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的文学艺术成就

合集下载

十九世纪英国文学

十九世纪英国文学

国诗人,剧作家。 ◆主要作品有《戏剧抒情诗》 (Dramatic Lyrics),《环与书》(The Ring and the Book),诗剧《巴拉塞尔 士》(Paracelsus)。 ◆因为在著名动画《EVA》中的一句诗 “God in his heaven, All's right with the world.而被广大动漫迷所熟知。 ◆勃朗宁对英国诗歌的最大贡献,是发 展和完善了戏剧独白诗(Dramatic monologue)这样一种独特的诗歌形式, 并且用它鲜明而生动地塑造了各种不同 类型的人物性格,深刻而复杂地展示了 人的内在心理。在著名的 my last Duchess 中,勃朗宁善于在诗中运用 “戏剧独白” Dramatic monologue
◆ 《德伯家的苔丝》(Tess of the D‘Urbervilles)(1891)是他最优 秀的小说,写出身贫苦的少女苔丝被本家恶少亚雷· 德伯奸污,后在牛奶 场当了挤奶工,不久与牧师之子克莱相爱、结婚,新婚夜坦诚地向克莱 讲了往事,结果遭弃,最后她杀死亚雷,被判绞刑。小说发表后被指责 有违道德。
勃朗特三姐妹
在英国文学史上,勃朗特三姐妹是一个奇特的现象。她们既作为璀璨的星座而闪 耀,又作为单独的巨星而发光,至少就夏洛蒂和艾米莉来说是如此。经过一百多 年时间的考验,《简·爱》和《呼啸山庄》已经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占据了不可动 摇的地位,而安妮作为三星有机体的一员,也被带进了不朽者的行列。
Jane Eyre
Alfred, Lord Tennyson
Break, Break, Break
Break, break, break, On thy cold gray stones, O Sea! And I would that my tongue could utter The thoughts that arise in me. O well for the fisherman's boy, That he shouts with his sister at play! O well for the sailor lad, That he sings in his boat on the bay! And the stately ships go on To their haven under the hill; But O for the touch of a vanished hand, And the sound of a voice that is still! Break, break, break, At the foot of thy crags, O Sea! But the tender grace of a day that is dead Will never come back to me.

简析托尔斯泰文学创作的艺术成就

简析托尔斯泰文学创作的艺术成就

简析托尔斯泰文学创作的艺术成就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文学的巨匠,他的文学创作以其深邃的思想和卓越的艺术成就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简析托尔斯泰文学创作的艺术成就。

在托尔斯泰的文学作品中,他以独特的艺术手法表达了自己对人性、社会问题和道德伦理的思考。

他的作品深入探索了人类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例如,在《战争与和平》中,托尔斯泰通过对战争和爱情的并置描绘了人类欲望与和平之间的冲突,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

同时,他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也体现在他的作品中,如《复活》中揭示了当时俄国社会的黑暗面和道德沦丧。

托尔斯泰的作品不仅仅是对现实的揭示,更是对人性和社会问题的深度思考,展现了他在文学创作上的卓越成就。

在托尔斯泰的文学作品中,他运用了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和艺术手段,使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张力。

他善于运用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对比来塑造人物形象,使读者能够深入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例如,在《安娜·卡列尼娜》中,他通过对安娜和列宁的对比描写,展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和他们内心的挣扎。

此外,托尔斯泰还善于运用象征手法和寓言形式,以及对话和独白等手段,使作品具有丰富的层次和深度。

他的文学作品充满了感情和思想的交融,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触动和思考。

托尔斯泰的文学创作还体现在他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度把握和刻画。

他通过对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的描写,展现了对时代变迁和人类命运的思考。

例如,在《战争与和平》中,他以巨大的史诗气魄描绘了拿破仑战争对俄国社会和人民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历史发展和人类命运的思考。

