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课时作业16:1.2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学考达标]1.进行常规体检时,通常要做血液生化六项的检查(肌酐是肌肉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通过肾脏排出)。
下表是某人的血液检查结果,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做血液生化检查时必须空腹B.此人尿素氮含量在正常范围内,所以肾功能正常C.此人出现尿糖,可能是胰岛B细胞受损D.此人可能患有脂肪肝2.下列对人体中内环境稳态所包含的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线粒体基质中pH相对稳定B.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相对稳定C.组织液的温度相对稳定D.血浆渗透压相对稳定3.下列对内环境稳态实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是在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下实现的B.内环境成分及温度、pH等理化性质呈现动态平衡C.是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D.是体内细胞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4.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5.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A.酶促反应加快B.渗透压下降C.细胞代谢异常D.血糖含量偏高6.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通过人体自身调节实现B.包括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C.包括pH的调节、血糖的调节D.体温的调节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高考提能]7.稳态被破坏后,细胞新陈代谢会紊乱的根本原因是()A.温度条件不能满足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要求B.渗透压条件不能满足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要求C.酸碱度条件不能满足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要求D.细胞内复杂的酶促反应受到严重影响8.下列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实例的是()A.HCO-3与HPO2-4等离子共同作用,使血浆pH维持在7.35~7.45之间B.人体内的吞噬细胞清除衰老、破损和异常的细胞C.进行高强度的体育锻炼一星期,肌细胞内肌蛋白的含量基本不变D.剧烈运动出很多汗后,上厕所的次数会比平时少9.下列关于“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盐酸和氢氧化钠都有腐蚀性,应避免其与皮肤和眼睛接触B.每种实验材料测定完成后,都必须将烧杯充分洗净,才可倒入等量的另一种实验材料C.从加入盐酸或NaOH后的变化来看,生物材料更像缓冲液D.根据所得实验数据,画pH变化曲线时,一般以pH为横轴,以酸或碱的量为纵轴10.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细胞内,以心脏和肝脏活性最高,在血浆中活性很低。
必修3---1.2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对调节机制的认识过程:
(1)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 主要依赖于神经调节
(2)美国生理学家坎农: 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 通过各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 而实现
(3)目前普遍认为: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内 环 境 稳 态 会 失 调 吗 ? P9思考讨论
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1)渗透压是维持组织细胞结构与功能的重要因素 (2)适宜的体温和pH是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基本条件 (3)正常的血糖水平和血含氧量是供给机体所需能量的 重要保障 (4)内环境中过多的代谢产物如尿素、CO2等会使机体中毒。 (5) 内环境稳态失调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 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4.怎样才能保证酶发挥正常的生理作用? (适宜的温度、PH、渗透压等)
空调病
空调病的主要表现为:感冒、过敏、风湿痛、黏膜 干燥、紧张、烦躁、注意力难以集中、头痛等等。
病因:空调风使人体表面水分蒸发量加大,毛孔 收缩,不能正常排汗,引起内分泌紊乱;气流方 向经常变换,气流速度增加,干扰人体嗅觉,削 弱了人体对空气中病菌、过敏原和异味的反应; 房间内湿度太低,对眼鼻等处的黏膜产生不利作 用,导致黏膜病;室内空气与外界几乎隔绝,干 燥而又温度适宜,空气中有害细菌含量快速上升!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本节聚焦: -
➢什么是内环境稳态? ➢稳态调节的机制是什么?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化验单
项目
测定值 单位 参考范围 •
丙氨酸氨基转 移酶
ALT
肌酐
CRE
17 IU/L 0~45
1.9
1.2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当发生肾功 能衰竭时,就会出现尿毒症,最终会引起 死亡。
17
3.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渗透压是维持组织细胞结构与功能的重要因素 (2)适宜的体温和pH是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基本条 件 (3)正常的血糖水平和血含氧量是供给机体所需能量的 重要保障 (4)内环境中过多的代谢产物如尿素、CO2等会使机体 中毒。 (5)细胞的代谢过程是由细胞内众多复杂的化学反应组 成的,完成这些反应需要各种物质和条件。内环境 稳态失调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27
A、B、C、D、E各代表什么?
28
傍晚 6h
37.2 ℃ 37.1℃
晚上 9h
37.1℃ 36.9 ℃
自己
37.1 ℃
37.1 ℃
37.4 ℃
37.5 ℃
37.3 ℃
37.1 ℃
1.同一个人在一日内的体温变化有何特点? 2.不同的人(年龄、性别不同)体温变化有 何异同?
