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单元精品达标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测试一、选择題(每小題3分.共36分)1. 在的内部任取一点C作射线OC,则一定成立的是()A. AAOB > ZAOC B・ZAOC > ZBOCC・ZLAOC = Z1BOC D. ZAOC < ZBOC2.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若乙1+乙2+/3=180。

,则厶1、Z2、乙3互补.B. 两个锐角的和一定是钝角.C. 互补的两个角一定是一个锐角,一个钝角.D. 钝角的一半是锐角.3. 如图1是一块手表,早上8点时针、分针的位置如图所示,那么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度是()A. 60°B. 80°C. 120°D. 150°4. 已知:ZJ=25. 12°, Z^ = 25°12%那么ZA、ZB的大小关系为()A・ZA>ZB B. ZA<ZB C. ZB = AA D. ZB>Z^5. 用一对三角尺画出小于180。

的角,一共能画出()个A. 10 B・ 11 C. 12 D. 136. 如图2,若Z1 = Z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OB 平分Z AOCB. OB、OC是ZAOD的三等分线C. ZAOC=ZBODD. ZAOD=3ZBOC1.如果Za + Z^ = 90°>而Z0与互余.那么Za 与Zy 的关系是() A ・一定互余 B ・一定互补 C. 一定相等 D.不能确定8.如图3,是O 直线AB 上一点.OD 是ZAOC 的平分线,OE 是ZCOB 的平分线,则 ZDOE 的度数是( )A. 70°B. 80°C. 90°D. 100°9. 如图4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04的方向是北偏东40。

•B. 的方向是北偏两 C. OC 的方向是南僞西30。

・D. OD 的方向是正东南方向•10. 如图 5. ZAOD=ZCOB=90°t ZAOC=a.则ZBOD的D. 180°-2aA. 90°+aB. 90°+2aC. 180°-a11. 一个角的余角比它的补角的丄少20°.则这个角为()2A. 30°B・ 40° C. 60° D. 75°12、如图3・OB、OC是乙4OD内部的两条射线,OM平分乙4OB・ ON平分厶COD、若M0D=a・ 3ON=p・则MOC可表示为()A. a—flB. 2a—ftC. a—2fl D・—a二、境空題(毎小題3分,共12分)13. 如图7・厶OC = 90。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经典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经典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经典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的四个几何体中,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都相同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B解析:B【分析】分别找出每个图形从三个方向看所得到的图形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①正方体从上面、正面、左侧三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都是正方形,故此选项正确;②球从上面、正面、左侧三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都是圆,故此选项正确;③圆锥,从左边看是三角形,从正面看是三角形,从上面看是圆,故此选项错误;④圆柱从左面和正面看都是矩形,从上边看是圆,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几何体的三种视图,掌握定义是关键.注意所有的看到的棱都应表现在三视图中.2.观察下列图形,其中不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是()A.B.C.D. B解析:B【分析】利用正方体及其表面展开图的特点解题.【详解】解:A、C、D均是正方体表面展开图;B、是凹字格,故不是正方体表面展开图.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体的展开图,熟记展开图的11种形式是解题的关键,利用不是正方体展开图的“一线不过四、田凹应弃之”(即不能出现同一行有多于4个正方形的情况,不能出现田字形、凹字形的情况)判断也可.3.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方式摆放,且1∠的度数比2∠的度数小20︒,则2∠的度数为( )A .35︒B .40︒C .45︒D .55︒D解析:D【分析】 根据题意结合图形列出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得,1290,2120∠+∠︒⎧⎨∠-∠︒⎩==,解得135,255.∠︒⎧⎨∠︒⎩==.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余角和补角的概念和性质,两个角的和为90°,则这两个角互余;若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则这两个角互补.4.如图,C ,D 是线段AB 上的两点,E 是AC 的中点,F 是BD 的中点,若EF m =,CD n =,则AB =( )A .m n -B .m n +C .2m n -D .2m n + C解析:C【分析】由条件可知EC+DF=m-n ,又因为E ,F 分别是AC ,BD 的中点,所以AE+BF=EC+DF=m-n ,利用线段和差AB=AE+BF+EF 求解.【详解】解:由题意得,EC+DF=EF-CD=m-n∵E 是AC 的中点,F 是BD 的中点,∴AE=EC ,DF=BF ,∴AE+BF=EC+DF=m-n ,∵AB=AE+EF+FB ,∴AB=m-n+m=2m-n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中点性质及线段和差问题,利用中点性质转化线段之间的倍分关系和灵活运用线段的和、差转化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5.已知∠AOB=40°,∠BOC=20°,则∠AOC的度数为( )A.60°B.20°C.40°D.20°或60°D解析:D【分析】考虑两种情形①当OC在∠AOB内部时,∠AOC=∠AOB-∠BOC=40°-20°=20°,②当OC’在∠AOB外部时,∠AOC’=∠AOB+∠BOC=40°+20°=60°.【详解】解:如图当OC在∠AOB内部时,∠AOC=∠AOB-∠BOC=40°-20°=20°,当OC’在∠AOB外部时,∠AOC’=∠AOB+∠BOC=40°+20°=60°,故答案为20°或60°,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角的计算,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学会正确画出图形,根据角的和差关系进行计算. 6.体育课上,小悦在点O处进行了四次铅球试投,铅球分别落在图中的M,N,P,Q四个点处,则表示他最好成绩的点是()A.M B.N C.P D.Q C解析:C【分析】根据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知最好成绩在P点.【详解】P点与O点距离最长,且在有效范围内,所以最好成绩在P点.【点睛】考查了点和圆的位置关系.7.已知线段AB=6cm,反向延长线段AB到C,使BC=83AB,D是BC的中点,则线段AD的长为____cmA.2 B.3 C.5 D.6A 解析:A【分析】由BC =83AB 可求出BC 的长,根据中点的定义可求出BD 的长,利用线段的和差关系求出AD 的长即可.【详解】∵BC =83AB ,AB=6cm , ∴BC=6×83=16cm , ∵D 是BC 的中点,∴BD=12BC=8cm , ∵反向延长线段AB 到C ,∴AD=BD-AB=8-6=2cm ,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比较线段的长短,理解线段中点的概念,利用中点的性质转化线段之间的倍分关系是解题关键.8.22°20′×8等于( ).A .178°20′B .178°40′C .176°16′D .178°30′B解析:B【分析】根据角的换算关系即可求解.【详解】22°×8=176°,20′×8=160′=2°40′,故22°20′×8=176°+2°40′=178°40′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角的度量单位以及单位之间的换算,掌握'160︒=,''160'=是解题的关键. 9.如图,从A 地到C 地,可供选择的方案是走水路、走陆路、走空中,从A 地到B 地有三条水路、两条陆路,从B 地到C 地有4条陆路可供选择,走空中,从A 地不经B 地直线到C 地,则从A 地到C 地可供选择的方案有( )A .10种B .20种C .21种D .626种C解析:C【分析】本题只需分别数出A 到B 、B 到C 、A 到C 的条数,再进一步分析计算即可.【详解】观察图形,得:A到B有5条,B到C有4条,所以A到B到C有5×4=20条,A到C一条.所以从A地到C地可供选择的方案共21条.