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导体材料电阻率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导体电阻理论计算

导体电阻理论计算

0.0495
0.0391
0.0292
8.21 0.16 7.98 8.21
5.09 0.16 4.95 5.09
3.39 0.21
3.3
3.39
1.95 0.21 1.91 1.95
1.24 0.21 1.21 1.24
0.795 0.21 0.78 0.795
0.565 0.21 0.554 0.565
0.393 0.31 0.386 0.393
2.52 单丝公差 14 69.79
0.0179
0.0393 1.02
0.02
软铜
带涂层软 铜
d≤1.1mm d>1.0mm d≤0.5mm
ρ20*k1= 0.01748 0.0179 0.0179
实心 多根紧压
17.9
200mm2以 250mm2以


k2= 1.00
1.02
1.03
k3= 紧压发硬
根据IEC的 规定,它 的数值如 下表所 示,根据 我国标准 规定,软 铜线的电 阻铝(既 k1ρ20), 当d≤ 1.0mm时, 不大于 0.01748× 10-6Ω· m,
当d> 1.0mm时, 不大于 0.0179× 10-6Ω· m,涂金属 (锡)软 圆铜线的 电阻率, 当d≤ 0.5mm时, 不大于 0.0179× 10-6Ω·m 当d> 0.5mm时, 不大于 0.0176× 10-6Ω·m 。硬圆铝 单线的电 阻率不大 于0.0290 ×10-6Ω· m, 软的和半 硬圆铝线 的电阻率 应不大于 0.0283× 10-6Ω·m 。 线芯中单 丝的最大 直径/mm
k2=1.02 (200mm2 以下)~ 1.03 (250mm2 以上); 对于不紧 压多根导 线绞合线 芯结构和 固定敷设 软电缆线 芯

电阻率

电阻率

电阻率电阻率是用来表示各种物质电阻特性的物理量。

某种物质所制成的原件(常温下20°C)的电阻与横截面积的乘积与长度的比值叫做这种物质的电阻率。

电阻率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等因素无关,是导体材料本身的电学性质,由导体的材料决定,且与温度有关。

电阻率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Ω·m,读作欧姆米,简称欧米。

常用单位为“欧姆·平方毫米”。

定义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有公式R=ρl/s其中的ρ就是电阻率,l为材料的长度,S 为面积。

可以看出,材料的电阻大小与材料的长度成正比,而与其截面积成反比。

电阻率(resistivity)是用来表示各种物质电阻特性的物理量。

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有公式其中的ρ就是电阻率,L为材料的长度,S为面积。

可以看出,材料的电阻大小与材料的长度成正比,即在材料和横截面积不变时,长度越长,材料电阻越大:而与材料横截面积成反比,即在材料和长度不变时,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由上式可知电阻率的定义为:推导公式: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率的单位是欧姆·米(Ω·m或ohmm),常用单位是欧姆·毫米和欧姆·米。

计算公式电阻率的计算公式为:ρ为电阻率——常用单位Ω·mS为横截面积——常用单位㎡R为电阻值——常用单位ΩL为导线的长度——常用单位m电阻率的另一计算公式为:ρ为电阻率——常用单位Ω·mm2/mE为电场强度——常用单位N/CJ为电流密度——常用单位A/㎡(E,J 可以为矢量)影响电阻率的外界因素电阻率不仅与材料种类有关,而且还与温度、压力和磁场等外界因素有关。

金属材料在温度不高时,ρ与温度t(℃)的关系是ρt=ρ0(1+at),式中ρ1与ρ0分别是t℃和0℃时的电阻率;α是电阻率的温度系数,与材料有关。

锰铜的α约为1×10-1/℃(其数值极小),用其制成的电阻器的电阻值在常温范围下随温度变化极小,适合于作标准电阻。

导体电阻计算公式

导体电阻计算公式

导体电阻计算公式导体电阻是导体材料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是电流通过导体时的能量损耗。

