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教案第二课雨点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雨点》教案

《雨点》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雨点>>这首小诗,瞧,调皮的小雨点偷偷地离开了云妈妈的怀抱,一个个落了下来。
(课件出示雨景)无数的小雨点从天而降,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快乐!(播放歌曲《小雨点》片段)你听,小雨点还高兴地唱起了歌呢!3、让我们一起把小雨点请出来吧,板书课题(指生读,齐读)4.雨点宝宝想考考你,这些词语还认识吗?PPT显示生词:小溪落进睡觉散步跑步海洋跳跃(带拼音)自读。
指名读,提示没读好的。
齐读。
2、去掉拼音你们还能读好吗?小游戏,开火车摘苹果。
读对了,跟读。
3.齐读。
4.雨点宝宝请小朋友自己大声读一遍课文,读完后,想一想:诗中的雨点落进了哪些地方?分别在这些地方干什么?交流思考题:你们能按课文中的顺序来说一说吗?(1)多媒体先出示:雨点落进()、()、()和()。
指名说,相机板书:池塘小溪江河海洋。
(2)多媒体再点出:分别在()、()、()和()。
指名说,相机板书:睡觉散步奔跑跳跃。
(3)你能连起来说一说吗?指名说,再齐声说二、指导有感情朗读全文过渡:这节课,我们就跟着雨点宝宝开始一趟快乐的旅行,到这些地方去看一看、玩一玩,并能一边读课文,一边在脑子里放电影。
1.多媒体出示池塘图,小池塘的水怎么样?老师做动作。
(平静,清澈)像一面?(镜子)平静的池塘,美丽的景色,多么适合什么呀?老师做动作——(睡觉)读词,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图片)。
看小雨点睡得可真美呀,梦里还在微笑呢?你猜她梦见了什么?指名说。
多美的梦呀,谁来美美的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记住要轻轻的读,别吵醒了小雨点。
齐读。
2、点评过渡:听出来了,雨点在平静的池塘里睡得真香真甜,舒服极了!不要吵醒它,我们轻轻往前走。
沙沙沙,沙沙沙,跟着雨点悄悄往前走,去看看它在小溪里散步的样子。
出示小溪流淌的动画,你觉得小溪的水和池塘的水有什么区别?(比池塘大一点,水流的快一点)对呀!小溪可没有池塘的水那么平静了,它的水流的稍微快了一点咯!(老师手势表示小溪的水流)小溪的水缓缓地流着,雨点在小溪里——(齐读)散步。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2.雨点》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2.雨点》教案
课题 2.雨点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了解一点水的变化常识,激发学生观察、认识自然现象的兴趣。
3、学会本课3个生字“落”、“海”、“洋”。
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难点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征,了解一点水的变化常识。
教学模式教具生字卡片教学方法读、背、悟、细听、表达
教学步骤四、转换角色运用语言
1、小朋友,你觉得诗人写得好
吗?你也想作个小诗人吗?
2、你们注意观察过吗?雨点还
会落在哪些地方呢?学着诗人讲
一句。
五、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睡、觉、散、步、
跑、跃。
2、认识4个新偏旁。
3、看生字笔顺表。
六、指导写字
1、师范写生字,并重点指导
“散”、“睡”。
2、巡视指导。
四、
1、分小组讨论。
2、交流评议。
五、
1、读准字音,带
拼音认读,去拼音
认读。
2、谁有好办法记
住它们?
3、记忆生字笔顺。
六、
1、生观察,并交
流怎样把字写好?
