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
化学名称及符号

水银汞H g白金铂 Pt硫磺硫S金刚石、石墨、木炭碳C白磷、红磷、黄磷磷 P盐酸、盐镪水氢氯酸HCl硝镪水硝酸 HNO3硫镪水硫酸 H2SO4王水浓硝酸、浓盐酸(1:3)HNO3,HCl双氧水过氧化氢 H2O2铅丹、红丹、红铅四氧化三铅 Pb3O4砒霜、信石、白砒、砷华三氧化二砷 As2O3升汞、高汞氯化汞 Hg Cl2朱砂、辰砂、丹砂、银朱硫化汞HgS烧碱、火碱、苛性钠氢氧化钠N aOH苛性钾氢氧化钾 KO H消石灰、熟石灰氢氧化钙Ca(OH)2碱石灰、钠碱石灰氢氧化钠、氧化钙混合 Na OH,Ca O 碳铵碳酸氢铵NH4HC O3盐脑、电气药粉氯化铵NH4Cl硫铵硫酸铵 (N H4)2S O4碳酸气、干冰二氧化碳CO2笑气氧化二氮 N2O硅石、石英、水晶、玛瑙砂子二氧化硅 SiO2矾土、刚玉氧化铝 Al2O3生石灰、煅烧石灰氧化钙CaO锌白、锌氧粉氧化锌ZnO苫土、烧苫土氧化镁MgO苏打、纯碱碳酸铵N a2SO4小苏打、重碱碳酸氢钠 Na HCO3大苏打、海波硫代硫酸钠 Na2S2O3.5H2O褐铁矿2Fe2O3.3H2O芒硝、皮硝、马牙硝结晶硫酸钠 Na2SO4.10H2O泻盐、苦盐硫酸镁 MgSO4.7H2O口碱结晶碳酸钠 NaCO3.10H2O明矾硫酸铝钾 KAl(SO4)2.12H2O皓矾硫酸锌Z nSO4.7H2O胆矾硫酸铜 CuS O4.5H2O红矾重铬酸钾 K2Cr2O7无水芒硝、元明粉硫酸钠 Na2SO4水玻璃、泡花碱硅酸钠 NaSi O3硫化碱、臭碱硫化钠N a2S钾碱、草碱、草木灰碳酸钾 K2CO3硝石、火硝、土硝硝酸钾 KNO3灰锰氧、PP粉高锰酸钾KMnO4冰晶石氟铝酸钠Na3Al F6大理石、方解石、石灰石白垩碳酸钙 CaC O3萤石、氟石氟化钙 Ca F2钙硝石、挪威硝石硝酸钙 Ca(N O3)2电石碳化钙 CaC2铜绿、孔雀石碱式碳酸铜CU2(O H)2CO3重晶石、钡白硫酸钡 Ba SO4钠硝石、智利硝石硝酸钠 NaN O3生石膏、石膏硫酸钙C aSO4.2H2O熟石膏、烧石膏硫酸钙 2Ca SO4.H2O普钙、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钙、硫酸钙 Ca(H2PO4)2,CaS O4 重钙磷酸二氢钙 Ca(H2PO4)2漂白粉次氯酸钙 Ca(ClO)2氯仿、绿仿三氯甲烷 CHC l3木精甲醇C H3OH甘油丙三醇 C2H5(OH)3石炭酸苯酚C6H5OH蚁酸甲酸 HCO OH草酸乙二酸HOOC-COOH福尔马林甲醛溶液(30%~40%) H CHO尿素碳酰胺 CO(N H2)安息香酸苯甲酸 C6H5COO H赤铜矿氧化亚铜 Cu2O软锰矿二氧化锰MnO2菱铁矿碳酸亚铁F eCO3辉铜矿硫化亚铜C u2S愚人金硫化亚铁 Fe S2铁丹、铁红、赭石、赤铁矿三氧化二铁 Fe2O3磁铁矿、铁黑四氧化三铁 Fe3O4绿矾七水合硫酸亚铁 Fe SO4.7H2O保险粉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醋酸乙酸C H3COO H常见物质颜色汇总1.红色 Fe(SCN)]2+ (血红色); Cu2O(砖红色); Fe2O3(红棕色); 红磷(红棕色); 液溴(深红棕色); F e(OH)3 (红褐色); I2的CC l4溶液(紫红色); Mn O4-(紫红色);Cu(紫红色); 在空气中久置的苯酚(粉红色).2.橙色: 溴水; K2Cr2O7溶液.3.黄色: Ag I(黄色); Ag Br(浅黄色); K2CrO4(黄色); Na2O2(淡黄色); S(黄色); F eS2(黄色); 久置浓HN O3(溶有NO2);工业浓盐酸(含F e3+); Fe3+水溶液(黄色);久置的K I溶液(被氧化成I2)4.绿色:Cu2(O H)2CO3; F e2+的水溶液; F eSO4.7H2O; Cl2(黄绿色); F2(淡黄绿色); C r2O35.蓝色: Cu(OH)2; Cu SO4.5H2O;Cu2+的水溶液; I2与淀粉的混合物.6.紫色:KMnO4(紫黑色); I2(紫黑色); 石蕊(pH=8--10); Fe3+与苯酚的混合物.7.黑色: F eO, Fe3O4, Fe S, C uS, Cu2S, Ag2S, P bS, CuO, MnO2, C粉.8.白色:Fe(OH)2, AgOH,无水C uSO4, Na2O, Na2CO3, NaHCO3, A gCl, BaSO4, Ca CO3, CaSO3 ,Mg(OH)2, Al(OH)3, 三溴苯酚, M gO, MgCO3, 绝大部分金属等.说明:①元素基本上按周期表的族序数排列;②物质基本上按单质、氢化物、氧化物及其水化物、盐、有机物的顺序排列;③许多物质晶状为无色,粉末状为白色,晶型不同可能有不同颜色;④硫化物和过渡元素化合物颜色较丰富。
化学ppt课件

氧化还原反应
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电子转移和氧化剂、还 原剂的作用。
物质的状态与变化
物质的三态
学习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的基本特征和相互转化过程。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
能量变化
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如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以及化学 键能与反应热的关系。
胶体化学基础
