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类检验标准.汇总
塑胶件外观检验标准

塑胶件外观检验标准摘要:一、塑胶件外观检验标准概述二、塑胶件常见不良现象及原因三、塑胶件检验流程与方法四、提高塑胶件外观质量的途径正文:一、塑胶件外观检验标准概述塑胶件外观检验标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颜色、表面光滑度、形状和尺寸、结构完整性以及功能符合性。
检验时,需对比产品实物与设计图纸、承认书等资料,确保塑胶件的外观质量满足要求。
二、塑胶件常见不良现象及原因1.异色点:与本身颜色不同的杂点或混入树脂中的杂点暴露在表面上。
2.气丝:由于种种原因,气体在产品表面留下的痕迹与底面颜色不同并发亮,带有流动样。
3.塌坑:由于材料收缩,使产品局部整体表面下陷。
4.熔接痕:由于两条或更多的熔融的塑胶流汇聚,而形成在零件表面的线性痕迹。
5.缺料:由于模具的损坏或其他原因,造成成品有射不饱和缺料情形。
6.白印:由于内应力,在产品表面产生与本色不同的白色痕迹。
三、塑胶件检验流程与方法1.检验前准备:了解产品设计要求、图纸、承认书等资料,熟悉检验标准和方法。
2.实物检验:对比实物与设计要求,检查外观质量,如颜色、表面光滑度、形状和尺寸等。
3.功能检验:根据设计要求,测试产品功能是否符合规定。
4.不良品处理: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分类、记录,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5.检验报告:编写检验报告,记录检验结果,包括合格品数量、不良品类型及处理方法等。
四、提高塑胶件外观质量的途径1.优化原材料选择:选择优质树脂和添加剂,确保塑胶件的色泽和表面质量。
2.严格模具设计:合理设计模具结构,降低熔接痕、塌坑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3.完善生产工艺:优化成型条件,如温度、压力、时间等,以提高塑胶件外观质量。
4.加强品质管理:严格执行检验标准,提高检验人员素质,确保产品质量。
5.及时处理不良品:对发现的不良品,要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予以改进,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塑胶制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塑胶制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塑胶制品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家居、家电等领域,其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对于保证产品质量、确保用户使用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为塑胶制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以供参考。
一、质量标准1. 外观质量:塑胶制品的外观应保持整洁、光滑,表面无明显划伤、气泡、变色等缺陷。
2. 尺寸精度:塑胶制品的尺寸应符合规定的尺寸公差,尺寸公差的大小取决于具体的产品和用途。
3. 力学性能:塑胶制品的力学性能包括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等。
不同的塑胶材料对应着不同的力学性能指标,需要根据具体材料选择相应的标准进行检验。
4. 耐热性:塑胶制品应具有一定的耐热性,以保证在高温环境下不发生变形、熔化等现象。
常见的检验方法包括热变形温度、承受高温环境下的重量变化等。
5. 耐磨性:塑胶制品应具有一定的耐磨性,以保证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不易磨损或破碎。
常见的检验方法包括耐磨性试验机、耐磨性杯法等。
6. 耐候性:塑胶制品应具有一定的耐候性,以保证在室外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不易老化、褪色等现象。
常见的检验方法包括紫外线老化试验、人工气候老化试验等。
7. 化学性能:塑胶制品在特定环境下应具有一定的耐化学性,以保证在特殊使用环境下不发生变化或腐蚀。
常见的检验方法包括耐环境介质试验、耐酸碱试验等。
8. 环境友好性:塑胶制品应符合环保要求,遵循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比如符合RoHS指令的限制物质含量要求。
二、检验方法1. 外观检验:通过目测和触摸检查外观是否符合要求,主要检查表面是否平整、无划痕、气泡等缺陷。
2. 尺寸检验:使用卡尺、测量仪器等工具测量产品的尺寸,与标准尺寸进行比较,检验是否在公差范围内。
3. 力学性能检验:使用拉力试验机、弯曲试验机、冲击试验机等设备对塑胶制品进行相应的试验,检测其强度和硬度等力学性能指标。
4. 耐热性检验:将塑胶制品置于高温环境下,观察是否发生变形、熔化等现象,或使用热变形温度试验仪进行检测。
5. 耐磨性检验:使用耐磨性试验机对塑胶制品进行摩擦试验,或使用耐磨性杯法进行试验,检验其耐磨性能。
塑胶测试标准

