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带热连轧硬度前馈控制系统的应用研究0

合集下载

板形自动控制在热连轧中的应用

板形自动控制在热连轧中的应用
第 5期 ( 总第 1 8 0期 ) 2 0 1 3年 l O月
机 械 工 程 与 自 动 化
M ECHANI CAL ENGI NEERI NG & AUT( ) M ATI ( ) N
NO .5 Oc t .
文章 编 号 : 1 6 7 2 — 6 4 1 3 ( 2 0 1 3 ) 0 5 — 0 2 0 8 — 0 2
置 主要是 利用 传感 技 术来 实 现 对 带 钢 板 形 的检 测 , 板 形 检测 主要 分两种 : 测 量 带 材横 向 张力 分 布 的 隐 含板 形 和测量 带材 表 面波浪 度 的宏 观 波形 。热 轧过程 中使 用 的检测 装 置 以测 量宏 观 板 形 为 主 , 目前 钢 铁 公 司采 用 较 多的是 激光板 形仪 。 1 板 形控 制 系统构 成 带 钢热 连轧 板 形 质 量 控 制 的 区 域 主 要 是 在 精 轧 区, 在精 轧 区域 的出 口安装 凸度 仪 和平 坦 度 仪 是 保证 板 形控制 的关 键 。 目前 , 热 连轧 生 产 线 大 多 采 用 四辊 六 机架 连轧 机组 , 对 于每 个 机 架来 说 都 具 备 正 负 弯 辊 和窜 辊 的 功 能 。 系 统 设 定 弯 辊 力 的 最 大 调 节 值 达 4 0 0 0 k N, 机架 F 1 、 F 2 、 F 3的 最 大 窜 辊 量 为 1 5 0 mm, F 4 、 F 5 、 F 6的最 大 窜 辊 量 为 2 0 0 mm。弯 辊 控 制是 动 态 板形 调控 的重要 手段 , 凸度 控制 、 平坦 度控 制 为反馈 的辅助 手段 。 板 形控 制程序 根 据其 系统 结 构 图设 计 编 写 , 如 图 1 所示 。该 系 统 中 主要 包 含 板 形 设 定 、 弯辊 力 前 馈控 制、 弯辊 力正 弯与 负 弯控 制 、 凸度 仪 的反 馈 闭 环 控 制 、 平 坦度 的反馈 闭环 控 制 、 板 形 与板 厚 的解 耦 控 制 等 手 段 。其 中板 形设定 主要 是 由操 作 人员 根据 客户 的 生产 要求, 按 已设 计好 的数 学模 型计算 设定 , 以达 到工艺 要 求 。弯辊 力 前馈控 制 的 目的主要 是对 带钢 在轧 制生 产 中的轧 制力 波动进 行预 控制 。 凸度反馈 控 制 与平坦 度 闭环 反馈 控制 是 为了得 到理 想板 形 的一种 精 细控制 手

安钢热连轧板型控制系统攻关

安钢热连轧板型控制系统攻关

安钢热连轧板型控制系统攻关一、攻关的背景和意义热连轧板型控制系统是指通过控制轧机工作过程中的参数,使板材在轧制过程中达到预期的板型要求。

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产品品质,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而安钢在攻关热连轧板型控制系统的过程中,旨在提高产品的板形精度和一致性,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轧制成本,满足市场对高品质钢材的需求。

二、技术的难点和挑战在热连轧板型控制系统的攻关过程中,安钢面临着多方面的技术难点和挑战。

需要解决轧机设备的控制精度不高、板形控制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还需要克服板材温度、厚度、形变等因素对板型控制的影响,提高板材的成型精度和一致性。

还需要提高轧机的自动控制水平,实现轧机工作过程参数的自动调节和优化。

三、攻关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为了解决热连轧板型控制系统的难点和挑战,安钢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和方法。

对轧机设备进行改造升级,提高设备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加强板材成型过程中的温度、厚度、形变等参数监测和控制,利用先进的传感器和控制算法实现板型控制的精确度。

还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数据分析和预测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提前预测板型控制的关键参数,实现轧机工作过程参数的自动优化。

四、攻关取得的成果和效果经过长期的攻关和努力,安钢在热连轧板型控制系统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和效果。

在产品的板形精度和一致性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提升,产品的成型质量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生产成本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降低,生产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得到了有效的增强,市场占有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五、下一步的工作和展望虽然在热连轧板型控制系统的攻关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效果,但是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下一步,安钢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轧机设备的改造升级,进一步提高板型控制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