3.人体温的日变化与当地气温的日变化有何 差异?
3
结 论
1.正常人的体温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 是一个温度范围,一般不超过1℃。而且,同 一个人的体温随昼夜变化也不同。 2.不同年龄的人的体温有差异,一般年 轻者高于年老者。
23
Ph值的调节
缓冲物质: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
酸过多: 乳酸+ NaHCO3 乳酸钠
(碳酸氢盐)
+
H2CO3
呼吸排出
肾脏排尿
碱过多:
Na2CO3+ H2CO3
24
2NaHCO3
肾脏排尿
练习
必修三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兰祥工作室)

二、对稳态调节机智的认识 1、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 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直接相关的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
起调节作用的系统: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
2、机体内各个器官、系统为保持协 调一致的原因
答:机体内各个器官、系统之所以能保 持协调一致主要依靠 调节 调节 和 调节。 目前普遍认为, 是机体维 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四、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人和动物吃的食物消化吸收后经代谢会产 生一些酸性或碱性物质这些酸性或碱性物质进 入内环境会使PH发生偏移,但一般情况下机体 能使PH稳定在一定范围内这是为什么呢?
实验
(一)目的要求
通过比较自来水、缓冲液和生物材料在加 入酸或碱后pH的变化,推测生物体是如何维持 pH稳定的。
1、稳态的概念: 正常机体通过 调节作用 ,使各个 器官 、 系统 协调活动 ,共同维持内环境的 相对 稳 定状态。 2、稳态的特点: (1)稳态不是恒定不变,而是相对恒定的 一种 动态变化 ; (2)这种动态变化保持在一定 范围内。
3、稳态的实质: 健康人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 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 行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不断的动态 变化,你认为内环境的动态变化是剧烈的变化呢, 还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2、什么是稳态?稳态的实质是什么?
3、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是什么? 4、机体内各个器官、系统为什么能保持协 调一致呢?
(二)材料用具
缓冲液:含缓冲物质的溶液 缓冲物质(缓冲对):对酸碱度起缓冲 作用的物质。如: 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
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有以下几点:
1. 维持生命活动:内环境稳态能够提供适合生命活动进行的稳定环境,保证细胞和组织能够正常地进行代谢、生长和繁殖等生命活动。
2. 保护稳定性:内环境稳态可以防止外界环境的变化对机体产生过大的影响,保持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性。
这种稳定性能够保护细胞免受温度、酸碱度、离子浓度等因素的损害。
3. 协调机体功能:内环境稳态能够促使机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之间保持相互协调的状态,各种生理活动能够在协调的基础上进行,从而保证机体能够正常工作。
4. 提供适宜条件:内环境稳态可以提供适宜的条件,使细胞和组织能够正常地进行代谢和能量转换。
这种稳态能够保证细胞内的营养物质、氧气和废物的平衡,维持细胞内的稳定环境。
5. 维持健康:内环境稳态对于维持机体的健康状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任何对内环境稳态的破坏都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和机体功能的异常。
总的来说,内环境稳态对于维持机体的正常功能和健康状态至关重要,它保证了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性和协调性,同时提供了适宜的条件供细胞和组织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生物: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1)变化规律:正常情况下,不同人的体温,会因 变化规律:正常情况下,不同人的体温, 内 等不同而存在 性别 ,但一般不超过1 ℃。 也有变化 但一般不超过1 ℃。 、 年龄 ; 微小的差异 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日 和 理化性质 都处于
(稳态:健康人的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 稳态:
C )
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人体内的大多数细胞都生活在内环境中, 人体内的大多数细胞都生活在内环境中,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 质和能量的交换,内环境必须保持稳定, 质和能量的交换,内环境必须保持稳定,组织细胞才能进行正常 的生理活动。 的生理活动 如果成分发生变化,就会出现一系列的疾病, Content 。如果成分发生变化,就会出现一系列的疾病,如组 织液中水分过多,会出现组织水肿,尿素、无机盐等废物过多, 织液中水分过多,会出现组织水肿,尿素、无机盐等废物过多, 会出现尿毒症等。细胞的代谢活动和外界环境的不断改变, 会出现尿毒症等。细胞的代谢活动和外界环境的不断改变,必然 会影响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pH、渗透压、温度等。 会影响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pH、渗透压、温度等。