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超重与肥胖人群体重管理效果的研究

合集下载

超重和肥胖人群的健康管理与效果评价

超重和肥胖人群的健康管理与效果评价

超重和肥胖人群的健康管理与效果评价摘要:目的对超重及肥胖人群的健康管理及效果进行探究。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接诊的88例超重及肥胖人群为研究对象,予以健康管理,比较干预前后效果。

结果干预后,超重及肥胖人群体质数低于干预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干预后,超重及肥胖人群的血压、血脂水平低于干预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超重及肥胖人群提供健康管理,有助于控制人群体重增加,以及预防相关慢性基础疾病,值得优选、关键词:健康管理;超重;肥胖人群;效果超重、肥胖,是导致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发生的主要诱因,同时也是造成人群死亡的重要原因[1]。

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约有340万成人死于超重/肥胖。

所以,需要对肥胖、超重患者健康管理予以重视。

为此,本文以肥胖、超重人群为例,对其健康管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已取得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受检者知晓研究的内容及意义,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现对我院2018年4月~2019年接诊的88例超重及肥胖人群予以研究,男49/女38,年龄18~75岁。

超重、肥胖诊断标准:以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依据,肥胖:BMI≥28kg/m2;超重:24kg/m2≤BMI<28kg/m2。

1.2方法健康管理措施,如下:(1)建立个人健康档案,通过“慢病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录入患者基本信息,包括身高、体重、性别、姓名、血脂、血压等,自动生成健康评估报告,包括饮食评估、个人身体活动水平评估等,以表格形式发给受检者,使其掌握自身基本状况。

①个人身体活动水平评估及指导报告系统,记录研究对象每天活动、休闲及工作等活动时间,共2个部分,a将一天当中做家务、出行及工作、锻炼等活动时间换算成步数,设定目标为10000步/日;b每天活动形式,如静态活动、身体活动、睡眠及其他;c整理受检者提供的信息,评估个体身体活动水平。

社区居民超重和肥胖及其危险因素分析研究

社区居民超重和肥胖及其危险因素分析研究

社区居民超重和肥胖及其危险因素分析研究作者:王淑娟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09期【摘要】目的了解社区居民超重和肥胖疾病状态和风险因素,为制定相应的干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集群随机抽样调查为原则,采取七个社区作为调查点。

对于每个调查社区21~75岁长期居住居民超重状态和肥胖的相关危险因素调查。

结果有效调查1930人,其中女性1049,男性881人,肥胖率为5.1%(标准化率为4.5%),超重率为29.1%(标准化率为26.7%)。

这个区别男性和女性的超重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肥胖率(P> 0. 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

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饮酒、年龄、家庭收入、饮食控制和家庭历史、运动、教育程度和身体质量指数有关联,其中饮食控制和运动和身体质量指数呈负相关。

结论所调查的社区居民肥胖率和超重较高,应按照超重和肥胖疾病状态及相关因素采取综合预防措施,降低其患病率和相关疾病的流行。

【关键词】患病率;超重;肥胖危险因素;现况调查伴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向前迈进,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超重和肥胖率正在上升。

超重和肥胖已经成为是一种慢性疾病,因为它危害了人的身体健康,是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中风和某些癌症的风险因素。

目前,超重和肥胖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我市七个社区作为调查点,进行集群随机抽样调查。

对七个社区43个街道1930人进行了有效调查。

1.2 方法以调查问卷的方式。

内容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吸烟史、饮酒史、饮食习惯、既往史与现患史等以问卷的方式。

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民族、职业、体重、文化水平、身高、饮食习惯、吸烟史、饮酒史、过去病史,现在的患病史等等,以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index,BMI)为肥胖、超重的诊断标准。

2 通过问卷调查,归结社区居民超重和肥胖的危险因素如下2.1 一般情况平均年龄(48.63±5.97)岁,平均BMI(23.49±4.11)kg/m2,其中男性为(23.41±3.44)kg/m2,女性为(23.61±3.72)kg/m2。

