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骨折锁定钢板与外固定支架固定的疗效对比
外固定支架与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比较

骨远端骨折是临床骨科较常见的疾病之一,且50%以上的患者会牵涉到桡腕关节和下尺桡关节形成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临床处理较为困难,一旦处理不当,将会导致患者握力下降、手掌僵硬、手碗旋转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手及碗关节活动功能[1]。
目前,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因交通事故导致的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逐年增多,因而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治疗方法及疗效备受重视。
为探讨外固定支架与锁定加压钢板对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疗效,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法对2011年12月—2013年1月该院骨科收治的92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分为采用外固定支架和锁定加压钢板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该院收治的92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将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每组各46例。
其中A 组男17例,女29例,年龄43~80岁,平均年龄为(56.73±6.55)岁;按AO 分型,致伤原因:交通意外伤25例,摔伤10例,重物砸伤8例,建筑工地受伤3例。
B 组男16例,女30例,年龄40~79岁,平均年龄为(57.39±6.22)岁;致伤原因:交通意外伤29例,重物砸伤9例,摔伤6例,建筑工地受伤2例。
1.2方法A 组患者给予外固定支架治疗,B 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进行治疗。
两组患者均给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待麻醉成功后,取患者仰卧位。
1.2.1外固定支架法将患肢的肩关节向外伸展70°以上,在C 臂X 光机透视下,以第2掌侧骨基底部背侧做一切口长1cm,将第1枚螺钉置入固定掌骨近端,然后再置入另1枚螺钉固定掌骨远端。
在距离骨折线>6cm 处的桡骨干背侧做两个小切口,置入2枚螺钉固定桡骨外[2]。
将外固定支架在C 臂X 光机的透视下安装好,并进行合理复位,复位时先采取对抗牵引,然后在根据骨折的类型对背伸或掌屈骨折的远端,腕关节发生尺偏的情况,采取双手掌经前后对骨折端进行挤压,对骨折对线及对位进行定位后,将外固定支架的各枚螺丝钉进行旋紧,如骨块较大、骨质好可以加用克氏针内固定,固定完成后缝合。
比较外固定支架与锁定加压钢板对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治疗效果

比较外固定支架与锁定加压钢板对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治疗效果目的分析比较外固定支架(EF)与锁定加压钢板(LCP)对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治疗效果,探讨两种术式治疗的优缺点。
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1月—2015年9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46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2组,每组73例患者,选取其中一组行EF治疗,作为EF组;另外一组行LCP治疗,作为LCP组。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测量结果和患者随访期间的腕关节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Gw)评分。
结果LCP组患者的术后桡骨高度(9.74±0.54)mm、掌倾角(9.41±0.66)°、尺偏角(20.87±0.69)°,EF组患者的术后桡骨高度(9.60±0.58)mm、掌倾角(9.25±0.68)°、尺偏角(21.43±0.78)°,两组患者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和术后9个月时,LCP组患者的Gw评分(3.67±1.13)分、(3.09±1.29)分小于EF组(5.45±1.48)分、(4.12±1.15)分;术后12个月时,两组患者的Gw评分分别为(2.84±1.30)分、(3.16±1.27)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EF和LCP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远期疗效相近,但LCP治疗在短期内对患者内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更佳。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external fixator and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 in treatment of fracture of distal c-type radius and study the disadvantages and advantages of the two operation methods. Methods 14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fracture of distal c-type radiu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September 2015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73 cases in each,the EF group adopted the EF group,while the LCP group adopted the LCP group,and the postoperative radius height,palm tilt,ulnar inclination measurement results and wrist joints Gartland-Werley score of patients during the follow-up period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differences in the postoperative radius height,palm tilt and ulnar inclination between the LCP group and EF group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9.74±0.54)mm,(9.41±0.66)°,(20.87±0.69)° vs (9.60±0.58)mm,(9.25±0.68)°,(21.43±0.78)°](P>0.05),and the Gw score in the LCP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EF group in 6-month and 9-month after operation [(3.67±1.13)points,(3.09±1.29)points vs (2.84±1.30)points,(3.16±1.27)points],and the Gw score in the LCP group and EF group at 12-month after operation was respectively (2.84±1.30)points and (3.16±1.27)points,and the difference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Conclusion The long-term curative effect of EF and LCP in treatment of f fracture of distal c-type radius is similar,but the recovery effect of joint function in the LCP group is better in the short time.[Key words] EF;LCP;Fracture of distal c-type radius橈骨远端C型骨折是临床最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其中约有63%~90%涉及到桡腕关节和下尺桡关节,形成关节内骨折[1]。
外固定支架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疗效比较

