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保健教学大纲
西医诊断学教学大纲

1、【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中医诊断学》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研究如何诊察病情,辨别病证的一门学科。
《中医诊断学》的教学内容有绪论、四诊、辨证、综合运用四个部分,主要内容为诊法与辨证。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具备一定诊察病情、辨别病证及书写病案的能力,为今后学习中医各门临床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因此,它是一门衔接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和临床各科的桥梁课程。
2、【课程教学要求】《中医诊断学》课程的教学时数为108(其中课堂讲授81学时,临床见习27学时),教学中应注意理论教学和直观教学及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图表、模型、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适当进行病例分析讨论,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在完成了课堂教学的二分之一的内容后,可适当安排临床示教与见习,以便及时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临床见习中要注意诊法、辨证与病案书写等基本技能的训练。
绪论一、掌握中医诊断学、诊法、症、证、病、辨证、辨病、病案等概念的含义。
掌握中医诊断学的基本法则。
二、熟悉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主要内容。
三、了解中医诊断的发展概况。
四诊第一章望诊一、熟悉望诊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二、掌握得神、失神、假神的观察要点、典型表现与临床意义;熟悉少神与神乱的常见表现及其病机。
三、掌握常色和病色的特征及临床意义。
四、熟悉望形体、望姿态的基本内容。
五、熟悉望头面、颈、五官、九窍与皮肤的基本内容。
六、熟悉望小儿食指络脉的方法及食指络脉的特征与主病。
七、熟悉望排泄物、分泌物的基本内容。
八、了解舌与脏腑的关系及舌诊原理;掌握正常舌象与异常舌象的识别及常见异常舌质与舌苔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第二章闻诊一、熟悉正常声音的高低、强弱、清浊等变化的临床意义。
二、掌握各种病变声音的概念和临床意义.三、了解病体、排出物异常气味及病室气味的临床意义。
第三章问诊一、熟悉问诊之目的和意义;掌握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掌握问诊的内容: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生活史,家族史。
★★儿童保健学大纲

温州医学院儿童保健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学方向)温州医学院教务处编2008年7月《儿童保健学》课程教学大纲(child health care)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课程总学时(理论16学时/实践12学时)周学时(理论1.5学时/实践4学时)学分:1.5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学方向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见下表):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表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正常儿童的神经心理发育、体格发育规律和常见的营养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熟悉:小儿营养的特点和正确的喂养方法了解:生长发育偏离和儿童保健的管理3、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本门课程是儿科学的分支,也是预防医学的分支。
儿童保健涉及儿童的发育行为、营养、健康促进和疾病管理,儿童保健既要面对正常的儿童,又要面对疾病状态下的儿童。
因此必需了解各个专科疾病的诊治常规儿童保健与儿童神经、内分泌和康复等专业的关系尤为密切。
4、推荐教材及参考书:《儿童保健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实用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5、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闭卷考试,百分制,成绩由实验成绩(20%)与卷面成绩(80%)合成,总评60分及格。
6、实践教学内容安排:营养性疾病托儿所或幼儿园生长发育评价参观妇幼保健机构的管理二、教学内容纲要第二章生长发育第八节小儿神经心理发育一、目的要求:(一)掌握大运动发育;(二)熟悉细运动和语言的发育;(三)了解神经系统的发育;了解小儿心理活动的发育;了解运动发育规律,影响心理发育因素;了解神引以为戒理发育评价。
主要内容:(一)重点讲解运动发育,结合介绍感知、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发育。
(二)一般讲解小儿神经系统发育。
一般讲解儿童心理发育的影响因素和评价。
第八节神经心理发育偏离一、目的要求:(一)掌握智力低下的诊断标准和干预措施。
掌握儿童多动综合征的诊断和干预措施。
(二)熟悉儿童学习困难和行为问题。
二、主要内容:(一)智力低下的诊断标准、病因及干预措施。
保健课程学习教学大纲纲要

