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年新西师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学案(优秀资料)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b0d6125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6d.png)
《认识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 [西师版] 四年级上册P68例1、相关的课堂活动、练习。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感受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2.会绘制简单条形统计图,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3.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4.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感受统计的价值,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会绘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难点:感受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对数据作简单的分析。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一)收集数据1.播放马拉松比赛视频2.出示马拉松比赛报名表教师提问:你能一眼看出每个学校参赛的人数吗?3.数一数每个学校的参赛人数(二)整理数据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每个学校的参赛人数,师巡视。
2.学生汇报预设1:画“正”字预设2:画统计表预设3:画“O”(象形图)、画“......3.对比学生作品,发现新的表示方式4.揭示课题:认识条形统计图【设计意图:由马拉松比赛引入,让抽象、枯燥的学习内容真实、有效。
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整理各学校的参赛人数,感受数形结合的魅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信心。
】二、探究新知,体验感悟(一)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初步感知教师提问:仔细观察这幅统计图,你有什么发现呢?预设1:学校名称、直条师追问:如果想要这幅统计图更完整,还需要补充什么?预设1:人数预设2:统计图的标题......2.揭示条形统计图概念像这样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据多少的图叫做条形统计图。
(详细介绍各部分名称)【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统计图,教师相机指导,帮助学生了解统计图的组成,不同位置的格子所表示的含义不同,为之后自主完成统计图做铺垫。
】(二)分类对比,体会优点1.小组合作找出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各自的特点,再进行比较。
2.汇报交流预设1:统计表能清楚地知道数据的多少。
预设2:统计图既能清楚地知道数据的多少,又能形象直观地进行比较。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条形统计图(一)︳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 条形统计图(一)︳西师大版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 条形统计图(一)︳西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学习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的第六章第二节内容——条形统计图(一)。
我们将通过实例来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通过条形统计图来获取信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条形统计图的概念,知道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2. 学生能通过观察条形统计图来获取信息,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 培养学生运用条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以及如何通过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
2.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例体验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分析条形统计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条形统计图的课件、实物统计图。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大家展示一幅条形统计图,请大家观察这幅图,看看能从中获取到哪些信息。
2. 讲解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概念,知道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3. 分析统计图:让学生观察实物统计图,引导学生学会如何通过条形统计图来获取信息。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条形统计图:1. 特点:直观、清晰2. 作用:获取信息、分析数据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同学们运用条形统计图,分析下列数据:男生:20人,女生:30人2. 答案:请同学们自行完成作业,我将进行批改和讲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看看学生们对条形统计图的理解和运用情况,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同时,我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练习,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环节在这个环节,我通过展示一幅条形统计图,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到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这个环节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去发现条形统计图的优势,从而激发他们对条形统计图的兴趣。
西师版四上数学《条形统计图》说课稿

西师版四上数学《条形统计图》说课稿一、说教材:《条形统计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的内容。
本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认识条形统计图,了解它的意义和作用。
根据数据,能绘制条形统计图,并继续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这样就把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二、说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1.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掌握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条形统计图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体验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认识条形统计图,了解它的意义和作用。
根据数据,能绘制条形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3.让学生通过认真观察统计图,体会统计图带给人们进行比较不同量的方便与快捷。
