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提纲1

合集下载

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多彩的物质世界》

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多彩的物质世界》

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多彩的物质世界》(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宇宙是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2)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3)了解原子的结构;(4)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5)初步了解纳米技术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物质从宇宙到微观世界的研究介绍,发现并说明物质是可以分割的;(2)通过把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的类比,建立微观世界的结构模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物质世界的研究,认识并体验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宇宙由物质组成。

学习物质的世界,体会物质世界的奇妙。

(二)学法点拨物质世界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研究:宇观世界:宇宙、银河系、地球等。

它们的体积非常大,大多距离我们非常远,要借助天文望远镜观察和研究:宏观世界:地球上人类可以实地观察和研究;微观世界:物体尺寸非常小,要借助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观察和研究。

微观物质的尺度很小,人类肉眼无法直接观察。

但是,分子也有结构,它是由原子组成的。

课前准备○1取一根蜡烛放入小金属罐熔化然后观察蜡烛凝固时体积的变化。

○2查阅、收集有关太阳系、银河系的资料、人类探索宇宙的资料。

○3查阅、收集有关分子、原子结构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宇宙是由物质组成教师:人们说广阔的宇宙是无边无际的,那么,这宇宙究竟大到什么程度?宇宙万物,变化万千,那么,这绚丽的世界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呢?这一切给人类留了许许多多的谜,引发了人类无限的遐想,激发了一代代科学家对它们孜孜不倦的观察和研究。

那么,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沿着科学家的探究的足迹,从宏观到微观作一次旅行,对这些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吧。

1.宇宙有多大?综合观察课本图10.1-1和课本图10.12-1。

请同学们说出太阳系的九大行星(现报道发现第十大行星)。

在太阳系示意图中找出我们生活的地球。

(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三条轨道上)2.交流资料数据: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置身于太阳系之中,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遍的行星;太阳系置身于银河系之中,太阳只是银河系中几千亿科恒星中的一员;银河系只是数十亿个星系中的一个,一束光穿越银河系需要十万光年;在浩瀚的宇宙中,还有许多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

九年级物理复习纲要

九年级物理复习纲要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提纲一、宇宙和微观世界1、宇宙由物质组成: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任何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3、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固态物质中,分子与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有规则,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将分子凝聚在一起。

分子来回振动,但位置相对稳定。

因此,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

因此,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气态物质中,分子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之间的作用力很小,易被压缩。

因此,气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4、原子结构5、纳米科学技术二、质量: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150g一头大象约6t 一只鸡约2kg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4、测量:⑴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⑵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 游码归零, 横梁平衡,左物右砝,先大后小, 横梁平衡.具体如下:①“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②“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③“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⑥注意事项: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⑶方法:A、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B、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

二、密度: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多彩的物质世界1

多彩的物质世界1

《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提纲 1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1.宇宙由物质组成。

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任何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

3.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固态物质中,分子与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有规则,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将分子凝聚在一起。

分子来回振动,但位置相对稳定。

因此,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

因此,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气态物质中,分子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之间的作用力很小,易被压缩。

因此,气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4.原子结构。

5.纳米科学技术。

九年级物理上册复习资料

九年级物理上册复习资料

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提纲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1、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任何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叫做分子。

分子大小只有百亿分之几米,以10-10m 做单位来量度。

3、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核外电子绕核高速转动,原子的这种结构叫核式结构。

二、质量: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 ,常用单位:吨(t )、克( g )、毫克( mg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 150g 一头大象约 6t 一只鸡约2kg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 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4、质量的测量:⑴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

⑵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口诀:放于平台游归零,调节螺母横梁平,左物右砝摆放好,加减砝码调游码, 天平平衡读质量.物体质量砝加游。

具体如下: ① “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② “调”: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调节方法:左偏左沉向右调,右偏右沉向左调。

③ “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④ “读”: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二、密度: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 公式: 变形3、单位:国际单位制: kg/m 3,常用单位g/cm 3。

这两个单位比较:g/cm 3单位大。

单位换算关系:1g/cm 3=103kg/m 3水的密度为1.0×103kg/m 3(记住),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物理9.11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提纲