胶体的定义、分类及制备方法,胶体 性质及应用。
胶体稳定性与聚沉
胶体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聚沉方法及 原理。
08
课程总结与复习建议
关键知识点回顾与总结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掌握原子的电子排布、元素周期表的基本 规律及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原理,掌握分 子的几何构型和化学键对分子性质的影响 。
机理分析
了解反应机理,如亲电取代、亲核取 代、自由基反应等,掌握反应条件对 反应的影响。
生物体内重要有机物简介
糖类
了解单糖、双糖、多糖的结构与性质,及其在生物体内的 功能,如葡萄糖、淀粉、纤维素等。
脂类
了解脂肪、磷脂、固醇等的结构与性质,及其在生物体内 的功能,如甘油三酯、磷脂双分子层等。
蛋白质
了解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与性质,及其在生物体内的功 能,如酶、抗体等。同时,掌握蛋白质的合成与降解过程 。
器材使用方法
演示正确使用实验器材的方法,如器材的握持、 操作、清洗和存放等。
器材保养与维护
教授如何保养实验器材,延长使用寿命,如定期 清洗、干燥和防锈等。
危险化学品管理与废弃物处理
危险化学品分类
01
详细介绍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等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
化学的定义

化学的定义一、化学的定义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和变化的科学,包括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的研究。
它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科学,既包括了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也包括了物理和生物化学。
二、化学的发展历程化学作为一门科学,有着悠久的历史,追溯至古希腊哲学家底比斯的“四元素”理论。
从中世纪以来,化学已经发展成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物质变化,物质结构,物质性质和生物物质变化之间关系的科学,受到了众多科学家的追捧。
18世纪,法国科学家费雪和德国科学家爱因斯坦提出了现代化学的基础理论,即“原子论”和“化学元素”理论,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化学元素周期表,为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出现了许多新的化学反应,如氧化反应、氢化反应、燃烧反应等,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三、化学的应用化学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如食品工业中的发酵,石油化工中的精炼,医药行业的制药,纺织行业的染色等。
另外,在农业上,有机化学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农药的制备,肥料的制造,农艺技术的改进,种子育种等。
另外,化学在工业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电子工业中的半导体制造、精细化工中的油墨制造等。
在航天领域,化学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火箭燃料的制备、宇宙飞船的建造等。
四、化学的展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未来的日常生活中,化学的应用会越来越多。
比如,可持续发展的化学工艺,可以有效地减少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从而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另外,未来与医学技术相关的化学也将发挥重要作用,如利用生物医学制备生物药物,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制备基因治疗等。
总之,化学作为一门科学已经发展了几百年,它贯穿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未来的发展将会更加广阔。
只要我们珍惜化学的奥秘,把握化学的发展脉络,从而推动化学的深入研究,未来的世界将会更加美好。
化学常识100条

化学常识100条1.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2.物理变化只是物质的状态、形状等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
3.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4.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5.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其次是硅、铝、铁。
