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空间构成

合集下载

一下之空间构成

一下之空间构成


垂直面
视觉上比水平 面更活跃,是限定 空间并给人以围合 感的重要手段。

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1929)
它自身的造型 形式以及面上的开 口控制着建筑物室 内外空间之间视觉 上和空间上的连续 性。它也是构成体 量的重要元素。
空间组合
二元空间 (包容、相交、邻接)
金泽21世纪美术馆
多元空间 (线式、中心、网格)
ONE-TENTH THEORY
解析
《外部空间设计》——芦原义信
空间 要素
形状
视觉
比例
形状是最基本的要素,反映对象的特征,是 人识别和区别对象的主要依据。
比例是指两个相似事物数量的比值,比例的 目的是在各要素中建立秩序感和和谐感。空 间的比例是指空间各构成要素自身、之间、 要素与整体之间在量度上的关系。 尺度是关于量的概念,它涉及空间形象给人 的视觉感受是否符合实际尺寸的问题。
限定
线:具有方向性和联系性,以其方向和方位在空间构成中起作用。通 过连接点与面,构成空间形态的骨架。垂直线可限定一个明确的形式, 如平面、柱状体等,在建筑中典型的垂直线是柱。 两点可确立一条轴线,即虚线,是心理感受到的线。
点线
限定
两个线元素之间由于视觉张力、相互吸引形成心理上的虚面,暗示一 条通过该虚面的轴线,形成强烈的对称性,产生引导作用,成为序列 的入口。
肌理
围合
洞口对空间封闭和开放感的影响1
围合
洞口对空间封闭和开放感的影响2
色彩
色彩
光线
光线
东京Magic 概念店 独特的墙面肌理带来丰富的光影变化, 给予本身简洁的室内环境丰富的细节。
肌理
肌理
空间 要素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
●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包括: 1. 走道——建筑物中最大量使用的交通联系部分 2.门厅和过厅 ——门厅是在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处起内外过渡、集散人流 作用的交通枢纽。过厅一般位于体型较复杂的建筑物各分段的连接处或建 筑物内部某些人流或物流的集中交汇处,起到缓冲的作用 3.楼梯和电梯 ——建筑物中起垂直交通枢纽作用的重要部分
安全疏散距离
房门至外部出口或封闭楼梯间的最大距离
名称
位于两个外部出口或楼梯间之间的房间
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
耐火等级
耐火等级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托儿所、幼儿
25
20

20
15


医院、疗养院
35
30

20
15

学校
35
30

22
20

其他民用建筑
40
35
25
22
20
15
注:本表格引自GBJ 16-8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1.2 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1.2.1走道
4.平面走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内部的交通组织
1.2 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1.2.2门厅和过厅
1.导向性明确 :使用者在门厅或过厅中应能很容易发现其所希望 到达的通道、出入口或楼梯、电梯等部位,而且能够很容易选择 和判断通往这些处所的路线,在行进中又较少受到干扰
从空间的使用性质来分析,主要可以归纳为使用和交通联系两部分
指满足主要使用功能和辅助使用功 能的那部分空间。例如住宅中的起 居室、卧室等起主要功能作用的空 间和卫生间、厨房等起次要功能作 用的空间,工业厂房中的生产车间 等起主要功能作用的空间和仓库、 更衣室、办公室等起次要功能作用 的空间

第2篇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 第3章 第4章

第2篇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  第3章  第4章

第2篇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
框架结构建筑外型特征
第2篇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
空间结构的体形处理 -----悬索结构
第2篇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
空间结构的体形处理 薄壳结构
第2篇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
巴黎国家工业与 技术中心陈列馆
Centre National des Industries et Techniques
第2篇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
3.1 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的要求
3.1 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的要求
1、符合基地环境和总体规划的要求
规划的要求:气候、地形、道路、风格及原有建筑 风格、绿化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2篇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
3.1 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的要求
第2篇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
3.1 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的要求
第2篇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
3.1 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的要求
拱形母题的重复使用以及 模数化的立面分割
第2篇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
3.1 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的要求
日本名古屋大学外国语学部
在重复中求变化
第2篇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
3.1 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的要求
美国遗产中心和艺术中心 形态试图对“意义”进行诠释
3.2 建筑体型的组合
建筑物内部空间的组合方式,是确定外部体形 的主要依据。
第2篇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
3.2 建筑体型的组合
(1)对称式布局
某法院建筑
对称或接近对称的平、立面设计容易取得端庄、严肃的效果
第2篇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
3.2 建筑体型的组合
英国情报机构大楼
多元并存的处理手法改变不了对称布局以及层层后退所造成的距离感

