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动画片中的人物 (下)

合集下载

小学课堂 小和尚身世之谜课堂教案

小学课堂 小和尚身世之谜课堂教案

第三讲小和尚身世之谜第三讲:小和尚——身份之谜(13-15自然段)一、词语积累库:(写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的词语)二、文学思维抢答题:寻找思维点:看图讲故事——小和尚有什么特点?说一说:小和尚从哪来——捡的、天上掉下来的、妈妈送来的。

三、速度大比拼(练习四)写一写:小和尚的来历四、我行我来秀1、招牌语言——歌曲改编、生活语言(练习一)想一想:小和尚最爱哼的歌(小呀嘛小和尚、泪汪汪、清早去烧香、想起爹和娘,悔不该出家嘛做和尚),小和尚最爱说的话:(练习二)演一演:小和尚闪亮登场(练习三)写一写:小和尚出来了,他嘴里。

2、招牌动作——机器人、动物状、动漫人物(练习四)说一说:小和尚的招牌动作是什么(练习五)演一演:小和尚闪亮登场(练习六)写一写:小和尚的动作(部位+动词+联想)3、整理综合练习:第一段:庙里有个小和尚,他小时候。

第二段:小和尚出来了,他的嘴里。

第三段:小和尚的招牌动作。

家庭作业(填空题):做龙孩子可以写三段、做牛孩子可以写二段、做熊孩子只写一段。

A组:每天早上,小和尚都要干什么?B组:每天白天,小和尚都要干什么?C组:每天晚上,小和尚都要干什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xxx老师,今天与同学们第一次见面,和同学们玩一个有趣的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大小西瓜,规则呢就是(apt),现在我们先试玩一轮。

(嗯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这么快就会玩了,现在游戏正式开始。

全体起立,做错的同学呢就监督身旁的同学,指出谁错了老师也给你加分。

)第一个环节:词语积累库上课之前呢,我们再一起重复一下我们的课堂规矩,第一个,当老师说到掌声响起来,同学们就啪啪、啪啪啪,第二个:当老师说到一二三时,同学们就要说坐端正,同时坐好。

同样,我们今天所加的分数呢,最后也是能够兑换礼品的。

这节课呢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小和尚的身世之谜,下面,开始我们第一个环节—词语积累库,让我们一起喊出我们的通关口号:词语积累库—天才第一步。

现在,我们的通关开始了,首先,大家看一下这些图片,说一说,我们经常用到的形容眉毛的词语有哪些呢?(说一说):(他的眉毛弯弯的,像月牙儿一样)说完眉毛,我们再来说一说形容眼睛的词语有哪些呢?(第二张眼睛黑亮黑亮的像一样第三张小和尚正在睡觉但是可以看到长长的睫毛就可以说长葡萄睫毛扑闪扑闪的,第四张:小和尚生气了,他的眼睛是怎样的?圆溜溜的...... )形容眉毛的词:浓眉大眼眉清目秀弯弯的像月牙儿柳叶眉又黑又粗浓密稀疏形容眼睛:水汪汪水灵灵亮晶晶桃花眼月牙眼炯炯有神圆溜溜黑亮黑亮的细长的眼睛形容鼻子:挺直扁平小巧秀气高鼻梁微微上翘红鼻头形容脸:圆圆的肉嘟嘟胖乎乎清瘦的瓜子脸鹅蛋脸长方脸红扑扑白里透红憔悴苍白(写三个,打横线,让学生再说三个)同学们,说完这些词语呢,我们一起读一遍,给同学们3分钟时间,把这些词语摘抄在本子上,第一个写完的加30分第二个写完的加25分第三个写完的加20分....(3 2 1 时间到,停笔。

