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私奉献2010年高考天津卷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分析
2010年高考生物试卷分析(天津卷)

2010年高考生物试卷分析(天津卷)一、试题特点今年是新课程改革的第二年,高考试卷中生物学科试题在题型与题量上与考试大纲相一致。
第1题到第6小题为选择题,每题6分,共36分,第7、8题为非选择题,共44分,学科总分为80分。
试题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在内容上覆盖面较广,注重综合知识的考查。
第二、在知识技能上,既考虑了“基础性”,又注重了选拔性。
旨在考查学生读题、审题、的能力。
第三,生物试卷中离不开图形、表格等考查形式,此次生物试题中第2、3、5、7、8题均涉及了图、表格的形式,考查了学生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四,注重考查实验题和以实验为背景的试题。
如选择题的第3题和非选择题的第8题。
理综卷中生物题量虽然不大,但由于综合性强,强调了基础性、综合性、开放性。
由于试卷的这种特点,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较好地体现了以能力为立意的思想。
二、试题分析第Ⅰ卷选择题第1题考查了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场所的知识内容,是基础题,较为容易。
第2题是以表格的形式考查高中生物学中的有关中心法则知识,即密码子概念和碱基互补配对相关知识,较为简单。
第3题以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细胞分裂图为参照,考查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及显微镜的具体操作知识。
第4题是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内容叙述,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以及学生对题目内容的阅读和对所给信息的理解能力,难度中等。
第5题考查生物与环境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通过表格数据的形式重点考查学生对提炼题目所给信息及理解能力,难度中等偏上。
第6题是遗传定律及相关计算,题目内容较灵活,难度中等偏上。
总体上选择题的题目相关难度中等偏下,符合高考试题的特点。
在我所教学班的学生估分的结果,选择题得分率较高。
选择第5、6题错误率较高一些。
第Ⅱ卷非选择题第7题Ⅰ.通过图解模式考查选修3的基因工程和胚胎工程相关内容。
考查学生教材内的基础知识和知识间的联系能力,内容较为基础,比较简单。
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分析附答案详解详析

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分析附答案详解详析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分析孙绪芬备受瞩目的高考刚刚结束,很多人都感觉轻松了很多,而我作为一名高三的教师,确是一定要研究高考题的。
俗话说的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为了让学生们考的好好的,少走弯路,我们一定要为他们指导好方向。
还是先看看今年的高考题吧,今年试题难度适中,考查重点突出,围绕中学生物的主干知识展开,题意明确、立意鲜明、更加体现了对一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对高中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试题整体难度较2009年高考难度系数稍有所降低。
总体上看,今年试卷有以下几个特点:1、题型稳定生物试题给人感觉平和,题型基本没变,结构也没变。
其中稳定的考察了主干知识,在试题的编排上除了考察学生基本知识外,还体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主要体现在: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等。
2、难度适中今年的试题给人的感觉都是一些熟面孔,去年的试题中有几个还是比较新颖的,是在新的情境下考察对一些知识点的了解,甚至去年的最后一个关于NA离子浓度的选择题,有种让人感觉超纲的嫌疑,但是今年的题目让人顺理成章的感觉很符合考纲,也算是对素质教育的一个体现吧。
3、紧扣考纲今年考纲改革,对生物的考查侧重于理解能力方面的,而今年的试题也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每个题让人一看感觉好像很简单,但真正选起来还得费一番脑子,只有对这个知识点很熟的人才能说选的稍微轻微轻松点。
我们具体看一下高考题及分析一下: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A:细胞分裂素延迟细胞衰老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解析:选B。
生物课本中只要与温度有关的,一般都是和蛋白质联系在一块的。
平时见的最多的是温度影响酶的活性,酶大部分是蛋白质,温度不合适会使蛋白质活性变低;还有必修二中的低温诱导多倍体形成,其实原理也是低温使酶(可以看做蛋白质)的活性降低从而抑制了纺锤体的形成,导致细胞不能分裂,从而使染色体加倍形成了多倍体。
2010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天津

----------------------------精品word 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 物理部分理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物理试卷分为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两部分,第一卷1至3页, 第二卷4至6页,共120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 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 本卷共8题,每题6分,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 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 .均匀变化的磁场能够在空间产生电场B .电磁波在真空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C .只要有电场和磁场,就能产生电磁波D .电磁波在同种介质中只能沿直线传播2.下列关于原子和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A .β衰变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B .波尔理论的假设之一是原子能量的量子化C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的升高而变短D .比结合能越小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固3.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 图像如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该质点在前8s 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A .0.25m/s 向右B .0.25m/s 向左C .1m/s 向右D .1m/s 向左4.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向传播,传到M 点时波形如图所示,再经0.6s ,N 点开始振动,则该波的振幅A 和频率f 为A .A=1m f=5HZB .A=0.5m f=5HZC .A=1m f=2.5 HZD .A=0.5m f=2.5 HZ5.在静电场中,将一正电荷从a 点移到b 点,电场力做了负功,则A .b 点的电场强度一定比a 点大B .电场线方向一定从b 指向aC .b 点的电势一定比a 点高D .该电荷的动能一定减小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最给力高考天津卷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分析