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材料的电阻率、长度和横截面积等相关。

1.导体电阻率:导体电阻率(ρ)是一个描述导体材料电阻大小的物理量,单位是Ω·m(欧姆·米)。

不同材料的电阻率不同,它与材料的导电能力相关。

电阻率越大,导体的电阻就越大。

导体电阻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ρ=R×A/L其中,ρ表示导体电阻率,R表示导体电阻,A表示导体的横截面积,L表示导体的长度。

2.导体电阻:导体电阻(R)是导体材料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单位是Ω(欧姆)。

导体电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R=ρ×L/A其中,R表示导体电阻,ρ表示导体电阻率,L表示导体的长度,A表示导体的横截面积。

3.温度对电阻的影响:温度对导体电阻有一定影响,一般情况下,导体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增加导体内原子和电子的热运动,导致电阻增加。

对于一些材料,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Rt=R0×(1+α×(Tt-T0))其中,Rt表示温度为Tt时的电阻,R0表示温度为T0时的电阻,α表示温度系数。

4.多导体电阻的计算:在一些情况下,导体是由多个导体组成的,例如电线束、电阻器等。

此时,多导体的总电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1/Rt=1/R1+1/R2+...+1/Rn其中,Rt表示多导体的总电阻,R1、R2、..、Rn表示每个导体的电阻。

通过上述公式,我们可以计算不同形状、材料和温度的导体的电阻。

需要注意的是,公式中使用的单位必须保持一致,如果单位不同,需要进行单位换算。

此外,公式中的导体电阻率和温度系数是材料的物理特性,可以通过相关的材料性质表获得。

导体电阻计算方法

导体电阻计算方法

导 体 电 阻 计 算 方 法从实验得知,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其长度l 成正比,与其横截面积S 成反比,用公式表示为(1-14)式中长度l 的单位为米,面积S 的单位为平方毫米,电阻R 单位为欧姆, ρ称为导体的电阻系数或称为电阻率,ρ的单位为,它由材料导电性能决定。

材料的电阻越大,ρ值越大。

有时采用电阻率的倒数来表示材料导电性能,称为导电率,用γ表示(1-15)并有电阻系数在数值上等于长度为1米截面积为1平方毫米的导体在20℃时所具有的电阻值。

即式(1-14)中l =1, S =1时,ρ=R 。

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ρ值,由实验测得各种材料ρ值,见表1-3所示。

从表中可知,铜、铝、铁等材料电阻率小,宜于作导线用。

由于银的价格较贵,仅在要求较高的电器中用作导电材料。

康铜和锰铜等合金材料。

电阻率大,宜于作电热器的电阻丝,即发热元件。

表 1-3材 料 名 称在20℃时电阻系数欧·毫米2/米 在0—100℃范围温度系数αγ(1/℃) 纯 银0.016 0.0041 金属 铜铝 钨 铁 0.0174 0.0290.0560.120.0043 0.0042 0.0046 0.001 合金 锰铜 康铜镍铬合金0.450.441.0—1.1 0.000006 0.000005 0.00013 例1-10〕用截面积为0 0314毫米2的康铜线,绕制100欧姆的电阻器,需要多长?[解]〔例1-11〕一根铜线直径为d =4毫米,求此铜线1公里长和50公里长的电阻值。

[解]铜线截面积为每公里铜线电阻为50公里铜线电阻为R=50×R0=50×1.4=70欧从此例题可知,单根架空明线每公里电阻计算公式为:若为双线制时,每公里电阻为2R0。

文案编辑词条B 添加义项?文案,原指放书的桌子,后来指在桌子上写字的人。

现在指的是公司或企业中从事文字工作的职位,就是以文字来表现已经制定的创意策略。

文案它不同于设计师用画面或其他手段的表现手法,它是一个与广告创意先后相继的表现的过程、发展的过程、深化的过程,多存在于广告公司,企业宣传,新闻策划等。

导线内阻算法

导线内阻算法

计算导体的电阻,要知道其电阻率、截面积、长度,计算公式:电阻=长度×电阻率÷截面积 .
铜电线的电阻率:ρ=0.0172
铝电线的电阻率:ρ=0.0283
电线的导体电阻计算公式:
R=ρ×L/S
L=长度(米),S=线载面(m㎡)平方毫米
对于铝导线,只要知道它的长度(m)和截面积(mm2),就可立即估算出它的阻值,其准数据是:每100m长的铝导线,当截面为1mm2时,电阻值约为3Ω。