托尔斯泰的文学创作还体现在他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和描绘。

他善于运用生动的自然描写和细腻的人物刻画,使作品充满了生命力和美感。

他的作品中经常出现自然景色的描写,如田园风光、四季变迁等,这些描写不仅仅是对自然的再现,更是对生命和人类命运的思考。

同时,他也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对生命和人性的热爱。

一拜伦和雪莱-精选文档

一拜伦和雪莱-精选文档

请思考:有人说这首诗属于浪漫主义文学, 你同意吗?谈谈你的看法。
一、拜伦与雪莱 二、《人间喜剧》
法国现代小说之父——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伟大 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 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 表。一生创作96部长、中、短篇 小说和随笔,总名为《人间喜 剧》。其中代表作为《欧也妮 · 葛朗台》、《高老头》。100多 年来,他的作品传遍了全世界, 巴尔扎克 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产 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 群的小说家”、“现实主义大师”。
第18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会考要求:
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
十九世纪以来,欧洲的政治、经济、文 化都经历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 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 资产阶级的统治基本确立; 经济上: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 济的进一步发展,经济主导一切 文化上:启蒙思想家号召人们追求自 由、民主、平等、博爱的更为美好的社 会。
浪漫主义诗人雪莱
雪莱与拜伦的诗风迥然不 同。雪莱将人类的未来寄托于 普遍的爱,他的诗中充满了幻 想和憧憬,体现出一种真正的 乐观主义精神。1819年,雪莱 还写了最著名的诗篇《西风 颂》,以及《云》、《致云 雀》等脍炙人口的抒情诗。 其 中,《西风颂》是雪莱的代表 作。
雪 莱
雪莱的《西风颂》
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 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 哦,请听从这一篇符咒似的诗歌, 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和火星 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散! 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 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西风呵, 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西风颂》节选
一、拜伦与雪莱 二、《人间喜剧》
三、《战争与和平》
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

19世纪以来的艺术成就

19世纪以来的艺术成就

19世纪中期 现实主义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但资本主义矛盾日益突出。 社会的黑暗使人们产生了不满和苦闷的情绪。
19世纪 下半叶
印象派
注重光色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进步。 瞬间印象
注重自我 反叛传统
20世纪后 现代主义
第一篇
—解读美术作品背后的历史
现代主义美术家为什么会有反传统的叛逆意识?
第一篇
—解读美术作品背后的历史
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 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时代 的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品最后的解 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 ——法国艺术评论家丹纳
第一篇
—解读美术作品背后的历史
1789年 法国大革命爆发 1792—1794年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794年 “热月政变”后封建王党复辟活动猖獗 1799年 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 1804 拿破仑第一帝国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1793—1815年 七次欧洲封建反法同盟的围剿 1815年 封建波旁王朝复辟 1830年 七月革命,推翻波旁王朝,建立七月王朝
3.(2008济宁期末)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发誓, “拿破仑用剑没有办到的,我要用笔来完成。”他创作了“资 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人间喜剧》,展示了19世纪前 期整个法国的社会生活,这部作品反映出①法国社会的阶级变 动②金钱对人的灵魂的腐蚀③封建贵族的日趋没落④推翻资本 主义制度的强烈要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A 巴尔扎克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揭露和批判是为了使之更 完美而不是推翻它
新古典主义为什么要呼唤英雄到来?
《贺拉斯兄弟的宣誓》
《跨越阿尔卑斯山的拿破仑》
《马拉之死》
第一篇
—解读美术作品背后的历史