3 , . s, , ,2010年高考天津卷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分析王安云一.试卷特点2010年高考生物学科试题,内容符合考试说明的指导思想,考查内容基本上都在考试说明的要求范围内,考核内容的覆盖率高,总体来说试题新颖、灵活,试题的难度和2009相比较平稳。
总体上看,试题重视能力的考查,特别是注重探究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图表曲线应用能力和生物技术的应用能力的考查。
主要特点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1)重视基础主干知识的考查试题在全面考查的基础上,突出了对重点内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
试题没有回避往年的高考内容,在去年考查了基因工程之后,今年再次考查,去年考了第一步获取目的基因,今年考查了基因工程的另外三步。
从不同角度进行考查,试题的再次出现被赋予了新的内容,既保持了突出考查学科中的重点与难点,又保持了重点知识内容考查的相对稳定,对中学生物教学也起到稳定作用。
(2)重视探究能力的考核实验探究能力是高考的要求之一,这些均在高考试卷体现。
试卷中考查有关实验方面的内容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设计题,通过这三方面的试题考查了考生多层次的实验能力。
其中考查基础实验中实验原理、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知识;考查根据研究目的设计探究实验,并对可能的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和分析。
(3)重视生物知识与生产实践环境保护的联系今年的高考试卷重视与生产、环境保护的联系,较好地体现了考试大纲中“能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观点解释和解决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一些相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要求。
通过杀虫剂杀灭蚊子的例子,考查了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因此在教学中,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也不要靠单纯的记忆,要联系实际进行理解记忆,这样既能提高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也培养了应用知识的能力。
凸显新课程理念,联系生产生活实践,着重考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0高考生物试题体现了高中新课程提出的“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以及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理念。
2010全国高考课标理综生物卷解析

2010全国高考课标理综生物卷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病毒是一类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B.蓝藻细胞具有细胞核且DNA分子呈环状C.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D.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都具有流动性[知能定位] 此题考查的是细胞结构的相关,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
[解题关键]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教材中出现的常见生物的特点要熟练掌握,对细胞结构和基本概念要理解到位。
[答案] D[解析]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核酸和蛋白质两部分构成;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人体中成熟的细胞不能进行分裂,没有细胞周期,即使能够分裂的细胞,细胞种类不同周期也不一样;生物膜都具有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
[易错点击] 没有熟练掌握常见生物(细胞)的各项特点是造成此题错答的原因。
2.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C.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
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知能定位] 此题考查的是呼吸作用的基本过程,属于考纲规定的理解层次。
[解题关键]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异同。
[答案] D[解析] 无氧呼吸有两种类型,如植物、酵母菌等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最终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而人和高考动物进行无氧呼吸的最终产物是乳酸;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结合生成水;无氧呼吸虽然不需要O2的参与,产生的[H]最终把丙酮酸还原成酒精或者乳酸。
质量相同时,脂肪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是糖原的二倍多。
[易错点击]对呼吸作用的过程掌握不到位,部分记忆不到位。
3.若要在普通显微镜下观察到质壁分离、RNA和脂肪,下列四组材料中应选择的一组是A.水稻胚乳和花生子叶 B.天竺葵叶和水稻胚乳C.紫色洋葱和花生子叶 D.天竺葵叶和紫色洋葱[知能定位] 此题考查的是常规实验的基本操作,属于考纲规定的实验设计层次。
2010高考理科综合试卷(精美解析版)-天津理综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2010天津理综·1)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均匀变化的磁场能够在空间产生电场B.电磁波在真空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C.只要有电场和磁场,就能产生电磁波D.电磁波在同种介质中只能沿直线传播【答案】A【解析】变化的磁场可以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可以产生磁场。
A正确。
电磁波在真空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B错误。
电磁波是由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由近及远的传播形成,C错误。
电磁波可以产生反射、折射、衍射和干涉,D错误。
2.(2010天津理综·2)下列关于原子和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A.β衰变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B.玻尔理论的假设之一是原子能量的量子化C.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的升高而变短D.比结合能越小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固【答案】B【解析】β衰变是原子核中的质子转化为中子和电子,但电子不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A 错误。
玻尔理论的假设是把量子化代入到原子能量,B正确。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不随温度、状态及化学变化而变化。
C错误。
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固,D错误。
3.(2010天津理综·3)质点做直线运动的υ—t图象如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该质点在前8s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A.0.25m/s 向右B.0.25m/s 向左C.1m/s 向右D.1m/s 向左【答案】B【解析】由题图得前8s内的位移x =12×3×2m+12×5×(−2)m = −2m则平均速度υ=xt=28-m/s= −0.25m/s,负号表示方向向左。
B正确。
4.(2010天津理综·4)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传到M点时波形如图所示,再经0.6s,N点开始振动,则该波的振幅A和频率f为A.A=1m f=5Hz B.A=0.5m f=5HzC.A=1m f=2.5Hz D.A=0.5m f=2.5Hz【答案】D【解析】由题图的振幅A=0.5m,波长λ=4m。
高中生物论文 2010年理综全国Ⅰ卷生物试题评析

