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七年级上册美术:第6课 花的变化
苏少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6课《 花的变化》教案

花的变化教材分析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以花卉的装饰变化为例,展开对基础图案的学习。
自然界中的花卉千变万化、绚丽多彩、充满生机,是装饰图案最常见的题材。
本课以丰富多样的植物花卉为题材,让学生们体会图案的装饰变化是形成图案之美的重要基础,从而学习装饰图案的基本技法。
本课以大量的图片案例为欣赏主线,把花卉的基本特点、装饰变化(夸张变化、丰富变化、构成变化)、设计式样(单独纹样、适合纹样、连续纹样)等知识点,按认知的规律,清晰、有序地逐层呈现,让学生在这样一个美好的主题下初步感受装饰图案的艺术魅力,实践装饰图案的设计方法。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对自然花卉进行观察、了解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装饰变化方法,使花卉的形态、色彩、式样更具有装饰的审美性,并运用不同的式样,使其更符合装饰目的的需要,从而认识图案设计的基本规律与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看一看、画一画、变一变和再创造的过程,让学生体会花卉图案的美丽,培养其以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学会用图案的方式美化生活。
一、教学路径看一看——欣赏花卉的美丽形态与丰富细节,比较自然花卉与花卉图案之间的不同,发现图案装饰方法的变化性与多样性,体验花卉图案的艺术美,学会用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表现生活。
画一画——尝试描绘自然中的花卉,寻找花卉的形态特征,运用装饰变化的方法对花卉进行变化,体验花卉图案的装饰过程。
议一议——通过学习图案的变化方法和设计式样的构成规律,议一议装饰变化的方法与路径和不同类型纹样的构成特点,学习有效地表达、沟通与合作。
做一做——运用所学知识与技法,进行花卉变化的装饰设计,构成不同的纹样形式,体验花卉变化的乐趣。
二、课时建议本课建议为两课时:第一课时,在对花卉观察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装饰变化的方法对花卉进行装饰;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以花卉为元素,运用不同的设计式样,进行图案纹样的创作与体验。
教学内容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自然花卉的生长结构与形态特征,学习图案的变化手法,纹样的构成,体验花卉图案的艺术美。
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上册6.《花的变化》教学设计(表格式)

第六课
花的变化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型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自然花卉的生长结构与形态特征,学习图案的变化手法,体验花卉图案的艺术美。
操作目标:了解并运用一定的图案变化方法和设计式样对花卉进行装饰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现生活的美,并能以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学会用图案的方式美化生活、创造生活。
教学重点
教学反思
本课的知识点,是花卉的装饰变化和图案纹样的构成。
本节课主要以花卉的装饰变化为主,其知识结构清晰、严谨,内容丰富、难易适度。
不需要每个知识点都展开分析讲解,有些问题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引领学生去发现、去观察、去探索。
3.花卉的装饰变化:三方法六技巧。
装饰变化:夸张变化:夸张、减化。
丰富变化:添加、组合。
构成变化:重复、分解。
4.图案的造型途径:无固定模式。
构成变化:重复、分解。
以小组讨论形式,激发大家的奇思妙想,尝试对花卉进行变形处理。通过变花,将花卉的图形变得更加富有新意,更加丰富,更富有装饰趣味,更具有视觉的表现力。
组装饰画,让学生回答它们的原形是什么,导出课题。
二、新授课程
1.欣赏图案
变形的花卉装饰图案用途广泛,欣赏图片并分析。
如:服装的装饰纹样设计
餐具的装饰纹样设计
墙纸、地毯的装饰纹样设计
窗帘的装饰纹样设计
家居中的装饰纹样设计窖井盖的装饰纹样设计瓷器的装饰纹样设计
2.分析图案
变形的花卉装饰图案是如何设计出来的?
师生讨论各自的发现与想法。
根据课文的要求,把画在纸上的花进行大变样,可以变得更加单纯,或者变得更加的夸张、复杂,还可以把花朵的各部分重新排列组合。
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上册《花的变化》评课稿

