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毒脲醛树脂单元改性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胶合板用低成本低毒脲醛树脂的研制

固体含量, % 5 0
4 3 . 2
4 2 . 5
4 1 . 4
3 9 . 6
储存期 / d
适用期 , h 游离甲醛
含量, %
≥6 0
≥4 0
.
≥6 0
≥4
0 . 2 4
≥6 0
≥4
0 . 1 8
≥6 0
≥4
乳白色 乳 白色
无杂质 无杂质
D H值 黏度 / s 7 . 2 2 3 7 . 3 2 l
无杂质
7 . 4 2 l
无杂质 无杂质
7 . 5 2 3 7 . 5 2 2
均匀液体 均匀液体 均匀液体 均匀液体 均匀液体
固体含量 , % 4 l
0 . 1 2
≥6 0
≥4
0 . 0 8
3 8
面粉 、淀粉作为多糖物质 ,在高温及催化剂的作用
从表 2可知 ,随着改性剂加入量的增加 ,固体含量
下可 以糊化 、部分醚化 ,形成烷 氧基 以及醛化淀粉 ,同 降低 ,游离 甲醛含量 明显减少 ,黏度也随着降低 ,但胶 时 由于形成 网状结 构分子 , 加上淀粉 自身有一定 的增稠 粘剂 的储存期与适用期都 比较长 ,可以满足胶合板生产 效果和粘接强度 ,可 以减少胶合板的透胶 ,提高预压性 要 求 。 . 2 改性剂 B 加入 墩对脲醛树脂性能的影响 能 ,达到较好 的胶合强度。氨水与 甲醛起化学 反应生成 3
4 2
4 2 . 5
4 4
4 5 . 6
p H 为酸 陛。 反应一定时间后加入第二批尿素 , 保温; 待反
应至终点 , 调p H为 7 . 0 左右 , 加入第三批尿素 , 使 甲醛与
脲醛树脂的研究现状与研究前景

综述专论化工科技,2005,13(4):50~54SCIENCE &TECHNOLO GY IN CHEMICAL INDUSTR Y收稿日期:2005204214作者简介:严顺英(1982-),女,云南大理人,昆明理工大学在读硕士,主要从事精细化工、高聚物合成方面的研究。
33通讯联系人。
3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0112045)。
脲醛树脂的研究现状与研究前景3严顺英,顾丽莉33(昆明理工大学生化学院,云南昆明650224)摘 要:从脲醛树脂胶粘剂的合成机理、合成工艺参数及条件、游离甲醛含量的降低、树脂的改性、树脂的固化理论及化学构造等方面,综述了近几年来前人对脲醛树脂胶粘剂的研究进展,同时结合近期的研究工作,分析并提出了该合成树脂的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脲醛树脂;合成机理;工艺;游离甲醛;改性;固化理论;化学构造中图分类号:TQ 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0511(2005)0420050205 脲醛树脂(U F 树脂)是尿素与甲醛在催化剂(碱性或酸性催化剂)作用下,缩聚成初期脲醛树脂,然后再在固化剂或助剂作用下,形成不溶、不熔的末期树脂[1]。
脲醛树脂于1844年由B.Tollens 首次合成,1896年在C.G oldschmidt 等的研究后首次使用,而中国脲醛树脂是在1957年开始工业化生产的,1962年成为胶合板生产的主要胶粘剂。
脲醛树脂胶粘剂与其它胶粘剂相比具有许多优点,其中最大的优势是原料充足、价格低廉,是合成树脂中价格最低的[2]。
由于其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木器加工、胶合板、刨花板、人造板的生产及室内装修等行业,是目前粘合剂中产量最大的品种,占木材胶粘剂总产量的80%以上。
具有其它胶种难以取代的竞争力。
1 市场销售现状与展望1.1 市场销售现状脲醛树脂胶的消费主要集中在亚洲、西欧和北美等。
2001年西欧的消费量为2500kt ,美国消耗800kt ,印尼消耗750kt ,中国内地消耗达到1000kt 。
脲醛树脂胶黏剂

脲醛树脂胶黏剂脲醛树脂胶黏剂的改性研究09应化卢琼32号一、脲醛树脂的特点脲醛树脂胶黏剂我国木材工业用量最大合成树脂胶黏剂,占木材加工业胶黏剂总消耗量60%多,占人造板用胶量90%左右。
脲醛树脂胶黏剂的主要优点是在固化之前具有水溶性,对许多基材使用都很方便,并且能同其他许多材料一起使用,它也可以使染料和颜料任意着色,耐溶性能好,硬度高。
