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支气管痉挛的防治

合集下载

全身麻醉围麻醉期支气管痉挛的诱因及处理方法研究

全身麻醉围麻醉期支气管痉挛的诱因及处理方法研究
【关键词 】 慢性 肾脏病 ;福辛普 利;蛋 白尿 ;血 压
【中图分 类号 】R692
【文 献标识 码 】B
【文章编号 】1672—2523(20l1)l2-0047一Ol
术 中支气管 痉挛 的发生 率受 麻醉 前手 术病 人 身体状 况 的影响 。ASA 分级 高、有器 质性心 脏病 、呼吸道感 染 、阻塞 呦 市病 和呼吸道 阻塞病 史的病 人在 术中发生 支气管痉挛 的几率 可 明显增 加 。有 哮喘病 史的患者在 术 中发 生 支气管 痉挛的 几率在 1 左右 ,与哮喘 的严 重程度和 术前是否 使 用支气 管 扩张药 及麻醉 药物 的选择 无关 。对于 目前 无症状 的哮 喘患者 ,术 中发生 呼吸系统 并 发症 的几 率是 很低 的。但 在近两 年 中,有哮 喘 发作 史 的患者 术 中哮喘 发作 的几率 明显升 高 ,且 时 间越近 ,术 中和术后 发生 支气 管痉挛 的 几率就越 高 。抽 烟患者 在麻醉 诱导 时出现 喘鸣 的几率 约为 8%,出现 支气 管 痉挛 的相 对 危险度 是不抽 烟人群 5.6倍 呼吸道 感染可 使迷走 反射 性支 气 管的 收缩性 增加 ,严重上 呼 吸道感 染导 致的 支气管 反应 性增 加将持 续3 4 周 ,近 期上 呼吸道感 染是 围麻醉 期 支气管 痉挛 的主要 危险 因素 。近期 曾使 用使气管 收缩或 分泌物增 加的药物 以及有过 敏 史、特 异性 皮炎史等 病史的 患者 在术 中发生 支气管痉 挛 的几率 将增加 。 4 麻 醉药物 选择 4.1 吸 入麻醉药
不能立即减轻症状;伴低血压者给予麻黄碱,紧急时肾 泉素0.1嘴静 脉注 射 ;酌情慎用氨茶喊,不推荐和 D受体激动药同时使用,吸人麻醉可以升高 血 浆 中茶碱 的浓度 ,可 引起心 律失 常 ,必要 时可分 次小 剂量 (每 次<50rag, 总量250mg);调整呼吸参数 ,保证有效的潮气量 ,必要时手控通气。

围麻醉期哮喘支气管痉挛

围麻醉期哮喘支气管痉挛

围麻醉期哮喘支气管痉挛围麻醉期哮喘支气管痉挛是指在麻醉过程中发生哮喘或支气管痉挛。

由于麻醉中常用的镇痛药物、肌松药物等对呼吸系统有一定的影响,加之术后病人可能出现肺部感染等情况,使其易于发生哮喘和支气管痉挛。

因此,在围手术期应对此类情况做好预防和处理工作。

1、预防哮喘支气管痉挛的发生。

围手术期哮喘支气管痉挛发生与有助于支气管痉挛的因素有关,如可吸入性强刺激物,如抽烟、空气污染、过敏、感冒等。

因此,在术前应对病史进行详细询问,特别是对于哮喘患者,尽可能掌握其平时病情的稳定情况,并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进行相应的预防措施。

在麻醉前,应注意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控制感染等等。

2、防止哮喘支气管痉挛的发生。

在麻醉时应注意监测患者的呼吸情况,如饱和度,呼吸音,胸部起伏,呼出CO2含量的监测等等。

为减少哮喘的发生,在麻醉前可给予预防性吸入短效或长效β2受体激动药,如沙丁胺醇、布地奈德等等。

术中避免刺激呼吸道,如控制呼吸道分泌物,减少吸烟等等。

在需要肌松的手术中,应选择选择具有吸氧能力的肌松药物,如氟硝西泮,明特罗溴铵等等,同时肌松后及时拔管。

避免高浓度吸入无水乙醇、丝网夹子和强刺激药物,在应用麻醉药时,应依据病情需要,选择锥体外或锥体内进行麻醉。

3、处理哮喘支气管痉挛。

当哮喘支气管痉挛发生时,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如给予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尤其是沙丁胺醇、布地奈德的吸入,可以有效的扩张支气管,缓解症状。

