。 》是其成就最高的作品, 《嘉莉
第32页
返回导航
专题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4)亚、非、拉文学 ① 泰戈尔 是印度近代文学史上伟大的诗人,诗集《吉檀 迦利》获诺贝尔文学奖。 ②日本的川端康成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有 《雪国》 《 千只鹤 》 《伊豆的舞女》等。
第27页
返回导航
专题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恩格斯说,巴尔扎克“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 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所学到的知识,也要比从 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 部东西还要多”。 材料二 列宁在 《列夫· 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中说:

(完整版)世界近现代文学艺术

(完整版)世界近现代文学艺术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引言导读:
1、19世纪以来,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经历了 翻天覆地的变化。 (1)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者改革,资产 阶级的统治基本确立。 (2)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金钱主导一 切; (3)文化上:启蒙思想家号召人们追求自由、民 主、平等、博爱的更为美好的社会。 2、文学艺术作为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生动反映 了这一系列的社会变迁。在这两个世纪里,主要 的文学形式诗歌、小说、戏剧各自取得了巨大成 就。
戈多是谁?戈多到底是谁? 剧中说:“戈多是一个救星,是一个希望”, “他要是来了, 咱们就得救了”。 有人认为他是巴尔扎克早期戏剧中的一位神 秘人物。 有人认为他是上帝。 还有人认为他是“虚无”或“死亡”。 有人曾就此问过贝克特本人。 贝克特回答说:“我要是知道,早在戏里说 出来了。”
在荒诞派艺术看似无逻辑、非理性的表达 方式背后饱含了人类的许多辛酸与无奈, 它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 特殊产物,对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人 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及人的各种 心态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现代主义作家认为,人应该是绝对自 由的,但它们又感到现实偏偏不让他们获 得自由,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精神归宿。他 们的作品客观上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这 种精神危机。
代表:贝克特(法国) 代表作《等待戈多》,是
荒诞派的开山之作和经典之作。 是世界戏剧史上一座不可忘却 的里程碑。1969年获诺贝尔文 学奖。
雪莱没有忧郁的情绪。其作品一扫拜伦 忧伤情绪和矛盾心理,抒发了高昂激愤 的革命热情,热情洋溢地展现了作者胜 利的信心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鲜明地 表达了作者在革命运动处于低潮时期的 光明、乐观的信念。
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 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19世纪以来,文学艺术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

由于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变革,文学艺术也随之发生了许多改变。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些变化。

1.文学艺术的题材和风格在19世纪初期,文学艺术的主题多为爱情、宗教和社会道德等,不过这些作品多为精神层面的表达,缺乏对现实生活的描绘。

但随着资本主义的崛起以及科技的进步,文学艺术的题材和风格也随之改变。

到了19世纪后期,现实主义文学开始兴起,作家们开始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对现实社会进行犀利的批判,描写贫苦人民生活及其命运,反映社会现状。

其中,以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和戴克·狄更斯的《雾都孤儿》为代表的作品成为了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

2.文学艺术形式的变化19世纪,文学艺术不仅在题材和风格上面临着变化,也在形式上面临着巨大的变化。

从以前的古典文学,到中世纪的民间故事,再到现代的实用小说,文学艺术的形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其中最重要的发展就是小说的形式和结构的变化。

以查尔斯·狄更斯的小说《双城记》为例,这本小说采用了极端的结构手法,将两个完全不同的故事线组合到一起,最终以震撼的结局将它们联系在一起。

这种风格不仅让人印象深刻,也让小说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这种结构手法在后来的作品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3.美术艺术的变化在19世纪早期,艺术家们还在模仿古典作品,他们的作品注重比例和对称,重视理智和精神内涵的表达。

然而,在19世纪中期,印象派开始兴起,艺术家们开始注重自然界的美丽而不是理性和合理性。

印象派画家的作品通常是由无数小斑块拼凑而成的,它们刻画出了光线和色彩的变化,并形成了一个整体。

这种手法称为“点彩技法”,它在表现性上有着极大的优势,可以让作品更具绘画感。

4.音乐艺术的变化19世纪音乐艺术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古典音乐的出现和普及上。

在这个时期,德奥地区的作曲家,如贝多芬、莫扎特、海顿、勃拉姆斯等,创作了一些经典音乐作品,并让古典音乐开始走向人们的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专题八[内容标准]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学习要求].了解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20世纪的西方文学和苏联、亚非拉美文学取得的主要成就。

.认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提高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形成高尚的文学审美情趣。

.知道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现代主义等有代表性的美术流派的美术作品。

.了解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从艺术作品中获得美的体验,提高对艺术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

.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理解19世纪以来有代表的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感受音乐的魅力,认同音乐的多样性和民族性。

0.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

1.认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整体感知]世纪以来,世界经历了剧烈的变革,资产阶级革命波澜壮阔,亚非拉的民族民主运动蓬勃发展,工业化浪潮如火如荼,发生在世界政治经济领域的这些巨大变化使得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创作风格绚丽,精品纷呈。

