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一生
蜀汉刘备的一生

走汉津口,与关羽的战船相会,又遇到刘表长子江夏太守刘琦率领的部
队,于是一起到夏口(今湖北武汉市)。派诸葛亮达成孙刘联盟,庞统在
周瑜账下献计游说曹操铁索连环战船,12月赤壁大胜。
抢战果实:,趁孙曹交战间乘机攻取荆南四郡,包括武陵(郡治在今湖南常
德)、长沙、桂阳(郡治在今湖南郴县)、零陵(今湖南永州),四郡
打雒城时为流矢所中战死城下。
左将军 豫州牧 荆州牧
雒城被攻克,刘备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共围成都。派李恢说降马超。
54岁 马超来到成都,刘备命他率军屯城北,一时城中震怖。刘备于是派简雍劝 益州牧+
降刘璋。终得益州。
孙权欲要回荆州, 被耍无赖说:等得了凉州,再给。孙权怒,派吕蒙打长沙
55岁
、零陵、桂阳三郡。刘备率兵下公安,关羽入益阳。曹操定汉中,张鲁逃 往巴西。刘备听说后立马与孙权议和,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长沙、江
高唐令
29岁
30岁
31岁 公孙瓒随即上表,保奏刘备为别部司马,任为平原令、平原相。
平原令 平原相
黄巾余党管亥攻打北海,北海相孔融便派太史慈突围向刘备求救,刘备倍 32岁 有面子,立即发兵救援,解围。后袁绍攻公孙瓒,刘备与田楷向东屯守齐
地,一起对抗冀州牧袁绍
平原令 平原相
曹操以为父报仇为名攻打徐州,徐州牧陶谦向青州刺史田楷求救,田楷、
刘备败,返回袁绍处,但暗中一命派赵云招募士兵,二借连结刘表为由,
左将军 豫州牧
带兵到汝南脱离袁绍。官渡之战,袁绍大败。
41岁
曹操出兵南击刘备,刘备乘机放弃汝南,入荆州投靠刘表,刘表为备增加 兵马,屯兵于湖北新野,守卫荆州北大门,徐庶投奔
左将军 豫州牧
趁曹操与袁尚、袁谭大战于黎阳,许昌空虚,奉刘表命令北伐曹操。曹派 42岁 夏侯惇、于禁、李典抵御,刘备在新野北博望逃跑中小诈小胜(博望坡之
刘备之悲文言文翻译

原文:刘备,字玄德,蜀汉开国皇帝,仁德之君也。
生平历尽艰辛,求贤若渴,然终未能一统天下。
晚岁,白帝城托孤,悲愤交加,叹人生无常,英雄末路。
呜呼!刘备之悲,悲在天时,悲在人心,悲在命途多舛。
翻译:刘备,字玄德,是蜀汉的开国皇帝,一位仁德的君主。
他的一生经历了无数的艰辛,渴望求得贤才,然而最终未能统一天下。
到了晚年,他在白帝城将幼子托付他人,悲愤交加,感叹人生的无常,英雄到了末路。
唉!刘备的悲哀,悲哀在于天时不利,悲哀在于人心不齐,悲哀在于命运多舛。
刘备,生于汉末乱世,家世虽微,却胸怀大志。
他年轻时,便结识了关羽、张飞,结义为兄弟,共同追求天下太平。
历经黄巾之乱、董卓之乱,刘备奔波于各地,寻求立身之地。
虽屡遭挫折,但刘备始终不渝,一心为民请命。
赤壁之战后,刘备与孙权结盟,共同抗曹。
然而,在长期的斗争中,刘备未能实现统一天下的夙愿。
建安二十五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蜀汉。
然而,好景不长,不久后,刘备便病逝于白帝城。
白帝城托孤,是刘备一生的悲剧。
他深知自己命不久矣,将年幼的儿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希望他能辅佐刘禅,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
然而,天意弄人,刘备终究未能看到这一天的到来。
他在病榻上,泪眼朦胧,悲从中来,感叹自己的一生。
刘备之悲,悲在天时。
他生于乱世,适逢三国鼎立,时运不济,难以一统天下。
悲在人心。
尽管刘备仁德待人,却难以赢得所有人的心。
在三国争斗中,他屡遭背叛,英雄末路。
悲在命途多舛。