同时,也可结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如地塞米松,甲泼尼龙等等。

在处理时应及时拔管,降低呼吸道压力和减少气管转移。

如病情严重,需要紧急处理,在保证自身安全前提下,可考虑应用催眠药、麻醉反应的药物,如丙泊酚、异氟醚等等,以迅速控制病情。

围麻醉期哮喘支气管痉挛发生机率较高,为避免其发生,应在麻醉前进行充分评估和准备,术中注意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对于患哮喘或支气管痉挛的患者,应在术前制定具体的防范策略,并在术前,术中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

手术前将哮喘控制在理想状态
03-1
术前评估与准备-哮喘控制水平和目前治疗
• 是否需要增加使用吸入性短效β2激动剂?是否需每周使用? • 目前或既往是否使用过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 最近使用口服糖皮质激素的疗程 •近期有无哮喘急性发作?是否需要急诊或住院治疗?
Liccardi G,Salzillo A,Sofia M,et a1.CurtOpin Anaesthesiol,2012,25(1):30—37.
单核细胞
上皮细胞
histamine protease IL-4 cytokines LTC-4
IL-1
嗜酸性细胞
RANTES IL-3 O2 CR-3 EDN EDP MBP LTD-4 IL-1 IL-13 IFN- ECP GM-CSF
成纤维细胞
IFN- TNF-
Th-1
LTD-4
TXA2
Th-0
tryptase
IL-5
IL-1
adhesion molecules
RANTES MIP-1 LTC-4
PGE2
cytokines
IL-4
IgE
IL-4
IL-10
IgE IL-13
IL-1
RANTES MCP-2 IL-8
IL-8
LTD-4
B细胞 ICS+LABA 介质释放调节
神经细胞
IL-3
1 2 3 4
03-1
术前评估与准备-哮喘病史及合并症
• 最近是否有上呼吸道感染或鼻窦感染?
• 最近是否有肺炎?肺炎是否经胸部影像学检查证实? • 是否曾因哮喘发作导致气管插管或收入重症监护室治疗? • 是否有外科手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病史? • 是否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有皮质激素依赖性哮喘的病史?

