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地理第七章导学案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

7、▲ (可选项)有关长江三角洲的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能源丰富
B、 海陆空交通运输业发达
C 、劳动力充足
D、科技
力量雄厚
★ ★登 顶: 8、▲ (可选项)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旅游业非常发达的地区之一,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等级评定:(标准:课本笔记的勾画标记情况、工整、丰富、正确、拓展等方面。教师或小组长检查评定为 ABCD 四个等级) 本课反思 今日所得: 今日不足: 还有疑惑的地方:
两人对子学: (对学展示) ①对子间就随堂笔 记相互检查独学完
完成教材 P55 面活动题, 认识区域发展
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会址,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于 2015 年 12 月 16 日到 18 日在某某乌镇举行;以“互联互通、共享共治,共建网络 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大会已经吸引了全世界关注的目光。乌镇 互联网医院是全国首家互联网医院。乌镇互联网医院推出乌镇互联网 医院官网与乌镇医院 APP,为全国百姓提供以复诊为核心的在线诊疗
某某的、等古建筑现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周庄是一座历史悠久的
水乡古镇,具有典型的“”的水乡风情,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
10、传统文化:长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 、、、和等,满足了不同人群 的旅游需求。 展示主题一:完成教材 P55 面活动题,认识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的影 响。
展示主题二:▲(可选项)讨论家乡文化特色对当地旅游业的影响。
要点点击 一、江海交汇之地 1、读图查找:在 50 页图中圈划出下列地理事物
讨论自学阶段未完 展示主题二: 成的问题以及新问 ▲讨论家乡 题,并相互讲解, 文化特色对当 达成共识,得出较 地旅游业的影
(1)省区:某某市、某某省、某某省
八年级地理第七章复习导学案

第七章 省级行政区域7.1北京和7.2新疆【复习目标】1. 运用地图掌握北京、新疆的地理位置、范围,并对北京、新疆的地理位置做出评价。
2.北京、新疆自然环境的特点。
3.掌握北京的城市职能;北京著名古都的形成与保护;现代化大都市建设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4.知道新疆的经济特色(包括农业、能源开发、边境贸易、旅游业等)。
【自主复习】根据复习目标,自主复习教材内容(52-67页),巩固所学的重点知识内容。
【典例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甲写出北京的经纬度位置 。
图甲中北京市位于A 平原的北部边缘,北以 山脉与 高原接壤,西部西山是 余脉。
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北京的地势特点 ,请说明判断的依据是 。
(2)省级行政区B 是 ;在图中适当位置标注渤海。
(3)根据图乙,北京市降水在全年分布__________(均匀、不均匀),主要集中于_______两个月,北京市的气候特点是:冬季____________,夏季 。
北京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A. 雨热同期B.终年高温C.全年少雨D.冬春季节降水丰沛(4)2012年3月3日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说明北京是我国的 中心。
图丙是北京奥运会的主场馆建筑,名称是 。
(5)从北京郊区的水库打捞一吨活鱼,要运到北京城,最合适的运输方式是 .(6)材料 北京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为300立方米左右,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7,在世界各国首都中居百位之后,现在北京主要供水源地密云水库的来水量日益减少。
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说明困扰北京城市发展的问题是 ,针对这一问题,请指出一项国家的解决办法 ,你还有什么建议和措施? B A 甲G 【典例2】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并取得圆满成功。
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西汉时,自长安(今西安)经河西走廊通向中亚共有两条道路:一条出阳关,沿昆仑山北麓西行;另一条出玉门关,沿天山南麓西行。
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第四节 导学案

第七章南方地区第四节台湾省【自主学习夯实基础】一、水相连的美丽宝岛:1.范围和位置。
①范围:包括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赤尾屿等许多岛屿及周围海域,全省陆地面积约3.6万平方千米。
2.位置: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东临,北临东海,南临南海,西隔与福建省相望。
3.富饶的宝岛。
①农业:约有三分之二是,森林面积广阔;西部平原盛产、甘蔗、茶叶和热带、亚热带水果。
②其他:矿产、水产等资源丰富。
4.美丽的宝岛。
①植物:北回归线穿过,气候湿热,气候垂直变化大,成为著名“”。
②自然风光:是我国东部的最高峰,山水秀美。
二.富有特色的出口导向型经济:5.工业分布及主要城市:工业主要分布在,、高雄和基隆是其重要的工业城市。
6.经济特征:。
三.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7.地缘关系:台湾岛原与大陆,由于部分陆地下沉形成了才与大陆分离。
8.文化渊源:台湾省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占全省人口的97%,祖籍大部分是和广东,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与祖国大陆一脉相承。
是台湾省的少数民族,也是祖国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
