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职务变动情况登记表
乡镇领导干部基本情况登记表

乡镇领导干部基本情况登记表一、“原籍”栏中填写祖籍所在地,“出生地”栏中填写干部本人出生的地方。
按现在的行政区划填写,要填写县(市、区)、乡镇的名称,如“永嘉上塘”。
县外的填写到“××省××县”。
二、“健康状况”根据本人的具体情况填写“健康”、“一般”或“较差”;有严重疾病、慢性疾病或身体伤残的,要另附纸如实简要填写。
三、“学历、学位”分为全日制教育和在职教育两栏,均要填写。
1、“全日制教育”栏填写通过全日制教育获得的最高学历,须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必须在国民教育普教性的院校读书,即普通中专、高校。
成人高校、自修大学、夜大等不属此列。
二是必须通过全国统考取得学籍。
三是学习方式必须是全日制、全脱产。
研究生毕业的,除符合以上三个条件外,所就读的院校必须是教育部确定有硕士、博士授予点。
“在职教育”栏填写以其他学习方式获得的最高学历。
“毕业院校系及专业”栏填写与学历相对应的毕业院校、系和专业。
2、在党校学习获得学历的情况分为两类:一类是国民教育学历,其中:通过全日制教育获得的,填入“全日制教育”栏,列入党校全日制教育范畴的前提,必须是经过全国统考取得学籍,且学历、学位证书由教育部(国家教委)颁发;通过在职学习获得的,填入“在职教育”栏。
另一类是党校学历,均填入“在职教育”栏,并在研究生、大学、或大专学历前加“中央党校”或“省(市)委党校”。
3、接受学历教育“结业”或“肄业”的,应予注明,如:大学结业、研究生肄业等。
4、高中及以下学历,“毕业院校系及专业”栏不填写。
5、获得学历同时获得学位的,应同时填写,并写明何学科学位。
如:通过全日制教育获得了大学本科学历、理学学士学位,就在“全日制教育”栏中填写“大学理学学士”。
四、“简历”从参加工作时填起,大、中专院校毕业后参加工作的,从大、中专院校学习时填起。
简历的起止时间填到月,前后要衔接,不得空断(因病休学、休养、待分配等都要如实填写)。
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相关表格及填表说明

附件1:附件3:全国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专用干部任免审批表填表人:《干部任免审批表》填表说明1. “姓名”栏中填写户籍登记所用的姓名。
少数民族干部的姓名用字要固定,不能用同音字代替。
2. “出生年月(岁)”栏中填写出生年月和年龄。
年龄是计算到当月的实足年龄。
3. “民族”栏中填写民族的全称(如汉族、回族、朝鲜族、维吾尔族等),不能简称“汉”、“回”、“鲜”、“维”等。
4. “籍贯”栏中填写祖籍所在地。
5. “出生地”栏中填写干部本人出生的地方。
“籍贯”和“出生地”按现在的行政区划填写,要填写省、市或县的名称,如“辽宁大连”、“河北盐山”。
直辖市直接填写市名,如“上海”、“重庆”等。
6. “入党时间”栏填写加入中共的时间。
民主党派成员填写加入民主党派名称及时间,无党派代表人士填写“无党派”。
“出生年月”、“入党时间”、“参加工作时间”填写时,年份一律用4位数字表示,月份一律用2位数字表示,如“1972.05”。
7. “健康状况”根据本人的具体情况填写“健康”、“一般”或“较差”;有严重疾病、慢性疾病或身体伤残的,要如实简要填写。
8. “照片”栏中打印彩色照片(电子表格内用大小不超过150kb的彩色电子相片)。
9. “专业技术职务”栏中,填写主管部门评定的专业技术职务。
10. “熟悉专业有何专长”栏中填写干部所熟悉的工作业务及专长。
11. “学历学位”栏分为全日制教育和在职教育两类。
填写的具体要求是:(1)“学历”应填写接受相应教育的最高学历。
各类成人高等院校毕业生,应以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或经其认可的部门、单位出具的学历证明为依据;接受党校教育的,以各级党校出具的学历证明为依据。
不能随意填写“相当××学力”。
(2)“全日制教育”栏填写通过全日制教育获得的最高学历;“在职教育”栏填写以其他学习方式获得的最高学历。
“毕业院校系及专业”栏填写与学历相对应的毕业院校、系和专业。
(3)在党校学习获得学历的情况分为两类:一类是国民教育学历,其中:通过全日制教育获得的,填入“全日制教育”栏;通过在职学习获得的,填入“在职教育”栏。
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分类明细表

