羧甲基壳聚糖对大鼠单一心房肌细胞超速激活延迟整流钾电流的作用

合集下载

羧甲基壳聚糖银对实验性大鼠牙周炎的治疗作用

羧甲基壳聚糖银对实验性大鼠牙周炎的治疗作用

羧甲基壳聚糖银对实验性大鼠牙周炎的治疗作用付军权;费瑞;张桂荣;迟立超;王书香;佟巨慧【摘要】目的:研究羧甲基壳聚糖银(CMCT-Ag+)对实验性大鼠牙周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为研制具有高效杀菌作用的治疗牙周炎药物提供依据.方法:以钢丝结扎大鼠上颌右侧第一磨牙、涂牙龈卟啉菌和饲喂高糖软饲料方法建立实验性大鼠牙周炎模型.实验分正常组、模型组、替硝唑组和12.5、50.0及200.0 mg·kg-1CMCT-Ag+组.测量各组大鼠的牙龈出血指数(BI)、牙菌斑指数(PLI)和牙槽骨吸收值(ABL).结果:①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牙龈易于出血,牙菌斑数增多,牙槽骨吸收明显;BI、PLI 和ABL均高于正常组(P<0.05或P<0.01).②CMCT-Ag+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50.0 mg·kg-1组的BI和PLI及200.0 mg·kg-1组BI、PLI和ABL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③CMCT-Ag+治疗组与替硝唑组比较:12.5 mg·kg-1组的BI和PLI高于替硝唑组(P<0.01).④CMCT-Ag+治疗组:12.5 mg·kg-1组BI和PLI高于200.0 mg·kg-1组(P<0.05).结论:CMCT-Ag+对实验性大鼠牙周炎有明显治疗作用,并随浓度升高治疗作用增强,其中200.0 mg·kg-1CMCT-Ag+对牙周炎大鼠的牙槽骨吸收有一定修复作用.CMCT-Ag+的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牙周组织中的细菌,防止牙菌斑的形成.【期刊名称】《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09(035)004【总页数】4页(P669-672)【关键词】羧甲基壳聚糖银;牙周炎;牙龈卟啉菌【作者】付军权;费瑞;张桂荣;迟立超;王书香;佟巨慧【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细胞生物学教研室,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细胞生物学教研室,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吉林,长春,130012;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细胞生物学教研室,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细胞生物学教研室,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吉林,长春,13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1.42牙周炎是口腔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主要由细菌所引起。

羧甲基壳聚糖对钛颗粒致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

羧甲基壳聚糖对钛颗粒致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
2.3实验分组
取健康家兔30只,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10只。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为钛中毒组,C组为羧甲基壳聚糖组。25%乌拉坦(4ml/kg)经耳缘静脉将兔子麻醉后,仰卧固定于手术台,备皮,铺无菌孔巾,沿胸骨体左缘切开皮肤,钝性分离第3、4肋肋间肌,暴露纵隔及心脏,剪开心包,于左室前壁心肌选取8点,A组用胰岛素注射器缓慢注射生理盐水,每点注射0.1ml。B组注射钛悬液和生理盐水,每点注射0.1ml。C组注射钛悬液及2%羧甲基壳聚糖,每点注射0.1ml。消毒缝合关闭胸腔。术后肌肉注射80万个单位的青霉素防感染。
1材料
钛粉(清河县佳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羧甲基壳聚糖(德州海利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BD胰岛素注射器(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乳酸脱氢酶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肌酸激酶同工酶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紫外分光光度计(UV757CRT);可见分光光度计(722);恒温水浴锅(DU-20G);显微镜(CX21-BIM);高速离心机(TGL-10B)。
4讨论
国外已有案例报告在耳部植入的钛助听器周围软组织发炎并发现散布的钛微粒[4],国内一例钛夹掉落腹腔后形成了异物肉芽肿[5],在这些磨损运动的极少的部位发现了钛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提示我们应该注意其潜在的风险,尽管其抗腐蚀性能在逐步提高,但在人体复杂的内环境的腐蚀下会导致钛颗粒不断释放,巨噬细胞吞噬钛微粒产生的H202会加速钛的腐蚀导致钛微粒从钛表面释放,同时钛微粒一方面激活NF-κB信号通路,上调MIF、TNFα、COX-2这些炎症因子的表达,促进植入体周围炎症反应[6],另一方面通过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传导通路引发炎症反应[7]。目前针对于钛颗粒导致的骨溶解以及炎性反应有大量的研究及治疗方法,例如灌胃淫霍羊苷[8]、雷公藤[9]等都还处于动物实验阶段,而且通过阻断传导通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钛腐蚀对机体的损伤,因为这些治疗方式都具有药物依赖性,如果停止服用药物,钛颗粒依然会继续对机体造成损伤,而且长期服药必然会带来一定的副反应。我认为可以考虑在钛合金表面做壳聚糖涂层,一、能使钛合金有更好的组织相容性;二、利用其海绵结构使钛颗粒得到缓释从而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减轻反应程度;三、随着壳聚糖在体内的降解而带出游离的钛颗粒;四、其抗凝血作用可以抑制金属支架的并发症——血栓的形成。

