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向移动推实心球单元教学流程
侧向滑步推实心球教案(第一课时)-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

动作到位
结 束 部
放松身心 分 约 5′
********
一、观看自制放松视频 进行放松。 二、评价与反馈。
一、带领练习 二、组织评价、布 置作业、师生再见
一、认真放松 二、组长汇总,上传云 平台,收拾器材
******** ******** ☆* * * * * * * *
180 –
170 –
运 160 –
(2)、徒手练习侧向滑 步下压支撑+蹬转挺
(3、)徒手练习侧向滑 步下压支撑+蹬转挺+ 推拨换脚
3、自主认真练习
3、组织练习与评价 4、两人一组,进行辅助
4、指出易错点,指 导正确练习方法
练习,体会正确用力 顺序
通过辅助练 习改正错误 动作。
进行整体练 习,培养纠错 变现力与自 信心
4、纠错辅助练习
密度 45%左右 强度 中 等
课后 反思
三、展示与分享 真观察展示动作,并学
1、男女各派优生示 会正确评价。
通过展示,让
范
学生学会对
2、询问动作要领,
投掷动作进 行正确评价, 四、素质课课练
发力重点。 四、组织课课练
四、进行课课练。要求:
形成正确的 动作概念
通过课课练, 提高学生的 身体素质。
(1)发展上肢力量的练 习:俯卧撑 (2)发展腰腹肌力量的 练习:仰卧起坐 (3)发展下肢力量的练 习:蛙跳
学习 内容
3.情感目标:培养对投掷动作技术的学习兴趣,能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培养组织纪律性和坚毅果断的意志 品质。
侧向滑步推实心球
重点 最后用力顺序和出手速度 难点 滑步与最后用力的结合及合理出手角度
1、 检查场地 2、安全教育(统一出球统一捡球) 安全措施
侧向滑步推实心球教学设计

侧向滑步推实心球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侧向滑步推实心球一、教学目标1.了解侧向滑步推实心球的基本动作要领;2.学会正确站姿和侧向滑步的动作要点;3.掌握推实心球的技术要点;4.提高身体平衡能力;5.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准备1.球场或室内合适的场地;2.实心球(直径适中、重量适中);3.学生运动服装和运动鞋。
三、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10分钟)进行髋关节、踝关节和肩关节的旋转运动,以放松身体,准备接下来的活动。
2.球技讲解和示范(10分钟)介绍侧向滑步推实心球的目的和基本要领,向学生展示正确的动作姿势,如站姿、推球动作等,并解释每个动作的关键点。
3.组织学生练习站姿和侧向滑步(15分钟)指导学生正确站立,脚与肩同宽,从而保持平衡。
引导学生根据示范进行侧向滑步练习,并纠正他们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动作。
要求学生保持身体平衡,控制滑步的速度,保持稳定。
4.组织学生进行推实心球的练习(20分钟)先向学生介绍推实心球的正确技术要领,包括手腕的握球姿势、推球的力度和方向等。
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两人,一人推球,一人接球。
每轮练习,学生轮流推球和接球,以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
5.组织学生进行实战对抗(20分钟)将学生分成两个小组,进行对抗性比赛。
每组学生轮流进行侧向滑步推实心球,目标是尽量将球送入对方的场地内,并防止对方将球送入自己的场地。
比赛结束后,教师对学生进行总结和讲解,指出他们在比赛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给予相应的改进建议。
6.练习总结(5分钟)请学生讲述他们在这堂课上学到的最重要的知识和技能,并对今天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反思。
四、教学评价1.通过观察学生的站姿、侧向滑步动作和推球技术,评价他们的掌握程度;2.针对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供必要的辅导和指导;3.学生通过对抗性比赛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五、教后反思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对上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并在下一次教学中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体育与健身八年级侧向上步推实心球单元教学设计说

