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X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 认识生命综合测评卷课件(新版)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测试卷第1单元 认识生命(word版,含答案解析)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测试卷第1单元 认识生命(word版,含答案解析)

第1单元认识生命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共60分)1. 吕四渔场是我国四大渔场之一,生活着海带、紫菜、鲳鱼、带鱼、梭子蟹、对虾等多种海洋生物。

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A. 物种多样性B. 遗传多样性C. 生态系统多样性D. 形态结构多样性2. 在我国,种植业同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合在一起,称为A. 广义的农业B. 信息产业C. 工业D. 商业3. 下列属于非生物的是A. 椰树B. 蘑菇C. 珊瑚D. 水螅4. 玉米有多个品种,如“辽单352”号玉米苗齐、苗壮、高产,“辽单1211”号玉米棒子大、产量高、抗病能力强。

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 土壤肥力不同B. 遗传物质不同C. 环境温度不同D. 光照强度不同5. 每年的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不包括A. 基因的多样性B. 数量的多样性C.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6. 东营园博园内,栽有单瓣早花、重瓣早花、重瓣晚花等几十个品种的郁金香,色彩斑斓、千姿百态。

这体现了A. 物种的多样性B. 基因的多样性C.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 生物数量的多样性7. 晓玲为探究废旧电池对水质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项目对照组实验组加入无污染河水的量/毫升1500①加入7号废旧电池的数量/节不加1放入同种生长状况一致的金鱼的数量/条55该方案中的①应为A. 500B. 1000C. 1500D. 20008. 某同学测定花生种子的能量,三次重复实验的数据分别是1244千焦、1249千焦、1248千焦,则该花生的所含能量是A. 1249千焦B. 1244千焦C. 1248千焦D. 1247千焦9. 下列选项中能反映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B. 仙人掌的叶变成刺状C. 沙漠里的植物种类稀少D. 北极熊具有与冰雪相似的体色10. 野马遇到狼群袭击时,公野马总是掩护母野马和小野马先逃走,公野马与母野马和小野马的关系是A. 种内互助B. 种内斗争C. 种间互助D. 种间斗争11.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探究环境对蚯蚓生活的影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该实验的变量是光照B. 湿土和干土应该从不同的环境中获取C. 该实验做一次就可以得出正确结论D. 探究的问题是“土壤的潮湿度对蚯蚓生活有影响吗?”12. 有关生物与环境的说法,错误的是A. “雨露滋润禾苗壮”主要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B. “鱼儿离不开水”说明了生物依赖环境C.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D.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主要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13. 如图是某健康人汗液和尿液分泌量随外界温度变化的曲线图。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第1单元 认识生命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第1单元 认识生命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1.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下列能影响鼠妇生活的因素有()①水②空气③温度④阳光⑤土壤湿度⑥其他鼠妇⑦食虫鸟A. ①②③④⑤B. ①②③④⑤⑥C. ⑥⑦D. ①②③④⑤⑥⑦【答案】D【解析】根据分析可知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其中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光决定植物的生理和分布也影响动物的繁殖和活动时间等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因此影响鼠妇生活的因素是非生物因素①水、②空气、③温度、④阳光、⑤土壤湿度生物因素⑥其他鼠妇、⑦食虫鸟等2.下列生物之间属于竞争关系的是()A. 蛇和青蛙B. 猫头鹰和田鼠C. 蜜蜂和花D. 一块田里的水稻和杂草【答案】D【解析】蜜蜂和花之间的关系属于共生关系猫头鹰和田鼠蛇和青蛙属于捕食关系人和血吸虫血吸虫生活在人身上从人身上获取营养对人造成伤害属于寄生关系水稻与杂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3.通过鹅颈瓶实验验证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空气中原有细菌繁殖而来的科学家是()A. 遗传学之父孟德尔B. 进化论者达尔文C. 细菌发现者列文•虎克D. 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答案】D【解析】A、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分离规律及自由组合规律不符合题意B、达尔文是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他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不符合题意C、列文•虎克是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他用自制的显微镜首次发现了细菌不符合题意D、巴斯德是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微生物只能来自微生物而不能凭空产生他做的一个最令人信服、然而却是十分简单的实验就是“鹅颈瓶实验” 还发现了酵母菌以及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 符合题意4.据最新科技报道紫杉醇对子宫癌、乳腺癌、白血病等病有特殊疗效被预测为21世纪最畅销的抗癌药物.这体现了野生生物资源的()A. 市场价值B. 间接价值C. 直接价值D. 潜在价值【答案】D【解析】解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生物多样性的使用价值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直接价值是直接利用生物体如食用萝卜、药用如大青叶三七、工业用如橡胶生物体的间接价值如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调节作用保持水土的作用调节碳氧平衡的作用动物促进物质循环的作用等潜在价值如将来有可能开发出新药材如紫杉醇对子宫癌、乳腺癌、白血病等病有特殊疗效被预测为21世纪最畅销的抗癌药物.故选 D5.在设计探究实验时下列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是()A. 有光、无光B. 干燥、湿润C. 有光、无水D. 有空气、无空气【答案】C【解析】解 A.有光、无光唯一变量是光 A不符合题意B.