羧甲基壳聚糖的研究及应用

羧甲基壳聚糖的研究及应用

羧甲基壳聚糖的研究及应用张婷婷,杨爱,李志洲【摘要】摘要:羧甲基壳聚糖是壳聚糖的水溶性衍生物之一,本文在探讨羧甲基壳聚糖应用特性的基础上,对羧甲基壳聚糖的应用领域予以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予以展望。

【期刊名称】化工技术与开发【年(卷),期】2011(040)009【总页数】3【关键词】关键词:羧甲基壳聚糖;性质;应用壳聚糖是一种来源于甲壳类动物外壳的天然碱性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生物降解性等[1~3]。

壳聚糖经羧甲基化后,生成的衍生物羧甲基壳聚糖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环保及农业等各个领域中。

本文在探讨羧甲基壳聚糖应用特性的基础上,对羧甲基壳聚糖的应用领域予以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予以展望。

1 羧甲基壳聚糖的合成及其性质羧甲基壳聚糖是壳聚糖经羧甲基化后的一类衍生物,根据羧甲基的取代位置不同,可分为O-羧甲基壳聚糖、N-羧甲基壳聚糖及N,O-羧甲基壳聚糖。

柯仁怀等人[4]以甲壳素为原料,采用连续操作,不分离中间产物的方法合成了羧甲基取代度1.08的水溶性N,O-羧甲基壳聚糖,分别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王永娟等人[5]应用微波法水溶媒介将壳聚糖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碱化,然后在氯乙酸水溶液中搅拌,利用微波加热,等冷却之后再加稀盐酸调酸碱性,最后加蒸馏水稀释过滤,将滤液减压蒸发浓缩加乙醇析出羧甲基壳聚糖。

1.1 羧甲基壳聚糖成膜性羧甲基壳聚糖是一种天然的多糖涂膜保鲜剂,在果蔬表面形成的膜具有很好的气体选择通透性,能有效地降低果蔬的氧化作用,从而保持果蔬的新鲜度,延长果蔬的贮藏寿命。

吴伟[6]研究发现羧甲基壳聚糖应用于亚热带水果的保鲜有明显的效果,将羧甲基壳聚糖保鲜剂涂膜保鲜荔枝,能有效阻止果实水分的散失,减慢果皮褐变速度,能较好地保存荔枝的营养成分,并能很好地抑制微生物对果蔬的侵染。

任红[7]通过配制不同浓度的羧甲基壳聚糖涂膜液发现,当浓度为2%时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失重率和呼吸强度,有效保持了草莓中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延长了储存期。

