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提税,WTO诉讼败后有新招

合集下载

中国如何应对稀土败诉:规则不可能单为中国而改

中国如何应对稀土败诉:规则不可能单为中国而改

中国如何应对稀土败诉:规则不可能单为中国而改稀土中国如何应对国际规则日前,世界贸易组织初步裁定稀土贸易案中国违规。

这意味着,中国将不能采用配额的方式对出口稀土的企业进行限制。

对于中国稀土行业来说,该来的还是来了。

世界贸易组织(WTO)日前公布了美国、欧盟、日本诉中国稀土、钨、钼相关产品出口管理措施案专家组报告,并初步裁定中国违规,这对稀土行业影响几何?中国如何在适应国际贸易规则的前提下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本国的稀土资源?中国仍有可能上诉“我们对于WTO的上述裁定深表遗憾。

”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占恒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他们将对WTO裁决报告的具体内容进行研究,评估裁决结果对中国稀土行业和企业的影响。

此次裁定的依据是专家组报告评估,但并不是最终结果,还有60天时间可以申诉。

陈占恒说:“我们针对美欧日的起诉做了大量工作,但是裁决结果挺遗憾的。

刚出来的专家报告有270多页,我们需要仔细进行研读。

WTO规则是可以根据环境保护对出口进行限制的,我们要深入研究我国政策和WTO的规则存在哪些冲突与出处。

”“‘稀土案’这个典型案例,可以反映我国在资源、生产、科技、专利上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20多年来,中国以23%稀土储量,满足了全球90%以上的稀土需求,由于国外对中国稀土过度依赖,自然就会产生苛求。

”中国稀土学会副秘书长张安文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

“我们也注意到,世贸组织专家组认可了中方对稀土、钨、钼相关产品采取的综合性资源与环境保护措施。

中国所采取的出口管理措施是加强资源和环境保护一系列重要措施的一部分。

必须强调的是保护好稀土,尤其是宝贵的中重稀土,是对保持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努力,符合世贸组织关于促进资源、环境和人类协调发展的宗旨。

”张安文说,“今后我们要付出很大代价来进行治理,因此要理直气壮地向国外讲明我们的付出和贡献。

”在张安文看来,稀土消费国使用中国稀土获得了很高的比较效益,但却给中国遗留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WTO框架下中国对资源出口限制的把握——以“稀土”案为例

WTO框架下中国对资源出口限制的把握——以“稀土”案为例

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 , 中国参加的大小诉讼不断, 而让0年 “ 9 美 国、欧盟、墨西哥诉 中国稀 土案”尤其引人注 目的原 因有三。一 是此案争议焦点集 中在 中国对稀土资源出 口的限制 , 而不是WT 贸 O 易纠纷案 中普遍存在的进 口限制措施纠纷 ;二是此案牵涉到 中国 国内立法、GA " 中国 “ TI 和 超WT0 义务 ”三者的协调 ;三是此案 揭示了贸易权和环境权间的价值观韵 平衡问题 , 并给现有的WT 框 O 架带来挑战。 稀土是许多高 精尖产业不可缺少的原材料 , 有着 “ 工业维生 素”之美称。正因为它稀少 , 又在国家建设 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 色, 因此作为稀土资源储存量世界第一的国家 , 中国理应将稀土作 为我国宝贵的战略资源 。可惜直至几年前 , 在开放生产、开放供应 的政策指导下 , 中国的稀土产业一直处于无序开 发、廉价 出口的 状态 :中国长期供 应国际稀土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 其价格被戏称为 “ 白菜价” ;我国从事稀土开采、加工和出口的企业既多 , 生产工 艺又极其落后, 造成稀土资源的大量浪费和工业污染 ;美国、日本 这些国家从中国大量进 口稀土和稀土产品, 多数用于战略储备 , 而于 此同时, 中国的稀土资源却急剧减少。如果继续这样下去 , 中国的稀 土储备量只能维持1- o 5 2 ̄。鉴于稀土资源的严峻形势 以及国家和 世界对环境问题的 日趋重视 , 近年来, 中国对稀土的开采和 出口政策 实行了一系列调整 , 中包括对稀土出口实行数量限制 、征收额外 其 出 口税 、实行出 口许可证制度及禁止或限制外商进入稀土矿的开 采和冶炼等。 随着国内法律法规的陆续 出台, 我国对资源的管理逐渐走上了 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但习惯 于依赖我国稀 土资源进 口的国家却骚 动了起来。2 0年 , 0 9 美国、欧盟和墨西哥 以中国的稀土出 口限制为 由向WT @端解决机构起诉。在诉讼过程 中, O 申诉方举出了一项决 定性的依据 , 那就是我国的 “ 人世议定书”。在议定书 中, 我国保证 除附件六中列明的8- 4'  ̄ 下的产品外 , 应取消其他出口产品的全 部税费 , 而某些重要稀土在那8 项产品之外 ;我国实施稀土出口限 4 制还违反 了 “ 世议定书”的第五条 、第八条等条款。应诉程序 入 中, 我国援引G , AI T第2条中的环境保护例外条款进行抗辩 , 0 结果专 家组裁定我国败诉。 我国的败诉是否有其必然性?此案败诉后我国如何调整稀土 及其他环境资源的出 口限制措施?该如何在今后的纠纷中拿到主 动权?下面我将分别进行阐述 。