检测项目 检测标准
ASTM D2240-05 用硬度计测定橡胶硬度的试验方法 GB/T 2411-1980 塑料邵氏硬度试验方法 ISO 868:2003 塑料 塑料和硬橡胶 用硬度计测定压痕硬度(肖氏硬 度) DIN 53505 橡胶、弹性体和塑料检验 邵氏A和邵氏D硬度试验 ASTM D785-03 塑料与电绝缘材料的洛氏硬度的试验方法
压缩试验中试 样所承受的最 大压缩应力 线性范围内压 缩应力与压缩 应变的比值
性 能
撕裂强度
ASTM D1004-03 塑料薄膜和片材抗初始撕裂试验方法 GB/T 1130-1991 塑料直角撕裂性能试验方法 GB/T 16578-1996 塑料薄膜和薄片耐撕裂性能试验方法 裤形撕 裂法 ISO 6383-1:2004 塑料 薄膜和薄板 耐撕裂性的测定 第1部分:裤 型撕裂法 DIN 53356 人造革和类似的平面织物的检验.连续撕裂试验 ASTM D751-2000 涂层织物的测试方法 GB/T 2792-1998 压敏胶粘带180° 剥离强度试验方法 DIN 53357-1982 塑料布和塑料薄膜的检验.层间分离试验
击 试 验
落锤冲击 落球冲击 验方法:落球法 (/) PV 3905:1972 大众标准 有机材料 落球试验
GB/T 14485-1993 工程塑料硬质塑料板材及塑料件耐冲击性能试
落镖冲击
ASTM D1709-03 自由落镖法测定塑料薄膜抗冲击性能的试验方 法 GB 9639-1988 塑料薄膜和薄片抗冲击性能试验方法 自由落镖 法 SAE J400
在规定的受力 及变形条件 下,测出其显 示脆性破坏时 的温度
燃烧特性 (mm/min)
ASTM D5132-04 机动车宿营舱中用的柔性泡沫和橡胶材料的横 向燃烧速率的测试方法 GB/T 2408-1996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 水平法和垂直法
塑胶检验的通用标准

2.缺点问隔:
3.0mm以下者应距离30mm以上
4.0mm以上者应距离50mm以上
3.在此标准以外,则判定水准之判定值应往左移一格,若为1格时,则维持不变。
3
毛边
影向外观,且会割手伤害等隐藏性之问题
×
影向外观,且会影响组装零件,实际装配功能及操作动作者,
×
影响外观,但对组装内部零件,实际装配不影向功能及操作动作者,
CRI
MAJ
MIN
50以下
51-200
201以上
35
图案
未依图面要求
×
36
字体
未依图面要求
×
37
位置
位置偏移>或=1mm,位置倾斜>或=0.3mm(以基准线)
×
位置偏移0.9-0.5mm倾斜0.29-0.2mm(以基准线)
×
38
涂装
目视检查,材料无适当之保护
×
用手触摸轻微粗糙
×
39
包装
剥落、龟裂、附着力不户、中断
×
12
透明性
以不反光角度发现有水纹出现
×
以反光角度发现有水纹出现
×
13品)
×
14
异色条纹
以目视检查外观表面可视者(依限度样品)
×
15
结合线
目视检查不能明显看出(依限度样品)
×
16
烧焦
以目视检查外观表面可视者(依限度样品)
×
17
拉模痕
以目视检查不能明显看出(依限度样品)
4.2.2B面:侧面(或指定面)
4.2.3C面:后面,底面(或指定面)
4.2.4D面:内面(或指定面)
4.3参考文件:
塑胶件检验标准