2010理综全国Ⅰ卷生物试题评析电脑前的同学们、各位网友大家晚上好。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结束, 2010年高考全国卷I生物试卷与往年相比,质量稳中有升,在检验素质教育成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鲜明的特点。
首先是命题材料新颖,答题过程需要通过一定的推理分析才能完成,淡化了对死记硬背内容的考查,对高中生物教学工作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其二是探究能力、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方式等内容考核比例有所增加,以多个角度考查考生的实验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
第三点是试题的呈现方式灵活,更加重视知识的应用以及分析推理能力的考查,借助坐标、图像等考查考生的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等。
2010年高考全国卷I生物试卷的难度,和2009年的相比难度系数有所提高;试题紧扣考纲,稳中求新,紧紧围绕高中生物核心知识展开。
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科学设计,难度适宜,区分度较高,在较好的执行了选拔功能的同时,注重学生生物学能力与方法的考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下面我就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今年的生物试题.一、试题分值:2010年高考理科综合全国I卷生物部分包括5道选择题(30分),4道非选择题,共计72分,和2009年的分值和试题结构相同。
二、考查知识点分析:各题所考知识分布如下:三、试题特点(1)以考试大纲为依据,重点考查了考纲要求的重点知识板块和基本能力本试题依据考试大纲中要求的基础知识和技能,重点考查了生物体使命活动的物质和结构基础、新陈代谢、调节、遗传及生物工程等重点知识板块。
试题当中还是体现了新课程当中对学生四种能力,就是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试验探究的能力以及综合能力方面的考察。
(2)紧扣中学教材,突出考查基础知识,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2010年高考全国1卷生物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2010高考理综卷生物部分考情研析