刘备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命运多舛,使他无法实现统一天下的理想。
呜呼!刘备之悲,令人叹惋。
他是一位仁德的君主,却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他的一生,充满了悲壮,成为了后人传颂的佳话。
然而,历史的沧桑,却无法抚平他心中的创伤。
刘备之悲,成为了千古绝唱,永远流传于世。
关于刘备的故事有哪些

关于刘备的故事有哪些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末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也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建立者。
刘备一生经历了波澜壮阔的故事,他的一生也成为了后人传颂的经典。
关于刘备的故事,有许多让人感动、震撼的情节,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回顾一下刘备的传奇故事。
刘备的故事始于他的早年,他出身于涿郡涿县一个小地主家庭,家境贫寒。
但刘备从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气质和胆识,他聪明机智,善于交际,深得人心。
在那个乱世之中,刘备结识了关羽、张飞等一批忠诚的战友,他们结拜为兄弟,立下誓言要共同征战河山,成就霸业。
刘备的故事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他与曹操、孙权的三国争霸了。
刘备在这场争霸中,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和艰辛,他先后失去了许多忠臣良将,也曾一度流落民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然而,刘备始终没有放弃对天下的向往,他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意志,最终在赤壁之战后崭露头角,成为了蜀汉的一代霸主。
刘备的故事中,还有一段让人动容的情节,那就是刘备与诸葛亮的故事。
诸葛亮是刘备的谋士,他才华横溢,智谋过人,被誉为“卧龙”。
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刘备一步步走向了权力的巅峰,建立了蜀汉王朝。
而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也以忠臣的身份辅佐刘备的儿子刘禅,守护着蜀汉的江山。
刘备的故事,不仅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坚韧不拔、仁义之心、忠诚信仰,都是我们值得学习和传颂的品质。
在今天,我们也可以从刘备的故事中汲取力量,勇敢向前,坚持自己的信念,追求自己的梦想。
总的来说,刘备的故事是三国历史中最为感人的一段,他的一生经历了坎坷和风雨,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天下的向往,最终成就了一番霸业。
他的故事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明白,只要心怀信念,不断努力,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愿我们都能像刘备一样,勇敢前行,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
三国时期的人物传记