大鼠心房肌细胞延迟整流钾通道电流特性及伊布利特对其影响

大鼠心房肌细胞延迟整流钾通道电流特性及伊布利特对其影响

大鼠心房肌细胞延迟整流钾通道电流特性及伊布利特对其影响李琼1,李健2,吴冬燕1,任静1,卢凤民1,许静1摘要:目的通过膜片钳技术研究大鼠心房肌细胞延迟整流钾通道(IKur )的电流特性,以及伊布利特对大鼠心房肌细胞IKur 的影响。

方法大鼠离体心脏行主动脉插管,应用Langendorff 装置恒流灌流,依次用无钙台氏液、Ⅱ型胶原酶,分离出大鼠单个心房肌细胞,采用标准的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IKur 的电流图,计算电压电流曲线(I-V 曲线),采用伊布利特配成2μg/L 溶液灌流3min ,记录IKur 。

结果大鼠心房肌细胞超速激活的IKur 电流特性:激活迅速,几乎无延迟现象,失活缓慢,峰电流呈现出外向整流特征,该电流约在-20mV 被激活,峰电流存在明显的电压依赖性,峰值(2.01±0.27)pA/pF 。

对于去极化至-10mV ~+20mV 时,伊布利特没有对IKur 产生影响;伊布利特降低了+30mV ~+50mV 时IKur 的电流密度数值,但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大鼠心房肌细胞的IKur 电流特性:超速激活,无延迟现象,失活缓慢,峰电流呈现出外向整流特征,表现为显著的快速全动作电位时程的外向整流特征。

2μg/L伊布利特灌流没有对IKur 产生影响。

关键词:延迟整流钾通道;大鼠;膜片钳术;伊布利特中图分类号:R337.5文献标志码:ADOI :10.11958/20161263Patch clamp study of ultra-rapid delayed rectifier-potassium channel and the effect of Ibulitide on rat isolated atrial myocytesLI Qiong 1,LI Jian 2,WU Dong-yan 1,REN Jing 1,LU Feng-min 1,XU Jing 11Tianjin Chest Hospital,Tianjin 300222,China;2Tianjin Medicine University Second Hospital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 of ultra-rapid delayed rectifier-potassium channel K current (IKur)in rat isolated atrial myocytes using whole-cell patch clamp technique,and the effect of Ibulitide on rat isolated atrial myocytes.Methods Atrial myocytes of rats on an in vitro Langendorf perfusion system were obtained by double digestion(collagenase type Ⅱ)method.Whole-cell patch-clamp recording technique was used to record IKur currents.The current-voltage (I-V)curves of K +currents of atrial myocytes were fitted.With filled Ibulitide (2μg/L,filled 3minutes),IKur was recorded.Resul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Kur was activated rapidly,almost no lag ,and deactivation slowly.This currentwas activated at about -20mV,the peak current was present apparent voltage dependence.The peak current density was (2.01±0.27)pA/pF.After filled with Ibulite,this current was no any changed activation.Ibulite decreased the peak current density from +30mV to +50mV ,but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Conclusion The IKur of rats can activate rapidly with nodelays and inactivate slowly.This current is ultra-rapid delayed rectify outside current ,and obvious displays the characteristic of outward rectification of whole action potential duration.The 2µg/L Ibulitide shows no statisticalsignificance for this current.Key words :IKur;rat;patch clamp techniques;Ibulitide作者单位:1天津市胸科医院(邮编300222);2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作者简介:李琼(1970),男,副主任医师,硕士,主要从事心脏病学、心律失常研究整流钾通道(IK )电流是心房肌细胞复极的主要离子流,早先发现IK 的快速激活成分(IKr )和缓慢激活成分(IKs )是动作电位3相复极时的重要离子流,较晚发现的第3种成分即超快速激活的延迟整流钾通道(IKur )电流主要在动作电位2相复极中起作用,且已证实人类心脏的IKur 通道仅存在于心房肌,心室肌中不存在。