保健课教课纲领1、教课的目的和任务:(1)依据《全国一般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课指导纲领》规定,保健课是为患有慢性疾病、身体有残疾或身体异样的学生开设的必修课。
(2)保健课的目的是学习、掌握保健痊愈基本知识,逐渐伐节生理功能,改正体格缺点,痊愈疾病,使学生成为品学兼优、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材。
(3)依据我院教课条件,联合病残学生的详细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保健痊愈教课,并着重理论与实践相联合,使学生掌握保健痊愈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技巧。
2、教课要求(1)凡因病残、有慢性疾病或身体异样等而要求参加保健班学习的学生,一定提第一版面申请,并连同相关医疗证明到体军部办理审批手续。
(2)获准参加保健班学习的学生修业要求同一般班,学生一定经过理论和实践考试获得成绩。
(3)保健课最高成绩为70分。
(4)参加保健班学习的学生《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能够申请免测。
3、教课时数及分派学期百分类学时一二三四共计比别内容体育基础理论知识2242.8 %基保健理论1616141460保健体操2242.8 %本保健痊愈运动2244128.3 %教软式排球885.6%推拿按摩1061611.1%材养生保健法222285.6%太极拳8142215.3%采纳教材灵巧422216.9%共计36363636144100%A4、基本教材(1)保健理论教材①医疗体育的基础理论知识、医疗体育的定义和对象、医疗体育的发展史、医疗体育的特色和实行原则、医疗体育的实行方式体育保健痊愈的基本理论、体育保健与痊愈、体育保健痊愈的特色和作用、体育保健痊愈的指导内容和方法③体育保健康还原理、经络学说原理、常用的取穴方法、三十个常用穴位推拿按摩基本理论及手法、观点B、推拿按摩基本技术C、十八种常用按摩手法、保健按摩施术方法传统体育养生保健、太极拳保健B、养生保健十二法C、简略按摩养生法⑥运动与心理保健痊愈、运动与健康、青少年的运动与健康C、运动与心理健全、健康生活设计与娱乐、音乐与健康体育保健痊愈测定评论、身体形态的评论、身体机能的评论、身体素质的评论纲领规定基础课的体育基础理论(2)实践教材①医疗保健体操②推拿按摩手法操作③保健痊愈运动④软式排球传球、垫球练习⑤养生保健十二法⑥六字诀吐纳法⑦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5、采纳教材(1)按摩的基本知识①人体概括②骨骼构造知识③关节构造知识(2)按摩的基本技术①望诊的初步知识②排除五种常有身体不适症的按摩方法③常有运动伤病保健痊愈6、教课建议(1)考虑到保健班学生个人的身体状况不一样,所以在教课过程中要采纳区别对待,特别是肢残学生的术课教课、练习、考试和评分标准都要合理拟订。
养生教学大纲

《医学养生》教学大纲课程简介教学内容(一般不多于200字)养生就是祛病延年。
目前书店内所见到的相关书籍大部分都是《中老年养生》之类,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养生实际上是一个从小就要开始的事,我们可以用禾苗的生长来比喻人的一生。
禾苗在生长初期如果茁壮的话那么以后的生长就更加顺利了,产量也会更好!本课程主要是通过传授医学知识,主要是常见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癌症等;胃肠、肝、肾、生殖系统疾病等。
)的发生与防治原则。
从而让学生能够很好的自我保健,达到养生的目的。
修读专业:校选课(全校各专业)先修课程:教材:《珍惜自己的21堂养生课》(周文泉、高思华主讲青岛出版社 2003年版)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在学科、专业中的地位、性质及教学任务)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养生概念,认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及养生保健的作用。
从而使他们在将来的工作生活中有一个良好养生理念,以更好的身心状况面对人生。
本课程着重从常见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癌症等;胃肠、肝、肾、生殖系统疾病等)讲授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及防治原则。
使学生将来能够正确面对这些疾病,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学完本课程后,对学生的教学要求)对养生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撑握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和治疗方法。
在实际的工作、生活中能够体会到养生对身体健康的积极意义。
三、修读专业全校选修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本课程与先修课程、后续课程或相关课程的关系,以及对先修课程的要求)本课程与生物相关专业有一定联系,要求对医学感兴趣。
但是对专业课要求并不高。
所以也可以作为文科类选修课程。
五、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写明每章节所讲授内容的教学安排、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
教学要求按从高到低分掌握-A、理解-B、了解-C三种,格式如下,作业安排及要求写在相应的章节之后)第一章绪论(3学时)(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养生的真正意义和内涵,认识目前养生观念的一些误区 (A)。
医学常识教学大纲