【课堂探究合作共赢】1.读图台湾位置和政区图,完成下列问题:省(1)在地图上找出台湾海峡、东海、南海、太平洋,说出台湾省的位置。
(2)在图上找出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说出台湾省的范围(3)从海上交通,海防两个方面说说台湾岛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4)找出北回归线,说出台湾的主要气候类型。
【教师总结】台湾位于我国东南海域,东临太平洋,北临东海,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等许多岛屿及周围海域,地理位置优越。
2.结合台湾岛地形图,总结台湾地形特点.(1)观察台湾岛东西部地形的差异,说说该岛以什么地形为主。
(2)台湾岛上的河流具有流程短、水量大、流速快的特点,且流向由中间向两侧海域分流。
从地形、气候分析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
【教师总结】台湾岛地形以山地为主,东部山地,西部平原,地势东高西低。
八年级地理下第七章第二节第八章导学案

第七章第二节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执笔人:李翠香【学习目标】1.能记住西双版纳所在的省区、与之接壤的国家、流经的河流和气候特点。
2.能说出西双版纳的资源优势,归纳西双版纳旅游业迅速崛起的原因。
3.会运用数据对比,解决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和改善途径。
【重点难点】重点: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
难点:结合资源优势探讨如何保持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学习过程】【自主学习】1.结合课本P57图7.10描述:①西双版纳的相对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②流经西双版纳的河流和注入的海洋。
2.根据P60图7.13分析西双版纳的气温和降水分布特点,并确定其气候类型。
3.读课本P58及图7.11、图7.12和图7.14,假如你是一名导游,请向游客介绍西双版纳地区的资源优势。
4.读课本P61及图7.15归纳西双版纳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
5.图7.16反映了西双版纳旅游收入占GDP比重的趋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试说明导致变化的原因及解决途径。
自己的疑惑:【交流展示】【质疑提升】【归纳梳理】(围绕学习目标,以知识树的形式,自主梳理本节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拓展迁移】1.西双版纳位于()A. 广西壮族自治区B. 四川省C. 广东省D. 云南省2.与西双版纳有水路相连但不接壤的国家是()A. 老挝、缅甸B. 泰国、越南C. 缅甸、泰国D. 老挝、越南3.张华一家到西双版纳旅游,他们不可能遇到的是()A. 亚洲象、绿孔雀等可爱的动物B. 高达挺拔的望天树和板状根等植物景观C. 富有民族特色的孔雀舞和象脚鼓舞D. 热闹非凡的那达慕大会4. 澜沧江流出中国国境后被称为()A. 湄南河B. 红河C. 湄公河D. 怒江5. 近年来,关于遏制西双版纳旅游业下滑的措施中,不可行的是()A. 对现有的旅游景点进行整合改造B. 明确景点发展方向,避免重复建设C.严惩不法商贩,规范旅游业商业秩序D. 在自然保护区大规模建设旅游景点6.西双版纳的气候为()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7.我国热带雨林保存最完整的地方是()A.西双版纳 B.海南省 C.黑龙江省 D.台湾省8.下列对于西双版纳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分析不正确的是()A. 国家政策的优势B. 优越的地理位置C. 发达的经济D. 丰富的旅游资源【学习反思】(记下自己成长的足迹,学到的知识、方法、愉悦的情感,也包括走过的弯路。
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第2课时导学案

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二节第二课时沿江分布的城市沿江工业走廊保护“母亲河”【学习目标】1.归纳长江中下游城市的分布特点,并说出长江为本区城市发展提供的有利条件。
2.说出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工业基地和主要工业部门。
3.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环境污染问题和洪涝灾害的危害,说出治理长江中下游平原洪涝守灾害的主要对策。
重点1.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城市,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特点。
2.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洪涝灾害和环境污染及其治理。
难点1.长江对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域发展的作用。
2.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环境污染及治理措施。
【自主学习夯实基础】一.沿江分布的城市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江中下游平原上的许多城市往往都是发展起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2. ______ 地处长江、汉江和京广铁路交汇处,历来是“_______ ”之地,是长江_____ 地区最大城市和第一大港。
3. ______ 是我国城市最密集的地区。
_________ 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最大的港口,也是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是长江三角洲乃至整个长江经济地带的龙头。
二.沿江工业走廊4.长江中下游平原成为我国最发达的______ 工业地带,自西向东依次分布着以长沙、武汉、南京、杭州、上海等城市为中心的_______ 。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江中下游平原工业城市分布,东西绵延,形成了多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例如,上海宝山、安徽马鞍山、湖北武汉等钢铁工业基地,构成了“__________ ” :上海、南京、武汉等汽车工业基地,构成了“_______ ”。
