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传染性脓疮病的流行特点及防制
圈养羊易发四种病,每个养羊人都应该早早学会治疗方法

圈养羊易发四种病,每个养羊人都应该早早学会治疗方法一、羊传染性脓疮。
俗称“羊口疮”,是由病毒引起的,表现为口唇等处皮肤和黏膜形成丘疹、脓疮、溃疡和结成疣状厚痂。
防治:①定期防疫,每年5月或9月用口疮弱毒细胞冻干苗在每只羊口腔粘膜内注射0.2毫升。
②少用粗硬饲料,严防创伤感染,发现病羊及时隔离,圈舍和用具用2%火碱或10%石灰乳或20%热草木灰水消毒。
③用0.1%~0.2%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创面,再涂2%龙胆紫、磺甘油、5%土霉素软膏或青霉素呋喃西林软膏等,每天2次,对重症者还应对症治疗。
二、羔羊痢疾。
该病症状为持续下痢(俗称拉稀、白痢、下血),常可使羔羊大批死亡。
主要发生在7日龄以内的羔羊,当气候突变,饥饱不匀,脐带创伤时,易感染发生此病。
防治:①在怀孕母羊临产前20~30天和10~20天注射两次羔羊痢疾甲醛菌苗2~3毫升,在后腿内侧皮下注射。
②病羔灌服土霉素0.3克、胃蛋白酶0.3克,每天2次。
③磺胺脒0.5克,鞣酸蛋白、次硝酸铋、小苏打各0.2克,一次灌服,每天3次。
④土霉素0.02~0.03克/千克体重,每天肌注2次或灌服三倍剂量。
⑤脱水病羔每天补液1~2次,口服补液盐或静注5%葡萄糖生理盐水20~100毫升。
三、传染性结膜角膜炎。
俗称“红眼病”,怕光流泪,结膜潮红充血,眼角流出粘液性或脓性分泌物,少数形成角膜云翳、白斑或造成失明。
防治:①病羊隔离,圈舍及时清扫消毒。
②2%~5%的硼酸水或淡盐水或0.01%呋喃西林洗眼,擦干后可选用红霉素、四环素、2%黄降汞或2%可的松等眼膏点眼。
③也可用青霉素加地塞米松2毫升,0.1%肾上腺素1毫升混合点眼,每天2次。
④出现角膜浑浊或白内障的,可滴入拨云散,或青霉素50万单位加病羊全血10毫升,眼睑皮下注射,或50万单位链霉素溶液5毫升眶上孔注射,2天1次。
四、羊肠毒血症。
多发生在膘好及2岁以下的羊,呈现散发性,雨多、气候突变、过食嫩草和精料、运动不足等为诱因。
羊口疮疫苗用法?

羊口疮疫苗用法?
--北京国浩高科技术宣传部羊口疮又称为羊传染性脓疱,是由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羊口疮疫
苗用法,以口唇、舌、鼻、乳房等部位形成丘疹、水疱、脓疱和结成疣状结痂为特征。
羊口疮疫苗用法,不同地区分离的病毒抗原性不完全一致。
使用羊痘灵200斤/支+刀豆素+头孢先锋连用1-2天。
羊口疮病症:绵羊发病较多,造成流行时,山羊也常发病,并以羔羊发病率较高。
症状较轻的仅一侧肢患病,也有的四肢同时发病,病羊跛行,步态艰难。
羊口疮疫苗用法,常在蹄叉、蹄冠或系部皮肤上形成水泡或脓疱,破裂后形成痂垢,并伴有继发感染而使症状力口剧,甚至造成死亡。
病因:羊口疮又叫"羊传染性脓疱",是绵羊和山羊的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羊口疮多于春秋两季发于3-6月龄羊,成年羊也可感染,但发病较少,呈散发性流行。
病羊和带毒羊是主要传染源。
羊口疮疫苗用法,自然感染主要是因购入病羊的带毒羊传入,或是利用受污染的畜舍及草地而感染。
羊口疮主要通过受伤的皮肤和粘膜传染,因此,要保护皮肤和粘膜不使其发生损伤。
尽量不喂干硬的饲草,挑出其中的芒刺。
羊口疮疫苗用法,给羊加喂适量食盐,以减少羊啃土啃墙,保护皮肤、粘膜。
降低羊口疮的传染,做好预防措施!。
羊的常见疾病防控与治疗

羊的常见疾病防控与治疗羊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对象之一,但在饲养管理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疾病的困扰。