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上册《花的变化》评课稿1. 引言《花的变化》是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的一篇重要教材。
本评课稿旨在对该教材进行细致的评析,以期在教学实践中发挥其教学优势,促进学生对绘画艺术的理解与探索。
本文共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专题分析2.教学目标3.教学内容4.教学步骤5.教学方法6.教学评价7.教学拓展2. 专题分析《花的变化》是七年级美术上册的第一单元专题,主要围绕着花的形态与变化展开。
通过绘画描绘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花朵的不同部分和形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技巧,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审美情趣。
3.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花的不同部分及其变化,懂得用简单的画技表现花的多样性。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表现能力,在绘画过程中注重细节和形态的描绘。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欲望,培养对自然界的美的敏感性,增强学生对美的追求。
4. 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4.1 花的基本结构和变化学生需要通过观察花的真实样本,了解花的结构,包括花瓣、花萼、花蕊等元素,并了解这些元素在不同花朵中的变化。
4.2 用线条描绘花的形态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学会运用线条描绘花的形态。
教师可引导学生绘制花的四种基本形态,即单瓣花、重瓣花、散瓣花和集束花,并讨论这些形态在绘画中的表现方法。
4.3 运用色彩表现花的美学生通过学习色彩搭配和渐变技巧,掌握如何用色彩表现花的美。
教师可演示如何用简单的色彩变化描绘花的立体感和细节,鼓励学生在创作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5. 教学步骤5.1 导入通过展示、讨论和提问,引导学生对花朵的形态和变化进行观察和思考。
5.2 教学重点详细介绍花的基本结构和变化,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真实花朵的特点,并通过互动讨论和多媒体展示的方式,加深学生的印象。
5.3 绘画实践让学生动手实践,根据教师的示范,用铅笔或彩色纸绘制不同形态的花朵。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及时指导学生,纠正他们的错误,并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尝试不同的绘画技巧。
苏少版七年级上册美术:第6课 花的变化

操作目标:了解并运用一定的图案变化方法对花 卉进行装饰变化。
情感目标:发现生活的美,并能以艺术的眼光观 察生活,学会用图案的方式美化生活、创造生活。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花卉的装饰变化。 难点:装饰变化的设计创意。
梅花:象征坚强不屈。 兰花:象征高尚。 竹:象征气节。
赏花
扶郎
花王
花卉的造型特征
❖ 单瓣与复瓣 ❖ 色彩与肌理 ❖ 内部结构与形态
形状:球状 喇叭状 碗碟状 ……
画花
请用你神奇的笔, 展现牵牛花 美丽的身姿吧!
找花
服装的面料
陶瓷的装饰纹样设计
环境设计的墙纸、地毯
说花
百 合:百年合好、事业顺利、祝福 牡 丹:富贵吉祥、繁荣昌盛 水 仙:高雅、清逸、芬芳脱俗 杜鹃:艳美华丽、生意兴隆 金鱼草:象征繁荣,有金有余
郁金香:象征真挚的情感、爱的告白 康乃馨:象征母亲的伟大、神圣、慈祥
向日葵:爱慕、光辉、忠诚 满天星:真心喜欢、关心、纯洁
菊花:清净、高洁、长寿 杜鹃:艳美华丽、生意兴隆
家居中纹样
家具设计
敦煌藻井图案
变 花
夸张变化=减化(提炼)+夸张(强调)
“变身”技法一:减化——去繁就简,去粗取精
夸张变化=减化(提炼)+夸张(强调)
“变身”技法二:夸张——强调个性与特征
丰富变化=添加+组合
“变身”技法三:添加——用点、线、面或其他 形态装饰
丰富变化=添加+组合
“变身”技法四:组合——把美好的东西集中在一起
美花
请运用适当的装饰方 法,构思并完成一幅以喜 爱的花卉为主题的装饰图 案。
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第六课花的变化