2012年华医网参考答案

2012年华医网参考答案

围术期安全与麻醉监测新技术一、功能性血流动力学监测1、正性肌力药的白金年代是()C、1970s2、心肺交互原理不包含()C、心功能正常的时候,自主吸气时上腔静脉塌陷,左房压,右房压减小,心功能曲线左移,心排量略微增加3、病人血容量不足时,不会出现得状况是()D、右心房充盈4、功能性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手段是()B、特殊的干预手段,使得发生可控前负荷变化5、血流动力学管理的目标是()A、寻找最适合的前负荷、最合适的后负荷及避免液体超负荷这三者之间合适的一个点,当这个点可以满足机体灌注的时候,得到氧供和氧耗的平衡6、血管活性药的黄金年代是()D、1960s7、以下对静脉回流曲线(CVP)和右心功能的关系描述错误的是()D、心功能受损,机械正压通气,Q、Pra不变,直至Pra增高,Q上升8、脉压的变化率指()C、周期过程中收缩压减去舒张压的值的变化率的百分数9、静态血流动力学压力参数包括()A、CVP和PA WP10、功能性血流动力学监测的目的是()C、描述循环系统对可控性前负荷变化的反应二、脑氧饱和度监测1、为全身的混合静脉血的氧饱和度,正常值应该在()左右C、752、氧合血红蛋白对应的近红外线波长为()B、8503、脑氧饱和度监测的基本原理是()D、以上都是4、rScO2 正常值差异的可能因素,不属于的是()C、患者的性别5、心血管手术术后脑损伤发病率高,复跳后严重神经系统损伤发生率(),50% 以上并非栓子所致C、6.2%6、先心病矫正术中rScO2下降与()显著相关B、S100 蛋白7、心血管手术术后脑损伤发病率高,术后认知功能下降发生率>()D、40%8、rScO2低于基础值15~20%,提示可能发生()B、脑缺血9、rScO2 的临床意义主要是()A、监测体内氧供-氧耗平衡,将危重病人管理提高到一个新高度10、用于监测脑血流动力学的参数,不属于的是()B、感觉诱发电位(SEPs)三、信息化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作用1、下列哪项不属于麻醉信息系统下的质控管理()B、监测仪器状态2、手术室信息化管理中利用()对人员进出记录进行管理C、RFID3、手术室应用效率管理内容不包括()C、术前准备时间4、实行信息化管理后,手术室停留时间缩短()B、29分钟5、手术室信息化管理中护士通过()进行准备第二天所需的药品和耗材B、麻醉计划单6、信息化管理系统直接观察病房护士术后镇痛评分,结合手术室镇痛评分,对大于()患者进行及时处理D、4分7、通过医院内部()与手术医生进行沟通,可实现数字化三方核查,并可检索B、局域网短信平台8、下列哪种药物属于NSAID()B、西乐葆9、下列哪项功能目前手术室信息管理系统还不能实现()A、麻醉临床路径管理10、下列哪种药物属于阿片类()A、吗啡四、多学科病例讨论1、肾上腺腺瘤患者术后未恢复自主心跳,血压难以维持,对血管活性药反应差,应()B、开胸探查2、肾上腺腺瘤患者的辅助检查不包括()A、脑部CT3、嗜铬细胞瘤的术前α受体拮抗剂口服()C、10天-2周4、肾上腺腺瘤患者术后口唇发绀,牙关紧闭,SpO2降至60%,HR降至30-40次/min,立即采用的方法不包括()D、冠脉搭桥5、若冠状动脉重度狭窄,为改善心肌供血,可行()D、冠脉搭桥6、嗜铬细胞瘤的术前准备包括()D、扩容和用α受体拮抗剂7、嗜铬细胞瘤术前()天进行扩容D、3天8、病人动脉血气分析:pH 7.21,PaCO2 41mmHg,PaO2 62mmHg,BE -10.9mmol/L,Lac6.9mmol/L,属于()B、代谢性酸中毒9、心电图V1-V3导联R波递增不良,提示()A、冠心病10、吸入醚(Sevo)浓度2-2.5%,间断追加芬太尼和爱可松可用于肾上腺腺瘤患者术中的()A、麻醉维持五、超声联合心电图在小儿中心静脉穿刺定位中的作用1、当心电图上出现高尖的P波,成人建议回退导管()便可固定导管B、2-3厘米2、关于动静脉的描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超声探头稍微施加压力后,动脉通常可被压扁3、以下哪种方法不能确定导管末端位置()A、传统定位方法4、关于中心静脉穿刺传统定位方法的描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B、颈内静脉穿刺会根据颈内静脉的搏动确定最终穿刺点和穿刺方向5、心电图引导穿刺最明显的优点为()C、导管尖端位置更精确6、心电图引导中心静脉导管穿刺,主要通过()的形态变化确定导管的位置是否正确A、P波7、进行中心静脉穿刺,()的错误发生率最低A、颈内静脉8、一旦导管进入右心房,心电图会出现()A、P波尖峰9、关于心电图导引定位方法的描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方法简单,但费用较其他方法较高10、关于小儿CVC---ECG导引装置的描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不可避免事后通过X线照射定位造成的污染危重病人麻醉管理及术中严重并发症处理一、肌松药残余作用的危害及评估1、恢复指数是指()D、T1从25%恢复到75%时间2、肌松残余作用的传统标准TOFr的值是()C、TOFr<0.73、肌松残余作用对呼吸功能的损害,通常不包括( )C、导致呼吸肌麻痹4、以下不属于肌松残余作用的评估客观(临床)标准是()B、双短阵强直刺激5、询证医学证据表明肌松药残余作用标准应定义为()C、拇内收肌的TOFr小于等于0.906、关于文中Eikermann的研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C、TOFr不能用于预测神经-肌肉功能的恢复状况7、以下不属于肌松残余作用的评估主观(临床)标准是()B、单次颤搐刺激8、在PACU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呼吸衰竭9、起效时间是指()A、T1达最大阻滞时间10、老年人肌松药效学改变的原因有()D、以上皆是二、放置Swan-Ganz导管的操作技术及并发症处理1、成功率高,走行直,易于长期保留的穿刺方法是()A、颈内静脉2、右颈内静脉到右的距离大概是()D、20~30 cm3、出现细小的嵌入波说明导管()A、嵌入肺小动脉分支4、Swan-Ganz导管最初的发展是为了管理()C、急性心梗的患者5、下列数据中属于间接信息的是()D、肺循环阻力6、Swan-Ganz导管在临床使用最多的是()C、心外科7、临床上首选侧穿刺方法是()B、右侧的颈内静脉8、可诱发右心室漏斗部痉挛,使紫绀加重的部位是()B、肺动脉9、热敏电阻丝位于()A、右房和右室之间10、成功率高,并发症较少,但不宜长时间保留的是()D、股静脉三、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与处理1、肺栓塞最常见的栓子来源是()B、血栓2、目前公认的诊断肺栓塞的金标准是()D、肺动脉造影3、当栓子堵塞肺动脉,阻塞()以上,可以发生猝死C、85%4、肺栓塞最有意义的体征不包括()D、听诊可以听到哮鸣音5、对于肺栓塞,核磁的诊断比较适于()B、术后的病人6、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不包括()D、菌血症7、肺栓塞首先会表现为()B、呼吸困难8、肺栓塞血常规检查常见的表现有()C、白细胞增加,血沉增快9、肺栓塞外界相关的危险因素不包括()A、肥胖、吸烟10、D-dimer对于诊断肺栓塞的特点是()B、敏感性高,特异性差四、围术期支气管痉挛的处理1、引起支气管痉挛的诱因为()。

