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创新设计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创新演练:专题7考点4文采与创新]
2014创新设计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创新演练:专题5Ⅰ考点1情节,形象,主题思想

专题五文学类文本阅读Ⅰ小说考点一情节,形象,主题思想(2013·辽宁本溪一中第三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两个感恩节①的绅士欧·亨利①斯塔弗·皮特坐在联合广场喷泉对面人行道旁边的第三条长凳上.九年来,每逢感恩节,他总是不早不迟,在一点钟的时候坐在老地方。
但是,斯塔弗·皮特今天出现在一年一度的约会地点,似乎是出于习惯,而不是出于饥饿。
②皮特一点儿也不饿。
来这儿之前他刚刚大吃了一顿,如今只剩下呼吸和挪动的力气了。
他的衣服当然褴褛,衬衫前襟一直豁到心口,可是夹着雪花的十一月的微风只给他带来一种可喜的凉爽。
因为那顿特别丰富的饭菜所产生的热量,使得斯塔弗·皮特不胜负担。
③那顿饭完全出乎他意料之外。
他路过五马路起点附近的一幢红砖住宅,那里住有两位尊重传统的老太太。
她们派一个佣人等在侧门口,吩咐他在正午过后把第一个饥饿的过路人请进来,让他大吃大喝,饱餐一顿。
斯塔弗·皮特去公园时,碰巧路过那里,给管家们请了进去,成全了城堡里的传统。
④斯塔弗·皮特朝前面直瞪瞪地望了十分钟之后,觉得很想换换眼界。
他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慢慢把头扭向左面。
这时,他的眼球惊恐地鼓了出来,他的呼吸停止了,他那穿着破皮鞋的短脚在砂砾地上簌簌地扭动着。
⑤因为那位老先生正穿过马路,朝他坐着的方向走来。
⑥九年来,每逢感恩节,这位老先生总是来这儿寻找坐在长凳上的斯塔弗·皮特,总是带他到一家饭馆里去,看他美餐一顿。
⑦老先生又高又瘦,年过花甲.他穿着一身黑衣服,鼻子上架着一副不稳当的老式眼镜。
他的头发比去年白一点儿,稀一点儿,而且好像比去年更借重那支粗而多节的曲柄拐杖.⑧斯塔弗·皮特眼看他的老恩人走近,不禁呼吸短促,直打哆嗦.⑨“你好。
"老先生说,“我很高兴见到一年的变迁对你并没有什么影响,你仍旧很健旺地在这个美好的世界上逍遥自在。
仅仅为了这一点幸福,今天这个感恩节对我们两人都有很大的意义.假如你愿意跟我一起来,朋友,我预备请你吃顿饭,让你的身心取得协调。
语文二轮简易通创新演练:专题7考点4文采与创新.doc

专题七考场作文提升指导考点四文采与创新1.(2013·石家庄部分学校高三第一学期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制作一把精美的小提琴,木料的选择是关键。
匠人在选择木料时,非常在意树木年轮的多少。
在他们看来,每棵历经岁月洗礼的大树中都藏着一个精灵,而这个精灵正是一把提琴的灵魂。
选准木料之后,木料要在阳光下风干两年,使其含水率低于10%。
风干的木料被切割成木板之后,会被放入一个黝黑、终年不见阳光的房间,好像大师的闭关修炼,根除杂念,凝聚精魄。
这段静默岁月要持续四到五年。
这样的修炼,极易让人联想到世人眼中的“大器”。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题目自拟;(5)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指津】考生在写作这道材料作文题时,首先要读懂材料,挖掘材料背后的意义。
阅读材料时,抓住材料的不同侧面,可以有不同的立意。
制作小提琴,首先要选材,而并非所有木材都适合做小提琴,据此,可以抓住选材问题,联系任人唯亲、用人不当等社会现象展开议论;匠人们选择木料非常在意树木年轮的多少,会选择那些历经岁月洗礼的大树,据此,可以联想到成大器者要经过长期积淀,不可一蹴而就;砍伐下来的木材要在阳光下风干两年,切割成木板以后要在黑暗里“修炼”四到五年,这样方能制作小提琴,据此,可以立意为成大器者要经受不断的磨炼,忍受漫长的寂寞和孤单;等等。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才缩短了心与心的距离;坐在农家的炕头上,收获的才不只是温暖。
我的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走近你才能读懂你,理解你才能温暖你。
