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语文复习课件:高考作文素材的多角度运用

合集下载

2011高考作文复习——议论文怎样运用材料ppt

2011高考作文复习——议论文怎样运用材料ppt

展开分析的方法之二、“假设分析法”:
• 《六国论》: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 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 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假设分析法:运用假设推理对所列举的论据 进行分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使事例和析例正 反映衬,很有说服力。 注意:对语段进行假设分析时,如果举的例子 是正面的,那么就应从反面来假设分析;如果举 的例子是反面的,那么就应从正面来假设分析。
1,修改后:
• 春秋争霸时,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国破 家亡,何去何从?是自杀,投降,还是再起?作 为一国之君的他能否向前再跨出一步?灭国已成 事实,复国谈何容易!思前想后,他终于采取大 夫文种的建议,屈身吴王,给夫差当马前卒,甚 至为吴王尝粪测病,这需要多大的坚韧啊!然而 正是这种坚韧的心态,让他坚定的向前再跨出了 一步,也就是这一步让他灭掉了吴国,成就了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佳话。如果夫 差没有坚韧的心态,他怎么能跨出这至关重要的 一步?如果夫差不能向前跨出这坚实的一步,他 又何以能吞掉吴国复兴国家?勾践灭吴为我们诠 释了“向前再跨一步”的无穷魅力。
不能没有你——分析论证
• • • • • • • • 展开分析的7种方法: 1、“因果分析法” 2、“假设分析法” 3、“意义分析法” 4、论据引申法 5、后解说法 6、正反对比法 7、比较分析法
展开分析方法之一:假言因果法 用假设性的语言,把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讲出
来,使得人们服你。
• 如:欧立西为了发明一种新药,坚持进行实验,失败了, 总结教训再干,一直实验了606次,才获得了成功,制出 了以实验次数命名的新药606。由此看来,坚持到底就是 胜利。 新药的问世是坚持的结果。假如欧立西仅仅实验一次, 失败后就撒手不干了,新药当然不会问世。就是他实验了 605次,失败了以后不再坚持,也绝不可能有新药的制成; 正是因为他坚持到了最后,才获得了最后的胜利。所以, 可以说,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解说:进行假设性的分析,就是你举的例子是正面的, 那么你就从反面来假设分析;你举的例子是反面例子,你 就从正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进行假设。因为它是假设性的,所以叫做假言 因果法。

高中作文多角度运用材料 PPT课件

高中作文多角度运用材料 PPT课件

无言。缘来尽量要惜,缘尽就放。人生本来就空,对人家笑笑,对自己笑笑,笑着看天下,看日出日落,花谢花开,岂不自在,哪里来的尘埃!

5、心情就像衣服,脏了就拿去洗洗,晒晒,阳光自然就会蔓延开来。阳光那么好,何必自寻烦恼,过好每一个当下,一万个美丽的未来抵不过一个温暖的现在。

6、无论你正遭遇着什么,你都要从落魄中站起来重振旗鼓,要继续保持热忱,要继续保持微笑,就像从未受伤过一样。
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 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 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 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
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你写信对 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则对我 肯定地说过,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 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有用的 生活。”
类 轼、文天祥、鲁迅、爱迪生、贝多芬、梵高

3.现实典型:指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事件
如“神州火箭”升空、感动中国人物、奥运 会、汶川地震、“保钓”行动等
• 二、高考作文评卷中对议论文用例的评分 要求:
• 1、论点符合材料,有举例并能证明论点, 语言通顺,分析合理,结构完整,评44— 46分;
• 2、论点切合材料,举例丰富恰当,分析透 切,语言顺畅,结构完整,评47—50分。
冬,日出日落,都会望见那执著的身影。困难重重,
他却坚持了19年,用一份坚毅,一种坚持完成了千秋
巨作《本草纲目》,是这份持之以恒为他铸就了辉煌。