正确的疾病防控与治疗是保障羊群健康和提高养殖效益的重要措施。
本文将介绍羊的常见疾病以及相应的防控与治疗方法,以供广大养羊户参考。
一、疾病防控与治疗1. 寄生虫病寄生虫病是羊群常见的疾病之一。
主要有肠道线虫病、肺部寄生虫病和外寄生虫病等。
寄生虫病的主要症状包括消瘦、贫血、厌食和腹泻等。
防控方法主要包括定期驱虫、改善饲养条件、控制羊群密度和保持环境卫生等。
对于已感染的羊只,可使用驱虫药物进行治疗。
2. 传染病传染病是羊群健康的威胁之一。
常见的传染病有口蹄疫、猪瘟、羊痒虫病等。
传染病的症状包括发热、食欲不振、呼吸困难等。
预防传染病的关键在于加强羊只的免疫力、严格控制羊只的交往、增强饲养环境的卫生管理等。
一旦发生传染病,应立即隔离患病羊只,并咨询兽医为其进行相应的治疗。
3. 肺炎肺炎是羊群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
主要是由于气候变化、饲养管理不善、饲料质量差等引发的。
患有肺炎的羊只会出现咳嗽、呼吸急促、精神萎靡等症状。
预防肺炎的方法包括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羊棚通风良好、避免饲料发霉等。
对于患有肺炎的羊只,可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4. 羊痘羊痘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气溶胶和直接接触。
羊痘的症状包括高烧、皮肤出现红斑和疱疹等。
预防羊痘的方法主要是加强养殖管理、提高羊只的抵抗力、注意卫生防疫等。
一旦发生羊痘,应立即隔离患病羊只,采取抗病毒治疗措施。
5. 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是由于羊只缺乏某种营养素引起的疾病。
患有营养不良的羊只会出现贫血、消瘦、毛发干枯等症状。
预防营养不良的方法包括合理配饲、提供优质饲料、加强饲养管理等。
对于患有营养不良的羊只,应根据缺乏的营养素进行及时补充。
以上介绍了羊常见的疾病以及相应的防控与治疗方法,希望对广大养羊户有所帮助。
在养殖过程中,定期对羊只进行健康检查,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养殖环境的卫生水平,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是保障羊群健康和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措施。
羊布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羊布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法羊布病,又称为痢疾、疥疮、皮冻等,是一种由于寄生虫感染引起的传染病。
本文将探讨羊布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症状:羊布病的潜伏期通常为2至4周,之后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
最早出现的症状是皮肤发痒和红斑,常出现在手腕、腋窝、肘部和膝盖弯曲等处。
红斑逐渐发展成丘疹和脓疱,皮肤会逐渐变薄,以至于可以看到下面的小血管。
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热、乏力、食欲不振、关节痛和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严重病例可能导致皮肤溃烂和褥疮。