社区居民超重肥胖发展趋势调查及研究

社区居民超重肥胖发展趋势调查及研究
cmei otn u l e l su . Helh i s l ,de ,a dp yia cii h ud b rmoe o h rvnina d c nr1 o mp ra tp bi h at ise c h aty let e it n h sc atvt s o l po t frtep e t n o to. f y l y e d e o Ke r s Ov r Jh ; b st; n e c ywo d eweg t O e i Te d n y i y
世界卫生组织有关 资料表明 , 超重和肥胖 正成为 全球 严 重的公共 卫生 问题 , 重和肥胖 可直接 引发糖尿病 、 超 高血压 、
1 8岁及 以上常住居 民 1 9 6人 、 2 1 0 1 1 人作为本次的调查对象。
12 方 法 .
脂代谢紊乱 、 心脑血管病 、 风等多种 疾患 , 痛 危害极大 。世 界
卫生组织指 出, 肥胖是导致 早死 、 残 、 响生命质 量和增重指数 ( MI , B ) 根据 中国成人超
重和肥胖筛查标准 (4 M <2 2 ≤B I 8为超 重 , MI 2 B > 8为肥胖 )
政府财政负担的重大全球性公共 卫生问题 … , 肥胖 已成为 一 判断居民超重或肥胖¨ 。 j 种重要 的流行病 J 。随着我 国人群膳食结 构改变 , 重和肥 超 胖发生率呈逐 年上 升趋势 。20 02年 中国居 民营养与健 康现 13 统计学方法 . 采用 S S 3 0统 计学 软件 建 立数 据库 , 行整 理、 P S1 . 进 归
d n s i iu sr t r c e n d e t n Bay n Diti e s re e .Da ai 0 4 a d 2 0 e o a e t o y ma si d x a d S S 1 0 s t t a ot r .Re u t Ra i — c we t n2 0 n 0 9 W r c mp r d wi b d s n e n P S 3. t i i l sf e h a sc wa e sl s: t o O of

城市社区体检人群肥胖和超重情况5年前后对比研究

城市社区体检人群肥胖和超重情况5年前后对比研究

城市社区体检人群肥胖和超重情况5年前后对比研究张明明;孙海娟;王俊明;高丽君;赵晓云【摘要】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hanges in the prevalence of obesity and overweight in urban populations in Shijiazhuang from 2007 to 2011. Methods In 2007, a cohort of 48, 831 subjects who took physical examination were enrolled using a combination of nonrandom cluster sampling and intra - cluster random sampling stratified by age and gender. In 2011, 46, 624 subjects completed a second survey. The changes in the prevalence of obesity and overweight among these subjects were analyzed using indicators including body mass index (BMI), waist circumference (WC), and serum lipid. Results From 2007 to 2011, the BMI, WC, serum lipid level, blood glucose, blood pressure, and the prevalence of obesity and overweight of this populatio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 < 0. 05). Furthermore, the BMI, WC, and the prevalence of obesity and overweight in the 50 - 55 - year ag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same age group in 2007 (P <0. 05). Conclusion The prevalence of both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Shijiazhuang remarkably increased from 2007 to 2011, even after the adjustment of age. Interventions should be provided according to the influencing factors.%目的分析石家庄市社区体检人群5年间肥胖、超重的变化情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2007年在河北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石家庄市社区人群中选取体检者共48 831例,2011年复查同一人群,共纳入46 624例,利用两次体检所得的体质指数(BMI)、血脂水平等体检资料,比较5年间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变化情况.结果 2011年与2007年相比,该人群的BMI、腰围(WC)、血脂、血糖水平、血压及相应的超重患病率、肥胖的患病率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1年50~55岁年龄段的体检人群的BMI、WC、超重患病率及肥胖患病率明显高于2007年相同年龄组的体检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1年石家庄市社区体检人群超重、肥胖的患病率与2007年相比均显著升高,应根据其影响因素进行预防.【期刊名称】《中国全科医学》【年(卷),期】2012(015)029【总页数】3页(P3342-3344)【关键词】肥胖;流行病学特征;社区人群【作者】张明明;孙海娟;王俊明;高丽君;赵晓云【作者单位】050051,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省人民医院检验科;050051,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省人民医院整形外科;050051,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050051,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省人民医院医务处;050051,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省人民医院检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9.2我国居民的超重率和肥胖率正逐年上升,已经成为我国所面临的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温州市社区人群超重、肥胖与血压、血糖的状况分析

温州市社区人群超重、肥胖与血压、血糖的状况分析
2 结果
单位登 记造册 , 区 50人 , 城 5 农村 50人 , 际有 效调 5 实 查 13 人 , 00 应答 率 9 .% , 中男 性 49人 , 39 其 0 女性 6 1 2
人, 城市 5 1 , 3 人 农村 4 9人 。 9
2 1 超 重肥胖 情 况 : 州 市城 乡有 效 调 查人 数 13 . 温 00 人 ,MI 4者 占 3 .7 , 中超重 (8 MI 4 ) B ≥2 77% 其 2 >B ≥2

