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重点扶持学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科研成果和队伍
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培养方案(学科专业代码0502)

“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培养方案(学科专业代码:)(内含二级学科: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翻译学)一、学科专业介绍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拥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硕士学位学科点,内含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翻译学四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经江苏省学位委员会批准于年设立,年正式招生;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于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并于年开始招生。
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翻译学两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于年设立。
计划年开始招生。
硕士点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在校总人数多人。
年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硕士点定期评估中,江苏省抽检了个硕士点,评出了个优秀学科点。
我院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被评为优秀,成为此次抽检中唯一的外语优秀学科点。
省专家评估组给出“本学科点在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工作环境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学科队伍水平高,研究方向稳定,学术科研成果突出,课程设置合理,抽检论文优良率高”的意见,反映了本学科点所处的实际水平。
本学科培养既具备从事外国语言文学研究和高校外语教案能力,又可在相关专业或涉外岗位择业的高层次复合型外语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翻译研究()英美文化研究()普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专门用途英语近五年来,本学院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项,出版专著部,教材部;发表论文余篇,其中被收录篇、核心期刊`篇。
目前,外文学院有硕士生导师人,其中教授人,副教授人,已形成合理的学科梯队。
所有高级职称教师都曾赴国内外知名大学进行访学研究,教师们的学术视野开阔,治学严谨,注重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已经取得了一批研究方向明确的代表性成果。
二、培养目标.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仔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学风严谨,努力为祖国建设服务。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培养方案

西安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及国家有关文件的精神,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特制定本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硕士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基本要求: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践行科学发展观;遵纪守法,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品质、严谨的学风,以及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献身精神。
2.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研究方法;学位论文有一定的独立见解和学术价值。
3.掌握本专业外的一门外国语,能阅读该语种的外文资料,并能运用该语种写作论文摘要;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其他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进行科研工作。
4.具有创新意识、国际视野、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5.具备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国际和跨国组织从事教学、科研、外事、管理以及其它与本学科相关的工作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1.现代语言学(包括理论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语篇分析、心理语言学、对比语言学、)2.应用语言学及测试学(应用语言学、测试学、第二语言写作、)3.翻译理论与实践4. 英语语言学(英语语言学、新闻英语、特殊用途英语)三、学习年限学制三年,前两年主要用于课程学习、教学实习、论文准备,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不得少于一年半。
第三年用于调研、论文写作及答辩等。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采取理论学习、参加实践和科学研究相结合,导师指导、学科集体培养和学生自学钻研相结合,课堂讲授与导师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课堂教学应努力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及课程简介(2010年6月修订)一、培养目标和要求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为了贯彻“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为了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英语专业研究生项目按照国家教育部对文科应用类研究生培养目标和要求,确定其整体培养方案和具体的课程设置。
本专业将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坚持按照外交学院的校训,对研究生实施政治思想、专业知识和语言技能的综合培养,为外交部和其他部委或涉外部门培养和输送高层次、复合式、外向型高级人才,他们应该既能够胜任具体的业务性工作,又能够进行调研和科研工作,完成不同级别的研究课题,产生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或科研论文。
为此,对本专业研究生的要求如下:1.在政治思想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改革开放方针路线,决心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我国的强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达贡献自己的力量和聪明才智。
2.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高于一般的口语和文字表达能力。
3.掌握有关的专业知识。
4.掌握调研报告或科研论文的写作方法。
5.熟练地掌握一门第二外国语。
6.身体和心理健康。
二、研究方向1. 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践〗(学科代码:050215)2.英语语言文学〖美国研究〗(学科代码:050201)三、学习年限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和英语语言文学两个二级学科的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和美国研究)专业学习年限均为三年,其中前两年为学习专业课程时间,第三年为论文撰写时间。
四、学分要求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践)和英语语言文学(美国研究)专业均要求修满49学分,其中必修课36学分,选修课12学分,实习1学分(在校期间担任助教满72学时,或利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满一个月,写出实习书面报告,有实习单位鉴定认可的,计1学分)。
每个学生在本方向选修课内修满12学分后,可以在另一方向中选修1-2门课程。
五、课程设置为实现上述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除了根据教育部要求安排的公共课程外,两个专业方向还设置以下专业课程:1.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必修课高级英译汉(I)高级汉译英(I)高级英译汉(II)高级汉译英(II)高级英语口译(外交)高级英语口译(文化)高级英语口译(经贸)高级英中视译●选修课英国文学美国文学普通语言学翻译理论话语分析西方文论同声传译实践翻译研究方法论互文性与翻译研究2.英语语言文学〖美国研究方向〗●必修课高级英译汉(I)高级汉译英(I)高级英译汉(II)高级汉译英(II)高级英语口译(外交)高级英语口译(文化)高级英语口译(经贸)高级英中视译●选修课美国外交政策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外交与法律美国族群问题研究美国法律与司法体系美国历史专题研究同声传译实践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六、教学与培养方式1.言传身教、教书育人是教师之天职,师德之体现。