物理9.11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提纲

2013年1月__日 武城实验中学九年级物理导学稿 王延刚编制 初三__班 姓名:______ 学号:___ 评价:______初三物理11第1页(共2页)§11 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提纲知识内容: 一、质量(m ):1、定义:物体中所含______的多少。

2、质量是______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变化而改变。

3、国际单位是______,符号是_____。

4、测量工具:__________。

二、天平的使用方法:1、放置(放):把天平放在_______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________处。

2、调节(调):调节横梁两端的_________(调节原则:_____________),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_____处,这时天平横梁平衡。

3、测量(测):把被测物体放在____盘里,用_______向右盘里按__________的顺序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再次平衡。

4、读数(读):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读游码对应的示数时,以游码的___边为准)。

把被测物体的质量记录下来,称完后把砝码放回盒内,不许遗漏。

三、密度(ρ):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密度是______的一种特性。

同种物质的密度是相同的。

3、密度公式:______,推导公式:______,______。

4、国际单位是______,符号是______。

单位换算:1g / cm 3 =_____kg / m 3。

5、水的密度ρ水=______kg / m 3,其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ρ水=_____g / cm 3。

四、体积(V ):1、形状规则的固体体积可以用________来测量,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可以用______来测量。

《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导学提纲.docx

《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导学提纲.docx

《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导学提纲姓名_______________一、学习目标:1、知道宇宙的组成,理解质量、密度的概念,能用密度公式进行分析计算。

2、会测量物体的质量和密度二、画出全章的知识结构图:三、基础知识回顾(一)、宇宙和微观世界1、宇宙是由____________ 组成的,物质是由________ 组成的。

分子是由______ 组成。

原子由____ 和_______ 组成。

2、固体、液体、气体三种状态的物质屮。

分子间的距离最大的是_________ •分子间的作用力最大的是________ ,所以,固体有一定的 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 o而液体只有一定的___________ ,没有_定的_____________ 0(二)、质量3、物体所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物体的质量,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及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4、质量的国际单位是____ ,常用单位还有1吨(t) = ______ Kg、lkg= __________________ 克(g)、1 g= ______________ 毫克(mg)o5、实验屮常用_______ 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天平使用方法:(1)使用前先把天平放在_____________ 上,把游码置于标尺左端的___________ 处。

(2)再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________ 处,这时横梁平衡。

(3)使用时被测物体放在盘,舷码放在盘,用银子向右盘加减舷码并调节_____________ 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横梁再次平衡,此时物体质量二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三)、密度:6、________________ 某种物质的________ 叫做这种物质的 ________ o密度是物质的一种________ -7、计算密度的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_ o如果质量的单位是kg,体积的单位用nA那么密度的单位就是:__________ ;纯水的密度是 ____________ kg/m3= _______ /cm3,它表zjl o8、1 m3 = __________ d m3 = ___________ cm3 = __________ mm"。

初三物理复习提纲

初三物理复习提纲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第一节宇宙和微观世界一、知识复习部分1、我们人类生活在广阔的宇宙中,太阳是()中几千亿颗恒星中的一员,人类生活的地球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条轨道上运行。

2、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组成的,任何物质都是由()组成。

物质处于不停的()中。

二、物南是由分子组成的3、任何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保持了(),我们把它们叫做分子。

一般分子都很小,通常以()做单位来量度。

三、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4、我们身边的物南一般以()、()、()三种状态存在。

5、物质处于不同的状态,主要是由于()的不同,物质处于不同状态时,具有不同的()。

6、多数物质在发生物态变化时,体积都会发生变化,主要是由于(),发生了变化。

7、固体具有一定的()和(),分子间距(),分子间有()的作用力;液体没有确定的(),具有()性,分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气体分子间距(),分子间的作用力(),容易被压缩。

四、原子及其结构8、分子是由()组成的,原子的结构与()十分相似,中心是原子核,周围有()绕核运动,原子由()和()组成。

五、纳米科学技术9、纳米是一个()单位,符号是(),1nm=();第二节质量一、质量1、物体(),收做做质量,质量在国际单位制中的主单位是比它大单位有、比它小的单位有、。