WTO终裁败诉,中国稀土路向何方

WTO终裁败诉,中国稀土路向何方

WTO终裁败诉,中国稀土路向何方
呼跃军
【期刊名称】《化工管理》
【年(卷),期】2014(000)028
【摘要】历时两年时间的艰苦博弈,世贸组织(WTO)于8月公布了美国、欧盟、日本诉中国稀土案终裁报告,认定中国出口关税、出口配额措施不符合有关世贸规
则和中方加入世贸组织承诺。

面对木已成舟的败诉结果,未来我国稀土行业该如何
重新勾画自己的路线图?接下来,产业政策及行业管理措施、科研机构技术研发、
企业生产经营与结构调转等涉及稀土产业相关的各层面,又该怎样应对?笔者进行
了调研采访。

【总页数】3页(P21-23)
【作者】呼跃军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WTO终裁中国原材料出口限制违规锁定稀土为终极目标 [J],
2.WTO终裁败诉中国稀土路向何方 [J],
3.稀土案终裁败诉的反思与对策分析 [J], 陈勇;白琴
4.WTO稀土案终裁中国败诉 [J], 杜鹃
5.WTO终裁汽贸争端中国入世后首遭败诉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稀土出口案败诉的启示和产业政策调整

中国稀土出口案败诉的启示和产业政策调整

权征收稀土相关原材 料 的出 口关税 , 这一征 收对保 护人
类、 动植物 生命 或健康也 不是 必要 的。因此 , 中国征收 的 出口关税与其 WT O义务是不一致 的。
2 .关 于 出 口 配额
中方认为 , 根据 G A T r 1 9 9 4第 2 0条一 般例 外 的( g ) 项, 对 稀土 出 口限制属 于对 不 可再生 自然 资源 的保 护。
根据各方争讼 的焦点 , 专家组认定 , 中 国对稀 土相关
原材料 出口采取 了三种 限制措施 : 一是征 收出 口关税 ; 二
是 规 定 出 口配 额 ; 三 是 对 经 营 出 口 贸 易 业 务 的 企 业 主 体
规定 了资质 限制 。针 对 中国采 取的 三种 限制措施 , 专家 组报告裁决 的要点如下 :
了可持续发展 目标保护 自然资源是允许 的。但 是该条款 中的“ 保护 ” 并不 允许 成员 采取 控 制 自然 资源 国际市场 的措施——这正 是本 案备 受 质疑 的 出 口配额 措 施 的 目 的。此外 , 专 家组指 出 , 出口配额措施没有对 国内企业使 用涉案产 品起到 同等的 限制作用 , 其 造成 的整体效 果是 支持 了国内企 业 提取 和优 先使 用 这些 原料 的 特权 。因 此, 出 口配额限制不能被证明是正当的。 3 .关于对出 口企 业主体 资格 的限制 中国辩解道 , 根据 G A T r 1 9 9 4第 2 O条 ( g ) 项规定 , 稀

2 0 1 4 年 第 1 1 期・ 总 第 2 4 5 期
命或健康免受开采稀土原材料 的污染损 害是必要 的。而
原 告 方 认 为 这 种 必 要 性 是 不 成 立 的 。专 家 组 一 致 认 为 ,

