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复式条形统计图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复式条形统计图-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复式条形统计图北师大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97页的“复式条形统计图”章节。
该章节主要介绍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概念、特点以及如何利用复式条形统计图来更清楚地表示和比较数据。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概念,掌握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并能利用复式条形统计图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概念,掌握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难点:如何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复式条形统计图来表示和比较数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条形统计图模板、数据表格。
学具:学生用书、彩色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利用条形统计图来展示两种水果的销售情况,引发学生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模板,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绘制方法。
3. 课堂讲解: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概念,掌握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4. 例题讲解:利用例题来展示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复式条形统计图来表示和比较数据。
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通过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复式条形统计图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运用复式条形统计图来表示下面两种商品的销售情况,并回答相关问题。
商品A:销售量:30,40,20,50商品B:销售量:20,30,40,10答案:商品A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商品B的复式条形统计图:2. 请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你还可以用复式条形统计图来表示和比较哪些数据?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和绘制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讲解和随堂练习,较好地掌握了所学知识。
但在课堂拓展环节,学生对于灵活运用复式条形统计图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仍有待提高。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第八单元1、复式条形统计图(1)

30
20
10
0
4月
5月
6月
某电器专卖店实际销售空调统计图
销售量(台) 110
100 100
90 85
80
70 60
48 50 40
30
20
10
0
4月
5月
6月
从这两幅统计图上能 直观看到每个月计划 销售和实际销售的差
距吗?
不能直观看到
某电器专卖店第二季度空调销售情况统计图
销售量(台) 110 100 90 80
70 60
60
50
48
40
30
20
10
0
4月
85 80
5月
100 90
6月
计划销售 实际销售
复 式 条 形 统 计 图
议一议 单式条形统计
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有 什么不同?
不同之处:
1单式条形统计图只表示一组数据 2复式条形统计图同时表示两组数据,可以直观 显示两组数据的不同。 3 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用不同图例表示对条形进行 区别,而单式条形统计图则不用。
2 调查本校各年级女生和男生的人数,用复式条 形统计图表示。
安苑小学各年级学生人数统计表
一年级 女生(名) 90 男生(名) 95
二年级 85 79
三年级 68 91
四年级 34 49
根据统计表的数据信息,用复式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
回想一下,本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
音乐 组
女生(名)24 男生(名)12
体育组 环保组 生物组 英语组
18
32
28
14
30
16
26
26
根据上表,完成条形统计图。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数据的表示和分析PPT课件

课堂练习
2.如图是甲、乙两名设计运动员10次射击成绩的折线统计图,根据 折线统计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甲的成绩更稳定 B.乙的成绩更稳定 C.甲、乙的成绩一样稳定 D.无法判断谁的成绩更稳定
红色的折线表示最高气温, 蓝色的折线表示最低气温。
新知讲解
全天温差最小
折线起伏不大
说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 变化都不是很大。
全天温差最大
新知讲解
月份 1 2 3 4 5 6
右面是甲、乙两城市2012年上半年 甲 市 7 8 11 13 10 9 月平均气温统计表。(单位:℃) 乙 市 10 8 6 9 10 12
新知讲解
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两地哪天的最高气温相差最大? 相差多少?
29-0=29(℃)
两地4月9日的最高气温相 差最大,相差29℃。
新知讲解
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2)两地最高气温相差25℃的是哪 天?
30-5=25(℃)
两地最高气温相差25℃ 的是4月10日。
新知讲解
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雪足兔数量增加,山猫也 在不断地增加;雪足兔数量 减少,山猫也同步减少。
板书设计
复式折线统计图
复式折线统计图——两条折线 图例 特点:不仅可以直观的看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直观看出数 量的增减变化。
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练一练”第1、 2题。
(3)曾母暗沙和漠河的最高气温是如 何变化的?
曾母暗沙起伏很小。
漠河起伏较大。
新知讲解
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1复式条形统计图(4)-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1 复式条形统计图(4)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案的重要性,下面是我为五年级数学下册准备的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教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的第八章第一节,复式条形统计图。
我们将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作用,学会如何从图中获取信息,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基本知识,包括绘制方法和解读技巧,能够运用复式条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据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解读技巧,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运用复式条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已经准备好了相关的教具和学具,包括条形统计图的模板、彩色笔、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展示一幅复式条形统计图,让他们观察并描述一下这幅图。
2. 讲解知识点:接着,我会讲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解读技巧,让学生了解如何从图中获取信息。
3. 例题讲解:我会给学生出一道实际的例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并讲解解题过程。
4. 随堂练习:然后,我会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并及时给予解答和指导。
5. 板书设计:我会根据讲解的内容,设计相应的板书,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六、作业设计男生:30人,女生:25人语文优秀:15人,数学优秀:20人答案:根据数据,可以绘制一幅复式条形统计图,横轴表示性别,纵轴表示人数。
男生用蓝色表示,女生用粉色表示。
语文优秀用绿色表示,数学优秀用红色表示。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理解和运用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但在解题过程中,仍有一些学生对如何运用复式条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存在困惑。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强调实际应用,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复式条形统计图。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1复式条形统计图》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1 复式条形统计图》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1 复式条形统计图》是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绘制和解读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条形统计图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绘制和解读复式条形统计图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绘制和解读复式条形统计图。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据观念。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绘制和解读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知识。
4.采用问答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如统计数据、条形统计图等。
2.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3.准备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班级学生的身高、体重数据,引出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概念。
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并解读图表。
引导学生关注图表的标题、坐标轴、图例等要素,学会从图表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合作,根据给定的统计数据,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在绘制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图表的规范性和美观性。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自主选择一组统计数据,尝试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复式条形统计图导学单