3PCS/LOT
2
附着力测试(印刷字体)
先对印刷部位脱脂,后将3M胶纸粘在印刷区域,并使用铅笔橡皮擦擦拭接触部位,以加强胶带与待测区之接触面积,静置90±30秒后,用手抓住胶带旳一端,在垂直90度方向迅速拉下胶带,同一位置测试3次
丝印字体内容不完整且模糊不清晰为不合格
A
D≤0.4, N≤3两点距离100mm以上
MI
对比菲林
B
D≤0.6, N≤3
两点距离100mm以上
MI
对比菲林
C
无刮手旳点即可
MI
目视
3
无感划伤
目视不明显且无手感
A
L≤5mm W≤0.2mm
N≤1
MI
对比菲林
B
L≤15mm W≤0.2mm N≤2且DS≥100mm以上
MI
对比菲林
4
有感划伤
目视及手感均很明显旳划伤
1.目旳:
明确产品检查鉴定原则,有效管控产品旳品质,保证产品满足正常旳生产与客户旳规定
2.范畴:
合用于所有旳质量检查人员
3、作业内容
3.1外观检查条件:
光照度:800±200LUX(约40W日光灯下),距被测物60CM
检查距离:人眼距被测面25-35CM
观测角度:测物被检测面与视线成45度,上下左右转动被测物15度以内
DS
距离(mm)
S
面积(mm2)
3.8壳料外观检查
序号
项目
缺陷描述
检察面
接受原则
CR/MA/MI
检查措施
1
同色点
与产品表面颜色一致旳点
A
D≤0.5, N≤3
塑胶类原材料检验要求及检验方法

塑胶类原材料检验要求及检验方法塑胶材料是一种常见的工程和消费品材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为了确保塑胶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对塑胶类原材料进行检验。
本文将介绍塑胶类原材料的检验要求及检验方法。
一、塑胶类原材料的检验要求:1.外观检验:检查原材料的外观质量,包括颜色、纹理、气泡等,确保外观无明显缺陷。
2.物理性能检验:检验原材料的物理性能,包括密度、硬度、强度、伸长率等。
这些参数反映了原材料的力学性能,对于不同的塑胶制品有不同的要求。
3.化学成分检验:检验原材料的化学成分,确保原材料符合规定的化学成分要求。
化学成分通常包括主要的聚合物成分、添加剂等。
4.热性能检验:检验原材料的热性能,包括热变形温度、热稳定性、燃烧性等。
这些参数与原材料在高温和火灾条件下的表现相关。
5.毒性检验:检验原材料的毒性,确保原材料不存在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以保证制成的制品对人体无害。
6.密度检验:检验原材料的密度,确保原材料的密度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塑胶制品的质量。
二、塑胶类原材料的检验方法:1.外观检验:直接观察原材料的外观,检查是否有颜色不均、纹理不清晰、气泡、裂纹等缺陷。
2.物理性能检验:(1)密度检验:采用比重计或质量与体积法测量原材料的密度。
(2)硬度检验:采用硬度计测量原材料的硬度,常用的方法有巴氏硬度法、洛氏硬度法等。
(3)强度检验:采用拉伸试验机对原材料进行拉伸试验,测量最大拉断力和伸长率等参数。
3.化学成分检验:采用化学分析技术对原材料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常用的方法有红外光谱分析、质谱分析、核磁共振分析等。
4.热性能检验:(1)热变形温度检验:采用热变形温度试验仪对原材料进行热变形温度测试。
(2)热稳定性检验:采用热重分析法对原材料的热稳定性进行分析。
(3)燃烧性检验:使用燃烧试验仪对原材料进行燃烧性能测试,评估其燃烧性能及烟雾产生等参数。
5.毒性检验:采用活体实验或化学分析方法对原材料进行毒性测试,确保原材料的毒性符合相关标准。
塑胶类检验规范