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8.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9.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
10.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是元素。
11.物质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构成。
12.分子由原子构成。
13.水由水分子构成。
14.铁由铁原子构成。
15.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16.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17.分子间有间隔。
18.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19.压强增大,分子间间隔变小。
20.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
2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22.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3.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4.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25.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
26.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 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
27.相对分子质量是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28.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29.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30.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 个。
31.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 个。
32.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为8 个(氦为2 个)。
33.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34.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表示原子的核电荷数、电子层数以及各层上的电子数。
35.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36.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37.灭火的原理是破坏燃烧的条件,即清除可燃物、隔绝氧气、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38.缓慢氧化是进行得很缓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
化学ppt课件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指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排列组合生成新物质的过程。
能量转化
化学反应中常常伴随着能量的转化,如放热或吸热等。
化学方程式及其计算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式子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也 可以计算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金属与非金属
金属
如铁(Fe)、铜(Cu)、铝(Al)、锌(Zn)等,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延 展性。
非金属
如碳(C)、硅(Si)、硫(S)、磷(P)等,一般不具有金属特性。
酸碱盐
• 酸:如盐酸# 人体所需的营养素
03
化学实验
实验室安全与操作规范
实验室安全意识
进入实验室前需要了解实验室的安全规定,遵循正确的操作规程,避免发生意外 事故。
2023
化学ppt课件
目录
• 化学基础知识 • 化学物质 • 化学实验 • 化学与生活 • 化学前沿 • 复习与考试指导
01
化学基础知识
化学的定义与性质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变化的自然科学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指的是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3