•特别注意:“三龄一历”材料(年龄、党龄、工龄和学历学位)
–党籍、党龄、国籍、确定更改参加工作时间的审查材料
–更改民族、出生年月、家庭出身、本人成份的审查材料
–更改姓名、籍贯的材料
–有关工龄的认定材料
1.以鉴定材料为主要内容的各类人员的登记表;
2.干部、党员、团员、学生、等各类人员的鉴定材料;
3.毕业、结业、出国、出境、调动、疗养、劳动鉴定及其他一些鉴定性的材料;
4.考核登记表、干部考核和民主评议的综合材料;
5.பைடு நூலகம்问题的离任审计材料;
6.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登记表;
7.以考核为主要内容的其他材料;
8.后备干部登记表、公务员登记表;
9.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登记表;
10、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登记表(审批表)。
例:知青上山下乡登记表(审批表)、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登记表、应征青年入伍登记表、退伍登记表、军队人员转业审批表、职务变动登记表、干部任免审批表、调整级别登记表、授予预备役军衔登记表、警衔晋升表、职员晋升职级审批表、录用工人登记表(花名册)、职员首次套定审批表、辞职信、人员调动审批表、劳动合同书、解除劳动合同书、“以工代干”人员转干审批表、公务员登记表、提拔干部登记表、后备干部登记表等。
2.博士后申请表、博士后工作期满出站登记表等相关的博士后材料;
3.被评为名誉教授、院士等相关材料。
例:博士后申请表、博士后工作期满出站审批表、拔尖人才审批表、论文成果奖、论文(著作)目录、当选为院士通知书、被聘为名誉教授的聘书、学术理事会聘书、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国家级人选通知书以及各项与学术水平、科研成果相关材料;
干部档案材料分类及排列顺序一览表

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填写。
按每份材料逐件填写。要写明年、月、日及页数,XXX年不能省略。按时间顺序排序。
1、任副处级以上职务的,须有干部任前考察(或表现情况)材料。其中,1997年以来的干部考察材料须有形成材料的单位(或考察人)和时间;
干部任免审批表及其相应的考察材料或表现材料归第九类;
干部档案材料分类及排列顺序一览表
类别
材料分类
排列顺序
目录填写
备注
职务变动表的前面
干部职务变动登记表
排在目录后面
第一类履历材料
履历表和属于履历性质的登记表等材料:知青、教师、职工、军人、干部登记表、简历表、履历表(书)。
目录按材料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填写。
按每份材料逐件填写。要写明年、月、日及页数,XXX年不能省略。按时间顺序排序。
1、
2、
1、学历学位材料
(1)、大学本专科学历学位:1977年以前入学的,须有高校毕业生登记表或高校选拔学生登记表;1977年以后入学的,须有高校毕业生学习成绩表、高校毕业生登记表、授予学士学位的材料;
(2)、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须有报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学习成绩表、毕业研究生登记表、授予学位的材料,参加硕士研究生单独考试的,还须有专家推荐表;
2、科研工作及个人表现评定材料,业务考绩材料;创造发明、科研成果鉴定材料,著作、译著和有重大影响的论文目录。
(四)、培训材料:为期两个月以上的学员培训(学习、进修)登记表、考核登记表、结业登记(鉴定)表等材料。
1、干部进修登记表、岗位培训登记表、党校培训登记表;
目录填写为二级分类方法:
1、学历学位材料;
4、确定和更改干部的姓名报告及批件;确定和更改干部的民族、年龄、国籍、入党、入团和参加工作时间的组织审查结论以及所依据的主要证明材料;更改参加工作时间批复、报告及证明;
干部职工调动登记表填表说明

