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文言文测试题20)

合集下载

2012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综合测试卷(五)

2012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综合测试卷(五)

2012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综合测试卷(五)(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一、基础与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浸渍.(zì)蓓蕾.(lěi)剖.析(pōu)追本溯.源(shuò)B.庇.护(bì)载.体(zǎi)友谊.(yì) 莘.莘学子(xīn)C.殷.红(yīn)翘.首(qiáo)刹.那(shà)少不更.事(ɡēnɡ)D.低劣.(liâ)广袤.(mào)婆娑.(suō)卓.有成效(zhuó)解析:选D。

A.溯—sù。

B.载—zài,莘—shēn。

C.殷—yān,刹—chà。

2.下列词语字形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恬然自安奇卉异葩莺歌燕语色彩斑澜B.反唇相讥震耳欲聋眼花潦乱煞费心机C.引吭高歌亢奋不已翘首以待风驰电掣D.通宵达旦一愁莫展金碧辉煌雍容高雅解析:选C。

A.澜—斓;B.潦—缭;D.愁—筹。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但母亲不是大人物却并不失却她的伟大,她的老实,本分,善良,勤劳在家乡有口皆碑。

B.“真情所在,金石为开”。

据说晋武帝看了《陈情表》后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C.每当山上布满浓雾,我便望着那一条条沟壑,用雾气塑造一个女孩,一个女孩的可爱身影:愿她也能有这样的轮廓。

D.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该怎样为他洗头,怎样包扎才能使他不受伤害?解析:选C。

A项,“老实,本分,善良,勤劳”间的逗号应改为顿号。

B项,第一个句号应放至引号内。

D项,第二个逗号应改为问号。

4.(2011年高考湖南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 ) A.山廊慢转,曲径轻摇,柳色乍染,黄莺初啼,几间茅屋在白云深处若隐若现,这一切令人耳目一新....。

B.故乡的槐树,成簇成片,遍布四野,似乎散漫凌乱,却又井然有序;似乎千篇一律....,却又各具情致。

2012高考文言文真题汇编含答案

2012高考文言文真题汇编含答案

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松江府通判许君传[清]刘大櫆许君讳曾裕,字崙高,一字南湖,桐城人也。

君少卓荦有大志,年甫六龄,值母病笃,即知长跪祖庙之前,祷求至十余日不倦。

稍长,从塾师受学,聪颖出其辈类,与书无所不读。

然其尊府以直谅为族人所怨怒,兴起狱讼,十余年而不可伸,遂发愤以卒。

君抱病于中,复控于有司,又十余年,而理始得直。

然君之精力壮志已消亡其过半矣。

不获已,乃入赀补官司得通判松江水利船政。

松江地滨海,旧设巡海之船,其名曰乌船。

向者,通判监修,上下多侵渔。

其船遇风辄坏。

君独亲自验试,而其弊始除。

先是,远人负贩至松江,松江奸民取其货,而负其价直不还。

君至,惩其尤狡黠者数人,而负贩皆戴德感泣。

松江河道细狭,易至填淤。

填淤则舟楫不通,而民田亦无以灌溉。

故冬日水涸,用挑浚之工,其费皆出自民间,积至巨万。

有司粗为兴筑,而浮消其费大半。

君独以私一已之稇载①有限,而取万民之膏血甚多,于心不忍。

乃亲量度深广,使其工不得尺寸有差。

民咸呼舞,以为数十年来所未有,因即河漘立石以纪其事。

滨海失业之民多通海洋以逐利,禁之不止。

君奉委巡察,而海船之私货浮于口粮之外者至百余艘。

君念穷民非有大奸宄,徒以无知嗜利而自致干纪之诛。

必加详报,则已虽然有获贼之誉,而死者不可复生。

因潜请于布政辰公,恳其宽贳。

辰公察君爱民出中心之诚,深为激赏。

将议迁除,而君以是年得疾,于六月十八日卒于松江之官舍,年五十有八。

始君少时,怀奇负异,欲所建立于天下。

士大夫与君相知者,咸度君当为朝廷显用。

而遭家多故,不得遂其所欲为。

及其筮仕,秩居闲散,徙奔趋抑郁于群众之中。

既为方伯所知,庶几有以展其足也,而遂死。

岂其信有命邪?虽然,以君之施设与夫世之显而力足有为者较焉,岂期有歉于彼邪?呜呼,可悲也已!(选自《续修四库全书·海峰文集》有删节)[注]①稇(kun)载:满载,这里指牟利多。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值母病笃笃:严重。