故选C.【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能够有顺序地数出所有情况.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D.过平面上的任意三点,一定能作三条直线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直线公理、线段公理进行逐一分析判断.【详解】A. 根据直线公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则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故该选项正确;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线段公理,故该选项正确;C.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是直线公理,故该选项正确;D. 当三点共线时,则只能确定一条直线,故该选项错误.故选 D.【点睛】此题考查直线、射线、线段,直线的性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各性质定义.二、填空题11.如图,点C、D在线段AB上,D是线段AB的中点,AC=13AD ,CD=4cm ,则线段AB的长为_____cm【分析】根据AC=ADCD=4cm求出再根据是线段的中点即可求得答案【详解】∵AC=ADCD=4cm∴∴∵是线段的中点∴∴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中点的几何意义以及求线段的长根据题目中的几何语解析:12【分析】根据AC=13AD ,CD=4cm ,求出AD,再根据D是线段AB的中点,即可求得答案.【详解】∵AC=13AD ,CD=4cm ,∴12433CD AD AC AD AD AD =-=-== ∴6AD =,∵D 是线段AB 的中点,∴212AB AD ==∴12AB cm =故答案为12【点睛】 本题考查了线段中点的几何意义以及求线段的长,根据题目中的几何语言列出等式,是解题的关键.12.线段3AB cm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截取1BC cm =,则AC =__________.4【分析】根据线段的和差关系即可求解【详解】∵线段在线段的延长线上截取则AB+BC=4cm 故填:4【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线段的长度解题的关键是熟知线段的和差关系解析:4【分析】根据线段的和差关系即可求解.【详解】∵线段3AB cm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截取1BC cm =,则AC =AB+BC=4cm ,故填:4.【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线段的长度,解题的关键是熟知线段的和差关系.13.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已知正方体的每个面上都是一个有理数,且相对面上的两个数互为倒数,那么代数式a b c-的值是_________. 【解析】【分析】将此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折叠成正方体观察abc 分别对应的值即可得出答案【详解】将图中所示图形折叠成正方体后a 与4相对应b 与2相对应c 与-1相对应∴∴【点睛】由平面图形的折叠及立体图形的解析:34- 【解析】【分析】将此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折叠成正方体,观察a ,b ,c 分别对应的值,即可得出答案.【详解】将图中所示图形折叠成正方体后,a 与4相对应,b 与2相对应,c 与-1相对应, ∴1a 4=,1b 2=,c 1=- ∴3=-4a b c - 【点睛】由平面图形的折叠及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的特点解题.14.下午3:40时,时钟上分针与时针的夹角是_________度.130【分析】分别求出时针走过的度数和分针走过的度数用分针走过的度数减去时针走过的度数即可得出答案【详解】时针每小时走30°分针每分钟走6°∴下午3:40时时针走了3×30°+×30°=110°分针解析:130【分析】分别求出时针走过的度数和分针走过的度数,用分针走过的度数减去时针走过的度数,即可得出答案.【详解】时针每小时走30°,分针每分钟走6°∴下午3:40时,时针走了3×30°+4060×30°=110° 分针走了40×6°=240°∴夹角=240°-110°=130°【点睛】本题考查的是钟面角问题,易错点在于计算时针走过的度数时,往往大部分人只计算了前面3个小时时针走过的度数,容易忽略后面40分钟时针也在走.15.看图填空.(1)AC =AD -_______=AB +_______,(2)BC +CD =_______=_______-AB ,(3)AD =AC+___.CDBCBDADCD 【分析】根据线段之间的和差关系进行解答即可得答案【详解】(1)AC=AD-CD=AB+BC (2)BC+CD=BD=AD-AB (3)AD=AC+CD 故答案为:CD ;BC ;BD ;AD解析:CD BC BD AD CD【分析】根据线段之间的和差关系进行解答即可得答案.【详解】(1)AC=AD-CD=AB+BC ,(2)BC+CD=BD=AD-AB,(3)AD=AC+CD,故答案为:CD;BC;BD;AD;C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线段之间的和差关系,灵活运用线段的和、差、倍、分转化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题关键.16.如图所示,∠BOD=45°,那么不大于90°的角有___个,它们的度数之和是____.450°【分析】(1)∠AOE=90°故图中所有的角都是不大于90°的角;(2)将所有的角相加发现有的角相加等于∠EOA即和为90°而有的角相加等于∠BOD即和为45°将这样的角凑在一起计算即可求出解析:450°【分析】(1)∠AOE=90°,故图中所有的角都是不大于90°的角;(2)将所有的角相加,发现有的角相加等于∠EOA,即和为90°,而有的角相加等于∠BOD,即和为45°,将这样的角凑在一起计算,即可求出所有角的度数.【详解】不大于 90°的角有∠EOD,∠EOC,∠EOB,∠EOA,∠DOC,∠DOB,∠DOA,∠COB,∠COA,∠BOA共10个;它们的度数之和是(∠EOD+∠DOA)+(∠EOC+∠COA)+(∠ EOB+∠BOA)+[(∠DOC+∠COB)+∠DOB]+∠EOA=90°+90°+90°+(45°+45°)+90°=450°.故答案为10;45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角的表示与和差关系,解题的关键是熟知角的定义运算法则.17.如图,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点D,E分别在线段AB上,且ADDB=23,AEEB=2,则CDCE的值为____.【分析】由线段中点的定义可得AC=BC=AB根据线段的和差关系及==2可得出CDCE与AB的关系进而可得答案【详解】∵点C是线段AB的中点∴AC=BC=AB∵==2BD=AB-ADAE=AB-BE∴解析:3 5【分析】由线段中点的定义可得AC=BC=12AB,根据线段的和差关系及ADDB=23,AEEB=2,可得出CD、CE与AB的关系,进而可得答案.【详解】∵点C是线段AB的中点,∴AC=BC=12AB,∵ADDB =23,AEEB=2,BD=AB-AD,AE=AB-BE,∴AD=25AB,BE=13AB,∵CD=AC-AD,CE=BC-BE,∴CD=12AB-25AB=110AB,CE=12AB-13AB=16AB,∴CDCE=11016ABAB=35,故答案为3 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点的定义及线段之间的和差关系,灵活运用线段的和、差、倍、分转化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题关键.18.(1)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2)比较两条线段a和b的大小,结果可能有种情况,它们是_______________.(1)度量比较法叠合比较法;(2)3a>ba=ba<b【分析】(1)比较两条线段长短的方法有两种:度量比较法叠合比较法依此即可求解;(2)两条线段a和b的大小有三种情况【详解】(1)比较两条线段的大解析:(1)度量比较法,叠合比较法;(2)3,a>b、a=b、a<b【分析】(1)比较两条线段长短的方法有两种:度量比较法、叠合比较法.依此即可求解;(2)两条线段a和b的大小有三种情况.【详解】(1)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通常有两种方法,分别是度量比较法、重合比较法.(2)比较两条线段a和b的大小,结果可能有3种情况,它们是a>b、a=b、a<b.故答案为度量比较法,重合比较法;3,a>b、a=b、a<b.【点睛】本题考查了比较线段的长短,是基础题型,是需要识记的知识.19.如图所示,能用一个字母表示的角有________个,以点A为顶点的角有________个,图中所有大于0°小于180°的角有________个.37【分析】根据角的概念和角的表示方法依题意求得答案【详解】能用一个字母表示的角有2个:∠B∠C;以A为顶点的角有3个:∠BAD∠BAC∠DAC;大于0°小于180°的角有7个:∠BAD∠BAC∠D解析:3 7【分析】根据角的概念和角的表示方法,依题意求得答案.