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开始及隋

合集下载

隋唐文学史PPT课件

隋唐文学史PPT课件
2
第一章 隋唐五代文学概说
❖ 一、隋、唐、五代的社会概况 ❖ (一)隋的短暂统一(581_618) ❖ 隋朝结束了南北朝分裂割据的局面,
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 但只有短短37年历史的隋王朝随即
被唐取代,迎来了我国封建社会的 鼎盛时期。
3
(二)唐代的社会状况
❖ 1.唐代历史的分期 ❖ 2.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 ❖ 3.唐代的社会矛盾
16
晚唐诗歌
❖ 晚唐诗歌是唐代诗歌的衰落时期。 ❖ 晚唐大致从文宗开成元年到唐灭亡(836-907年)。 ❖ 晚唐诗歌影响较大的诗人是李商隐和杜牧,二人有
“小李杜”之称。 ❖ 陆龟蒙、皮日休继承了新乐府运动的传统,但多具
闲适淡泊的情调。 ❖ 此外,温庭筠、杜荀鹤、韦庄等都有一定的成就。
172、唐代散文概况Fra bibliotek隋唐五代文学史多媒体课件
1
目录
❖ 第一章 隋唐五代文学概说 ❖ 第二章 隋及初唐的诗歌 ❖ 第三章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 ❖ 第四章 李 白 ❖ 第五章 杜 甫 ❖ 第六章 中唐诗歌 ❖ 第七章 新乐府运动和白居易 ❖ 第八章 古文运动和韩愈、柳宗元的散文 ❖ 第九章 晚唐诗文 ❖ 第十章 唐代传奇 ❖ 第十一章 唐五代词
13
1.1.2初唐后期诗歌
❖ 初唐后期诗歌虽没有完全摆脱齐梁诗风的影响, 但出现了新的转机。“初唐四杰”的创作开创 了不同于宫廷诗人的新诗风,在内容题材、审 美追求和风格上都发生了关键性的转变。“文 章四友”、“沈宋”虽也都是宫廷诗人,但对 律诗的定型和成熟作出了贡献。陈子昂在理论 上和实践上都是转变唐代诗风的重要人物,他 力反齐梁诗风,主张恢复汉魏风骨和风雅的兴 寄传统,并且实践了这个主张。总而言之,初 唐诗歌显示了过渡和创新的特点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共21张PPT)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共21张PPT)

课后练习
6、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兼并严重 B,过度役使民力 C,法律十分严酷 D,宦官跋扈专权
看谢 谢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2)作用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 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 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 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 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此 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 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
四、隋朝的灭亡
1、原因 根本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隋 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 享乐,奢侈无度。 直接原因:农民起义
问题思考
想一想:科举制与前朝选官制度有什么重大不同?
前朝官吏的选拔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 太注重才能;科举考试选官的标准是人才的学识,具有较 高程度的公正性和开放性。
课后活动
1、想一想:科举制度的确立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 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 进了社会基层的流动;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促进 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二、开通大运河
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605年 3、人物:隋炀帝 4、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5、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6、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6、影响: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加重 人民负担,加速隋朝灭亡
数字巧记
历代朝代歌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的统一 时间: 581年
1、隋朝的建立 建立者:杨坚(北周外戚),(隋文帝)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26张PPT)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26张PPT)
新课导入 隋炀帝三下江南看琼花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华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学习目标
1.了解隋朝建立与统一,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2.掌握隋朝大运河的开通,能够辩证地评价大运河。 3.知道科举制创建的过程和影响。
一、重建统一开新局
从 三 国 到 隋 的 政 权 更 迭
一、重建统一开新局
时期 选官制度 选官根据 用官方法
影响
魏晋 九品中正制 门第高低 按门第高低授官“上权品贵无垄寒断门官,吏下选品无拔士族”
隋以后 科举制
学识高低 按才学高低授官“朝扩为大田了舍官郎吏,选暮拔登范天围子堂”
前朝选官看重门第,科举制的选官标准是才学, 具有较高的公正性和开放性。
三、科举取士选人才
3.影响
加强南北交通, 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隋炀帝游大运河
二、开通运河贯南北
2.概况
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一条贯通南北 的大运河。 【读图】完善大运河的基本情况 一条动脉: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二千多米:2700多千米 三个点位:洛阳为中心、北到涿郡、南到余杭 四段工程: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思考】两首诗对隋唐大运河的 评价有何不同?
皮日休持基本肯定态度, 认为大运河的开通利大于弊。
胡曾持否定态度, 认为大运河推动了隋朝灭亡。
辩证分析 一分为二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巩固国家统一)。
开运河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给人民带来 沉重的徭役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1.建立
朝代知识小卡片(隋)
·时 间:581年 ·建立者:隋文帝杨坚 ·都 城:大兴(今陕西西安)