如果编成一句口诀便是“百米铝线1-3欧,铜线再打六折算”。

这句口诀中的“1”
代表1mm2.它是根据公式R=ρ×L/S
取铝的电阻率p=0.03(应为0.029)定出基准数据而来的。

大家知道,导线电阻值与导线长度成正比,与它的截面积成反比。

因此,若有80m、6mm2的铝线,如果用估算法,则是0.03×80/6=0.4(Ω)。

由于铜导线电阻率p≈0.017,约为铝导线的0.6倍,因此,可按铝导</font>线算出电阻后再打六折。

上例如果是铝导线,电阻值便是:
0.03×80/6×0.6=0.24(Ω)
•导线截面积计算方法:。

电阻的计算方法

电阻的计算方法

电阻的计算方法
电阻一般用欧姆(Ω)作单位来表示,计算电阻的公式如下:
电阻(R)= 电阻系数(ρ) ×长度(L)/截面积(A)
其中,
- 电阻系数(ρ)是物质的电阻率,不同物质的电阻率各不相同,单位为Ω·m。

- 长度(L)是电阻器导体的长度,单位为米(m)。

- 截面积(A)是电阻器导体截面的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m²)。

要根据这个公式来计算电阻,需要事先知道物质的电阻率、导体的长度和截面积。

根据具体的电路设计和实际情况,可以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尺寸来获得所需的电阻值。

举例说明,假设我们要制作一个电阻为100Ω的电阻器,使用的材料为铜,我们可以先查到铜的电阻率约为1.68 × 10^-8 Ω·m。

然后,我们可以根据所需的电阻值和电阻率来计算导体的长度和截面积。

已知:
- 电阻(R)= 100Ω
- 电阻率(ρ)= 1.68 × 10^-8 Ω·m
假设截面积(A)为1平方毫米(1 mm²),我们可以通过改变长度(L)来实现所需的电阻值。

根据公式,我们可以得到:
100Ω= (1.68 × 10^-8 Ω·m) × L / (1 mm²)
将公式整理化简,转换单位:
L = (100 Ω × (1 mm²)) / (1.68 × 10^-8 Ω·m)
L = 5.95 × 10^6 m
所以,如果我们使用铜导体的长度为5.95 × 10^6米,并且截
面积为1平方毫米,就可以制作出一个电阻为100Ω的电阻器。