4.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5.教学重难点:能绘制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三、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统计图表表示统计的结果,能够根据统计图表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初步经历了用统计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并初步建立了统计观念。
在教学本单元的内容之前,应对第一学段的统计知识做简单的整理。
四、说教法:1、探究学习法:让学生去亲身体验数据产生的过程,使学生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积极组织学生人人参与,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教材内容,紧密生活实际,让学生自己带着数学走入生活,解决和分析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估计、判断能力为以后的终生学习打下基础。
2、合作交流互补法:通过同学之间相互讲解、演示、操作等方法让学生开动脑筋,互相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 条形统计图(一) ︳西师大版

条形统计图(一)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数学课标教材四上第66页主题图,第67页例1、例2,第69页课堂活动,练习十六第2、3题。
教学目标:1.认识条形统计图,初步感知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2.经历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掌握分段处理数据的方法,能按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段整理。
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和能力。
3.经历条形统计图的制作过程,能绘制1格表示1个单位的简单条形统计图。
并能从统计图表中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4.结合内容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和健康等教育。
教学重点:用条形统计图表示统计的结果。
教学难点:数据的分段整理。
教学准备: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出示重庆雾霾图片。
问:知道这是什么吗?(雾霾)2、空气质量和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
环保部门每天都在监测空气质量状况。
(出示主题图)你发现了什么?(结合进行环保教育)3、引入:先收集数据,再整理,然后用统计表和统计图把整理的结果表示出来。
这个过程,就是统计。
(板书:统计)二、探索新知(一)教学例1。
1、经过调查收集整理,下面是某地6月份空气质量状况统计表。
请观察上面的统计表,从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2、认识条形统计图(1)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示统计的结果?(出示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条形统计图。
(2)观察:统计图和统计表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引导学生认识:标题、横轴、纵轴、项目、数据、单位、网格等,认识各部分的作用。
(3)认识条形统计图的作用和优点条形统计图是怎样表示数据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哪种能更快地看出数量的多少?(二)教学例21、出示例2:四(1)班男同学身高记录表。
这是身高记录的原始数据。
(1)引导观察:从多少cm开始统计?到多少cm结束?要怎样才能更清楚地看出全班男同学的身高分布情况呢?引导学生说出:需要进行分段统计和整理。
(2)同桌或小组讨论:多少厘米为一个统计范围较合适?(可以根据最小和最大数据的相差数来定,一般分5段左右比较科学、合理)2、分段统计(1)如果我们按照每5厘米分一段的分段方法,可以怎样统计?(2)引导学生填表:强调:为了防止统计时的重复与遗漏,填好后要进行人数个数的验证,即总人数为18人。
小学数学西师新版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教案(2).docx

小学数学西师新版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 1 格表示多个单位),能根据要求在方格纸上补充绘制条形统计图,并能对条形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经历观察统计图、用直条表示统计数据,并进行简单分析的过程,体验描述数据的不同方式。
3.让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和能力,增强学生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1.理解条形统计图中 1 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
2.能根据要求正确美观的补充绘制完成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1.让学生恰当选择 1 格表示几个单位。
2.学会分析条形统计图的数据,理解条形统计图上数据所表示的意义。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乐师生录相录音照相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课件播放单元情境图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单元情境图,说说你知道哪些信息?生:我们去收集环境监测数据。
生:可以把收集的数据整理出来。
生:用统计表、统计图把整理结果表示出来更直观。
能按照以下格式说一说吗?什么时候谁去哪里做什么,他们说了什么话?生交流后汇报:有一天,小明、小花、小丽、小文和小万去环境监测局支收集环境监测数据。
小明、小花、小丽说:“可以把收集的数据整理出来。
”小文和小万说:“用统计表、统计图把整理结果表示出来更直观。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跟统计表和统计图有关的内容。
板书:条形统计图二、新授(一)教学例1( 1)播放统计表。
让学生观察统计表。
从表中可以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 学习统计图。
①教师:谁来说一说我们过去都学过了哪些统计图?( 用作记号等方法来制作统计图等)②出示教科书第74 页的统计图教师: 这是条形统计图,谁来说一说你从图上都看到了什么?可以用条形统计图表示统计的结果。
条形统计图直条的高低表示数量的多少。
这样更能直观地看出 6 月份空气质量的状况。
③小结 : 像这样用条形来表示统计表中的数据,我们就叫它条形统计图。
读懂条形统计图-西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读懂条形统计图-西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引言条形统计图是一种统计图表,用来呈现数据的数量或频率。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大量的数据。
在西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中,条形统计图作为一种重要的统计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此处我们将深入探讨条形统计图的基本概念、构成要素及绘制方法等内容。
二、条形统计图的基本概念条形统计图是一种图形化显示数据的形式,也叫做柱状图,用于呈现数据的数量或频率。
在条形统计图中,通常将数据按照一定的分类方式分组,然后将不同组别的数据用不同的直方条表示出来。
三、条形统计图的构成要素条形统计图由若干个构成要素组成,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横轴(x轴):是条形统计图的基准轴,通常表示数据的分类方式,如不同的时间段、地域区域等,也可以是对象的特征或属性等。
2.纵轴(y轴):是条形统计图的数据轴,通常表示某种属性的数量或频率,比如销售额、访问量等。
3.直方条:是条形统计图的核心部分,用来表示数据的数量或频率,通常使用不同的颜色区分不同的数据组别。
4.数据标签:是指对直方条上的特定数据进行标注,以便观察者更直观地了解数据情况。
四、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方法绘制条形统计图是一项基本的统计技能,下面我们将分步骤介绍如何绘制条形统计图:步骤1:准备数据在制作条形统计图之前,我们需要准备好数据,包括不同组别的数据量或频率数据,以及分类方式或属性名称。