高二历史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

高二历史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

高二历史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n第U二V教A育f资v源网3高二历史必修3 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近现代)※A、教学目标、课标•考纲要求:(一)、课标要求: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二)、会考考纲要求:【△III八(一)8(1)】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知道《唐璜》、《人间喜剧》、《战争与和平》,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三)、高考考纲要求:【▽A三(一)6(1)】19 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B、知识梳理•教学过程一.浪漫主义诗歌(18世纪末~19世纪初)(一)、背景:对现实的失望和不满——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高潮年代的产物(1).矛头指向封建贵族,反对资本主义社会中残存的封建因素(2).揭露了资产阶级本身所造成的种种罪恶现象,对未来寄予理想,力图从自己的想像中寻找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3).是在人们对启蒙运动“理性王国”的失望,对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的幻灭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不满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二)、代表及作品(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异同点)※相同点①、经历相似:都出身英国贵族家庭且教育背景良好,都因写作反当局、反宗教的作品为权贵所不容,先后流亡异国;②、都是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以渴望斗争、面向未来、崇尚自由和解放的精神为思想特征;③、都积极参加欧洲的民族解放运动,把诗歌的创作和革命实践联系起来※不同点1、拜伦(英)《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和《唐璜》(1)、思想倾向:创作了大量具有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的诗篇①、激烈抨击封建专制与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现象②、塑造出一些追求个人幸福、爱情、自由的人物(2)、代表作:叙事长诗①、《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②、《唐璜》:被誉为“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3)、不同点:①、更具有忧郁的气质,作品常流露出忧郁的情绪②、表现了对罪恶社会的深刻憎恨和坚定反抗及脱离群众的个人英雄主义的孤独和忧郁2、雪莱(英)《西风颂》(1)、思想倾向①、将人类的未来寄托于普遍的爱②、诗中充满幻想和憧憬,体现出一种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2)、代表作(《西风颂》)体现乐观精神的浪漫杰作(3)、不同点①、作品热情洋溢地展现了作者对于胜利的信心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②、鲜明表现了作者在革命运动处于低潮时期的光明、乐观的信念。

浪漫主义文学在各国的成就

浪漫主义文学在各国的成就

浪漫主义文学在各国的成就浪漫主义文学在各国的成就引言浪漫主义文学是19世纪欧洲文学的一股重要潮流,以强调个体情感、追求自由和自然为特征。

这种文学形式迅速传播到了各国,并在各国文坛上取得了显著成就。

法国:自由与热情的结合•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以感性和理性的融合为特点,追求自由和个体热情的表达。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的《悲惨世界》以其广阔的叙事篇幅和对社会不公正的揭示而成为浪漫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

•贝尔纳尔多·德·圣-皮埃尔(Bernardine de Saint-Pierre)的《保罗与弗吉尼亚》则展现了对大自然的深情。

英国:揭示人性的黑暗面•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强调对自然的热爱与人性的探索。

•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的《抒怀颂》以其深情的自然描写和对个体心理的研究而被誉为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

•爱米莉·勃朗特(Emily Brontë)的《呼啸山庄》则以对人性黑暗面的深刻探索而闻名。

德国:感性思考与自然精神的统一•德国浪漫主义文学注重思辨和感性思考,将感知自然与个体内心世界的统一作为追求。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的《浮士德》揭示了对人性无尽欲望的追逐与思想反省。

•弗里德里希·席勒(Friedrich Schiller)的《鲁宾逊的教育》则表现了对自然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深入思考。

美国:自由与个体奋斗的追求•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强调对自由与个体奋斗的追求,并深刻关注种族和社会问题。

•卡尔维诺·布鲁克斯(Calvinos Brooks)的《疯狂》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对社会制度的讽刺成为美国文学的经典之作。

•爱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的《乌鸦》则通过独特的诗歌形式和恐怖元素展现了人类内在恐惧。

19世纪美国文学

19世纪美国文学

烘托渲染与对比衬托:用略带神秘色彩的自然景象 烘托环境,渲染气氛,如密林见面,夜晚刑台。对 比是成组的,如贝灵汉总督、威尔逊牧师、西宾斯 老夫人等和珠儿、牧师、罗杰· 齐灵握斯和海丝特四 个主要人物形成对比反衬。
三、惠特曼(1819-1892) 生于美国东部长岛亨廷顿区西山村一木匠家庭。 读过小学,后自谋生活,当过帮工、印刷厂学徒 和排字工、报纸编辑。
1、《红字》(1850)背景 1650年前后的波士顿,居民是1620-30年间来此定居 的第一代移民,即清教徒(加尔文教)。他们在英格 兰受詹姆斯一世迫害,抱着创建人间乐土的理想来 新大陆,史称“朝圣的教父”。英国清教徒最初反 抗罗马教皇专制、反对社会腐败风气,注重理智, 排斥感情,推崇理想,禁绝欲望,后来发展到极端: 迫害异端,不准妇女在街上微笑,不准儿童嬉戏。
诗歌《乌鸦》是成名作,写失去亲人的男子深夜与 一只乌鸦邂逅,调子阴郁而忧伤。 恐怖小说有《厄舍古屋的倒塌》、《黑猫》 、《红 死魔的面具》,情节诡异,色彩浓丽,情绪压抑。 侦探小说有《毛格街的谋杀案》《失窃的信》、 《金甲虫》,表现出非理性幻想与推理能力的矛盾。
二、霍桑(1804一1864)
生于马萨诸塞州萨勒姆镇,家庭是新英格兰一名门 望族,世代加尔文教信徒。先祖曾是马萨诸塞殖民 地政教合一机构要人。他自幼为人阴郁,耽于思考, 自比窥探的保罗;而祖先对异端的迫害又使他
3、R· 爱默生(1803-82) W· 散文作家、思想家、诗人,近代“美国文艺复兴” 的旗手。出身牧师家庭,入哈佛神学院任牧师并布 道。1832年游欧结识华滋华斯和柯勒律治,接受超 验论。回波士顿后在康考德布道、演说,演讲汇编 成著名的《论文集》,其演讲辞《美国学者》 (1837)宣告美国文学脱离英国文学而独立。