围术期支气管痉挛、哮喘急性发作的抢救护理体会

围术期支气管痉挛、哮喘急性发作的抢救护理体会

围术期支气管痉挛、哮喘急性发作的抢救护理体会
孙芬玲;俞富云;刘勇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生》
【年(卷),期】2010(048)031
【摘要】目的对支气管痉挛、哮喘急性发作的抢救和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2005 -2009年收治的40例患者进行连续硬脊膜外麻醉下的处理和全麻下的紧急处理,与未进行全面合理的40例患者进行效果对比.结果经过抢救和围手术期的合理护理以后,40例患者中痊愈34例,2例在抢救过程中死亡,4例预后不良,有后遗症现象;而对照组患者40例中痊愈28例,2例在抢救过程中死亡,10例预后不良,有后遗症现象;将两组的舒适度比较后发现,经过护理于预的患者舒适度满意,与对照组有明显可比性.结论细致地观察,敏捷、有条不紊地在围手术期进行抢救和护理是术中哮喘急性发作及时得到缓解的有效保证.
【总页数】2页(P125-126)
【作者】孙芬玲;俞富云;刘勇
【作者单位】云南省陆良县中医院,云南,陆良,655600;云南省陆良县中医院,云南,陆良,655600;云南省陆良县中医院,云南,陆良,6556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5
【相关文献】
1.围术期严重支气管痉挛1例 [J], 段军;段欣
2.地塞米松预防小儿围术期支气管痉挛的临床观察 [J], 严青
3.围术期支气管痉挛的防治 [J], 陈蕙
4.围术期支气管痉挛的预防与处理 [J], 严青
5.围术期严重支气管痉挛状态——寂静肺 [J], 王倩钰;杨冬;郅娟;罗香;孙艳霞;邓晓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围手术期支气管痉挛护理论文

围手术期支气管痉挛护理论文

围手术期支气管痉挛的护理体会[摘要]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支气管痉挛的护理。

方法对我科12例围手术期患者发生支气管痉挛的临床护理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

结果全组病人经过积极治疗支气管痉挛得到有效控制,全部康复出院。

结论哮喘病人通过及时的药物治疗,做好心理护理、呼吸指导、咳嗽训练以及对支气管痉挛的护理,能减少支气管痉挛的发生和快速缓解症状,有效控制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围手术期支气管痉挛护理[中图分类号] r47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176-01支气管痉挛是围手术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表现为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性收缩,气道变窄,通气阻力骤然增加,呼吸性呼吸困难,终致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并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如果处理不当可致死亡。

麻醉手术中有多种因素可诱发哮喘发作和支气管痉挛,严重威胁着病人的生命安全,因此,支气管痉挛发作前的预防及护理对围手术期患者的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 临床资料我院从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治疗支气管痉挛12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在20-72岁,其中慢性支气管炎4例,哮喘3例,肺炎3例,麻醉后支气管痉挛2例。