54隋唐PPT课件

54隋唐PPT课件
• 唐太宗在位共二十三年,虽然他在中国历史上 在位时间远远比不上清朝的康熙和乾隆,但其 业绩却是在历史上最杰出的,正是由于他的努 力,才使唐朝在当时的世界成为政治、经济、 文化各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日本古代社会的 政治与经济几乎是唐朝的翻版,至今日本中央 的省(相当于我国的部)就是来源于唐朝中央 的三省制。所以,后来人就用“贞观之治”来 表达对唐太宗政绩的肯定和对贞观时期太平盛 世的景仰和向往。
• 海外徒闻更九州, 他生未卜此生休。
• 空闻虎旅传宵柝, 无复鸡人报晓筹。
• 此日六军同驻马, 当时七夕笑牵牛。
• 如何四纪为天子, 不及卢家有莫愁。
民族政策上: 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真诚相待,改善民族关系
1300多年前,唐朝文成公主离开繁华的都城长 安(今陕西西安西北),来到雪域高原,与吐蕃 王松赞干布和亲,开创了唐蕃交好的新时代。








无字碑

武则天后,唐朝政局 一度动荡,直到唐玄 宗时才稳定下来。唐 玄宗励精图治,任用 姚崇、宋璟为相,整 顿吏治,注意节约, 政治局面为之一新, 历史上称之为“开元 盛世”。
长恨歌
白居易
在在 地天 愿愿 为作 连比 理翼 枝鸟 。,
此天 恨长 绵地 绵久 无有 绝时 期尽
马 嵬 李商隐
吴道子(唐)《送子天王图》
吴道子善于把握住传神的法则,注意形 象塑造的整体,所画的衣袖有轻盈飘举的动 感,人称”吴带当风”,后人将吴道子称之 为”画圣” .
唐大明宫含元殿复原图
是高大 大临明 明下宫 宫是位 的唐于 正太长 殿宗安 ,时城 修开东 建始北 得修的 富建龙 丽的首 堂。原 皇含上 ,元,
相传唐太宗创作的《秦王破阵乐》和唐玄宗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经典课件第七章——隋朝唐朝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经典课件第七章——隋朝唐朝
翻阅一下《贞观政要》这部书,就可以突出地感觉到,贞观一朝二十余 年中,君臣之间几乎每天都在研究、探讨“治道”,甚至可以说他们举 办了一个常设的政治理论研究班…… 胡如雷《李世民传》
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 若己有之。 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 取其所长。 人主往往进贤则欲置诸怀,退不肖 则欲推诸壑。朕见贤者则敬之,不肖 者则怜之,贤不肖各得其所。 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无代无 之。朕践祚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 未尝黜责一人。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 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此五者,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
杨素等追及上,扣马苦谏。上太
息曰:“吾贵为天子,而不得自 由!”高颎曰:“陛下岂以一妇 人而轻天下?”上意少解,驻马 良久,中夜方始还宫…… 后见诸王及朝士有妾孕者,必
劝上斥之。
《隋书· 后妃传》
高祖之子五人,莫有终其天命…… 自古废嫡立庶,覆族倾宗者多矣, 考其乱亡之祸,未若有隋之酷!
—— 《隋书· 文四子传》传论
675年52岁 皇太子(长子)李弘暴卒
680年57岁 废黜皇太子(次子)李贤 683年60岁 高宗卒,中宗(三子)李显即 位,则天临朝称制 684年61岁 废李显,立睿宗(四子)李旦 688年65岁 加尊号“圣母神皇” 690年67岁 称帝,改国号为周 素多智计,兼涉文史…… ——《旧唐书》 人非温顺,地实寒微…… —— 骆宾王
—— 唐太宗自评
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阎立本绘 《步辇图》
贞观时期的边疆形势:
北方,灭东突厥、薛延陀 西方,灭吐谷浑,与吐蕃和亲 西北,灭高昌,开拓西域,设安西四镇 东北,远征高丽不克
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658年灭西突厥 668年平高丽 663年平百济