正常机体在 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和系统的协调活动, 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和系统的协调活动,共 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使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会发生剧烈的 变化。因为只有内环境的温度、pH等保持在适宜的范围之内 等保持在适宜的范围之内, 变化。因为只有内环境的温度、pH等保持在适宜的范围之内,细 胞内复杂的酶促反应才能正常进行。可见, 胞内复杂的酶促反应才能正常进行。可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 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渗透压是维持组织细胞结构与功能的重要因素。 (1)渗透压是维持组织细胞结构与功能的重要因素。 人体由于过量出汗、发高烧、严重呕吐、腹泻、 人体由于过量出汗、发高烧、严重呕吐、腹泻、大出血等而会 引起机体失水,失水的结果有三种: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引起机体失水,失水的结果有三种:①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失 水的比例大于失盐的比例,结果是口渴、尿少。 水的比例大于失盐的比例,结果是口渴、尿少。②细胞外液渗透 压降低:失盐的比例大于失水的比例,结果是尿多。 压降低:失盐的比例大于失水的比例,结果是尿多。③细胞外液 渗透压无变化:失盐失水的比例差不多,结果是尿量正常。 渗透压无变化:失盐失水的比例差不多,结果是尿量正常。
新人教版生物必修三: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ppt课件(31页)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调节 1.内环境稳态的概念:正常机体通过__________ 作用,使
系统 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各个器官、__________ 状态。 2.内环境稳态的实质: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 动态平衡 处于______________ 中。
[探究与学习] 你知道组织水肿是由于内环境中哪种理化
定的外界环境,如适宜的渗透压、温度、酸碱度等,即稳态。
[答案]C
生物体维持 pH 稳定的机制 1.比较自来水、缓冲液、生物材料在加入处理液时的 pH
变化曲线图:
图 1-2-1
(1)曲线①表示用 NaOH 对自来水的处理。 (2)曲线②表示 NaOH 或盐酸分别对缓冲液和生物材料的处 理。 (3)曲线③表示用盐酸对自来水的处理。 结论:生物材料的性质类似于缓冲液而不同于自来水,说 明生物材料内含有酸碱缓冲物质,从而能维持 pH 的相对稳定。
性质被破坏引起的,这说明了什么?
提示:组织水肿是由于内环境中渗透压的不平衡引起的, 说明内环境的稳态对于维持人体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1.内环境稳态的调节: 器官、系统 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1)基础:人体各______________
循环 系 (2)直接相关的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__________
)
D.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
名师点拨:如果血液的成分稳定,但Fra bibliotek他内环境稳态被破
坏,人也可能发生疾病。
答案:D
【变式训练 1】细胞内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需要的重要 条件是( )
A.血液酸碱度的稳定 B.内环境理化性质的变化 C.酶和稳态 D.温度和渗透压的不断变化
人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三 1.2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高调机时体,适必应将外引起界细环胞境代的谢能紊力乱。。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内环境
成 理化 分 性质
机制
生理 基础
稳态
意义 失调表现
(动态平衡) 及其原因
细胞正常代谢;器官、 系统正常运行和协调
3、调节能力: 有一定限度
4、稳态失调
(1)原因 外环境变化过于
剧烈(外因)
自身调节功能 障碍(内因)
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
(2)实例
细胞代谢紊乱甚至导致疾病发生
1、内环境稳态失调的病例有:尿毒症、 糖尿病、高山缺氧反应、发高烧、严重腹泻、 酸碱中毒等。
2、血糖浓度过低可能出现低血糖症;糖尿 病可能导致血糖浓度过高。
(3)不同个体完全一样吗? 存在个体差异。
(2)体温变化
体温的日变化规律调查结果
成员 母亲
上午 6h
37.0℃
上午10h 中午12h 37.0℃ 37.3℃
下午 2h
37.4℃
傍晚 6h
37.2 ℃
晚上 9h
37.1℃
父亲 36.8℃ 36.8℃ 37.1℃ 37.3 ℃ 37.1℃ 36.9 ℃
第1章
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1、原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及体内细胞 的代谢活动
2、变化 各种化学成分及理化性质 因素:
3、实例:
(1)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变化:
“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化验单”
项目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肌酐 尿素氮 血清葡萄糖
ALT CRE↑ BUN GLU↑
测定值 17 1.9
3、当血液中钙的含量过低时,可能会肌肉 抽搐会影响骨发育,出现佝偻病等;血钙过高则 会引起肌无力等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界环境不断变化,而细胞生活的内 环境却维持相对的稳定,这对于生物体的 生存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呢?