三.保护'‘母亲河”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江中下游平原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及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 、_日趋严重,必须坚持区域____________ 同步发展。
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导学案

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一课时)班级:姓名:使用时间:年月日【学习目标】1.在地图上指出南方地区的范围,分析南方地区自然地理特征。
2.用事例说明南方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导入】【自主学习,夯实基础】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1.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青藏高原以,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海和海。
2.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
西部以______和______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______、______和______,沿江有面积较大的______和______。
3.南方地区纬度较低,最热月平均气温为_____,最冷月平均气温在_____以上。
受季风影响,南方地区降水______,年降水量在______毫米以上,属于湿润的______、______气候。
夏季______,冬季______是本区气候的主要特征。
4.在湿热的环境中发育了______色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______”。
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1.南方地区气候,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耕地多为,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2.南方地区主要种植______,也种植小麦、棉花、油菜等。
南方地区盛产______、竹、甘蔗、______,以及______、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活动一:探究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和“南方地区地形图”,探究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南方地区的位置吗?2.南方地区的地形特点是什么?读图说出南方地区西部和东部地形的差异。
3.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有哪些?4.南方地区地形差异对气候的影响很大。
你能结合“南方地区地形图”解释下列现象吗?(1)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
(2)西双版纳地区不受寒潮影响,而广州却受到寒潮的影响。
5.在湿热的环境下,南方地区发育了哪一种土壤,被称为“红土地”?活动二:探究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1.南方地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2.自然环境对南方生产影响很大。
2017年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导学案(4)(优秀版)

精巧点拨
1.自然地理环境对台湾农业生产的影响。
精巧点拨
2.影响台湾工业分布的因素。 (1)地形:西部地区是平原,地势平坦,而中东部地 区是山地。 (2)发展历史:西部地区距离祖国大陆较近,发展较 早。 (3)人口分布:西部地区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消 费市场广阔。 (4)交通:西部地区铁路密集,而且与祖国大陆仅仅 隔着台湾海峡,无论是台湾岛内还是与祖国大陆之间, 交通都非常便利。
4.图中台湾海峡三条海底隧道所处的海域属于( C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真题演练
5.台湾的城市大多位于西部,主要原因是( B )
A.西部降水最丰富,更有利于发展农业 B.西部地形平坦,更有利于发展经济 C.西部和祖国大陆近,更有利于与其往来 D.西部风景优美,更有利于发展旅游业
知识网络
课前预习
5.20世纪50年代,台湾经济以 农业 和 农产品加工 为主。 60年代开始,台湾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和条件,重点发 展了 出口加工工业,形成“ 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 济。90年代开始,台湾重点发展以 电子工为业主导的高 新技术产业。 6. 出口贸易 一直是台湾重要的经济命脉。目前, 祖国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
4.材料中的“海峡”指的是( B )
A.琼州海峡 B.台湾海峡 C.朝鲜海峡 D.津轻海峡 5.下列对台湾气候特点的描述,
正确的是( A )
A.5到9月降水较多 B.终年寒冷干燥 C.全年炎热多雨 D.1、2月份非常寒冷
同步训练
6.下列关于台湾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台湾岛地势西高东低,阿里山为全岛最高峰 B.主要的自然灾害有雪灾、台风、地震等 C.森林资源贫乏 D.经济以“进口—加工—出口”型为主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导学案第七章:珠江三角洲一、知识要点1、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一个包括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沿海开放城市(广州)、经济开放区(整个珠江三角洲)在内的多层次的开放体系。
2、利用这里的优越条件,珠江三角洲吸引了大量海外华人的投资(珠江三角洲外资的主要来源地是港澳地区),成为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
3、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利用其紧邻港澳的优越地理位置,就近接受港澳的产业扩散,引进了大量的外资,同时也引进了先进技术设备、经营管理方法和最新工商科技信息,创办了一大批加工制造企业,发展外向型的经济。