丰富变化--添加与组合
构成变化--重复与分解
纹样:花卉的图案变化有很多形式,由一定的组织式样变化构成的图案 就称为“纹样”
• 图案纹样设计样式:
连续纹样分为:二方连续纹样和四方连续纹样
骨式:支撑图案构成的基本骨架
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对称、平衡、对比、律动,它们是构成图案审美的 重要基础,也是构成图案形式的基本方法。
剪纸:一种独具文化特色的艺术形式,南京地区的剪纸被定为国家级非 物质文化遗产。
器物的装饰设计包括器物的造型设计和器物外观上的装饰图案设计,花 卉是最常见的装饰题材。
下面图案分别属于什么纹样?
苏少版七年级美术
上册
第六课 花的变化
1、花卉的自然形态:球状、喇叭进行 的装饰变形。
花卉装饰变化的方法有:夸张变化、丰富变化、构成变化
• 夸张变化--减化与夸张 重复与分解
丰富变化--添加与组合
构成变化--
夸张变化--减化与夸张
苏少版七年级上册美术《第6课花的变化》教案

苏少版七年级上册美术《第6课花的变化》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是苏少版七(上)设计空间(设计•应用)第6课的主题是《花的变化》。
通过学习这一课,学生将了解到花卉的装饰变化以及设计式样的构成规律。
教材内容包括花卉的形态特征、不同花卉的装饰样式、设计中花卉元素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花卉的形态特征和装饰样式,掌握花卉元素在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花卉的能力,提高设计创意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和表达能力,激发对设计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花卉的装饰变化、设计式样的构成规律。
教学难点:装饰变化的设计创意。
四、学情分析:学生是初中阶段的学习者,他们对美的感知和审美能力正在逐渐发展。
在前几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进一步探索花卉的装饰变化和设计创意,需要培养他们观察、分析和创新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新课导入教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设计空间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花的变化。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花卉在不同的场合和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请问,你们有注意到花卉在不同设计中的装饰变化吗?请大家思考一下并举例说明。
学生A:我注意到在婚礼上,经常用花卉来装饰场地和庆祝活动。
教师:非常好,学生A。
花卉在婚礼等场合中的装饰确实非常常见。
那么,在其他设计中,花卉又有哪些变化和应用呢?请大家踊跃发言。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让多位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和想法)学生B:在家居设计中,我经常看到花卉的图案被运用在窗帘、沙发和床上。
教师:非常棒,学生B。
花卉的图案在家居设计中确实非常常见。
谢谢你们的分享。
接下来,我们将更加深入地了解花卉的装饰变化和设计式样的构成规律。
步骤二:知识讲解教师:现在,让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花卉的装饰变化和设计式样的构成规律。
首先,我们可以观察到不同花卉的形态特征和花瓣的形状、颜色等方面的差异。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第6课 花的变化(区一等奖)

花的变化(3)——纸的艺术教材分析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通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让学生可以通过民间剪纸表现花的变化的艺术美,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剪纸艺术历史悠久,它的产生发展同古代的风俗有直接关系,人们用它作为迎春、喜庆的装饰品,还广适应用到刺绣、印染、陶瓷等工艺中。
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
一般来说北方剪纸粗犷朴拙,南方剪纸精巧秀丽。
剪纸题材广泛,表现劳动人民生活、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
其形式有阳纹、阴纹、点色、套色、分色、衬色等。
剪纸使用简化、夸张和添加的造型装饰了法,着意艺术情趣和意境的表现。
教学路径看:欣赏不同风格中国民间剪纸,感受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剪纸不是用机器而是由手工做成的,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剪刀剪和刀剪。
顾名思义,剪刀剪是借助于剪刀,剪完后再把几张(一般不超过8张)剪纸粘贴起来,最后再用锋利的剪刀对图案进行加工。
刀剪则是先把纸张折成数叠,放在由灰和动物脂肪组成的松软的混和体上,然后用小刀慢慢刻划。
剪纸艺人一般是竖直握刀,根据一定的模型将纸加工成所要的图案。
和剪刀相比,刀剪的一个优势就是一次可以加工成多个剪纸图案。
本课将从简单易学的对称剪纸开始练习。
做:尝试将剪纸、折叠、立体设计等多种手法为一体利用剪纸作品进行创作。
教学内容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目标:通过参与创作,合作交流,启迪学生灵感,感受生活。
技能目标:使学生认识民间剪纸艺术,尝试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纸作品并运用。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创作剪纸作品,感受古今劳动人民的高超技艺,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重点了解和掌握剪纸的造型装饰手法,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剪纸作品能力。
教学难点:剪纸作品的内涵及创作和正确把握纹样好连接与完整性。
教学过程与方法一、课前准备教具:各类剪纸作品、课件、剪刀、红宣纸、固体胶等。
第6课 花的变化 苏少版美术七年级上册 (1)