简述建筑空间构成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简述建筑空间构成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简述建筑空间构成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摘要】建筑空间构成元素是指在建筑设计中构成空间形态的元素,包括功能性、美学、结构性、材料性和环境性等方面。

这些元素在建筑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功能性元素的应用直接影响建筑空间的实用性和舒适性,美学元素的运用则能增加建筑的视觉吸引力。

结构性元素的考虑能确保建筑的稳固性和安全性,材料性元素的选择则决定建筑的质感和耐久性。

环境性元素的考虑有助于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与融合。

综合运用这些构成元素可以实现建筑空间的完美融合,为人们提供舒适宜居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建筑空间构成元素在设计中的应用将更加多样化和精细化,为人们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空间。

【关键词】建筑空间构成元素、建筑设计、功能性元素、美学元素、结构性元素、材料性元素、环境性元素、综合作用、发展趋势。

1. 引言1.1 建筑空间构成元素的定义建筑空间构成元素是指在建筑设计中用来构建空间形式和结构的基本要素。

这些元素包括功能性元素、美学元素、结构性元素、材料性元素和环境性元素。

功能性元素是指根据建筑使用需求而设计的元素,如房间布局、门窗位置等。

美学元素是指用来增加建筑美感和表现力的元素,如色彩、比例、形式等。

结构性元素是指支撑建筑物的结构系统,如柱、梁等。

材料性元素是指用来构建建筑物的材料选择,如砖、石、木等。

环境性元素是指考虑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如采光、通风、景观等。

这些元素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建筑空间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在建筑设计中,合理运用这些元素可以实现功能、美学、结构、材料和环境的有机统一,使建筑空间更具品质和韵味。

建筑空间构成元素的定义不仅仅是建筑设计的基础,也是实现建筑设计目标的重要手段。

1.2 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在于空间构成元素的运用能够直接影响建筑的功能性、美学性、结构性、材料性以及环境性。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运用,空间构成元素可以在建筑中发挥重要作用,提高建筑的使用价值和观赏价值,提升建筑的品质和形象。

空间构成的概念及特点

空间构成的概念及特点

空间构成的概念及特点
空间构成是指利用点、线、面、体等基本元素,在三维空间中按照一定的规律和原则进行组合和排列,以形成具有美感和功能性的空间形态的过程。

它是一门研究空间形态和结构的学科,涵盖了建筑、室内设计、工业设计、艺术等多个领域。

空间构成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三维性:空间构成是在三维空间中进行的,它强调对空间的整体把握和表达,而不仅仅是对平面的设计。

2. 形式美:空间构成注重形式美的创造,通过对点、线、面、体等基本元素的组合和排列,形成具有美感和吸引力的空间形态。

3. 功能性:空间构成不仅仅关注形式美,还注重空间的功能性。

它考虑人们在空间中的活动需求,以及如何通过空间的组织和设计来满足这些需求。

4. 创新性:空间构成鼓励创新和突破传统,通过对基本元素的重新组合和运用,创造出新颖独特的空间形态和体验。

5. 综合性:空间构成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建筑、设计、艺术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它要求设计师具备跨学科的思维和能力。