隋朝的统一_课件PPT

隋朝的统一_课件PPT
含嘉仓粮窖示意图
经济的发展
(隋文帝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 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辨兴亡》
经济的发展
隋朝户籍、人口表
时间
隋文帝开皇九年 (589年)
隋炀帝大业二年 (606年)
户数
712万 890万
隋朝垦田表 时间
隋初 隋盛时
人口表
3100万 4600万
垦田数额
1900多万顷 5500多万顷
隋的统一
西魏
北周
隋朝
(543—557年) (557—581年)(581—618)
北朝——隋示意图
政权建立的形式:外戚篡权
隋的统一
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1.建立(581年 杨坚) 2.统一
隋的统一 统一南北
隋与陈对峙形势图
隋的统一 隋军
俑头戴兜鍪, 身穿金属铠 甲,腹下部 靠立一面盾 牌,威武庄 严,反映隋 军武士形象。
——《隋书·高祖纪》
经济的发展
·
近能繁,(
代臻,朝隋
《 隋 书 高
之于帑夕文
良 君 。
至 治 ,
藏 充 实
孜 孜 ,
帝 ) 自

亦,人强

足虽庶不

称未殷息
隋朝的迅速富强是“藏
富于国”,而不是“藏富于 民”,普通百姓的生活依然 十分艰苦。
隋的统一
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1.建立(581年 杨坚) 2.统一 (589年)
隋朝的灭亡
隋末农民起义军表
领导人
起义军
控制地区
李密
瓦岗军
河南地区
窦建德 河北起义军 河北地区
杜伏威 江淮起义军 江淮流域
隋朝的灭亡 瓦岗军开仓散粮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共32张PPT)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共32张PPT)

隋中期 结论(表现)
4600多万人 人口激增
垦田 粮仓
1900多万顷 长安太仓
5500多万顷 垦田扩大
洛阳含嘉仓、 兴洛仓
粮仓丰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影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耕 地面积大幅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604年七月,隋文 帝病危,杨广派人入 宫将父文帝杀死,又 假称文帝诏赐兄杨勇 死,缢杀之;遂即位, 为隋炀帝。
3.理解隋朝实现统一、开通大运河的条件以及 科举制的历史影响。
一、隋的统一
一、隋朝的统一
1.从三国到隋的政权更迭
北朝