三国时期的人物传记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重要的时期,其中涌现了许多杰出的人物。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对三国时期的几位重要人物进行传记式的叙述,以展现他们的事迹和贡献。
一、刘备:仁德之君刘备(161年-223年),字玄德,是刘家的后代,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是公元221年至223年蜀汉的建立者,也是蜀汉的首任皇帝,史称刘备为“先主”。
刘备一生追求天下太平,以仁德之名行事,备受民众爱戴。
刘备年轻时,曾到南阳寻找诸葛亮,此后三人共同致力于平定乱世。
刘备非常尊重诸葛亮,将其视为左膀右臂。
在诸葛亮的谋略指引下,刘备与关羽、张飞等一同建立了蜀汉,并被封为汉中王。
刘备治理蜀汉期间,致力于开展农业和教育事业,重视百姓的生活和文化兴盛。
他坚持贯彻仁义道德,任人唯贤,广纳贤才,推行赏罚分明的政策,积极发展经济和军事力量。
然而,刘备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他对权谋方面的了解和运用并不是很出色。
在个别军事行动中,有时过于小心谨慎,导致战局的僵持。
二、曹操:奸雄之才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是东汉末年山东的一个农民起义军首领,后成为一代雄主。
他被后世尊称为“魏武王”,建立了魏国,被列为历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之一。
曹操年少时,即展露出军事才能,经历了许多战役的成功。
他有强烈的统一中国的念头,为此他不惜手段,善于权谋和策略。
他深谙用兵之道,以少胜多,战胜了辽东公孙度、江东孙策等强敌。
曹操在治理国家方面,采用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他采取严密的体制,厉行节约,大力发展农业,加强道路和水利的建设,提倡科学文化,重视人才培养,建立了完善的统治体系。
然而,曹操并非尽善尽美,在统治时期也有一些问题。
他偶尔对农民实施苛捐杂税,激起了农民的不满,导致了社会不稳定。
另外,曹操有时过于疑心病重,采取了严酷的手段来控制异己。
三、孙权:江东之主孙权(182年-252年),字仲谋,东汉末年豪杰之一,刘备与曹操并称三国的重要人物。
刘备的故事简介

刘备的故事简介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东汉末年蜀汉的开国皇帝,三国时期蜀汉的建立者之一,被后世誉为“仁德之君”。
刘备出生于一个贫寒之家,自幼丧父,生活艰辛。
他从小就展现出仁义和宽厚的品德,深受乡里人民的敬爱。
刘备少年时期曾在陶谦的幕府中做过客卿,后来又在公孙瓒处效力。
在公孙瓒处,刘备结识了张飞和关羽,三人结为生死之交,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刘备的仁义之心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和拥戴,很快就有了一批忠心耿耿的部下。
在讨伐黄巾起义军的战斗中,刘备结识了曹操,两人开始了复杂的交往。
刘备曾受曹操之邀辅佐,但因为受不了曹操的专横跋扈,最终离开了曹操。
此后,刘备历经艰难困苦,四处流亡,但他始终不忘初心,一直怀揣着复兴汉室的理想。
在赤壁之战后,刘备得到了荆州,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他以仁义之心待人,深得民心,吸引了大批人才投奔。
他还联合孙权,共同对抗曹操,最终取得了蜀汉的基业。