2、学生描红,临
写。
板
书设计
海洋…………跳跃2.雨点江河…………奔跑
小溪…………散步
池塘…………睡觉。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一年级语文学科苏教版雨点9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一年级语文学科苏教版雨点9篇一年级语文学科苏教版雨点 1《雨点》是语文(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2课。
这是一首诗歌,全诗8行,4句,句式整齐,韵律优美。
第一句抓住“池塘”水波平静的特点,写雨点在那里“睡觉”;第二句抓住“小溪”潺潺流水的特点,写雨点在那里“散步”;第三句抓住“江河”奔腾不息的特点,写雨点在那里“奔跑”;第四句抓住“海洋”波涛汹涌的特点,写雨点在那里“跳跃”。
用4个拟人化的词语生动地描绘了雨点落进池塘、小溪、江河、海洋里的不同动态。
一、细细体会,美读欣赏1、学习第一句(1)描述情景,引导说话:雨点能落在这么多地方,该有多开心啊!小朋友们,你们想当小雨点吗?(戴上头饰),咱们都是这些小雨点了,多可爱呀,风儿轻轻一吹,我们告别了云婆婆,落下来了。
落呀落呀,哎,你们看,我们落进了(池塘)里了。
池塘里的水怎么样啊?(2)小结:是呀,多清多静的小池塘啊,里边的水一点儿都不流动,它们都在睡觉呢,我们小雨点也在里面睡觉吧。
慢慢地,慢慢地,我们睡着了,还做起了甜甜的梦呢!(3)问:小雨点,你们做了什么梦呢?交流梦的内容(4)这么多有趣的梦啊!那都是因为池塘里的水很静,很静,咱们小雨点才会睡得这么香,这么甜的呀!(出示第一句)这句话怎么读好呢?(5)指导:读这句话的时候要轻一些,可不要吵醒正在睡觉的小雨点啊!2、自学第二、三、四句讨论:你是小雨点,你最喜欢落在哪里?为什么?(1)小溪a你散步的时候是怎么样的?b小溪的水缓缓地流着,小雨点也跟着慢慢地走,就好像在散步,多么自由自在,多么舒服啊!小雨点一边散步一边还观赏小溪边的风景呢,它们会看到些什么呢?c读第三句(2)江河a谁来做做奔跑的动作。
b读句子。
(3)海洋a你们看到过海洋吗?什么样的?b小雨点,你想在大海里干什么?c是啊,大海的怀抱可宽可大了,在大海里,我们可以跟大海龟做游戏,跟大轮船赛跑,欣赏浪花姐姐快乐的舞蹈。
(4)真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小雨点!我们来到平静的,慢慢流淌的,急速流动的,波涛翻滚的。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雨点》教学设计二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雨点》教学设计二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语。
2)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明确课文的中心意思。
3)理解课文中的意境、情感和意义。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探究生活、感悟生命。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敬、珍爱之情。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敢开朗的心态,鼓励学生乐观向上。
2)感悟并领会课文所表达的人生哲理,学会用心去感知生活,爱护生命。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帮助学生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中心意思。
2)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意境、情感和意义。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领会课文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意义。
三、教学过程设计1.课前预习让学生事先了解一下下雨的情境,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雨时的场景和感受。
2.新课教学1)导入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互动、用课文开展问答等方式让学生对下雨的情境和课文的主题有初步的认识。
2)呈现课文教师用朗读和课本的呈现方式,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让学生晕花翻译生字。
3)独立阅读教师提供10分钟左右的阅读时间,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意境。
4)精读课文教师边带领学生读课文,边引导学生感悟课文中的意境、情感和意义,帮助学生体验课文表达的气氛。
3.课后复习1)梳理内容教师强调课文的主题和人生哲理,帮助学生梳理课文中表达的核心思想。
2)接龙朗读教师带领学生轮流朗读课文,增加学生对课文的掌握程度。
4.课后延伸1)口述下雨时的感受学生通过口述、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对下雨时的感受和体会。
2)写一篇小作文学生写一篇小作文,描述下雨时的情境和心情,感悟生命的意义。
四、板书设计《雨点》教学设计二知识目标:1、掌握生字、词语;2、了解课文基本内容和中心意思;3、理解课文意境、情感和意义。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3、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尊敬。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雨点》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雨点》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雨点、小池”等10个生字。
2.能正确书写“雨、点”等5个字。
3.通过观察图片,理解课文大意,感受雨天的乐趣。
4.培养朗读课文,感受诗歌韵律美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认读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2.教学难点: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培养朗读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文图片2.生字卡片3.小黑板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见过雨吗?下雨的时候,你们喜欢在雨中玩耍吗?2.下面我们来学习一首关于雨点的诗歌,看看雨点都去了哪里。