外固定支架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疗效比较崔书豪【摘要】目的:观察外固定支架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C型骨折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33例.A 组患者给予外固定支架治疗;B组患者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住院和骨折愈合时间.根据手术疗效评价为优、良、可、差.结果:A 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比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出血量少、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短,骨折愈合快.【期刊名称】《中国民康医学》【年(卷),期】2016(028)001【总页数】2页(P66,110)【关键词】外固定支架;锁定钢板内固定;桡骨远端C型骨折【作者】崔书豪【作者单位】青岛开发区第一人民医院骨一科,山东青岛26655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41桡骨远端骨折临床常见,多见于老年妇女;青壮年发生均为外伤暴力较大者。
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最常见,多为间接暴力跌倒时腕关节处于背伸及前臂旋前位、手掌着地,暴力集中于桡骨远端松质骨处而引起骨折[1]。
我们对外固定支架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
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2014年11月青岛开发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C型骨折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33例。
A组患者,男性16例,女性17例;年龄46~69岁,平均(58.14±10.37)岁;骨折分型:C1型12例,C2型14例,C3型7例;骨折时间1~5 d,平均(2.9±0.8)d;车祸伤13例,摔伤20例。
B组患者,男性17例,女性16例;年龄47~72岁,平均(59.06 ±10.37)岁;骨折分型:C1型13例,C2型12例,C3 型8例;骨折时间1~6 d,平均(3.0±0.9)d;车祸伤14例,摔伤19例。
双柱锁定加压钢板与外固定支架在桡骨远端C型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对比研究

双柱锁定加压钢板与外固定支架在桡骨远端C型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对比研究引言桡骨远端C型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常常需要手术干预进行治疗。
在手术治疗中,双柱锁定加压钢板和外固定支架被广泛应用于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治疗中。
两种手术方法各有优缺点,但在临床中往往缺乏对两种方法的比较研究。
本研究旨在比较双柱锁定加压钢板和外固定支架在桡骨远端C型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200例。
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双柱锁定加压钢板组和外固定支架组,每组100例。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伤情严重程度、合并症等基本资料基本相似。
其中双柱锁定加压钢板组中男性60例,女性40例;平均年龄45岁;外固定支架组中男性58例,女性42例;平均年龄44岁。
结果治疗效果方面:双柱锁定加压钢板组患者中,96例治愈,3例好转,1例未愈;外固定支架组中,92例治愈,5例有所好转,3例未愈。
两组间治疗效果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手术时间方面:双柱锁定加压钢板组手术时间平均为65分钟,外固定支架组手术时间平均为48分钟,两组间手术时间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
术后并发症方面:双柱锁定加压钢板组患者中,有3例发生感染,2例发生神经损伤;外固定支架组患者中,有6例发生感染,4例发生神经损伤。
两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通过本研究的比较,我们得出结论:双柱锁定加压钢板和外固定支架在桡骨远端C型骨折治疗中均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在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方面存在差异。
双柱锁定加压钢板手术时间较长,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外固定支架手术时间较短,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在临床应用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技术水平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
结语本研究通过对双柱锁定加压钢板和外固定支架在桡骨远端C型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进行对比研究,揭示了两种方法在治疗效果、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方面的差异。
桡骨远端骨折外支架固定与钢板内固定临床疗效分析

桡骨远端骨折外支架固定与钢板内固定临床疗效分析目的:对比两种不同方式(外支架固定与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为其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2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0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治疗方法将200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100例患者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100例患者采用外固定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和治疗优良率。
结果:经临床治疗和评估,观察组患者(86.0%)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恢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患者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关注。
标签:桡骨远端骨折;外支架固定;钢板内固定;临床症状;优良率桡骨远端骨折在临床中比较常见,据相关统计其发生率约为全身骨折的20.0%,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较大影响[1]。
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的多发以及建筑工伤等患者的增加,桡骨远端骨折在临床中的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临床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方式有内固定、外固定两种方式,均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本文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2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0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内固定和外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研究2010年6月-2012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0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均经过严格的体格检查和诊断,并符合WHO中规定的相关诊断标准[2];其中男124例,女76例;年龄27~75岁,中位年龄(58.2±4.7)岁;根据AO 分型[3],其中A型、B型、C型患者分别为26例、64例、110例;交通伤98例,摔伤52例,坠落伤21例,打击伤29例。
钢板内固定与支架外固定结合植骨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疗效对比