刘备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仁政,推行民生政策,减轻赋税,发展农业生产,加强对外交流。
他注重教育,提倡礼仪,使蜀汉社会风气得到了明显改善。
他还重用了诸葛亮,使蜀汉政权更加稳固。
然而,刘备也有自己的不足之处。
他有时过于仁慈,对一些犯错的人过于宽容,导致了一些政治失误。
他对诸葛亮的信任过度,有时因此受到了诸葛亮的愚弄。
此外,他的政治手腕和军事能力也不如曹操和孙权那般出众。
最终,刘备因病逝世,继位的刘禅并不得人心,蜀汉政权逐渐衰落。
但刘备的仁德形象却一直被后人传颂,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
刘备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从一个贫苦家庭的少年,成长为了一代英雄,留下了仁义之名,成为后世仰慕的楷模。
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人,成为了中国古代历史中不可磨灭的一笔光辉。
刘备的苦难人生卧薪尝胆的奋斗史

刘备的苦难人生卧薪尝胆的奋斗史刘备,三国时期蜀汉的创始人,被后人称为“刘玄德”。
他的一生充满了苦难和挫折,但他通过卧薪尝胆的奋斗史,最终取得了不世之功。
以下将围绕刘备的苦难人生和他的奋斗历程展开叙述。
一、兴义起兵-困厄的开端刘备原本是个书生,但由于家族命运的转折,他不得不沦为一个流亡者。
刘备的苦难人生从他万山之中,千头万绪的逃亡开始。
他不断寻找机会,却屡次碰壁,背井离乡,没有着落。
在这个阶段,他忍受了无尽的困厄,但他并没有灰心丧志,而是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二、与荆州的遭遇-坎坷的人生道路刘备在路途中结识了荆州名士诸葛亮,并与其结下深厚的友谊。
然而,他的苦难之路并没有结束,反而变得更加曲折。
他在荆州遭到了刺客的追杀,被迫流亡到江南。
刘备在流亡过程中,丢失了亲人、失去了住所,生活陷入了极度困苦。
然而,他并没有被这些困难所击倒,而是勇敢地面对挑战,坚定地继续前行。
三、三顾茅庐-机遇的到来在刘备最困难的时刻,诸葛亮向他提供了一个机遇,这个机遇成为了他人生的转折点。
诸葛亮在三顾茅庐之后,决定跟随刘备,为他出谋划策。
他们两人从此开始了一段令人瞩目的合作,刘备逐渐摆脱了困境,建立了自己的势力。
刘备的苦难人生在这个时刻得到了转变,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道路,奠定了他后来成为三国时期重要人物的基础。
四、抗击曹操-多次失败的坎坷刘备在建立自己势力的过程中,常常遭遇曹操的进攻。
他数次率军抵御曹操的进攻,但每次都以失败告终。
在这一过程中,刘备屡次失去重要城池,并且亲身经历了无数的战争创伤。
然而,这些挫折并没有打击住刘备的信心,他仍然坚定地相信自己最终能够取得成功。
五、赤壁之战-逆境中的机遇在曹操与孙刘联军的赤壁之战中,刘备终于有机会对抗曹操,并保卫自己的势力。
这次战争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战,他和诸葛亮、周瑜等人成功地击败了曹操,为蜀汉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这个胜利标志着刘备苦难人生中的一个新起点,他从此迈向了更为辉煌的人生巅峰。
刘备

刘备一生简历刘备字玄德,(公元161年-223年),是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蜀汉王朝建立者。
涿郡涿县(河北涿县)人,是中山靖王之后,汉景帝刘胜玄孙,刘胜的儿子刘贞于公元前117年被封为涿县陆城亭侯,后因宗庙祭祀时所献助祭用的礼金不合规定而被取消封侯。