研究特点
操纵单个原子和分计和制备具有特定化学结构 和功能的新分子和材料。
涉及领域
材料科学、生物学、医学、能 源、环境科学等。
研究热点
高效合成方法、不对称合成、 组合化学等。
06
复习与考试指导
学习方法与策略
制定学习计划
01
根据教学内容和自身情况,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
什么是化学?

什么是化学?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门学科,研究的是物质及其组成、性质、结构、变化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化学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在制药、新材料、能源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那么,化学到底是什么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释:一、化学的起源和发展化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古希腊和古印度的时代。
古人对天然染料、金属和药物等物质有着深入的了解,并不断从中提取有用的成分。
到了16世纪,化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科学,并得到了较为系统和全面的发展。
经过数百年的不断积累和发展,化学已经成为了一门具有相当成熟体系的科学。
二、化学物质基本单位——分子化学物质的基本单位是分子。
分子是由一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的,具有一定化学性质的单元。
不同元素的原子通过不同的化学键形成不同的分子,这些分子又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相互转化,从而形成各种不同的物质。
三、化学反应和化学平衡化学反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通过化学反应形成一种或多种新的物质。
化学反应中会产生化学能和热能的释放或吸收。
化学平衡是指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达到一个稳定状态。
这种状态下,正向和反向反应的速率相等,从而形成平衡。
四、化学应用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药物制造、化妆品制造、化工、新材料研发、动力燃料、环保等领域都离不开化学的应用。
化学的应用不仅带来了很多便利,还带来了很多实际经济效益。
五、未来展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未来的化学也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例如,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创新和研发将会成为化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同时,在保障环境和人体健康等方面也需要不断加强化学研究。
综上所述,化学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领域,它涉及到生物、化学、物理、地质等众多领域的交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化学的应用前景无限。
我们期待未来的化学研究能够为人类的生活和环境带来更多的创新与贡献。
化学基础知识大全

化学基础知识大全化学基础知识大全一、基本概念1、物质得变化及性质ﻫ(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得变化。
ﻫ①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常指物质状态得变化、形状得改变、位置得移动等。
ﻫ例如:水得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得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ﻫ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得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①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
②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有时可通过反应现象来判断就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产物就是什么物质。
ﻫ(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得性质.①物理性质也并不就是只有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才表现出来得性质;例如:木材具有密度得性质,并不要求其改变形状时才表现出来。