《影视鉴赏》

《影视鉴赏》
第一代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无声电影时代的导演,如郑正秋、张石川等;
第二代三四十年代有声电影时代的导演,如蔡楚生、费穆、孙瑜等;
第三代五六十年代活跃的导演,如谢晋、凌子风、成荫等;
第四代文革前毕业于北影的学生,七八十年代独立拍片,如谢飞、郑洞天、黄蜀芹等;
第五代文革后第一批恢复高考的学生,如张艺谋、陈凯歌、黄建新等;
门类鉴赏是单项的,综合鉴赏是多项的有机融合,而起融合作用的是文化视野和文化了解的统
一。
3.深刻性
综合鉴赏讲求文章的深刻性,即在全面分析认识作品的前提下,揭示作品的文化内涵、思想主旨和美学追求.更能突出重点,抓住作品的命脉和要害,指出其精彩和不足.
★影视文化的蕴涵是什么?
1.影视艺术的出现使人类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蒙太奇的分类主要有几种?:
1.对比蒙太奇前后画面内容形成显著对比。
2.平行蒙太奇不同地点的故事分别叙说,时间并行。
3.隐喻蒙太奇画面象征性内容说明故事的理念。
4.交叉蒙太奇不同地点的故事分别叙说,时间交叉。“最后一分钟营救”。
5.复现蒙太奇主要画面择时出现说明故事的理念。
法国电影理论家马尔丹将蒙太奇分为三类.
2.组成创作班子,
3.写出分镜头剧本,
4.拟定摄制计划和导演阐述;
实拍期
5.实拍
后期
6.剪辑与后期配音,
7.混合录音。
★导演向编剧要什么?
1.意念,要明确作品的中心立意、主旨。
2.人物,要有典型的人物及人物关系。
3.情景,要有精彩的故事叙说及其情节按排。
★导演构思的内含是什么?
1.主题意念的把握
地位:
叙事蒙太奇包括连续式、颠倒式、平行式、交叉式;节奏蒙太奇包括复现式、积累式;思维蒙太奇包括对比式、隐喻式、象征式、心理式.

《冰雪奇缘》人物角色分析之欧阳美创编

《冰雪奇缘》人物角色分析之欧阳美创编

《冰雪奇缘》人物角色分析现任20世纪福克斯电影发展主管的克里斯多夫•沃格勒研究了约瑟夫•坎贝尔关于以神话为基础的叙事故事的理论,把坎贝尔的思想应用在角色塑造里面。