【详解】能用一个字母表示的角有2个:∠B,∠C;以A为顶点的角有3个:∠BAD,∠BAC,∠DAC;大于0°小于180°的角有7个:∠BAD,∠BAC,∠DAC,∠B,∠C,∠ADB,∠ADC.故答案为2,3,7.【点睛】利用了角的概念求解.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就叫做角.角的表示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1.角+3个大写英文字母;2.角+1个大写英文字母;3.角+小写希腊字母;4.角+阿拉伯数字.20.已知∠A=67°,则∠A的余角等于______度.23【解析】∵∠A=67°∴∠A的余角=90°﹣67°=23°故答案为23解析:23【解析】∵∠A=67°,∴∠A的余角=90°﹣67°=23°,故答案为23.三、解答题21.如图所示,已知射线OC将∠AOB分成1∶3的两部分,射线OD将∠AOB分成5∶7的两部分,若∠COD=15°,求∠AOB的度数.解析:90°【分析】设∠AOB的度数为x,根据题意用含x的式子表示出∠AOC,∠AOD,根据角的关键列出方程即可求解.【详解】解:设∠AOB的度数为x.因为射线OC将∠AOB分成1∶3两部分,所以∠AOC=14 x.因为射线OD将∠AOB分成5∶7两部分,所以∠AOD=512x.又因为∠COD=∠AOD-∠AOC,∠COD=15°,所以15°=512x-14x.解得x=90°,即∠AOB的度数为90°.【点睛】本题考查了角的和差,设出未知数,表示出∠AOC,∠AOD,列出方程是解题关键.22.如图,点C是AB的中点,D,E分别是线段AC,CB上的点,且AD=23AC,DE=35AB,若AB=24 cm,求线段CE的长.解析:CE=10.4cm.【分析】根据中点的定义,可得AC、BC的长,然后根据题已知求解CD、DE的长,再代入CE=DE-CD即可.【详解】∵AC=BC=12AB=12cm,CD=13AC=4cm,DE=35AB=14.4cm,∴CE=DE﹣CD=10.4cm.23.如图,射线OA的方向是北偏东15°,射线OB的方向是北偏西40°,∠AOB=∠AOC,射线OE是射线OB的反向延长线.(1)求射线OC的方向角;(2)求∠COE的度数;(3)若射线OD平分∠COE,求∠AOD的度数.解析:(1)射线OC的方向是北偏东70°;(2)∠COE=70°;(3)∠AOD=90°.【分析】(1)先求出∠AOC=55°,再求得∠NOC的度数,即可确定OC的方向;(2)根据∠AOC=55°,∠AOC=∠AOB,得出∠BOC=110°,进而求出∠COE的度数;(3)根据射线OD平分∠COE,即可求出∠COD=35°再利用∠AOC=55°求出答案即可.【详解】(1)∵射线OA的方向是北偏东15°,射线OB的方向是北偏西40°即∠NOA=15°,∠NOB=40°,∴∠AOB=∠NOA+∠NOB=55°,又∵∠AOB=∠AOC,∴∠AOC=55°,=°,∴∠NOC=∠NOA+∠AOC=15°+ 55°70∴射线OC的方向是北偏东70°.(2)∵∠AOB=55°,∠AOB=∠AOC,∴∠BOC=∠AOB+∠AOC=55°+55°=110°,又∵射线OD是OB的反向延长线,∴∠BOE=180°,∴∠COE=180°-110°=70°,(3)∵∠COE=70°,OD平分∠COE,∴∠COD=35°,∴∠AOD=∠AOC+∠COD=55°+35°=9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方向角的表达即方向角一般是指以观测者的位置为中心,将正北或正南方向作为起始方向旋转到目标的方向线所成的角(一般指锐角),通常表达成北(南)偏东(西)多少度.24.如图,点C为线段AD上一点,点B为CD的中点,且6cmBD=.AC=,2cm(1)图中共有多少条线段?(2)求AD的长.解析:(1)6条;(2)10cm【分析】(1)根据线段的定义,即可得到答案;(2)由点B 为CD 的中点,即可求出CD 的长度,然后求出AD 的长度.【详解】解:(1)根据题意,图中共有6条线段,分别是AC ,AB ,AD ,CB ,CD ,BD . (2)因为点B 是CD 的中点,2cm BD =,所以24cm CD BD ==,所以10cm AD AC CD =+=.【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中点的有关计算,以及线段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线段有关的计算问题.25.如图,直线AB 与CD 相交于点O ,∠AOE=90°.(1)如图1,若OC 平分∠AOE,求∠AOD 的度数;(2)如图2,若∠BOC=4∠FOB ,且OE 平分∠FOC ,求∠EOF 的度数.解析:(1)135°;(2)54°【分析】(1)利用OC 平分∠AOE ,可得∠AOC =12∠AOE =12×90°=45°,再利用∠AOC+∠AOD=180°,即可得出.(2)由∠BOC=4∠FOB ,设∠FOB=x°,∠BOC=4x°,可得∠COF=∠COB-∠BOF=3x°,根据OE 平分∠COF ,可得∠COE=∠EOF=12∠COF=32x°,即可得出. 【详解】(1)∵∠AOE=90°,OC 平分∠AOE ,∴∠AOC =12∠AOE =12×90°=45°, ∵∠AOC+∠AOD=180°,∴∠AOD=180°-∠AOC=180°-45°=135°,即∠AOD的度数为135°.(2)∵∠BOC=4∠FOB,∴设∠FOB=x°,∠BOC=4x°∴∠COF=∠COB-∠BOF=4x°-x°=3x°∵OE平分∠COF∴∠COE=∠EOF=12∠COF=32x°∵32x+x=90°∴x=36,∴∠EOF=32x°=32×36°=54°即∠EOF的度数为54°.【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方程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方法,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26.如图,∠AOC:∠COD:∠BOD=2:3:4,且A,O,B三点在一条直线上,OE,OF分别平分∠AOC和∠BOD,OG平分∠EOF,求∠GOF的度数。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含答案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如图所示为几何体的平面展开图,则从左到右,其对应的几何体名称分别为()A.圆锥,正方体,三棱锥,圆柱B.圆锥,正方体,四棱锥,圆柱C.圆锥,正方体,四棱柱,圆柱D.正方体,圆锥,圆柱,三棱柱2、把如图所示的纸片沿着虚线折叠,可以得到的几何体是()A.三棱柱B.四棱柱C.三棱锥D.四棱锥3、笔尖在纸上快速滑动写出一个又一个字,用数学知识解释为()A.点动成线B.线动成面C.面动成体D.以上答案都不对4、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纸盒的外表面展开图,则这个正方体纸盒是()A. B. C. D.5、如图,直线l1∥l2,且分别与直线l交于C,D两点,把一块含30°角的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摆放,若∠1=50°,则∠2的度数为()A.90°B.110°C.108°D.100°6、下列叙述:①最小的正整数是0;② 的系数是6π;③用一个平面去截正方体,截面不可能是六边形;④若AC=BC,则点C是线段AB的中点;⑤三角形是多边形;⑥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是正数,其中正确的个数有()A.2B.3C.4D.57、如图所示,从A地到达B地,最短的路线是()A.A→C→E→BB.A→F→E→BC.A→D→E→BD.A→C→G→E→B8、如图,马聪同学用剪刀沿虚线将一片平整的银杏叶剪掉一部分,发现剩下的叶片的周长比原叶片的周长要小,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经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D.两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9、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一个数的相反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②海拔表示比海平面低;③负分数不是有理数;④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⑤把一个角放到一个放大5倍的放大镜下观看,角的度数也扩大5倍.A.0个B.1个C.2个D.3个10、如图,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点D是线段BC的中点,下列等式不正确的是()A.CD=AC﹣DBB.CD=AD﹣BCC.CD=AB﹣ADD.CD=AB﹣BD11、下列图形中,经过折叠不能围成一个正方体的是()A. B. C. D.12、“笔尖在纸上快速滑动写出数字6”,运用数学知识解释这一现象()A.点动成线B.线动成面C.面动成体D.面面相交得线13、若一个角的补角等于它的余角的3倍,则这个角为()A.75°B.60°C.45°D.30°14、如果一个角的补角为144°,那么这个角的余角为( )A.36°B.44°C.54°D.64°15、如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OD方向是东南方向B.OB方向是北偏西l5。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一个角是这个角的余角的2倍,则这个角的度数是()A.30°B.45°C.60°D.75°2.