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7年疾病谱分析
6月份门诊疾病谱统计分析12[1]
![6月份门诊疾病谱统计分析12[1]](https://img.taocdn.com/s3/m/de0d70d4f7ec4afe05a1df67.png)
顺位 月份构成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月份构成比
第一位 % 上呼吸道感染
第二位 % 关节炎
第三位 % 冠心病
第四位 % 慢性胃炎
第五位 % 慢性阻塞性肺病
第六位 % 支气管炎
第七位 % 低钙血症
第八位 % 高血压
第九位 % 外伤
第十位 % 附件炎
从以上的统计可以看出:
一.3月份门诊调查人数较2月份有所增加,上升%。
01月01日至01月31日,合计报告病种21种。其中,门诊报告14种,住院报告7种;合计就诊人数2874人次,其中,门诊2647人次、住院227人次,无死亡病例。
二、报告与死亡位次
本月合计报告数居前三位的是:感冒(1003例)、慢阻肺(485例)、高血压(173例)占发病总数的%;门诊报告数前二位的是:感冒(201例)、慢阻肺(85例)、占发病总数的%;住院报告数是:慢阻肺(185例)、高血压(24例)。
其次,是加强对就诊量大的前三个科室的二次分诊工作,有效地维护诊疗秩序,疏导患者,有序地进行就诊。
甘浚镇中心卫生院
2月份门诊疾病谱统计分析
为了了解我院门诊疾病的病种排序特点,依据内科、外科、幼儿科的门诊日志记录对2月1日——2月28日在我院就诊的2966名患者进行了登记分类,将记录进行了统计处理。结果如下:
3、高血压就诊人次数较多,主要与饮食,劳动有关。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疼、心悸胸闷等症状。
4、落实社区医疗卫生预防管理,大力宣传门诊统筹,老百姓得实惠。提高认识、合理分工、落实责任,增强医务水平。要对当地居民积极进行健康教育,让当地居民提高认识。
公共卫生科
神经内科门诊患者的病种分析
陈 斌 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扬州医院神经内科 扬州 225001 摘要 目的 通过对神经内科门诊疾病谱的分析,确定神经系统疾病的防治重点。方法 对2001年我院神经内科门诊3000例患者的病种进行分析。结果 神经系统疾病谱依次以头痛、眩晕、脑血管疾病及神经症为多见。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作及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习惯的改变,神经系统疾病谱也会发生某些变化,需要我们不断调整疾病的防治战略,以适应我国社会变革和心理卫生保健的需要。 关键词 神经内科 门诊 疾病谱 防治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工作及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结构的改变,神经系统疾病的构成比发生了新的变化,对这些疾病的防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作者对我院2001年3000例神经内科门诊病人的病种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病人选自我院2001年神经内科门诊就诊者,男1860例,女1140例,男女之比为1 6 1 0,年龄3~85岁,其中3~19岁312人(10 4%),20~39岁960人(32%),40~59岁1276人(42 5%),60~79岁405人(13 5%),80岁以上47人(1 6%)。患者来源:扬州市区1906人(63 5%),县级以下710人(23 7%),外县市384人(12 8%)。所有病例均经病史、体格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如脑脊液、生化检查、CT、MRI、肌电图等确立诊断。 2 结果 本组病例的病种为:(1)头痛528例(17 6%),其中血管性头痛235例,肌紧张性头痛175例,神经性头痛118例。(2)眩晕493例(16 4%),包括梅尼埃病339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25例,其它眩晕29例。(3)脑血管病482例(16 1%),其中脑梗死321例,脑出血14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8例。(4)神经症431例(14 4%)。(5)周围神经疾病250例(8 3%),其中面神经炎85例,动眼、滑车、外展神经炎23例,格林-巴利综合征36例,中毒性周围神经炎28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78例。(6)锥体外系疾病180例(6%),其中有抽动秽语综合征、帕金森氏病、舞蹈症、特发性震颤、老年性震颤、肝豆状核变性、手足徐动症及扭转痉挛等。(7)肌肉疾病及肌萎缩169例(5 6%),包括重症肌无力、周期性瘫痪、感染性肌病、多发性肌炎、脊髓空洞症、运动神经元疾病、亚急性合并变性等。(8)痴呆128例(4 3%),有血管性痴呆、阿尔采默氏病及某些中毒性痴呆。(9)癫116例(3 9%)。(10)脊髓病变79例(2 6%),包括脊髓炎、脊髓压迫症、脊髓血管病等。(11)颅内占位34例(1 1%)。(12)其它神经内科疾病,包括脑瘫、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遗传性共济失调、脱髓鞘疾病、晕厥、面肌痉挛、先天性畸形等110例(3 7%)。 3 讨论 1、本组资料显示,我院神经内科门诊的主要就诊者为中青年人,20~59岁者占74 5%,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比例较少,仅为15 1%,这与我国社会人群的年龄结构相似,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青年工作压力较大,家庭负担也较重,是神经内科疾病的好发年龄段,减少神经系统疾病发生率的防治工作重点应放在该年龄段。
医疗卫生统计与数据分析成果报告