干燥、潮湿唯一变量是水分 B不符合题意C.有光、无水有两个变量光照和水分变量不唯一 C符合题意D.有空气、无空气唯一变量是空气 D不符合题意故选 C6.非洲干旱导致蝗灾暴发在繁殖季节雌蝗虫将受精卵产在土壤中干燥的土壤有利于蝗虫的产卵和孵化多雨和阴湿的环境则不利于蝗虫的繁殖其中所包含的生物学知识是()A. 生物适应环境B. 生物影响环境C. 生物影响生物D. 环境影响生物【答案】D【解析】非洲干旱导致蝗灾暴发在繁殖季节雌蝗虫将受精卵产在土壤中干燥的土壤有利于蝗虫的产卵和孵化而多雨和阴湿的环境对蝗虫的产卵和孵化有不利影响其中所包含的生物学知识是环境影响生物 D正确故选D.7.下列哪项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人们一年四季可以吃到新鲜的水果、蔬菜()A. 无土栽培技术B. 塑料大棚技术C. 地膜覆盖技术D. 嫁接技术【答案】B【解析】季节对蔬菜和水果的种植影响非常的大特别在寒冷冬季温度低大多数的植物无法生活使用塑料大棚技术可以使培养室内气候处于春夏状态蔬菜和果实可以继续生长得以生产8.当正确的探究过程中得出的结论与原有的知识发生矛盾时应()A. 否定并放弃自己的探究B. 坚定支持原有的知识C. 适当地修改探究结论以保持与原知识一致D. 在多次重复实验的基础上大胆修正原有的知识【答案】D【解析】解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有时所得出的实验结果与预期的不一样或者与课本知识不一致要对实验的设置和实验过程进行检查在确保无误的情况下多做几次实验若实验结果仍然与预期的或者与课本知识不一致此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相关知识提出质疑不要轻易否定自己的探究结论故选 D9.生物小组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时针对鼠妇的分布提出了下列探究问题你认为最佳的是()A. 光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吗?B. 树根底下鼠妇为什么这么多?C. 鼠妇离开泥土能生活吗?D. 鼠妇要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吗?【答案】A【解析】通过在捕捉鼠妇时发现鼠妇大多集中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而光亮、干燥的环境中鼠妇的数量很少而这些环境与周围环境的区别有光照、温度、湿度等不同可以根据这样不同的条件分别提出不同的问题光(或水、温度等环境因素)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A.光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吗?可以确定唯一变量是光故A符合题意B.树根底下鼠妇为什么这么多问题不具体无法确定变量故B不符合题意C.鼠妇离开泥土好像不能活问题不具体无法确定变量故C不符合题意D.鼠妇要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吗?有两个变量阴暗、潮湿变量不唯一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0.孟德尔杂交试验用的材料是()A. 玉米B. 水稻C. 豌豆D. 小麦【答案】C【解析】解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在自然条件下为纯种而且豌豆花期短易于栽培所以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分离定律及自由组合定律故选 C11.水浴加热是生物实验中常用到的一种加热方式下列利用水浴加热的实验有()①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②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③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④观察种子的呼吸现象实验A. ①②B. ①④C. ②④D. ③④【答案】A【解析】12.地衣生活在岩石表面从岩石中获得营养物质地衣又能够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作用这一事实说明()A. 生物能适应环境B. 生物能影响环境C. 生物不能适应环境也不能影响环境D.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答案】D【解析】解地衣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地衣又能够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风化作用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因此这一事实说明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故选 D13.目前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这离不开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每项科学决策都基于真实的数据比如每天向社会及时公布的新增患者数量、累计患者数量、新增治愈人数、累计治愈人数等采集这些数据运用的科学方法是()A. 抽样法B. 调查法C. 比较法D. 作出假设【答案】B【解析】科学调查的步骤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一制订合理有序的调查方案→实施实验调查方案并如实做好记录→对调查情况和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写出调查报告、累计患者数量、累计治愈人数等14.科学家利用一种抗矮缩病强的野生水稻与当地栽培的水稻杂交培育出抗水稻矮缩病的新品种这利用了()A.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C. 染色体的多样性D. 基因的多样性【答案】D【解析】解杂交水稻是用普通水稻和野生水稻进行杂交让控制优良性状的基因在子一代身上集中体现这是利用了基因的多样性故选 D15.下表是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动植物情况以下内容反映了生物多样性中的()A.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B. 基因的多样性C. 生物数量的多样性D.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答案】D【解析】解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图表中显示了多种植物和动物因此题干反映了生物种类多样性 D正确故选 D16.探究性实验在制订计划时最根本依据是()A. 实验现象B. 提出问题C. 作出假设D. 实验条件【答案】B【解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因此制订计划时最根本依据是提出问题根据提出的问题来制订计划17.小明要测定奶奶家花生种子的发芽率他从一堆花生米中随机拿出10粒进行实验小明用的科学探究的方法是()A. 探究法B. 实验法C. 观察法D. 调查法【答案】D【解析】解 A.探究法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 A不合题意B.实验法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充分地控制实验的环境创设一定的实验条件科学地选择研究对象以确立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B不合题意C.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不合题意D.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就是调查法它的目的可以是全面把握当前的状况也可以是为了揭示存在的问题弄清前因后果为进一步的研究或决策提供观点和论据所以题目中的方法应是调查法 D符合题意故选 D18.