6. 比例与尺度:空间构成关注比例和尺度的关系,通过合理的比例和尺度设计,使空间呈现出和谐、舒适的感觉。

总之,空间构成是一门注重空间形态和结构的学科,它通过对基本元素的组合和排列,创造出具有美感和功能性的空间形态。

它具有三维性、形式美、功能性、创新性、综合性以及对比例与尺度的关注等特点。

建筑设计常用的手法

建筑设计常用的手法

建筑设计常用的手法一、空间构成空间构成是建筑设计的基础,主要涉及到建筑物的空间布局和流线组织。

设计师需要通过合理的空间规划,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审美需求。

常用的空间构成手法包括开放式、封闭式、流动式等,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手法。

二、材质选择材质选择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外观、质感和耐久性。

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的使用环境和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如混凝土、玻璃、金属等。

同时,还需考虑材料的环保性能和可持续性。

三、色彩搭配色彩搭配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元素,对建筑的整体视觉效果产生直接影响。

设计师需要结合建筑的使用功能、环境氛围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方案。

同时,还需考虑色彩的心理效应和情感表达。

四、光影应用光影应用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手法,能够营造出丰富的空间氛围和视觉效果。

设计师需要掌握光线的方向、强度和色彩等因素,通过合理的设计,让光线与建筑空间相互呼应,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五、绿化景观绿化景观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元素,能够提升建筑的环境品质和生态价值。

设计师需要结合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环境特点,合理规划绿化景观,如植被、水景等,营造出舒适、自然的氛围。

六、文化元素文化元素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体现建筑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设计师需要深入了解建筑所在地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将文化元素融入设计中,使建筑与当地文化相融合。

七、人性化设计人性化设计是现代建筑设计的重要理念,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人的生理、心理需求和使用习惯,通过合理的设计,提高建筑的舒适性和便利性。

例如,无障碍设计、节能环保设计等。

简述建筑空间构成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简述建筑空间构成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简述建筑空间构成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建筑空间构成元素是指在建筑设计中用来创造空间感、界定空间结构、构建空间体验的各种要素,包括形体、比例、尺度、布局、材料、色彩、光影等。

这些元素在建筑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影响人们对建筑空间的感知、情感、体验。

形体是建筑空间构成元素中最为基本的要素之一。

形体包括建筑的整体体量、建筑的外形轮廓、内部空间的形状等。

形体能够给人以直观的视觉印象,通过形体的设计可以使建筑具备独特的外貌,区别于周围环境的其他建筑。

大都市中的摩天大楼采用高耸的形体,使人们在城市中远远就能看到它们,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比例和尺度也是建筑空间构成元素中的重要要素。

比例和尺度决定了建筑的整体大小和部分之间的关系。

通过合理的比例和尺度的运用,可以使建筑既满足功能需求,又符合人们的审美观念。

比例和尺度的运用也可以使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更加协调,与人的身体尺度相适应,提升使用者的舒适感。

中国古代的宅院建筑常常采用适中的比例和尺度,让人感到亲切而舒适。

布局是建筑空间构成元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布局指的是建筑内部空间的划分和组织方式。

通过合理的布局,可以使建筑空间满足功能需求,形成流畅、通畅的空间序列。

布局也可以通过引导人们的视线和步行路径,引导人们的体验和感知。

博物馆的布局通常采用线性式的布局,使参观者在展览中有一个有序的游览路径,能够更好地欣赏展品。

材料和色彩也是建筑空间构成元素中的重要要素。

材料和色彩不仅能够赋予建筑以特定的质感和视觉效果,还能够影响人的情感和情绪。

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色彩,可以使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也可以突出建筑的特点和形象。

现代建筑常常采用玻璃幕墙作为立面材料,使建筑具备了透明、轻盈、现代的特点。

光影是建筑空间构成元素中最为细微、难以捉摸的要素之一。

通过合理的光影设计,可以营造出丰富多样的空间氛围和体验效果。

光影可以使建筑的形态更加丰富多变,也可以突出建筑特定的部分,还可以改变人们对建筑空间的感知和情感。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建筑空间的基本组成元素建筑空间是指建筑内部的区域,用于容纳人员活动、储存物品等。

建筑空间的基本组成元素包括:墙体墙体是建筑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承担建筑的重量,还起到分隔内外空间的作用。