羧甲基壳聚糖对变形链球菌表面疏水性及黏附力的影响

羧甲基壳聚糖对变形链球菌表面疏水性及黏附力的影响

羧甲基壳聚糖对变形链球菌表面疏水性及黏附力的影响作者:范雪平牛兵王倩倩等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13年第21期[摘要] 目的研究羧甲基壳聚糖对变形链球菌表面疏水性及黏附能力的影响。

方法采用微生物黏着碳氢化合物法(MATH)测定不同浓度的羧甲基壳聚糖对变形链球菌表面疏水性的影响;并采用不同浓度的羧甲基壳聚糖与变形链球菌共同培养计算羧甲基壳聚糖对变形链球菌的黏附率的影响。

结果不同分子量的羧甲基壳聚糖浓度为0.16 g/L时可降低变形链球菌表面的疏水性,并抑制变形链球菌在光滑玻面的黏附。

结论羧甲基壳聚糖可以有效抑制变形链球菌的疏水性及黏附能力。

[关键词] 变形链球菌;羧甲基壳聚糖;疏水性;黏附力[中图分类号] R28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7(c)-0129-03变形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S.mutans)是公认的口腔主要致龋菌[1],具有高度黏附于牙面的能力,变链菌在牙面上黏附和定植是变链菌致龋的始动因子[2]其黏附过程经历两个阶段后形成菌斑生物膜。

第一阶段变链菌表面蛋白与获得性膜中宿主因子之间相互作用形成初始黏附,即非蔗糖依赖性黏附。

第二阶段变链菌的葡糖基转移酶(glueosyltransferase,GTFs)利用蔗糖合成水不溶性葡聚糖来介导该菌的蔗糖依赖性黏附、集聚。

变链菌通过黏附定居于牙面,形成致龋性微生态环境牙菌斑,利用糖产酸,导致牙齿脱矿,产生龋病[3]。

细菌表面疏水性(cell surface hydrophobicity,CSH)是细菌非特异性黏附的重要部分,研究表明,细菌表面疏水性在细菌对牙面及口腔上皮细胞的初始黏附中起着重要作用,表面疏水性越强的细菌黏附力越强[4]。

目前寻找安全有效的防龋物质是龋病防治研究的重点。

羧甲基壳聚糖对诸多口腔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5],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可形成凝胶或膜状结构,尤其适用于口腔。

羧甲基壳聚糖预防输卵管整形术后再次粘连的疗效研究

羧甲基壳聚糖预防输卵管整形术后再次粘连的疗效研究

羧甲基壳聚糖预防输卵管整形术后再次粘连的疗效研究金小英;钟少平;陈校丹【摘要】目的观察羧甲基壳聚糖预防输卵管整形术后再次粘连的疗效.方法选择因输卵管因素行宫腹腔镜联合单纯输卵管整形术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研究组术中应用50ml羧甲基壳聚糖,对照组术中应用100ml甲硝唑.所有研究对象术后均安排试孕6个月,观察患者妊娠情况及异常妊娠情况,并对不孕患者行输卵管碘油造影,对于输卵管欠通畅建议再次行宫腔镜下通液并随访患者妊娠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研究组成功妊娠率为50.0%(21/42),对照组成功妊娠率为27.5%(11/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无异位妊娠发生,对照组有3例输卵管妊娠.6个月内未妊娠的50例患者均行输卵管碘油造影,13例患者(研究组4例,对照组9例)输卵管通畅程度尚可,继续指导试孕,6个月内研究组均正常妊娠,对照组3例正常妊娠,6例未妊娠患者行试管婴儿.输卵管碘油造影患者中37例(研究组18例,对照组19例)患者输卵管欠通畅,所有患者再次行官腔镜下通液,研究组及对照组各3例患者术后3个月内均成功妊娠,研究组15例及对照组16例患者再试孕6个月后仍未怀孕者行试管婴儿.结论输卵管整形术后使用羧甲基壳聚糖能减少术后输卵管管腔及周边粘连,提高输卵管整形术后的受孕率,值得临床推广.【期刊名称】《浙江医学》【年(卷),期】2017(039)017【总页数】3页(P1486-1487,1490)【关键词】输卵管因素;宫腹腔镜联合术;羧甲基壳聚糖【作者】金小英;钟少平;陈校丹【作者单位】314015 嘉兴市妇幼保健院妇科;314015 嘉兴市妇幼保健院妇科;314015 嘉兴市妇幼保健院妇科【正文语种】中文不孕症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多中心调查结果显示发达国家约有5%~8%的夫妻受到不孕症的影响,发展中国家一些地区不孕症的患病率可高达30%,我国约为6%~15%[1-2]。