胶接强度高、耐冷水性能、耐热水性能高;固化迅速;与水混溶性好,易调制合适黏度浓度等;但脲醛树脂也有其弱点:在固化时收缩率较大,胶层易产生裂缝,耐水性差;含有游离甲醛,在使用脲醛树脂或使用脲醛树脂胶黏剂制备的产品过程中,会释放出甲醛的恶臭味,并强烈地刺激人的视黏膜、鼻黏膜和上呼吸道,严重危害人的身体健康。
只有对脲醛树脂进行改性,降低游离甲醛含量,才能使之符合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的要求,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所以,新的环保型脲醛树脂是脲醛树脂发展的方向[1]。
当前脲醛树脂黏胶剂的改性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降低游离甲醛含量;提高脲醛树脂的耐水性;改进树脂稳定性;提高脲醛树脂胶粘接强度;减小脲醛树脂胶收缩性;改善脲醛树脂胶脆性;提高脲醛树脂胶初粘性等二、脲醛树脂的改性a、降低脲醛树脂毒性随着改性脲醛树脂胶黏剂研究的不断深入,树脂综合性能的到明显提高。
应用领域也随之拓宽。
但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脲醛树脂胶黏剂中游离甲醛含量高,以及在生产过程中交接制品散发出来的游离甲醛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引起环保专家和消费者的关注。
所以,在不断降低产品综合性能的前提下生产和使用低毒脲醛树脂胶黏剂势在必行。
脲醛树脂中游离甲醛含量一般依据欧洲标准制定,利用钻空法测量板材中游离甲醛含量,据此判定脲醛胶中游离甲醛含量,分为E1级(<10mg/100g)、E2级(<30mg/100g)、E3(<60mg/100g),其中E1级和E2级属于环保型[2]。
(1)胶接制品甲醛释放的原因根据甲醛释放机理不同,游离甲醛存在方式分为两种:单体游离式及复合分解式。
改性低毒脲醛树脂的固化研究

摘 要 :研究 了非等 温过 程中改性低毒脲醛树脂 固化体 系和未改性脲醛树脂 固化体系的固化行 为 ,并研究 了不 同固 化剂施用 量对改性树脂 固化的影响 ,对不同树脂体系固化后 的结构进行 了表征。结果表 明 ,改 性的 u F树脂 固化后 的 交联度大 于未改性树脂 固化后的交联度。 关键 词 :脲醛树脂 ;固化剂 ;固化动力学
S u y o rn fM o i e w xc Ur a f r l e y e Re i t d n Cu i g o df d Lo To i e -o ma d h d sn i
L i ,H A G S uj , I hn U J n U N h —e WE u a i C
(6 :C ,广 西师范学 院化学 试剂 厂 ;六 亚 甲基 四 3 %) P
的合成工艺 ,同时在合成过程 中加入改性剂 的方法, 已证实能合成 出游离 甲醛含量控制在 0 1 .%的脲醛树
脂。然而随着脲醛树脂结构 的变化 ,其综合性能也随 之变化 ,其 中树脂 固化就会受到显著影响。固化是胶 合的关键过程 ,U F树脂在酸性介质下迅速完成缩聚 、
U F树 脂 。 13 改性 U . F树 脂 固化 动 力学 测试 样 品 的处理
材胶合强度、甲醛释放量和生产效率 。在实际应用 中 既要求 胶 黏剂 固化速 度快 ,适 用期 又要 长 ,这是相 互 矛盾的两个指标 ,但又是生产上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采用 N 4 1 固化剂 ,对 自制的新型低毒脲 HC做 醛树脂的固化进行初步探讨 ,得出改性低毒树脂 的固 化温度、最佳固化剂的施用范围及其固化反应的活化
s o e e d g e f e c o s n ig o e mo i e F rsn W ih rt a a f e u t ae F rsn h w t e re o r sl k n ft d f d U e i a h g e n t to nr t d U e i . d h h t i h i s h h h t e Ke wo d :U e — r l e y e Re i ;C r g Ag n y r s r a f mad h d s o n u n e t; C r g Dy a c i u i n mis n
现代胶粘剂的研究新进展

基础知识——酚胶(PF)
有毒,腐蚀 和刺激
苯酚(石炭酸)+甲醛→酚醛树脂
热塑性PF:F/P<1 热固性PF:F/P>1
常温固化型 加热固化型:液态、粉末状、胶膜
Why?
