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一同步练习:1.3《地球的运动》5 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3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地球的运动》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地球上的昼夜变化与地球运动的方向和速度相关。
地球上一个昼夜更替周期定义为一天,一天内总为昼叫极昼,一天内总为夜的叫极夜。
据些回答1~2题。
1.假设地球无自转但公转不变,则A、地球上将无昼夜更替现象B、地球上一天的时长为24小时C、地球上看太阳将西升东落D、地球上可能会有极昼极夜现象2.假设地球无公转但自转不变,则A、地球上将无昼夜更替现象B、地球上一天的时长为24小时 [C、地球上看太阳将西升东落D、地球上可能会有极昼极夜现象答案 C D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凌晨1:30分,嫦娥三号披挂出征。
嫦娥三号将试验月面软着陆、月面巡视探测等科学研究内容。
下表为当日世界四个地区连续两日的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
回答3-5题。
3.四地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③①④② B.④①③② C.②①③④ D.①④②③4.根据日出日落时间推算,嫦娥3号发射时①地地方时是A.1日21点30分B.2日4点30分C.2日6点30分D.1日22点30分5.假如④地位于华北地区,此日午后出现一次降雨过程,原因最可能是A.冷锋过境B.对流雨C.台风过境D.暖锋过境答案A A A下图中的实线和虚线分别示意某日晨线、昏线与M纬线相交点的时间变化情况。
P、Q为M 纬线上的两点,其经度差为90°。
读图,完成6~7题。
6.该日Q地日出的当地时间为A.3时 B.6时 C.9时 D.11时7.P地可能位于A.非洲 B.南美洲C.欧洲 D.北美洲答案 C D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到福建省某无人海岛进行野外考察活动。
图甲为该岛等高线地形图,图乙为某同学拍摄的照片,据此完成8-9题。
8.站在图中四地观测该岛,观测面积最大和最小的地点分别是A. ①②B. ①③C. ④③D. ④②9. 图乙是某同学在②处拍摄的太阳照片,拍摄的北京时间最不可能是A. 5:30B. 6:30C. 17:30D. 18:30【答案】8、B 9、C【解析】试题分析:8、读图,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①地海拔最高,可以观察全岛,观测面积最大。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同步测试题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同步测试题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同步测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2. 当地球公转运行到远日点附近时,地球上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A.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快B.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慢C.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快D.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慢3. 下面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4. 下列四个地点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从大到小排列的是()A.新加坡、摩尔曼斯克、上海、伦敦B.摩尔曼斯克、伦敦、上海、新加坡C.伦敦、上海、新加坡、摩尔曼斯克D.新加坡、上海、伦敦、摩尔曼斯克5. 每年五一长假期间,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是()A.逐渐加快B.逐渐减慢C.先加快,后减慢D.先减慢,后加快6. 有关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1 / 10A.南极洲的长城考察站、开普敦、北京三个地点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B.海口、广州、北京、哈尔滨四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依次增大C.南北纬30°处,地球自转线速度均为赤道处的一半D.南北极点无线速度,角速度为15°/小时7. 9月1日晚8时,用天文望远镜对准织女星。
若保持望远镜的方向不变,由 9月2日晚望远镜再次对准织女星的时间应是()A.19时56分4秒B.19时3分56秒C.20时56分4秒D.20时3分56秒8. 发射同步卫星与地球自转线速度密切相关,据此分析,下列发射场中最有利于卫星发射的是()A.拜科努尔(46°N)B.肯尼迪(28°N)C.酒泉(40°N)D.库鲁(5°N)9. “坐地日行八万里”诗句所说的地点及成因为()A.赤道地球公转B.极点地球自转C.赤道地球自转D.南北纬60°地球自转10. 下面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11. 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A.就线速度而言,高雄大于新加坡B.高雄与上海的角速度相等C.南北极点线速度为零,但角速度最大D.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12. 某天文台于某年3月21日20时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到某恒星,若天文望远镜不作任何变动,则 3月22日再次在相同位置观测该恒星的时间是()A.19时3分56秒B.19时56分4秒C.20时D.20时3分56秒13. 下图表示地球公转轨道和太阳的位置。