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 文言文测试题2

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 文言文测试题2

2012届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题2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家世世受射。

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力战为名。

匈奴大入上郡,有数千骑。

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

广日:“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

今我留,匈奴追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

”广令诸骑日:“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解鞍,令士皆纵马卧。

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

夜半时,引兵而去。

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日:“汉之飞将军。

”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

终广之身,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

广讷口少言,专以射为戏,竞死。

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后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出东道。

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

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日:“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

”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日:“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123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

”遂引刀自刭。

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

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

太史公日:“《传》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

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专以射为戏,竟死..竟死:竟然因此而死。

B.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将兵:将领和士兵。

C.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曲折:指行军的弯曲道路。

D.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结发:指刚成年的时候。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A.今以.钟磐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B.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既.出塞,出东道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C.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D.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3.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称代前文的(广军)“解鞍”“士皆纵马卧”。

2012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综合测试卷(六)

2012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综合测试卷(六)

2012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综合测试卷(六)一、(20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褶.皱(zhã)趿拉.(tā)蹙.(cù)缩阴翳.(yì)B.迸.发(bâng)羞怯.(qiâ)鬈.曲(juǎn)怜悯.(mǐn)C.瞭.望(liào)嵯.峨(cuó)哺.育(bǔ)赊.账(shē)D.姊.妹(zǐ)愧怍.(zhà)伛.偻(yǔ)踮.起脚(diǎ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胆怯沧茫谩骂欲盖弥彰 B.取谛蜿蜒惶恐目不暇接C.篡权老妪辟邪层峦叠嶂 D.更迭缭乱脉搏水泻不通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他的散文多用排比句,语势流畅,读之,有一泻千里....之感。

B.有些同学写作文,文不加点....,字迹潦草,阅读这样的文章,真叫人头疼。

C.一个烟头引起了一场大火,望着这座被烧毁的大楼,人们叹为观止....,唏嘘不已。

D.我们公司的灯光设计师,在室内灯光设计大赛中拿过一等奖,他的设计一定会让您的新居蓬荜生辉....。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持在各自执勤的岗们上。

B.《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利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C.她把积攒起来的400元零花钱,资助给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赵长波,确保他能够读完小学的学费。

D.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

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赖.天之灵赖:依靠天高地迥.迥:远B.视.五人之死视:与……作比较以旌.其所为旌:表扬C.又重之以修.能修:美好的日月忽其不淹.淹:久留D.时北兵已迫.修门外迫:危急汩余若将不及.兮及:等到6.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B.几以不纳死如.土石何,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C.恐年岁之不吾与.D.吾社之行为.之先佯狂不知所之者为之声义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B.颜色..不少变C.以父母..之遗体行殆D.国事..遂不可收拾8.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组是()A.层见错出 / 敛赀财以送其行 B.扈江离与辟芷兮 / 来吾道夫先路C.不敢复有株治 / 以父母之遗体行殆 D.臣死有余僇 /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不同的一项是()A.此虽.貌敬 B.草行.露宿C.予分当.引决 D.去今之墓而葬焉10.下列各句中文言句式与例句不同类的一项是()例句: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2012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综合测试卷(四).pdf

2012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综合测试卷(四).pdf

2012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综合测试卷(四) (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 一、基础与运用(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棘手 际遇 极乐鸟 集腋成裘 B.嗜好 侍奉 试金石 适逢其会 C.钦慕 倾情 青云志 轻车熟路 D.溺爱 丽质 逆时针 匿迹销声 解析:选B。