(二)学习课文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雨点》,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学们,你们能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雨点》。
(三)学习生字1.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认识生字“雨、点、小、池、鱼、来、回、跳、水、花”。
2.教师用生字卡片逐个教读,让学生正确认读。
3.请同学们用生字卡片,互相练习认读。
(四)朗读课文1.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雨点》这篇课文,认识了10个生字,会写了5个字。
2.我们还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到了诗歌的韵律美。
3.请同学们回家后,向家长分享我们的学习成果。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雨点》这篇课文,谁能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2.我们还认识了10个生字,会写了5个字,现在我们来复习一下。
(二)学习课文1.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提问:课文中提到的雨点都去了哪里?(三)学习生字1.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再次认识生字“雨、点、小、池、鱼、来、回、跳、水、花”。
2.教师用生字卡片逐个教读,让学生正确认读。
3.请同学们用生字卡片,互相练习认读。
(四)书写生字1.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准备书写生字。
2.教师范写生字“雨、点、小、池、鱼”,学生跟着书写。
最新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雨点》教案

最新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雨点》教案《雨点》教案(一)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
认识3个偏旁。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并通过雨点的动态变化认识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生字,并会正确、美观地书写。
3、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征,了解一点水的变化常识。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了解一点水的变化常识,激发学生观察、认识自然现象的兴趣。
3、学会本课3个生字“落”、“海”、“洋”。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看图揭题。
1、(多媒体课件显示)小朋友看,天空布满了乌云,你还看见了什么?2、今天我们学的课文,题目是——《雨点》。
师板书课题,3、这篇课文告诉我们,雨点落进不同的地方,样子是不一样的。
雨点落进了哪些地方?样子有什么不同呢?二、初读课文。
1、请小朋友一边看图一边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2、课文中共有4句话,配有4幅图。
请小朋友一边看一幅图一边读相应的一句话,再想想它们的意思。
3、通过自己的读,你知道雨点都落进了哪些地方?雨点落进不同的地方,样子有什么不同?现在我们就一句一句地把课文读懂读好。
三、讲读课文。
(一)讲读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
luò(1)(出示生字)落。
读准字音雨点是从空中落下来的,它落进了池塘里。
(2)(多媒体播放:池塘画面)池塘里的水跟我们平时看到的小河里的水的样子有什么不同?2、一动也不动,就像什么?书上用了哪个词?Shuì jiào(1)(出示词语:睡觉)读准字音,“睡”是翘舌音。
我们每天都要睡觉,睡觉的时候要闭上眼睛,所以“睡”这个字很有意思,是个眼目旁。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雨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雨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一、教学背景本节课是小学一年级语文第一册第二个单元的第二节课,课文为《雨点》。
在前一节课中,学生已经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讨论了解了雨的形态、雨的作用和雨的表达方式,对于课文的理解打下了基础。
此节课将结合课文内容和语文的各项基本技能,重点讲授阅读技巧、描写事物的能力和情感表达。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人物所处的情景和氛围;•能读出带感情的语句,用简单的语言对全文进行复述;•理解显而易见的文中描写语汇和基本结构。
2.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大自然之母的爱意;•能够欣赏无声的爱的表达。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贴大海的图片,让学生说出海的特点并引出问题:“大海可以被雨水滋润吗?它是怎么滋润的呢?”导入下一步内容——课文《雨点》。
2.阅读课文(10分钟)请学生静心读全文,教师可先给学生集体朗读两遍,再让学生自己朗读,此时老师要强调读速慢一些,让学生能读出自己的感受。
读完之后,教师再指导学生哪些重点词句需要注意。
3.整体理解(10分钟)以问题形式带领学生对全文进行理解,问与答的形式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例如:•第一个问题:文中描述了哪些事物?•第二个问题:为什么雨点是温柔的呢?•第三个问题:找出文中那段让你觉得最感动的话,并说说你为什么这么想?4.情感体验(15分钟)让学生画出小人和雨点的图片,教师辅助学生理解诗文,帮助学生发现文中表达的情感,即大自然之母的爱意。
比如,教师可以给出一些问题:•Q1:为什么雨点会温柔?•Q2:大自然之母为什么要将雨点洒向整个大地?在这个环节中,学生还可以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一方扮演大自然之母,一方扮演雨点,通过表演让大自然之母的爱意更深入地融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