高中历史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人民版必修3

高中历史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人民版必修3

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课程标准]一.《标准》内容(1)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2)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3)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4)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二.《标准》分析1.19世纪的文学领域成就突出,既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文学流派并存,又有歌德、托尔斯泰、巴尔扎克、拜伦、雪莱等世界级文学大师出现,还有《浮士德》、《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人间喜剧》等经典作品问世。

进入20世纪后,新的文学流派仍然不断涌现,现代派作品越来越多。

近年,后现代主义创作思潮领导着潮流,文学内部的分化愈演愈烈。

课标要求学生应对相关文学成就有所了解,并能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社会影响。

2.19世纪以来,美术创作成果丰硕,现实主义、写实主义、现代主义、印象派、立体派等创作流派作品异彩纷呈,罗丹、莫奈、毕加索等艺术大师创做出一系列不朽的美术经典,著名的有:《思想者》、《日出·印象》、《格尔尼卡》、《和平鸽》等。

课标要求学生学会欣赏美术经典作品,了解这些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艺术价值。

3.音乐创作自19世纪以来亦十分活跃,出现了众多风格各异的大师,有古典派、浪漫派、印象派、现代派等,其中莫扎特的《小夜曲》、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与《第九交响曲》、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等,皆是享誉世界的经典曲目。