还将加强数据分析和预测系统的建设,引进更先进的控制算法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热连轧板型控制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展望未来,安钢的热连轧板型控制系统将不断迈向更高的水平,为钢铁生产的科学化和智能化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热连轧厚度控制系统建模与优化研究的开题报告

热连轧厚度控制系统建模与优化研究的开题报告

热连轧厚度控制系统建模与优化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热连轧是现代钢铁生产中重要的工艺之一,它具有高效、节能、高品质的特点。

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热连轧生产线的大规模、高速度、高精度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在连轧厚度控制方面进行研究,不仅能提高热连轧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和质量,而且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二、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建立热连轧厚度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优化,以达到提高控制精度和生产效率的目的。

三、研究内容本文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热连轧厚度控制系统的原理和组成通过对热连轧生产线的分析,阐述其厚度控制的原理和基本组成。

2、热连轧厚度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构建通过对热连轧厚度控制系统的核心控制单元进行建模,分析其动态特性和稳定性,得出数学模型。

3、热连轧厚度控制系统的参数识别根据实际生产中的数据,通过参数识别,得到数学模型的参数。

4、热连轧厚度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设计根据数学模型和参数识别结果,设计热连轧厚度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

5、热连轧厚度控制系统的优化研究结合控制策略,对热连轧厚度控制系统进行优化研究,以达到提高控制精度和生产效率的目的。

四、研究意义本文的研究成果将为热连轧厚度控制系统的控制和优化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同时,本文的研究结果将能够提高热连轧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从而为钢铁工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五、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数学建模的方法,通过对热连轧厚度控制系统的分析,建立其数学模型。

同时,本文将采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验证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并进行优化研究。

六、研究预期结果本文的预期结果包括:1、热连轧厚度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热连轧厚度控制系统的参数识别结果。

3、热连轧厚度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设计。

4、热连轧厚度控制系统的优化研究结果。

七、论文结构本文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第二章:热连轧厚度控制系统的原理和组成第三章:热连轧厚度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构建第四章:热连轧厚度控制系统的参数识别第五章:热连轧厚度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设计第六章:热连轧厚度控制系统的优化研究第七章:研究结论和展望。

带钢热连轧建模与优化控制研究的开题报告

带钢热连轧建模与优化控制研究的开题报告

带钢热连轧建模与优化控制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带钢热连轧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加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钢铁行业中。

热连轧不仅能够提高带钢的机械性能和表面质量,还可以节省能源和生产成本。

然而,由于热连轧过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材料性能、轧制参数等,因此热连轧过程的参数优化和控制是一个非常复杂和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值模拟技术的发展,热连轧的建模和优化控制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热连轧过程中发生的热力学变化、塑性变形、相变等各种复杂机制。

然后,利用优化算法来寻求最佳的轧制参数,以实现最优的轧制效果。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研究的目标是建立带钢热连轧的数学模型,并开发基于模型的优化控制算法,以实现热连轧过程中的参数优化和控制。

具体来说,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带钢热连轧过程进行建模,分析不同因素对热连轧过程的影响,建立数学模型;2.开发基于模型的优化控制算法,通过优化算法确定最佳的轧制参数;3.对热连轧的实验进行设计与开展,收集热连轧数据,利用数据进行模型修正和算法优化;4.评估模型和优化算法的性能,通过仿真实验验证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和技术路线包括:1.数据收集和处理方法:通过实验获取热连轧的数据,并进行数据清洗和处理,以便用于建立数学模型和进行算法优化;2.数学建模方法:以热力学、塑性变形和相变等基本机理为基础,建立带钢热连轧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3.优化控制算法:根据数学模型和实验数据,开发基于优化算法的控制策略,以实现最佳的轧制效果;4.仿真实验:通过仿真实验验证模型、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并利用仿真结果优化模型和算法。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1.提高热连轧的轧制效率和轧制质量,节约能源和生产成本;2.深化对热连轧过程中复杂力学行为的理解,揭示热连轧过程中的机制和规律;3.开发基于模型的优化控制算法,为工业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4.提高国内热连轧技术水平,推动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

安钢热连轧板型控制系统攻关

安钢热连轧板型控制系统攻关

安钢热连轧板型控制系统攻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钢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我国的工业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热连轧板型控制系统作为钢铁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板型的控制和调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为了提高产能和产品质量,安钢对热连轧板型控制系统进行了攻关,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技术突破,为公司的发展和钢铁行业的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热连轧板型控制系统的现状热连轧板型控制系统是钢铁生产中的重要一环,它主要负责对轧制过程中的板型进行控制和调整,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达到要求。