A.“际”读“jì”,其他均读“jí”。

B.读音均为“shì”。

C.“钦”读“qīn”,其他均读“qīn”。

D.“丽”读“lì”,其他均读“n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3分)( ) A.了了无几 积毁销骨 心喜若狂 寅吃卯粮 B.见危受命 出奇致胜 不胫而走 气慨非凡 C.趋之若骛 米珠薪桂 茹毛饮血 一愁莫展 D.扑溯迷离 题纲挈领 名门旺族 死心踏地 解析:选D。

“溯”应为“朔”,“题”应为“提”,“旺”应为“望”,“踏”应为“塌”;A:“了了”应为“寥寥”,“心”应为“欣”;B.“受”应为“授”,“致”应为“制”,“慨”应为“概”;C.“骛”应为“鹜”,“愁”应为“筹”。

3.(2011年高考湖北卷)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3分)( ) A.这是一句禅语啊!幸福指数全在自己掌握。

如果我们对自己说一句“已经很好了啊”(这是应该经常说的),那么我们生活的枝头也会挂满幸福的露珠儿了吧。

B.某夜,独坐窗前,翻看读书笔记,无意中看到几句话:“素食则气不浊,独窗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细细玩味,顿觉神清气爽。

C.一粥一饭是清淡,健康、温暖、妥帖;一瓢一箪是清淡,随意、自在、安心。

奢华也罢,绚丽也罢……生命终究归于平淡。

D.如果你茶饭不思,沉湎于“魔兽世界”不能自拔,如果你忽视现实社会,游走于网络虚拟社区,那么,你——可能“病”了! 解析:选B。

第一处句号应放在引号里面。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办公人员的座椅高度是非常有讲究的。

2012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综合测试卷(七).pdf

2012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综合测试卷(七).pdf

2012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综合测试卷(七) 第Ⅰ卷(阅读题 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女性文学创作,自先秦《诗经》中的女性作者开始,代不乏人。

到了明清特别是清代,随着对程朱理学的批评,女性的主体意识也渐觉醒,女性诗词创作得以发展,女性诗人猛增。

清代女性诗歌创作的成就,不仅反映在闺秀诗集中,还反映在清代“闺秀诗话”中。

这些诗话,指的是记载、反映清代女性诗歌创作的著作。

?清代闺秀诗话目录现知有三十种左右。

其作者既有男性,也有女性,而女性并不少于男性。

女性闺秀诗话以沈善宝《名媛诗话》十五卷为代表。

此诗话收从清初至道光时期女诗人千余名,对传播和弘扬女性文学具有重要的价值。

此书足本有十五卷之多,篇幅巨大。

虽然也博采众多书籍,但颇多第一手材料,它记录了作者与同时代女诗人的交往,为中国女性文学史保留了许多珍贵的女性生活和文学活动片断,具有自撰的原创性质,与雷、雷《闺秀诗话》等书的单纯辑录不可同日而语。

其内容虽然也是以选录诗词佳作为主,但常有评点,画龙点睛,间或也表达自己的诗学观念,具有女性独特的视角与体验。

男性闺秀诗话,应以袁枚《随园诗话》等著作中的闺秀诗话为代表,此外还有陈维崧《妇人集》二卷。

陈维崧《妇人集》是至今所知清代最早记载清代闺秀诗词创作而具有诗话性质的著作。

虽然篇幅不大,仅二卷,诗话九十余条;但为清代的闺秀诗话确定了基本模式,即内容大体是女性诗词选兼诗人小传,间有简短评语,并采录部分与诗词无关的女性轶闻佚事。

清代闺秀诗话一般都未突破此书窠臼,可见其于清代闺秀诗话史上的开山地位。

另外最应重视的则是袁枚的闺秀诗话。

袁枚大力倡导的性灵说,推动了女子为诗,也促成了随园女弟子等女性创作群体的出现。

袁枚为了鼓励女子为诗,强烈批判“俗称女子不宜为诗”的“陋言”,并于《随园诗话》中大量采录闺秀之作,予以赞扬。

虽然袁枚并未专门撰写过闺秀诗话专书(《贩书偶记》所载《随园闺秀诗话》一卷,估计也是《随园诗话》中闺秀诗话的摘编),但袁枚《随园诗话》与文集、诗集却有大量涉及闺秀诗歌创作的文字,研究清代闺秀诗歌创作是绝对不能略过袁枚的这些文字的。