医疗卫生统计与数据分析成果报告一、引言医疗卫生统计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通过对医疗卫生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可以为制定政策、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提供依据。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医疗卫生统计与数据分析的研究,总结分析成果,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推动医疗卫生领域的发展。
二、数据来源与方法1.1 数据来源本次研究使用的数据主要来自于医疗机构的电子病历、统计报表等。
通过与相关部门进行合作,我们获得了大量的原始数据,涵盖了不同地区、不同医疗机构的相关信息。
1.2 数据方法在数据的处理过程中,我们采用了统计学和数据分析的方法。
通过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和分析,得出了一系列有关医疗卫生领域的指标和结论。
三、医疗卫生统计现状分析2.1 医疗服务供给根据统计数据,我国目前医疗服务供给总体充足,但在地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特别是在基层医疗服务方面,人力资源短缺、设施设备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
2.2 医疗卫生投入在医疗卫生投入方面,虽然我国的卫生支出逐年增加,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
应加大对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力度,提高卫生资源的配置效率。
2.3 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是人们关心的焦点之一。
根据数据分析,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整体上有所提高,但在医疗纠纷、服务态度等方面仍存在问题。
应加强对医疗人员的培训,并建立健全的制度和评价体系。
四、医疗卫生数据分析结果3.1 医疗费用分析通过对医疗费用的统计与分析,我们发现人均医疗费用逐年上升,超过了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这说明医疗费用的增长速度较快,需要进一步研究并制定相应的政策。
3.2 健康资源配置分析根据数据分析,我国的健康资源分布不均衡,城乡之间存在差距。
同时,医疗卫生资源也存在建设不足的问题。
应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投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3.3 疾病谱分析通过对不同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等指标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成为我国医疗卫生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普洱市2016年1月-12月乙型肝炎流行趋势分析

普洱市2016年1月-12月乙型肝炎流行趋势分析发表时间:2017-02-15T15:06:28.953Z 来源:《系统医学》2016年18期作者:袁云芝[导读]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在临床中也较为常见。
普洱市思茅区妇幼保健院云南普洱 665000【摘要】目的:对普洱市2016年1月-12月乙型肝炎(乙肝)流行趋势进行分析,为乙肝的预防与控制提供有力依据。
方法:对我市2016年1月-12月乙肝疫情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2016年1月-12月我市报告乙型肝炎病例1080例,年发病率为41/10万。
市所辖各地区均有发病,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男性患者720例,女360例,男女患者比例为2∶1。
乙型肝炎病例以15~62岁人群为主,15岁以下的人群年发病率呈下降趋势。
结论:年龄、性别、地区以及职业均是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15~62岁的成人是普洱市乙型肝炎发病的主要对象。
因此,应尽快制定出成人乙肝疫苗免疫方案,对乙型肝炎高发病状态给予及时抑制。
【关键词】乙型肝炎;流行病学;发病率;趋势【中图分类号】R512.62;R5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8-118-01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在临床中也较为常见,其是由乙肝病毒(HBV)感染而发病,以肝脏的损害为主,传染后期可发展为慢性肝病、肝硬化以及肝癌,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
乙型肝炎作为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当前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还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出发病现况,这就给乙型肝炎实际发病水平的评估及疾病防控工作造成严重阻碍[1]。
为了解乙型肝炎的流行趋势及发病水平,本文对2016年1月-12月年我市乙型肝炎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做如下报告。
1 材料及方法1.1 资料来源乙肝疫情资料来源于2016年1月-12月普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法定传染病综合年报表以及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统计数据;相关人口资料来源于我市统计局统计年鉴;乙肝疫苗的接种率来源于普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儿童常规免疫接种报表。
某院2016-2020年住院患者疾病谱分析

某院2016-2020年住院患者疾病谱分析发布时间:2021-05-12T16:08:24.097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5期作者:杨柳红[导读] 目的对某中医医院近5年住院患者疾病谱进行分析,了解病种变化。