稀土案败诉对中国稀土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稀土案败诉对中国稀土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最近两天,国内外媒体不断报道,中国稀土案败诉,尤其是西方媒体大声欢呼:这是美、欧、日在对中国的稀土案中取得的重大胜利。

因为在2014年3月26日,世界贸易组织(WTO)公布专家组报告,裁定中国对稀土、钨、钼相关产品采取的出口关税、配额管理措施违反WTO相关规定。

欧盟贸易委员德古赫特表示:“裁决表明,没有哪个国家能够从全球市场囤积稀土,而让其他WTO成员国付出代价。

”美国贸易代表弗罗曼说,美国制造商为同样的稀土支付的价格比中国竞争对手高出3倍,“裁决将意味着美国制造业企业和工人将能够公平竞争了”。

这意味着,中国稀土案初裁败诉了,未来还有几个月的时间可以申诉。

但是笔者认为,此案胜诉的可能性很小,除非有奇迹发生。

那么,为什么美日欧如此看重稀土?为什么中国是稀土大国,却没有掌握话语权,以致在这次案件中败诉?现在大家都清楚,稀土不仅是一种重要的矿产资源,而且具有重要的科技和军事战略意义,它是发展高新技术不可缺少的战略性资源,是从智能手机到导弹制导都离不开的“工业维生素”。

由此可见,美日欧如此重视稀土不是空穴来风。

近年来,日本在购得大量稀土后,并不急于使用,而是将之存于海底,以应对未来能源之所需。

美国是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稀土资源国,但是美国储而不采,采取只探不采的策略。

据统计,美国稀土储量为1300万吨,占世界稀土储量的13%,而产量为零,所需稀土资源主要从中国进口。

过去多年,中国以仅占全球总储量23%的稀土储备向世界供应了95%的稀土产量,不仅价格低得犹如“黄金卖了土豆价”,而且由于开采技术含量低,盲目开采,以致造成国内巨大的环境成本。

当中国意识到问题严重开始限制稀土出口时,美日欧却极为不满,寻找大量证据来起诉中国,最后如其所愿,使得中国在稀土案中败诉了。

应该说,中国在稀土案件中败诉输得很窝囊,输得很不心甘。

一方面,确实美日欧主导世界贸易谈判,对其有利;另一方面,我们可能也存在一些问题,让人家抓住了把柄。

WTO终裁稀土案件对我国稀土资源管理的启示

WTO终裁稀土案件对我国稀土资源管理的启示

37 WTO终裁稀土案件对我国稀土资源管理的启示秦丽平(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浙江金华321013)摘 要:稀土资源被称为工业维生素,是电子、石油化工、冶金等领域的重要工业原料。

2014年8月,WTO终裁判定稀土案件中方败诉,意味着我国必须立刻取消稀土出口关税。

通过对稀土案件经过及该案件所涉及法律问题进行阐述,分析我国稀土资源管理中存在管理缺位、无视环境代价过度开采开发、违规倒卖配额严重等问题。

提出采取有效措施限制稀土资源消费,从稀土开采、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严格管控,严厉打击稀土走私等现象,大力培养专业国际诉讼人才,积极援引GATT第21条“安全例外”原则进行抗辩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WTO;稀土案件;启示中图分类号:F740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6)02-0037-03 [作者简介]秦丽平(1988-),汉族,女,河南林州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出口稀土,满足了全球90%以上的稀土需求。

自2006年起,中国开始实行稀土出口管制政策[1],引起了一些稀土供应短缺的发达国家的不满,日本、美国和欧盟相继向WTO提起控诉。

一、稀土案件经过2012年3月13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在向WTO递交的《关于中国违规限制3种原材料出口》报告中指出:“中国对稀土、钼、钨三种原材料实施的加征出口税、限制出口数量、设定最低出口价格等措施不符合WTO相关规定”。

2012年5月,日本联合欧盟和美国,就此向WTO争端解决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简称稀土案。