西
魏 国


东魏
北方:
十六国 并存
北魏
(鲜卑族) 西魏
北齐
581年
北周 隋
南方: 东晋 宋 齐 梁 陈 589年
南朝
2.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1.建立:_5_8_1_年——___杨_坚_建立隋朝,定 都__长_安__,他就是隋文帝。 2.统一:_5_8_9_年,隋朝灭陈,统一全国。 3.影响:隋的统一,结束了__长_期__分_裂___的 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 展大趋势。
二世而亡 38年 581—618
随堂训练
1.隋统一南北的历史条件是 ( A )
①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融合 ②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交通
③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
④东晋南朝时北人南迁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A D.②③
2.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 ( )
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B、加强水利灌溉
➢朝廷得到了什么?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件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件
(四)疆域辽阔,版图扩大 1、疆域四至 2、南海诸岛及相关领域纳入中国版图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长恨歌》节选
一、隋唐的统一 二、唐朝前期的鼎盛局面
白居易
Hale Waihona Puke 三、唐朝中期由盛转衰——安史之乱渔(阳“鼙渔鼓阳动鼙地鼓动来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1、原因: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21))军唐事玄举宗措怠失于当政:事外,重政内治轻腐(败翠节;度华使摇的摇设置行)复;止军备,废西弛出;募都兵门制百的实余行里。。
(三)、隋亡 1、原因:隋炀帝的暴政①大兴土木,劳民伤财;②三征高丽,穷兵
黩武;③徭役繁重,严刑峻法。 2、过程:引发大规模起义,李渊趁机起兵。 3、结果:(1)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2)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
唐朝,统一全国。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不拘出身地域
二、唐朝前期的鼎盛局面
长孙无忌,关陇;徐世勣,山东;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一、隋唐的统一 (一)、隋的建立与统一 1、建立: 公元581年,北周外戚杨坚称帝,国号隋,年号开皇,定都长安。
2、统一: (1)时间:589年 (2)意义: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安定和社会的发展。
(二)、隋的经济建设
1.广设仓库 2.隋炀帝兴建东京洛阳城 3.隋炀帝时开凿大运河
(1)时间:公元 605年至610年 (2)概况:全长 2000多公里,以洛 阳为中心,北至涿 郡(今北京),南 至余杭(今杭州) ,包括永济渠、通 济渠、邗沟、江南 河四段。 (3)地位:古代 世界最长的运河。 (4)意义:有利 于巩固国家统一; 有利于促进南北经 济交流;有利于促 进运河沿岸城市的 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省互相牵制,决策机关是内史省,长官是 内史令;审议机关是门下省,长官是纳言;处 理日常政务的机构是尚书省。尚书省置令一 人、左右仆射各一人,下设吏、礼、兵、度支 (后改称民部)、都官(后改称刑部)、工部 六曹。”八座”.
官员设置
隋炀帝时中央机构主要官员设置
尚书省
门下省
内史省
尚书令一人
左、右仆射各一人
东西魏与 220
999
府开支,加强行 梁
约1500
政效率。隋炀帝 时又改州为郡。
北周与陈 侨县。 隋文帝时 300 无
土断
隋炀帝时 余无
190
约1500 1255
地方佐官中央任命
隋炀帝时改州为郡,同 时规定:全国各地的“ 大 小之官,悉由吏部”任命, 而且县佐须用别郡人,使 地方豪强不得把持本地政 务。
章第一节:隋文帝的主要功绩,在于统一 全国后,实行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使连 续三百多年的战事得以停止,全国安宁, 南北民众获得休息,社会呈现空前的繁 荣。秦始皇创秦制,为汉以后各朝所沿 袭.隋文帝创隋制,为唐以后各朝所遵循。 秦隋两朝都有巨大贡献,不能因为历年 短促,忽视它们在历史上的作用。
隋帝系表
隋灭陈示意图
隋代名将韩擒虎 ·古代画像
甘肃出土隋代虎符
隋朝大业时期疆域图
《 盛末东万东
隋 书 》 卷
,,南四西 极北皆千九 于至至八千
29 此 五 于 百 三
〈 也原海一百
地 理 志
。,,十里 隋西五,
上 氏至里南
·
序 之且,北
评价 隋文

重视节俭 巩固统一 创立隋制,高熲 <<隋书>>:近代之良主。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三编第一
纳言二人 黄门侍郎二人
内史令二人 内史侍郎二人
左、右丞各一人
给事郎四人
内史舍人四人
六部:尚书一人、侍郎一人、郎四人