《体育与健身》八年级侧向上步推实心球单元教学设计说明一、学习目标:根据上海市《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制定了侧向上步推实心球的单元学习目标:1.学生了解侧向上步推实心球的动作技术和练习方法,90%的学生能基本掌握“交叉步”和“垫步”侧向推实心球的方法,理解“超越器械”的目的。
2.学生在侧向上步推实心球的学练中,促进发展身体各部分的肌肉力量和上下肢及躯干的协调性,提高学生投掷的能力。
着重掌握上步动作和蹬、转、送、挺、推、拨的用力顺序,确保身体各部分的用力衔接连贯、协调一致,合理运用投掷技术。
3.学生在侧向上步推实心球的练习中,积极参与,发挥想象,调节心理,激发练习兴趣。
4.营造互相鼓励、团结协作的学习氛围,养成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增强安全意识,珍爱生命。
二、相关分析:1、教学内容:投掷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它是一项健身性与实用价值都较高的体育健身项目。
初二年级的学习内容是在复习初一年级原地侧向投掷的基础上,学习侧向上步推实心球。
2、教学对象及现状:初二年级学生,经过小学到初中的体育学习,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本运动能力,但是对该教材的进一步系统、完整学习,对“超越器械”的认识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以及对正确技术的掌握仍有一定距离。
同时,不少学校由于场地设备不齐全,以及教师对校园安全事故的心理畏惧,给投掷实心球教学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然而,如何充分利用学校的现有条件,去努力贯彻与落实新教材的教学,是当前学校体育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本课研究的主要问题。
3、技术分析:侧向上步推实心球的关键技术可以用几句话来概括:主动上步,支撑有力、蹬转快速送髋部、挺胸抬头看前方、推拨有力固肩牢。
要求做到动作衔接连贯,用力顺序自下而上,上下肢和躯干协调用力。
通过本单元教材学练,使学生了解投掷运动中“超越器械”的方法和目的,让他们掌握正确侧向上步推实心球方法和技术,增加实心球投掷的远度,提高投掷能力,达到全面发展学生身体各部分的肌肉力量和上下肢及躯干的协调用力的方法和技能。
九年级侧向移动推实心球单元教学流程

课次
教学内容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教与学的主要方法
一
1、复习原地侧向推实心球
2、学习交叉步动作技术
1、改进侧向腿实心球的蹬地、送髋、挺胸、顶肩、拨腕动作,初步掌握交叉步的技术要领。
2、发展学生上、下肢及腰腹肌力量,提高身体的速度、协调、灵敏等素质。
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自觉锻炼,勇于进取的良好学风。
3、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勇于探索,积极锻炼的良好学风。
重点:
蹬、转、撑、送、挺、推、拨
难点:
最后用力动作的协调
1、复习侧向交叉步推实心球
2、学生展示,教师指出在最后用力上存在的问题,作讲解示范
3、集体模仿蹬、转、撑、送、挺、推、拨动作
4、侧向移动推实心球分层练习
A层:动作技术比较差(重点关注)
B层:动作时好时坏(改进提高)
难点:
脚的支撑和蹬转
1、学生分组复习交叉步脚步动作
2、教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
3、集体在教师口令下模仿练习
4、学生自由组合进行模仿练习
5、学生演示,相互评价,教师总结
6、交叉步推实心球练习
三
改进最后用力动作
1、改进最后用力动作技术,能体现蹬、转、撑、送、挺、推、拨的动作要领,进一步提高投掷能力。
2、发展学生力量、速度、协调等身体素质。
3、培养学生勤于思索,勇于实践,互帮互 Nhomakorabea,积极进取的良好学风。
重点:
改进提高动作技术
难点:
学生自评与互评能力
1、分组复习,通过相互的观察、指导、纠正,提高侧向移动推实心球的动作质量
2、教师宣布考查要求和评分标准
3、侧向移动推实心球考查
4、教师宣布考查成绩,提出进一步加强锻炼的要求
八年级《侧向滑步推实心球》教案、教学设计

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侧向滑步推实心球的技术要领和注意事项。
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练习中的收获和感悟,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3.提醒学生课后加强自主练习,巩固所学知识,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五、作业布置
1.观看侧向滑步推实心球的示范视频,进一步熟悉和巩固动作要领,尤其是滑步与转身的衔接部分。
7.课堂小结,巩固知识:在课堂结束时,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为课后自主练习奠定基础。
8.课后作业,延伸学习:布置适当的课后作业,如拍摄练习视频、撰写学习心得等,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延伸到课后,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实例,介绍侧向滑步推实心球在体育竞技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侧向滑步推实心球的基本动作:站位、滑步、转身、推球。
2.呼吸方法和节奏的掌握,提高投掷效果。
3.投掷力度和角度的调整,提高投掷距离和准确性。
(二)教学难点
1.动作要领的掌握,尤其是滑合。
3.针对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引入趣味性强的教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到侧向滑步推实心球的学习中。
2.分层教学,关注个体差异:针对学生的力量、速度、协调性等不同特点,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3.示范与指导,强化动作要领:教师进行示范,强调动作要领,引导学生正确掌握侧向滑步推实心球的基本动作。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帮助他们纠正动作。
《体育与健身》八年级侧向上步推实心球单元教学设计说明