仲裁调解失败后,WTO于2012年7月设立争端解决专家组。

2014年3月26日,WTO公布稀土案专家组报告,裁定中方涉案产品加征出口关税、限制出口数量和出口配额等措施(尤其是加征出口关税)违规。

虽然专家组最终裁定中国加征稀土出口税的措施不适用GATT第20条“一般例外”条款,但部分争议问题的中方观点获得专家组支持。

中国稀土出口政策被WTO裁定违规后的政策选择

中国稀土出口政策被WTO裁定违规后的政策选择

中国稀土出口政策被WTO裁定违规后的政策选择
宋鹏
【期刊名称】《经济视野》
【年(卷),期】2014(000)010
【摘要】2014年3月26日,WTO公布了美国、欧盟、日本诉中国稀土产品出口管理专家组报告,认为中国稀土出口管理政策存在“违规”的情况。

面对不利局面,
中国的稀土产业应当何去何从?本文从分析中国稀土产业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指出中国稀土产业的“突围之路”不在于出口配额,而在于行业整合、限产保价。

【总页数】1页(P419-419)
【作者】宋鹏
【作者单位】青岛科技大学经管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国铜版纸大获全胜WTO裁定美国反倾销措施违规 [J], 苏汛;
2.WTO裁定中国9种原料出口限制违规下一目标锁定稀土 [J],
3.中国稀土出口交易实力提升对策分析--源于WTO对中国稀土出口限制的败诉裁定 [J], 李华
4.WTO裁定中国征收欧盟安检设备反倾销税违规 [J],
5.WTO维持裁定中国限制稀土等9种原材料出口违规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稀土案败诉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稀土案败诉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稀土案败诉对中国意味着什么?光明日报日前,世界贸易组织公布了美国、欧盟、日本诉中国稀土、钨、钼相关产品出口管理措施案上诉机构报告。

上诉机构维持专家组关于中方涉案产品的出口关税、出口配额措施不符合有关世贸规则和中方加入世贸组织承诺的裁决,中国最终败诉。

这意味着,中国稀土出口限制措施可能将退出历史舞台。

未来中国稀土行业何去何从?稀土管理措施应有怎样的新思路?稀土案为何会败诉?稀土案败诉,是败在中国抗辩团队不给力吗?对此,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卫东认为:“代表中国政府抗辩的团队已作了最大努力。

要说败诉是因为中方不努力,这是不客观的。

”陈卫东表示,自2012年3月13日起,监管机构及各企业为稀土案作了长达两年多的努力。

此次败诉主要是受此前“原材料案”结果的影响,因为原材料案没有最终形成有利于我国的规则解释,才造成了稀土案中方获得胜诉的机会不大。

所谓“原材料案”,是指2009年美国、欧盟、墨西哥就中国原材料出口限制措施向WTO提交的上诉案,WTO于2011年裁定中国原材料出口限制违规。

2012年,我国在原材料案败诉后认真执行了相关WTO裁决,取消了适用于涉案原材料的出口税和出口配额。

这无疑成为本案的“预演”。

在本次稀土案中,中国被诉的稀土出口管理措施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出口税,另一种是出口配额。

“在我国加入WTO时,我国曾承诺只对《中国加入WTO议定书》中列出的84个税号的产品征收不超过约束水平的出口关税。

美国等国家起诉中国稀土出口关税,也正是因为中国向58项稀土产品征收出口税违反了《中国加入WTO议定书》的第11条第3款。

而在出口配额方面,美国则认为中国违反了《关贸总协定》第11条。

”陈卫东解释称。

对上述诉讼,我国援引了《关贸总协定》第20条一般例外条款中的b款“为保护人类,动植物生命或健康”以及g款“为养护可穷竭的自然资源”,进行抗辩,但由于受原材料案结果的影响以及条款规定问题,最终败诉。