沃格勒指出一共有七种角色原型:英雄、导师、关卡守门人、信使、变化者、影子和小丑,而且一个角色在剧本故事中不同阶段可以扮演不同的原型。

在这个理论中,“英雄”指故事的主人公,是整个故事的核心人物。

重要的决定和行为都是由他来完成。

他是获得观众认同或者倾慕的对象,在整个叙事中,“英雄”要经历重大的磨难来让自己成长。

“导师”是睿智,经验丰富的角色,他通过提供教诲或者训练帮助“英雄”。

导师还会激励“英雄”,帮助他克服恐惧和绝望。

“导师”代表了高尚的形象。

“使者”是宣布重要变化或挑战,召唤“英雄”踏上旅程的角色。

“影子”代表英雄内心的黑暗面,被压抑的恐惧和痛苦的回忆。

“变化者”是通过伪装或者谎言迷惑误导“英雄”。

“关卡守门人”是在叙事中常常阻碍“英雄”前进的角色,“关卡守门人”的出现是为了考验“英雄”是否能真的做好准备迎接挑战。

“小丑”是通过玩笑和恶作剧让故事增添一些轻松感。

在动画《冰雪奇缘》中一共出现以下几个重要的人物:艾莎、安娜、克斯托夫、汉斯、驯鹿斯特、威思顿公爵、雪怪、地精等重要的角色。

艾莎和安娜是生活在阿伦黛尔王国的两个公主姐妹。

姐姐艾莎姐出生便带有能够创造冰雪的魔法,小时候使用魔法和妹妹安娜玩耍,无意中伤害了妹妹。

阿伦戴尔王国的国王找到了在影片中扮演“导师”角色的地精。

这些古老的生物生活在深谷,平时看似一块球形石头,只有在它们愿意为人看见的时候才会显现出真面目。

它们是指引者,帮阿伦戴尔王国暂时解除了危机。

并告诫艾莎如何去规避这些麻烦。

整个故事的转折点是艾莎加冕日,单纯的安娜决定与初次见面的汉斯结婚遭到艾莎的极力反对。

由于情绪失控艾莎释放出了一些寒冰。

汉斯在这里扮演着的是“关卡守门人”的角色,阻碍事情的发展。

汉斯是邻国小岛上的一个王子,由于辈分比较低,无望于继承本国的王位。

《动漫——动起来的漫画》PPT课件

《动漫——动起来的漫画》PPT课件
日本动漫
日本
宫崎骏,日本著名动画导演、动画师及漫 画家。代表作有《千与千寻》、《天空之 城》、《风之谷》、《幽灵公主》等。宫崎 骏动画作品大多涉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和平主义及女权运动,出品的动漫电影以精 湛的技术、动人的故事和温暖的风格在世界 动漫界。
中国、日本、美国动画片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美国动漫
中国
美国
日本
中 国
日 本
美 国
请你仔细体会:不同国家的动画片所表现的故 事情节以及文化内涵有什么不同?
中国
日本
美 国
1.注重主题性,内容积极向上,往往富有教育
中 意义。 国 2.坚持民族传统,具有中国特色。
3.人物造型以写实为主,风格质朴。
1.多以现实为题材,关注人与自然。
日 2.多体现人物的坚持、顽强、有正义感等品格, 本 体现人性的真、善、美。
小学人美版·美术 五年级下册 第11课
动漫——动起来的漫画
-.
请根据描述,猜一个卡通人物
猜谜语
打一卡通人物
不是王后带王冠, 魔鬼身材披长衫。 耳朵尖尖爱漂亮, 发起火来把锅端。
猜谜语
打一卡通人物
猜谜语
打一卡通人物
一根藤上七朵花, 各个兄弟本领大。 打败妖魔和鬼怪, 兄弟同心力量大。
猜谜语
打一卡通人物
3.人物造型漂、可爱,画面精致唯美。
1.动画类型一种是搞笑动画,一种是美国个人
美 英雄主义之下的超级英雄动画。 国 2.主题多体现向往自由、平等。
3.人物造型大多夸张而搞怪,肢体语言丰富。
1、介绍一下自己喜欢的动漫形象。
2.可以将自己喜欢的原因(如形象特点、 色彩风格、性格特点、表现形式等)写 在自己收集到的动漫形象的旁边。

第三讲中国电影概况与名作赏析

第三讲中国电影概况与名作赏析
债主和大地主”。 影响:1950年,我国拍摄国产故事片29部,1951
年仅有1部。1951年至1954年4年中,共计拍摄了 16部。
31
《柳堡的故事》 上演时间:1957年 导演:王萍 女主角:二妹子陶玉玲 突出了苏北水乡的风车、杨柳、板桥、轻舟的优
美画面 。 主题曲:《九九艳阳天》
32
5
二、左翼时期(1931~1937)
1930年后,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成立。 九一八、一二八事变后,电影界的有识之士深感时代需要
反映现实的影片。
生产了《狂流》、《都会的早晨》、《春蚕》、《姊妹 花》、《民族生存》、《三个摩登女性》、《小玩意》、 《渔光曲》(蔡楚生)、《新女性》、《大路》、《神 女》、《生之哀歌》、《逃亡》、《桃李劫》、《风云儿 女》等优秀影片,左翼电影运动取得辉煌成就。
13
四、抗战之后(1945~1949) 这一时期上海共有20多家小电影公司,拍摄了约
40部影片,其中大部分渲染谋杀、间谍、侦探、 心理变态或描写所谓家庭爱情纠葛等。 优秀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 《乌鸦与麻雀》、《松花江上》、《夜店》、 《还乡日记》、《遥远的爱》、《幸福狂想曲》、 《小城之春》等。 第二代导演:蔡楚生、史东山、费穆、孙瑜等。
26
田壮壮
生于1952年。
No 处女作《我们的角落》率先在文艺界引起轰动。
作品:《盗马贼》、《猎场札撒》、《蓝风筝》、《小城 之春》(翻拍) 。
Image 《蓝风筝》以独特的视点来看待“文革”,被禁拍10年。
日本著名评论家佐滕忠男称他为“当代中国最有才华、最 杰出的电影导演”。
推荐作品:《蓝风筝》
27
八、 产业化时期(1996---) 1993年,中国电影市场化意识萌生之年, 当时提出