社 区人 群 防治 ・
温 州 市社 区人 群 超 重 、 胖 与 血压 、 肥 血 糖 的状 况 分析

[ 词] 超重 ; ; 关键 肥胖 血压 ; 血糖
中图分类号 :  ̄4 t4 L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0 986 (070 .380 10 .1X 20 )504-2

学 调查 方 法 》 手册 的规 定 进 行 。调 查 全 过 程 进 行 质 控, 并每 日填 写质控 表报 省心脑 防办 。
13 诊断标准: . 高血压标准为收缩压 ≥10 m g 4m H 或/
及舒 张压 ≥9m H 0 m g或 近 二 周 内服 降 压 药 血 压 正 常 者 。体重 指数 ( MI =体 重 (g/ 高 ( 2, 9为 B ) k)身 m ) <1 低体重 ;4 M  ̄1. 为 体重 正常 ;8 MI 2 2 >B I 90 > 2 >B > 4为 I 超重 ; 8 肥胖 [ 糖 代谢 受 损及 糖 尿病 的判 断标 ≥2 为 ¨,
压、 血糖 的关 系 。 1 资料 和方 法 11 调查人 群 : . 随机 整群选 择温 州市 2个居 委会及 2 个乡村 人群 , 年龄 在 1 5周岁 以上 的常住人 群 , 以户为

对社区超重肥胖者精细化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评估

对社区超重肥胖者精细化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评估
KEY WORDS obesity; meticulous lifestyle intervention
2014 年 WHO 的数据显示,全球共有超过 9 亿的成 人体重超重 [1],全球肥胖人口约为 6 亿 [2]。2015 年中国 居民营养和慢性疾病调查结果表明,全国 18 岁及以上成 人超重率为 30.1%,肥胖率为 11.9%[3]。英国的预测数据 表明,若按照当前的流行趋势发展,到 2025 年约有 40% 的世界人口将达到肥胖症标准 [4]。肥胖症的治疗分为生
·疾病预防控制·
对社区超重肥胖者精细化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评估
黄英 * 魏小菊 龚剑 (上海市奉贤区奉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团队管理科,上海 201411)
摘 要 目的 :评估精细化生活方式干预超重肥胖者的效果。方法 :招募上海洪庙社区 121 名超重肥胖者,年龄 21~60 岁,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 61 人,其中男性 21 人(34.4%),女性 40 人(65.6%);超重 23 人(37.7%), 肥胖 38 人(62.3%);对照组 60 人,其中男性 27 人(45.0%),女性 33 人(55.0%);超重 24 人(40.0%),肥胖 36 人 (60.0%)。干预组采取精细化个性化干预,干预持续时间 6 个月 ;对照组采取整群健康教育方式。评估两组体重下降情 况。结果 :干预组体重下降者 39 人,体重下降率为 63.9%,体重下降≥ 5% 者 17 人,占 27.8% ;对照组体重下降人数 5 人,体重下降率为 8.3%,没有人体重下降超过 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精细化生活方式干预超 重肥胖的效果优于健康教育,更有助于超重肥胖者的体重控制。
201411, China)

城镇成年居民超重与肥胖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城镇成年居民超重与肥胖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城镇成年居民超重与肥胖的现状调查及分析基金项目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2007-CXB-6)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居民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旨在为控制超重、肥胖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编的福州市鼓楼区成年居民超重、肥胖暴露情况调查表和现时体力活动评价问卷对1851人进行调查;结果:①福州市鼓楼区成年居民体重指数均数为23.14±3.12,并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高,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城镇成年居民超重率27%,肥胖率4.6%;③腰臀比超标发生率44.4%,女性60岁后反超男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腰围超标发生率48.8%,腰围超标在30岁年龄组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婚姻状况、家人监督体重、饮食结构、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外体力活动、性别及吸烟是超重、肥胖的相关影响因素。

结论:目前城镇居民超重、肥胖增长迅速;应尽快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尤其是对中年人、体力活动少及文化程度低者更应加强宣教及督导,同时,不应忽视腹型肥胖对健康的影响。