——人贵有持之以恒精神
• 优美文段欣赏:
• 1、“权威”一词用它耀眼的光环压制过无数闪
耀的思维火花,而在封建势力极盛的时代,它更是 一种不可质疑的经典。李时珍,这个把百姓生命安 危系于心间的良医却大胆的抛弃了前人的谬论。他 有选择的借鉴,也大胆的更改,用勇敢的质疑精神, 写出了一代经典——《本草纲目》。

高考作文素材运用ppt优秀课件

高考作文素材运用ppt优秀课件
• ②如果没有佚之孤对烛之武的充分了解和极 力举荐,烛之武纵有多大才华也没有施展的 机会。 千里马需要伯乐的发现和扶植。
• ③烛之武年轻时未被重用,难免产生委屈和 不满,但国难当头,他不计个人恩怨,毅然 出使秦国。顾全大局,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 ④面对烛之武的牢骚,郑伯没有表现出丝毫 不满,而是深深自责,连说“吾不能早用子,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责已恕人,宽容待人 。
或是因为众人皆知,太“熟”太“俗”; 或是故事简单,内容单薄;或是千人一面,彼此 雷同;或是缺乏个性,无趣无味。
材料老化,是高考作文中一个普遍弊病。 从根本上说,考生应当选取新鲜材料,包括从时 间上看是新近发生的事情,从空间上看是身边发 生的事情。
但是,当我们找不到新鲜材料时,对旧有 素材进行改造,也不失为一种“避熟就新”的途 径。
• 而当我们回望唐朝,站在盛唐中间的不是帝王, 而是你啊!
• 酒入豪胸,七分酿成了月亮,剩下三分啸成了 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 二、苏东坡 是捡(应为“拣”)尽寒枝终不肯栖的寒鸦
么?是举杯邀明月的饮者么?是穿越了十年生 死痛苦一场的痴汉么?
在那个“群星荟萃”的时代,人们对你的 期望本是韬光养晦,游戏笔墨罢了,而你偏偏 要独上高楼,你的光芒刺痛了那些习惯于黑夜 的眼睛,你注定要承受官场和文坛一齐泼来的 污水。
而我只看见你青青的竹枝,脚上的芒鞋, 被雨淋湿的脊背,你的笑容从容洒脱,你的眼 中只有秋风绿水泛清波。
你坚守着自我,从而达到让后世永远仰望 的高度。
3.高考作文素材应用技法之理例结合
• 所谓理例结合,就是在作文中将举例和引 用原理或名言相结合,使具体事例和科学 原理、名人名言相得益彰,发挥更好的效 用。特别是在议论文的写作中,既讲究理 论论据,又讲究事实论据,事实可以直观 地再现情景,引用可以借名人之语增强议 论的力度,二者的结合是议论文常用的写 法。

201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知识点专题复习作文素材的多角度运用15优秀PPT教学课件

