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运动会考复习学生版-精品文档
第4单元-周期运动

6.机械波的描述 (2)频率:介质质点的振动频率叫波 的频率,用字母f表示。介质中质点的 振动频率都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即 波源 波的频率由___决定。 (3)波速: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叫 介质 做波速,用字母v表示,波速是由__ 决定的 。 v f (4)相互关系:______
T
7.横波的图象 横 (1)用__坐标表示在波的传播方向 纵 上介质中各质点的平衡位置,用__ 坐标表示在某一时刻各质点的位移, 连接各位移矢量末端得到的曲线叫做 横波的图象。
2.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 (3)周期T: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运 一周 动___所用的时间叫周期, (4)转速n: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 单位 在___时间内转过的圈数叫转速。 r/s 国际单位为___。
2.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 (5)相互关系:
2 r v r 2n r T 2 1 2n T T n
解:
2∶ 3 ωM∶ωN=____
1∶ 1 vM∶ vN=____。
P.23 例2
A.(4λ/5,0)
O
y
v
x
B.(λ,一A) C.(λ,A)
D.(4λ/5,A)
P.23 例3
解: (1) A=0.2m
λ=8m
T=0.8s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s=1m
上海市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物理单元复习
第四单元 周期运动
本课件是《上海市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复习与达标测试》配套课件
【知识梳理】 1.匀速圆周运动 (1)物体沿圆周运动,在相等的时间 圆弧长度 里通过的____相等的运动叫匀速 圆周运动。 (2)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是受 向心力 到____的作用。 方向 (3)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___时刻 变速曲线 改变,所以匀速圆周运动是____ 运动 。
(最新上海)高二物理会考《周期运动》

(四)周期运动一、单项选择题(共18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对于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 )A 、一定是受力平衡的;B 、一定是受力不平衡的;C 、视情况而定,可能平衡 ,可能不平衡;D 、它受到向心力一定与其他外力平衡。
2、对于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速度大小不变;B 、速度大小和方向都变化;C 、向心力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化;D 、向心力大小和方向都变化。
3、做机械振动的弹簧振子通过平衡位置时,下列物理量中,具有最大值的是:( )A 、位移;B 、速度;C 、回复力;D 、加速度4、如图所示,一弹簧振子在B 、C 两点间做机械振动,B 、C 间距为12cm ,O 是平衡位置,振子每次从C 运动到B 的时间均为0.5s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 、该弹簧振子的振幅为12cm ;B 、该弹簧振子的周期为1s ;C 、该弹簧振子的频率为2Hz ;D 、振子从O 点出发到再次回到O 点的过程就是一次全振动。
5、如图所示,一弹簧振子在平衡位置O 点附近作振动,关于振子完成一次全振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振子从O →B →O →C →O 完成一次全振动;B 、振子从O 点出发回到O 完成了一次全振动;C 、振子从B 点出发再次回到B 就完成了一次全振动;D 、振子从C 点出发再次回到C 就完成了一次全振动。
6、如图所示为一列沿x 轴的负方向传播的横波在t = 0时刻的波形图,该波的传播速度大小为20m/s 。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波的振幅为2.0cm ;B 、该波的频率为0.2Hz ;C 、t = 0时刻质点A 向下运动;D 、t = 0.5s 时刻质点A 向下运动。
7、关于机械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机械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B 、机械波的波长只由介质决定;C 、机械波的频率只由介质决定;D 、产生机械波一定要由波源和介质。
会考物理复习.doc

会考物理复习结论弟一早1. 同一物体有时可以看作质点,有时不能看作质点。
2. 参考系必须是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设为不动的那个物体。
3. 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没有变化,两个物体也可能是运动的。
4. 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必须先选择参考系。
5. 如不特别说明,平时常说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地面而言的。
6. 时刻对应物体的位置,时间对应物体的位移。
7. 质点的位移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
8. 路程就是质点运动时实际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9. 在末段时间内质点运动的路程为零,该质点一定静止。
10. 在曲线运动中,质点运动的路程大于位移的大小。
11. 在直线运动中,质点运动的路程可能大于位移的大小。
12. 瞬时速度可以看成时间趋于无穷小的时时的平均速度。
13.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4. 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不变的运动。
15. 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都相等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16. 瞬时速度大小表示物体在末一时刻运动的快慢程度。
17. 瞬时速度大小表示物体经过某一位置运动的快慢程度。
18. x-t图像表示的是质点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
19. 加速度表示速度大小变化的快慢程度。
20. 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21. 物体的速度有变化,则一定有加速度。
22. 加速度很大,说明苏德的变化率很大。
23. 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它位移的大小才与路程相等。
24.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恒定的,不随时间改变。
25.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随着时间而改变。
26. 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的运动,通常叫做匀减速运动。
27. 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快慢。
28. 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29.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相等时间内的速度变化相等。
30. 从匀减速上升的气球上掉下一物体,在掉下的瞬间,物体相对地面具有向上的速度。
Aye —-第一早31.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相等时间内的速度变化相等,物体速度的变化率总保持不变。
周期运动单元复习

