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结构力学课程教学中的案例式教学

合集下载

《结构力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

《结构力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

《结构力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一、引言结构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是土木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基础。

近年来,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素养,并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我院积极探索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开展了一系列思政教学案例的编写和实践活动。

本文结合《结构力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介绍了一次教学案例的具体设计和实施情况,该案例得到了一等奖的荣誉,并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结构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原理;2.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案例主要围绕结构力学中的受力分析和结构设计展开,涉及到桥梁、楼房等结构的力学计算和设计。

通过实际案例的引入,让学生深入了解结构力学的实际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四、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教师讲解结构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2. 实例分析:以具体的桥梁或楼房结构案例进行力学分析和设计,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3. 团队合作: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结构设计和计算,并进行团队展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实际工程现场进行考察和调研,深化对结构力学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引入实际案例:教师首先介绍一个真实的桥梁或楼房结构案例,引发学生对结构力学课程的兴趣和好奇心;2. 理论讲解与案例分析:教师讲解结构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然后引导学生根据案例进行力学分析和设计;3. 学生团队合作: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结构设计和计算,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学生展示与交流:小组成员展示他们的设计成果,并进行交流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动;5.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实际工程现场进行考察和调研,加深对结构力学理论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

六、教学效果1. 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课堂参与度明显增加;2. 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3. 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和发展;4. 教师的教学效果得到了认可,获得了一等奖的荣誉。

【课程思政示范课案例】《结构力学》课程

【课程思政示范课案例】《结构力学》课程

一、课程概述
“结构力学”课程是一门面向土木工程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在该专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系统掌握杆件结构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杆件结构体系的内力和位移分析计算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步骤;能够应用结构力学知识解决土木工程复杂工程问题,评价土木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以及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二、思政元素
家国情怀、环保意识、责任担当、合作精神。

三、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思路及举措
★授课内容:三铰拱的内力计算及合理拱轴
★教学目标:
(1)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责任担当与团队合作精神。

(2)提高全面系统地、用辩证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

(3)掌握三铰拱内力的计算方法、三铰拱的合理轴线的含义。

(4)提高运用知识分析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过程与实施
四、教学成效
学生的学习成效:对专业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全面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

课程建设成效:课程思政融入恰当,专业课堂达到了以价值目标为引领的教学目标。

教师团队建设成效:通过课程思政融入设计,拓宽了教师的教学思路,提升了团队的整体育人水平。

探讨结构力学教学方法

探讨结构力学教学方法

探讨结构力学教学方法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在绪论中可结合工程实例讲述“结构力学”在工程设计中的广泛用途,指出“结构力学”的概念来源于工程实际,最终还是要应用到工程实际中去,具有很强的工程应用性质,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对课程有一个形象、直观的认识和定位,以此明确学习目的。

其次,教师讲课要生动、活泼、有趣,避免照本宣科.在讲解一些重要定义和基本概念时,例如结构形式的种类包括梁、刚架、桁架等,要注重与实际工程结构相结合,在演示文稿中适当引入实物图片,通过实物对比明确什么样的结构可以简化成为上述常用的结构形式,表明,理论联系实际,可以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接受。

第三,在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讲清楚基本知识和概念的前提下,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着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系统理解,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发散思维的水平。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要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和概念,再加上科学的思维方法,多数情况下对遇到的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反之,如果教师只以灌输知识为主,而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ﻭ二、注重基本方法和基本概念,注意归纳总结ﻭ基本方法和基本概念是学习《结构力学》及其他所有课程的基础。

只有将基本概念理解透彻了,将基本方法掌握了,才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做到举一反三。

例如,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受之前所学材料力学的影响,弯矩还总是以下端受拉为正,材料力学的规定是因为其研究对象主要是梁,而《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既包括梁,也包括刚架结构,如果还是简单套用材料力学的规定肯定是不合理的,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当特别讲清楚,在《结构力学》中弯矩一般是不区分正负的,其图形画在受拉侧。