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推动着生物学不断向前发展以下几位科学家与他们的重要成就对应有误的是()A. 列文虎克--发现细胞第一人B. 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学说C. 林奈--创立植物命名的双名法D. 巴斯德--证实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答案】A【解析】 A 、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薄片的结构发现它们看上去像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就把它命名为细胞至今仍被使用不是列文虎克 A错误B、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学说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B正确C 、林奈是瑞典的植物学家、冒险家林奈在生物学中的最主要的成果是建立了人为分类体系和双命名法 C正确D、巴斯德是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微生物只能来自微生物而不能凭空产生 D正确19.下列过程体现的生命现象是()A. 生长发育B. 细胞组成C. 遗传变异D. 摄取营养【答案】A【解析】鸡卵孵化成小鸡体现了生物能繁殖小鸡能长成大鸡体现了生物能生长因此这一过程主要体现的生命现象是生长和繁殖20.“鱼儿离不开水” 说明生物的生存要()于一定的环境A. 适应B. 影响C. 依赖D. 不确定【答案】C【解析】鱼儿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必须生活在水中离开水就会死亡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 因此对此恰当的解释是生物依赖环境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21.(1)荒漠地区动植物种类稀少是因为那儿缺少生物生长所需要的________21.(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引起草地季节性变化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________ “枯草”在草地上不能长久留存是因为________把它们分解成了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21.(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21.(4)向阳窗台上的盆栽植物总是弯向窗外生长说明生物具有________21.(5)樟树的蒸腾作用是对陆生环境的一种适应樟树通过蒸腾作用又可以增加空气湿度改善气候这一事例说明________21.(6)“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是生物的________现象【答案】水分【解析】生物的生活需要一定的基本条件如营养物质、空气、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就是因为缺少生物生长所需的水分【答案】温度, 细菌和真菌(或分解者)【解析】“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引起草地季节性变化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温度、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因此是因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把枯草分解成了二氧化碳【答案】捕食【解析】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螳螂捕蝉螳螂以蝉为食【答案】应激性【解析】向阳窗台上的盆栽植物总是弯向窗外生长说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答案】生物既适应环境又影响环境【解析】樟树的蒸腾作用是对陆生环境的一种适应表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改善气候这一事例说明生物既适应环境【答案】变异【解析】“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 属于生物具有变异现象22.(1)了解校园等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我们采用了________法认识细胞的形态结构我们借助显微镜采用了观察法22.(2)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土壤的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请根据如下表回答问题: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________实验②在实验中该组同学用10只鼠妇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③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实验结论是土壤的湿度影响鼠妇的生活和分布④为了减少误差提高实验的可信度我们可以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后再得出结论⑤实验做完后对鼠妇的处理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22.(3)通过“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等研究你知道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哪些?你养成了什么样的生物科学态度?请你简要叙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答案】(1)调查【解析】解(1)了解校园等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我们采用了调查法认识细胞的形态结构我们借助显微镜采用了观察法【答案】(2)①土壤的潮湿程度(或水分), 对照, ②避免出现偶然性减小误差, ⑤将鼠妇放回大自然中【解析】(2)①该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土壤的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因此土壤湿度是变量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②实验过程中鼠妇的数量不能太少太少容易出现偶然性因此该组同学用10只鼠妇进行实验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出现偶然性减小误差⑤实验完成后要将鼠妇放回到大自然中【答案】(3)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养成了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解析】(3)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在实验过程中养成了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3.(1)蚯蚓能从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获得营养这说明生物能________环境同时蚯蚓的活动又使土壤缝隙增加肥力提高这说明生物能________环境23.(2)屎壳郎在牛粪成堆的地方生活它们不仅吃牛粪还能滚粪球改变土壤这个例子说明生物既能________环境也能________环境23.