2、1Kg= g , 1t= Kg, 1mg= Kg;二、质量的测量3、是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

4、天平的两臂长度,当两个盘中物体的质量时,天平就会平衡。

三、天平的使用5、你能熟练使用天平吗?(1),把天平放在;把游码拨到标尺端的处;(2)、调节横梁右端的,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则平衡;(3)、称量时,被测物体放到盘,用夹取砝码放在盘,应按添加适当的砝码。

(4)、读数时、被测物量等于。

(5)、注意事项:和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的盘;不能超过天平的;不能用手接触()6、天平用还能够分辨更小的质量。

相当于一个“秤砣”,它在标尺上每向右移动一格,就等于在右盘中一个更小的砝码。

中考物理单元复习提纲-多彩的物质世界

中考物理单元复习提纲-多彩的物质世界

中考物理单元复习提纲--多彩的物质世界一、宇宙和微观世界1、宇宙由物质组成: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3、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多数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变小;液态变为气态时体积会显著增大。

固态物质中,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分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

因而,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

因而,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气态物质中,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压缩,因此,气体具有流动性。

4、原子结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5、纳米科学技术:1nm=10-9m二、质量:1、定义: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用m表示。

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3、测量——托盘天平②结构:游码、标尺、平衡螺母、横梁、分度盘、指针③使用步骤:放置、调节、称量(左物右码,先大后小)。

三、密度: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ρ=m/V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

这两个单位比较:g/cm3单位大。

单位换算关系:1g/cm3=103kg/m3 。

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4、密度的应用:m=ρV,V=m/ρ①鉴别物质②测量不易直接测量的体积③测量不易直接测量的质量5、密度的测量①原理:ρ=m/V②量筒(量杯)的使用:视线6、密度与社会生活密度与温度: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热胀冷缩密度与物质鉴别: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提纲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3.、分子由原子组成4、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5、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6、多数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时体积变小,(水例外,水结冰体积变大),液态变气态时体积变大。

7、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固态物质中,分子与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有规则,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

因此,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

因此,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气态物质中,分子间距很大,粒子之间的作用力很小,易被压缩。

因此,气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8、原子结构与太阳系十分相似。

二、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
换算关系:1t=103kg 1kg=103g 1g=103mg
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 而改变,所以质
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4、测量:
⑴ 天平是实验室测质量的常用工具
⑵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 游码归零, 横梁平衡,左物
右砝,先大后小, 横梁平衡.具体如下:
①“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②“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③“调”: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或者指针左右
摆动幅度相等,这时横梁平衡。

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⑥注意事项: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三、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 3,常用单位g/cm 3。

单位换算关系:1g/cm 3=103kg/m 3
水的密度为1.0×103kg/m 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
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4、理解密度公式 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 与 V 成正比; 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ρ m
V = ρ m V =
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⑵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体积成反比;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质量成正比。

5、图象:左图所示:ρ甲>ρ乙
四、测量物质的密度
1、测体积——量筒(量杯) ⑴用途:测量液体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

⑵使用方法:“看”:单位:毫升(ml )=厘米 3 ( cm 3 ) 量程、分度值。

“放”:放在水平台上。

“读”:量筒里地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

2、测固体的密度: (1) (2)方法:①先用天平称出物体的质量m ;②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 1,③将物体浸没在水中,读出总体积v 2, ④得出固体的密度ρ=m/v 2-v 1
说明: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采用排液法测量,这种科学方法叫等效代替法。

3、测液体密度:
⑴ 原理:ρ=m/V
⑵ 方法:①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 1 ;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
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 ;③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 2 ;④得出液体
的密度ρ=(m 1-m 2)/ V
五、密度与社会生活
1、温度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一个物体的温度发生变化,尽管质量不变,但体积发生变化了,所以根据公式ρ=m/V 可知,密度要变化。