关键词成人超重肥胖横断面调查AbstractObjective:To scratch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community popul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theory base to control the rate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Methods:The study population included 2410 adults from nine streets and one town with random sampling and whole sampling. 1911 copies of questionnaire named The exposure rate of common risk factors for hypertension questionnaire was compiled by the investigators.Results:①The mean of BMI of adults in Gulou district,Fuzhou is 23.14±3.12,The BMI increases with age,it was difference from gender.②It was found a 27% overweight rate,a 4.6% obesity ratein all participants;③There was 44.4% participants exceeding the WHR standards,and female was to go beyond male after 60 years old;It was a 46.8% obesity in the belly,and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at 30 years old,④The age,gender,education, marriage,smoking,dietetic style,leisure time physical activity,whether the family supervised the weight or not are the influence factors for overweight or obesity.Key WordsAdults;Overweight;Obesty;cross-sectional study本調查旨在了解福州市鼓楼区社区成年居民超重与肥胖的分布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上海市虹桥社区成人超重肥胖的干预实践

上海市虹桥社区成人超重肥胖的干预实践
本 文通 过对超 重肥胖 者 的干 预实践 , 探 索社 区慢性 病 综 合 防治的有效 性 。
1 对象 与方 法
1 . 1 研 究对 象
1 . 2 . 2 指标测量 身高测量以厘米 ( c m) 为单位, 精 确度为 0 . I c m, 被测者脱去鞋帽 、 外衣 , 正立姿 , 眼平 视前方 , 眼眶下缘 、 耳廓上缘同一水平 , 脚跟、 臀部、 肩 胛骨、 颅 骨后枕 同时触 柱 , 记 录时测 量者 眼 、 滑 测板 和 刻度 同一水平。体重测 量以千克 ( ) 为单位 , 精确 到0 . 1 k g , 测前 作 校正 , 被 测者 脱去 鞋 帽 、 外衣 。腰 围
2 0 1 4, V o 1 . 2 6 N o . 7
2 0 1 4年第 2 6卷第 7期
S h a n g h a i J o u mm l o f P r e v e n 。 t i v e Me d i c i n e
上 海预 防医学
文章编号 : 1 0 0 4— 9 2 3 1 ( 2 0 1 4 ) 0 7— 0 3 8 3— 0 3
测量 以厘 米 ( c m) 为单 位 , 精确 到 0 . I c m, 被 测者 自然 站立 , 呼 吸平 稳 , 测 量髂前 上嵴和 1 2肋 下 缘 连 线 中
点, 松紧适度 , 贴肤测量。记录时, 测量者眼与卷尺同 水平 , 精确到 0 . 1 c m。干 预 前 与 干 预 后 形 体 测 量