五年级下册美术课外班素材-第三课 人物的初步了解和简单练习——超Q版人物-全国通用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课外班素材-第三课  人物的初步了解和简单练习——超Q版人物-全国通用版

第三课人物的初步了解和简单练习——超Q版人物引言:在学习简单人物之前,我们一定要了解人物的头身比例,头身比例是画漫画人物的关键,漫画中各种人物角色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头身比例,不同的头身比例能偶让漫画角色体现出不同的个性特点。

一、头身比的基础知识。

头身比是指一个人的身高与头长的比例。

(图1--2)人体比例确定用测量法:人物站立时,从头顶到脚后跟的距离与头长相比,以头长为单位测量,头宽为一个头长,转个角度测量即可。

通常头身比例为6至8头身。

创作小提示:起形时:上留天,下留地,左右留缝隙(除却特殊情况之外)等比例放大到纸上,不要偷懒不量,不要差不多。

要认真量取比例,才能更准确的去画,也避免总是出错而造成的多余的麻烦。

二、超Q版人物的基础1、什么是超Q版人物在漫画中时常可以看到漫画角色的缩小版,用来表现角色夸张的动作和表情,这些可爱的缩小版就是Q版人物,而超Q版人物是它里面最简单最为容易掌握的一种类型。

它的特点在于简单,概括性很强。

主要是图形和简单线条的组合和运用,初期练习简单人物,易于学习和理解。

2、头身比例变化漫画人物额头身比例大约为6.5头身到7.5头身之间,而Q版人物不是正常的头身比例,Q版人物的头身比例大多都在2头身到4头身之间,而超Q版人物的头身比例比Q版人物要小一点,大概在1个半头身左右,造型也要简单流畅。

不适合表现人物动态,但是能够极大地突出人物表情,非常可爱。

3、超Q版人物的主要特点与写实人物比例的区别。

(图3)①头部变得很圆润,线条简单概括化,眼睛扩大,结构简化,省略了鼻子,有时候也省略了嘴巴。

②整个体型变得短小圆润,线条简单。

③四肢变得短小,省略了指头,用一些简单图形概括,比如圆形或是椭圆形。

④一些小细节没有了,简单概括为主,,头发或是服装就是用线条和图形来表示。

创作小提示:虽然超Q版人物特点是简单概括化,但是基本的明暗关系也是存在的,也是要很仔细的上色。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超Q版人物怎么来画吧。

中国美学十五讲第三讲逝者如斯读后感

中国美学十五讲第三讲逝者如斯读后感

中国美学十五讲第三讲逝者如斯读后感篇1:嘿,大家好!我是小明,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讲我读了《中国美学十五讲》第三讲“逝者如斯”的感想。

这本书就像是一盘美味的糖果,每一讲都让我甜到心里去。

这一讲,就像是一颗跳跳糖,让我的脑袋里充满了新奇的想法。

“小明,你读了这一讲有什么感觉啊?”同桌小红好奇地问我。

“嗯,我觉得啊,这一讲就像是时间的河流,流得飞快,让人捉不住。

”我一边翻着书页一边回答。

小红歪着头,疑惑地问:“时间的河流?那是什么呀?”“哈哈,你看,时间就像一条河,不停地流啊流,我们就像河边的小孩,想要伸手去抓,但总是抓不住。

”我比划着说。

“哦,我懂了,就像我们玩沙子,沙子从手里溜走一样。

”小红点头说。

“对啊,逝者如斯,就是说时间过得好快,就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

”我解释道。

“那你觉得这一讲最有趣的是什么呢?”小红又问。

“我觉得最有趣的是,作者用了好多比喻,把时间比作河流,把美比作花朵,把艺术比作天空。

”我兴奋地说,“就像是我们画画,用不同的颜色和形状来表达我们的想法。

”“哇,听起来好美啊!”小红眼睛亮晶晶的。

“是啊,我觉得这一讲让我明白了,美不仅仅是我们看到的,摸到的,它还可以是我们感觉到的。

”我认真地说。

“就像妈妈做的蛋糕,看起来好看,闻起来香,吃起来更甜!”小红开心地比喻。

“没错!就是这样!”我拍手叫好。

“那你觉得我们怎么样才能抓住时间呢?”小红好奇地问。

“嗯,我觉得我们不能真的抓住时间,但是我们可以珍惜它。

就像我们珍惜每一块糖果,每一次玩耍。

”我想了想说。

“对,我们要像珍惜糖果一样珍惜时间!”小红点头同意。

“是啊,这一讲让我学到了很多,虽然我还小,但我已经开始懂得珍惜时间,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份美好。