(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描述了非生物因素中的________会影响生物23.(4)“草盛豆苗稀”描述的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的________关系在生态因素中“草”属于影响“豆苗”生长的________因素【答案】(1)适应, 影响【解析】解(1)生物不但能适应环境还能改变环境像上述题中的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能从土壤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这说明生物能适应这样阴暗潮湿的环境蚯蚓的活动使土壤空隙增多植物的根呼吸通畅土壤肥力提高这又说明生物还能影响环境【答案】(2)适应, 影响【解析】(2)屎壳郎在牛粪成堆的地方生活它们吃牛粪表明屎壳郎已经适应这里的环境了屎壳郎能滚粪球把粪球埋在土壤中使土壤肥力增加表明生物能影响环境【答案】(3)温度【解析】(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答案】(4)竞争, 生物【解析】(4)“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对生物的影响草和豆苗都是生物它们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生物间的竞争关系。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1单元认识生命测评(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1单元认识生命测评(新版)北师大版

第1单元认识生命测评(时间:45分钟总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5分,共50分。

以下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西藏野牛休息时,体态与岩石相似;非洲有一种花鸟,停息在树枝上,头酷似花蕊,翅像美丽的花瓣。

这都有利于捕食和防御,这表达了( )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依赖环境C.环境改变生物D.生物改变环境2.(2021·江苏宿迁中考)以下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是( )A.物种多样性B.遗传多样性C.环境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3.到了寒冷的冬天,梧桐树纷纷落叶,而松树却郁郁葱葱,这说明( )A.梧桐树不适应寒冷的环境B.它们都适应寒冷的环境C.松树不适应寒冷的环境D.它们之间进展着生存斗争4.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校园里的生物,发现有麻雀、鼠妇、蝴蝶以及各种树木花草。

下面是对这些生物共同特征的概述,错误的选项是( )A.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B.都能进展新陈代谢C.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响D.都能生长繁殖5.(2021·黑龙江中考)以下现象能表达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仙人掌的叶变为刺B.植物茂盛的地方空气湿度大C.竹节虫的身体像竹枝D.北极熊的体色是白色6.科学探究是生命科学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我们学习生物学的方法之一。

在科学探究一般过程的六个环节中,探究成功的关键是( )A.制订出恰当的科学探究方案B.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C.应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D.购置所需要的材料用具7.苹果树不适宜在南方栽种,南方地区不利于苹果树生长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A.温度B.光照C.水分D.土壤8.以下属于生物根本特征的是( )A.生物都能自由运动B.生物都需要从外界摄取有机物C.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D.生物都能进展光合作用9.(2021·山东聊城中考)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以下不属于科学探究方法的是( )A.实验法B.观察法C.经历总结法D.调查法10.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对于生物,大家并不陌生,同学们看得见的花草树木、鱼虫鸟兽都是生物;一些微小的细菌、病毒,尽管你看不见、摸不着,但它们也都是生物,生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上第1单元《认识生命》综合测试卷(含解析)

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上第1单元《认识生命》综合测试卷(含解析)

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梅溪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1单元认识生命》测试卷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全卷共50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1.生物圈是指()A.各种动物、植物和细菌 B.大气圈、岩石圈和水圈C.各种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D.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环境2.下列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A.都能运动B.都能繁殖C.都有细胞结构D.都生活在水中3.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机器人B.布娃娃 C.电脑病毒D.馒头上长的“白毛”4.冬眠解除后,蛇从洞里爬出来晒太阳,说明()影响生物的生活.A.温度B.空气C.水分D.土壤5.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池塘中的水草B.池塘中的鱼C.池塘中的所有生物D.一个池塘6.“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揭示的动物之间的()A.捕食关系B.竞争关系C.合作关系D.互利关系7.稻田里的青蛙与害虫之间的关系属于()A.竞争关系B.合作关系C.捕食关系D.寄生关系8.生物学家已经发现、命名和记录的200多万种生物中,种类最多的是()A.动物B.植物和真菌C.单细胞生物D.昆虫类9.沙漠地区的植物通常有很发达的根系和较小的叶片,与此相关的主要生理因素是()A.水B.阳光C.土壤D.温度10.关于如图说法正确的是()A.鼠和兔都吃草,所以鼠和兔是合作关系B.鹰和鼠是合作关系C.鼠和蛇都被鹰捕食,所以鼠和蛇是竞争关系D.鼠和草属于捕食关系11.以下哪项不是仙人掌生存需要的基本条件()A.阳光B.水分C.空气D.有机物12.当触摸含羞草时,它的小叶会很快合起来,这说明含羞草具有的生命特征是()A.能够运动B.需要呼吸C.能对刺激作出反应D.能产生反射13.日常生活中总有“春兰秋菊”、“南橘北梨”之说,造成上述植物生活差异的生态因素依次是()A.温度和水分B.光和温度C.水分和光D.土壤和温度14.人们将一种叫“水葫芦”的植物引种到昆明滇池后,这种植物很快在滇池中蔓延,甚至威胁到其它生物的生存.这说明了()A.生物能适应环境B.生物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C.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D.