√
往返/分钟,出现掉丝印或丝印退色现象 耐磨測試 对于喷涂件:
橡皮 法码
使用G1251橡皮,在喷涂件表面施加200克,
7 可靠性测试
磨擦100次(1次为1个往返),磨擦频率为 40-60个往返/分钟,现现掉漆或丝印退色现
√
象
将3M胶纸紧贴喷印件表面,并排除干净粘贴
面气泡,再将被测面沿垂直脱离胶纸方向迅
附着力测试 速拔离,在同一测试点重复5次,出现脱落或
3M胶纸
√
块状脱落(喷印面出现点状脱落不影响外观
可接受)
8 包装检验
防挤压
使用包装易造成表面出现压痕、掉漆、划伤 、划花现象
目视
√
6、记录文件
《IQC进料检验报告》
注意:游标卡尺在使用之前必须调零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目视
√
样品
√
段差
试装配后样机外壳部件之间出现缝隙且缝隙 ≥0.1mm
塞尺
√
缝隙
试装配后样机外壳部件之间出现缝隙且缝隙 ≥0.1mm,且缝隙均匀
塞尺
√
烧焦 出现烧焦变色现象
目视
√
流痕 塑胶表面痕迹较明显影响外观
目视
√
位置 印刷位置与样品不符
样品/目视
√
重影 印刷字样或图案分层或重叠
样品/目视
√
断字 印刷字样或图案中间断裂
√
粗细均匀度 印刷粗细大小不一或印刷字体与样品不一致
样品/目视
√
喇叭网 白点、溢胶、装配偏移,杂质
样品/目视
√
5
结构
尺寸 实配
尺寸与图纸不一致 组装困难或出现格外段差缝隙
游标卡尺/塞尺 试组装
塑胶材料检验标准

塑胶材料检验标准(总1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顶白表面不可有表面不可有不可明显外观无要求批伤不可有不可有不可明显外观无要求
刮花/划伤表面不可有,或
者一点不明显.表面不可明显,
划伤长度小于
10MM,不可刮
手.
表面不可明显,
划伤长度小于
20MM,不可刮
手.
外观无要求
喷油不良不可有或或者一
点不明显.少油与溢油不明
显,不可掉油.
少油与溢油不明
显,不可掉油.
外观无要求
丝印不良不可有或或者一
点不明显.不可漏印,错印,
偏位/重影明显,
印字模糊不可辩
识.
不可漏印,错印,
偏位/重影明显,
印字模糊不可辩
识.
外观无要求
注:本塑胶材料外观标准参照客户标准,有差异向客户请教,做外观限度样品参照.外观承认范围针对设计模具与成形造成缺陷,不含人为造成外观缺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目的
为控制塑胶产品的质量,同时为检验人员提供依据,特制定此规范。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对A级、B级和C级塑胶物料的检验。
3 职责和权限
3.1 IQC依照此标准执行塑胶物料的外观检验。
3.2 QE负责此文件的编写与升级维护。
4 工作环境及所用设备
4.1 检验环境
4.1.1被检验物料距离光源高度在1米左右。
4.1.2人眼距离被检验物料的距离为30cm-40cm,±45度角目视。
4.1.3 外观检验时间为5s-10s。
4.1.4光源为白萤日光灯管。
4.1.5如右图:
4.2检测设备: 游标卡尺、直尺、工具显微镜、检验规、高度计、高度尺、针规、R规、塞规、介刀、3M胶纸
(600)、2H铅笔、95%酒精、橡皮、耐酒精测试架、硬度测试仪、耐磨测试架等。
5 定义
5.1 材料级别的定义:
5.1.1 A级材料:指高质量标准,以及制作成高档产品所用的原材料(如:机板、电池、电机等)。
检测项目:(1-21项)
5.1.2 B级材料:指普通质量标准,适用于一般客户所用的原材料。
(如:塑胶、五金、硅胶等)
检测项目:(1-21项)
5.1.3 C级材料:包材、纸质材料(如卡通箱/吸塑/EVA/胶袋)
检测项目:(11、17、18、20项)
6 抽样检验标准
A级检验标准:
II: B级检验标准:
III: C级检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