2012届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7

2012届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7

2012届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文言文测试题7(六)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蒙春季卷)徐九思,贵溪人,嘉靖中,授句容知县,始视事..,恂恂若不能,俄有吏袖空牒窃印者,九思摘其奸,论如法。

郡吏为叩头请,不许,于是人人惴恐..。

为治,于单赤①务加思,而御豪猾特严。

讼者,扶不过十。

诸所催科②,预为之期,逾期令里老逮之而已,隶莫敢至乡落。

县东西通衢七十里,尘土积三尺,雨雪..便之。

朝廷数..,泥没股,九思节公费,甓以石,行旅遣中贵③醮神三茅山,县民苦供应。

九思搜故牒,有盐引④金久贮于府者,请以.给赏,民无所扰。

岁侵,谷涌贵。

巡抚发仓谷数百石,使平玠粜而.偿直于官。

九思曰:“彼籴者,皆豪也。

贫民虽平玠不能籴。

”乃以时玠粜其半,还直于官:而以余谷煮粥食饿者。

谷多,则使称力分负以去,其山谷远者,则就旁富人谷,而官为偿之,全活..甚众。

积九载,迁工部主事,历郎中,治张秋河道。

漕河与盐河近而不相接,漕水溢则泛滥为田患。

九思议筑减水桥于沙湾,俾二水相通,漕水溢,则有所泄以入海,而不侵田,少则有所限而不至于涸。

工成,遂为水利。

[注] ①单赤:孤苦无依的平民。

②催科:催收租税。

③中贵:有权势的太监。

④盐引:商人运销官盐的凭证。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始视事..,恂恂若不能。

视事:官吏到职开始工作。

B.不许,于是人人惴恐..。

惴恐:恐惧。

C.尘土积三尺,雨雪..,泥没股。

雨雪:下雪。

D.瓷以石,行旅..便之。

行旅:行走旅游。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词类活用的是( )A.俄有吏袖.空牒窃印者 B.而以余谷煮粥食.饿者C.其山谷远者,则就旁.富人谷 D.而官为偿之,全活..甚众4.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隶莫敢至乡落——衙役中没有谁敢到乡村中去B.贫民虽平玠不能籴——贫苦民众即使是平玠也不能买进C.乃以时玠粜其半,还直于官——于是按时玠卖出其中一半,把钱交入官府D.谷多,则使称力分负以去——稻谷多,就让民众据自己体力分取背走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徐九思为民谋利的一组是( )①九思摘其奸,论如法②逾期令里老逮之而已③有盐引金久贮于府者,请以给赏④巡抚发仓谷数百石⑤乃以时玠粜其半,还直于官⑥少则有所限而不至于涸A.①③⑤ B.①②⑥ C.③⑤⑥ D.②④⑤33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徐九思吏治严明,坚决处罚违纪官吏,尽管郡中上司求情也不赦免。

稳冲2012高考语文——文言阅读3关(含解答)

稳冲2012高考语文——文言阅读3关(含解答)
杀者”停顿错误外,还有“以生道杀/人虽死”停顿错误。
4.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