生物既不能适应环境,也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15.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都体现了()A.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 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C.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D.生物能影响环境16.仙人掌的叶变化成刺,说明()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适应环境C.仙人掌防止动物食用D.以上都对17.为探究温度与蟋蟀鸣叫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某同学将蟋蟀放在以温度为变量的环境中饲喂,并在同一时间段内统计蟋蟀的鸣叫次数,该研究过程主要采用了()A.观察法B.实验法C.测量法D.调查法18.将植物学和动物学统一称为“生物学(biology)”的科学家是()A.拉马克B.达尔文C.林奈D.沃森19.被国际上誉为“分类学之父”的科学家是()A.林奈B.达尔文C.哈维D.虎克20.达尔文是生物进化理论的创始人,下列观点中哪一种不属于达尔文的观点()A.生物都起源于原始的共同祖先B.人类是由古代猿类演化而来C.地球上的生命是由上帝创造的D.人类的祖先可能生活在非洲21.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分子生物学阶段,是由于发现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这一发现者是()A.林奈B.达尔文C.沃森和克里克 D.哈维22.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生物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多组对照实验,下列对照实验变量设计不正确的是()A.有空气和无空气 B.温度与湿度 C.20℃和40℃D.有光和无光23.实验研究法包括几个重要的步骤,第一步应是()A.作出假设 B.设计实验方案C.发现并提出问题 D.分析实验现象24.在神农架生长着一种野菊花,它能发出阵阵芳香,植物学家称为“神农香菊”,但这种菊花移栽到其他地方,就会失去香味,这一现象说明()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环境能影响生物C.生物能影响环境 D.环境能适应生物25.进行实验方察设计时,为了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使影响实验效果的因素能准确明显地表现出来,一般只考虑()A.一个变量因素B.二个变量因素C.多个变量因素D.综合因素26.在设计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对照组和实验组中()A.所有变量都相同B.所有变量都不相同C.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均不相同D.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均相同27.通过探究发现:霉菌喜欢生活在有机物丰富、环境条件温暖、潮湿的地方.为了防止食品长霉,你认为食品最好保存在哪种环境中()A.低温、潮湿B.低温、干燥C.温暖、干燥D.温暖、潮湿28.在实验设计中,下列选项不能作为一组对照的是()A.有光和无光B.有空气和无空气C.有光和无空气D.有水分和无水分29.在科学探究中,如果有人得出与你相反的结论,你的态度是()A.坚持你的意见B.放弃你的意见C.要求对方修改结论D.共同研究得出正确的结论30. 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把同样多的鼠妇同时放在较暗和较亮的环境B31.绿萝是我国南方常见的观赏植物.在室外生长时叶子长得比较大,在室内时盆载叶子长得比较小,这一现象说明了()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环境能影响生物C.生物能改变环境 D.环境能适应生物32.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这属于()A.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生物对环境的适应C.环境对生物的制约 D.环境对生物的适应33.在做“响尾蛇是根据什么标记去追寻中毒的猎物的?”实验时,将一只没有被蛇咬过的死老鼠用于实验的目的是()A.作为重复实验以减少误差 B.将它与响尾蛇咬过的死老鼠形成对照C.研究响尾蛇是习惯袭击死的还是活的老鼠D.增加实验的难度34.下列关于生物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动物能呼吸、植物不能B.动、植物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C.动、植物都进行新陈代谢D.生物都是由单个细胞构成的35.A.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B.水量过多C.水温太高D.水中没有水草36.蜜蜂在找到食物后,会在空中跳“8”字摆尾舞招引同伴前去采蜜,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A.合作B.寄生C.捕食D.竞争37.被誉为“地球之肾”,具有净化水源、促淤造陆、蓄洪抗旱作用的生态系统是()A.森林生态系统B.湿地生态系统C.荒漠生态系统D.草原生态系统38.下列哪项是影响玉米生长的生物因素()A.阳光B.害虫C.温度D.水39.影响水稻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是()A.阳光B.管理水稻的农民C.水稻田间的杂草D.水稻的害虫40.一只草履虫通过表膜从水中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这只草履虫正在()A.产生应激性B.进行新陈代谢 C.生长D.繁殖41.“科学上常常如此,一个问题的解决往往带出更多新的问题.”教材中的这句话说明了()A.科学研究不能解决提出的问题 B.科学本身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C.科学本身是不确定的 D.科学是静止不变的42.人类的基因组是指人体细胞内()A.人体的遗传特性B.人类的遗传多样性C.全部DNA的总和D.全部蛋白质的总和43.下表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但还不够完善。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第1单元 认识生命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第1单元 认识生命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6小题每题3分共计78分)1.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测量篮球场、草地足球场和小花园的空气湿度时发现小花园的空气湿度最大说明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A. 环境影响生物B. 生物依赖环境C. 生物影响环境D. 生物适应环境【答案】C【解析】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水由液态到气态要吸收热量因此在此过程中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降低植物体的温度继而降低环境的温度同时增大了周围的空气湿度因此兴趣小组学生在检测植物与空气湿度的关系时发现植被丰富的区域空气湿度较大这说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2.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 电脑病毒B. 会跳舞的机器人C. 向日葵D. 