2 围手术期支气管痉挛的易发因素2.1 高危人群①近期上呼吸道感染;②吸烟;③有哮喘与支气管痉挛史。

2.2 促发因素哮喘儿童、接触抗原或病毒感染相关性气道水肿和炎症均可诱发支气管痉挛,刺激物诱发的支气管收缩为此类患者护理处理时最值得注意的问题。

2.3 麻醉期引发支气管痉挛的诱因麻醉期间支气管痉挛常诱发于机械刺激,如:①气管内插管不当;②麻醉深度不够;③药物选择不当,如采用箭毒、吗啡或快速输注低分子右旋糖苷均可激惹肥大细胞释放组胺;④分泌物等对气道的刺激;⑤其它诱因,如硬膜外阻滞平面过广、输血、体外循环开放主动脉后等均诱发气道痉挛。

3 护理体会3.1 护理原则加强围手术期呼吸指导,减少诱发因素,促进排痰,解除支气管痉挛。

围术期支气管痉挛护理

围术期支气管痉挛护理

围术期支气管痉挛护理
围术期支气管痉挛护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注意观察:密切观察患者呼吸频率、呼吸深浅和呼吸困难的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2. 维持气道通畅:保持患者的气道通畅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采取头部抬高、体位转换等措施来减轻支气管痉挛和呼吸困难。

3. 给予氧气:患者可能需要额外的氧气供应来维持足够的氧合,一般可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等途径给予。

4. 给药治疗:根据患者的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予相应的支气管舒张剂,如快速作用雾化吸入β受体激动剂(如
沙丁胺醇)和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铵)等,以缓解支气管痉挛和呼吸困难。

5. 管理并发症:支气管痉挛可能引起气道梗阻和肺功能不全等并发症,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

6. 避免诱因:尽量减少或避免可能诱发或加重支气管痉挛的因素,如烟雾、过敏原、寒冷等。

7. 注意饮食:给予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E和抗氧化剂的饮食,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减轻症状。

8. 提供情绪支持:围术期是患者身体和心理恢复的关键时期,给予患者情绪上的支持和安慰,有助于减轻焦虑和紧张情绪,促进康复。

最重要的是,围术期支气管痉挛护理需要医务人员的专业
指导和监护,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
理计划,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和改进护理措施。

华医网答案_危重病人麻醉管理及术中严重并发症处理

华医网答案_危重病人麻醉管理及术中严重并发症处理
D、肺动脉造影
3、当栓子堵塞肺动脉,阻塞( )以上,可以发生猝死
C、85%
4、肺栓塞最有意义的体征不包括( )
D、听诊可以听到哮鸣音
5、对于肺栓塞,核磁的诊断比较适于( )
B、术后的病人
6、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不包括( )
D、菌血症
7、肺栓塞首先会表现为( )
B、呼吸困难
A、可耐受手术和麻醉
3、对有严重合并症患者进行手术麻醉的麻醉策略为()。
D、以上均对
4、术前评估肺功能进行血气检查,在不吸氧的情况下应该满足()。
D、PaO2大于60mmHgPaCO2,小于45 mmHg
5、神经阻滞麻醉的缺点是()。
D、以上均对
6、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D、合并使用阿片类、镇静剂、肌松剂不会抑制呼吸中枢或神经肌肉功能
8、肺栓塞血常规检查常见的表现有( )
C、白细胞增加,血沉增快
9、肺栓塞外界相关的危险因素不包括( )
A、肥胖、吸烟
10、D-dimer对于诊断肺栓塞的特点是( )
B、敏感性高,特异性差
四、围术期支气管痉挛的处理
1、引起支气管痉挛的诱因为()。
D、以上均对
2、以下属于支气管痉挛的急性期用药的是()。
A、沙丁胺醇
3、支气管痉挛患者的支持治疗为()。
D、以上均对
4、支气管痉挛的辅助治疗中,色甘酸钠是哪种类型的药()。
A、肥大细胞稳定剂
5、对于什么情况的患者在应用丙泊酚时要小心()。
A、过敏性疾病
6、下述关于区域麻醉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D、以上均不对
7、下述哪项属于麻醉期间支气管痉挛的诱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围术期支气管痉挛的防治
临床表现