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即明确指出,诸葛亮与古代圣贤伊尹、周公是一类人物,然后历数诸葛亮
的品德与功业,体现出作者对诸葛亮的高度评价。
B.文章通过剖析仲达对诸葛亮上邽芟麦和兵出斜谷两件事的言论,论证了作者关于仲
鲁国做官并自比为老子、彭祖的事情啊。更有甚者以至于认为他不是司马懿的对手,这无疑
是小孩子一般的见识。他们难道不是因为司马懿说过的话而相信了他吗?却不知道司马懿的
话都是骗人的。司马懿不能在诸葛亮面前施展他的诡诈,因此常常等待诸葛亮进退之际,狂
妄地说大话以欺骗其部下。议论者只是未能觉察罢了。
(选自《陈亮集》,中华书局1974年版)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

正确的一项是( )
A.甚者至以为非仲达敌

敌:敌人
B.故常伺

孔明之开阖 伺:窥探
C.仲达出兵拒

之 拒:抵御
D.夫军无见

粮而转军与战 见:现成的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尔。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亮不敢据渭水,此易与耳。
译文:
持节制之师,不用权谲,不贪小利,彼则曰:“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
凡此者,皆伺孔明之开阖,妄为大言以谲其下,此岂其真情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七)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曹摅①,字颜远,谯国谯人也。

祖肇,魏卫将军。

摅少有孝行,好学善属文,太尉王衍见而器之,调补临淄令。

县有寡妇,养姑甚谨。

姑以其年少,劝令改适,妇守节不移。

姑悯之,密自杀。

亲党告妇杀姑。

官为考鞫②,寡妇不胜苦楚,乃自诬。

狱当决,适值摅到。

摅知其有冤,更加辨究,具得情实,时称其明。

狱有死囚,岁夕,摅行狱,悯之,曰:“卿等不幸致此非所,如何?新岁人情所重,岂不欲暂见家邪?”众囚皆涕泣曰:“若得暂归,死无恨也。

”摅悉开狱出之,克曰令还。

掾④吏固争,咸谓不可。

摅曰:“此虽小人,义不见负,自为诸君任之。

”至曰,相率而还,并无违者,一县叹服,号曰圣君。

入为尚书郎,转洛阳令,仁惠明断,百姓怀之。

时天大雨雪,宫门夜失行马,群官检察,莫知所在。

摅使收门士,众官成谓不然。

摅曰:“宫掖禁严,非外人所敢盗,必是门士以燎寒耳。

”诘之,果服。

以病去官。

复为洛阳令。

及齐王同辅政。

摅与左思俱为记室督。

同尝从容问摅曰:“天子为贼臣所逼,莫有能奋。

吾率四海义兵兴复王室,今入辅朝廷,匡振时艰,或有劝吾还国,于卿意如何?”摅曰:“荡平国贼,匡复帝祚,古今人臣之功未有如大王之盛也。

然道罔隆而不杀,物无盛而不衰,非唯人事,抑亦天理。

窃预下问,敢不尽情。

愿大王居高虑危,在盈思冲,精选百官,存公屏欲,举贤进善,务得其才,然后脂车秣马。

高揖归藩,则上下同庆,摅等幸甚。

”(《晋书·列传第六十·良吏》) [注] ①曹摅(shū):人名。

②鞫(jū):审讯。

③掾(yuàn):属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十七)1.AA.劝令改适..改适:妇女离婚或丈夫死后再跟人结婚。

62B.卿等不幸致此非所..非所:不应该有的待遇。

C.克.日.令还克日:选择适当的曰期。

D.敢不尽情..尽情:尽量地满足自己的情感,不受拘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2.A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和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DA.更加..问摅曰..辨究,具得情实 B.同尝从容C.时天大雨雪..百官..,宫门夜失行马 D.愿大王居高虑危,在盈思冲,精选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曹摅“仁惠明断”的一组是( ) 4.A①更加辨究,具得情实②摅悉开狱出之,克曰令还③一县叹服,号曰圣君④摅使收门士,众官成谓不然⑤荡平国贼,匡复帝祚⑥窃预下问,敢不尽情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5.BA.曹摅年轻时德才兼备而被器重。