刘备的祖父叫刘雄,父亲叫刘弘。
刘备少年丧父,和母亲一起靠贩鞋织席度日。
他家附近有一棵桑树像华盖,在树下和同族孩子玩耍时他曾说过:“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
刘备年轻时不喜欢读书,喜爱骑马射箭,弹琴作乐。
他身高7尺5寸(汉尺),《三国志》与《三国演义》里都介绍他双手下垂可以超过自己的膝盖,眼睛能看见自己的大耳,所以在三国演义里他又多被人骂为“大耳儿”、“大耳贼”,刘备生性少言寡语,待人谦和,喜怒不形于色,喜欢结交英雄豪杰,故后有“桃园三结义”。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他在商人张士平、苏双的资助下组织一支队伍,在镇压起义中初露锋芒。
但由于力量弱小,一直没有固定地盘,公元196年,陶谦推荐刘备为豫州刺使,驻屯小沛(江苏沛县),陶谦病逝后将徐州(江苏徐州)让给刘备,曹操上表推荐刘备做镇东将军,封为宜城亭侯。
后徐州被吕布侵占,刘备依附曹操,在曹操帮助下消灭吕布,公元200年刘备占据徐州,曹操亲自东征,刘备兵败。
刘备逃往青州(山东潍坊北)依附袁绍,曹操攻破袁绍后刘备南下依附刘表,屯兵新野(河南新野),公元207年他“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诸葛亮帮助他联吴抗魏,经赤壁一战获得荆州地区(河南与湖北衔接地区以及湖南北部一带)。
公元211年进驻益州(四川地区),公元212年至公元214年,刘备围攻成都(四川成都),刘璋投降,刘备自称益州牧。
公元219年5月,刘备占领汉中(陕西汉中),7月自立汉中王。
公元221年4月在成都称帝。
公元219年孙权派吕蒙袭击江陵(湖北江陵),荆州守将关羽战败被擒,荆州被孙权全部占领。
刘备于公元221年7月亲自率兵进攻东吴,孙权派陆逊领兵5万抵抗,公元222年6月,两军在猇亭(湖北宜都北)对恃,刘备于彝陵(湖北宜昌东南)到潇亭一带扎营40余座,后被陆逊火烧连营惨败,退守白帝城(四川奉节)。
三国蜀汉开国皇帝刘备的生平

三国蜀汉开国皇帝刘备的生平刘备,字玄德,是汉景帝刘启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也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三国蜀汉开国皇帝刘备的生平,希望大家喜欢!刘备的生平简介刘备是汉景帝的儿子刘胜的后裔,出生于幽州涿郡,家境平穷,与母亲一起卖鞋履为生。
刘备十五岁时,母亲便叫刘备出门求学,与同宗的刘德然以及公孙瓒一起拜在卢植门下学习。
在刘德然父亲的关照下,刘备的生活还算过得去。
在求学期间,刘备交天下豪杰,认识了一帮贤能之士,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刘备参与了镇压农民起义的战争并取得胜利,因此而被封为安喜县县尉,可惜官当了没多久,朝廷又要精简官职,刘备就成了被辞官的一员。
后来又陆陆续续做了几次官,但是都没有做的稳当,这样经历了一段时间,刘备便前去投奔自己的好友公孙瓒。
从投奔公孙瓒开始,刘备才算是正式踏上了发家之路,后来刘备对抗冀州牧袁绍有功,官拜平原国相。
担任平原国相期间,刘备一直礼贤下士,对待普通百姓也是非常和善,因此深的民心。
后来又刺客想要刺杀他,结果都被刘备的真诚相待而感动,最终放弃刺杀行动,向刘备坦白事情而后离去。
不过,虽然得到民心,但是刘备的势力并不强大,后来还被曹操击垮,关羽被擒,最后刘备只能投靠刘表,但此时刘备年纪也不小了,他为年老而事业不成感到叹惜。
不过幸运的是,他三国茅庐请出诸葛亮,从此多了一个谋士,刘备实力如虎添翼。
得到诸葛亮的相助,刘备与孙权联合对抗曹操,最终在赤壁之战中取得完美胜利,从此而奠定了刘备、孙权、曹操三分天下的局势。