干部职工调动登记表填表说明干部职工调动登记表共有《干部调动登记表》和《职工调动登记表》等两种,均采用电脑录入后用A4纸打印一式三份.调动手续办理完毕后分别由干部或职工档案、调入单位(县外调入的可根据需要交调出单位所在组织或人事部门)和调入单位所在组织或人事部门各存一份。
现分别对《干部调动登记表》和《职工调动登记表》的填写要求进行说明。
一、《干部调动登记表》的内容要逐项认真填写,不能遗漏,且所填内容应与个人干部档案一致。
1、“姓名”、“出生年月”、“参加工作时间”和“入党(团)时间”栏按干部档案中确认的相关信息填写,“出生年月”和各种时间填写方式为:1999。
05,不能填写为:1999年5月。
2、“籍贯”栏填写祖籍所在地。
“出生地”栏填写干部本人出生的地方.县内出生的要填写到镇(乡),不能只填写到县.县外出生的,只填写到县名就可以了。
如:“遵义县南白镇”、“遵义市汇川区"“贵州省金沙县”.3、“民族”栏填写民族的全称(如汉族、回族、朝鲜族、维吾尔族等),不能简称“汉”、“回"、“鲜”、“维”等。
4、“学历(学位)”栏填写本人获得的最高学历(学位),“学位"应填写学位证书上的学位名称,并用括号注明在学历后边,如:大学(理学学士)。
5、“专长”栏填写干部熟悉的工作业务及专长。
6、“政治面貌"、“人员类别"、“调出(入)单位性质"和家庭其他成员及重要社会关系中的“称谓"栏限定了填写内容,填写时点击该栏的下拉箭头,选择相应的内容即可.其中:“政治面貌”的选项为:中共党员、中共预备党员、共青团员、民革党员、民盟盟员、民建会员、民进会员、农工党党员、致公党党员、九三学社社员、台盟盟员和群众;“人员类别"的选项为:公务员,参公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出(入)单位性质"的选项为:实施公务员法机关、参公事业、全额拨款事业和差额拨款事业;“称谓”的选项为:丈夫、妻子、儿子、女儿、长子、次子、三子、长女、次女、三女、父亲和母亲。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变动登记表

工 资 额
执行 时间
审核
二
O
O 六 年 工 改 后 工 资 变 动 登 记
说明:①此表由各单位人事干部保管;②凡变动工资须带此表到人事局审批;③工作人员 调动工作,此表随行政、工资介绍信转入新工作单位;④工作年限应扣除间断的工龄。
时间
变动 原因
依据 文号
职务 (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是否领 导职务
工资额
级别 (薪级)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变动登记表
填表单位:
年月 日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学历
工作 年限
工改套改年限
1994年
不计算工龄的大 专以上学历年限
工改职务 任职年限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工改时职务 及任职时间
工改低一级 职务任职年限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参队时间 中断工龄
2001年 2002年
年度 考核 等次
2003年 2012年
2004年 2005年 2013年 2014年
2006年 2015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0年 2011年 2019年 2020年
时间
变动 原因
依据 文号
职务 (岗位)
是否领 导职务
工资额
级别 (薪级)
档 次
档 次
工 资 额
执行 时间
审核
二
O
O 六 年 工 改 后 工 资 变 动 登 记
《干部基本情况登记表》填写说明