合 f≥3(f:官能度)
成 条 件
碱性条件 甲醛过量F/P>1
v慢,放出Q少,反应容易 控制 反应生成的酚钠能溶于水,
能得到水溶性的胶黏剂。
而呈微红色。易溶于醇,不溶于水,对水、弱酸、弱碱溶液稳定。具有 良好的耐酸性能、力学性能、耐沸水、耐久性能。
缺点:成本高、胶层颜色较深、胶层内应力大易老化龟裂、渗透能力强而
易透胶、耐碱性差、固化时间长、毒性大。
使用场合:主要用于室外。
7
基础知识——酚胶(PF)
PF的检测方法:按照标准GB/T 14074-2006测量
15
最新研究状况及趋势
不同生物乙醇木质素酚醛树脂及胶合板性 能
16
最新研究状况及趋势
17
最新研究状况及趋势
18
最新研究状况及趋势
邹怡佳的《改性三聚氰胺树脂的研究进展》中,针对MF的缺点 (水溶性差、胶膜较脆和贮存时间短)等缺点进行改性。
➢ Kohlmayr 等用可溶性淀粉、蔗糖、丙三醇来改性低分子三聚氰胺甲醛 树脂,发现丙三醇作为改性剂,可以很容易的与MF 树脂共聚,提高树脂水 溶性,并且保证树脂的性能良好。 ➢ 马天信用聚乙二醇、三聚氰胺、甲醛在酸性催化条件下缩合生成柔韧较 好的双-三嗪环结构化合物,使树脂的脆性得到明显改善。另外在树脂合成 过程中加入聚乙烯醇,使三聚氰胺、聚乙烯醇和甲醛进行共聚,也可以增加 树脂的韧性,降低脆性。 ➢ Tsvetkov 等用乙二醇和多官能团有机酸盐来改性三聚氰胺甲醛低聚物, 因为 NaOH 存在下,甲醛会发生歧化反应,而 TsN 改性体系它可以使低聚 物保持在一定的 pH 值,从而使树脂的稳定性得到提高。
脲醛树脂胶黏剂的现状及改性研究

脲醛树脂胶黏剂的现状及改性研究( 南京工程学院材料工程学院材料071 费云锋 205070119 )摘要:本文论述了脲醛树脂胶黏剂的现状,综述了脲醛树脂加工中,通过降低甲醛与尿素的物质的量比、改进合成工艺、添加改性粒子等几种方法,降低游离甲醛毒性,并对脲醛树脂加工改性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关键词:脲醛树脂;游离甲醛;环保;淀粉;纳米SiO2一.引言脲醛树脂(UF树脂)具有胶合强度高、耐水、耐热、耐腐蚀性、固化快、固化胶层无色、制做简单、操作性能好、性能优良成本低廉、原料来源丰富等一系列特点,成为我国人造板生产的主要胶种,并在材料黏结、竹木加工、纸张黏结、钢化涂料、多彩花纹涂料等行业中广泛应用,是市场上需求量最大的胶黏剂之一[1.2]。
二.脲醛树脂的现状脲醛树脂是尿素与甲醛在催化剂(碱性或酸性催化剂)作用下,缩聚成初期脲醛树脂,然后再在固化剂或助剂作用下,形成不溶、不熔的末期树脂[3]。
1844 年由B.Toiiens 首次合成,直到1896 年在C.Goldschmidt 等研究后首次使用,1929 年英国首先在工业化中应用。
我国脲醛树脂胶黏剂于1957年开始工业化生产,1962 年成为胶合板生产的主要胶黏剂,基本上取代血胶和豆胶。
目前,由于其制造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性能优良,已成为我国人造板生产的主要胶种,也是世界各国木材工业,尤其是人造板材的主要胶种。
据报道,日本80%的胶合板,几乎100%的刨花板,德国75%的刨花板,英国几乎100%的刨花板和我国人造板的80%以上都使用脲醛树脂胶黏剂[4、5]。
不过,脲醛树脂胶粘剂也存在一些缺点,如游离甲醛含量高、耐水性差、胶层固化后脆性大、耐老化性能差等,因而限制了其使用范围。
特别是游离甲醛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使用。
三.降低脲醛树脂毒性的研究3.1 控制甲醛与尿素理的摩尔比一般来说,甲醛与尿素的摩尔比越高,树脂中游离甲醛含量就越高,产品的毒性就越大。
我国低毒脲醛树脂研究进展

醛是无色气体 , 特殊 的气 味 , 有 刺激 人们 的 眼睛 和呼 吸道 黏
膜 , 烈 中毒 会 使 人 失 去 知 觉 。 同 时 , 品 中游 离 甲 醛 越 高 , 剧 产
