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军民融合发展工作总结
军民融合发展工作总结

军民融合发展工作总结军民融合发展是指军队和民用领域之间的深度融合,是国家战略和军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以下是对军民融合发展工作的总结和展望。
首先,军民融合发展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军队和民用领域的科技创新资源得到有效整合,为国家的科技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军民融合在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为国家安全和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次,军民融合发展在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军工企业和民用企业之间的合作日益紧密,军民融合产业链不断延伸,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军民融合产业集群。
这些产业集群为国家经济增长、就业创业提供了新动能,成为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再次,军民融合发展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军队和民用领域的人才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军队优秀人才在民用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民用领域的人才也为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持。
军民融合人才培养机制不断完善,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军民融合人才。
最后,军民融合发展在国防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军民融合使得军队装备和技术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为国家的国防建设提供了坚实支撑。
军民融合还促进了军队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提高了国家的国防实力和战略威慑力。
展望未来,军民融合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
同时,还需要加强军民融合的宣传和推广,增强社会各界对军民融合发展的理解和支持。
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军民融合发展工作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就,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中国军民融合发展研究报告(2018~2020)简版

中国军民融合发展研究报告(2018~2020)简版发布智库:国合华夏城市规划研究院联系邮箱:icci2018@微信公众号:国合华夏研究院一、军民融合的内涵和战略设定 (1)(一)内涵和战略布局 (1)(二)五大发展阶段 (2)(三)新时代军民融合的内涵和战略设定 (3)(四)三大主要融合方式 (4)二、军民融合政策解析 (6)(一)政策发展阶段 (6)(二)政策战略解析 (7)三、中国军民融合发展概况 (11)(一)发展现状 (11)(二)发展问题 (13)(三)发展前景 (14)四、军民资源地图 (16)(一)军民融合三大运行架构 (16)(二)军方合作资源地图 (19)(三)民用合作资源地图 (19)五、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经验解析和借鉴 (20)(一)国际军民融合发展经验解析和借鉴 (20)(二)国内军民融合发展经验解析和借鉴 (27)六、国合建议——军民融合发展战略(2018年-2020年) (32)(一)发展目标 (33)(二)找准四个切入点 (34)(三)处理好五大主要关系 (35)(四)配置妥十一个战略要素 (36)(五)实行六大关键措施 (37)附件一:军民融合政策合集 (45)附件二:四证申请的详细流程 (47)图1-1 军民融合五大发展阶段 (50)图1-2 双向融合组织流程图 (50)图2-1 军民融合政策发展阶段 (51)图2-2 军民融合创新性延续示意图 (51)图2-3 军民融合与结构性改革之间的关系 (51)图2-4 军民融合在新时代新周期中与创新、资本、需求的关系 (52)图2-5 军民融合战略能力解析图 (52)图3-1 国家军民创新示范基地省份分布情况 (53)图3-2 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基地工业总产值累进表 (53)图4-1 政府层面军民融合运行框架 (54)图4-2 园区层面军民融合运行框架 (54)图4-3 企业层面军民融合运行框架 (54)图4-4 军工产品研发流程 (55)图4-5 民用合作资源地图 (55)图5-1 美国军民一体化组织结构 (55)图5-2 美国军民一体化运作模式 (56)图5-3 俄国先军后民组织结构 (56)图4-4 日本以民带军组织结构 (56)图6-1 军民融合发展的四个切入点 (56)图6-2 军民融合发展要处理好的五大主要关系 (57)图6-3 军民融合发展的十一要素和战略发展阶段 (57)图6-4 军民融合风险防控组织机构 (58)研究方法 (58)版权声明 (59)研究背景近些年,由于大国战略竞争加剧、世界在“新平庸”时代的转型发展和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新一轮军民融合战略浪潮再度兴起,逐渐成为国际竞争的关键切入点。
论军地高校的军民融合

论军地高校的军民融合作者:黄小晏邹蕙全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9年第26期摘要:军队高校和地方高校各有特长,军地高校携手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积极协同,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既是服从于富国与强军相结合的大局要求,也是建设强大人民军队和各高校自身不断发展的需要。
为此,要努力克服现有问题,加强统一领导、需求对接和军地协调等,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军地高校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之路。
关键词:军地高校;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中图分类号:G648; ; ; 文献标志码:A; ; ;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26-0104-03军民融合,即军队和地方为了相互利用对方的资源、更好地进行资源配置,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以提升综合国力的战略。
推进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统筹国家安全和发展方面做出的科学决策。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富国与强军相统一,强化统一领导、顶层设计、改革创新和重大项目落实,深化國防科技工业改革,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①作为我国今后将长期坚持实施的重要发展战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已经被写入中国共产党党章,故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就具有了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军地高校在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方面承载着重要担当一般而言,汇聚了大量人才与科技资源等的高校,可以分为地方高校和军队高校。
军地高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在很多方面具有合作互补的融合点,是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地方高校参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服从强国强军的大局要求地方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研学术等的主阵地,不仅能促进社会发展,也能推动地方经济的增长。
当前,军民融合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地方各高校基于各自的优势与社会使命,从国家战略的站位来积极参与军民融合,既是充分分享教育资源的内在要求,也是服从强国强军大局的必然选择,从长远上有利于军民融合国家战略的稳步推进。
企业军民融合发展工作总结