201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知识点专题复习作文素材的多角度运用15优秀PPT教学课件
3.现实典型:指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事件
如“嫦娥”回家、2006感动中国人物、超女 青歌手大奖赛(有选手认澳大利亚国旗为中 国国旗,有关爱国,素质,教育)等
材料有限,而话题多变。怎 么办?
• 对同一个材料,我们可以选取它的不同角 度应用于不同的话题之中。
• 怎么把现有的材料转化成高考作文的材料 呢?给你真诀:拉一拉,靠一靠。但要拉、 靠得自然,不露痕迹。如果“靠”过来别 扭,那就是失败了。
思考讨论:此例文选取材料与论点的契合点 是什么?
明确:契合点是“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 请见。”
观点二:要积极创设民主参政的环境。 曹刿论战是发生在二千多年前的事,那时候,平 民百姓要见国君,说句话,参与商量国家大事, 似乎还是很容易的。曹刿和他同乡说的话:“肉 食者鄙,未能远谋。”是对鲁国统治者的尖刻的 批评,但也没有遭到“穿小鞋’’的打击报复。 相反,鲁庄公还诚心诚意地请教曹刿,并按曹刿 的正确意见发布军令,确实是很有民主气度的。 可见,曹刿能积极参政,发表意见,恐怕不仅仅 因为他有这方面的才能,还因为当时有一个允许 参与的民主环境。如果曹刿贸然找上门去,却被 一顿军棍轰出来,也就不会有什么求见论战之事
课堂示例1
2005年元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专程来 到陕西省铜川矿务局,代表党中央、国务 院看望“11·28”矿难的遇难职工家属,悼 念因公遇难的职工,慰问救护队员和灭火 队员,到井下看望一线工人。当遇难的陈 家山矿副总工程师牛铁奇的妻子对温总理 说出“感谢党、感谢政府”时,温总理轻 轻地摇了摇头,把脸转到了一边,泪水从 他的眼睛里缓缓地流下来…… 提示问::感动、悲痛、愧疚、责任、同 从情温、总爱理民的如眼子泪…中…,你读到了什么?
“别那么大口,小心烫着。” 我点点头。
“对对,放点醋,这样好吃,我去拿。” 她转身去厨房拿来醋,给我碗里倒。 “怎么样,淡不淡,再放点盐?” 我摇摇头。

2011届高考作文多角度思考分析材料之表现篇用材料表现主旨ppt

2011届高考作文多角度思考分析材料之表现篇用材料表现主旨ppt
13
训练:
采用排比的句式,概括地用曹雪芹 、 张海迪 、奥斯特罗夫斯基 的材料表现 “面对挫折,态度要积极”这一主旨。
附 : 三 人 材 料
1. 曹雪芹晚年家道中落,仍潜心于自己的文 学创作,终于写出了《红楼梦》这本传世不朽 的经典著作。 2. 张海迪身子三分之二瘫痪,用惊人的毅力 学完了多种语言,为社会作出了贡献。 3. 奥斯特罗夫斯基整天躺在床上,什么都看 不到,什么都做不了,连到外面晒太阳都离不 开别人的帮助,可他照样用手摸索着,完成了 14 伟大的《钢铁是怎么炼成的》。
围绕什么话题(题目) ? 面对挫折 材 料 分 析

★巴尔扎克在自己的手杖上写着: “我能战胜一切挫折。”也许正是这 种坚毅的品格,使巴尔扎克成为举世 闻名的大文豪;也许正是这种坚强的 信念使他的作品能永垂青史。 么样的态度面对。
9
表现篇
围绕什么话题(题目) ? 谈“高度” 材 料 分 析

★整整写了三年却没有发表一个字, 反而欠了一脖子债,这可以算是一个 一般人难以逾越的“高度”。可是巴 尔扎克却跨越了这一“高度”。巴尔 扎克在自己的手杖上写着:“我能战 胜一切挫折。”也许正是他具有这种 坚毅的品格,才使他跨越这一“高 度”,成为举世闻名的大文豪,也使 他的作品永垂青史的吧?
习作示例(片段)1




当李白仕途不顺,屡遭贬谪,他却微笑道: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当张海迪身患残疾,无法自由行动,她却用微 用 笑吹开心上的愁结,留下无数美丽在人间; 微 …… 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当遭遇挫折,不要用皱 笑 眉去加重它的色彩,而应以微笑面对,一切都会风 打 轻云淡。 开 刘翔,这个家喻户晓的名字,激励着千千万万 心 炎黄子孙的心,也鼓舞着世界各地人们。无论是与 灵 冠军擦肩而过或一举夺金,面对镜头,他总是微笑。 微笑,让他心态平稳。他以微笑为钥匙,驱散一切 之 不安与失意,勇破世界纪录。12秒88,是他用微笑 锁 解开心灵之锁而取得的胜利果实。 微笑能解开心灵上的愁结,吹去心灵上的尘埃,4 让心灵坦露其最平坦、最善良的质地。