也会使产 品适用期缩短 。脲醛树脂 中游离 甲醛产 生的主要 原
因有 3个 : ) 1 可逆 反应 中存 在 的甲醛 ; ) 甲基 、 甲基醚 、 2羟 亚
关键词 : 低毒脲醛树脂 ; 离甲醛 ; 游 控制 方法
中 图分 类号 :Q 3 . 3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0 1 9 2 2 0 ) 2— 0 1 o T 434 l A 10 —52 ( 07 0 04 一 3
脲醛树脂价廉 、 原料 易得 、 使用Βιβλιοθήκη 便 、 无色 、 有较高 的胶接
摘要 : 综述 了国内低毒脲醛树脂研 究进展 , 着重介 绍 了控 制脲 醛树脂 中甲醛释放 量的方法 , 包括脲醛树脂合成
工 艺 的研 究 , 低 羟 甲基 、 甲 基 醚 、 缩 甲醛 的 分 解 , 降 亚 半 固化 过 程 中所释 放 游 离 甲醛 的捕 捉 , 以及 脲 醛 树 脂 改性 。
半缩 甲醛 的分解 ;) 醛树脂 固化时 释放出 的甲醛。 因此理 3脲
论 上 控 制 游 离 甲 醛 的 方 法 主 要 有 以 下 几 种 : ) 制 反 应 条 1控
国家标 准要求 , 甲醛释放量可控 制在 2 g 10 g 右 , 于 0 m /0 左 低 国家标准 3 g 10 g 0m /0 。同时 , 杜官 本 用 ” N C MR研 究脲 醛 树 脂缩聚反应阶段结构形 成特 征 , 果表 明, 结 在弱碱- 酸- 弱 弱 碱 3段 式合 成工艺条件下 , 与树脂 化反应 平行存在 着一个 较 强烈的 水解 反应 , 二次缩 聚有利于降低树脂 中二亚 甲基醚键 的含量 , 并可提高树脂 的交联程度 ; 高温缩聚所得的树 脂结 构 简单 , 有利 于降低醚键 的含量和提高树脂贮存稳定性 ; 降低缩
国内木材工业中低毒脲醛树脂研究进展

Re e c d a c m e ti e — f r a d h d e i 、 ih l w s ar h a v n e n n ur a o m l e y e r sn v t o f r a d h d o t ntu e i o e tc wo d i u t y o m l e y e c n e s d d m s i o nd s r n
n lg rb s e mo i c t n a dt e oo y o y u i t df ai d i v . g n h i o i Ke r s ue y wo d : r a—fm ̄ d h d d e ie o m le y e o o t n f r e fr l e y e o e y e a h s ;fr a d h d ;lw c ne to f mad h d v e o
维普资讯
第 2卷 第2 2 期 20 7年 6月 0
河
l姗
v0 .2 № . 12 2
J IlA o JN IOFF E T Y A D OR HA D 砌 队 R( I OR S R N C R
Jl t n. 2 0 07
Ab ta t I i many a o t h e e e r h a v n e n fme o so o r g fm ̄ d h d ra — omad h d 。 sr c :t s il b u e n w rs ac d a c me to t d fl t h wei n o e y e i u e fr le y e r _ n e sg in.We c l r dlete c ne t f r efm ̄ d h d yl r gte rt f l aa df r le y e yi rvn tetc - al e L h o tn f c o e o e y e b o i h aeo t e n we n r omad h d ,b mpo i h e h 