本专题主要介绍了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美术、音乐等领域的创作风格、代表作品,分析了不同流派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地位和影响。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一方面要帮助学生了解19世纪以来各国、各地区的文学艺术成就,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深刻认识19世纪以来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在保持自身特色、不断创新发展的同时相互交流,相互融合,与时俱进,共同发展,不断丰富和充实世界文学艺术宝库,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

[知识清单]一、19世纪初期世界文学艺术的发展19世纪初期世界文学的发展创作风格:浪漫主义。

产生背景:①法国大革命冲击了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

②欧洲的民族、民主运动迅速发展。

③次工业革命迅速扩展。

④世界在剧烈的变革与震荡中向前发展,人们对启蒙思想家所宣扬的理性社会感到失望,积极寻求理想社会。

特点:①对社会现状强烈不满。

②强调抒发个人情感。

③积极追求理想社会。

代表人物:英国:拜伦、雪莱、济慈。

法国:雨果。

俄国:普希金。

德国:霍夫曼•海涅。

19世纪初期世界音乐的发展创作风格:浪漫主义。

创作中心:德国、奥地利。

代表人物:德国贝多芬:特点:将古典音乐推向高峰,开创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

作品:9部交响曲等。

德国舒曼:特点:乐典散发着诗歌般的韵味,将音乐的浪漫主义发挥得淋漓尽致。

奥地利舒伯特:特点:意境优美,感染力极强,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被誉为“歌曲之王”。

作品:《春之信念》《野玫瑰》《魔王》。

中国:京剧逐渐形成。

19世纪初期世界美术的发展创作风格:浪漫主义。

代表人物:法国籍里柯:特点:浪漫主义美术的先驱,作品:《梅杜萨之筏》。

法国德拉克洛瓦:特点:作品荡气回肠,富于激情,具有永恒魅力,被称为“浪漫主义的狮子”,作品:《自由引导人民》。

二、19世纪中期世界文学艺术的发展19世纪中期世界文学的发展创作风格:批判现实主义。

产生背景:①工业革命相继完成,资本主义制度日渐巩固。

②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和复杂,人们的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发生深刻变化。

③浪漫主义对未来的设想和憧憬不再适应当时的社会现实。

④东西方文化在激烈碰撞中发展。

特点:直面现实,深刻揭露社会黑暗和丑恶现象。

代表人物:法国司汤达:特点: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者。

作品:《红与黑》。

法国巴尔扎克:特点:作品痛斥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无情,揭露金钱社会中的罪恶与丑陋,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

作品:《人间喜剧》。

英国狄更斯:特点:作品描述下层人民的境遇,揭露社会的黑暗现实,大多以圆满结局而结束,是了解19世纪英国社会状况的好教材。

作品:《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双城记》。

英国勃朗特姐妹。

俄国列夫•托尔斯泰:特点:作品将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推向了顶峰,充满了战斗力,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作品:《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俄国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

美国马克•吐温。

亚非拉代表人物:埃及巴鲁迪,中国黄遵宪。

亚非拉文学特点:①以反帝反侵略为主要题材;②充满爱国主义激情。

19世纪中期世界音乐的发展创作风格:民族乐派。

产生背景:①东欧和北欧的民族民主运动空前高涨,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日益觉醒。

②资本主义的扩张使世界各国音乐开始受外来音乐文化的影响。

特点:①以民族题材为主。

②作品的旋律和节奏都带有鲜明的民族特点。

代表人物:俄国柴可夫斯基:特点:作品充满激情,具有强烈的俄罗斯民族风格,旋律异常优美动人,具有无与伦比的感染力,被誉为“旋律大师”。

作品:《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等。

捷克德沃夏克:特点: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大量吸收捷克的文化特点和历史内容。

作品:《自新大陆》。

19世纪中期世界美术的发展现实主义绘画形成条件:①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②科学、民主思想的传播。

创作风格:以写实的手法来表达一切,是一种接近人民的艺术。

代表人物:法国库尔贝。

俄国列宾。

印象主义绘画创作风格:将“光”与“色”作为研究中心,在画面中造成一种“光”与“色”的生动明快效果。

代表人物:法国莫奈。

荷兰凡•高。

三、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文学艺术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文学的发展发展条件:①第二次工业革命更加密切了世界各国间的联系。

②第三次科技革命、两次世界大战、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等重大事件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发展表现:欧美:创作风格:现实主义。

代表人物:法国罗曼•罗兰。

美国马克•吐温、欧•亨利、杰克•伦敦、德莱塞、海明威。

亚洲:创作风格:浪漫主义。

代表人物:印度泰戈尔。

日本川端康成。

中国鲁迅。

苏联:创作风格:社会主义现实文学。

代表人物:高尔基。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音乐的发展印象主义音乐创作风格:追求朦胧效果。