已知点A,B,C在同一直线上AB=5cm,BC=3cm则线段AC的长是()A.8cm B.2cm C.8cm或2cm D.不能确定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AC=BC,则C是线段AB的中点B.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C.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D.一副七巧板中只有一个平行四边形,且面积大小占这副七巧板面积总和的184.如图,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A.AB=AD+DB B.CB=AB﹣AC C.CD=CB﹣DB D.AC=CB﹣DB5.水平放置的正方体的六面分别用“前面、后面、上面、下面、左面、右面”表示,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若图中“2”在正方体的前面,则这个正方体的后面是 ( )A.0 B.6 C.快D.乐6.如图为 O、A、B、C四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图,其中O为原点,且AC=1,OA=OB若点C所表示的数为x,则点B所表示的数为()A.−(x+1)B.−(x−1)C.x+1D.x−17.将正方体骰子(相对面上的点数分别为1和6、2和5、3和4)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1.在图2中,将骰子向右翻滚90度,然后在桌面上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则完成一次变换.若骰子的初始位置为图1所示的状态,那么按上述规则连续完成32次变换后,骰子朝上一面的点数是()A.6 B.5 C.3 D.2(α+β)的结果依次为12°,44°,66°,88°,8.已知:α、β都是钝角,甲、乙、丙、丁四人计算16其中只有一人算正确,那么算得正确答案的是()A.甲B.乙C.丙D.丁二、填空题9.将弯曲的河道改直,可以缩短航程,是因为:两点之间最短10.当时针指向2:30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度.11.已知α与β互为补角α=35°37,则β=.12.如图所示的网格是正方形网格,A,B,C是网格线的交点,则∠ABC与∠ACB的大小关系为:∠ABC∠ACB(填“>”,“=”或“<”).13.如图,点O在直线AB上,从点O引出射线OC,其中射线OD平分∠AOC,射线OE平分∠BOC,下列结论:①∠DOE=90°;②∠COE与∠AOE互补;③若OC平分∠BOD,则∠AOE=150°;④∠BOE的余角可表(∠AOE−∠BOE).其中正确的是.(只填序号)示为12三、作图题14.如图,已知∠1,∠2,求作一个角,使它等于2∠1+∠2.(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15.如图,已知点A,点B,点D,点E,点F(1)作直线BE,连接AF,线段AF与直线BE交于点C,作射线CD.(2)在(1)所画图中,若∠ACB=20°,CD平分∠ACE,求∠DCB的大小.四、解答题16.如图,线段AD=18cm,线段AC=BD=12cm,E、F分别是线段AB、CD的中点,求线段EF的长.17.如图,已知∠COB=2∠AOC,OD平分∠AOB,∠AOC=20°,求∠COD的度数.18.小明用若干个正方形和长方形准备拼成一个长方体的展开图,拼完后,小明看来看去觉得所拼图形似乎存在问题.(1)请你帮小明分析一下拼图是否存在问题,若有多余图形,请将多余部分涂黑;若图形不全,则直接在原图中补全;(2)若图中的正方形边长为5cm,长方形的长为8cm,请计算修正后所折叠而成的长方形的表面积.19.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D,OF平分∠COE,∠AOD∶∠BOE=4∶1.求∠EOF的度数.20.【实践操作】在数学实践活动课上,“奋进”小组准备研究如下问题:如图,点A,O,B在同一条直线上,将一直角三角尺如图①放置,使直角顶点重合于点O,∠COD是直角,OE平分∠BOC.(1)【问题发现】若∠AOC=30°,则∠DOE的度数为;(2)将这一直角三角尺如图放置,其他条件不变,探究∠AOC和∠DOE的度数之间的关系,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3)将这一直角三角尺如图放置,其他条件不变,请直接写出∠AOC和∠DOE的度数之间的关系;参考答案1.C2.C3.A4.D5.B6.B7.A8.B9.线段10.10511.144°23′12.<13.①②③④14.解:如图,∠AOB为所作.15.(1)解:如图所示:(2)解:∵∠ACB=20°∴∠ACE=180°−∠ACB=180°−20°=160°又∵CD平分∠ACE∴∠ACD=12∠ACE=12×160°=80°∴∠DCB=∠ACD+∠ACB=80°+20°=100° . 17.解:∵∠COB=2∠AOC,∠AOC=20°∴∠BOC=40°∴∠AOB=60°∵OD平分∠AOB∴∠AOD= 12∠AOB=30°∴∠COD=∠AOD﹣∠AOC=10°18.解:(1)多余一个正方形如图所示:(2)表面积=52×2+8×5×4=50+160=210cm2.故答案为210cm2.19.解:设∠AOD=4x°,∠BOE=x°.∵OE平分∠BOD,∴∠BOD=2∠BOE=2x°.∵∠BOD+∠AOD=180°∴2x+4x=180,解得x=30∴∠BOE=∠DOE=30°.∵∠DOE+∠COE=180°,∴∠COE=150°.∵OF平分∠COE,∴∠EOF=∠COE=75°. 20.(1)15°(2)解:∠AOC=2∠DOE.理由:因为∠COD是直角所以∠COD=90°所以∠COE=90°−∠DOE因为OE平分∠BOC所以∠BOC=2∠COE所以∠AOC=180°−∠BOC=180°−2∠COE=180°−2(90°−∠DOE)=180°−180°+2∠DOE=2∠DOE所以∠AOC=2∠DOE∠AO C(3)解:∠DOE=180°−12。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一、单选题1.已知∠α=76°22′,则∠α的补角是().A.103°38′B.103°78′C.13°38′D.13°78′2.下列图形沿着某一直线旋转180°后,一定能形成圆锥的是()A.直角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C.矩形D.扇形3.已知α是某直角三角形内角中较大的锐角,β是某五边形的外角中的最大角,甲、乙、丙、丁计算1(α6+β)的结果依次为10°、15°、30°、35°,其中有正确的结果,则计算正确的是()A.甲B.乙C.丙D.丁4.图中所示的网格是正方形网格,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1>∠2B.∠1<∠2C.∠1+∠2=90°D.∠1+∠2=180°5.如图,C为线段AB上一点,D为线段BC的中点,已知AB=10,AD=7,则AC的长为()A.5 B.4 C.3 D.26.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F平分∠AOC,若∠AOD=50°,则∠COF=()A.60°B.50°C.45°D.65°7.已知∠AOB=20°,∠AOC=4∠AOB,OD平分∠AOB,OM平分∠AOC,则∠MOD的度数是()A.20°或50°B.20°或60°C.30°或50°D.30°或60°8.如图,一平面经过圆锥的顶点截圆锥所得到的截面形状是( )A.A B.B C.C D.D二、填空题9.平面内不同的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不同的三点最多确定三条直线,平面内不同的六个点最多可确定条直线.10.在数轴上表示﹣10的点与表示﹣4的点的距离是.11.如图,在2×3的方格图案中,正方形和长方形的个数分别为.12.如图,将一副三角板的直角顶点重合,摆放在桌面上.若∠AOD=150°,则∠BOC= °.13.如图,∠AOB与∠COD都是直角,∠AOD= 140°21′,则∠COB= °.三、作图题14.如图,已知四点A、B、C、D(1)画直线AB;(2)画射线AC;(3)连接BC;(4)画点P,使PA+PB+PC+PD的值最小四、解答题15.写出如图的符合下列条件的角.(图中所有的角均指小于平角的角).(1)能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的角;(2)以点A为顶点的角.16.如图,点C为线段AB的中点,点E为线段AB上的点,点D为线段AE的中点,若AB=15,CE=4.5求出线段AD的长度.17.已知正方体的展开图如图所示,如果正方体的六个面分别用字母A,B,C,D,E,F表示,当各面上的数分别与它对面的数互为相反数,且满足B=1,C=﹣a2﹣2a+1,D=﹣1,E=3a+4,F=2﹣a时,求A面表示的数值.18.如图,已知线段AB 和CD 的公共部分为BD ,且BD = 14 AB = 16 CD ,线段AB ,CD 的中点E ,F 之间的距离是30,求线段AB ,CD 的长.19.如图,O 为直线AB 上的一点,∠AOC =50°,OD 平分AOC ,∠DOE =90°①求∠BOD 的度数;②OE 是∠BOC 的平分线吗?为什么?20.如图所示的长方体的容器,AB=BC ,BB ’=3AB 且这个容器的容积为192立方分米.(1)求这个长方体容器底面边长AB 的长为多少分米?(2)若这个长方体的两个底面和侧面都是用铁皮制作的,则制作这个长方体容器需要多少平方分米铁皮?(不计损耗)参考答案1.A2.B3.C4.B5.B6.D7.C8.B9.1510.611.8,10 12.30 13.39°39′14.