4、珠江三角洲生产的产品,主要是通过港澳贸易渠道,出口至东南亚、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赚取了大量的外汇。
至20世纪末,这里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5、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以“前店后厂”为基本模式。
港澳利用海外贸易窗口优势,进行市场推广和对外销售,扮演“店”的角色。
珠江三角洲地区则利用土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优势,进行产品的加工、制造和装配,扮演“厂”的角色。
6、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工制造业的发展,促进了餐饮、娱乐、运输等服务业的发展,这些非农产业为当地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且还吸纳了数百万外地劳动力。
7、随着非农产业的发展和人口的迁入,珠江三角洲有越来越多的农业用地被改变为工业、交通和城市建设用地,这些非农用地与尚存的农业用地相邻,形成了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和农业用地交错分布的独特土地利用景观。
8、城镇化主要表现是非农人口的增长和城镇数量和规模的扩张。
9、探究热点问题:近来珠江三角洲吸引投资的优势渐失,而转向长三角地区和渤海经济区。
主要原因有哪些?二、拓展练习 1.我国人口集中、工农业发达、内河水运最便利的地区是()A.珠江三角洲B.黄河流域C.长江流域D.华北平原2.我国目前有5个经济特区,其中不在珠江三角洲的是()(1)海南省(2)深圳(3)珠海(4)厦门(5)汕头A.(1)(2) B.(3)(4) C.(3)(4)(5) D.(1)(4)(5)3.决定珠江三角洲外资来源的主要因素是()A.地理位置B.国家政策C.自然条件好D.气候暖热4.有关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说法错误的是()A.它是广东最大的平原和“鱼米之乡”B.这里的“基塘”农业是我国一种独特的农业生产制度C.是我国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D.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地区之一,我国最早设立的深圳经济特区在这里5.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糖料作物和粮食作物分别是()A.甜菜、水稻B.甘蔗、水稻C.甘蔗、小麦D.甜菜、小麦6.珠江三角洲面积最大的城市是()A.广州B.深圳C.珠海D.佛山7.珠江三角洲地区吸引外资、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A.自然资源十分丰富B.气候宜人,风调雨顺C.地势平坦,土壤肥沃D.毗邻港澳和东南亚8.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的工业基地的性质是()A.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B.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C.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D.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9.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沪宁杭地区的共同特征是()A.以轻工业为主B.自然资源十分丰富C.临近海洋D.临近东南亚10.近几年来,台商投资的热点已经向以下哪个地区转移()A.长江三角洲地区B.珠江三角洲地区C.黄河中下游地区D.东北地区11.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发展很快,主要原因是()A.人口众多B.地形平坦C.工业发展快D.水源充足12.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比较缺乏,为了解决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电力不足问题,我国采取了许多措施,主要措施有()A.西电东输、修建核电站B.修建青藏铁路、修建三峡工程C.北煤南运、西气东输D.西气东输、修建青藏铁路13.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品大量通过下面哪个城市、地区出口()A.上海B.北京C.台北D.香港14.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香港地区的合作中,充当的主要角色是()A.人才输出地B.资源输出地C.加工厂D.原料输出地15.结合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分析,它的气候特点是()A.炎热多雨B.炎热干燥C.寒冷少雨D.温差极大16.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形是平原,形成原因是()A.河流冲积B.气候的作用C.植物较多D.交通便利17.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的沿海开放城市是________,经济特区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我国的经济特区还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城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南方地区知识框架图1重要的水田农业区南方地区气候湿热的红土地“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江海交汇之地自然特征我国最大的城市群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特别行政区港澳与祖国地区的密切联系 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美丽富饶的宝岛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主备人:陈慕轩 审核人: 审核时间:课 型: 班 级: 姓 名:一、【目标导学】 1.掌握我国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2.说明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重难点】 重点——1. 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2.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难点——自然条件对农业发展影响。