恐龙化石【答案】C【解析】ABD、不具有上述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C、向日葵具有上述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3.地球上数以百万计的生物分布在各种各样的环境中下列关于生物适应不同环境特征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 鲫鱼身体为纺锤形用鳃呼吸B. 家兔体温恒定用肺呼吸C. 鸟类的肺和气囊都能进行气体交换D. 蝗虫身体外有外骨骼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答案】C【解析】解 A.鲫鱼身体呈梭型可以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用鳃呼吸适于吸收水中的氧气因此适于水中生活 A正确B.家兔是哺乳动物体温恒定为恒温动物用肺呼吸 B正确C.鸟类用肺呼吸气囊只是暂时储存气体不能进行气体交换 C错误D.蝗虫的身体表面有坚硬的外骨骼外骨骼可以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D正确故选 C4.“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都体现了()A. 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B. 生物影响环境C. 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D. 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答案】B【解析】解大树底下好乘凉是指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是蚂蚁在大堤内的挖穴活动导致大堤的牢固性降低洪水来临时容易溃堤表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故选 B5.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下列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实例是()A. 生在青草丛中的蝗虫呈绿色B. 枯叶蝶的形状很像枯叶C. 生在风口上的松树长成了旗形D. 炎热的夏天大树下非常凉爽【答案】D【解析】解 A.蝗虫的体色与环境的颜色相一致不易被敌害发现有利于避敌和取食是蝗虫对环境的适应 A不符合题意B.枯叶蝶停在树上像枯叶与环境颜色一致不易被敌害发现而生存下来是枯叶蝶对环境的适应 B不符合题意C.生在风口上的松树长成了旗形体现了环境因素中非生物因素风对生物的影响 C不符合题意D.夏天的大树下比较凉快是因为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D符合题意故选 D6.下列现象中属于与风变化相适应的现象是()A. 仙人掌的叶变成刺B. 候鸟的迁徙C. 山顶的旗形树D. 蛾类夜间活动【答案】C【解析】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阳光、空气、水属于环境中影响小麦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属于环境中影响生物生存的生物因素A、仙人掌的叶变成刺是对干旱的适应 A错误B、候鸟的迁徙是温度的影响 B错误C、山顶的旗形树是风的影响 C正确D、蛾类夜间活动是光照的影响 D错误7.现实中有许多实例能说明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实例中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 北方多种树木入冬会自动落叶B. 仙人掌的叶变成剌C. 部分宠物犬进入盛夏脱毛D. 城市绿化改变了空气质量【答案】D【解析】解 A.北方多种树木入冬会自动落叶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消耗适应寒冷的环境A不符合题意B.仙人掌的叶变成剌是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是对干旱环境的一种适应 B不符合题意C.部分宠物犬进入盛夏脱毛是生物适应环境 C不符合题意D.城市绿化改变了空气质量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D符合题意故选 D8.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下列体现生物必须依赖一定的环境的一项是()A. 朵朵葵花向太阳B.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C. 鱼儿离不开水D. 大树底下好乘凉【答案】C【解析】 A 、朵朵葵花向太阳体现了生物具有应激性 A不符合题意B、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不符合题意C 、鱼儿离不开水体现生物必须依赖一定的环境 C符合题意D、大树底下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D不符合题意9.与“大树底下好乘凉”体现的生物与环境关系相同的选项是()A. 朵朵葵花向太阳B. 春风又绿江南岸C. 春江水暖鸭先知D.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答案】D【解析】 A 、葵花朵朵向太阳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光对葵花的影响B、春风又绿江南岸是春天来了温度升高植物开始发芽生长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C 、春江水暖鸭先知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指很长很长的堤坝因为小小蚁虫的啃噬最后也会被摧毁的体现的也是生物带给环境的影响因此与“大树底下好乘凉”体现的生物与环境关系相同的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10.在探究“光对鼠妇的影响”实验中属于变量的是________ 实验中所用鼠妇数量是10只而不只用1只的原因是________()A. 鼠妇、减少误差B. 光照、减少误差C. 光照、便于计算D. 鼠妇、数量多便于观察【答案】B【解析】解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由于探究“光对鼠妇的影响”实验所以本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照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光线的明亮和光线的阴暗两种环境(其它条件相同)以观察鼠妇对环境的选择在探究“光对鼠妇的影响”实验中所用鼠妇数量要多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误差.如果采集的鼠妇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所以实验中所用鼠妇数量是10只而不用1只的原因是减少误差避免偶然性故选 B11.下列不是生物活动影响环境的实例的是()A. 冬天的果树光秃秃没有一片叶B. 密林中空气湿度较大C. 草履虫吞食水中有机物净化污水D. 草原上大量的牛羊粪便使牧草变得稀疏【答案】A【解析】 A 、秋天落叶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因进行蒸腾作用的热量散失避免因温度过低而冻伤甚至冻死因此冬天的果树光秃秃没有一片叶是植物对冬季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B、密林中空气湿度较大因为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加了空气的湿度体现了生物(植物)对环境的影响C 、草履虫能够吞食细菌净化污水表明生物能影响环境D、草原上大量的牛羊粪便遮盖牧草使牧草变得稀疏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1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这种现象说明()A. 