杨柳红雅安市中医医院, 四川雅安625000【摘要】目的对某中医医院近5年住院患者疾病谱进行分析,了解病种变化。
方法以ICD-10为标准,将2016-2020年出院患者疾病构成分类、汇总、分析。
结果前10位疾病分别是: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损伤中毒、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影响健康的因素、泌尿生殖系统、妊娠分娩和产褥期、肿瘤、神经系统等十大系统类疾病,占总出院数的92.86%。
结论根据疾病构成变化情况,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加强专科建设,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供优质高效中医药健康服务。
【关键词】住院患者疾病谱前10位分析通过对某中医医院2016-2020年出院患者疾病谱进行分析,掌握住院患者病种变化规律,为医院科学规划住院诊疗工作、合理配置人财物等提供数据支持[1]。
1、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于该院病案科2016-2020年出院患者疾病顺位年报表,疾病编码以ICD-10为标准,仅统计第一诊断,数据来源真实、可靠。
采用Excel进行排序、分析[2]。
2、结果与分析2.1疾病构成及顺位 2016-2020年该院共有出院患者46756人次,2020年因新冠疫情影响出院人次降幅较大;前10位疾病合计43416人次,占总出院人数的92.86%;其中:前五位分别为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疾病、损伤中毒、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共35473人次,占出院总人数的77.53%。
2.2疾病谱变化情况 2016-2020年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累计占出院总人次的27.9%,居疾病谱第一位,其中仅2016年排第2位,其余年份均占第1位,除2020年外,其余年份例数逐年上升,主要收治疾病为关节病、结缔组织病、背部病等;排疾病谱第二位的是损伤中毒类,占出院总人次的24%,2016年度排当年疾病谱第1位,2017-2020年均排当年疾病谱第2位,主要收治各类骨折、损伤及中毒病人;循环系统5年来一直居于疾病谱第3位,累计居第三位,占总出院数的12.28%,主要收治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排疾病谱第四位,占总出院人数的6.32%,2016年和2017年居第4位,随后三年排位有所降低;疾病谱排第五位的是呼吸系统疾病,占总出院数的5.36%,2019年排当年疾病谱第4位,其余年份均排第6位;影响健康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排第六位,占总出院数的5.32%;排第七位的是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占总出院数的4.88%;排第八、第九、第十位的分别是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肿瘤、神经系统疾病,分别占总出院数的2.91%、2.69%和1.19%。
疾病谱分析实施方案

疾病谱分析实施方案
疾病谱分析是一种重要的疾病监测和预防工具,它可以帮助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部门更好地了解特定地区或人群的疾病发病情况,从而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为了有效实施疾病谱分析,我们需要遵循以下实施方案。
首先,建立完整的疾病谱数据收集系统。
这包括建立疾病报告和监测网络,确保各级医疗机构和实验室能够及时、准确地报告各类疾病病例。
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的数据整合和分析平台,确保收集到的数据能够被充分利用。
其次,制定统一的疾病谱分析标准和方法。
针对不同疾病,制定相应的分析指标和方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同时,还需要建立统一的疾病谱分析报告格式,便于不同地区和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流和比对。
再者,加强疾病谱分析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支持。
疾病谱分析涉及到统计学、流行病学等专业知识,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分析和解读。
因此,需要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数据分析和解读能力。
同时,还需要提供技术支持,确保他们能够熟练使用相关的数据分析工具和软件。
最后,建立健全的疾病谱分析应急响应机制。
在疾病爆发或流行的情况下,需要能够迅速启动疾病谱分析应急响应机制,对疫情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为疾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疾病谱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工作,它对于预防和控制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立完整的数据收集系统、制定统一的分析标准和方法、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持,以及建立健全的应急响应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开展疾病谱分析工作,为保障人民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16-17年疾病谱分析

疾病谱排序分析xx 人民医院2016 年-2017 年一、居民就医情况2016 年排序前十位的疾病门诊就医数为23381 例次。
报告居民住院就医患病数1293 例次。