医学常识教学大纲一、课程任务《医学常识》是中等职业教育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主要内容是医学专业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医学的基本常识,基本的急救技能,生理的基础知识,熟悉医院的急救基本流程,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学生生活中的基础应用奠定好基础。
二、课程目标1、掌握CPR、中暑、溺水、外伤等紧急事件的处理方法及流程。
2、熟悉血液性疾病的相关知识。
3、了解营养与保健方面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课时分配教学内容理论学时数实践合计一、CPR二、生命体征及测量方法三、中暑四、触电五、溺水六、外伤处理七、血液传播疾病预防八、营养与保健12224444122224444合计23 1 24四、教学内容和要求五、大纲说明(一)适用对象与参考学时本教学大纲主要供中等职业教育初级教学适用。
总学时为2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3学时,实践教学1学时。
(二)教学要求1、本课程对理论部分教学要求分为掌握、熟悉、了解3个层次。
掌握:指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有较深刻的认识,并能综合、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用紧急事件。
熟悉:指能够领会基本的涵义,解释有关的疾病知识。
了解:指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有一定的认识,能够记忆所学的知识要点。
2、本课程重点突出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在实践技能方面分为熟练掌握、学会2个层次。
熟练掌握:能独立、正确、规范的完成工作所必须的实践操作,并能对要点做概括性描述。
学会:在教师的知道下,能正确完成基本的实践操作。
(三)教学建议1、本大纲大力求体现当前职业教育“岗位需求”、“就业导向”、“运用实践”等特点,努力与实际运用相结合,着重提高中职学生的实践能力。
2、课堂理论教学应突出相关医学常识的基本特点,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积极采用丰富、有效的教学手段,多组织学生开展必要的病例分析、分组实践等活动,注意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手段,以启迪学生思维,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3、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应通过平时测验,提问及考试、考核等多种形式,促进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大纲中医学

教学大纲中医学一、课程简介中医学是一门涵盖了广泛领域和理论的学科,它致力于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本课程将通过系统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帮助学生对中医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二、课程目标1、掌握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2、熟悉常见疾病的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法;3、了解中医养生保健的基本知识和方法;4、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方式和临床实践能力。
三、课程内容1、中医学基本理论: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基本概念和理论;2、中医诊断学: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方法和常见疾病的中医诊断;3、中药学:介绍常见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及用法用量;4、方剂学:介绍常见方剂的组成、功效及临床应用;5、中医内科学:介绍常见内科疾病的中医诊断和治疗;6、中医外科学:介绍常见外科疾病的中医诊断和治疗;7、中医妇科学:介绍常见妇科疾病的中医诊断和治疗;8、中医儿科学:介绍常见儿科疾病的中医诊断和治疗。
四、课程安排本课程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
理论部分包括以上所有内容,实践部分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方法和常见疾病的中医诊断与治疗。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周:绪论,介绍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和历史渊源;2、第二周至第四周:中医学基本理论,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基本概念和理论;3、第五周至第八周:中医诊断学,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方法和常见疾病的中医诊断;4、第九周至第十二周:中药学和方剂学,介绍常见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及用法用量,常见方剂的组成、功效及临床应用;5、第十三周至第十六周: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和中医儿科学,介绍常见疾病的中医诊断和治疗;6、第十七周至第十八周:实践操作,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方法和常见疾病的中医诊断与治疗。
五、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分为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两部分。
平时作业包括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期末考试将采用闭卷考试形式。
保健按摩教学大纲(精选5篇)

保健按摩教学大纲(精选5篇)第一篇:保健按摩教学大纲保健按摩师教学大纲一、培养目标:为了使就业人员,失业人员能够多掌握一门技能,本校按国家规范标准的专业技能培训课程实施,使不同层次的学习人员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保健按摩知识基本手法,能够熟练地运用到实际当中,使其成为保健按摩服务行业的技术人才。
二、学制及课程设置学制:初级保健按摩师课程设置:基础理论及专业技术操作三、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1、基础理论及技能操作课:了解懂得职业道德及修养,人体解剖学知识,中医基础知识,按摩中适应症及禁忌,保健按摩基本手法运用要领及作用,常见软组织损伤检查及判断,按摩基本用具和用品。
2、技能操作:掌握保健按摩基本技能,运用专业手法解除五种常见身体不适症等。
3、教学原则: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规范标准技法,使不同学员及时掌握技能及运用。
4、结业班工作:结业班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点,做到以教材为主,制定系统的、科学的教学工作计划。
第二篇:保健按摩!保健按摩学1.经络系统是由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十五络脉和难以计数的孙络、浮络组成。
2.十二经络包括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
它们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又叫十二正经。
3.奇经八脉是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蹻脉、阳蹻脉等经脉的总称。
4.腧穴是指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又是针灸推拿治病的施术点。
3.腧穴分为经穴、经外穴、阿是穴三类。
4.经穴是指归属于十二经脉与任、督二脉的腧穴,称为十四经穴。
5.经外穴是指没有归属于十四经,但有穴名、定位、主治的一类腧穴。
6.阿是穴是指无定名,又无定位,而是以压痛点或反应点作为腧穴的。
又叫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
7.腧穴的治疗作用有:近治作用,远治作用,特殊作用。
8.近治作用是指所有腧穴都能够治疗该穴所在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的病证。
9.远治作用是指十四经腧穴的一些穴位不仅能治局部病证,而且对本经循行所及的远隔部位的组织、器官和脏腑的病证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保健课教学大纲