生物能适应环境B. 生物能影响环境C. 环境能适应生物D. 环境能影响生物【答案】D【解析】解非生物因素温度对植物的分布有着重要影响“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所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这说明温度对植物生活的影响故选 D13.喜欢生活在阴湿环境中的植物叶片一般大而薄主要作用是()A. 减少阳光照射B. 充分利用光能C. 适应低温D. 适应潮湿环境【答案】B【解析】解植物通过叶片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喜欢生活在阴湿环境中的植物叶片大而薄主要是为了最大限度的获得阳光也是对潮湿环境的一种适应故选 B14.下列说法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的是()A. 食蚁兽的长舌能够灵活伸缩取食蚁洞内的蚂蚁是长期反复锻炼的结果B. 抗生素的使用致使细菌出现抗药性C. 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中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消化功能由于长期不用而降低D. 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答案】D【解析】解 A.食蚁兽因为要捕食洞内的蚂蚁只有舌伸长才能捕捉到就容易生存下去舌短的就捉不到蚂蚁而慢慢会被淘汰而不是反复不断锻炼的结果 A错误B.细菌的抗药性变异发生在注射抗生素之前不是使用抗生素后才的导致细菌出现抗药性 B错误C.蛔虫寄生在人体的小肠里靠吸食半消化的食糜生活它的消化管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构成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这些特点都是与它的寄生生活相适应的 C错误D.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害虫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农药时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害虫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农药时又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样经过若干代的反复选择最终活下来的害虫大多是抗药性强的害虫因此随着农药的使用害虫群体的抗药性逐渐增强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 D正确故选 D15.生物既能影响环境又能适应环境下列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是()A. 夏天的大树下比较凉快B. 绿色植物能够更新空气C. 地衣能使岩石形成土壤D. 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状【答案】D【解析】解 A.夏天的大树由于蒸腾作用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和大树的树冠下由于遮阴不受阳光直射而温度低所以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A不符合题意B.绿色植物由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因而能更新空气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不符合题意C.地衣是真菌与藻类的共生体在生长过程中能不断腐蚀岩石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不符合题意D.仙人掌叶片退化成刺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符合题意故选:D16.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 大树底下好乘凉B. 树木根深叶茂C. 秋季大雁南飞D. 秋风扫落叶【答案】A【解析】A、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故A正确B、根深可以从土壤深处吸收更多的水分和无机盐满足树的生长需要使树叶茂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故B错误C、大雁南飞是受地球绕太阳公转影响形成的季节节律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故C错误D、秋天植物叶衰老被秋风吹落是环境中的风对生物的影响故D错误17.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A. 春来江水绿如蓝B. 兔死狐悲C. 雨露滋润禾苗壮D.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答案】B【解析】18.下列不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A. 春江水暖鸭先知B. 葵花朵朵向太阳C. 大树底下好乘凉D. 春风又绿江南岸【答案】C【解析】解春江水暖鸭先知是温度对生物的影响葵花朵朵向太阳是阳光对生物的影响春风又绿江南岸是温度对生物的影响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降低温度同时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使空气新鲜属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故选 C19.下列现象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 仙人掌的叶变为刺B. 北极熊的体色是白色C. 竹节虫的身体像竹枝D. 植物茂盛的地方空气湿度大【答案】D【解析】 A 、仙人掌的叶变为刺减少水分的蒸发是对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的适应 A不符合题意B、北极被冰雪覆盖环境颜色为白色北极熊体色为白色与环境颜色一致不易被敌害发现是北极熊对北极环境的一种适应能体现生物对环境适应 B不符合题意C 、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不容易被敌害发现而生存下来是竹节虫对环境(竹枝)的一种适应 C不符合题意D、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提高了空气湿度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D 符合题意20.地衣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地衣分泌的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风化作用这一事实说明()A.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B. 生物能影响环境C. 生物能适应环境D. 环境影响生物【答案】A【解析】解地衣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地衣又能够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风化作用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故选 A21.下列哪一项体现了生物改变环境()A. 仙人掌生长在干旱的沙漠地区B.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C.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D. 