门诊前十位疾病排序顺次为妊娠状态NOS ,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气肿和其他慢性阻塞性肺病扁桃腺炎,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糖尿病NOS ,急性胃肠炎,急性咽喉炎,腹痛,腰腿痛,占总就医例次的29.09%, 。
住院前十位的疾病排序顺次为正常分娩NOS ,腰椎间盘突出,多发性脑梗塞,胎儿和新生儿受剖宫产的影响,新生儿脐绕颈(胎儿和新生儿受脐带绕颈的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支气管炎,经选择性剖宫产术的单胎分娩,伤寒肺炎,占总就医例次的 1.61% 。
2017 年排序前十位的疾病门诊就医数为22708 例次。
报告居民住院就医患病数1647 例次。
门诊前十位疾病排序顺次为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龋齿,骨折,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炎、肺气肿和其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NOS ,腹痛,高血压,新生儿支气管炎,占总就医例次的31.98% 。
住院前十位的疾病排序顺次为多发性脑梗塞,正常分娩NOS ,腰椎间盘突出,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新生儿支气管炎,高血压,毛细管支气管性肺炎,支气管肺炎,糖尿病NOS,占总就医例次的2.32%。
二、就医情况统计(一)2016年前十位疾病数占报告病例总数的比值(二)2017年前十位疾病数占报告病例总数的比值三、报告病例分析2016年疾病谱排序报告工作上报居民就医24674例次,其中门诊23381例次,住院1293例次。
全年门诊排名前三位的疾病是:妊娠状态NOS,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
全年住院排名前三位的疾病是正常分娩NOS,腰椎间盘突出,多发性脑梗塞。
从2016年疾病谱排序上报分组分析,怀孕人数和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剧增,院方积极改建了妇产科,拓展妇产科的业务,新增了新生儿洗浴中心和新生儿游泳项目。
某院十年住院病人前10位疾病构成统计分析

某院十年住院病人前10位疾病构成统计分析摘要】目的了解某院住院病人疾病构成及变化趋势,为医院改革发展及重点特色科室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收集整理某院2001--2010年出院病人疾病分类报表,对住院病人前10位疾病进行分析。
结果前10位疾病分别为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呼吸系统疾病、妊娠分娩和产褥期、消化系统疾病、肿瘤、损伤与中毒、循环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
结论需要加强疾病的防治工作,以控制疾病的发生;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1],增强群众的健康保健意识。
【关键词】住院病人疾病构成统计分析某院位于广西省南宁市,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于一体的国家三级乙等专科医院。
通过对某院2001-2010年住院病人病案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掌握10年来少数民族自治区专科医院疾病谱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了解少数民族自治区社会对专科定点医院的医疗需求,以探讨医院的疾病的监控重点,加强疾病防治工作。
现对某院2001-2010年住院疾病构成进行统计分析。
1 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于某院病案统计室2001-2010年出院病人疾病分类报表,疾病诊断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标准进行分类,运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整理汇总。
资料真实可靠。
2 结果与分析近10年来某院住院病人前l0位疾病构成及顺位见表1。
2001-2010年某院出院病人共45795人次,前10位疾病42377例,占出院病人总数的92.54%。
其中传染病和寄生虫病16981例、呼吸系统疾病8891例、妊娠分娩和产褥期7233例、消化系统疾病例3753、肿瘤2252例,分别占出院病人总数的37.08%、19.41%、15.79%、8.20%、4.92%。
因此,这些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应列为该院医疗工作的重点。
表1 2001-2010年某院住院病人前10位疾病构成及顺位3 讨论近l0年来,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呼吸系统疾病、妊娠分娩和产褥期,一直居于前3位。
急诊内科留院观察病例疾病谱分析

急诊内科留院观察病例疾病谱分析目的了解综合性医院内科留院观察病例流行病学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留观病例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2038例患者在年龄、性别、居住地、疾病谱、转归、死亡时间等方面显示出一定特征性分布。
结论急诊留观患者疾病谱广、病情重、死亡风险高,必需高度重视。
标签:急诊;留院观察;流行病学急诊内科留院观察(以下简称留观)对象多为病情诊断不清或较危重者,对这类患者疾病谱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其临床流行病学特征。
本文对此进行调查总结,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笔者所在医院为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本研究涉及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在本院急诊内科就诊留观的所有病例。