2011高考语文复习课件:写作材料的积累化用运用

2011高考语文复习课件:写作材料的积累化用运用


奥斯特罗夫斯基整天躺在床上,什么都 看不到,什么都做不了,连到外面晒太阳都 离不开别人的帮助,可他照样用手摸索着, 完成了伟大的《钢铁是怎么炼成的》,这就 是因为他跨越了一般人难以想象的“高度” 的缘故。 • 每个人都会遇到“高度”,你越过了 “高度”,那么你离成功也就不远了。愿你 不要被你面前的“高度”吓倒,做一个勇于 超越自己的极限的英雄!
• ☆司马迁完全可以像其他官宦一样,皇 上让他说什么他就说什么,皇上让他干什么 他就干什么,不忤逆,不坚持,这样就可以 高官厚禄,万世无忧。但司马迁不为高官厚 禄所动,该说则说,该逆就逆,结果遭受宫 刑。但宫刑又怎样?受了刑后的司马迁照样 在监牢中面对四壁写出了传世巨著《史记》。 • ☆西西弗斯禁受住了神仙生活的诱惑, 所以他能每天乐观地推石头;海伦· 凯勒禁受 住了诱惑,所以她用三天时间要去看的是对 她有恩的人和人类历史的文明。
面对诱惑
• 人生时时面临诸多诱惑,权重的地位是诱 惑,利多的职业是诱惑,光环般的荣誉是诱 惑,畅欢的娱乐是诱惑,甚至漂亮的时装、 可口美味都是诱惑……面对这些诱惑,我们 该怎么办? •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充满诱惑的世界, 如果你抵挡不住诱惑,你就会成为诱惑的奴 隶,被诱惑淹没;如果你勇于抗拒诱惑,保 持自我,你就能做好自己的事,成就自己的 功业。
• ☆相反的,如果禁受不起外界的诱惑,就难以保 持自我,难以做好自己的工作。曾经为科学事业作出 贡献的牛顿,本可以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由于晚 年没能经受住神学的诱惑,结果放弃他研究了大半辈 子的科学,却一头掉进了神学的陷阱,最后白白浪费 了几十年时间而一无所成。 • 我们生活的时代更是一个充满诱惑的时代,网络 游戏会诱惑你,网上聊天会诱惑你,歌星影星会诱惑 你,名牌商品会诱惑你,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会 诱惑你……如果你不能以顽强的意志保持自我,今天 受这个诱惑,明天受那样诱惑,你哪还有时间和精力 来学习文化知识? • 所以我们要勇于保持自我,勇于抵抗诱惑。

《高考作文材料的运用》优秀课件 (45张PPT)【完美版】

《高考作文材料的运用》优秀课件 (45张PPT)【完美版】
清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一天收到 一封家书,信中家人称与邻居因三尺宅基 地而闹得不可开交,希望张英帮忙疏通下 关系。张英看了后笑了笑,挥笔写了封回 信,并附送一首: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 三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 秦始皇。家人看后,主动让出三尺,邻居 见状,也让了三尺,也就是后来六尺巷的 故事。
《高考作文材料的运用》优秀课件 (45张PPT)【完美版】
• 假言分析法: 《高考作文材料的运用》优秀课件 (45张PPT)【完美版】
用假设性的语言,把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讲出来。 著名演员蒋雯丽就为自己选择了一条准确辉煌的人生
之路。她从小就是个活泼爱动的女孩子,而且尤其喜欢 体操,可因为体质不行,在市体操队练了五年,也没能 转为正式体操队员。后来,她又想成为一名作家,可是 由于受文学基础和生活环境所限,她一直找不到什么好 的写作题材,自然也就没什么成就。但她经过对自己的 客观认识后,毅然走上了演员之路,并发挥出了自己的 特长,成为了闪耀的明星。
《高考作文材料的运用》优秀课件 (45张PPT)【完美版】
素材运用策略
《高考作文材料的运用》优秀课件 (45张PPT)【完美版】
《高考作文材料的运用》优秀课件 (45张PPT)【完美版】
评析素材
• 充分利用课本材料
– 人文素材
• 诗词歌赋 • 作者生平 • 人物思想 • 化用课文故事章节
– 自然科学知识
《高考作文材料的运用》优秀课件 (45张PPT)【完美版】
多角度挖掘主题
• 正面挖掘
– 例: 哲理:成功者善于放弃,善于从损失中看到价值 材料: 一个老人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不小心把刚 买的新鞋从窗口掉了一只,周围的人倍感惋惜,不 料老人立即把第二只鞋也从窗口扔了下去。这举 动更让人大吃一惊。老人解释说:“这一只鞋无 论多么昂贵,对我而言已经没有用了,如果有谁能 捡到一双鞋子,说不定他还能穿呢!