墙体根据材质不同可分为砖墙、混凝土墙、玻璃墙等,根据功能不同可分为隔断墙、承重墙等。

地面地面是最基础的空间基础设施,它不仅仅是我们站立生活的基础,也是室内装饰的平台。

地面形态、材质、颜色等都会影响空间的整体氛围。

天花板天花板是建筑顶部的部分,它可以起到遮盖的作用,也可以美化室内空间。

天花板材质一般选择石膏板、木材、金属等。

建筑空间的组合方式建筑空间的组合方式决定了空间布局、空间氛围的构成。

空间组合方式包括:线性组合线性组合是最基础的空间组合方式,它指的是空间的延伸方向非常明确,通常为一条直线型,这种组合方式适合长条型户型。

并列组合并列组合指的是空间平行或垂直组合,每个区域的功能相对独立,空间布局比较自由,适合面积较大的空间。

交叉组合交叉组合是指空间在垂直或斜线方向上的组合方式,它可以增加空间的动感和层次感,适合建筑空间面积较小或复杂的空间。

建筑空间的设计原则在建筑空间组合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些原则,以达到更好的空间布局和空间氛围的塑造。

这些原则包括:功能性原则确保每个区域都能达到正确的功能,空间功能要明确,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美学性原则空间设计要符合审美需求,每个区域的风格应该和整体风格相融合,营造出良好的空间氛围。

经济性原则空间设计的花费应该合理,可以取得最好的效果,同时满足建筑设计的经济性原则。

通过对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建筑空间的基本组成元素、组合方式和设计原则,这些知识对于建筑空间的设计和改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
(1) 绝对分隔:以限定度高的实体界面分隔 空间,称为绝对分隔(限定度:隔离视线、 声音、温湿度等的程度),绝对分隔是封闭 性的,分隔出的空间界限非常明确。具有全 面抗干扰的能力,保证了安静私密的功能需 求。 实体界面主要以到顶的承重墙、轻体隔 墙、活动隔断等组成。
43
绝对分隔
44
( 2 )相对分隔:以限定度低的局部界面分隔 空间,称为相对分隔。相对分隔具有一定的 流动性,其限定度的强弱因界面的大小、材 质、形态而异,分隔出的空间界限不太明确。 局部界面主要以不到顶的隔墙、翼墙、 屏风、较高的家具等组成。
建 筑 空 间 构 成
1
第一章
空间概念
第一节 空间的概念
空间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相对于自然空 间而言的,是人类有序生活所需要的物质 产品。人对空间的需要,是一个从低级到 高级,从满足生活物质要求,到满足心理 精神需要的发展过程。
2
“空间”(Space)在现代汉语中, 通常是指“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 由长度、宽度、高度表现出来,是物 质存在的广延性和延伸性的表现。”
3
“空间”一词,源自于拉丁文“Spatium”。 德语中的“空间”,不仅指物质的围合,也是一个哲学概念,而在英 语和法语中,物质围合与哲学概念很难发生关系,于是当德语的 “Raum”(空间)被译为英语的“Space”(空间)时,便丧失了原有 的哲学含义虽然如此,但这并不否认空间的原初意思是一个哲学概念, 而且人类认识空间也是从哲学开始的。