读完上面一段文字,你有什么样的感想?请把所思所想整理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文体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要套作和抄袭。
【立意指津】这道材料作文题的材料,重点在最后一句“走近你才能读懂你,理解你才能温暖你”,考生在写作时,可以此为出发点来思考和立意。
【创新设计 简易通】2014高考语文二轮 专题7 考点5打造亮点,高效增分创新演练

专题七考场作文提升指导考点五打造亮点,高效增分1.(2013·河北石家庄一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人的一生大概只有两万多天。
你是要生活两万多天,还是只生活一天而重复两万多次呢?根据材料所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
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
注意:(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抄袭。
【立意指津】此题有意考查考生对生命意义思考的深度,让高中生思考这样具有深度的问题,或者说近乎哲学性的问题,虽说有些困难,但也不至于无话可说。
参考立意角度:①活好每一天;②每天都做新的自己;③每天进步一点点;④人生拒绝重复,生命在于求新;⑤每日求新,成就一生。
能从这些角度写出有一定深度的精彩作文的考生,实为难得。
2.(2013·山西太原二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老榆树的根,立在村头一角。
它把对黄土地的依恋,给了早春的嫩绿,给了晚秋的金黄,给了落在枝头的鸟,也给了树下酣睡的娃。
年复一年,树成了村庄古老的旗帜,根便是村庄悠久的化石。
展览室里的根,立在红地毯上。
此时,它已被扒光了皮,烘干了最后一滴血,还被涂上了一层漆。
它是被一种畸形的欲望,从土里挖出来摆在了这里,甚至连姿态都屈从于设计者的意志。
它成为人们的玩物,随之被抛进燃烧的炉火。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指津】首先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
第一段中的关键词为“老榆树的根”“对黄土地的依恋”“给了”“旗帜”“化石”等;第二段中的关键词为“展览室里的根”“立在红地毯上”“被扒光”“被涂上”,被“摆”,被“屈从”,被“抛”。
材料的情感和价值指向为正面肯定老榆树的根,以展览室里的根反衬之。
然后进一步解读材料的寓意:从根的角度看,肯定根的无私、博大、奉献、操守,否定根的屈从、屈辱;从人的角度看,否定人的贪欲。
创新设计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课件专题4 理解、分析与概括

目。”据此,古代传说中鸣于岐山、兆示周王朝兴起的神鸟凤 凰,其原型应该是一种形象普通、类似水鸭的短尾水鸟。
那么,普通的短尾鸟“凤”为何在周 代变为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了呢?我 们看到,在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纹饰中, 只有鸟纹而没有凤纹,真正的凤形直到殷商 晚期才出现,而且此时是华冠短尾鸟和华丽 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现,可见“凤” 是由鸟演变而来的。综观甲骨文和商代青铜 器,凤鸟的演变应该是鸟在先,凤在后,贯 穿整个商代的不是凤而是鸟。“天命玄鸟, 降而生商”,在商人的历史中鸟始终扮演着 图腾始祖的重要角色。
《左传》记载郯子说:“我高祖少皞挚 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 名。凤鸟氏历正也,……九扈为九农正。” 凤鸟氏成为“历正”之官,是由于它知天时, 九扈成为“九农正”,也是由于它们带来了 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殷人先祖之所以 “鸟师而鸟名”,应该是由于这些随着信风 迁徙的鸟,给以少皞为首的商人的农业生产 带来了四季节令的消息。 对凤鸟的崇拜起于商代,其鼎盛却在周 代。正是在周代,“凤”完成了其发展程序 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变为神鸟凤凰。 许多历史资料记载了周王室在克商前后对