高考作文素材的多角度运用PPT共75页

高考作文素材的多角度运用PPT共75页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高考作文素材的多角度运用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现实典型:指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事件 如“嫦娥”回家、2006感动中国人物、超女 青歌手大奖赛(有选手认澳大利亚国旗为中 国国旗,有关爱国,素质,教育)等
材料有限,而话题多变。怎么办?
• 对同一个材料,我们可以选取它的不同角 度应用于不同的话题之中。 • 怎么把现有的材料转化成高考作文的材料 呢?给你真诀:拉一拉,靠一靠。但要拉、 靠得自然,不露痕迹。如果“靠”过来别 扭,那就是失败了。
课堂示例1
2005年元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专程来 到陕西省铜川矿务局,代表党中央、国务 院看望“11·28”矿难的遇难职工家属,悼 念因公遇难的职工,慰问救护队员和灭火 队员,到井下看望一线工人。当遇难的陈 家山矿副总工程师牛铁奇的妻子对温总理 说出“感谢党、感谢政府”时,温总理轻 轻地摇了摇头,把脸转到了一边,泪水从 他的眼睛里缓缓地流下来…… 问: 提示:感动、悲痛、愧疚、责任、同 从温总理的眼泪中,你读到了什么 ? 情、爱民如子 ……
思考讨论:此例文选取材料与论点的契合点是 什么?
明确:契合点是“曹刿请见,并能入见。”
• 观点三:位卑末敢忘忧国。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人人应该关心国家大 事,积极参政议政,发挥主人翁的精神。我们不 能像春秋时代那个曹刿的同乡,面临国家遭受侵 犯,却说什么“肉食者谋之,有何间焉”的话。 如果抱着让少数人去“忧天下”而自己“何必去 参与”的思想,来对待当前的改革和开放,那就 丢失了自己作为国家主人翁的资格了。
温馨提示
• 契合点:邰丽华有意气(意志和气概) • 行文中有自觉的扣题意识
课外延伸
• 以感动中国· 2006年度人物黄舸为原材料 写一段话,证明下面几个论点。 • 黄舸:行程1.3万多公里,当面感谢恩人 • (1)学会感恩(2)感受感动,传播感 动(3)社会良知(4)坚韧与执著(5) 人生价值(6)自然而本色之精神
思考讨论:此例文选取材料与论点的契合点 是什么?
明确:契合点是“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 请见。”
• 三段例文对材料的表述都有不相同有的突出 点,论点一突出“请见”;论点二突出鲁庄 公采纳建议;论点三突出“国家兴亡,匹夫 有责”。 这都是根据论点的需要。
由此可以看到:同一个材料,通过拉拉靠靠,
你可以巧妙地运用到不同的话题之中。这样就 大大地拓展了作文素材的运用空间。
思考讨论:此例文选取材料与论点的契合点
是什么? 明确:契合点是“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 请见。”
• 观点二:要积极创设民主参政的环境。 曹刿论战是发生在二千多年前的事,那时候,平 民百姓要见国君,说句话,参与商量国家大事, 似乎还是很容易的。曹刿和他同乡说的话:“肉 食者鄙,未能远谋。”是对鲁国统治者的尖刻的 批评,但也没有遭到“穿小鞋’’的打击报复。 相反,鲁庄公还诚心诚意地请教曹刿,并按曹刿 的正确意见发布军令,确实是很有民主气度的。 可见,曹刿能积极参政,发表意见,恐怕不仅仅 因为他有这方面的才能,还因为当时有一个允许 参与的民主环境。如果曹刿贸然找上门去,却被 一顿军棍轰出来,也就不会有什么求见论战之事 了。