稳中求新加强综合——2010年高考理综生物卷考情研析河北景县中学李坤高考试题是为高校选拔人才而命制,集中体现了《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高度统一与结合,因此,中学教师形象的将高考试题比喻为高考备考的“指挥棒”。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对历年高考试卷的考情研析,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我们对比2010年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可以看出试题具有“稳定中求创新,学科内综合明显加强”的特点。
下面以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四川卷、重庆卷为研究对象,将考情进行详析。
一、高考试题力求稳定1.首先列表对比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四川卷、重庆卷知识点考查情况:通过上述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各套试卷知识点的覆盖面较广,各主要知识模块是考查的重点。
①这四套试卷都涉及生命的结构基础、代谢与调节、遗传与变异、生物与环境、生物工程等相关知识,知识覆盖面比较全面。
这不但在各套试卷中体现了统一性,也与历年考卷中知识点的分布基本相同,体现了一个“稳”字;②考查的重点仍然放在代谢与调节、遗传变异与进化、生物与环境三大模块,相关试题在整张试卷中所占比例很大,这点在历年试卷、各省份试卷中保持一致。
对生物工程相关知识的考查,全国卷Ⅰ常以微生物及发酵工程为考查重点。
由于微生物与发酵工程所涉及知识点较多,与其他章节联系性较强,因此在07~10连续四年都进行了考查,这两点也说明高考试题体现了一个“稳”字。
2.试题的形式及试卷结构稳定①为便于阅卷人客观、公正、公平的给学生打分,非选择题在尽力考查学生能力的同时,尽量以填空简答的形式出现。
这样做,一方面在减小每个空所占分值的同时,加大了试题的容量及知识点的分布;另一方面,避免了学生因某一个环节出现误差而丢掉整个大题分数的情况的出现,有利于学生能力的稳定发挥,不会使成绩大起大落。
②试卷一般是“5+4”模式,在近几年理综试卷中、在2010年的各套理综试卷中都表现出稳定性。
即使08年前的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形式上貌似“5+2”,但是每个非选择题又分为“Ⅰ、Ⅱ”两个题(今年的四川和重庆卷还是如此设题),因此,实质上仍然是“5+4”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清平乐
禁庭春昼,莺羽披新绣。
百草巧求花下斗,只赌珠玑满斗。
日晚却理残妆,御前闲舞霓裳。
谁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
2010年高考天津卷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分析
王安云
一.试卷特点
2010年高考生物学科试题,内容符合考试说明的指导思想,考查内容基本上都在考试说明的要求范围内,考核内容的覆盖率高,总体来说试题新颖、灵活,试题的难度和2009相比较平稳。
总体上看,试题重视能力的考查,特别是注重探究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图表曲线应用能力和生物技术的应用能力的考查。
主要特点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重视基础主干知识的考查
试题在全面考查的基础上,突出了对重点内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
试题没有回避往年的高考内容,在去年考查了基因工程之后,今年再次考查,去年考了第一步获取目的基因,今年考查了基因工程的另外三步。
从不同角度进行考查,试题的再次出现被赋予了新的内容,既保持了突出考查学科中的重点与难点,又保持了重点知识内容考查的相对稳定,对中学生物教学也起到稳定作用。
(2)重视探究能力的考核
实验探究能力是高考的要求之一,这些均在高考试卷体现。
试卷中考查有关实验方面的内容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设计题,通过这三方面的试题考查了考生多层次的实验能力。
其中考查基础实验中实验原理、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知识;考查根据研究目的设计探究实验,并对可能的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和分析。
(3)重视生物知识与生产实践环境保护的联系
今年的高考试卷重视与生产、环境保护的联系,较好地体现了考试大纲中“能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观点解释和解决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
方面的一些相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要求。
通过杀虫剂杀灭蚊子的例子,考查了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因此在教学中,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也不要靠单纯的记忆,要联系实际进行理解记忆,这样既能提高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也培养了应用知识的能力。
凸显新课程理念,联系生产生活实践,着重考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0高考生物试题体现了高中新课程提出的“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以及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理念。
(4)重视图表试题的考查
整份生物试卷除了1、4、6三道题没有涉及图表,其它各题目均由图表出现。
有的为书上原图,大部分为根据所学知识设计的新图表。
设计图表试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图表信息的理解、提取、处理能力和图文转换能力。
体现了大纲中的对识图和绘图能力的要求,出现了表示实验数据、生物学现象、过程图。
二.应考启示:
1 夯实基础,加强主干知识的理解和多角度呈现
⑴构建知识体系,如何构建?建议在每个章节结束后,形成“概念图”。
⑵以问题为主导,加强课堂内深度,不能停留在知识的表层,要挖掘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搞清楚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建议多画概念图、特别是环状、交叉的、包含的概念图;让学生扎扎实实弄清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以不变应万变;
(3)以题带动,进行相关的加深与巩固
多角度、多层面呈现知识。
在知识的呈现方式上,建议将图表、资料、数据等综合进行,减少直接的一问一答式的知识复习,加大课堂综合的力度,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
2 加强建立模型的过程化,提升学生的能力
模型教学与考查是新课程背景下的明显体现。
如何建模?教材中又有多少内容是需要建模的?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⑴流程图的形式,如:基因工程的四个步骤,分泌蛋白的形成很分泌过程,
⑵提供模板,进行适当填空。
如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的增长曲线
⑶构建概念图:每章节都可以构建相关的概念图。
⑷独立自主完全模型:先独立构建、进行讨论、自主完善
3 加强实验的综合化,注重实验能力的提升
从选材、实验目的、实验思路、思路化为操作步骤(即步骤的目的及相关的作用)、实验结果的记录与汇报形式、实验结论,如何作进一步的其它无关变量的进一步探讨等。
实验归类、按类进行、着重在方法论上体现。
比如,哪些是活体染色剂?哪些实验必修在活的状态下才能进行?哪些实验呈现颜色反应?都是分离和纯化,提取DNA和血红蛋白的方法是否相同?教师应在复习时对学生进行这些综合的、对比的复习,使学生不仅有单一、平面的知识点,更要有综合的、交叉的知识体系,这样才能备考。
4 注重主干、重点知识内容的深化
按题型进行一类的小专题突破。
注意主干、重点知识的多角度呈现;注重备课质量,发挥集体的智慧。
在复习主干知识时,建议构建知识网,多角度呈现。
比如,分析人类的遗传病及发病的基因频率,可以展示示意图,让学生通过前后代找出发病规律;还可以展示图表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可知正常和患病的基因频率等等。
5 切忌囫囵吞枣,概念摸棱两可
尽管今年高考试卷总体偏难,但是高考是选拔性考试,一些基本功好,基础扎实的学生能考出高分,而概念摸棱两可、似是而非的学生是没有竞争力的。
复习时注重基础,注重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及时查漏补缺,建立非常清楚的知识网络,概念网络,由表及里,层层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