部分省市文本情况统计 年份 项目 卷别 2013 2012 2011
标题或内容/出 标题或内容/出 标题或内容/出 处或作者 处或作者 处或作者 《〈老子〉的 年代》李学勤 《试论中国凤 化文化的“历 史素地”及其 在文化类型学 上的深层涵义 》何丹
新课标全国卷 Ⅰ 新课标全国卷 Ⅱ
关于科技黑箱 吕乃基《行进 于世界3的技 术》
关于《诗经》 中华书局“知 识丛书”
年份
2013
2012
20出 标题或内容/出 标题或内容/出 处或作者 处或作者 处或作者
2014创新设计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创新演练:专题5Ⅱ考点2结构,思路,句段作用

专题五文学类文本阅读Ⅱ散文考点二结构,思路,句段作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读树邵顺文我们有没有静下心来,认真地看一看我们身边的树?看一看春天的她们,夏天的她们,秋天的她们,冬天的她们?看一看她们的树干,她们的枝条,她们的叶子?看一看她们的花朵,她们的果实?看一看她们在风中,在雨中,在烈日下,在雪中的姿势?我们有没有静下心来,认真地看一看她们的微笑与彷徨,她们的软弱与坚强,她们的疼痛与忧郁,她们的欢乐与忧伤?当我们的眼睛瞄准她们的时候,才会发现一棵树究竟有多少值得我们肃然起敬的地方。
我经常仔细地阅读身边的树,就像阅读托尔斯泰、泰戈尔或者莎士比亚的作品一样。
我知道,世界上无论哪个大师的作品,都没有一棵树伟大。
再丑陋的自然,也比人造的美丽要美丽得多.这是我在读树的时候获得的感受。
那种不加修饰的美,才具备最迷人的气质。
在一棵树的身上,我读到了她的眼神,读到了她的眼睛,我甚至读懂了她的心跳.无论哪一棵树,都让我充满了莫名的感恩。
树是我们任何语言都无法表达的最坚强的性格的纠结,她是倔强之神的代言人。
每一棵树,都努力地把自己的躯干朝向天空伸展.世界上最高的树如此,最低的树也是如此;千年古树如此,刚刚露出芽的树苗也是如此;平原的树如此,山巅的树也是如此.有什么植物,像树木一样生长到天空的深处去?没有,除了树.她们为什么要如此执拗地向天空伸出自己的肢体?我觉得每一棵树都有自己的思想。
她们活着,就是要活出自己的高度,她们是在和天上的星星比高,是在和天上的云朵比高,是在和天上的鸟儿比高.但是,树从来就没有高出过一颗星星,也没有高出过一只鸟.她们没有翅膀,但是他们的心一直在飞翔。
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尊敬么?每一棵树,都在努力地把自己的枝条向四周扩展。
她们要向世界表明自己活着就是要活出自己的广度。
每一棵树,都在把自己的根向地下扎。
她们要向世界表明自己活着就是要活出自己的深度.如果你在意她们,她们就会告诉你活着的道理。
创新设计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课件:专题7 考点5 打造亮点,高效增分

考点五 打造亮点,高效增分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语文阅卷专家的备考建议 2014年参加高考的考生在作文备考方面要注意以下几 点: 1.新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的训练仍然是复习备考的重 点,但“新命题作文”(主要命题形式是“题目+限制”或 “引导语(或阐释语)+题目+限制”)的训练不能舍弃。 2.加强审题训练。审准题是学生作文的第一要事,在 审题上学生要全面理解材料,把握材料的核心含义。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图3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考场作文打造亮点的技巧 高考作文不比平时作文,由于阅卷时间紧任务重,又 因为考生的作文内容和形式往往雷同,阅卷老师一直处于 疲惫状态,这就要求考生作文能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这 样分数就有可能上去了。 要打造好以下几个亮点:(1)以漂亮的卷面“迷住”阅 卷老师的眼;(2)以闪亮的标题“煽起”阅卷老师的情; (3)以靓丽的“凤头”激起阅卷老师的兴趣;(4)以优美的 文笔打动阅卷老师的心;(5)以精彩的“豹尾”勾住阅卷老 师的魂。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以下标题都使用了修辞手法,你能说出它们的妙处吗 ?