第二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家庭成员一日体温变化调查表
单位:℃ 结论: 健12何康.同 不异人一 同同的个 的?体人温在(始一年终日龄接内、近的性37体别℃温不,变同处化)于有体动何 温态特 变平点 化衡? 有中。
结论: 内环境中的每一种成分,理化性 质(如体温、渗透压、酸碱度)等都处于动态 变化中。
稳态的定义: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
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 定状态。(P8)
稳态的特点: (1)稳态不是恒定不变,而是相对恒定 的一种动态变化;这种动态变化保 持在一定范围内。 (2)不同的个体存在差异。
乳酸钠 +
(碳酸氢盐)
肾脏排尿
H2CO3
CO2+H2O 呼吸排出
2NaHCO3
肾脏排尿
如:磷酸缓冲液中含有NaH2PO4/ Na2HPO4 ▪ NaH2PO4溶液呈酸性
H2PO4- + OH-
HPO42- +H2O
▪ Na2HPO4溶液呈碱性
HPO42- + H+
H2PO4-
PH值的调节
食物中的 碱性物质 如碳酸钠
(酶促反应受阻,代谢紊乱。) 2、当血液中钙的含量过低或过高时,会有什么现象?
(血钙过低影响骨发育,儿童:佝偻病 成人:软骨病 老人:骨质疏松症
血钙过高:引起肌无力等症状。) 3、体内的尿素和无机盐过多时将会导致什么后果?
(引起尿毒症等疾病。)
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 动的必要条件。
▪ 免疫系统也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 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提出
▪ 最初,法国生理学家 贝尔纳 推测:内环境的 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
▪ 后来,美国生理学家 坎农 提出:内环境是在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
▪ 之后,人们发现,免疫系统能发现并清除异物、 外来病原微生物等引起内环境波动的因素—它 也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的物质,也叫缓冲对。
▪ 组成: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 的一种强碱盐组成的。
如: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
▪ 作用:使血液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变化,从 而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PH值的调节 酸过多: 乳酸+ NaHCO3
碱过多: Na2CO3+ H2CO3
课后练习答案
拓展题
▪ 当动物进食高浓度的糖溶液后,大量的葡 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导致血糖浓度暂时 升高。血糖浓度的升高会刺激机体加速分 泌胰岛素,同时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共同调节下,血 糖浓度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
➢具体调节机制可参考第2章有关血糖平衡调 节的内容。
自我检测的答案和提示
【 第 1篇 】 以 前 我 一 直认 为小草 是渺小 脆弱的 ,永远 不会变成高大健壮的 大 树 。 但 自 从学习 了《小 草和大 树》这 课后, 我知道 了“小 草”也 能成为 “参天 大 树 ” 。 《 小 草 和大 树》这 课主要 讲:夏 洛蒂·勃 朗特和 两个妹 妹在恶劣的环 境 下作诗 ,经过 了一次 沉重打 击后, 她们并 没有放 弃,经 过姐妹 三人的 慎重思 考, 姐 妹 三 人 又 把创作 投入到 小说上 ,向小 说的领 域前进 。随后 ,夏洛 蒂等人 以罕见 的 精 神 毅 力 ,孜孜 不倦的 书写着 。功夫 不负有 心人, 她们这 次的路 走对了 ,终于 成 功 了 ! 她 们用实 际行动 证实了 “不是 妇女的 事业” 是错误 的。 课 文 中 最令 我 感 动 的 一 段是: “三姐 妹以罕 见的精 神毅力 ,争分 夺秒、 孜孜不 倦的写 作着, 她 们 走 路 、 干活。 会亲友 ,都带 着铅笔 、本子 随时谁 地的把 脑子里 闪现的 思想火 花 记 录 下 来 。”从 这几句 话可以 看出三 姐妹很 珍惜时 间,也 是对三 姐妹奋 发努力 的 高 度 赞 扬 。 是 啊 , 宝 剑锋 从磨砺 出,梅 花香自 苦寒来 。看看 那三姐 妹的遭 遇 ,再想 想我们 现在我 们的美 满生活 ,可比 他们好 太多了 。我们 要向三 姐妹学 习, 学 习 他 们 即 使屡遭 失败却 坚持不 懈的精 神,不 要只失 败了一 次就嚷 嚷着要 放弃。 在 现 实 的 生 活中, 我们需 要的是 像夏洛 蒂姐妹 们一样 不向困 难低头 的精神 ,和一
4.室内空气与外界几乎隔绝又温度适宜,空气 中有害细菌含量快速上升。
1.正常的体温是体内细胞进行各种生化反应最 适宜的温度。
➢发热时机体处于一种明显的分解代谢过旺的 状态,持续高热必定引起器官的功能负荷加 重,有可能诱发器官功能不全或引起组织损 伤。
➢应及时采用物理方法或服用药物来退烧降温
2. 内环境渗透压会变小。
二、稳态的调节机制
调节能力有限
外环境变化剧烈
稳态失调
生病
小结
(1)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 持稳态的基础。
(2)与稳态维持直接相关的系统: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 起调节作用的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 系统、免疫系统
(3)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是稳态的主要调 节机制。
(4)人体对稳态的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
不不同 同正围年性常,龄别人一的的般的人人不体的的超温体体过并温温1不℃有也是。差有一而异差个且,异固,一,定同般一值一年般,个轻女而人者子是的高高一体于于个温年男温随老子度昼者。范夜。 变化也不同。
体温是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一个方面,调 查结果证明体温处于动态平衡中。
那么有哪些事实可以证明内环境的pH 和渗透压也处于动态平衡中呢?