《干部基本情况登记表》填写说明注:Word文件命名方式:干部基本情况登记表(姓名)1、“姓名”栏中填写户籍登记所用的姓名,少数民族干部的姓名用字要固定,不能用同音字代替。
2、“出生年月”“入党时间”“考录时间”“参加工作时间”“服务期满时间”要如实填写不能随意更改,填写时,年份一律用4四位数字表示,月份一律用2位数字表示,如“1990.02”。
3、“政治面貌”栏填写“中共党员”、“共青团员”、“民主党派”、“群众”,“民主党派”要填写规范简称。
4、“民族”栏中填写民族的全称,如汉族、回族、朝鲜族、维吾尔族等,不能简称“汉”、“回”、“鲜”、“维”等。
5、“专业技术职务”栏中,填写主管部门评定的专业技术职称。
6、“籍贯”栏中填写祖籍所在地,按现在的行政区划填写,具体到县市,建制为“县”的,填写省和县的名称,如:“山东高青”;建制为“区”的,填写省和市的名称,如:“山东淄博”。
7、“所占编制”栏填写行政、事业8、“身体状况”栏根据本人的具体情况填写“健康”、“一般”或“较差”;有严重疾病、慢性疾病或身体伤残的,要如实简要填写。
9、“工作简历”要按照干部在不同时期所担任的职务和工作单位的变动情况分段填写,工作单位和职务要写全称或规范的简称,大中专院校学习毕业后参加工作的,从大中专院校学习时填起。
简历的起止时间用阿拉伯数字填写到月,起止时间之间加“--”,如“2018.02--2019.02”,前后要衔接,不得间断;在职教育要在相应时间段内用括号形式注明。
10、“奖惩情况”栏填写受县委县政府及以上的奖励;受处分的,要填写何年何月因何问题经何单位批准受何种处分,何年何月经何单位批准撤销何种处分。
没有受过奖励和处分的,要填“无”。
11、“家庭主要成员及重要社会关系”栏,主要填写本人的配偶、子女和父母的有关情况。
称谓的写法要规范:配偶为妻子、丈夫,子女为儿子、女儿,多子女为长子、次子、三子、长女、次女、三女等,父母为父亲、母亲。
干部履历表及填表说明

干部履历表填表说明:本表用16开纸打印。
“出生年月(岁)”栏中填写出生年月和年龄。
年龄是计算到呈报当月的实足年龄。
“民族”栏中填写民族的全称(如汉族、回族、朝鲜族、维吾尔族等),不能简称“汉”、“回”、“鲜”、“维”等。
“籍贯”栏中填写祖籍所在地。
“出生地”栏中填写干部本人出生的地方。
“籍贯”和“出生地”按现在的行政区划填写,要填写省、市或县的名称,如“浙江青田”。
直辖市直接填写市名,如“上海”、“重庆”等。
县或县级市改市辖区的,填写该市的名称,如莲都区填写“浙江丽水”。
“入党时间”栏填写加入中共的时间。
民主党派成员或无党派人士,需在“入党时间”栏内注明民主党派名称或注明无党派,如“民建”、“九三”、“无党派”等,不填写加入民主党派的时间;加入多个民主党派的,须如实填写,如“民建、民盟”。
是民主党派成员又是中共党员的,在填写党派名称的同时,还要填写加入中共的时间。
“出生年月”、“入党时间”、“参加工作时间”要如实填写,不能随意更改。
填写时,年份一律用4位数字表示,月份一律用2位数字表示,如“1972.05”。
“专业技术职务”栏中,填写主管部门评定的专业技术职务。
“熟悉专业、有何专长”栏中填写干部所熟悉的工作业务及专长。
“学历、学位”栏分为全日制教育和在职教育两类。
学历、学位必须严格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中央组织部、人事部、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加强和规范干部学历、学位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厅字〔2002〕4号)以及中组部对学历、学位问题填写要求的精神办理。
填写的具体要求是:(1)“学历”应填写接受相应教育的最高学历。
各类成人高等院校毕业生,应以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或经其认可的部门、单位出具的学历证明为依据;接受党校教育的,以各级党校出具的学历证明为依据。
不能随意填写“相当××学历”。
(2)“全日制教育”栏填写通过全日制教育获得的最高学历;“全日制教育”必须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必须在国民教育普教性的院校读书,即普通中专、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