(1)解:如图(2)解:如图(3)解:如图(4)解:如图,连接AC 、BD ,两线交点为P点P 就是所求作的点.15.解:(1)能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的角有∠C ,∠B(2)以点A 为顶点的角有∠CAB ,∠CAD 和∠DAB16.解:∵点C 为线段AB 的中点, AB =15∴BC =12AB =12×15=7.5∴BE =BC −CE =7.5−4.5=3∴AE =AB −BE =15−3=12∵点D 为线段AE 的中点∴AD =12AE =12×12=617.解:根据题意∵E 面和F 面的数互为相反数∴3a+4+2﹣a=0∴a=﹣3把a=﹣3代入C=﹣a 2﹣2a+1解得:C=﹣2∵A 面与C 面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A 面表示的数值是2.18.解:设BD =x ,则AB =4x ,CD =6x.∵点E 、点F 分别为AB 、CD 的中点∴AE = 12 AB =2x ,CF = 12 CD =3xAC=AB+CD﹣BD=4x+6x﹣x=9x.∴EF=AC﹣AE﹣CF=9x﹣2x﹣3x=4x.∵EF=20∴4x=20解得:x=5.∴AB=4x=20,CD=6x=30.19.解:①∵∠AOC=50°,OD平分AOC∴∠1=∠2= 1∠AOC=25°2∴∠BOD的度数为:180°﹣25°=155°;②∵∠AOC=50°∴∠COB=130°∵∠DOE=90°,∠DOC=25°∴∠COE=65°∴∠BOE=65°∴OE是∠BOC的平分线.20.(1)解:设AB=x∵ AB=BC,BB’=3AB∴BC=x BB′=3x 由这个容器的容积为192立方分米∴x•x•3x=192∴x3=64∴x=4∴AB=4(分米).(2)解:∵AB=BC=4 BB′=12∴长方体的表面积为:2×4×4+4×4×12=32+192=224(平方分米)∴制作这个长方体容器需要224平方分米的铁皮。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的初步单元测试(含答案)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的初步单元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的初步单元测试(含答案)一、单选题1.如图,图、图、图均由四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组成,其中能够折叠围成一个立体图形的有()A.只有图①B.只有图①、图②C.图①、图②、图③D.只有图②、图③2.下列平面图形中不能围成正方体的是()A.B.C.D.3.某校年级(1)班在“迎中考日誓师”活动中打算制作一个带有正方体挂坠的倒计时牌挂在班级,正方体的每个面上分别书写“成功舍我其谁”六个字如图是该班同学设计的正方体挂坠的平面展开图,那么“谁”对面的字是()A.成B.功C.其D.我4.将一个底面直径是10厘米,高为36厘米的圆柱体锻压成底面直径为20厘米的圆柱体,在这个规程中不改变的是圆柱的()A.高B.侧面积C.底面积D.体积5.用一个平面去截下列立体图形,截面可以得到三角形的立体图形有()A.1个B.2个C.3个D.4个6.下列现象,能说明“线动成面”的是()A.天空划过一道流星B.汽车雨刷在挡风玻璃上刷出的痕迹C.抛出一块小石子,石子在空中飞行的路线D.旋转一扇门,门在空中运动的痕迹7.点A,B,C在一条直线上,AB=6,BC=2,点M是AC的中点,则AM的长度为()A.4 B.6 C.2或6 D.2或48.如图,小李同学用剪刀沿直线将一片平整的树叶剪掉一部分,发现剩下树叶的周长比原树叶的周长要小,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A.垂线段最短B.经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D.经过两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9.将直角三角尺和长方形纸片如图放置,图中与∠1互余的角有A.2个B.3个C.4个D.5个10.如图,点位于点的().A.南偏东方向上B.北偏西方向上C.南偏东方向上D.南偏西方向上11.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AB于O,∠COE=55°,则∠BOD的度数是()A.35°B.45°C.30°D.40°12.过正方体中有公共顶点的三条棱的中点切出一个平面,形成如图几何体,其正确展开图正确的为()A.B.C.D.二、填空题13.如图,C岛在A岛的北偏东60°方向,在B岛的北偏西45°方向,则从C岛看A、B两岛的视角∠ACB=_______.14.如图,平面展开图折叠成正方体后,相对面上的两个代数式值相等,则x+y=________.15.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叠放在一起,使直角顶点重合于O,则∠AOC+∠DOB=_____.16.线段,C是线段AB上一点,AC=4,M是AB的中点,点N是AC的中点,则线段NM的长是________.三、解答题17.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如图所示的几何体,分别画出你所看到的几何体的形状图。

部编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达标)(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达标)(解析版)含答案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达标卷)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B. 画出A,B两点的距离C. 连接点A与点B的线段,叫A,B两点的距离D. 两点的距离是一个数,不是指线段本身【答案】D解:A.应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本选项错误;B.画出的应是两点间的图形,而不是距离,故本选项错误;C.应为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两点的距离,故本选项错误;D.两点之间的距离是一个数,不是指线段本身,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2.对于直线AB,线段CD,射线EF,其中能相交的是下图中的( )A. B. C. D.【答案】B解:A、直线AB与线段CD不能相交,故本选项错误;B、直线AB与射线EF能够相交,故本选项正确;C、射线EF与线段CD不能相交,故本选项错误;D、直线AB与射线EF不能相交,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3.如图所示的四个图中,能用∠1,∠AOB,∠O三种方法表示同一个角的是( )A. B. C. D.【答案】D解:A.图中的∠AOB 不能用∠O 表示,故本选项错误;B .图中的∠1和∠AOB 不能用∠O 表示,故本选项错误;C .图中的∠AOB 不能用∠O 表示,故本选项错误;D .图中∠1、∠AOB 、∠O 表示同一个角,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 .4.如图,C 是线段AB 的中点,D 是线段CB 的中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CD =AC−BDB. AD =AB−BDC. AC +BD =BC +CDD. CD =12AB【答案】D解:由C 是线段AB 的中点,D 是线段CB 的中点,得AC =CB ,CD =DB .A 、CD =CB−BD =AC−BD ,故A 正确;B 、AD =AB−BD ,故B 正确;C 、AC +BD =BC +CD ,故C 正确;D 、CD =12BC =14AB ,故D 错误.故选D .5.下图的四个图形中,经过折叠能围成选项所示的立体图形的是( )A. B.C. D.【答案】B解:有原图可以看出,三角形、圆形及正方形是相邻的面,两两之间不相对,由此排除了A 、C 、D 选项,故选B .6.将如图所示的平面图形绕直线l旋转一周,得到的立体图形是( )A. B. C. D.【答案】D解:面动成体,直角三角形绕直角边旋转一周可得圆锥,长方形绕一边旋转一周可得圆柱,那么所求的图形是下面是圆锥,上面是圆柱的组合图形.故选:D.7.如下图所示,若∠AOB=∠COD,则( )A. ∠1>∠2B. ∠1=∠2C. ∠1<∠2D. ∠1与∠2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答案】B解:∵∠AOC=∠BOD,∴∠1+∠BOC=∠2+∠BOC,∴∠1=∠2,故选B.8.一个锐角的余角比它的补角( )A. 相等B. 小90∘C. 大90∘D. 不能确定大小【答案】B解:设这个锐角是α,则它的余角是90°−α,它的补角是180°−α,所以一个锐角的余角比它的补角小180°−α−(90°−α)=90°.故选B.9.点A,B,C,D,E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AOB=130∘B. ∠AOB=∠DOEC. ∠COD与∠BOE互补D. ∠AOB与∠COD互余【答案】C解:∵∠AOB=50°,∠DOE=40°,∠DOC=50°,∠BOE=130°,∴∠DOC+∠BOE=180°,即∠COD与∠BOE互补.故选C.