如吏部:吏部尚书、吏部侍郎、选部郎
九寺:卿一人、少卿一人、丞

如太常寺:太常卿、太常少卿、太常丞
隋三省六部制
皇帝
内史省 出令
审核颁布 门下省 执行 尚书省
吏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民部 工部 三台五监九寺
《资治通鉴》卷175〈陈纪九·高宗宣皇帝下之下〉
统一全国
隋朝建立后,全国统一已经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趋势了。587年(开皇七年),先灭掉建都江陵的 后梁。589年正月,隋将韩擒虎、贺若弼率军渡江, 顺利攻下建康,俘虏了陈后主(陈叔宝)及其文武 大臣,灭陈国。景阳井(胭脂井,辱井)
隋的统一,结束了自东晋十六国以来270多年 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和经济文化的发展。
本章重点:是要全面掌握隋巩固统一的政
治措施。
难点:是如何评价隋炀帝。
思考题 参考书目
第一章 繁荣而短暂的隋朝
第一节 隋朝建立与政权的巩固 3 第二节 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 22 第三节 隋炀帝的暴政与隋末农民大起义 42
第一节隋朝的建立与政权的巩固
一.隋朝建立与统一
1.杨坚代周 4 2.统一全国 6 3.评价隋文帝 8
周武帝时袭父爵为隋国公。 576年 从伐齐,授定州总管。 578年 周宣帝即位,以皇后父拜上柱国、大司 马。
580年 五月。周宣帝卒,静帝即位。近臣高 熲郑译等矫诏引坚辅政。七月,平定相州尉迟
迥等反抗。十二月,进爵随王。 581年 正月加九锡,二月篡位。
周隋帝室关系图
独孤信
宇文泰
杨忠
周 武
独孤 皇后
周 明 帝

独孤 皇后
隋 文 帝
杨周 皇宣 后帝
周 静 帝
隋之国号
“太建十二年(公元580年)十二月……甲子, 周以大丞相堅為相國,摠百揆,去都督、中外大冢 宰之號,進爵為王,以安陸等二十郡為隨國”。
《资治通鉴》卷174〈陈纪八·高宗 宣皇帝下之上〉
“太建十三年(公元581年)二月……周主下詔 遜居别宮,甲子,……禪位于隋” 。 胡三省注: “隋主本襲封隨公,故國號曰隋;以周齊不遑寧 處, 故去辶作隋,以辶訓走故也”。
⑴隋文帝杨坚(581-604) —— ⑵隋炀帝杨广(604-618)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⑶隋恭帝杨侑
|
⑷隋泰帝杨侗
(617-618)
(618-619)
隋文帝杨坚
隋文帝 · 古代画像
隋炀帝 ·古代画像
第一节隋朝的建立与政权的巩固
二.政治制度的创置与改革
1.中央机构制度改革 甲.官制改革 11 乙.三省六部制 13
2.地方机构制度改革 甲.地方机构州、县两级制 14 乙.地方佐官中央任命 15
3.创立科举制 16 4.改革府兵制 17 5.改革刑律 18
官制改革
隋朝废除北朝模仿《周礼》设置的六官制, 在中央机构中设置三师、三公及尚书、门下、 内史、秘书、内侍五省。三师与三公是给予大 臣的荣誉虚职。五省当中,秘书省职务较优 闲,内侍省多是宦官,尚书、门下、内史三省 长官职同秦汉时代的丞相。
地方机构改为州、县两级制
583年,隋文帝 采纳河南道行台 兵部尚书杨尚希 的建议取消郡,
秦至隋地方行政区划变化过程
时代
州 郡(国) 县

无 48
1000余
将以往州、郡、 县三级地方机构

14 约100 1500余
改为州、县两级 制,并且合并一
西晋
19 172
1232
些州县,裁汰一 批冗官,节约政
第一章 学习的基本要求及重点
隋朝(公元581~618年) 从建立到灭亡经
历有年号皇帝三帝,共存在三十七年,是中
国历史上和秦朝相似短暂王朝。但隋朝在历
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
基本要求:了解隋朝各项制度的历史渊源
及其各方面的发展成就的社会基础,力求领
会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并真正
把握隋朝的历史地位。
杨坚代周
杨坚的父亲杨忠,是北周的功臣,赐姓普 六茹氏,位至柱国、大司空,封随国公。杨坚继 承了父爵,其妻乃鲜卑大贵族、柱国大将军独孤 信的女儿,他的女儿又是周宣帝的皇后,因此杨 坚在北周政权中有很高的地位。580年,周宣帝 病死,继位的周静帝仅八岁,杨坚以大丞相身份 辅政,控制了北周的军政大权。杨坚于581年废 周静帝自立,建国号为隋,改元开皇,仍都长安。 杨坚就是隋文帝。
考课
安阳出土隋侍吏俑
创立科举制
隋文帝正式废除了九品中正制,
规定:选官以才德为主,不限门资,
每州每岁贡士三人。开皇十八年

(公元598年)又下诏“京官五品

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

清平干济二科举人”。此时已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