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毒脲醛树脂单元改性的研究现状与进展纪良,张长武(黑龙江省木材科学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摘要:综述了国内学者在低毒脲醛树脂配方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概括了目前国内脲醛树脂单元改性的主要途径,并预测了树脂改性合成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脲醛树脂;改性;配方;游离甲醛;胶合强度中图分类号:TQ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462(2009)07-0014-03Research Status and Development of Low Poison UF ModificationJI Liang,ZHANG Chang-wu(Heilongjia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Wood Science,Harbin Heilongjiang 150040,China )Abstract :The research development of low poison urea-formaldehyde resin prescription modification by Chinese scholars is overviewed,main methods for modifying UF resin in China are summarized,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synthesis of the modified UF is predicated.Key words :UF;modification;prescription;free formaldehyde;adhesive strength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损害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理念已经被摒弃。
对于人造板行业而言,所产生的污染主要来自胶粘剂,而脲醛树脂胶作为人造板的主要胶种,每年的耗用量占木材工业用胶总量的80%以上。
针对这种行业形势,我国于2001年12月制定了GB18580-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甲醛释放限量》等十项强制性国家标准,自2002年7月1日起强制执行。
新标准对游离甲醛释放量限制得很低,而我国大部分中小型人造板生产企业达不到国家新标准要求,主要原因是使用了游离甲醛含量高的脲醛树脂胶。
因此,研究开发低毒环保型脲醛树脂胶已成为必然趋势。
脲醛树脂的改性,立足点是在保证脲醛树脂胶合强度的前提下,降低树脂的游离甲醛含量,提高树脂的耐水性、耐老化性、贮存稳定性和适用期。
本文主要就脲醛树脂配方的单元改性合成进行总结,阐述目前国内主要院校和科研单位在此方向上的研究进展。
1脲醛树脂的污染来源及防治对策脲醛树脂的污染来源于甲醛,树脂产生的甲醛释放主要有两部分:一是以单体形式存在的甲醛,由于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当反应达到平衡后,甲醛不可能全部定量转化,这就使树脂中存在一部分残余的甲醛;二是不稳定的化学基团分解产生的甲醛,如,树脂中的羟甲基和亚甲基醚键水解均会释放甲醛。
所以要想最大限度地降低树脂中的甲醛含量,必须做到以下两点:①使反应尽可能地彻底;②合成树脂的分子结构合理,不稳定性基团含量要尽可能低。
2脲醛树脂的单元共聚改性脲醛树脂改性的目的是降低树脂的游离醛,使其达到低毒要求,提高树脂的综合性能使其能满足工业用胶要求。
从广义来讲,脲醛树脂的改性可以分为配方改性和工艺改性,而单元共聚改性是配方改性的最有效途径,它是指在脲醛树脂合成过程中引入某一助剂,这种改性剂的引入往往以提高树脂某一方面的性能为主,是综合改性的前提和基础。