导体的电阻计算公式

导体的电阻计算公式

导体的电阻计算公式导体的电阻,这可是电学里挺重要的一块儿知识呢!咱们先来说说啥是导体的电阻。

简单来讲,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就叫电阻。

就好像一条路,有的路平坦宽阔,电流走得顺溜;有的路崎岖狭窄,电流走起来就费劲,这费劲的程度就是电阻。

那怎么计算导体的电阻呢?这就得提到一个公式:R = ρL/S 。

这里面的 R 就是电阻啦,ρ 叫电阻率,L 是导体的长度,S 是导体的横截面积。

咱举个例子啊,有一天我去五金店买电线。

老板跟我说这电线质量可好啦,电阻小。

我就好奇,问他咋知道电阻小。

他就给我解释,说这电线用的材料电阻率低,而且线芯粗、长度短,按照电阻计算公式一算,电阻肯定小,导电性能就好。

咱们再仔细瞅瞅这个公式。

电阻率ρ 呢,它是由导体的材料决定的。

不同的材料,电阻率可不一样。

像铜啊、铝啊,电阻率就比较小,所以常用它们来做导线;铁的电阻率就大一些,一般就不太用来做导线。

导体的长度 L 越长,电阻就越大。

这就好比一条长长的跑道,跑起来阻碍肯定多。

而横截面积 S 越大,电阻就越小。

想象一下,一条宽阔的大路和一条窄窄的小道,肯定是大路走起来更顺畅,阻碍小嘛。

在实际生活中,这个电阻计算公式用处可大了。

比如说,家里装修的时候,电工师傅得根据电器的功率、电线的长度和粗细,来计算电线的电阻,保证电流能稳定传输,不然电器可能就没法正常工作啦。

还有啊,咱们用的手机充电器,里面也有电线和电阻的学问。

要是电阻不合适,充电速度就会受影响,甚至可能会损坏手机。

在科学研究中,这个公式更是重要得不得了。

科学家们研究新材料,就得考虑它的电阻率,计算电阻,看看适不适合用在各种电子设备里。

再比如说,有些工厂生产电阻器,那也得根据这个公式,精确地控制电阻器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所用材料,才能生产出符合要求的电阻器。

总之,导体的电阻计算公式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它的作用可真是不容小觑。

咱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多留意多思考,就能发现它无处不在,给咱们带来很多便利和帮助呢!。

电线的电阻计算公式

电线的电阻计算公式

电线的电阻计算公式
电线的电阻是用来衡量电线导电能力的一个重要参考参数,在电
路设计和实际使用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于不同材质、截面积、
长度的电线,它们的电阻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计算电线电阻时需要
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电线电阻的计算公式为:R = ρ L / A
其中,R代表电阻,ρ是电阻率,L是电线长度,A是电线截面积。

电阻率是一种物质特性,代表了单位长度内电线电阻的大小,不同的
材料都有不同的电阻率。

常见材质的电阻率如下表所示:
材质电阻率(Ω·m)
铜1.72×10-8
铝2.82×10-8
铁1.0×10-7
由此可以看出,铜导线的电阻率最小,因此在电路设计和实际使
用中也是首选材料。

对于电阻率相同的电线,电阻与其长度成正比,
与截面积成反比。

这也意味着,在相同长度的情况下,截面积越大的
电线,其电阻越小,也就具有更佳的导电性能。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使用电线时,不同电线的电阻值还会受到
温度的影响。

通常来说,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这是因为电
线导体的电阻率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在计算电线电阻时,需要考虑所处的温度环境,并按照实际情况进行修正。

总而言之,电线的电阻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参量,在电路设计和实
际使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正确地计算电线电阻需要考虑材料、长度、截面积等多种因素,以及所处的温度环境等具体情况。

有了准确的电
阻计算,才能更好地实现电路设计和电力传输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导体材料电阻率计
算公式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电学部分】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⑴Q=I2Rt普适公式)
⑵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⑴I=I1=I2
⑵U=U1+U2
⑶R=R1+R2
⑷U1/U2=R1/R2 (分压公式)
⑸P1/P2=R1/R2
6并联电路:
⑴I=I1+I2
⑵U=U1=U2
⑶1/R=1/R1+1/R2 [ R=R1R2/(R1+R2)]
⑷I1/I2=R2/R1(分流公式)
⑸P1/P2=R2/R1
7定值电阻:
⑴I1/I2=U1/U2
⑵P1/P2=I12/I22
⑶P1/P2=U12/U22
8电功:
⑴W=UIt=Pt=UQ (普适公式)
⑵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9电功率:
⑴P=W/t=UI (普适公式)
⑵P=I2^R=U^2/R (纯电阻公式)
电流密度的问题:一般说铜线的电流密度取6A/mm2,铝的取
4A,考虑到大电流的趋肤效应,越大的电流取的越小一些,100A
以上一般只能取到左右,另外还要考虑输电线路的线损,越长取的也要越小一些。

计算所有关于电流,电压,电阻,功率的计算公式
1、串联电路电流和电压有以下几个规律:(如:R1,R2串联)
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②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
③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nR
2、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有以下几个规律:(如:R1,R2并联)
①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②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③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或。

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R总= R
注意: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支路电阻都小。

电功计算公式:W=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5、利用W=UIt计算电功时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

6、计算电功还可用以下公式:W=I2Rt ;W=Pt;W=UQ(Q是电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