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羊布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使用特定的药物进行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对羟基苯甲酸酯、氯胺酮等。
这些药物通过杀死体内寄生虫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用药,并坚持用药周期。
2. 个人卫生:个人卫生对于羊布病的治疗和预防非常重要。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剪指甲,避免用手抓痒处。
同时,经常更换和清洗衣物和床上用品,并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洁,以减少病菌的传播和滋生。
3. 休息调养: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充足的休息和调养。
由于羊布病会导致乏力和食欲不振等症状,患者需要休息得足够,保持良好的营养摄入。
此外,避免过度劳累和过度活动也是非常重要的,以免加重症状。
4. 免疫增强:免疫系统对于羊布病的治疗和预防起着重要的作用。
患者可以通过增强免疫力来帮助身体抵抗病菌的侵袭。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充足睡眠等,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此外,合理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进一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5. 提高环境卫生:羊布病是一种由于寄生虫感染引起的传染病,病菌主要分布在感染者的皮肤上。
因此,提高环境卫生对于防止病菌传播非常重要。
保持住宅和公共场所的清洁,定期清洗衣物和床上用品,定期消毒和清洁家居环境,可以有效减少病菌的滋生和传播。
总结:羊布病是一种由寄生虫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其症状多样化,但主要包括皮肤发痒和红斑、发热、乏力等。
治疗羊布病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个人卫生、休息调养、免疫增强和提高环境卫生。
波尔山羊无名性脓疮治疗方法

1 . 1 初 期 。该 病 症 俗 成 瓮 疮 , 可 以发 生 在 羊 体 的
各个部分,开始时皮肤 出现 凸出状肿块 ,渐长成拳 头大 小 ,疮 内有 水状 物 ,羊 吃 、饮 、行 动正 常 。
1 . 2 中后 期 。病 疮 发 展 到 中后 期 ,疮 内成 脓 血 状 物 ,瘘管逐渐形成,羊只因疮发炎,体温 、食欲下 降 ,虽然 不 影 响羊 只生 命 ,但 有起 卧 不 安状 。该 疮 可 在羊 体 上连 续 发 生 ,也可 在 单只 羊 上不 同部位 几 处 同时发 生 。
2 流行 特点
0 5 6 4 0 0 河北省 涉县 农业 综合 开发 办公 室 张爱 昌
该 病 多 发 生 在 波 尔 山羊 上 ,太 行 山羊 、奶 山
羊、绒 山羊也时有发生,但绵羊 、小尾寒羊等绵羊 品种较少发生。发病季节以春季为多 ,冬季较少 。
易传 染 。
3 治 疗
3 . 1 初 期 封 闭 处 理 。可 用 0 . 2 5 % 一0 . 5 %盐 酸 普 鲁
波 尔 山 羊 无- 名 性 脓 疮 治 疗 方 法
近年来,随着波尔 山羊养殖业快速 发展 ,波尔 山羊无名性脓疮发病率持续增高,甚至个别村所有 养殖户都有病羊发生 ,严重影响了波尔 山羊生长 ,
影 响 了羊农 效益 。
1 发病 症状
3 . 3 瘘 管形成处理 。用高锰酸钾粉 以棉花棒轻轻