此次战役就是刘备大业初成的标志,此后便是一步步进攻,立功并得到土地,最后在曹丕篡汉建立魏国并称帝之时,刘备也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
可惜啊,刘备称帝的时候已经61岁了,可谓是大器晚成,在称帝两年之后刘备病逝,享年63岁,谥号昭烈帝。
这就是刘备的一生,他成就大业之时已经是花甲之年,而帝位没有坐多久就病逝,实在惋惜。
刘备遗言说了些什么国时期,很多名人都留下了有名的遗言,其中不乏逗逼搞笑的比如董卓的“吾儿奉先何在”殊不知吕布才是杀董卓最关键的一环,还有魏延刚吼完“谁敢杀我”就被马岱一刀给砍了,其他有趣的遗言也有不少,其中引起最多人关注的就是刘备的遗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南渡沔水,于定军山与夏侯渊部对峙。刘备采用法正计策,夜袭夏侯渊,黄忠斩杀夏侯渊及赵颙等。曹操只好立刻从长安率兵西征汉中,刘备预言:“曹公虽来,无能为也,我必有汉川矣。”然后凭借汉中天险,谨守壁垒不与曹军交战。曹操用了一个月也难以攻下,逃亡的士兵越来越多,数月后只得无奈退军。而另一方面,刘备遣刘封、孟达、李严等进攻上庸的申耽等将,申耽等将见曹操率军返回中原,逐开城投降。
建安十四年(209),刘琦卒,群下推举刘备为荆州牧。孙权稍畏刘备之势,将其妹嫁给刘备。
建安十五年(210),态度强硬的周瑜病逝于巴丘,孙权欲使刘备为自己挡住曹军,于是在鲁肃的建议下借南郡给刘备。
建安十六年(211),刘璋听从张松建议,派法正邀请刘备入川襄助自己对付张鲁,法正、庞统因劝刘备图取益州。刘备遂留诸葛亮、关羽等守荆州,自将数万步卒入蜀,与刘璋会于涪。期间张松、法正、庞统皆
公元223年四月,刘备病情恶化,从成都招来丞相诸葛亮,以后事、嗣子刘禅、江山托之。公元223年6月10日,刘玄德驾崩于白帝城永安宫,享年63岁。
东汉汉灵帝末年,刘备因起兵讨伐黄巾军有功而登上汉末政治舞台,三顾茅庐后始得诸葛亮辅佐。
汉建安十三年(208年)与周瑜等大胜曹操于赤壁,其后得到荆州五郡,后又夺取益州。夺取汉中击退曹军后,刘备于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自立为汉中王。
魏黄初二年(221年),时曹丕已于220年十月逼迫汉献帝禅让帝位,蜀中又传言汉献帝已经遇害,刘备为了延续汉朝历史,振兴汉朝,完成自己的霸业,遂于成都武担南称帝,年号章武。次年为夺回荆州而伐东吴,结果被吴军火烧连营,损失惨重,退至白帝城托孤。
建安十二年(207),刘备向刘表提出趁曹操进攻乌桓时偷袭许都的建议,刘表没有采纳。刘备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向刘备献上了隆中对。
建安十三年(208),刘表病死,曹操此时亲率大军南下。刘表次子刘琮投降曹操,长子刘琦联合刘备。刘备从新野撤往江夏,路经襄阳时,很多荆州士人投靠刘备,有人劝说刘备抛弃他们,轻骑前进,但刘备说:“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到当阳时,竟有十余万众,辎重数千辆,日行十余里,被曹军追击,大败于长坂,此时恰好遇上前来打探情报的鲁肃,劝说刘备与孙权联合,共同对抗曹操。刘备于是转从汉津港去往夏口,派诸葛亮只身前往东吴游说抗曹。孙权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军率军三万,与刘备并力,在赤壁大破曹军,追到江陵。刘备表刘琦为荆州刺史,迅速夺取荆南四郡,又与周瑜围攻曹仁于江陵。此时庐江雷绪率部曲数万口投奔刘备,大大增加了刘备的实力。
