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案例集

合集下载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设计——以外研版七年级下册Module_8_Unit_2为例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设计——以外研版七年级下册Module_8_Unit_2为例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设计———以外研版七年级下册Module8Unit2为例◎钟羽君引言课标表明“学科育人价值集中体现在学科核心素养”。

初中英语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深度阅读教学活动,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

本文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深层阅读教学,设计了外研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8Unit2Goldilocks Hurried Out of the House的初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案例,阐述深度阅读在初中英语阅读中的实际运用。

1.教学案例解析1.1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本课是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8的内容。

本模块的话题是童话故事,要求学生读懂故事,并能用一般过去时和连接词来描述故事发生经过。

短文围绕《金凤花姑娘和三只小熊》这个传统的英文童话展开,在内容和情节上是对本模块Unit1的延续。

短文生动地描写了金凤花姑娘对于不同椅子和床的感受,从而做出的选择。

(2)学生分析本课授课对象为初一年级学生,他们对童话故事非常感兴趣,但对文章的深入思考欠缺。

在知识层面,学生已经在之前的模块中学习了一般过去时的陈述句和一般疑问句,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3)教学目标通过深度阅读活动帮助学生分析文本和树立篇章意识,形成尊重他人的意识,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1.2教学设计思路笔者在具体实施本文教学时,将整个课堂分为三个阶段:读前活动、读中活动、读后活动。

读前活动是对前一个Unit的复习以及此次授课的文本预测,旨在训练学生的预判能力。

读中活动包含泛读和精读,循序渐进地对语篇的主题意义进行深入理解,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

读后活动是深度阅读的创新实践,是前面两个阶段的深化与运用语篇的学习活动。

1.3教学过程(1)读前活动①观看视频,以旧知引新知课前几分钟观看Unit1文本的配套视频,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增强了学习动机。

学生边看视频边回答问题:“What did Goldilocks do?”学生通过使用本模块的重点语言知识即一般过去时来回忆Unit1的故事情节。

初中英语阅读教案模版

初中英语阅读教案模版

初中英语阅读教案模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信息。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选择一篇适合初中生水平的英语阅读文章。

2. 教学重点: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以及文章的主旨和细节信息。

三、教学过程1. Pre-reading(读前活动):利用图片或问题引导学生对文章主题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2. While-reading(读中活动):a. 快速阅读:让学生快速阅读文章,了解文章的大意。

b. 细节阅读: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寻找答案。

c. 深入阅读: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信息,通过讨论和思考来提高理解能力。

3. Post-reading(读后活动):a. 总结:让学生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所学知识。

b. 输出: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语表达或写作,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c. 扩展:提供相关阅读材料或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回答问题和小组讨论等。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来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观察学生对英语阅读的态度和自信心,鼓励积极正面的反馈。

五、教学资源1. 教学文章:选择一篇适合初中生水平的英语阅读文章。

2. 图片或多媒体资源:用于引导学生对文章主题产生兴趣。

3. 学习任务单:用于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

六、教学步骤1. 引入:利用图片或问题引导学生对文章主题产生兴趣。

2. 快速阅读:让学生快速阅读文章,了解文章的大意。

3. 细节阅读: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寻找答案。

4. 深入阅读: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信息,通过讨论和思考来提高理解能力。

幼儿园英语阅读课教案

幼儿园英语阅读课教案

幼儿园英语阅读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识别英文字母,并知道它们的发音。

2. 能够通过简单的英语阅读材料,理解其中的基本意思。

3. 能够流利地朗读英语阅读材料,并具备适当的语音语调。

4. 培养幼儿对英语阅读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字母研究与发音:- 通过认知卡片、歌曲等多种方式,帮助幼儿正确识别英文字母,并了解它们的发音。

- 练字母的书写,并加强发音练。

2. 自然拼读:- 利用有趣的单词卡片,让幼儿通过拼读的方式认读单词。

- 引导幼儿运用已学的字母知识,拼读并理解简单的英语单词。

3. 阅读材料:- 选择适龄幼儿的英语绘本,以及简单的图片故事书作为阅读材料。

- 情境化的阅读教学,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 教师可进行适当的指导,帮助幼儿理解阅读材料的基本意思。