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个①笔尖在纸上快速滑动写出一个又一个字,这说明点动成线;②要整齐地栽一行树,只要确定两端的树坑位置,就能确定这一行树坑所在的直线,这是运用数学知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③把一个直角三角形以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周得到的几何体是圆柱;④射线AB与射线BA是同一条射线;⑤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角A. 1 个B. 2 个C. 3 个D. 4【答案】B【解析】解:①笔尖在纸上快速滑动写出一个又一个字,这能说明点动成线,正确;②要整齐地栽一行树,只要确定两端的树坑位置,就能确定这一行树坑所在的直线,这是运用数学知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正确;③把一个直角三角形以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周得到的几何体是圆锥,错误;④射线AB与射线BA不是同一条射线,错误;⑤两条有公共顶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叫角,错误;故选:B.二、填空题11.如图,A,B,C是直线l上的三个点,图中共有条线段.【答案】3解:图中线段有:线段AB 、线段AC 、线段BC ,共三条.故答案为3.12.比较∠CAB 与∠DAB 的大小时,把它们的顶点A 和边AB 重合,把∠CAB 和∠DAB 放在AB 的同一侧,如下图,则∠CAB ∠DAB .【答案】>解:比较∠CAB 与∠DAB 时,把它们的顶点A 和边AB 重合,把∠CAB 和∠DAB 放在AB 的同一侧,若AD 落在∠CAB 的内部,则∠CAB >∠DAB .故答案为>.13.如图,OC 为∠AOB 内部的一条射线.若∠AOB =100∘,∠1=25∘,则∠2的度数为 .【答案】75∘【解答】解:∵∠AOB =100°,∠1=25∘,∴∠2=100°−∠1=75∘.故答案为75∘.14.如图,已知AB =8cm ,BD =3cm ,C 为AB 的中点,则线段CD 的长为cm .【答案】1解:∵C 为AB 的中点,AB =8cm ,∴BC =12AB =12×8=4(cm),∵BD =3cm ,∴CD =BC−BD =4−3=1(cm),则CD 的长为1cm ;15.已知∠AOB =80∘,OM 是∠AOB 的平分线,∠BOC =20∘,ON 是∠BOC 的平分线,则∠MON 的度数为 .【答案】30∘或50∘解:当OA 与∠BOC 的位置关系如图1所示时,∵OM 是∠AOB 的平分线,ON 是∠BOC 的平分线,∠AOB =80°,∠COB =20°,∴∠AOM =12∠AOB =12×80°=40°,∠BON =12∠COB =12×20°=10°,∴∠MON =∠BON−∠AOM =40°−10°=30°;当OA 与∠BOC 的位置关系如图2所示时,∵OM 是∠AOB 的平分线,ON 是∠BOC 的平分线,∠AOB =80°,∠COB =20°,∴∠BOM =12AOB =12×80°=40°,∠BON =12∠BOC =12×20°=10°,∴∠MON =∠BOM +∠BON =10°+40°=50°.故答案为30∘或50∘.16.已知点A 、B 、C 都在直线l 上,BC =13AB ,D 、E 分别为AC 、BC 的中点,直线l 上所有线段的长度之和为19,则AC = .【答案】4或3815解:如图1,点C 在点B 的右侧,设BC =x ,则AB =3x ,∴AC =4x ,∵D 、E 分别为求AC 、BC 中点,∴AD =CD ,BE =CE ,∵直线l 上所有线段的长度之和为19,∴AD +AB +AE +AC +DB +DE +DC+BE +BC +CE =(AD +CD)+(AB +BC)+(AE +CE)+(BD +DE +BE)+AC =4AC +AB=4×4x +3x =19x =19,∴x =1,∴AC =4;如图2,点C 在线段AB 上,设BC =x ,则AB =3x ,∴AC =2x ,∵D 、E 分别为求AC 、BC中点,∴AD =CD =12AC =x ,BE =CE =12BC =12x ,∴AE =52x ,DE =32x ,BD =2x ,∵直线l 上所有线段的长度之和为19,∴AD +AC +AE +AB +CD +DE +DB+CE +BC +BE =x +2x +52x +3x +x +32x +2x +12x +x +12x =19,∴x =1915.∴AC =3815.综上所述,AC =4或3815.故答案为:4或3815.17.中午闹钟响了,正在午睡的小明睁眼一看闹钟(如图所示),这时分针与时针所夹的角是 度.【答案】135解:时针与分针相距92份,时分针与时针所成的角的度数30×92=135∘故答案为135.18.计算:(1)20∘25′×3= ;(2)80∘37′−37∘46′38″= .【答案】(1)61∘15′ (2)42∘50′22″解:(1)20∘25′×3=61∘15′ ,故答案为61∘15′;(2)原式=79°96′60”=42°50′22.故答案为42°50′22.19.如图,OA 表示的方向是 .【答案】北偏东40°解:OA 表示的方向是北偏东40° ,故答案为北偏东40°.20.如图,铁路上依次有A、C、D、B四个火车站,相邻两站之间的距离各不相同,则从A到B售票员应准备种不同的车票.【答案】6解:由图可知图上的线段为:AC、AD、AB、CD、CB、DB共6条,所以从A到B售票员应准备6种不同的车票.故答案是6.三、解答题21.【答案】解:(1)原式=(98°+71°)+(45′+22′)+(36′′+34′′)=169°+67′+70′′=169°+1°+7′+1′+10′′=170∘8′10″;(2)原式=51°96′60′′−31°45′12′′=20∘51′48″;(3)原式=13°×5+24′×5+15′×5′=65°+120′+75′′=65°+2°+1′+15′′=67∘1′15″;(4)原式=56°152′136′′÷4=14∘38′34″.22.如图,B,C两点把线段MN分成三部分,其长度之比为MB:BC:CN=2:3:4,P是MN的中点,PC=2cm,求MN的长.【答案】解:B,C两点把线段MN分成三部分,其比为MB:BC:CN=2:3:4,设MB=2x,则BC=3x,CN=4x,即MP=4.5x,故PC=MC−MP=5x−4.5x=0.5x=2cm,故x=4cm,则MN=9x=36cm.答:MN=36cm.23.如图,∠AOB=110∘,∠COD=70∘,OA平分∠EOC,OB平分∠DOF,求∠EOF的度数.【答案】解:∵∠AOB=110°,∠COD=70°∴∠AOC+∠BOD=∠AOB−∠COD=40°∵OA平分∠EOC,OB平分∠DOF∴∠AOE=∠AOC,∠BOF=∠BOD∴∠AOE+∠BOF=40°∴∠EOF=∠AOB+∠AOE+∠BOF=150°.24.在一个多面体的面上分别标有字母A,B,C,D,E,F,将这个多面体如下图所示展开.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如果D面在长方体的左面,那么F面在哪里⋅(2)B面和哪个面是相对的面⋅(3)如果C面在前面,从上面看到的是D面,那么从左面看是哪一面⋅(4)如果B面在后面,从左面看到的是D面,那么前面是哪个面⋅(5)如果A面在右面,从下面看到的是F面,那么B面在哪里⋅【答案】解:(1)如果D面在多面体的左面,那么F面在右面;(2)B面和E面是相对的面;(3)如果C面在前面,从上面看是D面,那么左面是B面;(4)如果B面在后面,从左面看是D面,那么前面是E面;(5)如果A面在右面,从下面看是F面,那么B面在后面.25.把一副三角尺的直角顶点O重合(如图).(1)问题发现:如图①,当OB平分∠COD时,∠AOD+∠BOC的度数是;(2)拓展探究:如图②,当OB不平分∠COD时,∠AOD+∠BOC的度数是多少⋅(3)问题解决:当∠BOC的余角的4倍等于∠AOD时,求∠BOC的度数.【答案】(1)180∘;(2)∵∠AOC+∠BOC=90°∠BOD+∠BOC=90°∴∠AOD+∠BOC=(∠AOC+∠BOC)+(∠BOD+∠BOC)=90°+90°=180°;(3)∵∠AOC+∠BOC=90°∴4∠AOC=∠AOD又∵∠BOC+∠BOD=90°∴∠AOC=∠BOD(同角的余角相等)又∠AOD=∠AOC+∠BOC+∠BOD∴∠BOC=2∠AOC∴∠BOC=60°.。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单元测试(含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单元测试(含解析)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对如图所示几何体的认识正确的是()A.棱柱的底面是四边形B.棱柱的侧面是三角形C.几何体是四棱柱D.棱柱的底面是三角形2.电视剧《西游记》中,孙悟空的“金箍棒”飞速旋转,形成一个圆面,是属于()A.点动成线B.线动成面C.面动成体D.以上都不对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延长直线AB到点CB.延长射线AB到点CC.延长线段AB到点CD.射线AB与射线BA是同一条射线4.如图,C为线段AD上一点,点B为CD的中点,且AD=9,BD=2.若点E在直线AD 上,且EA=1,则BE的长为()A.4B.6或8C.6D.8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B.87'等于1.45°C.射线OA与射线AO表示的是同一条射线D.延长线段AB到点C,使AC=BC6.线段AB=9,点C在线段AB上,且有AC=AB,M是AB的中点,则MC等于()A.3B.C.D.7.某公司员工分别在A、B、C三个住宅区,A区有30人,B区有15人,C区有10人,三个区在一条直线上,位置如图所示,该公司的接送车打算在此间只设一个停靠点,为使所有员工步行到停靠点的路程之和最小,那么停靠点的位置应设在()A.A区B.B区C.C区D.A、B两区之间8.