《体育与健身》八年级侧向上步推实心球单元教学设计说明一、学习目标:根据上海市《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制定了侧向上步推实心球的单元学习目标:1.了解侧向上步推实心球的动作技术和练习方法,90%的学生能基本学会“交叉步”和“垫步”侧向推实心球的方法,着重掌握“上步”和“蹬、转、送、挺、推、拨”的衔接,理解“超越器械”的目的,合理运用投掷技术。
2.在侧向上步推实心球的学练中,提高身体各部分(以上肢为主)的肌肉力量,促进力量、灵敏、协调等体能的发展。
3.在侧向上步推实心球的练习中,积极参与,发挥想象,调节心理,共同营造互相鼓励、团结协作、珍爱生命的学习氛围,逐步形成遵守纪律的习惯和吃苦耐劳的品质。
二、相关分析:1、教学内容:投掷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它是一项健身性与实用价值都较高的体育健身项目。
初二年级的学习内容是在复习初一年级原地侧向投掷的基础上,学习侧向上步推实心球。
2、教学对象及现状:初二年级学生,经过小学到初中的体育学习,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本运动能力,但是对该教材的进一步系统、完整学习,对“超越器械”的认识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以及对正确技术的掌握仍有一定距离。
同时,不少学校由于场地设备不齐全,以及教师对校园安全事故的心理畏惧,给投掷实心球教学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然而,如何充分利用学校的现有条件,去努力贯彻与落实新教材的教学,是当前学校体育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本课研究的主要问题。
3、技术分析:侧向上步推实心球的关键技术可以用几句话来概括:主动上步,支撑有力、蹬转快速送髋部、挺胸抬头看前方、推拨有力固肩牢。
要求做到动作衔接连贯,用力顺序自下而上,上下肢和躯干协调用力。
通过本单元教材学练,使学生了解投掷运动中“超越器械”的方法和目的,让他们掌握正确侧向上步推实心球方法和技术,增加实心球投掷的远度,提高投掷能力,达到全面发展学生身体各部分的肌肉力量和上下肢及躯干的协调用力的方法和技能。
重点解决上步动作与蹬、转、送、挺、推、拨动作的衔接连贯、协调和快速。
原地侧向推实心球单元教学流程