三、教学步骤1. 字母研究与发音:a. 制作字母卡片,每次选择几个字母进行教学。

b. 呈现字母卡片,并帮助幼儿正确识别字母和研究其发音。

c. 引导幼儿用笔在纸上正确书写字母,并进行发音练。

2. 自然拼读:a. 准备一些有趣的单词卡片,并和幼儿一起进行拼读游戏。

b. 引导幼儿运用已学的字母知识拼读单词,并理解其意义。

3. 阅读材料:a. 选择适龄幼儿的英语绘本和图片故事书。

b. 引导幼儿观看图片,提问并引导回答,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c. 适当引导幼儿朗读故事中的简单句子,并帮助理解基本意思。

四、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是否能正确识别字母,并发出正确的发音。

2. 观察幼儿在拼读游戏中的表现,是否能准确拼读单词并理解其意义。

3. 观察幼儿在阅读材料上的表现,是否能流利地朗读简单句子,并理解基本意思。

五、教学延伸1. 继续巩固字母研究和发音练,引导幼儿掌握更多的字母知识。

2. 选用更复杂的自然拼读材料,让幼儿进一步提高拼读和理解能力。

3. 鼓励幼儿多读英语绘本,培养阅读兴趣。

指向深度学习的英语文学阅读教学——以Cinderella为例

指向深度学习的英语文学阅读教学——以Cinderella为例

ENGLISH ON CAMPUS 2022年23期总第619期一、深度学习概述从学习层次看,深度学习与浅层学习是相对的,浅层学习是深度学习的基础,语言学习需要经过浅层学习阶段。

学习者仅局限于浅层学习是不够的,必须向深度学习发展,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获得更强的能力。

深度学习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关注学习过程,关注的核心要点就是要让学生了解主动学习的意义,要让学生实践不同内容的整合与衔接,强调提升高阶思维水平和复杂问题解决能力。

从认知层次看,根据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分析、评价、创造”属于高阶思维,深度学习便聚焦高阶思维。

深度学习是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对于学习者来说,就是对新思想和新知识进行批判性学习,对不同的知识架构进行整合与汇总,将学过的知识迁移到全新的情境中。

简而言之,所谓深度学习,就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二、深度学习对于英语文学阅读教学的意义(一)理论意义刘月霞、郭华指出,深度学习是触及学生心灵的教学,是学生的感知觉、思维、情感、价值观全面参与的,全身心投入的活动。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优秀的文学作品是语言运用的典范;同时,文学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和情感培养有着得天独厚的作用,很多英语文学作品当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因此这些作品赢得了很多学生的青睐和关注。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创造条件,让学生接触更多、更好的英语文学作品,学生与文本、与作者展开积极的对话,通过深入感知文本、理解文本,从而获得对文本开放性、多元性、深入性、个性化的体验。

将文学作品的赏析和人文教育进行高度整合,这也是一种实现思维延伸的关键手段,有助于实现深度学习。

(二)实践意义“读思言”是学思结合的教学模式。

通过读 、思、言三个不同的主体相互融合、协同并进,可以让语言输入活动和输出活动的衔接更为紧密,从而实现深度学习。

借鉴“读思言”教学理念,对高中英语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探索,深入分析如何教、怎样评等问题,从而达到促读、促思、促言的研究目标。

初中英语阅读课优秀教案

初中英语阅读课优秀教案

初中英语阅读课优秀教案一、引言英语阅读课在初中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设计一个优秀的英语阅读教案,对于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就初中英语阅读课的优秀教案设计进行深入探讨。

二、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2.提高学生的词汇应用能力;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1.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阅读材料;2.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提取信息,进行理解;3.学习和应用新的单词和短语;4.进行相关的听说训练。

四、教学过程1. 热身(Warm-up)进行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并温习相关知识。

2. 阅读材料介绍呈现本节课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兴趣,预习文章中可能出现的生词,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简要猜测。

3. 阅读活动1.整体阅读:让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把握文章的主题和段落结构;2.细读:逐段进行深入阅读,帮助学生理解文中重点句子和段落,引导思考。