添加和组合
花卉的装饰变化:
一、构成变化
1.重复 “形态的重复”和“色彩的渐变重
Hale Waihona Puke 复”2.分解 “形与形的相互分割”和“形与
点、线、面的分割”
重复
分解
花朵的变化
叶子的变化
叶子的变化
请同学们以黑白效果的形式,从下列四种花中任 选一种,进行装饰变化!(方法不限)
美化我们的生活 (吃)
美化我们的生活 (穿)
美化我们的生活 (住)
美化我们的生活 (行)
敦煌藻井图案
花卉的装饰变化:
一、夸张变化
1.减化 2.夸张
“弱化”和“去 除” “强调”和“突 出”
减化
夸张
花卉的装饰变化:
一、丰富变化 1.添加 花中添加和其它部分的添加 2.组合 添加组合点、线、面获其它纹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剪纸也可以立起来
作为中学生,我们为剪纸这门艺术可以做些什么?
剪纸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今天大 家了解并学习它,更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努力将剪
纸艺术更上新台阶。剪纸不光是民族的,更是 世界的!其实我们每位同学人生也如一张纸,不同
剪纸艺术知识拾贝
二、剪剪纸纸知有识哪大些比制作拼方法?
剪
刻
撕
<剪纸秘笈 >
第一式
开 门 见 喜
小组竞赛第一环节: 1、在规定的时间内,每位同学选择大屏幕上的一个图样 练习单独对称剪纸。 2、音乐声停止,请所有同学将你剪得最好的作品交给组 长,组长统计合格作品,各组以个数计分。
(请组长保管好同学作品,为下一个环节竞赛做好准备。)
花的变化
剪纸艺术知识拾贝
一、什么是剪纸艺术?
剪纸,又叫刻纸,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
之一,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6世纪。窗花或剪 画。不同的是创作时,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 虽然工具有别,但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基本相同,
人们统称为剪纸。
剪纸艺术知识拾贝
剪纸题材及分类:
人物花卉、鸟兽虫鱼、奇山异景、名胜古迹等。 而根据表现的不同风格又分为南北两派。江苏扬州 剪纸是南派的典型代表。其特点是:线条清秀流畅, 构图精巧雅致,形象夸张简洁,技法变中求新,形 成了特有的“剪味纸感”和艺术魅力。
的设计与剪法,展示在你面前的精彩也必不相同。 在此祝愿我们每位同学能够通过努力拥有锦绣前程。
谢 谢 大 家!
听音乐 赏剪纸 品文化 ——来扬州剪纸博物馆
<剪纸秘笈 > 第二式
喜 上 加 喜
<剪纸秘笈 >
第三式
锦
上之
添
六 瓣
花花
的
剪
法
小组竞赛第二环节: 1、在规定的时间内,每位同学选择大屏幕上的一个 图样练习连续剪纸或中心对称剪纸。 2、音乐声停止,请所有同学将你剪好的作品交给组 组长统计合格作品,各组以剪纸作品个数计分。
(请组长保管好同学作品,为下一个环节竞赛做好准 备。)
学以致用 实力比拼
1、每组组长上台抽取序号,拿取相应序号的 信封与材料.
2 、各组队员根据<参赛内容>要求,组长分配 任务,在8分钟内,完成相关任务.
3 、本场比赛,设三项共10分,分别是: 小组合作奖(3分)、风采展示奖(3分) 成果优胜奖(4分)
学以致用 实力比拼
A1、A2、A3: 请用刚才小组同学的 剪纸作品作装饰的中 国传统旗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