企业军民融合发展工作总结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家的需要,企业军民融合发展工作成为了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企业军民融合发展工作是指军队与民用企业之间在技术、人才、资源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共同推动国防和经济建设的一种新模式。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企业军民融合发展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国家的经济和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首先,企业军民融合发展工作加速了军民技术的双向转化。
通过军民融合,军队可以将自身的科研成果和技术优势向民用领域转化,为民用企业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同时,民用企业也可以将自身的技术成果和创新成果向军队转化,为国防建设提供新的动力。
这种双向转化不仅提高了军民技术的整体水平,也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
其次,企业军民融合发展工作促进了军民资源的共享。
在军民融合的模式下,军队和民用企业可以共享资源,共同开发和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
军队可以利用民用企业的生产力和市场渠道,推动军工产品向市场化方向发展;民用企业也可以借助军队的科研力量和技术支持,提升自身的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这种资源共享模式不仅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也促进了军民双方的互利共赢。
最后,企业军民融合发展工作促进了军民人才的交流和培养。
在军民融合的模式下,军队和民用企业可以共同培养和利用各自的人才资源。
军队可以向民用企业输送高素质的科研和技术人才,为民用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民用企业也可以向军队输送管理和市场营销方面的人才,为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这种人才交流和培养模式不仅提高了人才的整体素质,也促进了军民双方的人才共享。
总的来说,企业军民融合发展工作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国家的经济和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未来,我们应该进一步深化企业军民融合发展工作,不断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和路径,为国家的经济和国防建设注入新的动力。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企业军民融合发展工作将会迎来新的发展和突破,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关于军民融合工作总结【三篇】

关于军民融合工作总结【三篇】军民融合工作总结一:近年来,我国军民融合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这不仅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也是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结果。
军民融合工作对于促进军民关系的和谐发展,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军民融合工作,促进了军民关系的深化与和谐发展。
军民融合工作使得双方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强了军队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同时,军民融合工作还为民众提供了更多与军队相关的机会,增进了对军队的了解和认同。
军民关系的和谐发展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了坚实基础。
其次,军民融合工作推动了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通过将军队的技术优势与民用需求相结合,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和优势的互补。
军队在武器装备、信息技术等领域积累的经验和成果,为民用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宝贵资源。
同时,民用科技的进步也为军事领域的现代化提供了支撑。
军民融合工作不仅提升了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还有效推动了军事现代化的进程。
最后,军民融合工作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
通过军民融合工作,军队可以更好地利用自身的资源和优势,参与到国家的经济社会建设中去。
军队参与民用领域的投资和合作,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同时,军民融合工作也激发了整个社会的创新潜能,推动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和科技创新。
总之,军民融合工作在促进军民关系的和谐发展、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前,我们仍需不断完善军民融合政策,加强各界合作,进一步推动军民融合工作的深入发展,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支撑。
军民融合工作总结二:军民融合工作是一项关系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重要工作。
近年来,我国军民融合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为我国的军事现代化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首先,军民融合工作加强了军事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通过与民用科技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军队在装备研发、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提高国防现代化水平心得体会500字

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提高国防现代化水平心得体会500字
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提高国防现代化水平心得体会500字
在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军民融合发展的力度,为维护国家安全和民族尊严作出了重要贡献。
推行军民融合发展,有利于促进军工企业的技术更新,加快国防现代化的步伐。
推行军民融合发展,也有利于推动军工企业实施结构性改革,拓宽国防现代化发展渠道,减少中央财政压力。
此外,军民融合发展也为提升国防现代化提供有效支撑,促进实施国防现代化战略得到深入推进。
一方面,军民融合发展可以加速国防装备研制和改造,促进国防现代化装备的普及和更新;另一方面,军民融合发展将促进军方采用新技术,加快推进训练理念与作战方式的变革,有利于提升战斗力。
总而言之,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有利于提高国防现代化水平,促进国家安全发展。
政府应大力发展军民融合产业,加强军工企业技术更新,创新融资机制,鼓励军工企业实施结构性改革,推动国防现代化发展。
军民融合发展工作总结