13
容器与房间在空间的意义上是相同的
14
物理场存在于整个空间,如电磁场,引 力场等。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受到电磁力的 作用。物体在引力场中受到万有引力的作用。 实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就是依靠有关的场来实 现的。场本身具有能量、动量和质量,而且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事物相互转化。按照物 理场的这种观点,场和实物并没有严格的区 别。室内设计中空间的“无”和“有”的关 系同样可以理解为场和实物的关系。
虚拟流动空间
31
3.2空间形象与尺度
一、空间形象与尺度系统是室内设计审 美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32
室内空间形象是空间形态通过人的感 觉器官作用于大脑的反映结果。界面围合 的空间样式,围合空间中光照的来源、照 度、颜色,界面本身的材质,围合空间中 所有的装饰陈设物,综合构成了空间的总 体形象。平面布局中功能实体的合理距离, 墙面顶棚装修材料的组合,装饰陈设用品 的悬挂与摆放,都与尺度的比例有着密切 的关系。
18
﹡墙面是建筑空间存在的限定要素。
它以物质实体形态存在的面,在地面上分 割出两个场。 ﹡顶棚是建筑空间终极的限定要素。 它以向下放射的场构成了建筑完整的防护 和隐蔽性能,使建筑空间成为真正意义上 的室内。
19
地面的空间限定
20
梁柱的空间限定与流动
21
墙面的空间限定
22
顶棚的空间限定
23
不论何种空间均是由不同形态的界面围 合而成,围合形式的差异造就了空间内容的 变化,按空间构成方式来区分内容,能够从 空间的本质特征来营造符合功能与审美要求 的环境。室内空间的构成方式受其形态的影 响与制约呈现出三种基本形式:静态封闭空 间,动态开敞空间,虚拟流动空间。
12
由空间限定要素构成的建筑,表现为 存在的物质实体和虚无空间两种形态。前者 为限定要素的本体,后者为限定要素之间的 虚空。从环境艺术设计的角度出发,建筑界 面内外的虚空都具有设计上的意义。由建筑 界面围合的内部虚空恰恰是室内设计的主要 内容。这个内部空间的实体与虚空,存在与 使用之间是辨证而又统一的关系。显然,从 环境的主体——人的角度出发,限定要素之 间的“无”,比限定要素的本体“有”,更 具实在的价值。
49
⑶ 光色与质感:利用色相的明度、纯 度变化,材质的粗糙平滑对比,照明的 配光形式区分,达到分隔空间的目的。 ⑷ 界面凸凹与高低:利用界面凸凹和 高低的变化进行分隔,具有较强的展示 性,使空间的情调富于戏剧性变化,活 跃与乐趣并存。
50
⑸ 陈设与装饰:利用陈设和装饰进 行分隔,具有较强的向心感,空间充实 层次变化丰富,容易形成视觉中心。 ⑹ 水体与绿化:利用水体和绿化进行 分隔,具有美化和扩大空间的效应,充 满生机的装饰性,使人亲近自然的心理 得到很大的满足。
2、空间组织方式 (1)线性结构 (2)放射性结构 (3)轴心结构 (4)格栅形结构