”我总结道。

“小明,你说得真好!”小红夸奖我。

“嘿嘿,我们一起加油吧,珍惜时间,发现更多的美!”我握着小红的手,一起向着美好的未来迈进。

这就是我读《中国美学十五讲》第三讲“逝者如斯”的感想,希望大家也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美好和感悟。

第三讲_新行为主义教育理论简版2

第三讲_新行为主义教育理论简版2

三、新行为主义教育理论的评价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新行为主义教育理论 有助于学习理论的发展。但新行为主义教 育具有机械主义的特征。
主要贡献
免除了厌恶刺激的影响,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自定步调,可适应不同水平和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的学习; 精心设计的程序教材使学生能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 及时反馈能提高学习效果、减少错误; 程序的编制和研究,促进了学科教学心理的研究等。 揭示出的强化规律客观可靠。它是驯兽师的必修课,对人类 的行为管理和学生学习过程的控制和激励也有重要的参考价 值。 提出强化理论,形成了行为主义科学分析的理论与技术,并 广泛地运用于人类实践,是心理学研究的重大理论突破。 相比此前以思辨为特征的心理学来说是一大进步,大大提高 了教育教学研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一)学习理论 2、强化理论
强化与强化物:强化物是指能够增加反应可能性的刺 激。通过强化物增强某种行为的过程就叫做强化。 强化物的种类:(1)原发性强化物。包括食物、饮 料及其他实物等。 (2)继发性强化物。指通过学习得来的强化物:① 活动性强化物,如玩球、看画册、绘画、游戏、过生 日等;②社会性强化物,如赞扬、拥抱、微笑、抚摸 等;③一般性强化物,如钱、代币(五角星、红花、 小红旗)分数、等级等。 教学中如何运用?
行为的含义和特征
行为(behavior)是有机体在各种内外部刺激影 响下产生的反应,包括内在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1.行为就是人们说的和做的 2.行为具有多种测量尺度 3.行为可以由别人或者行为人自己进行观察、描 述和记录 4.行为对外界环境产生影响 5.行为具有可塑性 6.行为可以是公开的,也可以是隐蔽的
(二)程序教学理论
1、课堂教学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造型会对剧情产生影响 当故事的大框架定下来以后,有些具体细节的设计和人物造型有 不可分割的关系。
动画剧本中的对白
用对白塑造人物性格,“说”出人物心声。 一、剧作中对白的含义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剧中人物的交谈活动,体现在剧本中就是对白。 对白是剧作者塑造人物的基本手段之一。 在剧本中运用对白的基本要求包括: 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逻辑;具有个性色彩。 符合人物关系和规定情境。 具有动作性。 精炼、明朗、生动、必要时蕴含丰富的潜台词。 与画面及其他表现元素(音乐音响)等密切配合。 做到生活化、口语化。
第三讲
动画片中的人物 (下)
主讲:杨曙旺
上节回顾
动画人物的剧作特征
一、首先主人公的唯一性,是戏剧矛盾的中心。 二、动画人物的性格 三、“给人物一双想象的翅膀”
本讲目标
了解动画剧本中的人物设定 掌握对白的重要性 掌握剧本塑造中的一些小窍门
主要内容
剧本中的人物动画设定 动画剧本中的对白 定型化与类型化:时代特征的加入 怪物外表与英雄心 习惯动作及口头禅的设计
预习
预习“角色”的主要内容
第二,对主人公定位进行大胆的重新设计,故意和经典唱反调。 只有对社会和观众的心里有一定的把握,这种求新、求变化,才 能恰到好处,达到事半 功倍的效果。