ﻫ②由感官感知得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等。
ﻫ③需要借助仪器测定得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等。
ﻫ(4)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得性质。
ﻫ例如:物质得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
ﻫ2、物质得组成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好像一个原子一样得原子集团。
ﻫ离子:带电荷得原子或原子团。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得一类原子得总称.3、物质得分类ﻫ(1)混合物与纯净物混合物:组成中有两种或多种物质.常见得混合物有:空气、海水、自来水、土壤、煤、石油、天然气、爆鸣气及各种溶液。
ﻫ纯净物:组成中只有一种物质。
①宏观上瞧有一种成分,微观上瞧只有一种分子;②纯净物具有固定得组成与特有得化学性质,能用化学式表示;ﻫ③纯净物可以就是一种元素组成得(单质),也可以就是多种元素组成得(化合物)。
(2)单质与化合物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得纯净物。
可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及稀有气体。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得元素组成得纯净物。
(3)氧化物、酸、碱与盐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得,其中有一种元素为氧元素得化合物。
化学名词解释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化学名词解释1、元素一一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2、单质一一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3、化合物一一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原子组成的物质。
4、纯净物一一凡含有一种单质或一种化合物的物质。
5、混合物一一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混杂在一起形成的物质。
6、化学变化一一物质在发生变化时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也叫做化学反应。
7、酸一一能在水中电离释放出阳离子且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8、碱一一能在水中电离释放出阴离子且全部是氢阳根离子的化合物。
9、盐一一金属离子与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10、摩尔浓度一一1升溶液中含有溶质的摩尔数。
11、电解质一一化学上把溶于水后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叫电解质。
12、误差一一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13、硬度一一指水中某些易于形成沉淀的金属离子,通常指钙镁离子含量14、酸度一一水中含有能接受氢阳根离子的物质的量的总和。
15、碱度一一表示水中氢阳根、碳酸根、重碳酸根及其他一些弱酸盐类的总和。
16、指示剂一一滴定分析中,通过改变颜色指示化学计量点的试剂。
17、滴定终点一一在滴定分析中,指示剂变色点称为滴定终点。
18、标准溶液一一在分析中,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
19、掩蔽剂一一一种能与干扰离子起作用而不影响试验结果的试剂。
20、生水——未经任何处理的天然水(江、河、湖、地下水等)。
21、碱性水一一其特征是碱度大于硬度的水。
22、锅炉补给水一一生水经各种方法净化处理后,用来补充热力发电厂汽水损失的水。
23、给水一一送进锅炉的水。
24、炉水一一在锅炉本体的蒸发系统中流动的水。
25、凝结水一一在汽轮机中作功后的蒸汽冷凝成的水。
26、冷却水一一用作冷却介质的水。
27、疏水一一指各种蒸汽管道和用汽设备中的蒸汽凝结水。
28、PH——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
29、Pna——钠离子浓度的负对数。
30、树脂的工作交换容量一一树脂在实际条件下对离子的交换吸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个飞人之死在18世纪80年代初,热气球刚在欧洲出现不久,人们对这种飞行器还不十分相信,当时人们已经用热气球成功把鸡、鸭、羊送上了天空,但从来还没有人乘气球离开地面。
1789年,法国国王批准了科学家第一次用气球送人上天的计划,并决定用两个犯了死刑的囚犯去冒这个风险。
这件事被一个叫罗齐埃的青年知道了,他想人第一次飞上天是一种极大的荣誉,这荣誉不能给囚犯。
他决定自己去尝试作一次飞行,于是便找了另外一个青年人向国王表达了他们的决心,国王批准了他们的请求。