050211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明:本院拟招收37%左右推免生。
招生院系:外国语言文学学院院系说明:本院拟招收37%左右推免生。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介绍本授予点的学科带头人为朱永生教授。
现有教授12人,副教授36人。
博士生导师8人。
主要研究方向:1.外国语言学2.英汉语言比较3.第二语言习得4.英语教学近年来的主要科研成果:《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功能语言学导论》,《语境动态研究》,《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论说文入门》,《英汉写作修辞对比著》,《南北韩的语法研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回顾、反思和研究》、《大学英语》(全新版)、《21世纪大学英语》等。
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语言学概论、话语分析、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对比语言学、语言测试、翻译学、英语阅读理论与实践、英语写作理论与实践等。
毕业生去向:毕业生主要从事英语专业以及大学英语的教学与研究。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介绍本专业创立于1905年,目前有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点一个和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一个,有教授13人,副教授11人。
本专业为上海市重点学科。
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科研能力,曾多次获得国家及上海市教学科研奖项。
主要研究方向:①现代英语;②英美文学;③语言学;④双语词典编纂;⑤翻译学;⑥文艺理论近年来的主要科研成果:《英汉大词典》(第二版)、《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认知语言学概论》、《英汉和汉英语义结构对比》、《英汉零前指现象对比研究》、《现代英汉翻译操作》、《莎士比亚十论》、《莎士比亚专题研究》、《莎评简史》、《语言科学探源》、《文本之外:由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的小说及文学生涯看文学研究》、《矛盾情结与艺术模糊性:超越政治和族裔的美国华裔文学》等。
硕士生主要专业课程:英国小说、美国诗歌、翻译研究(上、下)、莎士比亚研究、文艺复兴与莎士比亚、美国小说研究、欧美小说艺术研究、英语语言史、认知语言学、语义学、西方语言学理论、符号学、话语分析、功能语言学、英语词典学、语用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培养方案

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50211)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系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英语人才。
在业务方面的具体要求是:应具有坚实、宽广的英语语言文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掌握本学科的当前状况和发展趋势;具有严谨、求实的学风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熟练运用所学语言,第二外国语应具有一定的口、笔译能力及阅读与本专业有关书刊的能力;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行科研工作;适应各级、各类学校的外语教学工作。
二研究方向1. 外国语言学要求学生较全面系统地了解国外语言学理论及其最新发展,能够准确地将国外先进的语言学理论和方法介绍到中国来,并学会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现代化的科研手段在形式语言学、音系学、语义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语篇语言学等方面开展研究。
2.应用语言学通过学习,学生应能够运用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就外语教学方法、大纲设计、教材编写、测试、外语学习策略与动机等方面进行较有意义的研究,促进中国外语教学改革与发展。
3.外国文化要求学生对目标语国家文化(包括历史、地理、文学、音乐、哲学、宗教等)有非常深入的了解,并能够运用文化学、人类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对文化进行更高层次的研究,能够独立从事东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为跨文化交际和外语教学提供帮助。
三学制与学习年限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4年。
在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各环节的同时,满足以下条件者,可申请提前一年毕业:第一,在CSSCI或者外语类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一篇以上;第二,论文匿名评审合格。
四应修总学分数应修总学分:37学分,其中学位必修课6学分,学位基础课6学分,学位专业课6学分。
五课程设置(具体见课程设置一览表)1 必修课 共21学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3学分,第二外国语3学分;学位基础课3门(包括普通语言学、理论句法学和科学研究方法论),共6学分;学位专业课3门(包括英语文体学、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应用语言学),共6学分(详见课程设置一览表);前沿讲座2学分,学生应在在读期间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各类学术活动(学术讲座、学术沙龙、学术会议等),三年累计不少于8次,并提交导师相应的文字材料(如讲稿、会议宣读论文、就某一专题撰写的论文等,字数不少于3000字)。
专业解析-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一、专业解析(一)学科简介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是外国语言文学下设的一个二级学科。
本学科以形式语言学的基本假设为理论指导,以音系学、句法学、形式语义学和语言习得为主要教学和研究内容,同时从事应用语言学具体领域的教学与研究。
本专业是国内唯一能够覆盖形式语言学四大基础理论领域(音系学、句法学、形式语义学和语言习得)的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1. 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热爱祖国, 遵纪守法,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团结合作精神, 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 培养从事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高校教学或口、笔译的硕士研究生。
他们必须牢固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与系统专门知识,较深入地了解国外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外语教育学及翻译的理论、源流与最新发展趋势。
3. 熟练地掌握第二外国语。
4. 身心健康。
(三)研究方向0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2翻译学03双语词典学04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05朝(韩)语语言学及翻译研究(各个招生单位研究方向略有不同,以上以南京大学为例)(四)考试科目A组(01-04方向):①101政治②262俄语或263日语或264德语或265法语③653基础英语④963英语语言学B组(05方向):①101政治②261英语或262俄语或263日语或264德语或265法语③650基础朝(韩)语④970朝(韩)语专业知识综合(各个招生单位考试科目略有不同,以上以南京大学为例)(五)相近学科与此专业相关的学科有: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印度语言文学、西班牙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欧洲语言文学等。
二、推荐院校以下院校是该专业研究生院实力较强者,建议选报:北京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东南大学、复旦大学、中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
上海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上海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上海师范大学(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是位于中国上海市徐汇区的一所以师范教育为特色,涵盖了文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门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是该校的重点学科之一。
一、学科简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以及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的学科。
它聚焦于语言的结构、功能、规律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实际应用,包括教育、翻译、跨文化交际等。