类似这些都是最基本的符号规定,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教师上课时须不厌其烦地反复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促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学生通过教师讲解和自身练习将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理解,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并学以致用。

结构力学分析案例

结构力学分析案例

(2)计算截面惯性矩
0.12 (0.02)3 2 I1z 0.12 0.02 0.045 0.01 3.02 106 m 4 12 I2z 0.02 (0.12)3 2 0.02 0.12 0.08 0.045 5.82 106 m4 12
传动轴受竖向载荷 F FT Ft 4584kN
此力使轴在竖向平面内产生弯曲变形。
附加力偶矩: M e FT Ft
D 191N m 2
此外力偶矩使传动轴产生扭转变形。
M 0.1F 458.4 N m (2)内力分析:判断危险截面在B截面。危险截面上的弯矩:
• 4.弯曲梁强度计算
螺栓压板夹紧装置如图所示。已知板长3a=150mm,压板 材料的弯曲许用应力为[σ ]=140MPa。试确定压板传给工 件的最大允许压紧力F。 解析:压板可简化为图所示的外伸梁 作弯矩图如图所示。最大弯矩在截面B上
Mmax MB Fa
3 2 3 1.4 2 3 Iz 1.07cm 4 12 12 I 1.07 Wz z 1.07cm3 y max 1
• 1.概念分析求超静定结构的内力
分析图1-1所示组合结构的内力
解析:分析: 本例的组合结构若用一般 力法或位移法分析都比较繁琐, 但是利 用力学基本概念分析就十分简捷。首先 根据结构和荷载的对称性, 可判断横梁 无侧向位移 ( 属反对称位移 ) 。在忽略 受弯杆件轴向变形的前提下, 横梁也不 会有竖向位移。因此, 可以判定, 该结 构各结点处均无线位移。因横梁截面弯 曲刚度 , 所以两端结点上也不 会发生角位移。
图3-1
图3-2
解析: (1)确定截面形心位置 选参考坐标系z’oy如图3-3示,将截面分解为I和II两部分,形心C的纵坐标为:

工程力学教学中的一些生活和工程实例

工程力学教学中的一些生活和工程实例

的内容:
结构力学是一个应用于许多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

学习结构力学,我们不仅要掌握基本原理,也同时需要真实地研究工程中的实际例子来发现一般规律和原理应用。

想要学习结构力学,首先要把理论知识应用于生活实例,比如学会控制自己承受重物的做法,例如如何对重物正确拿握,在正确的体姿下正确体会压力分布,可以使人体收获最大的支撑力。

另外,学生可以在球形、小车等工程中分析车重现象,了解重力的作用,进一步认识力学的基本定律和原理。

在工程实例中,学生可以针对一些工程和构件的力学结构性能进行分析,比如钢支撑等结构对弯曲。

通过分析,可以从中学习到梁柱表面弯曲、抗压能力及其抗剪性等结构知识,加深对结构力学基本原理的认识。

此外,分析不同结构受平衡荷载下的性能参数,可以学习到更多有关力学结构分析的内容。

结构力学是一门有趣,又有深度的学科,通过上述生活和工程实例,学生可以有效学习到力学结构的基本概念,进一步加深理论知识的认识,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构力学分析案例