“勿以善小而不为”、“绽放心中的玫瑰”、“顺手 一小事,爱心一大步”、“事不关己,贵在管起”、“带 着善良上路”、“您在哪里,我那脸生黑痣的阿姨!”
第五招:巧“嫁”术语
拟题时巧用人们熟悉的行业术语,往往给人耳目一新 的感觉,而且,术语本身就有一定的含义,能使阅卷老师 更容易掌握你的用意所在,如“心灵的审判”(司法)、“ 心灵变色卡”(化学)、“心灵实验报告”(实验)、“催化人 生”(化学)、“生活中的欧姆定律”(物理)、“真空下的加 速度”(物理)等。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一、标题——一枝红杏出墙来 (一)精彩标题的特征 贴切鲜明,新颖生动;简洁凝练,不拖沓冗长;揭示 文章内容或显示文章主旨;耐人寻味,能激起阅读者的阅 读欲望;标新立异,平中见奇;貌似平淡,大巧若拙。 不好的标题常具有以下特征:题目偏离了话题或材料 的限定;题目不新颖,落入俗套;题目过大,很宽泛,没 有针对性;题目与文章内容不符,文不对题。
【创新设计 简易通】2014高考语文二轮 专题7 考点3丰富与深刻创新演练

专题七考场作文提升指导考点三丰富与深刻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曾祖父是个好木匠,他有一句口头禅:“注意了,留一道缝隙!”木工讲究疏密有致,该疏则疏,不然易散易落。
时下,许多人家装修房子,常常出现木地板开裂或挤压拱起的现象,这就是太“丰满”的缘故。
高明的装修师傅则懂得恰到好处地留一道缝隙,给组合材料留足吻合的空间,便可避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想来,我那曾祖父的木匠绝活肯定是在这一点上下足了工夫。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做人、处事以及许多方面也和木匠的工艺原理一样。
请以“留一道缝隙”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立意指津】“留一道缝隙”本质上是给生命留下生长的空间。
很多时候,过于完满也是一种缺憾,正如装修房子时过于“满”的木地板常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一样。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把自己“胀”得满满的,如拉得满满的弓,不给自己的生命留一点点喘息的机会,不仅错过了生活中很多美好的风景,甚至透支了自己的生命,到头来只给生命留下一声叹息。
这道作文题,正是要引导考生适时停下来思考自己的人生,为自己那被安排得满满的生活留一个出口。
写作时,考生可从“为何要留一道缝隙”“如何给生命留一道缝隙”“怎样看待完满和缝隙”等角度进行思考,最好联系自身和现实生活来行文。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综观时下之社会,激进的现代意识正逐渐膨胀,恬静的古典气息已无处寻觅,诗词歌赋让位于流行歌曲,京剧昆剧让位于日剧韩剧。
歌德康德难觅踪迹,言情武侠大行其道。
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各种“文化快餐”、“商品化文化”不一而足……你是怎样看待这些现象的?可就其中一种或几种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选取某一生活片段,形象含蓄地表达你对这一问题的见解。
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立意指津】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
本题材料是关于“经典文化”与“快餐文化”的内容。
考生仔细阅读便可发现,材料中的观点比较明显,即“只见快餐文化难见经典文化”或“经典文化正在消逝”。
2014创新设计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创新演练:专题2 考点3理解与分析

专题二方言文阅读考点三理解与分析(2013·青岛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太公望,东夷之士也,欲定一世而无其主。
闻文王贤,故钓于渭以观之。