目前,安钢的热连轧板型控制系统整体水平较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水平不够高:虽然安钢的热连轧板型控制系统在国内处于较领先地位,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在一些关键技术上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2. 制造成本较高:目前,热连轧板型控制系统的制造成本相对较高,导致了生产成本的增加,影响了公司的竞争力。

3. 环境友好性不足:热连轧板型控制系统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等环保问题亟待解决。

针对以上问题和挑战,安钢钢铁集团决定对热连轧板型控制系统进行攻关,以提高技术水平、降低成本、提升环保性能,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攻关目标和意义为了推动热连轧板型控制系统的升级换代工作,安钢确定了以下攻关目标和意义:1. 提高板型控制精度:通过技术改进和设备升级,提高板型控制精度,降低产品变形率,提升产品质量。

2. 降低制造成本: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能耗和原材料消耗,降低制造成本。

3. 提升环保性能: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废气、废水排放,提升系统的环保性能,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攻关过程中,安钢将充分发挥技术研发团队的作用,借助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加大研发投入,努力攻克关键技术难题,为热连轧板型控制系统的升级换代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三、攻关内容和方案1. 技术改进方案:安钢将重点围绕板型控制精度、设备稳定性和可靠性等方面展开攻关工作。

板带轧机AGC自动控制系统研究

板带轧机AGC自动控制系统研究

板带轧机AGC自动控制系统研究作者:谭柱花来源:《科教导刊》2012年第03期摘要自动厚度控制(AGC: Automatic Gauge Control)功能的目的是通过精轧机压下机构的调整以及其他一些补偿措施,消除在轧制过程中沿带钢长度方向因各种原因产生的带钢厚度偏差,保证精轧成品带钢纵向(沿中心线)厚度满足精度要求。

关键词自动厚度控制补偿措施带钢精度要求中图分类号:TP2 文献标识码:AResearch on Strip Mill AGC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TAN Zhuhua(Yunnan Yuxi Emerging Steel Co., Ltd., Yuxi, Yunnan 653100)Abstract Automatic gauge control ( AGC: Automatic Gauge Control ) function is designed by the finishing mill screwdown adjustment as well as a number of other compensation measures, eliminate in the process of rolling along the length of the strip direction for various reasons the strip thickness deviation, ensure finish rolling strip longitudinally ( along the center line ) thickness to meet the accuracy requirementsKey words automatic thickness control; compensation measures; strip steel; accuracy1 AGC控制原理1.1 带材厚差产生的原因带材厚度发生变化的原因可以归结为由轧件产生的、由轧机产生的、轧制工艺状态变化造成的、以及轧机操作引起的几大类。

带钢热连轧卷取温度控制与系统实现的开题报告

带钢热连轧卷取温度控制与系统实现的开题报告

带钢热连轧卷取温度控制与系统实现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带钢热连轧过程中,卷取温度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

在热连轧卷取过程中,钢板经过多道辊道轧制达到预定的厚度和宽度尺寸,紧接着卷取将钢板卷至卷芯内,同时通过定向冷却实现钢板快速冷却,控制所达到的冷却速度和温度梯度,从而获得良好的冷变形组织结构。

因此,控制卷取温度对于保证产品性能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带钢生产线使用的高效连铸热轧机组,生产效率高,对卷取温度的要求也更加苛刻,因此需要一种高效、精确的卷取温度控制方法来保证高品质的产品出厂。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采用先进的控制技术,结合现代化的测量仪器和控制器,设计建立一套适用于带钢热连轧卷取温度控制的系统。

该系统可实现对于带钢卷取过程中温度变化的实时监测和控制,以保证产品出厂质量。

三、研究内容1. 热连轧卷取过程中的温度控制理论和技术研究;2. 卷取过程中的温度测量方法和仪器选型;3. 卷取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4. 系统实验和数据分析。

四、研究方法1. 理论研究通过查阅文献、分析现有技术和理论知识,对卷取温度控制技术进行梳理和总结。

2. 实验研究通过实验,探究卷取温度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并建立温度控制数学模型。

将温度控制数学模型应用于系统设计中,验证其在控制效果和实时性上的可行性。

3. 数据分析分析实验数据,评价温度控制系统的性能和优化方向,为进一步完善系统提供数据支持。

五、研究意义带钢热连轧卷取温度控制的研究对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立一个高效、实时、稳定的卷取温度控制系统,可以大大提高生产线能力、减少废品率,同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轧机控制系统性能评估在带钢厚度和板形控制方面的应用