怪物外表与英雄心
“形”天马行空,“心”离不开人性。 那么,这个“新”与“奇”的度该怎么样把握,设计得恰到好处, 你的角色会是个让观众惊喜的新鲜人物。 回想一下看过的商业动 画片,分析其中的主要角色, 无论他们外表、个性如何, 内心世界都有很多相似点:人 性中最为耀眼的光芒会在关 键时刻闪现;善良勇敢、为 爱献身、富裕责任感等等。
2.用对话展示角色 2.1 用语言特色塑造人物 每个角色都应该有独特的语言,与其性格、身份相符的语言。这 里也包括了设计人物口头禅、习惯用于等等。塑造人物语言特点最直 接的方法就是对比。同样的处境人物之间由于性格不同,就会说出截 然不同的语言。
2.2 用语言展现心理活动 对话是展现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通过对白来展现人物,是比较 常用的一种方式。 作为表露人物内心的语言,要从人物的心里逻辑方面多作考虑, 只是把心里话都直白地说出来,那还远远不够。语言背后的情绪、心 理变化、潜台词都要考虑进来。
大多数剧本,尤其在动画剧本中,人物造型是剧作者必须要去预 先设计的,造型因素会直接影响到人物的性格,甚至故事情节。 一、造型和人物性格特征 人物造型往往先入为主,给观众留下第一印象。人物的造型会帮 助创作者塑造人物。 剧本作者为主要人物设计 的各种各样的“神力”,往往就 是和人物的造型紧密联系的。 造型设计和人物设置如此紧密 联系,只有在剧本阶段打好了 基础,明确了造型的重要“组 建”和设计方向,才能真正发 挥出造型在影片中的作用。
重点及难点
重点:动画剧本中的对白 习惯动作及口头禅的设计
剧本中的人物动画设定
动画造型首先是“写”出来的,造型和人物个性、故事情节有着 密切的关系。 感觉很奇怪不是吗? 动画造型不是美术设计人 员制作的吗,怎么会是 “写”出来的。
其实造型的内涵,包 含着和人物性格的互动关 系,对剧情也会产生不可 小视的影响。
二、动画剧本对白特点 1.对白要有节制 没有人喜欢“听”的剧情。在动画剧本创作中,应该有节制地使用 对话。对于一部影片来说,他的魅力在于影响的传达。那为什么不让 观众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影像上呢?对白在情节发展中只是用来推动 事向前发展并且推动情节,透露信息,提供冲突的。所以再篇幅上不 需要有很多的描述。
习惯动作及口头禅的设计
如何让你的动画人物独特而富有感染力呢?为他设计一个鲜明到 位的“外在特征”,是最为直接有力的方法。 如何把人物内在的性格、特点最为简洁地生动地外化出来。设计 人物的习惯动作和口头禅是很好的方式。 无论是习惯动作还是口头禅,当运用在剧作中塑造人物时,有两 点需要特别注意。 第一,习惯动作和口头禅的 设计要符合人物性格。 第二,通过重复强化。
小结
动画剧本中的人物设定 在动画剧本中人物的个性和故事情节都需要剧作者在对人物 进行造型时考虑的 对白的重要性 对白可以塑造人物的性格,“说”出人物的心声 剧本塑造中的一些小窍门 拒绝人物设定的定型化,加入时代特征 怪物外表与英雄心 习惯动作和口头禅的设计
作业
在上节课的人物塑造的基础上,为这个人物编写符合他(她) 的口头禅和小动作。 观看动画片,分析出动画片中人物的口头禅和小动作都是出现 在什么时候的。
2.3 用对话展示剧情 用对话来推进剧情是很直接的方式,但是要慎重使用。用动作和 行为来展现情节会更符合动画的特性。对于那些只需一笔带过,或者 需要解释清楚的情节,可以选择用对话来展现。
时代特征的加入
类型化人物强调人物性格的典型性,定型化人物则在重复呆板的 套路。 之前我们对类型化的描述说明,动画的创作基本上是类型化人物 的塑造。我们现在创作动画剧本就要避免定型化的人物设定。避免定 型化也并非凭着自己的想像,处处都故意“反其道行之”,那样的人 物形象只会让人觉得造作、别扭。 怎么样避免定型化的人物呢? 我们从两个方面来入手: 第一,强化人物的原创性, 加入时代特征。 一个成功的动画人物,剧本 必然在他的身上有一些独创的内 容,是以往的人物身上没有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