► ► ► ► ► ► ►

► ►

39
► ► ► ► ► ►
(3)虚拟空间:无空间边界,却对原有空间起限定作用 (4)共享空间:多用于教堂 (5)过渡空间:其实是前后空间 (4)格栅形结构
2、空间组织方式 (1)线性结构 ► (2)放射性结构 ► (3)轴心结构

吉迪恩的《空间•时间•建筑》(1941)
布鲁诺·塞维的《建筑空间论》(1957) 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1960) 诺伯特·舒尔兹的 《存在·空间·建筑》(1971) 芦原义信的《外部空间设计》(1975)
第二章 空间分割与联系
建筑中表现为实体的空间限定要素 呈四种形态:地面、柱与梁、墙面、顶棚。 ﹡地面是建筑空间限定的基础要素, 它以存在的周界限定出一个空间的场。 ﹡柱与梁是建筑空间虚拟的限定要素。 它们之间存在的场构成了通透的平面,可 以限定出立体的虚空间。
在这以前,中外学者都曾对“空间”这一 概念有过重要的论述。例如,我国先秦时期 著名哲学家老子在他的重要典籍《老子》一 书中有一段现在经常被人们引用的话: “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 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是故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
从19世纪开始,有许多德语国家的美学家开始使用“空间”这个 术语。最好的例子是黑格尔,他在《艺术哲学》中就大量使用了这个 术语。受哲学、美学领域的影响,空间作为一个相对独立而又有着明 确含义的建筑术语,于19世纪末在德国建筑领域出现,随后又流传到 英语国家。 以后,建筑空间从更广泛的空间概念中被抽象出来,成为建筑学 领域中的一项首要工作,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们在各自的工作范围内 探索和研究着新的建筑空间概念,并赋予建筑空间更多的意义。
33
空间形象的尺度比例
34
在空间形象与尺度系统中尺度的概念包 含了两方面的内容: 1、一方面是指室内空间中人的行为心理尺 度因素,这种因素主要体现在与人的行为心 理有直接联系的功能空间设计上。由于室内 尺度是以人体尺度为模数。人的活动受界面 围合的影响,其尺度感受十分敏锐,从而形 成以厘米为单位的度量体系。这种体系以满 足功能需求为基本准则,同时影响到内部空 间中人的审美标准。
51
空间分隔
52
划分空间
53
3、 空间组合 (1) 包容性组合:以二次限定的手法,在一 个大空间中包容另一个小空间,称为包容性 组合。 (2) 邻接性组合:两个不同形态的空间以对 接的方式进行组合,称为邻接性组合。 (3) 穿插性组合:以交错嵌入的方式进行组 合的空间,称为穿插性组合。
45
(3)意象分隔:非实体界面分隔的空间, 称为意象分隔。这是一种限定度很低的分 隔方式。空间界面虚拟模糊,通过人的 “视觉完形性”来联想感知,具有意象性 的心理效应,其空间划分隔而不断,通透 深邃,层次丰富,流动性极强。
46
非实体界面是以栏杆、罩、花格、构架、 玻璃等通透的隔断,以及家具、绿化、水体、 色彩、材质、光线、高差、音响、气味、悬 垂物等因素组成。
40
界面围合是空间形象构成的主要方面。 空间形象的界面围合样式主要由空间分隔、 空间组合与界面处理三个部分组成。 1、 空间分隔 空间分隔在界面形态上分为绝对分隔、 相对分隔、意象分隔三种形式。
41
2、尺度的另一概念是指室内界面本身构造 或装修的空间尺度比例。这种主要满足于空 间立面构图的尺度比例标准,在空间形象审 美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后,建筑空间从更广泛的空间概念中被抽象出来,成为建筑学领域 中的一项首要工作,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们在各自的工作范围内探索 和研究着新的建筑空间概念,并赋予建筑空间更多的意义。
但是,无论物质或精神需要,都将 受到当时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水平和 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制约。人们的需要随 着社会发展提出不同的要求,空间随着 时间的变化也相应发生改变,这是一个 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动态过程。因此, 室内空间的内涵、概念也不是一成不变 的,而是在不断地补充、创新和完善。
24
第三章 空间类型
25
第三章 空间类型
1. 静态封闭空间具有如下特征: ⑴ 限度性强的界面围合; ⑵ 内向的私密性尽端; ⑶ 领域感很强的对称向心形式; ⑷ 空间界面及陈设的比例尺度协调统一。
26
静态封闭空间
27
2. 动态开敞空间具有如下特征: ⑴ 界面围合不完整,某一侧界面具有开洞 或启闭的形态; ⑵ 外向性强,限定度弱,具有与自然和周 围环境交流渗透的特点; ⑶ 利用自然、物理和人为的诸种要素,造 成空间与时间结合的“四维空间”; ⑷ 界面形体对比变化,图案线型动感强烈。
47
相对、意象分隔
48
2、 空间分隔具有以下几种典型的方法: (1) 建筑结构与装饰构架:利用建筑本 身的结构和内部空间的装饰构架进行分隔, 具有力度感、工艺感、安全感,结构架以 简炼的点、线要素组成通透的虚拟界面。 (2) 隔断与家具:利用隔断和家具进行 分隔,具有很强的领域感,容易形成空间 的围合中心。隔断以垂直面的分隔为主; 家具以水平面的分隔为主。
10
从空间限定的概念出发,环境艺术设 计的实际意义,就是研究各类环境中静态 实体、动态虚形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功能 与审美问题。
11
抽象的空间要素点、线、面、体,在 环境艺术设计的主要实体建筑中,表现为客 观存在的限定要素。建筑就是由这些实在的 限定要素:地面、顶棚、四壁围合成的空间, 就像是一个个形状不同的空盒子。我们把这 些限定空间的要素称为界面。界面有形状、 比例、尺度和式样的变化,这些变化造就了 建筑内外空间的功能与风格。使建筑内外的 环境呈现出不同的氛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