羧甲基壳聚糖-开题报告-化工

羧甲基壳聚糖-开题报告-化工

XXXX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1、目的及意义(含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壳聚糖( CTS )是甲壳素脱乙酰化的产物。

作为一种广谱抑菌剂, 壳聚糖能有效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

它具有抑菌活性高、广谱、杀灭率高及对哺乳动物细胞毒性低等优点。

由于壳聚糖只能溶解于酸性溶剂, 这极大地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

壳聚糖的抑菌活性主要与其氨基有关。

壳聚糖分子中含有丰富的氨基,溶于酸性水溶液,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不溶解,通过壳聚糖的接枝改性,可提高其水溶性和生物功能性,对于拓宽壳聚糖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羧甲基壳聚糖是目前壳聚糖改性研究最多的一种壳聚糖衍生物,在医用生物材料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羧甲基壳聚糖(Carboxymethyl chitosan,CMCS)是壳聚糖(Chitosan,CS)经羧甲基化反应后的一类壳聚糖衍生物。

根据羧甲基的取代位置不同,可分为O-羧甲基壳聚糖(O-CMCS),N-羧甲基壳聚糖(N-CMCS)及N,O-羧甲基壳聚糖(N,O-CMCS)。

本次设计主要研究的是O-羧甲基壳聚糖的树枝状胺化改性及抗菌性能。

羧甲基壳聚糖是壳聚糖的衍生化合产物,与壳聚糖具有相似的抗菌机理。

一般认为羧甲基壳聚糖的抗菌机理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羧甲基壳聚糖高分子长链先对菌细胞聚沉、絮凝,然后分子链上的消毒因子NH3+聚集于菌体表面,NH3+与微生物细胞壁中的唾液酸磷脂等阴离子相互吸引,阻碍了微生物的代谢和繁殖;同时细菌细胞壁上类脂-蛋白质复合物反应,使蛋白质变性,改变细胞膜通透性,使细菌死亡。

○2羧甲基壳聚糖渗透进入细胞体内,吸附细胞体内带有电荷的细胞质,发生絮凝作用,扰乱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或者阻断细胞体内的DNA 的转录从而抑制细菌的繁殖。

O-羧甲基壳聚糖正是含有较多的氨基,抗菌因子数量相对增加;同时-COO-和NH3+两种基团可以形成分子内或者是分子间的氢键,使大分子链柔顺性下降,分子链更加舒展,在取代度不太高时候NH3+的被包埋程度下降,暴露的NH3+能与细菌充分作用。

蚕蛹羧甲基壳聚糖的制备与特性及其对大鼠术后肠粘连的预防作用

蚕蛹羧甲基壳聚糖的制备与特性及其对大鼠术后肠粘连的预防作用

蚕蛹羧甲基壳聚糖的制备与特性及其对大鼠术后肠粘连的预防作用本文以缫丝或机打丝棉片后的废蚕蛹(简称缫丝蛹)为原料,利用慢速冷冻-低温解冻的冻融循环脱乙酰技术制备蚕蛹壳聚糖,并经过与氯乙酸的取代反应获得蚕蛹羧甲基壳聚糖。

本文详细地研究了这种羧基壳聚糖的物化性能和结构特征,并研究其对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影响以及对大鼠术后肠粘连的预防作用。