急性支气管痉挛首先表现 吸气峰压突然升高 ETCO2波形显示一条长的上坡 呼出潮气量减少 肺过度膨胀可以导致低血压 听诊可闻及喘鸣
支气管壁平滑肌生理


支气管壁由平滑肌和软骨板组成 从气管到肺泡管的气道被平滑肌束斜行环绕 平滑肌收缩导致气道狭窄和缩短 副交感神经系统是支配气道平滑肌紧张的 主要神经元 外源性或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乙酰胆碱通过 激活气道平滑肌上的M3毒蕈碱受体引起气道收缩
术中支气管痉挛的原因
术中支气管痉挛的原因
气道操作和反射 不当的麻醉药物 类过敏/过敏反应 反应性气道疾病 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气道操作和反射



麻醉诱导引起的严重支气管痉挛 通常与气管插管反应有关 支气管痉挛70%发生于气管插管期间 气管插管时没有足够的神经肌肉阻滞 呛咳可引起支气管痉挛 对气道高反应病人,气管插管时通过加深麻醉 有助于将发生支气管痉挛的可能性减至最小

丙泊酚、咪唑安定和依托咪酯在体外都松弛气道平滑肌
在减少喘鸣和气道阻力方面,丙泊酚强于依托咪酯 巴比妥类可能有直接的支气管收缩作用
卤代烃(挥发性麻醉药)

挥发性麻醉药对气道平滑肌
都有直接或间接的松弛作用

药效有差异,七氟烷强于异氟烷、地氟烷和氟烷 七氟烷和异氟烷剂量依赖性的支气管扩张

加深麻醉可导致低血压,应同时处理
谢谢

用局部麻醉作为单独或主要麻醉方式
减少气道内操作
尽量使用声门上气道装置 插管时用利多卡因预处理 深度肌松和深麻醉下进行 使用无组胺释放的麻醉药



考虑深麻醉下拔管
治疗注意事
静脉麻醉药 丙泊酚、氯胺酮
挥发性麻醉药可能因支气管痉挛 及其继发的无效肺泡通气而被减弱
思考:


术前有β受体激动剂的吸入治疗
强烈建议择期手术前戒烟至少8周 有支气管痉挛可能的患者麻醉最关键是气道操作 使用喉罩全麻或区域麻醉 气管插管前加深麻醉 静脉或气管内使用1-2㎎/kg利多卡因

避免使用可诱发组胺释放的药物 如卡肌宁、美维松、阿片类
静脉麻醉药

氯胺酮通过非β-受体机制 对气道平滑肌具有直接和间接的松弛作用 氯胺酮预防和治疗支气管痉挛的临床数据大多是非对照的 氯胺酮的副作用-幻觉、分泌物增多、交感神经兴奋 氯胺酮在血管内容量衰竭时,有利于血管舒缩的稳定性




男性61岁,右上肺癌,胸腔镜手术 高血压、糖尿病、 40年吸烟史,1-2包/日 双肺呼吸音清、血气正常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FEV1 52.6%,气道阻力增高 丙泊酚、舒芬、罗库溴铵诱导,左39F双腔管,定位好 丙泊酚、瑞芬静脉维持麻醉 插管后,气道压41mmHg,ETCO250mmHg,波形斜形上升 听诊双肺哮鸣音(左侧重),PaCO260mmHg,氧合正常 停输瑞芬、甲强龙80mg 加深麻醉丙泊酚30-40ml/h,七氟烷3.5%/2L流量 气道压40min开始下降,60min降至26mmHg,ETCO2波形改善 听诊仍喘鸣,血压略降低 2hr后恢复
不当的麻醉药物


阿片类药:瑞芬、吗啡、杜冷丁 阿曲库铵等引起组胺释放的肌松药 新斯的明毒蕈碱作用也能引起支气管痉挛 大于正常剂量的胃长宁(>0.6mg) 或阿托品(>1mg)可以预防 拮抗剂使用缓慢,给药时间超过10-15min 其他药物类过敏/过敏反应
术中支气管痉挛的治疗
病例



地氟烷1MAC降低气道阻力,2MAC气道阻力升高
吸入麻醉与氯胺酮和丙泊酚
前瞻性对照研究还没有
术后处理


手术结束时理想状态是无哮喘 提前给予抗胆碱类药物(阿托品) 深麻醉下拔管(气道反射恢复) 可防止清醒时支气管痉挛 利多卡因1.5-2mg/㎏有利于减少气道反射
小结
预防围术期支气管痉挛的策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