为8 . 5 5 %, 中心性肥胖率为4 2 . 7 5 %[ 2 J 。3年间 , 上海
市超 重 、 肥胖 、 中心性肥 胖人 群均 有不 同程 度 的上升 。
流行病学研究确认 , 超重、 肥胖 , 尤其是 中心性肥胖是 高血压 、 糖尿病 、 血脂异常 、 冠心病、 心肌梗 死、 脑卒 中、 乳腺癌等多种癌症发生 的主要危险 因素 J 。因 此, 控制体重对身体健康具有前瞻性意义。肥胖、 超 重 的社区防治应 当是今后慢性 病防治工作 的重 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区超重与肥胖人群体重管理效果的研究
作者:杨正雄, 王卉呈, 冯雅靖, 颜流霞, 白雅敏, 张啸飞, 赵文华, YANG Zheng-xiong , WANG Hui-cheng, FENG Ya-jing, YAN Liu-xia, BAI Ya-min, ZHANG Xiao-fei,
ZHAO Wen-hua
作者单位:杨正雄,YANG Zheng-xiong(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100050), 王卉呈,冯雅靖,颜流霞,白雅敏,张啸飞,赵文华,WANG Hui-cheng,FENG Ya-jing,YAN Liu-xia,BAI Ya-min,ZHANG
Xiao-fei,ZHAO Wen-hua(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刊名: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MANAGEMENT
年,卷(期):2010,04(3)
被引用次数:6次
1.陈春明;孔灵芝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 2006
2.Benetou V;Bamia C;Trichopoulos D The association of body mass index and waist circumference with blood pressure depends on age and gender:a study of 10928 non-smoking adults in the Greek EPIC cohort 2004
3.胡晓抒;郭志荣;武鸣体重指数、腰围与代谢性健康风险的关系[期刊论文]-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5(12)
4.Wildman RP;Gu D;Reynolds K Are waist circumference and body mass index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in Chinese adults 2005
5.Katzmarzyk PT;Janssen I;Ross R The importance of waist circumference in the definition of metabolic syndrome:prospective analyses of mortality in men[外文期刊] 2006(2)
6.陈君石;黄建始健康管理学概论 2006
7.潘运霞;欧阳庆;冯小萍健康管理对纠正体检人群不良生活方式的效果评价[期刊论文]-当代护士(专科版)
2010(2)
8.周北凡;武阳丰;赵连成我国中年人群向心性肥胖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其聚集性[期刊论文]-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1(2)
9.姚崇华;胡以松;翟凤英我国2002年代谢综合征的流行情况[期刊论文]-中国糖尿病杂志 2007(6)
10.马立芳;郭红卫;何霭娜成人超重和肥胖的危害及影响因素分析[期刊论文]-环境与职业医学 2007(4)
11.董智强;马文军;许燕君2002年广东省成年人向心性肥胖流行特征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公共卫生 2005(3)
1.赵文华.侯培森.ZHAO Wen-hua.HOU Pei-sen多部门多层次合作应作为我国肥胖控制的重要策略[期刊论文]-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0,04(3)
2.张超彦.杨正雄.赵文华.李伟.胡丹丹.潘春颖.周静.余鹏.袁月芳.杨月琳北京某成年人群代谢综合征的年龄性别分布特点[期刊论文]-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0,04(4)
3.王卓群.姜勇.李镒冲.张梅.王丽敏.赵文华成人体重测量情况分析[期刊论文]-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0,04(5)
4.冯雅靖.赵文华.FENG Ya-jing.ZHAO Wen-hua英国和芬兰减盐策略的成功经验与启示[期刊论文]-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0,3(5)
5.王春晓.崔娟.杨静.冯雅靖.赵文华.WANG Chun-xiao.CUI Juan.YANG Jing.FENG Ya-jing.ZHAO Wen-hua通过开展减盐行动控制我国心血管疾病流行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期刊论文]-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0,03(9)
6.石小倩.胡楠.李晓燕.黄正京.姜勇.赵文华.SHI Xiao-qian.HU Nan.LI Xiao-yan.HUANG Zheng-jing.JIANG Yong.ZHAO Wen-hua2004-2005年中国西部农村地区居民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死亡负担[期刊论文]-中华预防医学
杂志2011,45(1)
7.杨正雄.赵文华.张馨.付萍.陈君石超重及肥胖与相关慢性疾病关系的研究[期刊论文]-卫生研究2003,32(3)
8.王卉呈.崔娟.杨正雄.翟屹.赵文华.WANG Hui-cheng.CUI Juan.YANG Zheng-xiong.ZHAI Yi.ZHAO Wen-hua慢病风险指数的建立及预测相关慢病效用评价[期刊论文]-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0,04(6)
9.潘振华悄然兴起的体重管理业[期刊论文]-观察与思考2009(1)
10.孙子林.王晓来.SUN Zi-lin.WANG Xiao-lai强化体重管理减轻社会负担[期刊论文]-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0,04(3)
1.徐志鑫.耿坤.庞武元.李淑波.张淑群某驾校教练超重与肥胖人群体重管理效果分析[期刊论文]-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11(3)
2.汤大俊.汪洋.张继昌.谭琪成都市四类职业人群体质指数现状分析[期刊论文]-职业卫生与病伤 2013(3)
3.路玉江.王燕.王南.郝俊君.吴迪.傅慧.黄越翎某职业人群应用生活方式量化干预模式管理体重的效果评价[期刊论文]-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13(1)
4.袁胜男.韩晓燕.高丽娟社区超重和肥胖居民健康管理及效果评价[期刊论文]-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2(2)
5.张献博.黄秀清.孙明晓.严翊.李博文.仲伟娟.陈俊飞.王璐.谢敏豪生活方式干预改善超重及肥胖青少年氧化应激状态[期刊论文]-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11(6)
6.林深婷.王燕芳.LIN Pao-hwa.Gary Bennett.Erica Levine.常翠青.王海俊以手机短信为平台的肥胖干预研究的依从性分析[期刊论文]-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13(3)
引用本文格式:杨正雄.王卉呈.冯雅靖.颜流霞.白雅敏.张啸飞.赵文华.YANG Zheng-xiong.WANG Hui-cheng.FENG Ya-jing.YAN Liu-xia.BAI Ya-min.ZHANG Xiao-fei.ZHAO Wen-hua社区超重与肥胖人群体重管理效果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1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