4. 词汇拓展结合文章内容,学习和掌握一些生词和短语,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记忆与巩固。

5. 语言运用设计相关的练习,巩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6. 听说训练通过听力训练和口语表达练习,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7. 小结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并布置相关的作业。

五、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考试成绩等多方面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六、教学反思教师应该及时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结语初中英语阅读课是学生提高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优秀的教学设计和教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希望本文提供的优秀教案设计能够对广大英语教师有所启发,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帮助。

商务英语阅读课程思政OBE教学模式探索---以TheWorldAsISeeIt为例

商务英语阅读课程思政OBE教学模式探索---以TheWorldAsISeeIt为例

商务英语阅读课程思政OBE教学模式探索---以The World As I See It为例发布时间:2021-09-14T01:35:17.546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14期作者:张晓冬[导读] 阅读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是开启人生智慧的旅程。

优秀的阅读材料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与教育意义。

张晓冬(巢湖学院外语系 238000)摘要:阅读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是开启人生智慧的旅程。

优秀的阅读材料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与教育意义。

以大文科教育为背景,结合十四五规划与专业培养目标,本文以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为例,从价值观、创新意识、批判思维、人文情怀等层面探索商务英语阅读课程思政内涵,以OBE为导向构建课程范式。

关键词:商务英语阅读;课程思政;OBE;《我的世界观》;教学模式引言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2020年6月,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中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

商务英语阅读课程兼具人文性、跨学科及跨语际的特点,在培养家国情怀,提升人文素养,拓展国际化视野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商务英语阅读课程的思政内涵与课程目标商务英语阅读课程针对高等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开设,为期一年,分两学期开设,以叶兴国版商务英语教程为教材,阅读材料选自英语国家的权威报刊,围绕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国际化、复合型和应用型的专业特点选取语篇。

依据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其教学内容除英语与商务知识外,还涵盖提升人文素养、拓展国际视野、培养跨文化意识、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等任务。

根据上述要求,在专业能力目标基础上,增设课程思政目标: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等,注重培养批判性思维及跨界思维,加强跨文化意识和创新、创业意识。

英语阅读课的教案范例

英语阅读课的教案范例

英语阅读课的教案范例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词汇量和语法应用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学生能够熟练阅读并理解一篇趣味性的英语短文;2.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获得新的词汇和句型,并能够正确运用于实际情境中;3.学生能够运用推理和归纳的能力,整合文章中的信息并回答相关问题。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熟练阅读并理解英语短文;2.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获得新的词汇和句型;3.学生能够运用推理和归纳能力整合文章中的信息。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一篇趣味性的英语短文;2.教师准备相关的词汇和句型练习题;3.教师准备几个与文章相关的问题,用于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简要解释为什么学习英语阅读是重要的;2.引发学生的兴趣:向学生展示一幅插画,让学生根据插画猜测故事情节。

步骤二:阅读理解1.教师朗读整篇短文,同时向学生展示短文的文字内容;2.学生自主阅读短文,并标注他们认为重要的信息和词汇;3.教师鼓励学生彼此交流,讨论短文内容,解答疑惑。

步骤三:词汇学习1.教师将短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写在黑板上,并解释其意思;2.学生跟读并积极运用这些词汇和短语造句;3.教师提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词汇和短语的应用能力。

步骤四:再阅读和思考1.学生再次阅读短文,尝试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2.学生可自行思考和整理答案,也可与同学进行群体讨论;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中的逻辑关系和引导词语的作用。

步骤五:总结和讨论1.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所获得的收获;2.学生可以提出问题和分享自己的思考。

五、课后作业1.学生完成相关的词汇和句型习题;2.学生根据短文内容写一篇简短的读后感,并分享给同学。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一篇趣味性的英语短文,培养了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通过词汇学习和思考问题,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新的词汇和句型,还可以锻炼他们的推理和归纳能力。

原创阅读课教学设计全英教案

原创阅读课教学设计全英教案

原创阅读课教学设计全英教案一、教学背景•教学目标:通过阅读故事,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学生基础:学生已掌握一定的英语词汇和基础语法。