一、概念检测 ▪ 1.判断 ▪ (1)×;(2)√;(3)×;(4)√。 ▪ 2.选择 ▪ (1)D;(2)D;(3)D。
3.画概念图
自我检测的答案和提示
Na2HPO4
血浆中
消
NaH2PO4 缓冲物质
化
碳酸钠 H2CO3
系
统
碳酸钠
NaHCO3
组织液
细胞
泌尿系统 排出
呼吸系统 排出
NaHCO3 乳酸
乳酸钠
H2CO3
乳酸
C02 + H2O
(3)血浆pH的调节机制 ▪ 生物材料中含有缓冲对: NaH2PO4/Na2HPO4、H2CO3/NaHCO3(主)等,它
正是由于血液中含有这些对酸碱起缓冲作用的物质,
才使血液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维持在相对
稳定的状态。
本实验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
①对自来水的处理
②对缓冲液的处理
③对生物材料的处理
课后练习答案
▪ 1.D。 2.C。 3.D。 ▪ 4.因为人体各种生命活动是以细胞代谢为
基础的,细胞代谢本质上是细胞内各种生 化反应的总和。内环境为这些生化反应的 进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条件。当内环境 稳态保持正常时,细胞的代谢活动能正常 进行;当内环境稳态失调时,细胞代谢活 动就会受影响。因此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 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稳态的现代概念: 稳态不局限于内环境的范畴,而
是适用于生命科学的一大基本概念。分 子水平上有基因表达的稳态调节、酶活 性的稳态调节,器官水平上如血压、心 率的稳态,宏观水平上如种群数量的稳 态、生态系统的稳态等。
二、稳态的调节机制
维持稳态的基础: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 一致地正常运行。
体
体
食物
空气 气体
32从.每化种验成单分上的看参,考每值种(成正分常的值指)标都是有否 都正一常个?变化范围,这说明什么?
((11))内肌环酐境含中量各超种标化,学肌成酐分是的有含毒量的不代是谢废物, 恒积定累不过变多的会,影而响是健在康一。定这范表围明内肾波脏动的,排内泄功 环能境有的障稳碍定。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2) 不(同2)个葡体萄存糖在含一量定超差标异,。血糖含量过高可并发 酮症酸中毒、糖尿病的心血管合并症等。 (3)甘油三脂超标,可引起高脂血症,易并 发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
为生物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众多生 化反应提供适宜的条件,如温度、pH 值等;为细胞提供氧气、养料、调节 激素等。
如何预防内环境稳态失调 保持机体健康
1.保护生存环境,防治环境污染。
2.加强自我保健。
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 适应环境的能力。
四、实验 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1)缓冲物质 ▪ 概念:血液中含有许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
如:输液必须输生理盐水、多饮多尿、 吃太咸就多喝水等。
除了体温、渗透压、酸碱度外,内环境 中的化学成分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问题探讨 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化验单
问题探讨
1、血浆生化指标指的是血浆中各种化学 成分的含量,其中包括机体多种代谢产物 的含量。健康机体的生化指标一般都处于 正常范围内。 当机体某项生理功能出 现障碍时势必影响其代谢产物的含量,因 此血浆的生化指标可以反映机体的健康状 况,并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稳态概念的提出和发展
贝尔纳(1857年): ① 细胞外液是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其
整体构成机体的内环境。 ② 内环境具有自我保持稳定的特性。 ③ 内环境稳定是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共
同目标。
关于稳态
坎农(1926): 内环境并不是处于静止的、固定不变
的状态,而是动态的稳定。内环境的任何 微小变化会触发机体调节机制的活动,从 而消除或减少这些变化。他将这种由代偿 性调节反应所形成的稳定状态称为稳态 (homeostasis),并指出稳定的相对性。
消 化
营养
循 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