高一地理(新人教版必修1)同步练习:《地球的运动》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一)一、选择题1、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① ② ③ ④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各处自转角速度均相等B、除两极点外,各处自转线速度均相等C、赤道处线速度约为南北纬60°纬线处的二倍D、50°N的自转角速度比南回归线大3.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A.1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B.1太阳日——24小时C.1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D.1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4.关于北京和香港两地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比较,说法正确的是A.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B.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小于香港D.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大于香港5、下列节日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A、元旦B、国庆节C、劳动节D、教师节6、当地球运行到远日点时,太阳直射点:A、在北回归线以南并向北移动B、在南回归线以北并向北移动C、在北回归线以南并向南移动D、在南回归线以北并向南移动7.地球公转的周期是A.365日9时6分10秒B. 1恒星年C.1回归年D.365日5时48分46 秒8、有关黄赤交角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夹角B、度数永远不变C、随公转有规律地增大或减小D、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形成的9、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能形成物影,且正午物体的影子始终朝北的地区是( )A.赤道以南地区B.赤道以北地区C.北回归线以北地区D.赤道至北极圈之间地区10.关于地球公转速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角速度大致每日向东推进1°B.地球公转角速度非常均匀C.地球公转线速度有快慢之分D.地球公转线速度平均值约为30千米/秒二、综合题11、读地球公转及其轨道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图中四个地球位置上画上赤道和地轴。
⑵从北极上空看,地球绕日公转的方向为,在图中公转轨道上用箭头表示。
高三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同步练习《地球的运动》Word版含答案

《地球的运动》习题一、单选题下图中MON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完成(1)~(3)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B.Q点经线所在的地方时为0时C.MO为晨线D.NO为晨线2.北京时间是()A.6日12时B.7日12时C.6日24时D.5日12时3.此时()A.开普敦炎热干燥B.北半球昼短夜长C.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D.地球自转速度最快下图是位于120°E经线上不同纬度三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读图,完成(1)~(2)题。
4.三地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序是()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②①D.③①②5.此日昼长时间从短到长的排序是()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②①D.③①②6.6月22日,当南半球某地日影最短时,测得此地太阳高度角为36°,则以下四幅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示意图中,表示该地的是()A. B.C. D.7.若黄赤交角变为0°,下列现象正确的是()①太阳直射点永远在赤道②全球各地昼夜长短相等③没有四季更替现象④你所在的地方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角相等A.①B.①②C.③④D.①②③④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1)~(2)题。
8.地球绕日公转位于A点时()A.公转线速度较快B.公转线速度较慢C.北半球进入夏季D.南半球进入冬季9.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的时段是()A.从D到BB.从A到CC.从B到DD.从C 到A下图中X、Y分别为晨昏圈与纬线圈的切点。
据图完成(1)~(2)题。
10.X、Y两点情况相同的是()A.太阳所在方向B.所在时区C.正午太阳高度D.白昼长短11.太阳直射点正向什么方向运动?能确定的是()A.向北B.向南C.向东D.向西用实验模拟沿地表作水平运动物体的地转偏向现象:甲同学打开伞,抬头面视伞面内侧,顺时针转伞;乙同学向转动的伞面顶部滴红墨水,并观察红墨水流动过程。
完成(1)~(2)题。
12.红墨水在伞面上流动的轨迹为()A.先偏右后偏左B.向右偏转C.先偏左后偏右D.向左偏转13.该实验存在的主要不足是()①未模拟出越过赤道后的地转偏向现象②没能模拟出纬向运动的地转偏向现象③未模拟出高纬向低纬运动的地转偏向现象④伞面转动与地球自转的实际差别很大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2)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时作业:第1章 第3节 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 Word版含解析