复式条形统计图学习单
学习目标:
1.通过投球游戏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2.能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
学习活动:
1.单手投球远还是双手投球远?说一说你的猜想。
如何验证呢?小组讨论与小组成员说说你的想法。
2.下面是第一活动小组同学的投球情况。
怎样用条形统计图表示上面的两组数据呢?
3.你知道下面的图是怎么得到的?
4.从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在大多数情况下,哪种情形投球距离远一些?与你的猜测一致吗?
复式条形统计图课堂检测
1.下面是某城市2011年和2012年两年6~9月空气质量达到优良情况的统计图。
从图上看,这几个月中,哪一年的空气质量情况更好?
2.下面是五年级一班同学1分钟跳绳测试等级情况统计图,从整体看,哪个情况好一些?
3.下面是红光小学2007~2012年入学的部分学生营养情况评价表。
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知识点+思维导图+针对性训练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与分析》【知识点总结】8.1复式条形统计图1、条形统计图优点:很直观,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2、复式条形统计图像这样统计两项或者两项以上项目的条形统计图叫做复式条形统计图,简称复式条形图。
为了区别这两种条形统计图,我们把以前学过的条形统计图叫做单式条形统计图。
3、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复式统计图可以直观的看出两个或两个以上项目的具体数据是多少,也能形象地比较不同项目数据的多少。
4、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要点:(1)根据统计资料整理数据;(2)画出纵轴和横轴;(3)画直条的宽度要一致,直条之间的间隔要相等;(4)不同的直条做不同的标记,如颜色不同或在其中一组画上条纹(5)写上总标题、数量单位及制图日期等。
8.2复式折线统计图1、折线统计图优点: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2、复式折线统计图像这样统计两项或者两项以上项目的折线统计图叫做复式折线统计图。
为了区别这两种折线统计图,我们把以前学过的折线统计图叫做单式折线统计图。
3、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最主要的是可以更方便的分析两个数量之间增减变化的情况。
4、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要点:(1)根据统计资料整理数据;(2)画出纵轴和横轴;(带上单位)(3)根据数据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4)不同的线段要做不同的标记;(一般用虚线和实线来区分)(5)写上总标题、数量单位及制图日期等。
8.3平均数的再认识1、平均数的定义:平均数的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叫做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总数量和总份数要对应)2、平均数的意义: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具有代表性,能帮助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3、任何一个数据有变化,平均数都有反应。
平均数真的很灵敏。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下册《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稿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下册《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稿一、说教材复式条形统计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内《统计》中的一个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掌握了单式条形统计图等知识。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判断的过程,发展统计的观念",关注学生参与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
因此,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教学,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的掌握其特点和制作方法,而应更多地引导学生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描述数据的全过程,并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与预测,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二、说学情这节课教学之前我对学生进行了学前知识调查,调查中发现学生对投球游戏这一体育活动项目很感兴趣.对于单式条形统计图,虽然学生在四年级已经学习过.具备了一定的知识背景和生活体验,但间隔时间较长,部分学生忘记了前面所学知识。
因此,关于本节内容的学习,主要引导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建构,让学生亲身经历,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真正深入到统计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形成统计意识,体会统计价值.能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数据中蕴含着信息).三、说教学目标1、通过投球游戏,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2、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和能力。
3、能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得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
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是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难点是能从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
五、说教法学法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上述目标呢?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本节课我主要采用"探究发现教学法",教学中,采用激励引入--引导探究--读图分析--比较归纳--练习应用--归纳总结六大环节,让学生全面、全程地参与到探索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观察、操作与自主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