3、如图所示的自行车链条的传动装置。A是脚 踏板,B和C分别是大轮和小轮边缘上的一点, A、B、C离转轴的距离(半径)之比为 3∶2∶1,则A、B、C三点的线速度之比 __________;角速度之比_________。 3:2:2 1:的条件
C
O
B
受到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作用。 弹簧振子做振动的回复力是由什么力提供的? 弹簧的弹力。 2、机械振动是一种 运动。 3、机械振动的特征 变加速 质点在某一个中心位置附近做往复运动 4、描述振动的特征物理量 振幅(A)、周期(T)和频率(f)
水平弹簧振子振动情况分析
C O B
振动物体的位移S特点: 方向:从O指向振子所在的位 置。大小:离O越远,位移越大。 振动物体的速度V特点: 方向:就是物体的运动方向。 大小:在O点速度最大,在B、C点速度最小。 物体受到弹力F的特点: 方向:始终指向平衡位置O。 与位移方向始终相反。大小:弹力随位移的增大而增大。
6.弹簧振子作机械振动时,以下说法不 正确的是……………………………( C ) (A)振子通过平衡位置时,回复力一定 为零; (B)振子作减速运动,加速度却在增大; (C)振子向平衡位置运动时,加速度方 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D)振子远离平衡位置运动时,加速度 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三、机械波
1、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条件
振幅: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 用“A”表示,国际单位制中振幅的单位是“米” (m)。它是描述振动强弱的物理量,振幅越大表 示振动的能量越大。振幅是标量。
周期:振动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叫周期。 用符号“T”表示,周期的单位是“秒”。 频率:频率是振动物体单位时间内完成全振动的次 数。用符号“f”表示,频率的单位是“赫兹” (Hz)。频率和周期的关系是:f=1/T。
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复习

例题1
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右半轮为r,a是它边缘上的一点, 左轮是一个轮轴,大轮的半径是4r,小轮的半径为2r;b点 在小轮上,到轴心的距离为r;c点和d点分别位于小轮和大 轮的边缘上,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则( ) A、a点和b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B、a点和b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C、a点和c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D、a点和d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c b d a
例题2
物体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该物体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B、该物体的线速度不变; C、在任意相等时间内,物体位移相等; D、在任意相等时间内,物体与O点的连线 转过的角度相等。
(二)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1、机械振动是指物体在某一位置两侧做往复运动。 2、物体在受到大小跟位移成正比,方向总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力作用下的振动, 叫简谐振动。 3、描述简谐振动的物理量:T、f、振幅A。且T=1/f.振幅越大振动的能量越 大。 4、全振动:质点围绕某一位置往复运动时,当质点从某一位置开始经过一定 时间又回到这一位置的过程,且运动状态与原来相同完全相同,称为一次全振 动。 5、机械波: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 6、机械波形成的条件:①介质;②振源。 7、机械波传播规律:当某一质点振动时,它会带动周围质点跟着它一起振动, 由近及远的传播开去,而质点并不随波的传播而发生迁移,机械波传播的是能 量和质点的振动形式。 8、机械振动图像和波动图像的区别:机械振动图像是描述同一质点在不同时 刻的位移;机械波图像是描述不同质点在同一时刻的不同位移。 9、传播速度与波长、周期关系:v=λ/T=λf,波峰与波谷等概念。
例题7
用竖直向上的拉力以下列两种方.5m,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为50N, 求在提升过程中物体克服重力做的功及拉力 做功的平均功率。 (1)以v0=3m/s的速度匀速提升; (2)由静止开始以大小为a=3.75m/s2的 加速度提升。
会考复习专题二运动学

会考复习 专题二: 运动学专题考点一:匀加速直线运动计算 1.(7分)如图1所示,一个质量m =10 kg 的物体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 对物体施加一个F = 50 N 的水平拉力,使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求: (1)物体加速度a 的大小; (2)物体在t = 2.0 s 时速度v 的大小.2.如图2所示,用水平拉力F 使物体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水平地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测得物体的加速度a = 2.0 m/s 2.已知物体的质量m = 1.0 kg .求:(1)水平拉力F 的大小;(2)物体在t = 5.0 s 时速度υ的大小.3.如图3所示,一个质量m = 5kg 的物体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对物体施加一个F = 5N 的水平拉力,使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1)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 ;(2)物体开始运动后在t = 4s 内通过的距离x .4.一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取g = 10 m/s 2,则2 s 末物体的速度为A .20 m/sB .30 m/sC .50 m/sD .70 m/s5.一石块从楼顶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 2,石块在下落过程中,第1.0s 末速度的大小为A .5.0m/sB . 10m/sC .15m/sD .20m/s6.一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取g = 10 m/s 2.该物体A .在前2s 内下落的距离为15 mB .在前2s 内下落的距离为20 mC .第2s 末的速度大小为20 m/sD .第2s 末的速度大小为40 m/s7.从同一高度以不同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两个小球,小球都做平抛运动,最后落到同一水平地面上,两个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落地时的速度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图1图2图38.在“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依次打出A 、B 、C 、D 、E 五个点,如图4所示。
周期运动复习