步骤2:确定坐标轴标尺接下来,我们需要确定坐标轴的标尺,即x轴和y轴的刻度、标签和单位。
如果数据的数量较大,可以考虑使用比较适当的标尺来缩小数据范围。
步骤3:绘制直方图在确定好坐标轴标尺之后,我们可以开始绘制直方图,将各组数据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出来,并在每个直方条上添加数据标签。
如果数据较多,可以将同一组别的数据绘制成一个集合,比如用小方块表示,以方便观察。
步骤4:装点最后,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对图表进行装点,比如添加背景色、标题、注释等,使图表更加清晰明了。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条形统计图(1)∣西师大版()-精选文档

条形统计图课时1一.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提出和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分段整理数据和绘制条形统计图的过程,学会用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体会统计思想在绘制条形统计图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条形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统计意识和读图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 用条形统计图表示统计结果。
2. 分段整理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
三.教学准备:课件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1. 谈话导入:同学们,在你们来学校的路上,是不是随处都可以看到带口罩的人呢?为什么他们要带口罩呢?请同学们说一说。
同学们说得很好,大部分人是因为空气质量不好才会带上口罩的。
街上来来往往的汽车排放的尾气,还有建筑施工扬尘和道路扬尘,这些让我们周围的空气质量变得很差,人们为了不将这些有害物质吸到身体里,所以才会用口罩来遮挡。
出示幻灯片第2张:同学们,这个表是某地6月份的空气质量状况统计表。
根据这个统计表,你们可以了解到什么信息?请同学们举手说一说。
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把这些统计的结果表示出来呢?对,我们还可以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的结果。
2.引入新课出示幻灯片第3张:在三年级我们就已经对条形统计图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个就是某地6月份空气质量状况的条形统计图。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条形统计图,并说一说条形统计图都是都哪些部分组成的。
出示幻灯片第4张:老师演示各组成部分。
条形统计图是由标题、横轴、纵轴、单位长度、直条、数据和统计对象组成的,直条的高低表示数量的多少。
出示幻灯片第5张:在这个条形统计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信息呢?请同学们举手说一说。
在这个条形统计图中,用直条的高低表示的是天数的多少,我们可以知道1格表是1天,空气质量为良的天数是最多的,是12天;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的是最少的,是8天。
另外我们在绘制条形统计图时,一定要注意各直条的宽度是相等的,各直条之间的间隔也是相等的,千万不要长的长宽的宽。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优秀3篇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优秀1教学内容:西师版教材第四册第114-116页例1、例2、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相识条形统计图,并完成相应的图表。
2、能依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洁的问题,能和同伴沟通自己的想法。
3、经验对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4、通过身边好玩事例的统计活动,激发学习爱好,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相识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用具:统计图表、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爱好。
师:孩子们,你们喜爱过“六一”儿童节吗?在漂亮的大森林里,小动物们都在打算“六一”儿童节的庆祝节目呢。
“昆虫班”的小演员们正在排练精彩的集体舞。
你们想看看吗?二、合作探究、操作感悟。
(一)教学例1(活动一:相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1、收集、整理数据。
(1)视察情境图。
师:谁飞来了?(分层出示蜻蜓、蝴蝶、蚂蚁、蜜蜂)(2)收集整理数据。
师:老师想知道这些小昆虫各有多少只?可以怎么办?(数数)师提示:在数的时候,我们可以按肯定的依次数,千万别数重了,也别数漏了。
最终在填在这个表中。
孩子们,能做到吗?(生填写统计表,汇报)2、探求新知(1)依据统计表制作条形统计图师:刚才我们把这些小昆虫的数量填入了统计表中,我们还可以把它制成(统计图)。
师:那你们会用涂小格的方法表示小昆虫的数量吗?(生说,师涂)师:这里一个小格表示多少只小昆虫?(一只)师:假如没有小格,只有直条,那你还能依据直条看出小昆虫的只数吗?(不能)出示完整的条形统计图,师:现在了?说说怎么看出的?说明这就是条形统计图。
(2)学生探讨,从统计图上看到些什么?师:孩子们,前面只有直条时我们看不出各种小动物的只数,后来老师加了什么就能看出小昆虫的只数了?和你的同桌说说。
(3)学生汇报,老师依据学生汇报分别介绍条形统计图各部分的名称。
在条形统计图中,我们把标有数字和单位的这条竖线叫纵轴,用来表示我们统计的小昆虫的数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条形统计图》学案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实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多个单位),能用条表统计图直观、形象地表示数据。
2.经历由1格表示1个单位到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过程,并能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解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
二、重点难点
1.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合适的数量。
2.认识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三、导学问题
1.某农户承包的柑桔园,近5年的种植面积如下。
观察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2007年的种植面积是2003年的______倍,是2004年的______倍。
(2)如果4㎡的产值大约是200元,2005年该农户承包的这个柑桔园年收益为_ ______元,2007年预计年收益________元。
(3)还能从上面统计图中获得哪些信息?
2.
5月12日四川汶县突遭地震,无数间房舍倒塌,数万人民命悬一线。
全国人民纷纷向灾区人民伸出援助之手,捐款捐物,请看,这是一些学校的捐款情况。
学校红旗小学萌芽小学铁路小学育才小学
钱数(元)3000 1000 2000 700
你能在这个图里,把捐款情况制成条形统计图吗?
3.使用“学乐师生”APP录像\录音\拍照,分享给全班同学。
四、参考资料
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从条形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条形统计图一般简称条形图,也叫长条图或直条图。
条形统计图是用条形的长短来代表数量的大小,便于比较。
条形统计图图又分为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由多种数据组成,用不同的颜色标出。
条形统计图主要用于表示离散型数据资料,即计数数据。
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相同点是都能让人清楚地看出
数量的多少,不同点就是单式条形统计图用于比较一个物体,而复式条形统计图用于比较多个物体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