5.小结(5分钟)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将文中对大自然之母的观察和感受与自己对自然的认识和感受进行对比和总结,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大自然对人的呵护之爱。
四、教学进展及效果评价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和过程展示,学生在阅读《雨点》这篇课文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从了解文本中的事物和语汇,还作出了感性的反应。
一年级苏教版雨点教案-苏教版一年级拼音教案

一年级苏教版雨点教案:苏教版一年级拼音教案《雨点》是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的一首儿童诗,全诗共八行,四句话,分别写了雨点在池塘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跃的不同动态。
接下来WTT为你整理了一年级苏教版雨点教案,一起来看看吧。
一年级苏教版雨点教案一年级苏教版雨点教学反思《雨点》这篇课文,是一首简短的诗歌,非常优美,富于儿童情趣的语言,让小朋友认识水的世界。
描写了雨点落到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中不同的状态,语言生动形象,贴近学生自身的生活感受,充满童趣。
在上课时,先用猜谜作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再通过指导学生们看图、想象,引导学生们初步了解不同地方的水的不同样子,以此来化解难点,让学生们理解为什么雨点会“睡觉”、“散步”、“奔跑”、“跳跃”。
又以动作来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散步”、“什么是奔跑”、“什么是跳跃”。
学生纷纷扮成小雨点,一边做动作一边朗读诗文,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的轻重缓急来体会小雨点的各种形态。
接着,我又问:如果你是小雨点,你还会落在哪里呢?会干什么呢?先让让学生说一说,最后再让学生写下来,孩子们个个来了劲,说得还真不赖。
有的说:“雨点落在房顶上,在房顶上看风景。
” 有的说:“雨点落在瓦片上,在片上弹琴。
”有的说:“雨点落在花丛里,在花丛里唱歌。
”仿写时,陆晨昊小朋友写得更妙:雨点雨点落进果园里,给苹果树加营养。
雨点落进草丛里,给毛毛虫洗澡。
雨点落进泥土里,给种子、禾苗喝水。
雨点落进竹林里,给春笋敲响了闹钟。
他还在课文基础上进行了改写,看来还不能小看这群娃娃,在以后的课堂上要多进行这样的训练,其实孩子的潜力也是无穷的。
猜你感兴趣的:1.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雨点教学设计2.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3课小池塘3.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2课雨点4.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小池塘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拓展练习
名背、评议。边背边演。
1、春天的雨点还会落在哪些地方?
启发:果园、树梢、田
给大自然带来哪些变化呢?
野等地方。
2、口头填空:
点红了(),染绿了
雨点落在(),()了()。
(),滋润了()等。
四、教学生字
雨点还会落在哪儿?
1、认读生字,学习新偏旁。
眼目旁、反文旁、见字
2、自学笔顺表,描红。
底、止字部。
五、指导写字
教师范写“散、睡”,学生描红。
练习
设计
齐读生字,扩词。书设计
池塘小溪江河海洋
雨点落在(),()了()。
课
后
反
思
朗读中,启发学生想象平静的池塘一点波纹也没有,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感受“睡觉”的安适;从缓缓流淌的小溪联想到平时散步的悠闲自得的情景,再把“散步”的感受读出来;从江河奔腾向前的姿态联想平时赛跑的样子,读好“奔跑”一词;借助小雨点一会儿背掀到浪尖,一会儿又被摔到浪底的图景,让学生读出“跳跃”的欢快来。学生借助教师范读和体态语的演示,把自己也融进池塘、小溪、江河、海洋,并通过朗读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教学
目标
1、教学生字。
2、指导背诵,拓展课文。
教学重点
教学生字。
教学难点
指导背诵,拓展课文。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
教
学
设
计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一、复习巩固
1、齐读生字卡片。
2、口头扩词:海落
3、感情读文。
二、指导背诵
激发兴趣:这么有趣的
1、读好下面的词:睡觉、散步、奔
课文,谁愿意背下来?
跑、跳跃
2、尝试背诵课文。
让学生通过读来理解。
四、指导朗读
五、教学生字
练习
设计
看图,描述图画意思。
借助拼音读文,思考与图画相对应的句子的意思。
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词、句、全文。
板书设计
2、雨点
池塘睡觉
小溪散步
江河奔跑
海洋跳跃
课
后
反
思
书林二小电子备课教案
备课教师:刘云燕
授课年级班级:一(2)班
课型:新授
备课日期:
教学内容:2、雨点
教学难点
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了解水在它们中不同的状
态,激发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兴趣。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
教
学
设
计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一、看图揭题
1、看图,图上有什么?
2、板书课题。
引导:雨点落进了哪些
二、初读课文
地方?样子有什么不
1、看图借助拼音读文。
同?
2、看图读相对应的句子,思考意思。
三、讲读课文
1、第一句:池塘里的水和小河里的
学习“落”字的读音。
水有什么不同?
一动不动,就像什么?
2、出示:睡觉,指导朗读。
书上用什么词?
3、第二句:小溪的水缓缓地流着,
就像在——散步。指导朗读。
先读好“散步”,再读句
4、第三句:指名读,评议,齐读。
子。
5、第四句:指名读,出示词语“海
三、四句不过多讲解,
洋、跳跃”,齐读。
书林二小电子备课教案
备课教师:刘云燕
授课年级班级:一(2)班
课型:新授
备课日期:2011.03.09
教学内容:2、雨点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了解水在它们中不同的状态,激发学
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