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叠在一起使直角顶点重合于点O,(两块三角板可以在同一平面内自由转动),下列结论一定成立的是()A.∠BOA>∠DOC B.∠BOA﹣∠DOC=90°C.∠BOA+∠DOC=180°D.∠BOC≠∠DOA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射线比直线短B.从同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C.若AP=BP,则P是线段AB的中点D.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10.如图,O在直线AB上,OC平分∠DOA(大于90°),OE平分∠DOB,OF⊥AB,则图中互余的角有()对.A.6B.7C.8D.10二.填空题11.若一个六棱柱,则它有条棱,有个面.12.秒针旋转一周时,形成一个圆面,用数学知识可以理解为.13.已知点A、B、C在同一直线上,若AB=10cm,AC=16cm,点M、N分别是线段AB、AC中点,则线段MN的长是.14.如图,线段AB=3,延长AB到点C,使BC=2AB,则AC=.15.如图,已知CD=AD=BC,E、F分别是AC、BC的中点,且BF=40cm,则EF 的长度为cm.16.人们会把弯曲的河道改直,这样能够缩短航程.这样做的道理是.17.如图,有一种电子游戏,电子屏幕上有一条直线,在直线上有A,B,C,D四点,且AB=BC=CD,点P沿直线l从右向左移动,当出现点P与A,B,C,D四点中的至少两个点距离相等时,就会发出警报,则直线l上会发出警报的点P有个.18.如图,已知A、B是线段EF上两点,EA:AB:BF=1:2:3,M、N分别为EA、BF 的中点,且MN=8cm,则EF长为.19.如图,C、D是线段AB上的两点,E是AC的中点,F是BD的中点,若AB=m,CD =n,则线段EF的长为.20.如图,射线OC,OD在∠AOB内,∠AOB和∠BOC互为补角,.若∠COD比∠BOD大m°(m<30),则∠AOC=°.(用含m的式子表示)三.解答题21.如图所示是一张铁皮.(1)计算该铁皮的面积;(2)它能否做成一个长方体盒子?若能,画出来,计算它的体积;若不能,说明理由.22.如图,线段AB=20,BC=15,点M是AC的中点.(1)求线段AM的长度;(2)在CB上取一点N,使得CN:NB=2:3.求MN的长.23.如图,是小明家和学校所在地的简单地图,已知OA=2km,OB=3.5km,OP=4km,点C为OP的中点,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到小明家距离相同的是哪些地方?(2)由图可知,公园在小明家东偏南30°方向2km处.请用方向与距离描述学校、商场、停车场相对于小明家的位置.24.如图,在直线AD上任取一点O,过点O做射线OB,OE平分∠DOB,OC平分∠AOB,∠BOC=26°时,求∠BOE的度数.25.如图,C是线段AB上一点,AC=5cm,点p从点A出发沿AB以3cm/s的速度匀速向点B运动,点Q从点C出发沿CB以1cm/s的速度匀速向点B运动,两点同时出发,结果点P比点Q先到3s.(1)求AB的长;(2)设点P、Q出发时间为ts,①求点P与点Q重合时(未到达点B),t的值;②直接写出点P与点Q相距2cm时,t的值.26.线段与角的计算.(1)如图1,已知点C为AB上一点,AC=15cm,CB=AC,若D、E分别为AC、AB 的中点,求DE的长.(2)已知:如图2,∠AOB被分成∠AOC:∠COD:∠DOB=2:3:4,OM平分∠AOC,ON平分∠DOB,且∠MON=90°,求∠AOB的度数.参考答案1.解: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是三棱柱,它有两个全等的三角形的底面,三个矩形的侧面,因此选项ABC均不符合题意,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2.解:孙悟空的“金箍棒”飞速旋转,形成一个圆面,是属于线动成面,故选:B.3.解:A、直线可以沿两个方向无限延伸,故不能说延长直线AB,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射线可沿延伸方向无限延伸,故不能说延长射线AB,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线段不能延伸,可以说延长线段AB到点C,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射线AB与射线BA不是同一条射线,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4.解:若E在线段DA的延长线,如图1,∵EA=1,AD=9,∴ED=EA+AD=1+9=10,∵BD=2,∴BE=ED﹣BD=10﹣2=8,若E线段AD上,如图2,EA=1,AD=9,∴ED=AD﹣EA=9﹣1=8,∵BD=2,∴BE=ED﹣BD=8﹣2=6,综上所述,BE的长为8或6.故选:B.5.解:A、应为:连结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故本选项错误;B、87'=60'+27'=1°+()°=1.45°,故本选项正确;C、射线OA的端点是点O,射线AO的端点是点A,所以,它们不是同一条射线,故本选项错误;D、延长线段AB到点C,则AC一定大于BC,不能使AC=BC,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6.解:∵AB=9,∴AC=AB=3,∵M是AB的中点,∴AM=AB=∴MC=AM﹣AC=﹣3=故选:B.7.解:∵当停靠点在A区时,所有员工步行到停靠点路程和是:15×100+10×300=4500m,当停靠点在B区时,所有员工步行到停靠点路程和是:30×100+10×200=5000m,当停靠点在C区时,所有员工步行到停靠点路程和是:30×300+15×200=12000m,当停靠点在A、B区之间时,设在A区、B区之间时,设距离A区x米,则所有员工步行路程之和=30x+15(100﹣x)+10(100+200﹣x),=30x+1500﹣15x+3000﹣10x,=5x+4500,∴当x=0时,即在A区时,路程之和最小,为4500米;综上,当停靠点在A区时,所有员工步行到停靠点路程和最小,那么停靠点的位置应该在A区.故选:A.8.解:因为是直角三角板,所以∠AOC=∠BOD=90°,所以∠BOA+∠DOC=∠AOC+∠BOC+∠DOC=∠AOC=∠BOD=180°,故选:C.9.解:A.射线和直线不可以比较长短,原说法错误,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从同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原说法正确,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若点P在线段AB上,AP=BP,则P是线段AB的中点,原说法错误,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两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原说法错误,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10.解:∵OC平分∠DOA,∴∠AOC=∠COD,∵OE平分∠DOB,∴∠DOE=∠BOE,∴∠COE=90°,∴∠AOC+∠BOE=90°,∠AOC+∠DOE=90°,∠COD+∠BOE=90°,∠COD+∠DOE =90°,∠COF+∠EOF=90°,∵OF⊥AB,∴∠AOC+∠COF=90°,∠COD+∠COF=90°,∠BOE+∠EOF=90°,∠BOD+∠DOF =90°,∠DOE+∠EOF=90°,∴互余的角有10对.故选:D.11.解:因为六棱柱上下两个底面是6边形,侧面是6个长方形,所以共有18条棱,8个面;故答案为18,8.12.解:根据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可得,线动成面.13.解:(1)如图1,,∵AB=10cm,点M是线段AB的中点,∴AM=10÷2=5(cm);∵AC=16cm,点N是线段AC的中点,∴AN=16÷2=8(cm),∴MN=AM+AN=5+8=13(cm)(2)如图2,,∵AB=10cm,点M是线段AB的中点,∴AM=10÷2=5(cm);∵AC=16cm,点N是线段AC的中点,∴AN=16÷2=8(cm),∴MN=AN﹣AM=8﹣5=3(cm),综上,线段MN的长是13cm或3cm.故答案为:13cm或3cm.14.解:∵AB=3,∴BC=2AB=6,∴AC=AB+BC=3+6=9.故答案为:9.15.解:∵点F是BC的中点,且BF=40cm,∴BC=2BF=80cm,∵CD=AD=BC,∴CD=×80=16cm,AD=64cm,∴AC=AD﹣CD=48cm,∵E、F分别是AC、BC的中点,∴CE=AC=24cm,CF=BF=40cm,∴EF的长度为CE+CF=64cm,故答案为:64.16.解:由线段的性质可知,把弯曲的河道改直,能够缩短航程,这样做根据的道理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答案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17.解:根据题意可知:当点P经过任意一条线段中点时会发出报警,∵图中共有线段DC、DB、DA、CB、CA、BA,∵BC和AD中点是同一个∴发出警报的可能最多有5个.故答案为5.18.解:∵EA:AB:BF=1:2:3,可以设EA=x,AB=2x,BF=3x,而M、N分别为EA、BF的中点,∴MA=EA,NB=BF,∴MN=MA+AB+BN=x+2x+x=4x ∵MN=8cm,∴4x=8,∴x=2,∴EF=EA+AB+BF=6x=12,∴EF的长为12cm,故答案为:12cm.19.