将缫丝蛹置于80-100°C烘箱内加热烘干,待水分低于5%,机械粉碎成粉末。

随后通过正己烷的萃取,得到蛹油和脱脂蛹粉。

脱脂蛹粉进一步通过氢氧化钠脱蛋白,盐酸脱盐和双氧水脱色等加工步骤后得到蚕蛹甲壳素。

蚕蛹甲壳素在碱性条件下经过-20°C与40°C反复冻融处理之后,得到蚕蛹壳聚糖。

这种蚕蛹壳聚糖再通过碱化和氯乙酸取代反应制备了蚕蛹羧甲基壳聚糖。

分析结果表明经过上述冻融循环技术制备的蚕蛹壳聚糖,其脱乙酰度在49.87%左右,粘均分子量仅为2.50×10<sup>4</sup>。

虽然脱乙酰度低,但是其在2%醋酸(HAc)中的溶解度仍然能达到96.73%。

采用电位滴定法对蚕蛹羧甲基壳聚糖的取代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种羧甲基壳聚糖为N,O-羧甲基壳聚糖,取代度为1.63,属于高取代度羧甲基壳聚糖。

本文采用了SEM、XRD.DSC.FTIR和XPS等分析方法,对蚕蛹样品的物理特性进行更全面和详细的研究。

SEM的分析证明蚕蛹壳聚糖和羧甲基壳聚糖样品与对照品相比,表面更加不平整且颗粒断裂情况严重。

XRD、DSC.FTIR等分析结果表明,这种蚕蛹来源样品的主要分子链结构与对照品相比无实质性差别。

但是其结晶度和热分解温度都有所降低。

本文利用小鼠L929成纤维细胞在体外探索蚕蛹羧甲基壳聚糖对其增殖的影响。

结果表明其能够明显抑制细胞的增殖,并能够降低TGF-β<sub>1</sub>和VEGF基因的表达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o F i g 1 . E f f e c t o f 4 a mi n o p y r i d i n e 4 A P nI n K u ri :b ;b :a r a t a t r i a l m y o c y t e . a e f o r e t r e a t m e n t f t e r p e r f u s i o n w i t h
+ ,I ) 是心房肌细胞动作电位 1 r e c t i f i e r K c u r r e n t K u r 期复极化的主要外向钾电流之一, 超速激活、 缓 I K u r - 1
压、 抗心肌缺血和抗心律失常等心血管方面的作
] 3 用[ 。壳聚糖( ) 是甲壳质脱去乙酰基的产物。 c h i t o s a n
案获得 I , 即在每个刺激脉冲开始之前给予一个 K u r 时程为 2 的去极化以使瞬时外向钾电流( ) 0 0m s I t o 失活, 的幅度是刺激结束时相对于零电流水平的 I K u r 幅值。当记录的电流稳定后( ) 开始累积给 1 ~2m i n 药观察电流的变化并实时记录。 1 . 3 溶液 - 1 台氏液( ·L ) :N ,K ,M m m o l a C l 1 4 3 C l 5 . 4 g C l 2 ,C ,N ,葡萄糖 5 ,N , 0 . 5 a C l . 8 a H P O a O H2 4 . 4 21 2 43 , 用 N 。无 钙 台 氏 液 H E P E S5 a O H调 p H值 至 7 . 4
- 1 - 1 ( ·L ) ,B ( ·L ) 及T ( 0 . 1 m o l a C l 0 . 5m m o l E A 1 0 2 μ - 1 · , 分别阻断钙电流( ) 、 钠电流( ) 、 内 L ) I I m m o l C a N a 向整流钾电流( ) 、 延迟整流钾电流( ) , 在设定 I I K 1 K
] 7 流信号轨迹。根据文献方法[ , 采用双脉冲刺激方
的电压刺激方案条件下, 记录到一种快速激活、 几乎 不失活的电流, 连续观察 1 , 无明显衰减现象。 0m i n 特异性阻断剂 4 氨基吡啶( 在灌流液中加入 I 4 K u r