2、通常情况下,固体和液体在温度变化时,体积变化不大,密度变化也很小,而气体在温度变化时,体积变化较大,故密度变化也就较大,因此研究气体的密度。

3.水的密度变化
(1)40C 的水密度最大
(2)温度高于40C 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变小。

(水的体积也是热胀冷缩)
(3)00C ~40C 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大。

(水的体积是热缩冷胀)
(4)水的反常膨胀,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5)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

(6)求质量: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m=ρV 算出它的质量。

(7)求体积: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V=m/ρ算出它的体积。

(8)判断空心实心:常用的方法,求平均密度法,若物体的平均密度小于材料密度,则物体为空心的。

ρ m V = 原理
《多彩的物质世界》课堂复习学案
考点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例1:原子的结构与下列物质结构最相似的是()
A. 西瓜
B.熟鸡蛋
C.面包
D.太阳系
考点二:质量的概念
例2:一瓶矿泉水放入冰箱结冰后,下列物理量不发生改变
.....的是()
A.质量 B.密度 C.内能 D.比热容
例3:完成下列单位换算① 0.2t= kg;② 45×108g= kg;
③ 32ml= m3;④ 7.8×103kg/m3= g/cm3 。

考点三:质量的测量
例4:使用托盘天平时:
①应先把天平放在_____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________处,此时如果天平横梁不平衡,应调节横梁右端的_________ ,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②某同学用调节好的天平称一金属块的质量,金属块应放在天平的___盘里,使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来称量某物体的质量时,若指针偏右,正确的操作是( )
A.在盘中加砝码;
B.在盘中减砝码;
C.向右移动游码;
D.向左调平衡螺母。

③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一物体的质量,测量完毕后才发现错误地将物体放在了右盘,而将砝码放在了左盘。

因无法重测,只能根
据测量数据来定值。

他记得当时用了50g、20g
和10g三个砝码,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该
物体的质量为 g。

考点四:密度的概念
②比较1、2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同一种物质,它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

③比较2、3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是。

④比较1、4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是。

考点五:密度的测量
例6: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同学们准备测量食用油的密度.他们选取的实验器材有:食用油、量筒、天平(带砝码)、烧杯。

(1)【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小新和小杨同学分别设计了一种实验方案,请在方案中的空白处填空:
;②向烧杯中倒入一些食用油,测方案一: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
1
出它们的总质量m
,则这些食用油的质量为;③再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倒入
2
量筒中,测出食用油的体积V;④计算出食用油的密度ρ。

方案二:①将天平置于水平台后,立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②用天平测出装
有适量食用油的烧杯的总质量m
;③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中,记录量
1
筒中食用油的体积V;④测出烧杯及剩下食用油的总质量m
;⑤计算出食用油的密度
2
ρ= 。

(2)【评估与交流】
①请分别找出两种方案中的不足之处:
方案一:;
方案二:;
②你准备选择方案来做实验,为顺利完成该实验,该方案中不足之处应改为:。

例7:小刚同学想测酱油的密度,但家里只有天平、小空瓶,而没有量筒。

他思考后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了测量,测量内容及结果如图所示。

①他第三次测得物体的质量如图乙中砝码和游码所示,其结果m
= g;
3
②请按照图甲的顺序写出对应的实验步骤: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③请你根据小刚测量的数据帮他计算出酱油的密度:(写出主要的计算步骤)
考点六:密度与社会生活
密度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求不便测量的质量、体积;鉴别物质;判断空心与实心;比例问题;混合物质的密度。

例8:某研究人员为了探究冰和水的体积与温度的关
系,在一定的环境下将1g的冰加热,分别记录其温度
和体积,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象。

请你观察此图象回答
下列问题:
(1)冰从-4℃上升到0℃时体积将______,密度将
______。

(2)水从0℃上升到4℃时体积将______,密度将
_______。

(3)冬天,当河面结冰时,与冰接触的河水温度是
____℃,较深河底的水温是___℃。

例9:一节油车上装有30m3的石油,为了估算这节油车
所装石油的质量,从中取出20cm3的石油,称得质量是16g。

问这节油车所装的石油的质量是多少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