县里有一位婆婆怕牵累儿媳而自杀,结果反而害了儿媳,幸亏曹摅明断才避免了一桩冤案。

B.曹摅为人宽厚仁明,他任监狱官掌管监狱的时候,不顾众狱吏的反对,坚持让那些死囚回家过年。

此举深得老百姓的敬重。

C.大雪夜,宫门丢失了拦阻车马通行的木架,曹摅断定不可能是外人偷的,而是门卫拿去烧火取暖了,后来查实,果然如此。

D.曹摅为道隆而杀、物盛而衰所忧,主张居高思危、在盈思冲,主张存公屏欲、举贤进善。

这种思想很值得肯定。

6.把下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

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

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玠十倍。

(1)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1)有一个卖骏马的人,接连三天站在市场上(卖马),没人识得这是一匹好马。

(2)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希望你绕着马走一圈,看看它,离开时再回头看看它,我奉送给你一天的酬劳作代价。

(十八)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l~6题。

何远字义方,东海郯人也。

父慧炬,齐尚书郎。

高祖①践阼,(远)为步兵校尉。

顷之,迁武昌太守。

远本倜傥,尚轻侠,至是乃折节为吏,杜绝交游,馈遗秋毫无所受。

武昌俗皆汲江水,盛夏远患水温,每以钱买民井寒水,不取钱者,则连②水还之。

……后起为镇南将军、武康令。

太守王彬巡属县,诸县盛供帐以待焉,至武康,远独设糗水而已。

彬去,远送至境,进斗酒只鹅为别。

彬戏曰:“卿礼有过陆纳,将不为古人所笑乎!”高祖闻其能,擢为宣城太守。

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

郡经寇抄,远尽心绥理,复著名迹。

期年,迁树功将军、始兴内史。

远在官,好开途巷,修葺墙屋,民居市里,城隍厩库,所过若营家焉。

田秩俸钱,并无所取,岁暮,择民尤穷者,充其租调,以此为常。

所至皆生为立祠,表言治状。

天监十六年,诏曰:“何远前在武康,已著廉平;复莅二邦,弥尽清白。

政先治道,惠留民爱,虽古之良二千石,无以过也。

宜升内荣,以显外绩。

可给事黄门侍郎。

”远即还,仍为仁威长史。

顷之,出为信武将军,监吴郡。

在吴颇有酒失,迁东阳太守。

远在职,疾强富如仇雠,视贫细如子弟,特为豪右所畏惮。

在东阳岁余,复为受罚者所谤,坐免归。

远耿介无私曲,居人间,绝请谒,不造诣。

与贵贱书疏,抗礼如一。

其清公实为天下第一。

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妻子饥寒,如下贫者。

(节选自《梁书》) [注]①高祖:梁武帝。

②连:担运。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十八)1.D(弥:更加)A.盛夏远患.水温患:以……为患。

B.所至皆生为立祠,表言治状..治状:治理的情况。

C.宜升内荣,以显.外绩显:表彰。

D.复莅二邦,弥.尽清白弥:全都。

63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c(A.代词,指王彬/兼词,“于之”。

B.助词,表反问,“吗”/介词,“在”。

C.都是介词,“替”。

D.连词,表目的,“来”/介词,表原因,“因为”)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A.馈遗秋毫..,如下贫者..无所受 B.妻子饥寒C.绝请谒,不造诣..书疏,抗礼如一.. D.与贵贱3.C(文中是两个词,“造”造访,拜谒。

“诣”到……去。

现在是一个词,指学问、艺术等所达到的程度)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何远廉洁的一组是( )①每以钱买民井寒水,不取钱者,则连水还之②杜绝交游,馈遗秋毫无所受③郡经寇抄,远尽心绥理,复著名迹④远在职,疾强富如仇雠,视贫细如子弟,特为毫右所畏惮⑤与贵贱书疏,抗礼如一⑥妻子饥寒,如下贫者A.①②⑥ B.①⑤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4.A(①②⑥都可以表现何远廉洁。