刘备外御贼寇,在内则乐善好施,即使不是身为士人的普通百姓,都可与他同席而坐,同簋而食,不会有所拣择。据说郡民刘平不服从刘备的治理,唆使刺客前去暗杀。刘备毫不知情,还对刺客十分礼遇,刺客深受感动,不忍心杀害刘备,便坦露实情离去。当时黄巾余党管亥率众军攻打北海,北海相孔融被大军所围,情势危急,便派太史慈突围向刘备求救。刘备惊讶的答道:“北海相孔融居然知道世上有刘备!”便立即派三千精兵随太史慈去北海救援。黄巾军闻知援军至,都四散而逃,孔融逐得以解围。后袁绍攻公孙瓒,刘备与田楷东屯齐。
建安二十五年(220),曹操薨,享年66岁。次子曹丕继任魏王之位,其后废汉献帝,建立了魏朝,称魏文帝。当时盛传献帝已经遇害,甚至魏国边境大臣苏则也不知详情,误信流言为献帝发丧。
章武元年(221),刘备追谥刘协为孝愍皇帝,乃于成都继承汉室称帝,立国号为“汉”(史称蜀汉),年号“章武”,任诸葛亮为丞相,许靖为司徒。设置百官,建立宗庙祭祀汉高祖等先帝,蜀汉政权正式建立。
真三国无双5刘备
劝刘备袭杀刘璋,刘备以初来到蜀地,人心尚未信服,不宜轻举妄动为由拒绝。刘璋上表推荐刘备代理大司马,兼领司隶校尉,配给刘备士兵,督白水军,令他攻击张鲁。刘备北至葭萌,驻军不前,厚树恩德以收众心。
建安十七年(212),张松事情败露被杀,刘备于是与刘璋反目。刘备依庞统提出的计谋,召白水军的杨怀到来并将其斩杀,吞并其部队。派黄忠、卓膺率军南下进攻刘璋,占领涪城。
公元223年,蜀汉开国皇帝刘备因病去逝,享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帝。因刘备为汉献帝之叔,故后人称之为刘皇叔。
根据小说《三国演义》的描写,刘备双手过膝,两耳垂肩,身高七尺五寸(合172.5cm)。在书中被作者塑造成为仁民爱物、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人志士。其实历史上的刘备并不是这样的。但是历史上真实的刘备确实也是仁德为怀,感人至深的。
建安六年(201),曹操亲自讨伐刘备,刘备往投刘表。刘表亲自到郊外迎接刘备,待以上宾之礼,遂屯于新野。
建安七年(202),刘表命刘备带军北上,到叶县,夏侯惇、于禁、李典率军抵挡。刘备伪退,设下伏兵,李典觉得有诈乃劝之,夏侯惇不听,被刘备打败,幸好李典及时赶来,刘备军力过少,知道相持下去占不到便宜,于是退军。刘备在荆州数年,自觉老之将至而功业未建,遂有“髀肉之叹”。
建安十九年(214),雒城被围近一年才被攻克,刘备乃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共围成都。时刘备派建宁督邮李恢说降马超。马超来到成都,刘备命他率军屯城北,一时城中震怖。刘备于是派简雍劝降了刘璋,乃领益州牧,启用蜀中诸多人才。
建安二十年(215),孙权派吕蒙袭取荆南三郡,刘备率军五万下公安,与孙权军对峙。后因曹操夺取了汉中令益州受到很大威胁,于是与孙权和解,割江夏、长沙、桂阳给孙权。又遣黄权率兵迎接败北于曹操的张鲁,但张鲁已降曹操。曹操派夏侯渊、张郃屯兵汉中,多次侵犯边界。刘备遂令张飞进兵宕渠,与张郃等于瓦口发生战争,张郃被大败,刘备也还军成都。
此时群下上表刘备被拥戴为汉中王,后还治成都,升任魏延为都督,坐镇汉中。拜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关羽起兵围襄阳,水淹七军,抓住于禁,斩杀庞德,围困曹仁于樊城,自许都以南纷纷响应关羽,一时间关羽威震华夏。不久曹、孙联合,先是徐晃率众击退关羽,羽退回汉水以南,以水军隔绝汉水,襄阳仍然被困。接着吕蒙白衣渡江,劝降南郡守将糜芳、公安守将士仁,兵不血刃占据荆州地界。关羽后方突失,走投无路,最后在临沮被俘后被杀。
建安三年(198),吕布派高顺和张辽进攻刘备,曹操虽派夏侯惇援救,但被击败。沛城最终被攻破,刘备妻子被掳,单身逃走。刘备在梁国国界中与曹操相遇,于是与曹操联合进攻吕布,吕布投降后,刘备力劝曹操杀死吕布。其后刘备与曹操回到许都,被表为左将军。