12.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1m和下落2m时,物体的动能 之比为______,下落第1s末和第2s末的动能之比为______.
4.将一弹簧振子从平衡位置拉开2cm后释放,经6.5s振子第7 次经过平衡位置。则该振子的振动周期为______s,振幅为 ______m,在6.5s内通过的路程为______m 5.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振源停止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波动也立即停止 B.物体做机械振动,一定产生机械波 C.波的速度即振源的振动速度 D.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频率与介质性质无关,仅由振源的振 动频率决定 6.是一列向左传播的横波,请标出这列波 中a、b、e、f质点这一时刻的速度方向, 图中,振动速度最大的是______,振动加 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起振方向是_____
3. 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不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有( A.周期 B.线速度 C.角速度 D.向心加速度 4.关于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线速度较大的.角速度一定也较大 B.角速度较大的.线速度一定也较大 C.角速度越大的.周期一定越小 D.半径越大的.线速度一定也越大 )
)
5.已知地球的半径为6400km,求站在北京的人随着地球转动 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北京在北纬40°附近)
9.一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现用一大小为F1的水平拉 力拉动物体,经过一段时间后其速度变为v,若将水平拉力 的大小改为F2,物体从静止开始经过同样的时间后速度变为 2v,对于上述两个过程,用 、 分别表示拉力F1、F2所做的 功, 、 分别表示前后两次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 )
A. , B. , -
9.如图是一列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这列波波速为 3m/s,则这列波的频率为____Hz,质点振动的振幅是 _____m,5s这列波传播的距离是_____m,经过4/3s质点 x=2m的位移为_______m
周期运动会考复习