轧机控制系统性能评估在带钢厚度和板形控制方面的应用

轧机控制系统性能评估在带钢厚度和板形控制方面的应用Performance assessment of control systems in rolling mills – application to strip thickness and flatness controlMohieddine JelaliDepartment of Plant and System Technology, Betriebsforschungsinstitut (BFI)VDEh-Institut für Angewandte Forschung GmbH, Sohnstr. 65, D-40237 Düsseldorf, Germany摘要:这篇文献将控制系统性能监测(CPM)技术带入了一个它从未进入过的工业领域——金属加工领域,在这个领域里前人的研究成果并不是很多。

金属加工行业对提高控制器性能比较感兴趣,本文展示了如何在在这个领域里寻找尚未发现的机会来提高控制器的性能。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予以考虑特殊的方面,包括在线非连续性能评价,基于时间和长度的评估以及振动诊断。

本篇论文提供了两个关于对冷连轧机控制系统性能评价的工业研究案例:(1)前馈/反馈带钢厚度控制器;(2)带钢平坦度内建模型控制器。

通过分析常规操作数据可以得到性能监测指标——最小方差指数和振荡指数,进尔提出改进措施。

一种用于计算和显示系统性能指数的的监测工具被开发出来,经过修改在这个领域得到了应用。

结果表明对个别的产品生产来说调整厚度反馈控制器能够更好的抑制来料厚度扰动。

平坦度控制器的性能是令人满意的,因此不需要采取措施。

关键词:控制系统性能监测;Harris指数;前馈/反馈控制;方差分析;带钢厚度控制;带钢板形控制1、说明为了在获得高质量产品同时减少工业中对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迅速的发现并解决过程控制中的故障和明确改进方向是必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带热连轧硬度前馈控制系统的应用研究摘要热连轧带钢厚度精度一直是提高产品质量的主要目标,它主要取决于精轧机组。

现代热连轧精轧机组都装备有自动厚度控制系统(AGC),它用来克服带钢工艺参数波动对厚差的影响并对轧机参数的变动给予补偿。

AGC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对带钢全厂进行厚度控制以保证带钢的厚度精度及其百分比。

为进一步提高带坯全长厚控制精度及控制品质,针对以反馈为主的“经典”控制策略的不足,通过对带钢温度波动对出口厚度“重发性”影响的分析,提出了硬度前馈自动厚度控制方案。

对各机架实施前馈控制后,其作用是减少温度变化对板厚和带钢平直性能的影响。

前馈的最大优点是控制上不存在滞后,尤其是对于突发性成分所导致的厚度变化最为有利。

对突发性的头部鼓包,本体水印及尾部尖峰,前馈比反馈好。

前馈控制对活套的扰动比反馈好。

前馈可以对主速度采用提前补偿以克服主传动响应低于压下的问题。

关键词:热连轧带钢;硬度前馈KFF-AGC;计算机控制Hot strip rolling hardness feedforward control system applicationAbstractHot Strip thickness accuracy has been improving product quality is the main objective, which mainly depends on the mill. Modern hot rolling mill is equipped with an automatic thickness control system (AGC), It used to overcome the technical parameters strip thickness fluctuations of the impacts of changes in the parameters of Mill compensation. AGC the main task is to strip the whole factory to ensure control of the thickness of the strip thickness and the percentage accuracy. To further enhance the long strip thickness control precision and control quality, response to feedback of the "classic" control deficiencies, Through the strip temperature fluctuations in the export thickness "re-issued" impact analysis the hardness feedforward automatic gauge control program. On the rack before feedforward control, whose role is to reduce the temperature of strip thickness and flatness performance. Feedforward control of the biggest advantages is there is no lag, especially for the unexpected elements lead to changes in the thickness of the most favorable. Sudden right on the head drum kits, bulk watermark and the tail rush, feedforward than good feedback. Feedforward control of the disturbance Looper than good feedback. Feedforward can be used to speed ahead of the main compensation to overcome the main drive below the pressure in response to the problem.Keywords : Hot Strip; Hardness feedforward KFF - AGC; Computer Control目录1 绪论 (1)1.1 选题背景及目的 (1)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2)1.4 课题研究的内容.............................................................................. 3 2 硬度前馈自动厚度控制理论基础 (4)2.1 弹跳方程 (4)2.1.1弹跳模型基本概念 (4)2.1.2弹跳模型的建立 (5)2.2硬度影响系数的确定...........................................................................7 3 硬度前馈控制系统 (11)3.1自动厚度控制(AGC ) (11)3.1.1厚度在轧机中的重要性 (11)3.1.2厚差产生的原因 (11)3.2 硬度前馈AGC 的提出 (11)3.2.1反馈AGC 的优缺点 (11)3.2.2 前馈AGC 概述 (13)3.2.3硬度前馈自动厚度控制系统KFF —AGC (13)3.3硬度控制理论 (14)3.3.1硬度波动对厚度影响的重发性 (14)3.3.2 硬度的提取 (15)3.3.3 KFF-AGC 的实施方案 (17)4 应用研究 (19)4.1i S 的计算 (19)4.2应用研究.......................................................................................19 结论......................................................................................................24 致谢......................................................................................................25 参考文献 (26)1 绪论1.1 选题背景及目的本课题是以鞍钢2150板带热连轧工程项目为背景,以鞍钢1700热轧现场为实验平台,使用先进的控制策略,力争做到控制算法上的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使其能在2150精轧机组上有所应用。