老鼠通常生活在阴暗的地方【答案】B【解析】 A 、仙人掌生长在干旱的沙漠地区这是生物适应环境B、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是白蚁在大堤内挖洞影响了大堤的牢固性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因此能反映生物影响环境C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是环境温度对生物的影响D、老鼠通常生活在阴暗的地方这是生物适应环境22.语文课上学到的成语中很多与生物学有关系下列成语中说明了生物能够影响环境的道理的是()A.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B.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C.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D.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答案】B【解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属于捕食关系是生物对生物的对生物的影响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白蚁对环境大堤的影响属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故该选项符合题意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子代和亲代具有相同的性状属于遗传现象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是唳鸟鸣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属于复杂反射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23.我国新疆地区有一种山羊羊绒细长柔软有“软黄金”之称.因此这种山羊备受牧民推崇放羊数量持续上升.但由于山羊取食时会连植物的根一起刨食结果随山羊数量的激增当地草原受到严重破坏甚至造成草原沙漠化现象.这个事例说明()A. 生物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B. 生物能够对环境造成影响C. 生物能适应所有的环境D.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力有限【答案】B【解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由于山羊取食时会连植物的根一起刨食结果随山羊数量的激增当地草原受到严重破坏甚至造成草原沙漠化现象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24.下列各项表示动物与其栖息环境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 金丝猴﹣﹣草原B. 袋鼠﹣﹣森林C. 丹顶鹤﹣﹣湿地D. 华南虎﹣﹣南极冰原【答案】C【解析】A、金丝猴是典型的森林树栖动物常年栖息于海拔1500~3300m的森林中 A 错误B、袋鼠以矮小润绿离地面近的小草为生将长草与干草留给其它动物个别种类的袋鼠也吃树叶或小树芽主要栖息在澳大利亚草原 B错误C、丹顶鹤的栖息地主要是沼泽和沼泽化的草甸食物主要是浅水的鱼虾、软体动物和某些植物根茎 C正确D、华南虎主要生活在华南地区的森林山地多单独生活不成群 D错误25.冬天到了青蛙要冬眠引起这一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A. 光B. 水C. 温度D. 空气【答案】C【解析】解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冬天青蛙要冬眠引起这一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故选 C26.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A. 海洋生态系统B. 森林生态系统C. 农田生态系统D. 草地生态系统【答案】B【解析】A、海洋生态系统是由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环境两大部分组成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虽然这些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不如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但由于数量庞大因为在地球上70%的水域中全是藻类植物且代谢速率极快所以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每年能够产生三百六十亿吨氧气占全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 是产生氧气最多的生态系统 A不符合题意B、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B符合题意C、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同野生植物相比农作物抵抗旱、涝或病虫害的能力差因此需要在栽培和管理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C不符合题意D、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半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少很缺乏高大的植物动植物种类虽然比森林生态系统少但依然是非常丰富的草原在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D不符合题意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3分共计12分)27.对于每个生物来说影响它的环境因素是阳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度等非生物因素【答案】空气, 水, 土壤【解析】根据分析可知影响生物的环境因素是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非生物因素故答案为空气、水、土壤28.请按照表格中的例子利用所学生物知识解释左栏中相对应的说法【答案】种内斗争, 生物适应环境, 遗传【解析】①一山不容二虎属于种内斗争②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发达是骆驼刺对缺水环境的一种适应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现象③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遗传现象29.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________ 它可以区分为________因素和________因素两类【答案】生态因素, 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解析】对生物生活有直接影响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30.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会________环境这方面的例子有很多如 ________________ (举两例)【答案】影响, 蚯蚓改良土壤,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解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在沙漠上植树必须种植耐旱树种沙棘若种植需水较多的水莲在很难成活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