2.1聚乙烯醇改性收稿日期:2008-12-30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E 0级人造板绿色环保胶粘剂的研制与开发”(2007G0818-00)第37卷第7期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Vo137No.72009年7月FORESTRY MACHINERY &WOODWORKING EQUIPMENTJul.2009聚乙烯醇作为脲醛树脂的改性助剂使用范围最广,聚乙烯醇引入脲醛树脂后,可增加树脂的初黏度,提高脲醛树脂的预压性能和耐老化性能。
聚乙烯醇能与甲醛或脲醛的初期缩合物进行反应,与甲醛加成生成聚乙烯醇缩甲醛,与二羟甲基脲反应生成稳定的交联结构;而聚乙烯醇线型链本身的柔性和其支链上醚键的柔性使整个树脂分子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可减少树脂固化时因体积收缩而释放出的能量;它本身就是一种较好的胶粘剂,所以它的加入能够使脲醛树脂的性能得到很好改善。
张建等认为在树脂合成初期阶段加入聚乙烯醇可以增加胶液初黏度、增加产品防老化性能、提高板坯的预压性能,同时也可以起到捕捉甲醛的作用。
吴苹等采用碱-酸-碱合成工艺,反应中分批次加入尿素以实现多次缩聚,在反应前期加入聚乙烯醇合成脲醛树脂,陈放1周后树脂的游离甲醛可降到0.1%以下。
顾丽利采用低摩尔比,加入聚乙烯醇改性,在低pH值下聚合和引入缩醛反应,可有效地降低脲醛树脂胶粘剂中的游离甲醛含量,得到微观结构合理的低毒脲醛树脂,其在一定聚合度下体现胶体性质。
2.2三聚氰胺改性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也是实际生产中常用的方法。
三聚氰胺具有环状结构,有六个活性点,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脲醛树脂的交联密度,可形成较多的三维网状结构,在缩聚过程中也能消耗一部分甲醛,同时它能封闭许多吸水性基团,大大提高脲醛树脂的耐水性。
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主要用来调整树脂的耐水性,改善胶层脆性和提高胶合强度。
黄纾洁等认为三聚氰胺可与羟甲基脲反应,使-OH 和-CONH-基团减少,并在初期脲醛树脂中引入三氮杂环,从而提高树脂的耐水性和耐热性。
程伟等利用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胶,无论采用共聚加成的改性方法,还是作为甲醛捕捉剂,都能起到降低脲醛树脂中游离醛的作用,三聚氰胺加入量在2%~4%范围内效果最佳。
2.3氧化淀粉改性氧化淀粉改性脲醛树脂也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方法。
淀粉通过氧化断链,形成有适当聚合度的醛化淀粉,分子结构中葡萄糖单元中C6上的醛基可与脲醛树脂上的羟基形成半缩醛和缩醛;而氧化淀粉中又含有很多羟基,它们能与游离甲醛形成缩醛;在固化条件下,醛化淀粉分子之间也可以形成缩醛而交联,能增加胶的粘合强度。
钱建中提出了一种优化改性工艺,将已烘干并研细的氧化淀粉与UF胶液混合,控制釜内反应温度为55~60℃,反应时间为30~60min,使树脂交联反应充分完成。
李来丙等以双氧水为氧化剂,在硫酸镁的催化作用下对淀粉进行选择氧化,分别以5%、7.5%、10%的比例加入到脲醛树脂中,实验结果表明,氧化淀粉的加入使改性胶中游离甲醛的含量明显减少。
2.4苯酚改性苯酚改性脲醛树脂使分子中引入了苯环,改变了树脂的骨架结构,可促进树脂交联,封闭吸水基团,从而达到提高树脂的粘接强度和耐水性的目的,降低了树脂使用过程中甲醛的释放量,使树脂有较好的耐候性。