钢板内固定与支架外固定结合植骨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疗效对比摘要:目的观察钢板内固定与支架外固定结合植骨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桡骨远端C型骨折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5例/组,对照组行支架外固定治疗,观察组行钢板内固定治疗,两组患者均配合植骨治疗。
结果观察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腕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可有效复位,预防骨折复位丢失,且疗效优于支架外固定。
关键词:桡骨远端C型骨折;钢板内固定;支架外固定;疗效桡骨远端骨折多由传达暴力所致,且好发于中老年群体。
随着高能量损伤的不断增加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桡骨远端骨折发病率持续上升,尤其是C型骨折[1]。
既往保守治疗常常难以矫正腕关节面、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高度等[2]。
故如何选用合适的固定方式以维持骨折复位后的稳定性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
本研究探讨植骨结合钢板内固定或支架外固定的应用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7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
观察组中男14例,女21例;年龄28—75岁,平均年龄(47.3±5.2)岁。
对照组中男15例,女20例;年龄29—74岁,平均年龄(48.6±5.7)岁。
入选患者均经X线片确诊,表现为手与前臂肿胀、淤血;骨折断端有明显压痛;腕关节畸形,活动受限。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1.2.1 钢板内固定取掌侧入路,于掌侧弧形切入,分离桡动脉与桡侧腕屈肌,将远端关节面与骨折断端显露。
首先对主要骨折块进行复位,并借助克氏针暂时固定,再确定合适的斜“T型钢板”进行固定,确保远端骨块可容纳2枚以上螺钉进行支撑。
外固定支架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比较

临床 桡骨 远端 骨折 较 为 常 见 , 传 统 手 法 后 采用
石膏 外 固定后 大多 数桡 骨远 端 患者 的临床 疗效 较 为
( 4 5 . 1 4± 9 . 2 3 ) 岁, 骨折 时 间 1—4 d , 平 均 骨 折 时 间 ( 1 . 3 2± 0 . 4 4 ) d , 受 伤原 因 : 交通事故 2 0例 , 摔倒 1 7
随访 掌倾 角、 尺偏角 、 桡 骨高度 、 腕关节 活动 度评 分( 掌屈 、 背伸 、 尺偏 、 桡偏 、 旋前 、 旋后 ) 及腕 关节功能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 ( P>
0 . 0 5 ) 。结论 外 固定支架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 C型骨折 临床疗效 相 当, 肘关 节活动 恢复情 况基 本一致 , 但 是外 固 定支 架治疗桡骨远端 C型骨折缩短手术 时间 , 降低手术费用 , 临床上要根据患者 的伤情选择合适 的手术方式 。 关键词 : 外 固定支架 ; 锁定加压钢板 ; 桡骨远端 C型骨折 ; 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 R 8 1 6 . 8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7 5 5 0 ( 2 0 1 6 ) 0 6— 0 0 9 4— 0 3
良好后 再次 调整 外 固定 支 架 , 根 据 患 者 需要 在 关 节
本 院骨 伤科 收治 的 7 4例 桡 骨远 端 C型 骨折 患 者 作
面和桡 骨 茎突 骨折 的位 置 行 小 切 口 , 使 用 克 氏针 进 行 复位 , 若 骨折 块不 稳 定 则 需 要 使 用 克 氏针 进 行 临
时 固定 ; B组 : 给 予锁 定 加 压 钢 板 治 疗 , 患 者 入 室 后 行臂 丛麻 醉 , 于掌 侧行 切 口, 将 桡侧 的腕 屈肌 和 掌 长 肌钝 性分 离 开 , 的关 节 面平 整 , 桡 骨 高度及 掌倾 角 、 尺偏 角 恢 复 良好 后 采用 克 氏针 临时 固定 , 选 择 合 适 型 号 的 锁
外固定支架与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疗效比较