] - 1 [ ,4 )1m ·L 时6 , 电流被抑制, A P m o l a m i n o p y r i d i n e 证明 此 电 流 为 I ( 图 1 ) 。在 细 胞 外 液 中 加 入 K u r - 1 , 使其终浓度分别为 1 和 2g · ,观察给药前 C M C S L 后的改变。结果表明, 两种浓度的 C 均能抑制 M C S
,侯 宋志国1
萍2 ,韩冬云1 ,胡慧媛1 ,孙
涛3 ,李金鸣1
( 中国医科大学 1 药理学教研室, 病理学教研室, 辽宁 沈阳 1 ; 辽宁省肿瘤医院, 辽宁 沈阳 1 ) . 2 . 1 0 0 0 1 3 . 1 0 0 4 2 摘要:目的 探讨羧甲基壳聚糖( ) 对心血管 C M C S 作用的机制。方法 利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方式, 他无脊椎动物的外壳中。近年来甲壳质及其衍生物 在医药和化工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实验表 明壳聚糖具有抗感染、 增强免疫、 抗肿瘤、 促进疾病恢
补偿, 电 流 电压信号经 A D/ D A转 换 板 ( D i g i d a t a ,U ) 转换后储存在双轨记忆示波器( , S A V C 1 0 1 2 0 0 ) 中。将分离的心肌细胞置于容积 1 平放 J a p a n . 5m L 于倒置显微镜上的浴槽中, 电极尖端直径为 1 . 5 m μ ( 充灌电极内液后电极阻抗为 3 , 进行千兆 ~5M Ω) 封接, 全细胞状态形成后, 用p C L A M P 5 . 5 . 1软件程 序( ,U ) 对细胞发放刺激并记录电 A x o nI n s t r u m e n t S A
联系作者
:j :( ) E m a i l m l i c n @y a h o o . c o m. c n T e l 0 2 4
2 3 2 5 6 6 6 6 5 3( ) C h i nJ P h a r m a c o l T o x i c o l2 0 0 4 J u n 8 3
- 1 ( · ) :将台氏液中的 C m m o l L a C l B 2去除后制得。 K - 1 液( ·L ) :K , ,K ,M m m o l C l 4 0 K O H7 0 H P O 0 g C l 2 42 2 ,H , 葡萄糖 1 ,E ,牛 磺 酸 ( 3 E P E S1 0 0 G T A0 . 5 t a u
慢部分失活的电生理特性决定其会影响到心房肌细 胞动作电位复极化时程的长短, 因此 I 的改变对 K u r 心房肌细胞动作电位复极化起着重要作用。 甲壳质( ) 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 昆虫和其 c h i t i n
收稿日期:2 0 0 3 0 7 1 8 接受日期:2 0 0 3 1 1 2 5 作者简介:宋志国( , 男, 辽宁省沈阳人, 药理学 1 9 7 7 -) , 女, 辽宁省沈阳人, 教授, 博士生导 硕士; 李金鸣( 1 9 4 3 -) 师, 主要从事心血管药理研究。
- 1 将p 。电极内液( ·L ) :K , H值调至 7 . 4 m m o l C l 1 3 5
,H , 葡萄糖 5 ,N ,用 N E G T A1 0 E P E S1 0 a A T P5 a O H 2 调p 。 H值至 7 . 2 1 . 4 药品与试剂 批号 C M C S由 青 岛 海 洋 药 物 研 究 所 提 供 ( ) , 的制备及羧甲基取代度的测定参照 9 7 0 0 6 4 C M C S [ ] 8 - 1 文献 , 将其溶于去离子水中制成 2 ·L 的储存 0g 液; 美 国; , Wo r t h i n g t o n公 司, H E P E S Ⅰ 型 胶 原 酶, , 四乙季胺( ,T ) E G T A t e t r a e t h y l a m m o n i u mc h l o r i d e E A 和河毒素( ,T ) 均购于 S 公司; 维 t e t r o d o t o x i n T X i g m a 拉帕米( ) , 上海天丰制药有限公司。 v e r a p a m i l 中进行分析和电 1 . 5 记录的电流在 p C L A M P 5 . 5 . 1 流大 小 的 测 量。实 验 结 果 用 珋 表 示, 实验数 x± s 据处理是将细胞给药前后的电流值进行配对 t 检 验。