建安四年(199),车骑将军董承受汉献帝衣带诏,刘备起初未敢加入。后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曹操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刘备心惊,筷子掉落。此事后刘备知道曹操难容自己,遂与董承等人同谋。恰逢当时曹操派刘备与朱灵一起攻击袁术,其后刘备进军下邳,杀徐州刺史车胄,留关羽守下邳,行太守事,自己还小沛。东海昌豨以及诸郡县多从刘备,刘备遂有兵数万,于是北连袁绍抗击曹操。曹操派司空长史沛国刘岱、中郎将扶风王忠往攻,被刘备击退。
章武元年(221),张飞在阆中准备出兵会师江州,准备讨伐东吴。临近出发时,被叛将范疆,张达密谋刺杀。
章武二年(222),刘备为夺回荆州,为关羽、张飞报仇,出兵攻打东吴(兵力不详,演义中称75万,后世通常认为在5~10万之间)。其先,蜀军士气旺盛,势如破竹,先后击破陆逊部将李异、刘阿等。陆逊坚守不战,刘备进军夷陵。两军相持达半年之久,汉军疲惫、斗志松懈。刘备为了使将士不受毒阳暴晒,迁帐于树林中,陆逊趁机采用火攻,封锁江面,扼守彝陵道,全线出击,水陆并进,蜀军大败,刘备在赵云的护送下逃至白帝城,在此驻扎。孙权为持续孙刘联盟,遣使求和,刘备应允。
后来,大将军何进派毌丘毅到丹杨募兵,刘备也在途中加入,到下邳时与盗贼力战立功,任为下密县丞,不久又备于是往奔公孙瓒,被表为别部司马,
汉献帝初平二年(191年),刘备与青州刺史田楷一起对抗冀州牧袁绍,因为累次建立功勋而让他代理平原县县令,后领平原国相。
兴平元年(194),曹操借口为父报仇而再度攻打徐州,徐州牧陶谦不能抵挡,向青州刺史田楷求救。刘备以本部千余人从田楷往救之,也被曹操击败。恰好此时张邈、陈宫叛迎吕布,曹操根据地失陷,于是回兵兖州。陶谦表刘备为豫州刺史,使屯于小沛。
兴平二年(195),陶谦病故,遗命将徐州交与刘备。刘备又得到糜竺、陈登、孔融等人拥戴,遂领徐州牧。此时吕布被曹操打败来投靠,刘备善待礼遇他,让其屯于小沛。
建安十八年(213),刘璋派遣刘璝、泠苞、张任、邓贤、吴懿等在涪阻击刘备,都被刘备打败,吴懿投降。刘璋又派李严、费观统帅绵竹诸军,李严率众投降。刘备军力益强,分军平定各县。同时调诸葛亮、张飞、赵云等率军入蜀。张任、刘循退守雒城,刘备率军进攻,张任出击,被刘备军斩杀,刘循遂坚守不出,庞统率军攻打雒城为流矢所中战死城下。
建安元年(196),曹操表刘备为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袁术率大军进攻徐州,刘备迎击,两军在盱眙、淮阴相持。这时,吕布偷袭了下邳。刘备回军,中途军队溃散,乃收余军东取广陵,为袁术所败,转军海西,困顿至极,得从事东海糜竺以家财助军。于是向吕布求和,吕布让刘备驻军小沛。其后袁术派纪灵领步骑三万攻小沛,吕布也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用“辕门射戟”使两家罢兵。不久,刘备再度召募了万余人的军队,吕布恶之,于是率军进攻小沛。刘备战败,前往许都投奔曹操。曹操表奏刘备为豫州牧,又益其兵,并给与粮草,让刘备屯沛地。其后人称刘备为“刘豫州”。
相关事件
刘备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刘弘之子。早年丧父,母亲以贩履织席为业。十五岁时从师于当世大儒同郡卢植,并结识了公孙瓒。子平日沉默寡言,常以谦虚恭敬待人,只是情感很少表露于外。由于喜欢和豪杰游侠交往,许多年少者都趋附在他身边。
汉灵帝中平元年(184),爆发黄巾起义,刘备因镇压起义军有功被封为安喜县县尉,后来,朝廷有令:如因军功而成为官吏的人,都要被选精汰秽,该郡督邮到安喜要遣散刘备,刘备知道消息后,到督邮入住的驿站求见,督邮称疾不肯见刘备,张飞大怒,捆绑督邮鞭打两百。刘备与关羽、张飞逃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