一、选择题1.北京和上海两地的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相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B.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C.两地的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上海大于北京D.两地的线速度相同,角速度上海小于北京解析:选C。
地球上除南北两极点外,其余各地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上海的纬度较低,所在的纬线圈较长,因此线速度比北京大。
2.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为( )A.90°W、89°S B.80°E、40°NC.10°E、1°S D.180°W、71°N解析:选C。
考查地球赤道的周长,约为40000 km,即八万里,与赤道位置最接近的为C项。
3.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及海拔高度关联图,根据图中a、b、c、d各点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a点和b点的线速度相同,因此它们的纬度一定相等B.c点的线速度最大,故其纬度一定最高C.同纬度的两地,海拔越低的地点,其自转线速度就越大D.海拔高度相同,低纬度地区自转线速度大于高纬度地区解析:选D。
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受纬度位置和海拔高度两因素的影响,海拔高度相同,纬度位置越低,自转线速度越大;同一纬度,海拔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大。
4.下面的地球公转示意图反映了( )①地球公转轨道形状②地球公转方向③地轴空间指向特点④近日点时太阳直射点的半球⑤黄赤交角的度数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解析:选B。
该图反映了地球公转的方向、公转轨道的特征、地轴的倾斜方向等。
因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因而在近日点与远日点太阳直射的半球不同;此图反映出了黄赤交角的存在,但并未反映出其数值大小。
第16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中国广州举行,其中中国运动健儿顽强拼搏,荣获199枚金牌。
结合下图,据此回答5~6题。
5.第16届亚运会期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大致位置是( )A.①B.②C.③D.④6.地球公转到图中四点时,速度最快的是( )A.①B.②C.③D.④解析:第5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左侧光照图为夏至日、右侧光照图为冬至日,上下两个位置分别是春分日和秋分日。
高一地理人教版一师一优课必修一教学设计:第一章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4 Word版含答案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核心突破】核心要点一地球自转方向的判定【归纳总结】自转方向的确定是解决地球运动及意义问题的关键性突破口,在不同的图形中判断方法不同,具体分析如下所示:1.侧面图定向主要有两种类型2.极点定向图也有两种3.局部图结合经度确定法4.晨昏线定向法【方法技巧】地球自转方向和经度数变化的相互确定东经度数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增加;西经度数顺着地球自转方向递减,故东经度数递增的方向或西经度数递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方向。
反之,亦可根据自转方向判断经度的方向性。
如图所示,若极点O为北极点,则经线A为90°W;若极点O为南极点,则经线A为90°E。
同理,若A为90°E,则极点O为南极点;若A为90°W,则极点O为北极点。
【拓展探究】什么是角速度与线速度?角速度是指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
由于地球自转以地轴为旋转轴做圆周运动,只要是地球上除地轴以外的地点其角速度都是相等的;线速度是指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转过的弧长,弧长的大小与距离地轴的半径有关。
半径越长,弧长越大,线速度越大;半径越短,弧长越小,线速度越小。
在地球表面某地点线速度除与纬度有关之外,还与该地点的海拔相关。
【典题探究】【例1】下列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一个太阳日,时间为24小时B.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一致,均是自西向东C.地球自转和公转的速度一致,均是匀速运动D.地球公转的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中心答案 B变式精炼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如果该图是从极地上空俯视地球,则甲点位于乙点的 ( )A.东南方B.西南方C.东北方D.西北方答案B(2)条件同上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自转线速度甲地大于乙地B.自转角速度甲地小于乙地C.甲乙两地地方时相差11小时D.12月22日白昼时间甲地大于乙地答案D核心要点二晨昏线的判读【归纳总结】晨昏线问题是判读光照图的突破口,通过分析晨昏线我们可以从题目中挖掘出许多解题的隐含信息。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同步练习题-精选文档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同步练习题新知识学习后,及时复习是有效记忆的好方法。
复习无从下手?先从习题中找到学习漏洞吧!查字典地理网与大家分下同步练习题,希望为大家的学习补缺补漏。