1783年11月21日,他俩乘坐热气球,成功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用热气球载人的飞行。
那次共飞行了23分钟,行程8.85公里,罗齐埃由此成了当时的新闻人物。
第二年,罗齐埃计划乘气球飞跃英吉利海峡。
当时已经发明了氢气球,使他拿不定主意的是:乘热气球好呢,还是乘氢气球好?最后,罗齐埃决定两个气球都乘,即把氢气球和热气球组合在一起去飞跃海峡。
一天,他们将两个气球组合在一起,升空了,然而,升空不久就发生了悲剧,两只气球碰在一起,发生了爆炸,罗齐埃和另一位青年葬送了年轻的生命。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悲剧的发生? 原来热气球下面挂了一个火盆,目的是给气球气囊中的空气加温,是气球里充满着热的空气。
然而在氢气球中充的是氢气,罗其埃没想到氢气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气体,只要一碰到火星就会爆炸,显而易见,热气球是不能和氢气球同时混用的。
看来,化学知识是多么的重要!总统内部新闻1929年,腰缠万贯的胡佛终于登上了美国第三十一届总统的宝座,名声大噪,其发迹的秘密逐渐被披露出来。
胡佛先前家境贫寒,学生时代仅以打零工才勉强维持学业。
尔后,又职微薪薄,寄人篱下。
穷途末路之际则风尘仆仆来到中国,以期转机。
腐败、落后的旧中国任忍列强宰割,多少洋人在此大发其财!无疑,胡佛也不失所望,很快找到了发财的良机。
当时,中国开采金矿的水平低,滤过矿金后就丢弃了。
胡佛凭借他掌握的化学知识,断定这些“废物”中仍有黄金,于是便搞起了“废物利用”。
他雇人用氰化钠的稀溶液处理矿砂,氰化钠与之发生化学反应,使Au呈络合物而溶解,接着,他又让人用锌粒与滤液作用,置换反应的结果,纯净的Au也就被提取出来了。
显然,这种炼金方法在当时是较为先进的。
因而,成色尚好的黄金源源不断地流进胡佛的腰包,不久他成为了百万巨富。
总统发迹内幕昭然若揭,不乏慕之者,赞其超群绝伦,生财有方,更是平步青云有道。
然而,更有真诚的人们深知,胡佛是靠用黄金垒起的台阶登上总统宝座的。
比金子还贵的帽子法国拿破仑三世是一位爱慕虚荣的皇帝,为了显示自己的阔绰富有,于是他命令一位大臣去做一顶比黄金还贵重的帽子。
这位大臣左思右想,就是不明白究竟世界上还有什么能比黄金还贵重。
后来,实在没办法,这位大臣就去问拿破仑三世的心腹,原来在拿破仑三世眼中,铝比金子更值钱。
我们也许觉得这很可笑,但当时,铝真的比黄金还贵重,生产技术不过关,为了制取铝这种金属,必须要用钠做还原剂,制造铝的成本比黄金要高出好几倍。
铝粉具有银白色光泽,常用来做涂料,俗称银粉、银漆,以保护铁制品不被腐蚀。
玻尔巧藏诺贝尔金质奖章玻尔是丹麦著名的物理学家,曾获得诺贝尔奖。
二战中,玻尔被迫离开将要被德国占领的祖国,为了表达一定要返回祖国的决心,他决定将诺贝尔金质奖章溶解在一种溶液里,装于玻璃瓶中,然后将它放在柜面上。
后来,纳粹分子窜进玻尔的住宅,那瓶溶有奖章的溶液就在眼皮底下,他们却一无所知。
战争结束后,玻尔又从溶液中还原提取出金,并重新铸成奖章。
那么,玻尔是用什么溶液使金质奖章溶解呢?原来他用的溶液叫王水。
王水是浓硝酸和浓盐酸按1:3的体积比配制成的的混和溶液。
由于王水中含有硝酸。
氯气和氯化亚硝酰等一系列强氧化剂,同时还有高浓度的氯离子。
因此,王水的氧化能力比硝酸强,不溶于硝酸的金,却可以溶解在王水中。
这是因为高浓度的氯离子与金离子形成稳定的络离子[AuCl4]-,从而使金的标准电极电位减少,有利于反应向金溶解的方向进行,而使金溶解。
蒙屈的管家马提尼岛上有一个商人,精心收藏了一批古董,有次出门办事前发现家里一件银壶上有一层黑影,擦了两下没擦干净,便叮嘱管家想办法擦干净,十几天后,他回家后发现银壶依然如故,便发火斥责管家偷懒,管家满脸委屈地说:“我已经想了许多办法,仍然无法恢复如初。
不仅如此,岛上其他银器也变黑了,像得了什么传染病似的。
”商人见了,目瞪口呆,却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直至有一天,马提尼岛火山爆发,空气中充满着难闻的硫黄味儿,商人才恍然大悟:这银器变黑一定与空气中的硫化物有关!事实果真如此:火山爆发前,空气中已经有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气体在弥漫,只是人的嗅觉不那么灵敏,没有嗅出来而已。
硫与银,这两种元素就是这么怪,不知不觉地走到一起,搞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闹剧。
在火山爆发前,地下灼热的岩浆虽然还没有冲出地面,可是已经在大量聚集,并逐步向上漂移。
由于地下温度在不断攀升,一些火山爆发时才喷出的硫化物,像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气体,便随着地下热空气悄悄地渗透到地面。
空气中的硫化物能与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银。
银饰变黑是正常的自然现象,因空气和其他自然介质中的硫和氧化物等对银都有一定的腐蚀作用。
在佩戴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一些微小的斑点(硫化银膜),久之会扩散成片,甚至变成黑色。
所以,目前银饰都有一些因氧化而变色的现象。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保养和去除银饰表面氧化物、恢复银饰亮泽的方法。