该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深入理解和运用,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和文化意识。
二、学科专业设置上海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设置了如下几个方向:1.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语音学与音系学- 词汇学与词义学- 句法学与语篇分析- 语用学与话语分析- 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语言学2. 第二语言习得与教学- 外语教育心理学- 语言测试与评估- 外语教学法与教材编写3. 应用语言学与专业英语翻译- 语言与社交媒体- 专门用途语言与专业英语翻译- 应用语言学与教育三、师资力量上海师范大学拥有一支优秀的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师资队伍,其中包括了一批专职教授和副教授。
许多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和研究经验,并在国内外学术领域享有盛誉。
他们致力于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科研成果上海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教师和学生们积极参与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
他们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了大量研究论文,获得了多项科研项目的资助。
这些科研成果的取得为该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五、就业前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毕业生具备扎实的语言学知识和应用能力,他们可以在各个领域从事翻译、教育、媒体传播、国际交流等工作。
毕业生可以在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外企、媒体等单位就业,也可以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六、实践教学与国际交流上海师范大学注重实践教学和国际交流。
全国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点

1、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为国家重点学科、与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均为一级博士点,是我国第一批硕士点和博士点之一。
2、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为国家重点学科、与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均为一级学科博士点。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是国务院学位办1981年批准的首批博士点之一。
2002年成为国家重点学科。
3、中山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点。
英语专业是我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
4、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为国家重点学科、与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均为一级学科博士点。
我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
5、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为国家重点学科,与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均为一级学科博士点。
6. 复旦大学1984年建立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点,目前,该专业共有两个博士点(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7.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1986年获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授予权,1989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0年被教育部确定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英语语言文学200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
8. 南开大学1990年,英语语言文学被批准为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
2003年,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设博士后流动站。
9. 厦门大学1993年建立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点10.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点11. 华东师范大学1998年增设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点12. 北京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点13. 东北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点14. 河南大学1998年,获得了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学位授予权15. 山东大学2000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6. 清华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点17. 湖南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点18. 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建成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点,2006年增设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点。
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重点扶持学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科研成果和队伍建设出成效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是一级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下的二级学科。
本学科成员主要为外国语学院英语和大学英语教师。
下设三个主要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和特殊用途英语研究。
学科负责人和方向负责人均由资深教授、副教授担任。
2008年6月,“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被确立为校重点扶持学科。
在科学研究方面,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积极组织和参与学术活动,鼓励青年教师明确研究方向,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努力攻读博士学位,提高科研能力。
通过几年的努力,学科教师在论文发表、专著(教材)出版、课题立项、获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其中外语类一级期刊3篇,外语类核心期刊20篇,国际期刊论文1篇;出版专著3部,教材8部,译著2部;获得70余项课题立项,其中省级科研项目4项(含省哲社及省新世纪教改),省级教学建设项目3项(含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省精品课程、省重点建设教材),厅级科研项目35项(含省教育厅、省社科联、省教育规划、国家基础教育中心、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项目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项目、杭州市哲社及省外文学会等项目);获得市厅级科研成果奖2项,教学成果奖3项。
通过学科全体成员的不懈努力,本学科取得了整体水平的飞跃。
其中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方向还于2010年6月成立了翻译研究所,主要开展翻译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致力于为学校、学科教研工作、为省经济文化发展服务。
科学研究带动了学科队伍的成长:培养教授2名、副教授7名、博士2名,省151第三层次培养对象1名,校教坛新秀2名,校优秀教师4名,“我心目中的好老师”5名。
此外,有2位青年教师获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在第一届“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浙江赛区选拔上张继英获大学英语教学“听说组”三等奖;在第二届“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浙江赛区选拔上汪瑾、孙艳艳分别获大学英语教学“听说组”和“综合组”二等奖,为我校和我院争了光。
表1 外语类一级、外语类核心及国际期刊论文汇总
表2 省级、厅级课题汇总
表5 教学成果奖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