一、单项选择题1.同一经线上的各地()A.自转线速度相同B.地方时相同C.昼夜长短相同D.正午太阳高度相同解析:在同一经线上,地方时一定相同;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角速度除南北两极外,同一经线上的各地都相同;只有在春分和秋分的时候,同一经线上的各地才昼夜平分;同一经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答案:B2.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和白昼最长不出现在同一天的地方是()A.23026'NB.66034' NC.100SD.300S解析:北半球昼最长是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时候,这时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大值,但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正午太阳高度并不是最大值。
同样的道理,南半球昼最长是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的时候,这时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大值,但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的正午太阳高度并没有达到最大值。
所以,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和昼最长不出现在同一天的地方范围是南北回归线之间。
题中只有C项正确。
答案:C3.地球上纬度相同的地方()A.季节不同B.角速度、线速度不同C.昼夜长短情况不同D.正午太阳高度相同解析:纬度相同的地方,正午太阳高度相同,季节相同,昼夜长短相同,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相同。
答案:D4.地球自转线速度约为赤道二分之一的纬线是()A.热带和温带的界限B.温带和寒带的界限C.中、低纬度的界限D.中、高纬度的界限解析:从课本“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图上可以看出,600N纬线上的线速度约是赤道上线速度的一半。
不同纬线上的线速度可以用以下方法计算:赤道上的线速度乘以所求纬度的余弦值,就等于该纬线上的线速度。
600N是中纬度和高纬度的界限。
精品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练习:第1章-第3节-地球的运动-第3课时-课时作业-Word版含答案

地理精品教学资料2019.5第一章第三节第三课时基础巩固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是位于120°E经线上不同纬度三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读图回答1~2题。
1.三地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序是( A )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②①D.③①②2.此日昼长时间从短到长的排序是( C )A.①②③ B.②①③C.③②①D.③①②[解析] 第1题,据图可以看出,夏至日正午,太阳均位于南方,说明三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
结合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所以三地纬度由高到低为①②③;第2题,结合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即可得出此日昼长从短到长的排序为③②①。
据《信息时报》报道,位于北回归线上的XX出现“头上有烈日,脚下无人影〞的有趣景象。
据此联系所学知识回答3~5题。
3.XX出现这种有趣景象的原因是( B )A.阴雨天 a a B.太阳直射C.观察角度不同 a a D.太阳斜射4.此日的昼长为( C )A.一年中最短 a a B.12小时C.一年中最长 a a D.无法判断5.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 B )A.南回归线与其以南 a a B.北回归线与其以北C.南北回归线之间D.赤道[解析] 依题意,“头上有烈日,脚下无人影〞说明此时太阳直射头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昼长达一年中最长,同时,北回归线与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
下图为我国、XX、XX、XX四个城市的季节分配示意图。
读图回答6~7题。
6.图示季节分配自上而下依次为( D )A.、XX、XX、XXB.、XX、XX、XXC.XX、XX、XX、D.XX、、XX、XX7.关于季节更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低纬度地区季节更替不明显B.中纬度地区季节更替明显C.高纬度地区季节更替明显D.季节更替表现为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解析] 第6题,纬度越低的地区热量越充足,夏季时间应越长,故夏季时间由长到短的顺序为纬度由低到高的顺序,即XX、XX、、XX,根据题意可知应选D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编地理教学资料
2019.4
《地球的运动》同步练习
第1课时地球运动的特点
一、选择题
1.下面四幅图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2~3题。
2.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
A.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
3.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下图是地球公转的轨道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匀分成四等份,读图回答4~5题。
4.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丁→甲
5.2010年11月1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正式开始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 )
A.甲点 B.乙点 C.丙点 D.丁点
6.有关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华盛顿、伦敦、北京三地点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