结构力学分析案例
结构力学实例分析
现代工程技术的日益进步和电子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对结 构力学学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结构计算电子化后, 许 多传统的计算方法本身可能已逐步失去实际应用价值, 但其相应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在结构分析中仍具有重 要的地位和价值。大型工程结构在各种复杂因素作用下 的分析, 要求强化结构力学基本概念的综合运用和概念 设计的理念。实际上, 力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在工程 中的综合运用能力, 则正是当代结构工程领域科技人员 所应具备的最重要的素质。
(2)计算截面惯性矩
0.12 (0.02)3 2 I1z 0.12 0.02 0.045 0.01 3.02 106 m 4 12 I2z 0.02 (0.12)3 2 0.02 0.12 0.08 0.045 5.82 106 m4 12
图3-3
I z 3.02 106 5.0810-6 8.84 10-6 m4
(3)计算计算最大弯曲正应力
Nm 截面B—B的弯矩为: M B F 0.4 6000
在截面B的上、下边缘,分别作用有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其值 分别为:
σ l ,max σ c ,max 6000 0.045 7 3 . 05 10 P a 30.5MP a -6 8.8410 6000 0.12 0.02 0.045 7 6 . 45 10 P a 64.5MP a -6 8.8410
• 1.概念分析求超静定结构的内力
分析图1-1所示组合结构的内力
解析:分析: 本例的组合结构若用一般 力法或位移法分析都比较繁琐, 但是利 用力学基本概念分析就十分简捷。首先 根据结构和荷载的对称性, 可判断横梁 无侧向位移 ( 属反对称位移 ) 。在忽略 受弯杆件轴向变形的前提下, 横梁也不 会有竖向位移。因此, 可以判定, 该结 构各结点处均无线位移。因横梁截面弯 曲刚度 , 所以两端结点上也不 会发生角位移。

结构力学理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案例分享

结构力学理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案例分享

结构力学理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案例分享结构力学理论是应用于工程领域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研究结构体的受力、变形及稳定性等问题,并通过数学方法来解决与预测实际工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几个结构力学理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案例,以展示它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案例一:建筑物的地震设计地震是许多地区面临的重要自然灾害,对于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要求非常高。

结构力学理论可以帮助工程师设计出能够在地震中保持相对稳定的建筑物结构。

例如,在设计混凝土建筑时,结构力学理论可以用来确定合适的墙厚度、梁柱尺寸以及纵横向钢筋的布置方式,从而增加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案例二:桥梁的荷载分析桥梁作为连接两个地区的交通重要通道,需要能够承受各种荷载的影响。

结构力学理论可以帮助工程师对桥梁进行荷载分析,以确定桥梁的承载能力和结构稳定性。

通过应用力学原理和数学计算方法,工程师可以预测桥梁在各种荷载情况下的变形和应力分布,从而指导桥梁的设计和施工。

案例三:塔吊的稳定性分析塔吊是建筑工地常见的起重设备之一,但在工程实践中,塔吊倾覆是一种常见的意外情况。

结构力学理论可以帮助工程师进行塔吊的稳定性分析,以确定塔吊的安全使用范围和操作限制。

通过分析塔吊的结构和工作状态,并考虑外部环境因素如风载荷等,可以得出塔吊的安全工作范围,从而减少塔吊倾覆的风险。

案例四:管道系统的应力分析在工业生产和城市基础设施中,管道系统扮演着重要角色。

结构力学理论可以用来分析管道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应力分布,从而预测管道的疲劳寿命和安全性能。

通过计算管道系统的应力集中点和失效概率,工程师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增加支撑点、调整管道材料等,来提高管道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结构力学理论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运用结构力学理论,工程师能够预测和分析结构体的受力、变形和稳定性等问题,从而指导实际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运行。

这些案例所涵盖的领域只是结构力学理论应用的冰山一角,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结构力学理论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并为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提供更多有效的方法和方案。

应用型本科院校《结构力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院校《结构力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院校《结构力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一、探索《结构力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要与时俱进,贴近实际,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

因此,在《结构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我们应该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不仅能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能够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课堂和实验教学中,应该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结合在一起,通过案例分析、工程实例和模拟设计等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

二、优化实验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实验教学是《结构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因此,在实验教学方面,应该优化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

实验内容不仅要贴近工程实践,而且要按照学生的能力和水平,适当提高实验的难度,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在实验方法方面,应该注重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实验指导方面,教师应该采用“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实验,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加强综合实践教学四、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结构力学》课程教学改革应该注重创新创业教育。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将创新创业理念贯穿在《结构力学》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在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能力的全面提升。