解:∵AB=m,CD=n.∴AB﹣CD=m﹣n,∵E、F分别是AC、DB的中点,∴CE=AC,DF=DB,∴CE+DF=(m﹣n),∴EF=CE+DF+DC=(m﹣n)+n=m+n,故答案为:m+n.20.解:∵∠AOB和∠BOC互为补角,∴∠AOB+∠BOC=180°,∵∠BOD=,∴3∠BOD+∠BOC=180°,即∠BOC=180°﹣3∠BOD,∵∠COD+∠BOD=∠BOC,∴180°﹣3∠BOD=∠COD+∠BOD,∴∠COD+4∠BOD=180°,∵∠COD比∠BOD大m°(m<30),∴∠COD﹣∠BOD=m°,∴∠BOD=()°,∠COD=()°∴∠BOC=()°,∴∠AOB=180°﹣∠BOC=(108﹣)°,∴∠AOC=∠AOB﹣∠BOC=(108﹣)°﹣()°=(36﹣m)°.故答案为(36﹣m).21.解:(1)(1×3+2×3+1×2)×2=22(m2),(2)根据棱柱的展开与折叠,可得可以折叠成长方体的盒子,其长、宽、高分别为3cm,2cm,1cm,因此体积为:1×2×3=6(m3),22.解:(1)线段AB=20,BC=15,∴AC=AB﹣BC=20﹣15=5.又∵点M是AC的中点.∴AM=AC=×5=,即线段AM的长度是.(2)∵BC=15,CN:NB=2:3,∴CN=BC=×15=6.又∵点M是AC的中点,AC=5,∴MC=AC=,∴MN=MC+NC=,即MN的长度是.23.解:(1)因为点C为OP的中点,所以OC=2km,因为OA=2km,所以可得出距小明家距离相同的是学校和公园;(2)由图可知,学校在小明家东偏北45°方向2km处,商场在小明家西偏北60°方向3.5km处,停车场在东偏南30°方向4km处.24.解:∵OC平分∠AOB,∠BOC=26°,∴∠AOB=2∠BOC=52°.∴∠BOD=180°﹣52°=128°.∵OE平分∠DOB,∴∠BOE=∠DOB=×128°=64°.25.解:(1)设AB=xcm,根据题意可得:(x﹣5)﹣=3,解得:x=12,答:AB的长为12cm;(2)①由题意可得:3t=t+5,解得:t=,故点P与点Q重合时(未到达点B),t的值为;②当点P追上点Q前相距2cm,由题意可得:3t+2=t+5,解得:t=,当追上后相距2cm,由题意可得:3t﹣2=t+5,解得:t=,总上所述:t=或t=.26.解:(1)∵AC=15cm,CB=AC,∴CB=×15=10(cm),∴AB=15+10=25(cm).∵D,E分别为AC,AB的中点,∴AE=BE=AB=12.5cm,DC=AD=AC=7.5cm,∴DE=AE﹣AD=12.5﹣7.5=5(cm);(2)设∠AOC=2x,∠COD=3x,∠DOB=4x,则∠AOB=9x,∵OM平分∠AOC,ON平分∠DOB,∴∠MOC=x,∠NOD=2x,∴∠MON=x+3x+2x=6x,又∵∠MON=90°,∴6x=90°,∴x=15°,∴∠AOB=13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单元精品达标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分别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这三个方向看下面的四个几何体,得到如图所示的平面图形,那么这个几何体是 ( )
2.从左面看图中四个几何体,得到的图形是四边形的几何体共有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3.如图,四个图形是由立体图形展开得到的,相应的立体图形顺次是 ( )
A. 正方体、圆柱、三棱柱、圆锥
B. 正方体、圆锥、三棱柱、圆柱
C. 正方体、圆柱、三棱锥、圆锥
D. 正方体、圆柱、四棱柱、圆锥
4.如图,对于直线AB,线段CD,射线EF,其中能相交的是 ( )
5.下面等式成立的是 ( )
A.83.5°=83°50′
B.37°12′36″=37.48°
C.24°24′24″=24.44°
D.41.25°=41°15′
6.下列语句:
①一条直线有且只有一条垂线;
②不相等的两个角一定不是对顶角;
③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四个点可画6条直线;
④如果两个角是邻补角,那么这两个角的平分线组成的图形是直角.
其中错误的有 ( )
A. 1个
B.2个
C.3个
D. 4个
7.如图,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点O,OA平分∠EOC,∠EOC=110°,则∠BOD的度数是( )
A.25°
B. 35°
C. 45°
D.55°
7题图 8题图
8. 如图,∠1+∠2的度数为 ( ) A.60° B.90° C.110° D.180°
9. C是线段AB上一点,D是BC的中点,若AB=12cm,AC=2cm,则BD的长为 ( )
A. 3cm
B. 4cm
C. 5cm
D. 6cm
10.甲、乙两人各用一张正方形的纸片ABCD折出一个45°的角(如图),
两人做法如下:
甲:将纸片沿对角线AC折叠,使B点落在D点上,则∠1=45°;
乙:将纸片沿AM、AN折叠,分别使B、D落在对角线AC上的一点P,则∠MA N=45°;
对于两人的做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甲乙都对
B.甲对乙错
C.甲错乙对
D.甲乙都错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
11.如图,各图中阴影部分绕着直线AB旋转3600,所形成的立体图形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11题图 12题图
12.如图,以图中的A、B、C、D、E为端点的线段共有________条.
13.如图所示,两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重合,如果∠AOD=1280,那么∠BOC=______.
13题图 14题图 15题图 16题图 17题图
14.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0,OE 平分∠AOD,若∠BOC=80°,则∠AOE= _________ °. 15. 若图是某几何体的平面展开图,则这个几何体是_____.
16.如图绕着中心最小旋转 能与自身重合.
17.如图所示,一艘船从A 点出发,沿东北方向航行至点B ,再从B 点出发沿南偏东15°方向行至点C ,则∠ABC = 度.
18.一个圆绕着它的直径只要旋转180度,就形成一个球体;半圆绕着直径旋转_____度,就可以形成一个球体。

19. 已知∠A =40°,则∠A 的补角等于 .
2020条直线相交有1个交点,三条直线相交最多有3个交点,最少有 个交点. 三、解答题(21、22、26、27小题各12分,23、24、25题各14分,共90分) 21.如图,若CB=4cm ,DB=7cm ,且D 是AC 的中点,求线段DC 和AB 的长度.
22.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E 平分∠AOD ,∠FOC=900,∠1=400
,求∠2与∠3的度数
23.已知:如图,∠AOB 是直角,∠AOC=40°,ON 是∠AOC 的平分线,OM 是∠BOC 的平分线. (1)求∠MON 的大小;
(2)当锐角∠AOC 的大小发生改变时,∠MON 的大小是否发生改变?为什么?
O F
E D C
B A 321D
C B A
第24题图
3x -2
A 1
-2x 3第25题图E
A /D
C
B A
24.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标注了A 字母的是正方体的正面,如果正方体的左面与 右面标注的式子相等. ⑴ 求x 的值.
⑵ 求正方体的上面和底面的数字和.
25.探究题:如图,将书页一角斜折过去,使角的顶点A 落在A /
处,BC 为折痕,BD 平分
∠A /
BE ,求∠CBD 的度数.
26.如图,已知C 是AB 的中点,D 是AC 的中点,E 是BC 的中点.
(1)若DE=9cm ,求AB 的长; (2)若CE=5cm ,求DB 的长.
27. 一个角的余角比它的补角的
3
1
还少2020求这个角.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单元精品达标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C
2.B
3.A
4.B
5.D
6.B
7.D
8.B
9.C 10.A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
11.圆柱、圆锥、球 12.10 13.5202014.40 15. 圆柱 16. 90° 17.60°18.180 360 19. 140º 20201
三、解答题(21、22、26、27小题各12分,23、24、25题各14分,共90分)
21.DC=3cm,AB=10cm
22.∠2=500,∠3=650
23.解:(1)∵∠AOB是直角,∠AOC=40°,
∴∠AOB+∠AOC=90°+40°=130°,
∵OM是∠BOC的平分线,ON是∠AOC的平分线,
∴,.
∴∠MON=∠MOC﹣∠NOC=65°﹣202045°,
(2)当锐角∠AOC的大小发生改变时,∠MON的大小不发生改变.
∵=,又∠AOB是直角,不改变,
∴.
24.⑴1 ⑵4.
25.90°
26.解:(1)∵D是AC的中点,E是BC的中点,
∴AC=2CD,BC=2CE,
∴AB=AC+BC=2DE=18cm;
(2)∵E是BC的中点,
∴BC=2CE=10cm,
∵C是AB的中点,D是AC的中点,
∴DC= AC= BC=5cm,
∴DB=DC+CB=10+5=15cm.
27.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