代表人物:法国德彪西。

表现主义音乐创作风格:重在表现内部和自我。

代表人物:奥地利勋伯格。

新古典主义音乐创作风格:强调音乐风格的简约和自然。

代表人物:俄国斯特拉文斯基。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美术的发展创作风格:现代立体主义。

特点:将绘画对象分解为若干几何切面,破坏了人的正常视觉,给人支离破碎的感觉。

代表人物:西班牙毕加索。

四、二战后世界文学艺术的发展二战后世界文学的发展创作风格:后现代主义文学。

主要流派:①“愤怒的青年”。

②“垮掉的一代”。

③“黑色幽默”:代表人物约瑟夫•海勒。

④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人物马尔克斯。

⑤“解冻文学”:代表人物帕斯捷尔纳克。

二战后世界美术的发展行动绘画特点:把自身的行动与绘画创作相结合,具有极大的随意性,不受任何绘画技巧和理论的制约,追求一种画面和色彩的偶然效果。

代表人物:美国波洛克。

后现代主义美术欧普艺术:特点:利用光学的感觉加强绘画效果,具有较好的装饰性和很好的商业效应。

波普艺术:特点:比较接近大众生活,充满活力,很受大众的欢迎与认同。

中国国画:特点:积极吸纳西方绘画的优点。

代表人物:徐悲鸿。

二战后世界音乐的发展摇滚乐:代表人物:普莱斯利。

代表乐队:“披头士乐队”。

代表歌曲:《四海一家》。

五、影视艺术的发展电影艺术的发展电影的诞生: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发明。

电影的发展:好莱坞电影。

电视艺术的发展发展过程:法国塞列克:个提出“电视”这一名称。

英国贝尔德:发明机械扫描电视。

美国兹沃尔金:发明电子显像管。

二战后:美国成功研制了台彩色电视机,实现了多路传播和卫星传播。

影视艺术的影响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使人们能够更便捷地了解世界。

影响到人们道德品质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为国家的政治宣传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重点突破]次工业革命对世界文学的影响。

世纪末19世纪初,次工业革命由英国迅速向欧美各国延伸,世界发生剧烈的变革与震荡,启蒙思想家所预言的理性社会失去了实现的可能,文学领域出现了不满社会现状,积极追寻理想世界的新思潮,即浪漫主义思潮,由于英法两国的工业革命发展水平最高,因而浪漫主义文学以英法两国的成就最为突出。

世纪中期,次工业革命在资本主义各国相继完成,资本主义制度日渐巩固。

在工业革命进行的过程中,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和复杂,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发生深刻变化,金钱成为衡量事物与人的价值的重要标准,浪漫主义的理想无法适应严峻的社会现实,于是文学领域出现了直面现实,深刻揭露社会黑暗和丑恶现象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思潮。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各国加紧在世界范围内扩张,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步形成,亚非拉人民不断开展反帝反殖斗争。

所有这些促进了世界文化的碰撞、交流和融合。

结合雨果、司汤达、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的文学作品说明“文学是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反映”这一论断。

雨果的小说《悲惨世界》深刻揭露了复辟后的法国封建王朝统治下社会的黑暗与堕落。

司汤达的小说《红与黑》抨击了法国贵族的反动、教会的黑暗和资产阶级新贵族的贪婪与卑劣,真实再现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法国的社会状况。

巴尔扎克的作品集《人间喜剧》痛斥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无情,揭露了金钱社会中的罪恶与丑陋,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

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深刻揭露了俄国上流社会的腐败及道德的沦丧。

以贝多芬、柴可夫斯基的创作风格的演变为例说明时代的变迁是影响作品风格的主要因素。

贝多芬早年生活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时代,向往民主,追求自由、平等,因而作品充满了时代精神,蕴涵革命力量,早期作品《第三交响曲》、《第五交响曲》都以英雄为主题,激发了人们的斗志。

拿破仑失败后,欧洲封建势力一统天下,反动的社会现实使贝多芬的后期作品开始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更多地描绘自然美景与人的心灵。

《第六交响曲》就描绘了农村淳朴的田园气息。

柴可夫斯基早年生活在俄国农奴解放运动日益高涨的年代,心中充满了斗争的激情,因而早期作品中充满了乐观明朗的情绪,如《天鹅湖》等;后期正值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反动统治的黑暗时期,因而大部分作品都表现出内心的忧郁和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如《第六交响曲》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文学的发展有何特点?分析其成因。

特点:①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继续发展,美国文学发展出现了“黄金时代”。

②亚非拉文学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亚洲文学获得世界承认。

③文学作品反映世界文化的密切交流,更多地体现文化的共融性。

④无产阶级文学在世界文坛占重要地位。

成因: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结束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更加密切了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联系,促进了世界各国各地区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②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开辟了无产阶级文学发展的新时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