1)避免银饰接触水汽和化学制品,避免戴着游泳,尤其是去海里;2)每天将银饰用棉布擦干净,放到首饰盒或袋子里密封保存;3)银饰已经氧化变黑了,可以用软毛刷子蘸牙膏刷洗,也可用手搓香皂清洁剂等方式清洗,实在无法处理干净时才用洗银水擦洗,洗完后银饰均要用棉布擦干。
疯子村之谜20世纪30年代,在日本一个偏僻的农村小镇里,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
村上先后有10多人发了疯病,这些人精神紊乱,行动反常,时而大哭,时而大笑,四肢变得僵硬……他们的罹病,给各自的家庭带来了灾难,也引起了人们的骚动,还惊动了当地政府和有关医疗部门。
当地的警察局和医院派出了调查组,进行了大量的访问调查,检查了这些疯子的身体和血液成分,发现他们身体中所含有的金属锰离子的含量比一般人要高得多。
正是这些锰离子使这些人中毒并发了疯。
过多的锰离子进入人体,开始时使人头疼、脑昏、四肢沉重无力、行动不便、记忆力衰退,进一步发展使人四肢僵死、精神反常,时而痛哭流涕,时而捧腹大笑,疯疯癫癫,呈现令人作呕的丑态。
那么过多的锰离子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原来,这个小镇的人们常常把使用过的废旧干电池随手扔在水井边的垃圾坑里,久而久这,电池中的二氧化锰,在二氧化碳和水的作用下,逐渐变为可溶性的碳酸氢锰,这些可溶性的碳酸氢锰渗透到井边,污染了井水,人们饮用了含有大量锰离子的水,便引起了锰中毒,造成了在短时间内有10多人发疯的点石成金秦始皇幻想帝位永在,龙体长存,日思长生药,夜作金银梦。
于是各路仙家大炼金丹,他们深居简出于山野之中,过着超脱尘世的神仙般生活。
炼丹家以丹砂(硫化汞)、雄黄(硫化砷)等为原料,开炉熔炼。
企图制得仙丹,再点石成金,服用仙丹或以金银为皿,均使人永不老死。
西文洋人也仿效于暗室或洞穴,单身寡居致力于炼金术。
一两千年过去了,死于仙丹不乏其人,点石成金出终成泡影。
金丹太徒劳无功而销声匿迹。
中外古代炼金术士毕生从事化学实验,为何都一事无成?乃因其违背科学规律。
他们梦想用升华等简单立法改变贱金属的性质,把铅、铜、铁、汞变成贵重的金银。
殊不知用一般化学立法是不能改变元素的性质的。
化学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种原子的总称,而原子是经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却不能再分。
随着科学的发展,今天“点石成金”已经实现。
1919处英国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元素使氮变成了氧。
1941年科学家用原子加速器把汞变成了黄金-人造黄金镄(一百号元素)。
1980处美国科学家又用氖和碳原子高速轰击铋金属靶,得到了针尖大的微量金。
金丹术士得知今人之丰功伟绩,在天之灵出会自觉羞愧的身轻顽皮的锂锂是一种柔软的银白色的金属,别看它的模样跟有些金属差不多,性格特点可不同一般哩!首先它特别的轻,是所有金属中最轻的一个。
其次它生性活泼,爱与其他物质结交。
例如,将一小块锂投入玻璃器皿中,塞上磨砂塞,里边会通过反应很快耗尽器皿内的空气是它成为真空。
结果,纵然你使上九牛二虎之力,也别想把磨砂塞拔出来。
显然,对于这样一个顽皮的家伙,要保存它是十分困难的,它不论是在水里,还是在煤油里,都会浮上来燃烧。
化学家们最后只好把它强行捺入凡士林油或液体石蜡中,把它的野性禁锢起来,不许它惹事生非。
锂被人发现已有170多年了。
在他出世后的100多年中,它主要作为抗痛风药服务于医学界。
直到20世纪初,锂才开始步入工业界,崭露头角。
如锂与镁组成的合金,能像点水的蜻蜓那样浮在水上,既不会在空气中失去光泽,又不会沉入水中,成为航空,航海工业的宠儿。
此外,锂还在尖端技术方面大显身手。
例如,氘化锂是一种价廉物美的核反应堆燃料;固体火箭燃料中含有51-68%的锂。
不过,专家们认为,锂的才能目前没有得到全面的发挥,它的潜力还大呢!火柴生产小史安全火柴必须擦在火柴盒上才会燃烧起来,即使是以锤子敲打火柴头,也不会着火。
而最早的火柴是“一擦即着”,与任何粗糙表面摩擦都能生火,哪怕是老鼠啮着火柴头,也会燃烧起来;用锤子敲,还会爆炸。
安全火柴的着火原理,是火柴上的化学物质与火柴盒上的一种化学物质产生反应。
擦火柴所产生的热力,会触发这种化学反应。
若火柴头与摩擦表面没有接触,火柴就不会燃烧。
现代火柴的始祖是英国药剂师和克。
1827年,他制成属于一擦即着的火柴,不过并不十分可靠。
1830年,法国的索里埃发明用黄磷作火柴头,制成更好的火柴。
这种火柴称为摩擦火柴,一直沿用至19世纪末。
摩擦火柴非常可靠,而且方便储存。
不过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容易致命。
黄磷燃烧时放出毒烟,长期接触会引起一种称为磷毒性颌骨坏死的病,患者颌骨烂掉,最终死亡。
火柴厂工人受影响最大。
黄磷在上世纪末禁用于制造火柴,由三硫化四磷取代。
19世纪50年代中期,瑞典制造商伦德斯特罗姆将磷与其他易燃成分分开,创制出安全火柴。
他把无毒的赤磷涂在火柴盒的摩擦面上,其他成分则藏于火柴盒中。
现在,火柴都是以自动化机器制造。
每小时生产量达200万根,并把火柴装进盒子备用。
标准火柴的制作是先把原木切成小木条,每根厚约2.5公厘,再把小木条切成火柴枝,浸于碳酸铵中,这是为了确保火柴枝不会闷烧。
火柴枝由机器插入一条不停移动有孔长钢带,末端浸在热石蜡中;石蜡渗入木材的纤维,可助火焰由火柴头外层烧至火柴枝顶端。
然后,火柴浸在制造火柴头的混合物中。
安全火柴的火柴头含有硫磺和氯酸钾,硫磺的作用是产生火焰,氯酸钾则用于供应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