附件(五):
保健课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为体弱病残的学生进行医学监督和指导,以达到促进身体生长发育;增进身心健康,增强体质;防治运动性伤病并促进运动能力的提高。
二、教学任务:
介绍了人体各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及运动影响下各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的变化。
主要内容包括:绪论、运动卫生常识、体育锻炼与医务监督、常见运动损伤、运动疗法概论、常见病症的运动疗法等。
三、教学对象
通过三甲医院证明体弱病残、不能参加体育运动的全日制在校生。
四、教学内容和时数分配表:
五、考试方式(开卷考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医保健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员能够初步认识人体的结构、各器官功能,尤其衰老时出现的变化,认识老年人易患何种疾病。
从发病病因、病理、症状、检查等方面了解常见的多发病。
在家中的识别、严重程度、及时送医。
掌握各种老年慢性疾病危险因素的控制,自我保健,达到益寿延年,初步了解对老年慢性疾病医疗的检查报告、用药知识。
用掌握的医学知识抵制各种商业误导,科学养生,客观地、心态平和地面对疾病。
二、学制要求
学制两年,四学期共48课时
三、课时内容
第一学期:计12课时
第一章人体概述、衰老、环境、饮食、运动、遗传、心理与健康长寿关系(2课时)
1、人体、人体与环境的互动。
2、辩证地看待衰老、疾病、长寿。
第二章呼吸系统(4课时)
1、呼吸系统的常见病、症状、病因、病迤。
2、肺炎、慢阻肺、肺结核、哮喘、呼吸窘迫综合症、肺癌。
第三章心血管系统(6课时)
1、心血管系统结构、血压、心率、心律及调节
2、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
3、心肌炎、心瓣膜病
4、心肺复苏术
5、慢性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和控制,自我保健
第二学期:计12课时
第四章消化系统(4课时)
1、消化系统功能、营养与消化吸收的关系。
2、胃炎、胃溃疡、胃癌
3、上消化道出血
4、肝硬化、肝病与饮酒、用药、肝炎的关系
5、腹泻与慢性肠炎、便秘
第五章泌尿系统(4课时)
1、泌尿系统的结构组成、功能与内环境关系。
2、泌尿系统感染,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
3、慢性肾功能不全,前列腺增生症。
4、怎样爱护肾脏,了解尿检意义。
第六章血液系统(4课时)
1、血液的成份、功能及骨髓。
2、贫血定义分类及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
3、血小板减少症,过敏性紫癫。
第三学期:计12课时
第七章神经系统(4课时)
1、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
2、脑出血、脑梗塞、帕金森氏病。
3、外周神经炎。
第八章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6课时)
1、内分泌系统结构、功能。
2、糖尿病、甲亢、甲减、痛风。
3、血脂异常,水电解质紊乱。
第九章风湿性疾病(2课时)
1、什么是风湿性疾病,极易误诊误治原因.
2、类风性关节炎,干燥综合症,系统性红斑狼疮。
第四学期:计12课时
第十章传染性疾病(4课时)
1、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是怎样传播、怎样切断。
2、肝炎、痢疾、霍乱、伤寒。
3、流行性感冒。
第十一章外伤(4课时)
1、头、胸、腹外伤特点,现场急救要点。
2、骨折,尤其脊椎骨折、股骨颈骨折特点。
3、老年人骨折。
第十二章药物常识(2课时)
1、我们常用药的分类。
2、抗生素、心血管药。
3、用药的注意事项。
4、药物的有效期。
第十三章怎样解读临床各种报告单 (2课时)
四、原则方法:
了解人体有哪些系统及包括器官功能衰老时出现何种
变化,掌握运动、饮食、环境、心理、遗传与健康的关系,如何辩证地看待衰老、疾病。
初步掌握呼吸、心血管、消化、泌尿、血液系统老年易患疾病的常识、自我保健。
五、教材及参考资料:
1、人民卫生出版社高等院校教材《内科学》8版----《生理学》3版
2、《实用内科学》14版
3、《希氏内科学》2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