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需采用实际案例教学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五、加强团队合作学习《结构力学》课程教学改革应该注重团队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能够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和集体凝聚力。

教师可以采用团队授课的方式,组建小组进行团队合作学习,帮助每位学生成长为团队合作的主力军,并建立起学生之间的友谊。

结语总之,《结构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随着时代的发展,将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不断完善。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注重探索创新教学方式,贴近工程实践,加强综合实践教学和团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并引领社会发展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学 的 最 终 目的 。 目前 的 本 科 教 学 中 , 而 过 要 反映 实 际结 构 的主 要性 能 的要 求 就 会 有 2 实施 案例 式 教 学 的 意 义 于 强 调 学 生 进 行 应 付 各 类 考 试 的 解 题 训 练 深 刻 的 印象 。 在 厂 房 排 架 结 构 中 , 而 梁与 柱
实践 。 此 , 构 力学 不 应 该 是 理论 阐述 和 因 结 例 题 讲 解 的 堆 砌 , 应 该 是 和 工 程 实 践 密 而
切结 合的课程 。
①基 金项 目: 宁 工 程 技 术 大 学 应 用 仓 新 型 人 才 培 养立 项课 题 资 助项 目( 辽 YB0 3 3 ) 803。 课题 来 源 : 宁工 程 技 术 大 学 第 一 批课 程 建 设 工 程 项 目。 辽 作 者 简 介 : 庆 巍 ( 9 7~) 男 , 宁阜 新 人 , 师 , 孙 17 : 辽 讲 硕士 , 要 从事 结构 力学 教 学 研 究 工 作 。 主 刘 宏波( 9 7~) 男 , 17 : 山西 寿 阳人 , 师 , 讲 硕士 , 位 : 单 河北 建 筑工 程学 院土 木 系。
0 52 ) 7 0 4
摘 要 : 析 了 目前 结 构 力 学教 学 中“ 上 谈 兵 ” 分 . 纸 的现 状 和 弊 端 , 出 与工 程 实 践 相 结 合 的 案 例 式教 学 ,阐述 了案 例 式教 学 的 实 施 思 路 。 提 指 出 了其 对 应 用 创 新 型 人 才 培 养 的 重 要 意 义 。 关 键 词 : 构 力 学 案 例 式教 学 工 程 实例 人 才培 养 结 文 章 编 号 : 7 —9 9 ( 0 0 1 () 0 3 1 1 3 7 5 2 1 )0 b一0 8 —0 6 中 图分类号 : 42 G6 文献标 识 码 :A
对 解 题 方 法 , 后 在 通 过 适 当 的 习 题 来 强 化 学 的教 学 密 切 结 合 起 来 , 课 程 讲 解 始 终 最 坚 持 结 合 现 实 中 的 结 构 来 展 开 , 但 在 介 不 下学 生对解题方法 掌握的 熟练程度 。 这
样做的 最大弊端就是 学生接 触的例题 、 习 绍 概 念 时 如 此 , 解 题 训 练 中 更 要 注 重 和 在
当 前 结 构 力学 课 程 的 授 课 程 序 基 本 是 先 讲 解 概 念 和 理 论 , 后 结 合 例 题 来 介 绍 然