二、【自主学习】【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1.范围:南方地区位于 以南、内蒙古高原以南, 以东,东临 海、南临 海。
2.地形: 。
东部和西部差异明显。
西部以 和 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 、 和 ,沿江有面积较大的 和 。
3.气候:纬度较低,一月气温在 以上,降水量在 以上,属于 气候,气候特征是 。
4.土壤:人们常把南方地区称为“ ”。
5.植被类型: 。
【南方地区的农业】 6.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为 。
主要种植 、也种植 、 、 等。
盛产 、 、 、 以及 、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7.找到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在书中做标注) 三、【合作探究】1.认识南方地区的地形差差异及对气候的影响。
2.认识自然环境对日常饮食的影响。
四、【展示质疑与小结】 (1)疑点、难点、分歧点(2)知识归纳总结 你掌握本节课的主干知识了吗?你能自主构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吗?快来大显身手吧!建议:1.自读课文,结合课本和地图册地图,课前预习完成自主学习部分。
准备课中展示。
2.读图并结合课文内容,讨论完成探究部分。
只要全力以赴,结果并不重要。
2五、【能力检测】1.南方地区东临( ) A :渤海 B :东海 C :黄海 D :琼州海峡 2.下列属于南方地区地形区的是( ) A :内蒙古高原 B :四川盆地 C :黄土高原 D :青藏高原3. 下列属于南方地区农业发展有利因素的是 ( )A :平原面积大B :水热条件优越C :降水偏少D :耕地集中连片 4. 下列不属于南方地区主要作物的是( )A 甘蔗B 茶叶C 苹果D 水稻5.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气候温暖,其主要原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洋流影响 六、【课外拓展】(1)填出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 山脉:A ,它是江西省与 的分界山脉;C ;D ;地形区: ④ ,有“ ” 之称;⑤ ,有 之称;③ ,其特点是 。
(2)河流⑥是 ;濒临海洋G ,H ;岛屿① 。
(3)本区气候 ,耕地多为 ,粮食作物以 为主,经济作物有 、 、 。
(例举三种即可)七、【星级评价】自评☆☆☆ 他评 ☆☆☆ 师评☆☆☆ 及时订正△3.当堂检测,指名回答。
GH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3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主备人:陈慕轩审核人:审核时间:课型:班级:姓名:一、【目标导学】1.掌握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自然环境。
2.了解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状况及旅游文化二、【自主学习】【长江三角洲的自然特征】2.范围:主要包括、南部和省北部地区。
3.位置:位于的下游地区,濒临和。
733.地形、地势、河流:地形以为主。
地势,河网,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
成都平原被称为“”4.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这里可以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地区;同时这里又是我国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5.气候:属于气候,气候特征是,。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6.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7. 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最重要的。
其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作用。
【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8.了解长江三角洲地区有哪些著名的旅游景点。
(在书中做标注)9.了解长江三角洲有哪些传统的文化。
(在书中做标注)三、【合作探究】成都平原位于长江的上游地区,长江角洲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
议一议长江上游和下游地区,河流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差异。
四、【展示质疑与小结】(1)疑点、难点、分歧点(2)知识归纳总结你掌握本节课的主干知识了吗?你能自主构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吗?快来大显身手吧!五、【能力检测】1.下列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是()A:江苏省 B:上海市 C:安徽省 D:浙江省2.下列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产品的是()A:水稻 B:棉花 C:淡水鱼 D :甜菜3.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也是我国最大城市的是()A:北京 B:上海 C:杭州 D :深圳4 .下列属于长江三角洲旅游景区的是()A.苏州园林 B.明十三陵 C.秦始皇兵马俑 D.布达拉宫5.有关长江三角洲的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叙述不正确的是()A 能源丰富B 海陆空交通运输业发达C 劳动力充足D 科技力量雄厚六、【课外拓展】(1)填出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范围:主要包括B 、A 南部和C 北部地区;(2)河流、海域:D ,有“”和“”之称;E ,F ;岛屿:G ,面积仅次于台湾岛和海南岛,为我国第三大岛。
(3)这里以(地形)为主,是我国重要的产区;这里湖泊众多,图中湖泊H ,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产区。