-
放 入瘘 管 内,或消 炎粉 放瘘 管 内 。 3 . 4 以清 热 解 毒 汤 中 药 预 防 。 该病 发 生 与羊 喝水
少,营养不平衡 ,中兽医上说的 “ 上火 ”有关 ,因 此 以清 热 解 毒 汤 预 防 为 主 。每 1 0 0 K g羊 1日量 :
羊常见且多发的几种疾病防治方法

羊常见且多发的几种疾病防治方法养羊有那些病羊子常见的病,固然我国传统放牧少量豢养,没有什么羊病困扰,然则,若是豢养量加大,羊群扩展,就会碰到各类羊病!这就必要我们养羊人认识一下养羊疾病防治常识。
有养羊人问,养羊有哪些病?羊常见疾病有哪些?下面就来告诉您:羊通俗病1、羊口腔炎:原发性口炎常见于外伤性、霉菌性、中毒性。
如采食尖利的植物枝权、秸秆、误饮氨水,舔食强酸强碱等,以及核黄素、维生素C、锌等缺乏。
继发性口炎多见于羊口疮、口蹄疫、羊痘、霉菌性口炎、过敏回响和羔羊营养不良等。
2、瘤胃积食:瘤胃积食是瘤胃布满大量饲料,跨越了正常容积,致使胃体积增大,胃壁扩张,食糜滞留在瘤胃造成的严重消化不良。
该病首要见于贪吃了大量喜爱的易膨胀饲料,如苜蓿、青草、豆科牧草、谷物饲料、块根类、豆饼等,或吃了过多的质量不良、粗硬秸秆霉变饲料,或采食过量的粗饲,如玉米秸秆、干草以及霉败饲料等,或饮水不足,或倏忽变换饲料亦可诱发本病。
3、瘤胃鼓气:瘤胃鼓气通称气胀。
本病是草料阻滞,瘤胃内容物发酵产气,使瘤胃内敏捷蕴蓄大量气体,而致臌胀的一种前胃疾病。
本病多发于春冬两季。
4、肠痉挛:当羊热渴暴饮,活动后急饮冷水,或突淋暴雨,寒湿凝聚于小腹之中,形成肠管强力喜悦,不时鼓气,肠内气流欠亨,乃至造成收缩性激烈痛苦。
羊风行症1、炭疽:羊炭疽病由炭疽杆菌造成。
该病发生有一定的季候性,多发于吸血虫豸多、雨水多的6-8月份。
病羊是本病的首要传染源。
炭疽病的流传途径较多,主如果消化道传染,也可经呼吸道或由吸血虫豸叮咬经皮肤流传。
炭疽芽孢具有较强的抗击力,当对病畜尸体处理欠妥,或其渗出物和渗出物未经彻底消毒,而污染了泥土、水源、饲料、器具和牧场时,尤其是被炭疽芽孢污染的泥土和草地,常可成为持久性的疫源地。
2、羊快疫:羊快疫的病原体是靡烂梭菌。
首要经由消化道传染,低洼池沼区域多发生。
初春、秋末天气倏忽转变,羊在冬季营养不良或采食霜草,患伤风等都能诱发本病。
羊病防治大全及治疗方法

羊病防治大全一、常见传染病的防治(一)羊病的防制措施1、搞好饲养管理,增强个体的抗病能力加强饲养管理严格遵守原则,不喂发霉变质饲料,不饮污水和冰冻水,使用权羊膘肥体壮,提高个体的抗病能力。
2、搞好环境卫生,圈舍做好清毒工作。
圈养羊应保持圈舍、场地和用的卫生。
经常清扫圈舍,对粪便、尿等污物集中堆积发酵30天左右。
同时定期用消毒药(如:百毒杀、易克林惠昌消毒液等到高效低毒药物)对圈舍场地进行消毒,防止疾病的传播。
3、有计划地搞好免疫接种工作对羊群进行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羊传染病菌的重要措施。
目前预防羊主要传染病菌的疫苗有以下几种:(1)无毒炭疽芽苗用于预防羊炭疽。
绵羊皮下注射0。
5毫升,注射后14天产生坚强免疫力,免疫期一年。
(此苗不能用于山羊)(2)破伤风明矾沉降类霉素用于预防破伤风。
羊颈部皮下注射0。
5毫升,1个月后产生免疫力,免疫期1年,第二年再注射1次,免疫期可持续4年。
(3)绵、山羊痘弱毒冻干苗用于预防绵、山羊痘。
接瓶签上的头数应用,每头份用0。
5毫升生理盐水稀释;每只羊皮内注射0。
5毫升(不论大小瘦弱、怀孕均可同量)。
注射后5-8天肿胀,硬结,5-10天逐渐消失。
注射后4-6天可产生坚强免疫力,免疫期1年。
(4)羊快疫、猝疽、肠毒血症(羔羊痢疾)三联四防苗用于预防羊快疫、猝疽、肠毒血症和羔羊痢疾。
干粉苗:用20%铝胶盐水溶解不论羊只年龄大小均皮下或肌肉注射1毫升,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1年。