B.香港、广州、北京、哈尔滨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依次减少
C.南北纬30°处,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约为赤道处的一半
D.南北极点无线速度,角速度为15°/小时
7.下列有关地球自转方向的图示,正确的是( )
8.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描述最吻合的地点是( ) A.北京 B.上海 C.新加坡 D.莫斯科
读“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甲)和“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乙),回答9~10题。
9.甲图M点的纬度、乙图N点的月份分别约是( )
A.30°1月 B.60°7月 C.60°1月 D.30°7月10.当公转速度为N时( )
A.漠河市民——欢度“白夜”
B.新西兰南部海域——冰山座座
C.松花江河畔——银装素裹
D.悉尼——处于雨季
11.有关地球自转、公转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不同
B.赤道平面同黄道平面的交角为66°34′
C.地球自转的同时又围绕太阳公转
D.太阳既是地球自转的中心,又是地球公转的中心
北京时间6时40分,在南半球轮船上的船员看见太阳从东南方的海面升起。
据此完成12~13题。
12.该轮船所在位置的经度可能是( )
A.95°E B.110°E C.135°E D.170°W 13.这段时间内,下列地理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
A.地球接近公转轨道的远日点
B.东北信风带纬度位置最高
C.东北平原雪花飞舞
D.北极地区冰面缩小
二、综合题
14.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和②中,表示赤道平面的是________,表示黄道平面的是________。
(2)目前黄赤交角的大小是________。
(3)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__(纬线)和____________(纬线)之间作周期性往返运动。
(4)2011年春节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__半球,正向________运动。
15.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外侧弧线上填画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
(2)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________。
(3)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要的时间为________,即一个________。
(4)图中,A、B、C、D四点线速度最大的为____________,角速度相同的是________。
反思小结
答案
1.C [A图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地图,从极点上空看应顺时针方向运动;B图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地图,从极点上空看应逆时针方向运动;而D图地球自转方向与经度的变化矛盾。
]
2.A 3.A [依据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分布规律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为1 670千米/小时,南北纬30度为1 447千米/小时,南北纬60度为837千米/小时,南北极点为零,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837~1 447千米/小时之间,该区域应为北半球中纬度。
根据图中线速度等值线在a点向北凸,b点向南凸,说明a点较同纬度的b点自转线速度大,地势高;而b 点较同纬度的a点自转线速度小,地势低。
]
4.A 5.A [甲、乙、丙、丁四点将地球公转的轨道均匀分成四等份,根据图中太阳的位置可以判定甲→乙段地球经过近日点,运动速度最快,用时最少。
11月1日地球在秋分后大约一个半月,故应靠近甲点。
]
6.A [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即由低纬向高纬递减,而角速度除两极点外地球上各点都相等。
]
7.A [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在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
8.C [地球赤道处自转线速度最快,赤道长度近4万公里。
]
9.B [由M点自转线速度约为赤道处的一半可以推断其纬度约为60°;由N点地球公转速度最慢可以推断其位于远日点附近,时间约为7月初。
]
10.A [乙图中N点地球公转速度最慢,时间约为7月初,为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此时漠河地区白昼为一年中最长的时期,称之为“白夜”。
]
11.C [地球赤道平面同黄道平面的交角为23°26′,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是66°34′;地球公转的中心是太阳,自转的中心是地轴。
]
12.A 13.C
14.(1)①②
(2)23°26′
(3)北回归线(23°26′N)南回归线(23°26′S)(两者前后顺序可对调)
(4)南北
15.(1)标注略(为逆时针方向)
(2)A
(3)23时56分4秒恒星日
(4)A A、B、C、D
解析第(1)题,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但都是自西向东。
第(2)题,A、B、D三图为侧视图,C图为俯视图。
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东经
度数应逐渐增大,因此推知B、C两图错误。
第(3)题,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时间为一个恒星日,其时间为23时56分4秒。
第(4)题,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极点外,其余各点都相同;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