程 中不 是 单 纯 的对 书 本 的知 识 点进 行 讲 解 介 绍 , 是 将 工 程 中大 量 的 实 例 和 结 构 力 而
律 , 么时 候 反 力 达 最 大 值 , 什 当学 生 明 确 最 不 利 位 置 后 再 问 最 大 值 是 多 少 。 过 这 个 通
中国科教 创新导刊
C ia d c to In v in He al hn E u a in n o at r d o
8 3
理 论 前 沿
Ci dctnIoai e l● haEuai nvtnHrd n o —— o a_ n = :
谈 结 构 力 学课 程教 学 中的 案 例 式 教 学 ①
孙 庆 巍 刘 宏 波 ( . 宁工程 技术大 学 辽宁阜新 1 3 0 2. 1辽 00 2 河北 建筑 工程 学院 河北 张家 口
1 案例式教 学的提 出与实 施
针 对 这 种 现 状 , 文 提 出 与 工 程 实 践 本 讲 课 时 都 会 举 一 些 工 程 中 的 例 子 , 大 部 但
点 来 计 算 既 简单 又 可 满 足精 度 要 求 。 过 来 学 习 这 门 课 程 , 通 在学 习 其 它 专 业 课 程 和 这 两 个 例 子 , 生 不 但 对铰 结 点 的 特 性 了 进 行 设 计 、 习时 , 能 有 意识 地 运 用 力 学 学 实 也 解 了 , 且 也 对 计 算 简 图的 选 取 要 “ 清 主 思 维 来 思 考 和 解 决 问题 , 对 他 们 将 来 的 而 分 这
专 业 工 作 是 大有 裨 益 的 。
密 切 结 合 的 案 例 式 教 学 。 实 很 多 教 师 在 次 , 去 细 节 ” 了初 步 的 认 识 。 其 略 有 再 如 , 响 线 这 一 章 是 上 册 中 比 较 抽 影
分 时 间 仍 然 是 以 讲 解 书本 例 题 为 主 , 有 象 难 懂 的 , 这 一 章 理 解 了概 念 也 就 抓 住 3结 语 没 而 将结 合 工程 实 例教 学 上 升 到 一 种 教 学 方 式 了学 习 的重 点 。 怎 么样 来 理 解 概 念 呢 ? 但 学 结 构 力 学 在 土 木 建 筑 工 程 领 域 有 着 广 的 高 度 。 谓 的 案 例 式 教 学 就 是 在 讲 课 过 生 这 时 候 都 已经 经 历 过 了认 识 实 习 , 举 泛 的应 用 , 来 源 于 实践 , 密 切 的指 导 着 所 可 它 也
寸 、 度 怎样 计 算 , 虑 杆 端 的约 束 对 刚 度 刚 考
进行怎样的修正, 荷载 是 怎 样 确 定 的 , 常 在 见 的 竖 向 和 水 平 荷 载 作 用 下 , 构 的 内 力 结
造 成 这 种 局 面 的 原 因 是 目 前 的 结 构 力
学 教 学 应 试 教 育 色 彩 过 于 浓 重 , 生 把 老 学 师课 上 讲 的 例 题 听 懂 了, 课后 习题 做 对 了 , 考试 答 高 分 了 , 认 为这 门课 学好 了 , 括 就 包 老 师 也 认 为 这 样 的学 生 就 是 “ 学 生 ”了。 好 然而 当今 社 会 需 要 的 是 能 灵 活 运 用 所 学 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厂 房 中 吊车 梁 的 例 子 , 图 1 厂 房 中 的 吊 如 :
车 梁上 面有 两 台 吊车 , 柱 B的最 大 反 力 。 求 要 解 答 这 个 问题 , 先 要 画 出 柱 B反 力 首 的影 响 线 , 后 教 师 可 先 将 吊车 放 在 任 意 然 位 置 , 问学 生 此 时 影 响 线 坐 标 的物 理 含 提 义 , 着再 进 一 步提 问 学生 , 着 图 中的 规 接 按