中国社科院国际法研究所教授黄东黎解释道:“败诉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基础的保护政策本身起草的时候没有注意和WTO的规则保持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持续低迷加上中国对稀土的需求减少,稀土价格暴跌, 同时减轻了国外启用新开采点的压力。据外媒报道,虽 然美国钼矿公司再次启用了加州芒廷山口的一个老矿山, 马来西亚从一年前起就准备从澳大利
亚购买稀土,地质学家过去一些年也在全球发现数百个 新矿床,但在中国以外建设新开采点的热情已明显减弱。 种种迹象表明,通过税收来突出稀土的稀缺性已迫在眉 睫。欧洲经济研究中心称,直到202
产能,成为重要的应对措施之一。企业规模化、集约化 发展是大势所趋,据知情人士透露,我国今年稀土行业 据说要压缩10万吨产能。我国近一轮稀土企业整合始于 2009年,大幅缩紧稀土出口配额成
为执政者传出的整合信号。2010年,我国全年稀土出口 配额总量仅为30258吨,比2009年减少了近40%,而在此 前5年,每年稀土出口配额年递减额均未超出10%。在美、 欧、日多国合围
我国为规范稀土出口秩序而制定的政策。目前我国稀土 出口实行年度配额制,即限量制,出口企业年度稀土出 口量不得超过其拥有的配额数量。这一制度从问世的那 天起,对限制低附加值稀土产品的出口、
调整稀土产品出口结构、促进我国稀土产业链的形成等 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时至今日,配额制仍是我国最有 效的控制稀土出口总量的方法。如果此次中国上诉后再 次败诉,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的包头为例,全市现有规模以上稀土企业34户,1至3月 开工率91.2%,实现销售收入18.1亿元,同比下降25.3%; 实现利润仅2.1亿元,同比下降4.7%,从出口情况来看, 稀土行业
完成出口交货值3100万元,同比下降47.2%。记者了解到, 拥有采矿权的稀土大集团将会优先受益,包括包钢稀土、 厦门钨业、五矿稀土、广晟有色、中铝及赣州稀土。值 得注意的是,由于全球经
矿、独居石矿,60元/吨;中重稀土包括磷钇矿、离子型 稀土矿,30元/吨。“一旦资源税再次大幅上涨,企业的 成本将会更加高。”一位稀土行业资深人士对记者说。 另一方面,资源税税额大幅提高
,说明政府正在进一步采取措施严格控制稀土资源,在 这种情况下,稀土价格有可能会走高。统计显示,经过 2013年四季度的持续下跌,稀土价格已经接近2013年年 中时的底部水平。以稀土主产区
冷却塔
ty9125htvv
完!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涉案产品的出口管理措施违规。5月9日,记者从商务部 获悉,我国作为应诉方已于4月17日向WTO的上诉机构 (Appellate Body)提交了上诉文件。有意思的是,在中 国上诉之前,美
方已于4月8日就其诉中国稀土、钨、钼相关出口管理措 施的世贸争端案,向WTO上诉机构率先提出了上诉。美 国赶在中国上诉前提起上诉,这种反常规做法在中国稀 土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占恒看来,可
可能需要进口。(经济参考报,记者 杨烨)中国稀土出 口配额制或被迫终结如果WTO继续认定我国的做法和世 贸规则不相符,这就意味着,我国1998年起实施的稀土 出口配额制将被迫终结。WTO
稀土争端中国败诉引发连锁反应。3月26日,世界贸易组 织(WTO)裁定中国稀土、钨、钼相关产品的出口管理 措施违规。不到一个月,4月17日,中国向WTO的上诉机 构提交了相关上诉文件,要
团倾斜。稀土行业也将迎来新一轮洗牌。最新的消息是, 目前国家物资储备局已经与六大稀土集团签订了稀土收 储协议。此外,全国稀土标准技术化委员会近日召开会 议,讨论并审定了《稀土产品牌号表示
方法》等18项稀土行业标准。包钢稀土及下属单位稀土 院、国贸公司、华美公司、贮氢公司牵头参与制定了其 中多项标准。(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王红茹 董显苹)
能是美国料定中国会上诉才提前上诉。“据美国媒体报 道,若中国上诉他们就会跟着上诉。这样做无非就是把 案子给盯死了,就是让中国一定取消稀土的配额与出口 关税。”稀土有“工业维生素”的美称,
17种稀土元素通常分为轻稀土和重稀土两组,不同的稀 土元素价格差别很大,一吨的单价几万到百万不等。如 今作为高技术产业必不可少的原材料,已成为极其重要 的战略资源。这也是为什么美、欧、日
推荐,如果推荐不成功就由WTO的总干事来指定,“所 以每个案子的成员都不一样。专家组根据WTO的相关协 议来解释这些规则,给出的是一个整体的意见。”目前, 中国要做的就是等待上诉结果。如