(4)本区是全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
七、【星级评价】自评☆☆☆他评☆☆☆师评☆☆☆及时订正△第三节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主备人:陈慕轩审核人:审核时间:课型:班级:姓名:一、【目标导学】1 .使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位置、范围等概况以及“一国两制”政策的含义;2 .使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人口密度、经济特点等人文地理特征;3 .使学生理解祖国大陆对港、澳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自主学习】阅读课本27——31页回答:回归祖国时间位置面积范围人口人口密度香港澳门1 .完成下表的填写:2 .比较香港、澳门与北京、上海、新加坡的人口密度,深刻理解“人多地狭”的含义。
3 .说说香港是通过什么方式扩大城市建设用地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4 . “寸土寸金”的香港为什么还要保留大片绿地?(香港在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关注着环境效益,只有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双赢,才有好的社会效益,香港才可以持续发展下去,也就是只有人地协调发展才是根本之发展。
)5 .香港和澳门的经济以什么为主?6 .港澳与祖国内地有着什么样的经济关系?三、【合作探究】通过互联网等手段于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开一个以“香港旅游节”为题目的主题班会,过一回导游瘾,介绍香港著名的旅游景点和项目。
四、【展示质疑与小结】1 .港澳的概况;2 .人多地少;3 .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关系。
五、【能力检测】1 .香港和澳门地处祖国大陆的()A、北端B、东南端C、南端D、西端2 .香港、澳门毗邻的经济特区分别是()A、海南、深圳B、珠海、汕头C、深圳、珠海D、汕头、厦门3 .香港最大的进出口贸易伙伴是()A .英国 B、法国 C、祖国内地 D、美国4 .被称为“购物者的天堂”的城市是()A、上海B、杭州C、香港D、澳门5 .对于香港和澳门,我国政府不允许其实行的政策是()A、“一国两制”B、“高度自治”C、完全独立D、港人治港,澳人治澳6 .关于香港、澳门经济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外贸易是香港经济的重要支柱B、香港产业构成是以国际贸易、运输、金融、信息服务及旅游业为主C、博彩旅游业是澳门经济发展的中游支柱产业D、香港和澳门都是世界著名的转口贸易中心六、【课外拓展】(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①将下列地名填写在图中相应位置上:香港、深圳、澳门、珠海、珠江。
②香港是世界著名的中心之一和港。
③与大陆相连的铁路①是线,目前已建成的到达香港地区的铁路是线。
七、【星级评价】自评☆☆☆他评☆☆☆师评☆☆☆及时订正△第四节祖国神圣的领土——台湾省主备人:陈慕轩审核人:审核时间:课型:班级:姓名:一、【目标导学】1 .了解台湾省的位置、范围、面积等基本概况,以及台湾岛、彭湖列岛、钓鱼岛的分布。
2.了解台湾省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3.知道台湾省的经济特点,了解其“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4.知道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激发爱国情感。
二、【自主学习】1 .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以及领土组成部分。
2 .台湾的地形以什么为主?地势有什么特点?3 .台湾有一条什么特殊的线穿过中部?是什么气候?4 .为什么说台湾是美丽富饶的宝岛?台湾有哪些美称?5 .台湾利用哪些优势和有利条件发展工业?6 .台湾主要有哪些工业部门?这些工业主要分布在哪几个城市?这几个城市的分布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三、【合作探究】四、【展示质疑与小结】五、【能力检测】1 .台湾岛大部分地形是()A、平原B、高原C、丘陵D、山地2 .台湾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是()A、钢铁工业B、机械制造业C、出口加工工业D、采矿业3 .下列美誉不属于台湾的是()A、祖国东南盐仓B、东方甜岛C、热带、亚热带“水果之乡”D、购物天堂4 .近几年,每年都有很多台湾同胞到大陆各地探亲,这说明台湾与祖国大陆密切的联系的()A、历史关系B、血缘关系C、地缘关系D、文化关系5 .台湾省大多数居民的祖先主要来自祖国大陆的哪两个省()A、浙、闽B、闽、粤C、浙、粤D、苏、闽6 .台湾省物产产量居世界首位的是()A、茶叶B、甘蔗C、稻米D、樟脑7 .台湾的经济特点()A、以农业为主的经济B、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的经济C、以轻工业为主的经济D、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8 .台湾居民中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A、怒族B、黎族C、高山族D、壮族9 .台湾省气候温暖湿润属于()A、热带季风气候B、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10 .下列有关台湾的叙述,错误的是()A、山区为林区,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B、有“水果之乡”的美称C、台湾海峡鱼类丰富D、基隆是台湾第二大城市六、【课外拓展】1 .台湾省包括E___岛,以及附近的①___岛、②___岛等许多小岛,面积共约36000平方千米。
2 .台湾岛北临东海,东邻B___,南邻南海,西邻D___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3 .台湾省有我国东部最高峰___;阿里山中的___景色迷人。
4 .20世纪60年代以前,台湾经济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
20世纪60年代开始,台湾重点发展___,形成“______”型的经济。
七、【星级评价】自评☆☆☆他评☆☆☆师评☆☆☆及时订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