中图分类号 :R6 8 3 . 4 1 文献标 识码 :B DOI : 1 0 . 3 9 6 9 0 . i s s n . 1 6 7 1 . 3 1 4 1 . 2 0 1 5 . 3 3 . 0 4 8
O 引言
挠 骨远 端骨 折是 临床治 疗上 最 为常 见 的骨折 类 型之 一 , 治疗 挠 骨 远 端骨 折 的 方法 有 两 种 , 一 种 是外 固定 支架 治 疗 , 种 是钢 板 内 固定治 疗 , 本 次研究 主要是 为 了 比较 这 两种 治 疗 法 的治疗效 果 , 具 体研究 报告 如下 。
一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一般 资料 选 取近期就诊 于本院 的 1 0 6例 挠 骨 远 端 骨 折 ( 非 稳 定 型) 患 者作 为研 究对 象 , 将 患者 随机分 成两 组 , 内固组 5 3例 , 外 固组 5 3例 。 内 固 组 中 , 男3 2例 , 女2 1例 , 平 均 年 龄 为 ( 4 2 . 3 6±1 . 2 3) 岁, 挠 骨远 端 骨折 ( 非稳定型 ) A O分 类 : B型 2 3 例, C型 3 O 例; 外 固组 中 , 男3 1 例, 女2 2 例, 平 均 年 龄为 ( 4 1 . 9 6±1 . 6 1 ) 岁, 挠骨远端骨折( 非 稳定 型 ) AO分 类 : B型 2 3例 , c型 3 0例 ; 两组患 者之 间的差异 具有 可 比性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桡骨远端骨折锁定钢板与外固定支架固定的疗效对比
摘要:目的:给予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锁定钢板与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对
比疗效。
方法:在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随机选取60例桡骨远端骨折
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组,观察组30例行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对照组30
例行锁定钢板治疗。
结果:观察组患者优良率86.66%对比对照组患者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33.3±9.2)ml、住院用时(29.1±5.5)d、
手术用时(5.7±1.4)min及骨折愈合时间(15.2±0.6)d均明显更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
结论:给予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
疗效更佳。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锁定钢板;外固定支架固定;疗效
桡骨远端骨折致病原因主要是暴力外伤[1],发病率较高,患者人群中常见老年女性,可
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需要给予患者实施锁定钢板与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
本组选
取60例患者,深入分析了给予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锁定钢板与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自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选取我院6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入组,利用治疗方法不同
分组,所有患者均签订了知情同意书。
观察组30例患者年龄48~69岁,中位年龄59.2岁,
男女比例10:20,骨折时间最长为5d、最短为1d,中位骨折时间2.9d,致病原因:车祸伤、摔伤、高空坠落伤患者例数分别是10例、15例、5例;对照组30例患者年龄49~70岁,中
位年龄60.1岁,男女比例11:19,骨折时间最长为6d、最短为2d,中位骨折时间3.0d,致
病原因:车祸伤、摔伤、高空坠落伤患者例数分别是9例、16例、5例。
对比分析2组患者
入组时组间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对照组30例行锁定钢板治疗:给予患者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并在患者掌侧桡骨近端作
一长约7cm切口,给予患者桡侧腕屈肌腱、外侧拉桡动脉、桡动脉钝性分离并纵行切开以显
露骨折端,切开处理时需要沿着旋前方肌桡侧止点,给予复位处理后,利用克氏针进行临时
固定。
术中可以利用X线透视确认关节面平整无台阶及桡骨高度恢复、掌倾角恢复、下尺桡
关节间隙正常,然后利用钢板给予患者骨折部位行螺钉固定处理。
观察组30例行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给予患者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并分别切开2个小
切口,位置在患者第2掌骨近端及桡骨骨折线近端5~10cm桡骨干,切口长度约1cm,给予
患者实施分离至骨面处理后并在患者桡骨干、第2掌骨近端分别钻入2枚外固定针,利用X
线透视进行桡腕关节牵引,复位满意后,给予患者锁紧支架处理。
1.3统计学办法
使用SPSS19.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采用X2
检验(率),存在统计学意义评定标准:P<0.05。
2 结果
临床实践结果:观察组患者优良率对比对照组患者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
术中出血量、住院用时、手术用时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更优于对照组患者且组间对比结果
为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患者疗效对比
3 讨论
桡骨远端骨折发病诱因是低能量损伤及高能量损伤[2],例如,站立位跌倒、车祸。
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腕关节功能可通过手术治疗获得良好恢复,进而最大程度促进患者正常发挥手部功能。
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传统处理办法是石膏固定[3],固定时间至少需要6周,固定期间,患者肘关节活动受限,导致患者日常生活受到严重不良影响,因此,目前临床上提出利用锁定钢板与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其中锁定钢板治疗适用于治疗骨折断面发生于掌侧且桡骨背侧骨骼完整的患者,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适用于大多数患者,治疗期间,若患者骨质疏松或者骨折位置粉碎彻底,可在患者其他部位截取骨头进行骨移植以确保患者骨折愈合[4],术后,需要叮嘱患者注意避免伤口感染并给予患者实施抗生素治疗,做好患者伤口消毒处理工作,当伤口出现红肿热痛时,立即请求临床医师治疗。
据相关性文献报道,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需要整日利用石膏托板支撑并在患者患侧手腕部休息2周后方可移除石膏托板[5],然后,夜间利用石膏托板支撑以保证患者患手休息。
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需要注意每日清洗钢钉周围皮肤伤口以避免患者发生伤口感染。
本组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33.3±9.2)ml、住院用时(29.1±5.5)d、手术用时(5.7±1.4)min及骨折愈合时间(15.2±0.6)d均明显更优于对照组患者。
综上,给予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锁定钢板与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明显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疗效更佳。
参考文献:
[1]曾庆敏,卢伟,刘德昌,等.背侧双钢板与外固定支架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4,30(2):127-130.
[2]付炳金,朱晓东.动力型外固定支架结合微创复位植骨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比较研究[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4(2):90-93.
[3]刘剑飞,章允刚,章允志,等.锁定钢板与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疗效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4(9):1403-1404.
[4]于文源.斜T形锁定钢板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J].浙江创伤外科,2014(3):388-389.
[5]金粉勤,薛锋,徐雪荣.外固定支架与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3,15(1):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