1.2 方法收集三年内急诊内科留观病例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和诊断、转归等指标。
1.3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0.0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分类变量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一般人口学特征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笔者所在医院急诊内科共接诊60772人次,留观2038例(3.4%)。
其中男1196例(58.7%),女842例(41.3%);年龄14~90岁,平均(51.5±19.9)岁;城镇居民940例(46.1%),农村人口1098例(53.9%);经留观后回家1045例(51.3%),住院569例(27.9%);死亡382例(18.7%),死亡时间0.7~432 h,平均(29.2±54.6)h。
2.2 主要留观疾病分布留观病例共2038例,其中16种疾病百分比超过百分之一,共1732例(合计84.9%)。
比例最高的是脑卒中(24.6%),除农药中毒、急性冠脉综合征、化学品中毒、高血压危象及严重过敏5类疾病外,其余病例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脑卒中、药物中毒、呼吸系统感染、急性冠脉综合征及严重心力衰竭5类疾病外,其余病例居住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疾病谱排序分析
xx人民医院2016年-2017年
一、居民就医情况
2016年排序前十位的疾病门诊就医数为23381例次。
报告居民住院就医患病数1293例次。
门诊前十位疾病排序顺次为妊娠状态NOS,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气肿和其他慢性阻塞性肺病扁桃腺炎,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糖尿病NOS,急性胃肠炎,急性咽喉炎,腹痛,腰腿痛,占总就医例次的29.09%,。
住院前十位的疾病排序顺次为正常分娩NOS,腰椎间盘突出,多发性脑梗塞,胎儿和新生儿受剖宫产的影响,新生儿脐绕颈(胎儿和新生儿受脐带绕颈的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支气管炎,经选择性剖宫产术的单胎分娩,伤寒肺炎,占总就医例次的1.61%。
2017年排序前十位的疾病门诊就医数为22708例次。
报告居民住院就医患病数1647例次。
门诊前十位疾病排序顺次为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龋齿,骨折,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炎、肺气肿和其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NOS,腹痛,高血压,新生儿支气管炎,占总就医例次的31.98%。
住院前十位的疾病排序顺次为多发性脑梗塞,正常分娩NOS,腰椎间盘突出,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新生儿支气管炎,高血压,毛
细管支气管性肺炎,支气管肺炎,糖尿病NOS,占总就医例次的2.32%。
二、就医情况统计
(一)2016年前十位疾病数占报告病例总数的比值
表1
(二)2017年前十位疾病数占报告病例总数的比值
表2
三、报告病例分析
2016年疾病谱排序报告工作上报居民就医24674例次,其中门诊23381例次,住院1293例次。
全年门诊排名前三位的疾病是:妊娠状态NOS,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
全年住院排名前三位的疾病是正常分娩NOS,腰椎间盘突出,多发性脑梗塞。
从2016年疾病谱排序上报分组分析,怀孕人数和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剧增,院方积极改建了妇产科,拓展妇产科的业务,新增了新生儿洗浴中心和新生儿游泳项目。
积极宣传呼吸系统疾病的有关知识,增加户外锻炼,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防止病情反复。
2017年疾病谱排序报告工作上报居民就医24355例次,其中门诊22708例次,住院1647例次。
全年门诊排名前三位的疾病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及上呼吸道感染,龋齿。
全年
住院排名前三位的疾病是多发性脑梗塞,正常分娩NOS,腰椎间盘突出。
从2017年疾病谱排序上报年龄分组分析及二孩政策的全面落实,呼吸系统疾病剧增,院方积极单独开设了儿科,建立了新生儿室。
指导家长对患儿合理喂养,加强营养,积极宣传疾病的有关知识,开展户外活动,进行体育锻炼,改善呼吸功能。
嘱家长给儿童定期做健康检查,引导家长消除不良情绪,积极配合医护人员使患儿保持最佳心理状态,顺利接受各种治疗,保证患儿充分休息,防止病情反复。
四、2018年的工作重点:
疾病谱排序工作,是落实省卫生厅实施公共卫生‘十个全覆盖’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尽的社会责任,是医院公益性的具体体现。
建立疾病谱排序和流行病学分析机制和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工作,是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机制的需要。
为了更准确的反应疾病就诊和住院情况,确保我院2018年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医院为了满足周边广大群众的就医需求,分别给内二科购进了一台无创呼吸机、动脉血气分析仪,拓展新业务,更加准确、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各种类型的呼吸衰竭。
将为儿科购进小儿排痰仪和儿童健康体检仪并增加了5张,进一步拓展儿科的业务发展。
还大力改建了口腔科,更换了所有设备,新增了曲面断层片,开展了全景片检
查、畸形牙隐形矫正和现代化根管治疗等项目,并开设了2张住院床位,以利于科室发展。
质控科
20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