果结果是WTO继续认定我国的做法和世贸规则不相符, 这就意味着,我国1998年起实施的稀土出口配额制将被 迫终结,稀土相关政策也将进行调整。中国取消配额制 并不利国外企业稀土出口配额制是
0年中国都将保持重稀土领域的垄断地位。目前,全球约 90%的稀土产品仍然来自中国。“国外对中国稀土的需求 可能会‘卷土重来’,特别是在关税取消后,只有通过 对内监管来保护珍贵的稀土资源。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据统计,我国稀土储量仅剩2700 万吨,在世界总储量中占比由过去的70%以上下降至目前 的30%。按现有生产速度,我国的中、重类稀土储备仅能 维持15至20年,未来极
恒向记者表示,“对我们有影响。”但他同时强调此举 将不利于国外企业。“配额取消对国外的影响更大一些, 因为美国和澳大利亚都生产稀土,如果配额和关税取消, 国际市场的基础价格就会下来,国际
稀土行业将会面临更为严酷的竞争。”陈占恒向记者表 示。整合形成六大稀土集团积极应对如果此次中国上诉 WTO争端再次败诉,或倒逼中国稀土政策加速转型。而 运筹多年成立六大稀土集团以压缩稀土
资源税被众多业内人士看作是调控稀土行业的重要手段。 上述权威人士对记者坦言,提高稀土资源税税率,从源 头上提升稀土的市场价格,使之体现出资源的稀缺性与 开采的环境成本,并通过价格的上升改
变供求关系,有效减少走私与其他国家购买囤积稀土现 象,同时有助于减少因为WTO败诉对我国稀土管理带来 的负效应。实际上,为改变稀土被当作白菜大规模贱卖 的状况,我国曾采取多项政策措施。2
007年,我国开始对稀土生产实行指令性规划,并逐年减 少出口配额以限制稀土出口,并自2011年起提高个别稀 土产品出口关税,为了更好地保护资源,2011年4月首次 大幅提高稀土资源税。记
者了解到,2011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首次下发通 知,决定自当年4月1日起,统一调整稀土矿原矿资源税 税额标准,上调幅度逾10倍。当时调整后的稀土资源税 税额标准为:轻稀土包括氟碳铈
面对稀土WTO诉讼败局,部分稀土产品出口关税将取消 的现状,国家对稀土调控和整合力度将再次收紧。记者 日前从权威人士处获悉,相关部门正在着手酝酿再度提 高稀土资源税,对内调控稀土行业的手
段加码。“国税总局、工信部、财政部等部委都正在讨 论和酝酿中,估计下半年出台。”上述人士说,按照目 前的情况看,可能稀土资源税将在现行的标准基础上大 幅上调,具体比例仍在讨论中。提高稀土
求推翻WTO专家组报告的部分裁决。而在中国之前,美 国已于4月8日先行上诉。这场稀土贸易争端“拉锯战” 你来我往的背后,是国与国之间利益的博弈。与之相伴 的,是我国自1998年起实施的稀
土出口配额制度或将被迫终结,稀土行业一系列政策也 将面临调整。一个月内中美交叉上诉3月26日,WTO公布 了美国、欧盟、日本诉中国稀土、钨、钼相关产品出口 管理措施案专家组报告:裁定中方
之下,中国稀土产业整合进度一度加快。2011年5月,国 务院发布《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 见》,提出基本形成以大型企业为主导的稀土行业格局。 据悉,在今年1月份,由工信部牵
头制定的组建稀土大集团方案已经获国务院批复同意。 方案敲定稀土六大集团格局,包括包钢稀土组建成立的 北方稀土集团,两大央企五矿和中铝,以及赣州稀土、 广晟有色、厦门钨业等三家地方企业各自
组建的稀土集团。这是在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 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下发三年后,稀土产业重组的 实质性进展。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组建稀土大集团方案, 有助于改变目前稀土行业出口混乱的局
面,利于解决稀土行业目前面临的包括稀土开采、冶炼 过程中污染严重的问题。不言而喻,稀土大集团整合后, 下一步稀土行业一系列政策,包括生产配额、指令性计 划、新增采矿证等,总体会向稀土大集
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如此关注稀土出口配额和关税问题的 重要原因。据悉,中方提交的上诉文件主要是针对WTO 专家组报告中超过170处段落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报告 曲解了WTO规则和中国入世文件
,进而要求上诉机构驳回专家组报告中有关中方“出口 配额”违规等裁定。此次稀土案WTO专家组有三位成员, 商务部条法司司长李成钢向记者介绍,三位专家组成员 的产生,一般是通过当时涉案双方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