湿苗(又称羊四联苗):应用前摇均后每只皮下或肌肉注射5毫升,免疫期6个月。
(5)中口型口蹄疫天活疫苗用于预防羊O型口蹄疫。
肌肉注射:成年羊每只2毫升,羔羊每只1毫升。
注射后15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4个月。
注射后出现不良反应用肾上腺素救治。
免疫接种对体质健壮的成羊会产生很强的免疫力,对幼羊,体弱或患慢性疾病的羊效果不佳。
而对于怀孕母羊,特别是临产前的母羊,接种时由于驱赶、捕捉和疫苗反应等有时会引起流产、早产,影响胎儿发育和免疫效果不佳。
羊传染性脓疮的诊治

该 嘎 查 羊 只 全 系 个 体 饲 养 , 总 有 1 0个 羊 群 ,含 成 羊 7 3只 ,羔羊 4 2 1只 。 饲 养 方 式 为 野 牧 和 部 分 舍 5
饲 。 牧 地 为 沙 坨 地 , 冬 季 地 被 枯 干
维普资讯
晰 zh n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羊传 染 性脓 疮 的诊 治
吴国成 , 马广 兴 z 李明弟 。 , ,
1 内蒙古通 辽市科左中旗兽医站 0 9 0 河 北省承德市农业局 230 2 0 7 0 ,3 河北省唐 山市饲料研究所 600 0 3 0 60 1
大量 典型 副痘 毒粒 子 ,该病 始获 得 确
诊。
大小 而 增大 和加 厚 ,似疣 “ 桑椹 ”状 或 “ 菜花 ”样 。经 1 0日左右 ,痂 皮脱 落而 康 复。临 床 上还 可偶 见个 别病 羊
四 、防制措 施
1 病 羊 隔离 ,对 症治 疗 ,对 于假 . 定健康羊群亦限制牧场放牧 。 2 加 强对 病、健 羊 ,尤 其是 羔羊 . 的饲 养管 理 ,予 以补饲 富营 养、 柔软
覆 。 后 成 为 黑 色 痂 垢 。 痂 垢 依 溃 烂 面
3 本 次 流 行 在 冬 季 ,是 坏 死 杆 菌 .
病 发病 的 相背 季节 。且 病 变为 坏死 杆 菌病所 不具 。至 于病毒 性 溃疡性 皮 炎 和 羊痘 等亦 缺少 典 型的临 床症 状和流 行病学特 点,可排 除上病 。 4 经病 料 制 片后 J M 一 10 E . E 20 X 电镜 3 0 0 0 0 0倍检 查 ,查视 到定性标准 的副痘 病毒 粒子 ,即 羊传染 性脓 疮皮 炎病毒得到定性确认 。 综 上所 述 ,本次 流行 的 疫病 确诊 为羊传染性脓疮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龄内的羔羊或幼羊最为易感,常呈群发性流行。
羔羊发病率高达100%,1周龄内幼羔发病后病死率高达90%;成年羊发病较少,多为散发。
病羊是主要传染源,刚组建的羊群和第一年生产羔羊易发,特别是病羊的痂皮带毒时间较长,病毒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健康羊常因皮肤、黏膜擦伤处接触到病原而感染发病。
本病无明显季节性,但以春秋产羔季发病较多。
由于病毒的抵抗力强,羊群一旦被感染则不易清除,可持续危害羊群多年。
有区域性,即使是邻近村,不同草场,不同道路,以及从来没有相遇过的羊群也可能被感染。
三、临床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3 d。
其临床症状可分为三型,即唇型、蹄型、外阴型,偶见有混合型。
1.唇型。
为最常见。
病羊首先在口角、上唇或鼻镜上发生散在的小红斑点,继而发展成水痘或脓疱,脓疱破溃后,形成黄色或棕色的疣状硬痂。
若为良性经过,痂垢就逐渐扩大、加厚、干燥,1周~2周内脱落而恢复正常。
严重病例,患部继续发生丘疹、水泡、脓疱、痂垢,并相互融合,波及整个唇部,面部、眼睑和耳廓,形成大面积龟裂和易出血的污秽痂垢,痂垢下往往伴有肉芽组织增生,使得整个嘴唇肿大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