王蕾等在合成阶段加入苯酚,采用甲醛:尿素:苯酚的摩尔比为10∶8∶1,甲醛的用量适中,降低了甲醛/尿素的摩尔比,有效地控制了树脂中游离甲醛的含量。
刘长春等人对苯酚改性脲醛树脂进行研究,实验采用甲醛:尿素:苯酚的摩尔比为1.7∶0.83∶0.1,制得的尿素-苯酚-甲醛共缩聚树脂中游离醛和游离酚的含量都较低。
2.5木素改性木素是一种酚类衍生物,造纸工业黑液中的主要成分就是木素。
这种木素以硫酸盐木素和磺酸盐木素为主,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具有一定的反应性,可以作为胶粘剂的原料。
木素的羟甲基化反应是在强碱性条件下进行的,所以合成脲醛树脂时只能采用碱-酸-碱工艺。
李建章等探讨了用造纸废液改性脲醛树脂胶粘剂,当木素含量为10%~30%时,产品的干状与湿态胶合强度都很高,特别是其湿态胶合强度更具优势。
但当木素含量达40%以上时,其干湿状胶合强度都下降较多。
彭园花等对造纸黑液木质素通过抽提处理去掉多糖等碳水化合物后,使木质素含量增加到80%,再进一步经过半纤维素酶处理,木质素含量增加到97%。
用这种高含量的木质素在树脂合成反应中能有效捕捉树脂中的游离甲醛。
曹阳等也采用连续浸提的方法得到酚羟基含量高的精制木素,当精木素添加量为甲醛和尿素总量的30%时,合成胶粘剂的粘结性能优良,环保性能好。
2.6苯胺改性苯胺上的胺基为给电子基团,活化苯环,易与甲醛发生亲电加成形成多羟基胺,在合成第一阶段加入苯胺后,这种多羟基胺中的羟基与大量的脲羟基能交联形成三维网络结构,可封闭大量的亲水基团,同时也能吸收部分甲醛,降低脲醛树脂的毒性。
李志伟等在合成脲醛树脂时加入苯胺作改性剂,认为当苯胺加入量为尿素总量的8%时,合成的脲醛树脂甲醛含量低,综合性能高。
张铭等对合成脲醛树脂的工纪良,等:低毒脲醛树脂单元改性的研究现状与进展15第7期艺参数进行了研究,并加入占尿素总量9%的苯胺作为改性剂对脲醛树脂进行改性。
改性后的脲醛树脂游离甲醛含量显著下降,剪切强度和耐水性能也明显提高。
2.7丁醇改性丁醇改性脲醛树脂,是利用酸性条件下丁醇能将脲醛树脂中的部分羟甲基醚化,将其亲水性转变成疏水性,从而降低树脂的反应活性,阻碍水解的发生。
而醚键与-NH2不易交联,从而可以提高树脂的稳定性,并延长贮存期。
曾宪文等对正丁醇改性脲醛树脂进行了探索,他认为选用邻苯二甲酸酐为酸性催化剂,能使缩聚反应和醚化反应均衡地进行,使树脂达到既具有一定的聚合度,又具有足够的丁氧基以保证改性的要求。
古绪鹏等通过对几种醇改性所得树脂的性能比较,发现正丁醇改性的脲醛树脂不仅和淀粉有良好的协同作用,而且耐水性也比单用乙醇、正丁醇改性的要好。
2.8SiO2改性纳米SiO2的粒径小、比表面大、表面能高,且表面存在大量不饱和残键,反应活性高,与UF树脂之间有很强的结合力,不仅可以降低游离甲醛含量,提高UF 树脂的交联度,还可以起到增韧的作用。
时尽书等用经0.15倍KH550偶联剂处理的纳米SiO2改性合成脲醛树脂,尿素∶甲醛∶纳米SiO2的摩尔比为1∶1.15∶0.13,在脲醛树脂合成进行到酸性阶段时加入纳米SiO2,树脂经过检测,游离甲醛含量达到0.12%。
杨桂娣等研究了纳米SiO2的用量和添加工艺对脲醛树脂的影响,认为纳米SiO2用量对UF树脂性能有明显影响。
随着纳米SiO2用量的增加,改性UF树脂的黏度增大,游离甲醛含量降低,胶合强度显著提高;当用量超过3%后,胶合强度增加趋缓。
树脂合成后采用机械共混工艺改性UF树脂效果比采用超声波分散工艺效果好。
3脲醛树脂改性发展趋势今后我国脲醛树脂改性研究的目的仍然是生产环保低毒的脲醛树脂。
而目前,改性合成脲醛树脂都还集中在加入改性剂合成树脂或在树脂合成后加入具有其它特性的树脂这两种途径上。
改性机理的进一步研究及改性模型的建立是现阶段和将来要做的工作。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综合改性仍是降低脲醛树脂游离醛、提高综合性能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