军民融合发展工作总结军民融合发展工作总结一、工作目标和任务军民融合发展是实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这个背景下,本次工作的目标是深入贯彻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推动相关企业与军队的深度合作,促进国防产业的发展和民营企业的壮大。
具体任务包括:加强军民融合产业的政策研究和宣传工作;开展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对接沟通,促进军民融合产业的快速发展;通过专业技术培训和人才引进等方式提高军民融合产业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工作进展和完成情况本次工作从2020年开始,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完成了以下主要工作任务:1.加强政策研究和宣传工作,不断提升军民融合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我们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宣传活动,如学术研讨会、论坛、展览等,吸引了大量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的关注。
同时,我们也在各大媒体上发布了大量专业文章和报道,深入解读政策,分析行业趋势,不断增强公众的认知和理解。
2.开展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对接沟通,促进军民融合产业的快速发展。
我们与多个省市政府及相关企业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共同推进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
通过线上线下的多种方式,我们加强了与政府和企业的交流合作,共同探讨研究关键技术和核心产品,缩短了研发周期,提高了研发速度。
3.通过专业技术培训和人才引进等方式提高军民融合产业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们定期举办各级别的培训班,邀请军队专家和业界大咖进行专业讲座,帮助企业了解最新的技术研发动态和市场趋势。
同时,我们也加大了人才引进和培训的力度,通过对各类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升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
三、工作难点及问题在工作推进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不少难点和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1.政策落实不到位。
尽管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军民融合发展的政策文件,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些政策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落实,这对我们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2.企业具体实施难度大。
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需要涉及多个领域,企业需要具备很强的综合能力和实战经验,但是对于很多中小型企业来说,具体实施难度很大,需要政府和相关部委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民政局国防与军事事务部门年终总结与计划加强国防建设推进军事事务管理

民政局国防与军事事务部门年终总结与计划加强国防建设推进军事事务管理2019年是民政局国防与军事事务部门的关键之年。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坚守职责使命,全力推进国防建设,加强军事事务管理,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在新的一年里,面临的挑战和任务仍然庞大,需要进一步加强工作,以推动国防事业的发展。
一、年终总结在2019年,民政局国防与军事事务部门围绕加强国防建设和推进军事事务管理,取得了以下成果:1. 优化组织架构:我们对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和优化,进一步完善了工作体系,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协同合作能力。
2. 推进国防科技创新:我们大力支持国防科技创新,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提升了国防实力和军事事务管理水平。
3. 提升人员素质:我们注重培养和选拔高素质人才,加强人员培训和学习,提高了全体员工的专业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
4. 优化资源配置:我们加强对军事资源的管理和调配,合理配置资源,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和军事事务管理水平。
5. 深化军民融合发展:我们积极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加强与民政局各部门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促进国防建设的快速发展。
二、2020年计划面对新的一年,民政局国防与军事事务部门制定了以下工作计划,以加强国防建设和推进军事事务管理:1. 深化改革创新:进一步推进机构改革和管理创新,激发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提高军事事务管理效能。
2. 加强战略规划:制定和实施具体的战略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任务,为国防建设和军事事务管理提供科学指导和战略支持。
3. 提升科技应用能力:加强对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推动军事事务管理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提高国防实力。
4. 强化人才培养:加强人员培训和学习,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军事事务管理人才。
5. 深化军民融合发展:加强与民政局各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促进国防事业的快速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军民融合发展工作总结
一、加强领导,明确目标,争创军民共建先进活动
我局把军民共建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在局党委的领导下,结合我局具体工作实际,制定出军民共建工作计划和有关规定,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位,确保了军民共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深入开展拥军奉献活动,形成良好的创建氛围
我局始终把拥军爱国作为开展军民共建活动的主要内容,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采取多形式、多层次的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活动,形成大力弘扬拥军优属的社会风尚。
我局把为部队排忧解难作为开展军民共建工作的立足点,把为部队办好事、办实事当作共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抓好落实。
努力创建一个“军爱民、民拥军”的社会氛围,推动军民共建的进一步开展。
三、立足自身特点,做好新形势下军民共建工作
立足市交通局实际,服务大局,注重建设。
在局党委高度重视下,从大局出发,急共建工作所急,想部队所想。
2018年应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陆航旅)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航校)请求,对通往这两个部队的道路及部队门前广场、院内道路进行维修铺设,以保证部队的出行顺畅和周边环境的整洁。
我局会同****区区委、区政府责成***区交通局,要求认真落实,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相关道路的维修铺设。
共修补和铺设黑色路面15000平左右,使用资金近40万元,其中市交通局克服财政资金上的不足安排1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补充****区资金上产不足。
一年来,虽然我局在军民共建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局仍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继续加大军民共建工作力度,不断充实和完善共作内容,向更高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进一步开创我局军民共建工作的新局面。
模板仅供参考
祝您工作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