伍子胥欲见吴王而不得,客有言之于王子光者,见之而恶.其貌,不听其说而辞之.客请之王子光,王子光曰:“其貌适吾所甚恶也。
”客以闻伍子胥,伍子胥曰:“此易故也.愿令王子居于堂上,重帷而见其手,请因.说之."王子许。
伍子胥说之半,王子光举帷,搏.其手而与之坐;说毕,王子光大说。
伍子胥以为有吴国者,必王子光也,退而耕于野.七年,王子光代吴王僚为王。
任子胥,子胥乃.修法制,下贤良,选练士,习战斗。
六年,然后大胜楚于柏举.九战九胜,追北千里.昭王出奔随,遂有郢。
亲射王宫,鞭荆平之坟三百.乡之耕,非忘其父之雠也,待时也。
墨者有田鸠,欲见秦惠王,留秦三年而弗得见.客有言之于楚王者,往见楚王。
楚王说之,与将军之节.以如秦。
至,因见惠王。
告人曰:“之.秦之道,乃之楚乎?”固有近之而远、远之而近者。
时亦然.有汤武之贤,而无桀纣之时,不成;有桀纣之时,而无汤武之贤,亦不成。
圣人之见时,若步之与影不可离.故有道之士未遇时,隐匿分窜,勤以待时.时至,有从布衣而为天子者,有从千乘而得天下者,有从卑贱而佐三王者,有从匹夫而报万乘者。
故圣人之所贵.,唯时也。
水冻方固,后稷不种,后稷之种必待春。
故人虽智而不遇时,无功。
方叶之茂美,终日采之而不知;秋霜既下,众林皆羸。
事之难易,不在小大,务在知时。
饥马盈厩,嗼[注]然,未见刍也;饥狗盈窖,嗼然,未见骨也。
见骨与刍,动不可禁。
乱世之民,嗼然,未见贤者也;见贤人,则往不可止。
往者非其形心之谓乎?齐以东帝困于.天下,而鲁取徐州;邯郸以寿陵困于万民,而卫取茧氏。
以鲁卫之细,而皆得志于大国,遇其时也。
故贤主秀士之欲忧黔首者,乱世当之矣。
天不再与,时不久留,能不两工,事在当之.(节选自《吕氏春秋·孝行览第二·首时》,略有改动)【注】嗼(mò):静默无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七考场作文提升指导
考点四文采与创新
1.(2013·石家庄部分学校高三第一学期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制作一把精美的小提琴,木料的选择是关键。
匠人在选择木料时,非常在意树木年轮的多少。
在他们看来,每棵历经岁月洗礼的大树中都藏着一个精灵,而这个精灵正是一把提琴的灵魂。
选准木料之后,木料要在阳光下风干两年,使其含水率低于10%。
风干的木料被切割成木板之后,会被放入一个黝黑、终年不见阳光的房间,好像大师的闭关修炼,根除杂念,凝聚精魄。
这段静默岁月要持续四到五年。
这样的修炼,极易让人联想到世人眼中的“大器”。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题目自拟;
(5)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指津】考生在写作这道材料作文题时,首先要读懂材料,挖掘材料背后的意义。
阅读材料时,抓住材料的不同侧面,可以有不同的立意。
制作小提琴,首先要选材,而并非所有木材都适合做小提琴,据此,可以抓住选材问题,联系任人唯亲、用人不当等社会现象展开议论;匠人们选择木料非常在意树木年轮的多少,会选择那些历经岁月洗礼的大树,据此,可以联想到成大器者要经过长期积淀,不可一蹴而就;砍伐下来的木材要在阳光下风干两年,切割成木板以后要在黑暗里“修炼”四到五年,这样方能制作小提琴,据此,可以立意为成大器者要经受不断的磨炼,忍受漫长的寂寞和孤单;等等。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才缩短了心与心的距离;坐在农家的炕头上,收获的才不只是温暖。
我的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走近你才能读懂你,理解你才能温暖你。
读完上面一段文字,你有什么样的感想?请把所思所想整理成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要求:文体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要套作和抄袭。
【立意指津】这道材料作文题的材料,重点在最后一句“走近你才能读懂你,理解你才能温暖你”,考生在写作时,可以此为出发点来思考和立意。
题目要求考生写自己的感想,考生也可跳出材料,从自己从材料中得出的感悟或思考出发行文。
总体而言,本题的立意角度和材料选择的空间都是很大的,为考生施展才华提供了很好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