③是其政绩。

④体现其爱民。

⑤表现其耿介)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远凭自己的才干,被梁武帝从武康县令提升为宣城太守,这种自县令升为靠近京都的太郡长官,是近代从未有过的事。

B.何远深受梁武帝赏识,终被提拔作了给事黄门侍郎,何远当即婉拒,还是愿意作他的仁威长史。

C.何远颇有政绩,他喜欢开辟街巷,修整墙屋,小至百姓住宅、交易市里,大至城墙堑壕、马厩仓库等,都修治得很好。

D.何远清正廉洁,耿介无私,备受百姓称赞。

他对豪强富户恨如仇敌,对贫民百姓视如子弟,所以豪强特别畏惧他。

5.B(文中无“婉拒”和“愿意”之意)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彬去,远送至境,进斗酒只鹅为别。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1)王彬离去时,何远送他到县界,送上一樽(或一杯)酒、一只鹅作为临别赠礼。

(2)复为受罚者所谤,坐免归。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又被受罚者诬告,被定罪免职回家。

(十九)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

褚瑜,字温理,河南阳翟人也。

九岁而孤,为叔父骠骑从事中郎随所养。

早有令誉,先达多以才器许之。

及长,美风仪,善占对,博学能属文,词义..典实,不好艳靡。

起家王府法曹,历转外兵记室。

天嘉中,兼通直散骑常侍,聘齐,还为桂阳王友。

迁太子庶子、中书侍郎。

太建中,山阴县多豪猾,前后令皆以赃污免。

高宗患之,谓中书舍人蔡景历曰:“稽阴大邑,久无良宰,卿文士之内,试思其人。

”景历进曰:“褚玠廉俭有干用,未审堪其选不?”高宗曰:“甚善,卿言与朕意同。

”乃除戎昭将军、山阴令。

县民张次的、王休达等与诸猾吏贿赂通奸,全丁大户,类多隐没。

玠乃锁次的等,具状启台。

高宗手敕慰劳,并遣使助搜括,所出军民八百余户。

时舍人曹义达为高宗所宠,县民陈信家富于财,谄事义达,信父显文恃势横暴。

玠乃遣使执显文,鞭之一百,于是吏民股栗,莫敢犯者。

信后因义达谮玠,竞坐免官。

玠在任岁余,守禄俸而已,去官之曰,不堪自致,因留县境,种蔬菜以自给。

或嗤瑜以.非百里之才,瑜答曰:“吾委输课最,不后列城,除残去暴,奸吏局踏。

若谓其不能自润脂膏,则如来命。

以为不达从政,吾未服也。

时人以为信然。

皇太子知蚧久无还装,手书赐粟米二百斛,于是还都。

太子爱玠文辞,令入直殿省。

十年,除电威将军、仁威淮南王长史。

顷之,以本官掌东宫管记。

十二年,迁御史中丞,卒于官,时年五十二。

瑜刚毅有胆决,兼善骑射。

尝从司空侯安都于徐州出猎,遇有猛兽,引弓射之,再发皆中口入腹,俄而兽毙。

及为御史中丞,甚有直绳之称。

自梁末丧乱,朝章废弛,司宪因循,守而勿革。

玠方欲改张,大为条例,纲维略举,而编次未讫,故不列于后焉。

及卒,太子亲制志铭,以表惟旧。

至德二年,追赠秘书临。

所制章奏杂文二百余篇,皆切事理。

由是见重于.时。

(《陈书·褚玠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十九)1.CA.早有令.誉令:美好。

B.聘.齐聘:出使。

C.以为不达.从政达:显达。

D.以表惟.旧惟:思念。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2.CA.词义....典实 B.并遣使助搜括C.高宗手敕慰劳.. D.所出军民..八百余户64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3.A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褚玠廉洁节俭的一组是( ) 4.B①不好艳靡②若谓其不能自润脂膏,则如来命③所出军民八百余户④守禄俸而已⑤皇太子知蚧久无还装⑥甚有直绳之称A.①④⑥ B.②④⑤ C.①②⑤ D.②③⑥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