•教学资源:教材《英语故事精选》,多媒体设施。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本次阅读课的教学内容为《The Ant and the Dove》故事。

2. 教学方法•教师讲解:以全英语形式讲解故事内容,重点解释生词和重点句子。

•学生阅读:学生阅读故事内容,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问题和观点,展开思维和交流。

•听力训练:播放故事的英语语音录音,让学生练习听力和跟读。

•语言运用:学生运用故事中的句型和词汇进行口语练习和写作练习。

三、教学步骤1. 导入与引导•使用多媒体设施播放一段与故事情节相关的视频片段,引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用他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猜测故事的主题和情节。

2. 教师讲解•将故事内容以全英语方式进行讲解,重点解释每个段落中的生词和重点句子。

•适时提问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预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3. 学生阅读•学生独立阅读故事内容,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

•学生标记并归纳故事中的重要信息和关键词。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故事中的问题和观点进行讨论。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并用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

5. 听力训练•播放故事的英语语音录音,让学生进行听力训练和跟读练习。

•提供一些听力理解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听力来回答。

6. 语言运用•让学生使用故事中的句型和词汇进行口语练习和写作练习,例如描述故事中的角色、情节等。

•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故事中的句型和词汇来编写自己的故事或扩展故事情节。

四、教学评估•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讨论的程度、听力理解的准确度、口语表达的流利度等。

•学生完成小组讨论和个人口语写作练习,教师对学生的观点和表达进行评价和反馈。

•学生完成一份对故事的阅读理解题,以检测其对故事情节和主题的理解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阅读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案例集汪慧颖目录1.英语阅读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案例(-)Unit 10 Lesson 1 A Material World ...........................................................02-05页2.英语阅读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案例(二)Unit 8 Lesson 4 Journey to the Antarctic...................................................06-12页3.英语阅读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案例(三)Unit 9 Lesson 1 On Your Bike ...........................................................13-17页4.英语阅读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案例(四)Unit 12 Lesson 3 Living Abroad ...........................................................18-21页5.英语阅读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案例(五)Unit 12 The New Australians ...........................................................22-25页Unit 10 Lesson 1 A Material World新课标要求高中英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学生优化英语学习方式,使他们能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常,我们高中的英语阅读教学往往总是在围绕课文的前提下,通过引入(lead-in)、主旨理解(fast-reading)、深入理解(intensive -reading)、深化主题(after-reading)这几方面着手。

基本上还是老师牵着学生的思维走,未能使学生真正通过自主学习、自我探究的方式去掌握文章的主题。

因此,如何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真正让学生融入文章所设置的情境之中,便成了我们高中英语教师急需探讨的问题。

我最近就高一Unit 10 Lesson 1 A Material World阅读教材”Who wants to be a Millionaire? I don’t,” says Charles Gray作一尝试。

(一﹞活跃气氛、引出问题首先,在引入部分(lead-in),我展示了美元、英镑、欧元、人民币、港元、日元等实物和货币代码。

这都是学生们耳熟能详的,在热烈的回答声中,学生不知不觉中已成了课堂的主角。

接下来我列了四个问题:1.W hat can we buy with a lot of money?2.How can we earn a lot of money?3.What can’t we buy with a lot of money?4.D o you want to be a millionaire? Why or why not?让学生们短暂的思考后,我请同学们起来进行report,阐述自己的观点,谈谈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思想观。

这样,在学生的回答中我们也得出了本来由教师总结出来的结论:Money is very important for us, and we can earn lots of money by manylegal ways, and we can buy lots of things with money; but money is no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the world, for example, friendship、health is more important, and there are also many things that money can buy.这正是课文中要讲述的观点,而学生能自主地得出结论,无须教师被动地去传授,去总结。

更有助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同时,有很多学生在阐述观点时都提到了一点,成为百万富翁的最大乐趣在于能体现自身价值,能为需要帮助的人作更多的事。

我在此时进行了及时的思想渗透,且进一步的深化课文。

我是这样处理的:If you are a millionaire now, what will you do you’re your money? 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a story about a millionaire, maybe it will give your some good ideas.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学生能很好地体现出他们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能利用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清楚和有条理的表达。