3、引导学生练习,教师归纳。
学法:
1、自主结伴练习,相互体验与指导。
2、学生演示,共同点评。
3
学习原地侧向推实心球技术动作中的蹬地转髋
1、学习原地侧向推实心球技术中的蹬地转髋动作。
2、发展上下肢力量、提高髋关
节、肩关节的灵活性和身体的协
调灵敏性。
3、在学练中,提升合作健身实践的能力。
3、自主结伴练习,相互体验与指导。
4、学生演示,共同点评。
6
原地侧向推实心球技评与测试
1、通过原地侧向推实心球的技
评与考核,检验学习效果,了解
自我与他人的练习情况。
2、发展上下肢力量、提高髋关
节、肩关节的灵活性和身体的协
调灵敏性。
3、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提高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树立顽强拼搏和勤奋进取的精神。
调灵敏性。
3、在学练中,感受同伴间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增强责任意识。
重点:最后用力时有力的支撑和推球
难点:蹬地和支撑
的动作协调连贯
教法:
1、教师讲解示范原地正面推实心球的支撑和推球动作要领,提出练习要求。
2、教师巡视,指导,纠错。
3、集体练习指尖相对的快速俯卧撑。
学法:
1、学生集体模仿练习。
2、两人一组相互指导、纠正。
2、发展上下肢力量及身体协调灵敏性。
3、培养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增强集体观念和责任意识,懂得安全防范。
教
学
重
点
1、蹬地、转髋、挺胸、支撑与推球
2、全身的协调用力
3、出手的速度和角度
课次
教学
内容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教与学的主要方法
1
《侧向滑步推实心球》[13]
![《侧向滑步推实心球》[13]](https://img.taocdn.com/s3/m/c48805e0cc7931b764ce15e7.png)
《侧向滑步推实心球》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遵循“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
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本着激发兴趣、全体参与的理念,制定了本堂课的教学方案。
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营造“探究、自主、合作”的学习与活动的空间。
为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情分析侧向滑步推实心球是中学教材对的重要组成部分。
投掷实心球是一项需要一定力量的比较枯燥的运动。
是以练习活动为主要手段,发展学生上下肢、腰腹、肩部、背部力量和身体的协调素质。
通过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只有发展速度力量和掌握合理的技术才能充分发挥,并取得良好的成绩。
侧向滑步推实心球单元教学共4次课,本次课是第1课时。
三、学情分析本次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八年级学生身体素质差异较大,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高,思维也活跃。
学生的体能状况较好,其身体活动能力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同时具有精力旺盛、好动、喜欢挑战等心理特点。
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学生通过观看图示自学、实践练习、分组讨论、教师纠错、巡回指导、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师生之间心理互动,增强学生对上好体育课和乐于参加各种技能学习信心。
在练习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掷实心球的动作技术,体验成功的乐趣。
四、教学目标运动参与:加强对技术动作要领的理解,明确用力顺序,知道出手速度与角度的重要性运动技能:较好地掌握完整动作要领,做到各技术环节的有效衔接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善于思考、乐于体验、勇于展示的学习习惯,学会赏识与评价五、教法和学法教法:在教学过程中先讲解,后观察图片再练习并让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以此为突破口,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很快进入角色。
本课主要采用“体悟式”的教学方法,把学生“思、学、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注重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思维,一步步深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用力顺序的衔接
2、上步与投掷技术衔接
3、最后用力动作技术
4、出手速度、角度与远度的关系
学科:
初中九年级>体育与健身>侧向移动推实心球单元教学流程
语种:
汉语
媒体格式:
教学设计.doc
学习者:
学生
资源类型:
文本类
教育类型:
初中教育>九年级
作者:
胡忠英
单位:
上海市奉贤区
弘文学校
地址:
上海市奉贤区南桥镇正环路389号
安全
保障
1、服从教师的指挥与安排
2、要及时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特别是心肺功能不全者,并安排好见习生
3、运动量安排科学合理,不超负荷练习
4、组织、严肃学生的课堂纪律,及时处理调皮捣蛋的学生
5、具有自我保护的意识
评价
与
方法
1、学生自评、互评
2、教师评价
3、根据考核标准评价
4、学生平时表现评价
7、教师提问,学生分组练习,师生互动
8、教师示范并讲解侧向上步推实心球的动作
9、学生集体练习
三
巩固动作技术
1、强化最后用力动作技术,进一步提高投掷能力
2、掌握并巩固动作技术
3、发展学生自锻能力
1、蹬、转、撑、送、挺、推、拨
2、最后用力动作的协调性
1、复习侧向交叉步上步推实心球
2、学生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Hzy00521@
资源信息表
奉贤区九年级侧向移动推实心球单元教学流程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第一学期
课次
5
执教
胡忠英
单元学习目标
1、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力量素质,提高学生的投掷能力,增强学生的上肢力量,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
2、学习各种技术练习的方法,熟练掌握侧向移动推实心球的动作技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锻与自评能力。
8、教师示范、讲解动作
9、学生练习,互纠动作
二
交叉步上步技术
1、初步掌握侧向交叉步上步的技术
2、明确动作技术的要领
1、上步与投掷技术交叉步脚步动作
2、教师巡视,学生展示动作,互评
3、教师出示完整动作图解
4、学生分组徒手自练
5、教师示范动作
6、学生集体徒手练习
3、培养学生坚定、果断、拼搏进取的良好心理品质和相互协作精神。
教学
重点
1、用力顺序的衔接
2、上步与投掷技术衔接
3、最后用力动作技术
4、出手速度、角度与远度的关系
课次
教学内容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教与学的主要方法
一
复习原地投掷动作与学习交叉步动作
1、巩固蹬地、送髋、挺胸、顶肩、拨腕动作
2、初步掌握交叉步动作技术
3、教师示范侧向滑步推实心球
4、学生集体尝试练习
5、学生进行侧向移动推实心球的分层练习
6、教师巡视指导,重点A层,兼顾B、C层
7、学生分层进行展示,师生互评
四
自主体验练习
1、掌握侧向移动推实心球出手技术
2、进一步使学生明确技术要求
1、出手速度快
2、角度与远度的关系
3、适宜的出手角度
1、学生明确动作方法,相互间合作学练
2、教师提问,学生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自主体验练习
3、教师解疑,学生明确动作要点,再次练习
4、学生进行小组比赛
学生五
考查:
侧向移动推实心球(完整动作技术)
1、检查学生阶段性的学练成果
2、提高学生互评的能力
1、改进提高动作技术
2、学生自评与互评
1、考前动员(要求、标准)
2、教师记时、学生进行评价,教师宣布成绩并给予评价
标题:
奉贤区九年级侧向移动推实心球单元教学流程
关键词:
九年级、侧向移动推实心球、单元教学流程
描述:
学习目标
1、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力量素质,提高学生的投掷能力,增强学生的上肢力量,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
2、学习各种技术练习的方法,熟练掌握侧向移动推实心球的动作技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锻与自评能力。
3、培养学生坚定、果断、拼搏进取的良好心理品质和相互协作精神。
3、发展学生上、下肢及腰腹力量素质。
1、用力顺序的衔接
2、蹬地、送髋、顶肩、拨腕动作
1、教师提出问题
2、学生分组练习,讨论
3、教师巡视指导动作
4、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总结、示范分解动作
5、学生分组自练体会动作,教师巡视
6、学生集体练习原地侧向推实心球
7、教师出示交叉步脚步动作图解,学生自由结伴进行自我体会练习,教师巡视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