1 材料与方法
] 6 1 . 1 大鼠单一心房肌细胞的制备[ 大鼠, , 雌雄不限, 中国医科大 Wi s t a r 2 0 0 ~2 5 0g - 1 学实验动物部提供。戊巴比妥钠 2 ·k 0m g g i p麻 醉, 取出心脏, 主动脉插管, 在3 7 ℃恒温和供氧条件
进行灌流。先用正常台氏液 下用改良的 L a n g e n d o r f f 灌流冲洗残留血液, 再用无钙台氏液灌流 5m ,换 i n 用含胶原酶 Ⅰ 型 1 的无钙台氏液 7 6m g 0m L灌流 ,剪下左右心房置于通氧的无钙台氏液 2 0 ~ 2 5m i n 中, 剪成 1m 放置到试管中 m× 1m m× 1m m的小块, , 弃上清, 再在试管中加入含同等 9 5 0 ×g离心 2m i n 浓度胶原酶的无钙台氏液, 在3 7 ℃水浴中温孵 5 ~ 8 后加入 K 用1 m i n B液, 0 5 m的筛网过滤, 9 5 0 ×g离 μ 心 2m , 次, 弃上清。最后将分离的心房肌细胞 i n2 放在 K 置于 4℃冰箱稳定 1h 后即可使用。 B液中, 1 . 2 膜片钳制技术全细胞模式记录 I K u r 实验用膜片钳电极是用直径为 1 . 3m m的玻璃 毛坯经垂直电极拉制器( ,J ) 拉制 N a r i s h i g e P P 8 3 a p a n 而成, 膜片钳放大器( , , A x o p a t c h 1 D A x o nI n s t r u m e n t ) 用一个 1 U S A 0 0 M Ω电阻的电阻器将系列阻抗部分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 h i nJ P h a r m a c o l T o x i c o l
年6 月; 1 ( ) : 2 0 0 4 8 3 1 9 9 - 2 0 2 ; 1 ( ) : 2 0 0 4 J u n 8 3 1 9 9 - 2 0 2
·1 · 9 9
羧甲基壳聚糖对大鼠单一心房肌细胞超速激活延迟 整流钾电流的作用
。选择指令电位 + 的变化 I 5 0m V时给药前后 I K u r K u r
- 1 进行统计, 浓度为 1g · 时,I 由给药前的 C M C S L K u r ) ) ( 图 ( 1 . 8 ±0 . 7 n A减少至给药后的( 1 . 6 ±0 . 6 n A
) ,降低了( ) ,P<0 ) 。C 2 b 1 4 ±6 %( n=1 2 . 0 1 M C S - 1 浓度为 2g · 时, 由给药前的( ) 减 L I 2 . 0 ±0 . 6n A K u r 少至给药后的( ) ( 图2 ) ,降低了( 1 . 5 ±0 . 5 n A c 2 3 ± ) , ) 。 其他指令电位下的 I 的 3 %( n=7 P<0 . 0 1 K u r
,C ) 是壳聚 羧甲基壳聚糖( c a r b o x y m e t h y l c h i t o s a n M C S 糖经羧甲基化而得的一种水溶性多糖, 经毒理学实验
] 4 。作者曾应用膜片钳技术观察到 证明无毒副作用[
具有抑制豚鼠单一心室肌细胞延迟外向钾电流 C M C S ] 5 , 本实验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方式, 研究 的作用[ 对大鼠单一心房肌细胞 I 的作用, 进一步揭 C M C S K u r 示其在心血管尤其抗心律失常方面的作用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