第4章 周期运动会考复习一、匀速圆周运动1、 质点做圆周运动的条件受到指向圆心的向心力作用,向心力是效果力。
2、匀速圆周运动:质点的线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或者说质点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圆弧长度都相等的圆周运动。
描述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线速度(v )(1)大小:质点通过的弧长与通过这段弧长所用时间之比。
线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
(2)方向:线速度的方向是圆周上各点的切线方向。
2、角速度(ω)(1)大小:质点所在半径转过的角度与所用时间之比。
3、周期(T ):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
单位:秒(s )注意:1、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所以匀速圆周运动不是匀速运动, 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因此匀速圆周运动是变加速曲线运动。
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周期不变, 线速度, 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方向不断改变。
2、 周期越大,转得越慢, 线速度、角速度越大转得越快。
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 二、 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公式:221rm m G F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现象并推出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什用扭秤实验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引力常量。
rv ω=思考:➢因为向心力沿半径指向圆心,始终垂直于速度的方向。
OV FVF➢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虽然不变,但方向时刻改变,所以匀速圆周运动并不是匀速运动。
2、为什么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保持不变,但方向时刻改变?1、匀速圆周运动是匀速运动吗?练习.1.质点做圆周运动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质点做振动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机械波产生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轻绳长0.5m,绳的一端固定着质量为2kg的小球。小球在 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小球对绳的 作用力为36N,求小球过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
典型例题: 5.如图,一物体沿x轴在A、B两点间做简谐运
动,O点为平衡位置,其振动频率为2Hz,振
幅是0.1m。若从物体沿x轴正方向通过O点的时
9.一单摆从甲地移至乙地振动变慢了,其原因及使周期不变 的方法应为( ) A、g甲> g乙 ,将摆长缩短 B、g甲> g乙 ,将摆长加长 C、g甲< g乙 ,将摆长加长 D、g甲< g乙下端栓一小球构成单摆,在悬挂点正下方1/2摆 长处有一个能挡住摆线的钉子A,如图所示,现将单摆向 左方拉开一个小角度,然后无初速度释放,对于以后的运 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摆球往返运动一次的周期比无钉子时的单摆周期小 B. 摆球向左、右两侧上升的最大高度一样 C. 摆球在平衡位置左、右两侧走过的最大弧长相等 D. 摆球在平衡位置右侧的最大角度是左侧的两倍
C C O O A B A B
典型例题:
7.如图所示,为某质点简谐振动的图象,则: 1.当t=0.5s, 2s, 3s, 4s 时,质点对平衡位置的位移如何? 2.振幅A和周期T各为多大? 3.当t=1s, 2s, 3.5s 时,回复力和加速度的方向如何? 4.当t=1.5s, 2s, 2.5s, 3.0s, 4.5s时,质点的运动方向如何?
典型例题:
7.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圆形转筒绕其竖直中心轴 OO/转动,质量为m的小物块a在圆筒的内壁上相对 圆筒静止,它与圆筒间静摩擦力为f,支持力为N, ( )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N=mω2r; B.f= mω2r ; C.N=mg; D.f=mg
典型例题:
9.汽车过拱桥顶点的速度为10m/s,车对桥的压力为车重的 3/4 ,如果使汽车行驶至桥顶时对桥压力恰为零,则汽车 的速度为( ) A.15m/s B.20m/s C.25m/s D.30m/s
刻开始计时,则1)至少经
s,物体具有
s物 m
O B x
沿x轴正方向的最大加速度;2)至少经 物体的位移是 m,路程是
A
体具有沿x轴负方向的最大速度;3)经过2.25s,
典型例题: 6.一个水平振动的弹簧振子,从平衡位置 开始计时,经0. 5s第一次到达A点,又经0. 2s第二次到达A点,则该振子的周期可能 是 ,第三次到达A点还需时间 可能是 。
模型
典型例题:
5.甲、乙两人质量分别为M和 m,且M>m,面对面拉着绳在冰 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 ) A.两人运动的线速度相同,两人的运动半径相同 B.两人运动的角速度相同,两人所受的向心力相同 C.两人的运动半径相同,两人所受的向心力大小相同 D.两人运动的角速度相同,两人所受的向心力大小相同 6.如图所示,在水平转盘上放置用同种材料制成的两物体A与 B.已知两物体质量mA=2mB,与转动轴的距离2RA=RB,所受最 大静摩擦力FA=2FB;当两物体随盘一起开始转动后,下列判断 正确的是 A.A所受的向心力比B所受的向心力大 ( ) B.A的向心加速度比B的向心加速度大 C.圆盘转速增加后,A比B先开始在盘上滑动 D.圆盘转速增加后,B比A先开始在盘上远离圆心滑动
c
b d a
再利用a=vω,可得 aa∶ab∶ac∶ad=4∶1∶2∶4
典型例题:
4.如图所示,两个小球固定在一根长为l的轻直杆两 端,绕杆以O点为圆心做圆周运动,当小球1的速度 为v1时,小球2的速度为v2,则转轴O到小球1的距离 是 v1 v2 A、 l B、 l ( ) v1 v 2 v1 v 2
2.如图,已知地球自转的周期T,地球 平均半径R,站在地理纬度为φ的地面上 的人,他随地球自转而具有的角速度是 ______;线速度是___________ 。
典型例题:
3. 如图所示装置中,三个轮的半径分别为r、2r、4r, b点到圆心的距离为r,求图中a、b、c、d各点的线 速度之比、角速度之比、加速度之比。 解: va= vc, 而vb:vc:vd = r:2r:4r =1:2:4 所以va: vb:vc:vd =2:1:2:4; ωa:ωc=(va/r):(vc/2r)=2:1, 而ωb=ωc=ωd , 所以ωa:ωb:ωc:ωd =2:1:1:1;
A 300 B 600
如图所示,两轮边缘挤压在一起,在两轮转动中, 接触点不存在打滑的现象,A、B、C三点位置如图, r1=2r2,OC=r2,则三点的向心加速度之比VA:VB:VC = ______。
C O A O' r2 B
r1
典型例题:
1.一电动机铭牌上标明其转子转速为 1440 r/min, 则可知转子匀速转动时,周期为 s,角速度为 ________rad/s。
练. 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没有加速度 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向心力为性质 力 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指 向圆心 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E.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速度大小是不变的
在绕竖直轴匀速转动的圆环上有A、 B两点,过A、B的半径与竖直轴的夹角 分别为300和600,则A、B两点的线速度 之比为: ;向心加速度之比 ω 为: 。
x/cm C O B 21o -1-2 1 2 3 4 5 6 t/s
典型例题:
8. A、B两单摆摆角均小于10°,在同一时间内,A、B两摆分 别完成20、30次全振动。则它们摆长比LA:LB为( ) A.3:2 B.2:3 C.9:4 D.4:9
TA 3 20 t TB 2 30
t
T L L T A A A A2 9 ( ) T L L T 4 B B B B
v1 v 2 C、 l v1
v1 v 2 D、 l v2
5.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
1)向心力 (1)作用:向心力是产生向心加速度的原因 (2)方向:总是指向圆心。 (3)大小: Fn=man 2)向心加速度 (1)作用:改变线速度方向。 (2)方向:与向心力方向恒一致,指向圆心。 (3)大小: a=ω2 r =v2/r=4π2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