是 怎样 一步 步 算 出来 的 , 后再 提 示 学 生 , 最 下 一 步 就是 利 用 钢筋 混 凝 土 等 结 构 课程 对
这 些 杆 件 进 行 截 面 设 计 了 。 过 这 个 实 例 通
计 算 要 让 学 生 知 道 , 构 力 学 应 用 的 对 象 结 不 是 书 本 中 的 例 题 和 习 题 , 是 我 们 身 边 而
的 结 构 时 , 载 怎 么取 值 , 束 怎 样 处 理 , 荷 约
合学 生 上 课 的 教 学 楼 为 例 来 展 开 讲 解 , 从
例 如 在 介 绍 结 点 计 算 简 图时 , 果 只 结 构 的 柱 网布 置开 始 介 绍 , 学生 了 解 如 如 让
体 系 怎 样 简 化 , 至 其 中 一 根 杆 件 的 刚 度 按 照书 中 给 出 的计 算 简 图 来 讲 解 , 生 在 何 把 现 实 中 的 实 际结 构转 变 为 进 行 力学 分 甚 学 杆 截 和 计 算 长 度 怎 样 确 定 都 会 让 学 生 无 所 适 解 题 时 也 知 道 对 其 传 递 内 力 怎 样 来 设 置 , 析 的 计 算 简 图 : 件 的 计 算 长 度 、 面 尺
从 。
但 这 样 的 教 学 是 简 单 生 硬 的 , 实 际 工 程 在 中遇 到 结 点 的 简 图选 取 问 题 时 学 生 还 是 没 有 明确 的 慨 念 , 如 果 能 结 合 实 际 结 构 来 而 展 开 介 绍 , 学 生 掌 握 各 种 结 点 的 特 性 能 对 达 到 更 好 的 效 果 。 如 在 课 堂 上 给 出框 架 例 结 点 的 配 筋 图 , 学 生 了解 到 梁 端 布 置 着 让 纵 筋 、 筋 和 弯 起 钢 筋 , 取 现 浇 混 凝土 经 箍 采 养 护 硬化 之 后 , 点可 提 供 强 大 的 刚性 , 结 杆 件之 间的相对转动 可以忽略 不计 , 因此 取
而 缺 少 求 解 实 际 工 程 问题 的 综 合 训 练 , 这 计 时 即 使 看 着 范 例 , 不 知 道 里 面 的 内 力 也 的连 接 是 通 过 将 梁 端 与柱 端 的预 埋 钢 板 进
样 做 的 直 接 结 果 是 学 生 到 了 大 四 做 毕 业 设 行 焊 接 而 实现 的 , 因此 此 处 与 杆 件 其 它 部 应 的 工程 实 例 。 用案 例 式 教 学 , 生接 触 采 学 位 相 比 抵 抗 转 动 的 能 力 较 弱 , 以在 计 算 的 不再 是 抽 象 枯 燥 的 理 论 与 例 题 , 是 现 所 而 值 都 是 怎 么 算 出来 的 , 了 工 作 岗位 上 解 简 图 中就 取 为 铰 结 点 ; 在 钢 屋 架 中 , 件 实 中 的 实 际 结 构 , 到 而 杆 因而 对 学 生 有 着 很 大 的 决 实 际 问题 时 更 是 顾 此 失 彼 , 一 些 基 本 细 长 且 以 受 轴 力 为 主 , 在 结 点有 弯 矩 , 对 虽 但 吸 引 力 , 生 知 道 了结 构 力 学 在 将 来 的 学 学 的运算都显 得底气不足 。 其对结 构起次 要作用和影 响 , 因此 按 铰 结 习 工 作 中 的 重 要 作 用 , 会 以 更 大 的 热 情 将
现 实 的 结 构 , 我 们 每 天 打 交 道 的建 筑 。 是
论 方 法 解 决 实 际 工 程 问题 的 创 新 型 、 合 复
型 人才 , 完 成 对 实 际 结 构 的 设计 与分 析 、 能
解 决 实 际 工 程 中的 各 类 问 题 才 是 学 习 结 构
为 刚结 点 过 这 个 例 子 , 生 对计 算 简 图 通 学 只 要任课教 师进 行适 当的前期准 备 , 对 教材 各章 节 的 知 识 点 都 可 以 找 到 与其 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