进入20世纪后,通俗音乐逐渐流行,爵士音乐、摇滚乐相继风行,音乐潮流不断更新。

课标要求学生对一些经典曲目,不仅能欣赏,并且应能理解其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4.影视艺术的出现与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广大民众的精神生活,并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20世纪初,电影首先发明于西方,随着不断的改进与完善,这种新颖的艺术形式受到大众的欢迎,逐渐成为最具时代特色的艺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查尔斯的一些作品有: 《雾都孤儿》、《双城记》、《匹克威克外传》、 《大卫·科波菲尔》、《远大前程》等。 在大多作品中,很少有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 而善于用风趣幽默甚至讽刺的词藻,披露社会贵族 阶级、议会政治的阴暗面,同情广大民众的贫穷, 因此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喜爱。狄更斯特别善于描写 刻画人物,他作品中的人物被称为“狄更斯人物”, 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创 作 目 的 是 什 么 ? 为 何 后 来 又 撕 毁 扉 页 ?
“我要卡住 命运的喉咙, 他决不能把我 完全压倒。”
——贝多芬1808年 11月给朋友韦格勒的 信
路德维希· 凡· 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 是18世纪后年叶以来世界最著名的德国 音乐家。1770年12月26日贝多芬诞生于德国的波恩城。 贝多芬童年很不幸福, 嗜酒成癖的父亲败坏了家业, 他企图把四岁的贝多芬变成摇钱树,一心想让自己的 儿子也成为莫扎特式的神童,因此他不只强迫孩子练 琴,而且常常夜半三更酗酒回家后把孩子从熟睡中拖 起来拉琴,不满八岁的贝多芬被强迫在寇恩的听众面 前表演、卖艺,这种严酷的童年生活,使贝多芬很早 就走上了独立的音乐谋生的道路同时也就养成了他坚 毅倔强的性格。
《巴黎圣母院》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罗德在广场上看到了 美貌的吉普赛女郎埃斯米拉达,他被姑娘的舞姿 深深地吸引着,他感到要么占有她,要么就置她 于死地。他多次派人捉拿埃斯米拉达,但都被巴 黎圣母院的敲钟人——驼背丑陋的卡西莫多所救, 最终,他们还是不敌克罗德,埃斯米拉达被囚禁 了。这时,卡西莫多也爱上了埃斯米拉达。克罗 德要埃斯米拉达在他和死之间做出选择,埃斯米 拉达宁死不屈,最终被送上绞索架。卡西莫多忍 无可忍,将克罗德从巴黎圣母院的窗口推了下去, 卡西莫多从此消影无踪,2年后,人们在鹰山地穴 里发现了一具女尸,旁边依偎着一具畸形男子的 尸体。
一次,雨果在参观巴黎圣母院时,在某一个 阴暗的角落里发现了一个中世纪刻的字迹:命运。 好奇心受到触发,从而开始创作这部小说。 由于出版商的逼迫,雨果只用了短短6个月的 时间匆匆交稿。据雨果的夫人叙述:“他买了一 瓶墨水和一大块厚厚的灰色羊毛披肩,把自己从 头到脚裹了起来,把其他的衣服都锁在别处,免 得自己忍不住要跑出去,他奋笔疾书他的小说, 仿佛蹲监狱一般。”
贝多芬虽没有莫扎特优越的学 习条件,而他那孜孜不倦的自学 所取得的成就,是他所有的前辈 都不及的。1797年,当贝多芬的 音乐正处于巅峰时期,他却双耳 失聪了。对一个音乐家说来,再 没有比这一打击更沉重的了!恶 魔限制了作曲家同外界的交往, 妨碍了他的钢琴演奏,他不得不 放弃演出 ,而长期隐居在维也纳乡 村。
第二次科技革命
人类文明进步
“在文学界和艺术界的所有 伟人中,他是唯一活在法兰西 人民心中的伟人。”
——罗曼· 罗兰对雨果的评价
雨果为何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
查尔斯· 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1870) 他的父亲是一个挥金如土的酒鬼,因负债入狱。 狄更斯12岁辍学独立谋生,他做过擦鞋工,给鞋油 瓶封口和贴标签。童年时代的辛酸生活使他尤为怜悯不 幸的弱小者。 16岁时,他做了律师事务所的抄写员、报社速记员。 这些工作使他得以走遍伦敦大街小巷,广泛了解社会生活, 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也为他后来的民主主义、 人道主义的思想打下了基础。 24岁,他和报社出版人霍加斯的女儿凯瑟琳结婚, 由于性格和情趣上的差异,给他的创作和晚年生活带来 不幸。繁重的劳动、家庭和社会上的烦恼,以及对改革 现实的失望,损害了他的身心健康。1870年6月9日,狄 更斯因脑溢血猝然死亡。
第 6课
19世纪的文学艺术成就
19世纪主要的文学艺术成就
人物 国籍 主要作品 作品 类型 历史地位
雨果
法国
《悲惨世界》、 文学 《巴黎圣母院》 等 《匹克威克外 文学 传》、《大 卫· 科波菲尔 》 等 《英雄交响 音乐 曲》、《生命 交响曲》等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 的领袖,世界文学史上 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的创始人,伟大的作家。
(卡西莫多)巨大的脑袋上长 满红色的头发,一个隆起的驼背, 两脚和两腿都奇怪极了。从前面看 好像两把镰刀,刀柄同刀柄连起来, 两脚肥大,两手粗壮。但在这幅畸 形的躯干中,却蕴含着一种不容怀 疑的坚强、严肃和勇敢精神。 (副主教克洛德)性格深沉, 热衷学习,理解能力强,到十七岁 时便已完成了神学教育,可以担任 教堂神父和工会神父了。他的医术 高明,还掌握了拉丁文、希腊文和 希伯来文。他以一种狂热的态度去 汲取知识,仿佛生命就只有一个目 标——学习
文学
雨果: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领袖 《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狄更斯: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创始人 《匹克威克外传》《双城记》等
音乐
贝多芬: 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 《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 曲》等
作业:我眼中的……