我也及时在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进行知识与情感的教育,并同时能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总结出课文中所表述的内容,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二)小组讨论,深化主题由于高中学生对金钱还没有切身体会,如何才能把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以致有更深刻的理解呢?于是我又设置了第二环节。

小组讨论是一种合作学习活动。

学生们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或完成一个共同的任务开展活动。

我把学生们分成进行4个小组,每组选出一位journalist,让他对全组同学进行一次survey。

并建议他们可以用多种方式来进行汇报。

并给出一组相关的问题来辅助他们的survey:1.Do you think it is a right choose for Charles Gray to give away allhis money?2.Do you think money makes you happy?3.Are there more important things in life?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把课文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

使学生能有话可说,真正地去思考正确的金钱观,把课文的内容在学生的谈话主题中体现出来。

通过这一环节的讨论与总结,学生们体现了较强的自我评价能力(比如通过对自己special quality的剖析)。

他们能就熟悉的话题交流信息,提出问题并陈述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具备了初步的语言知识与实用写作能力(比如对采访结果的总体报告的撰写),达到了新课标中对高中阶段的要求。

在这一篇课文的总体教学之中,我运用了探究式的教学方式,用层层递进的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得到了较大的体现。

他们在学习策略、情感态度、文化意识、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训练。

在这节课后,参与的学生明显比通常的阅读课上激情高涨,对英语学习有了充分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Unit 8 Lesson 4 Journey to the Antarctic一、教学课型:阅读课(45分钟)二、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Unit 8 Lesson 4 Journey to the Antarctic)2.教材处理本课介绍了挪威探险家罗纳德阿蒙森及斯科特的南极探险之旅,尤其详细地介绍了斯科特所领导的探险队在探险过程中遇到困难,及探险队队员正视困难,迎接挑战的决心。

笔者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紧扣主题设计了导入、预测、快速阅读、细读、回答问题、采访、总结以及作业八个教学环节,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策略和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3.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南极探险之旅;(2)能力目标:提高运用阅读策略预测课文和获取课文主要信息的能力;通过略读、细读等阅读策略以及讨论活动提高说和读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克服困难、迎接挑战的决心和信心;(4)学习策略: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意识。

4. 教学重点和难点(1)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技巧;(2)使学生了解南极探险之旅以及培养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克服困难、迎接挑战的决心和信心。

三、教学设计1. 总体思路本节课是阅读课,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兼顾听、说、写的能力的培养。

整个教学过程采用教师设置任务后,学生个人活动、小组活动、班级活动和师生活动的形式组织教学,将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作为课堂的主体,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笔者在设计本课教学时,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比如:在Brainstorming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Prediction中,培养学生根据文章标题预测内容的能力;在Skimming 中,培养学生归纳段落的能力;在detailed-reading中训练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在consolidation中,通过填写挖空练习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理解能力;在Interview中,训练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summary 旨在强化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通过完成homework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课前准备笔者提前一周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并分别布置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分工合作,充分利用阅览室和网络收集有关南极探险之旅的内容,整理后在课堂上做简短介绍。

3.教学过程Step1. Lead-in ( 3min )1. Show the students several pictures of the explorers’ journey to the Antarctic.T: Look at the title and photos and guess the answers to these questions.1) Which Pole did they race to?2) When did they go?3) Who reached the Pole first?[ 设计说明]教师呈现一些南极探险的图片,提出一些具有趣味性和导向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其产生明确而强烈的学习期待心理,这种心理会促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习,创设轻松的课堂氛围,自然地引出课文的话题。

[ 设计说明]要求学生在引入基础上通,尽可能多地讲出与南极探险相关的词汇,帮助他们在大脑中形成一个有关南极探险的信息包,鼓励学生想象,激发学生思维。

Step2. Pre-reading ( 4min )Discussion: Ask students to discuss the questions in groups of six:Suppose you have a chance to explore the South Pole, what would youDo before the journey?[ 设计说明]让学生在预习基础上展开思维,阐述自己的观点,相互交流思想,为阅读作好知识上和心里上的铺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