“怎么拉?怎么靠?”请同学们归纳具 体做法。
• 步骤: 1、找准材料与论点的契合点。 2、通过合理想象和扩充来强化和突出这个契 合点,从而有力地证明论点。 3、“只抓一点,不计其余”,对材料中无关 的内容大胆舍弃。
学以致用
同是一个材料,邰丽华,论点不同,你怎么 “靠”? 邰丽华是“2005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之一, 组委会对其的颁奖词是:从不幸的低谷到艺 术的巅峰也许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绝美的 舞蹈。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间 勾勒人性的高洁。你这朴素女子,为我们展 现华丽的奇迹!心灵的震撼不需要语言,你 在我们眼中是最美。
心有灵犀一点通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学习目标
1.认识积累素材的重要性,养成积累、 梳理素材的好习惯。
2.学会多角度运用素材的方法。
高考作文的材料 哪里找? ①从各科教材中。 ②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找。 ③从平时的阅读中找。历史典故、名人逸事 都可以通过阅读获得。 ④从语言复习资料中找:文言文阅读、现代 文阅读、作文材料等。 ⑤除此之外,网络、电视,甚至手机短信等 都是写作材料的来源之处。
以此为原材料与下面的作文论点拉拉 靠靠
“谈意气”、“ 坚韧—我追求的品质”、 “乐观”、“战胜困难”、“逆境与成才 ”、“缺陷与完美”、“奇迹”、“命运 在自己手中”……
美文欣赏
• 人有意气,才能压不垮,锤不弯,追求不 泯,意志不衰。还记得舞台上那尊慈祥博 爱的千手观音吗?邰丽华,虽是聋哑人, 但她有意气,手臂练得青肿了,脚底磨得 出血泡了,她始终坚持练习,最终,她用 手指勾勒人性的美,用舞姿诠释生命的真 谛,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若无意气,她 怎能从不幸的底谷达到艺术的高峰?—— 06年湖南卷满分作文《谈意气》
课堂示例2
同是一个材料《曹刿论战》 :齐师伐我。公将 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 何间焉?”曹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遂入见。……论点不同,你怎么“拉”?怎么 “靠”? 观点(感悟): 1、关心国家大事,要有强烈的参政意识。 2、位卑末敢忘忧国 3、要积极创设民主参政的环境
• 观点一:关心国家大事,要有强烈的参政意识。 春秋时代的曹刿是个普通百姓,属于“非肉食者” 一类。就是说,他无职无权。但他关心国家命运, 在齐国军队来进犯自己的国家之际,他不放心光 让那些“肉食者谋之”,于是挺身而出,主动要 求“入见”鲁庄公,阐述对怎样打仗的看法。
我们不是缺乏写作材料,我们缺乏的是发现材 料的眼力。
1.哲理故事:指一些寓含了人生哲理的小故事
如龟兔赛跑、坐井观天、和尚挑水等
2.历史典型:指我们熟知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
素 材 分 类

如霸王别姬、苏武牧羊、屈原、陶渊明、李 白、杜甫、苏轼、文天祥、陆游、谭嗣同、 鲁迅、毛泽东、爱迪生、贝多芬、梵高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