可写今天课上学到的人物,也可选择你知道的 19世纪的文学艺术大师 字数200字左右 史论结合
狄更斯和雨果有何不同和相似之处?
作品风格 (雨果:浪漫主义;狄更斯:批判现实主义)
不同点
表现手法 (雨果:夸张、对比;狄更斯:形象生动)
(雨果:关注法国社会历史变迁,多取材于法国大革命; 内容 狄更斯:揭示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和英国底层贫民的生活)
作品丰富,深受读者欢迎
相似点
作者关注现实,作品能反映当时社会状况
贝多芬在创作上很自然地逐渐脱开海顿和莫扎特 的影响,力求创造自己的艺术风格,追求新的理想。 他创作了交响乐9部,钢琴奏鸣曲32首,弦乐四重奏16 首,小提琴协奏曲32首。他于1803年完成的《第三交 响曲》(《英雄交响曲》)标志了他在创作上进入一 个新的发展阶段──成熟时期。他这一时期的创作力 极为旺盛,表现出巨人般的工作能力,涌现出许多杰 出的作品。
贝多芬最后的晚年是他一生最 悲惨、最痛 苦的年月,孤寂和 贫困的威胁使他穷愁潦倒,孑 然一身,1827年 3月26日病逝 于维也纳。据说在他临终的一 刻,暴雨雷电交加, 贝多芬举 起干枯的手臂向天空作最后的 奋击。这种生命不息战斗 不止 的精神,全部贯注在他那些不 朽的巨作中。他的九首交响曲 像针一样永远闪闪发光。他创 作中最伟大的《第九交响曲》 (《合唱交响曲》)最能够表 现从斗争到胜利、 从黑暗到光 明、从苦难到快乐的 资产阶级 上升时期的精神历程。
狄更 斯
英国
贝多 芬
德国
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 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 之一。
这部作品的作者是谁?
他生活在什么时代?
法国大文豪维克多· 雨果(Victor Marie Hugo) 1802年2月26日生于法国。他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 运动的领袖人物。他一生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小说 《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戏剧《欧那尼》等。 雨果的生活背景是法国历史上政治斗争极为激烈的时 代。雨果不仅是一名艺术家,他还是一名战士。他相当爱 国,在普法战争中,他积极投身抗战,巴黎公社失败后, 他挺身而出为公社社员辩护。他的一生,无论是政治道路, 还是文学道路,都比较曲折。雨果的大多艺术文学作品, 都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1885年,他病逝于巴黎,全国人民为这位伟大作家的 逝世而深深哀悼。5月22日,他的遗体被安置在凯旋门下, 共人民们瞻仰,随后,遗体被埋葬在帕特农神殿。
《悲惨世界》是雨果的代表 作。冉阿让一生的经历贯穿全书。 作品从他出狱之日写起,一直追 溯到他入狱的1796年,往下涉及 了1832年的巴黎街垒战。小说人 物活动的背景相当广阔,包括拿 破仑当政,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 3个时代。 狄更斯1854年创作了描写劳 资矛盾的长篇代表作《艰难时 世》,展示了工业资本家对工人 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描写了工人 阶级的团结斗争,并批判了为资 本家剥削辩护的自由竞争原则和 功利主义学说。 ——《外国文学史》
贝多芬和《英雄交响曲》 贝多芬生活在一个动荡的年代, 1789年巴士底监狱陷落;波旁王朝的 路易十六及皇后在1793年送上断头台; 1799年,拿破仑执政,五年后称帝。 贝多芬一生向往自由、平等、博 爱的理想,所以他真心拥护法国资产 阶级革命,把拿破仑看作是一个资产 阶级革命的英雄。1804年创作的《第 三交响曲》总谱完成时扉页上写着 “题献给拿破仑· 波拿巴”,但当他听 说拿破仑称帝的消息后,勃然大怒, 撕掉了扉页,同年十月出版时总谱改 成了这样的标题:为纪念一位伟大的 人物而写的英雄交响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