带钢热连轧生产是目前应用计算机控制最为成熟的一个领域,其控制范围包含了整个生产过程,从加热炉入口,甚至从连铸出口开始到成品库,包括了轧制计划,板坯库管理,数学模型,设备控制和质量控制以及(电气及液压传动)数字控制等各个层次。

它涉及到压力、速度、流量、温度大量物理参数以及弹性变形、塑性变形、热力耦合等复杂过程、工件内部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变化等多方面的问题。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随着钢铁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高质量、高产量、高成材率、低成本已经成为现代钢铁企业得以生存的必备条件。

这就要求企业采用先进工艺、先进设备、先进的控制策略来完善控制系统。

板带轧制技术的进步与机电装备和控制理论进步直接相关,但更为重要的是板带轧制过程本身规律的认识和应用,五十年代初英国钢铁协会发明弹跳方程并应用板带控制技术的一次飞跃点,它由可测的轧制压力和辊缝计算出轧件厚度,控制模型将弹跳方程线性化消除了辊缝零点等变化的影响,大大提高了板带轧机的控制水平。

随着对产品精度要求的提高,弹跳方程要精确与预报厚度就会发生困难,因为轴承油膜厚度,轧辊热膨胀和磨损等是难于精确预报的,所以进一步发展了流量测厚方法,流量测厚及相应的控制技术在冷连轧机上的推广应用使厚控精度又进一步提高。

70年代初期,张进之独立提出了连轧张力理论,建立了动态与静态的张力解析表达式,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了张力测厚公式,并提出了独特的冷连轧机自动厚控系统数学模型。

70年代以来,美国、西德、日本冷连轧自动厚控系统的研制事实上均先后采用了相类似的理论。

张进之用自己的理论对武钢、宝钢两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冷连轧机厚控系统进行了深入地分析,验证了他所提出的连轧理论的正确性,并提出了用张力AGC消除成品厚差的具体可行的改进意见。

而宝钢在复杂设备上实现的穿带、正常轧制和脱尾过程的三种控制方法,可以用张进之提出的动态设定型变刚度厚控方法实现,从而可以在较简单的设备条件下达到宝钢的控制水平,这以被张进之在东北轻合金厂等多台轧机的时间所证实。

建国后,我国热轧带钢生产取得了长足的进步,50年代利用引进技术建设了鞍钢1700mm而扎带钢能够轧机;利用国产技术建设了本钢1700mm热扎带钢轧机;80年代,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对鞍钢、本钢两套热轧带钢轧机进行了改造,并建设了世界一流水平的宝钢2050mm热扎带钢轧机[1]。

日本在建设新钢铁厂的过程中,以带钢热连轧机的大型化为背景,采用了大型高炉和纯氧顶吹转炉,极大地扩大了钢铁生产能力,对日本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2]。

1.3课题研究的意义热轧带钢厚度精度一直是提高产品质量的主要目标。

在板带钢轧制中,减少板带钢的厚度偏差,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成本,是满足用户要求的重要条件。

开发厚度自动控制系统就是为了减少板带钢的纵向厚度偏差,提高其厚度精度。

正因为如此,厚度设定模型及自动厚度控制(AGC)一直是热轧带钢自动化首先实现的功能。

AGC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对带钢全长进行厚度控制以保证带钢的厚度精度及其百分比。

由于实际轧制过程的复杂性、控制对象的非线性、时变性,单纯的AGC控制系统都不能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

在鞍钢1700热轧现场上采用综合AGC控制策略,将先进的控制技术引入轧制生产中,无疑为传统AGC控制技术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

这里所述的AGC是指广义AGC,包括本体控制、带头、带尾及水印的控制,因此包括了以下各子功能:偏心补偿、快速监控FMN、硬度前馈KFF-AGC、压力反馈AGC、监控AGC。

90年代以来,各新建及改建的热轧厂厚度控制精度及其百分比都有明显提高,除了采用液压压下外,在控制策略上增加了“TAPER”头及FFF-AGC等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