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公式法求真电阻率
常用导体材料电阻率计算公式

常用导体材料电阻率计算公式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电学部分】1电流强度:I=Q电量/t2电阻:R=ρL/S3欧姆定律:I=U/R4焦耳定律:⑴Q=I2Rt普适公式)⑵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⑴I=I1=I2⑵U=U1+U2⑶R=R1+R2⑷U1/U2=R1/R2 (分压公式)⑸P1/P2=R1/R26并联电路:⑴I=I1+I2⑵U=U1=U2⑶1/R=1/R1+1/R2 [ R=R1R2/(R1+R2)]⑷I1/I2=R2/R1(分流公式)⑸P1/P2=R2/R17定值电阻:⑴I1/I2=U1/U2⑵P1/P2=I12/I22⑶P1/P2=U12/U228电功:⑴W=UIt=Pt=UQ (普适公式)⑵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9电功率:⑴P=W/t=UI (普适公式)⑵P=I2^R=U^2/R (纯电阻公式)电流密度的问题:一般说铜线的电流密度取6A/mm2,铝的取4A,考虑到大电流的趋肤效应,越大的电流取的越小一些,100A以上一般只能取到左右,另外还要考虑输电线路的线损,越长取的也要越小一些。
计算所有关于电流,电压,电阻,功率的计算公式1、串联电路电流和电压有以下几个规律:(如:R1,R2串联)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②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③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nR2、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有以下几个规律:(如:R1,R2并联)①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②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③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或。
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R总= R注意: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支路电阻都小。
电动机转子电阻计算的经验公式

电动机转子电阻计算的经验公式
电动机转子电阻是指转子内部材料对电流的阻碍程度,它在电动机设
计和运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电动机转子电阻的准确计算对于电机的效率、稳定性和寿命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是一些电动机转子电阻计算的
经验公式,供参考。
1.铜回路电阻公式
Rc=(ρ*l)/(A*N)
其中,Rc为转子铜回路电阻,ρ为铜的电阻率,l为铜回路长度,A
为铜回路横截面积,N为铜回路匝数。
2.铁回路电阻公式
Ri = (ρi * li) / (Ai * Ni)
其中,Ri为转子铁回路电阻,ρi为铁的电阻率,li为铁回路长度,Ai为铁回路横截面积,Ni为铁回路匝数。
需要注意的是,铁的电阻率一般远高于铜的电阻率。
根据电动机转子
的具体结构和材料,可以选择合适的铁回路电阻公式进行计算。
3.总转子电阻计算
Rtotal = Rc + Ri
其中,Rtotal为总转子电阻。
4.转子电阻测量实验方法
除了理论计算,还可以通过实验方法测量转子的电阻。
可使用万用表测量转子的两个端子之间的电阻,并记下测量值。
需要注意的是,测量时应断开电动机与电源的电连接,以避免电源干扰。
总结:
电动机转子电阻的计算非常关键,对于电机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另外,电动机转子电阻还受到温度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考虑温度修正系数。
此外,转子电阻计算的经验公式仅作为初步估计使用,具体的计算方法还需要根据电动机的具体结构和材料进行调整。
对于复杂的电动机结构,还需要使用更为详细的工程方法进行电阻计算。
电功、功率、电荷、电压、电阻率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电功、功率、电荷、电压、电阻率常用计算公式大全电工常用单位与公式都在这里,你记得几个?快来盘点下!电功表示电流在一段时间内通过某一电路,电场力所做的功。
电能转化成多种其他形式能的过程也可以说是电流做功的过程,有多少电能发生了转化就说电流做了多少功,即电功是多少。
电流做功的多少跟电流的大小、电压的高低、通电时间长短都有关系。
加在用电器上的电压越高、通过的电流越大、通电时间越长,电流做功越多。
W表示功,功的单位是:焦耳(J)W=PtP---功率(单位:瓦w)t---时间(单位:秒s)W=UItU---电压(单位:伏V)I---电流(单位:安A)t---时间(单位:秒s)W=I^2RtI---电流(单位:安A)R---电阻(单位:欧Ω)t---时间(单位:秒s)W=U^2/R×tR---电阻(单位:欧Ω)t---时间(单位:秒s)几种常见物体的电功:①通过手电筒灯泡的电流,每秒钟所做的功大约是1J。
②通过普通电灯泡的电流,每秒钟做的功一般是几十焦。
③通过洗衣机中电动机的电流,每秒钟做的功是200J左右。
功率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的多少,即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功的数量一定,时间越短,功率值就越大。
P表示功率,功率单位是:瓦特(W)P=W/tW---电功(单位:焦j或千瓦时kWh)t---时间(单位:秒s)P=UIU---电压(单位:伏V)I---电流(单位:安A)P=U^2/R(只能用于纯电阻电路)U---电压(单位:伏V)R---电阻(单位:欧Ω)P=I^2R(只能用于纯电阻电路)R---电阻(单位:欧Ω)电荷指物体或构成物体的质点所带电的量,是物体或系统中元电荷的代数和。
Q表示电荷,电荷的单位是:库仑(C)电流指电荷的定向移动。
I表示电流,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1安培定义为:在真空中相距为1米的两根无限长平行直导线,通以相等的恒定电流,当每米导线上所受作用力为2×10-7 N时,各导线上的电流为1安培。
初中物理中的电阻率如何测量?

初中物理中的电阻率如何测量?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电阻率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电阻率是用来表示各种物质电阻特性的物理量,它反映了材料导电性能的好坏。
那么,如何测量电阻率呢?要测量电阻率,首先我们得了解一些基本的原理和公式。
电阻的计算公式是 R =ρL/S ,其中 R 表示电阻,ρ 就是我们要测量的电阻率,L 是导体的长度,S 是导体的横截面积。
接下来,我们看看常见的测量电阻率的方法。
一种方法是伏安法。
这是我们在初中物理实验中经常会用到的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个电源(比如电池组)、一个电流表、一个电压表、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开关以及待测电阻的导体(通常是金属丝)。
将这些器材按照电路图连接起来。
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待测电阻和电流表串联成一个回路,电压表并联在待测电阻的两端。
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多次测量不同电流和电压值,并记录下来。
然后,根据欧姆定律 R = U / I ,计算出每次测量的电阻值。
由于我们测量的是一段长度为 L 的金属丝的电阻,所以还需要用刻度尺测量出这段金属丝的长度 L 。
再用螺旋测微器或者游标卡尺测量出金属丝的直径 d ,进而算出横截面积 S =π(d/2)² 。
最后,将测量得到的电阻 R 、长度 L 和横截面积 S 代入电阻率的计算公式ρ = RS/L ,就可以算出电阻率的值。
在实验过程中,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比如,连接电路时要断开开关,滑动变阻器在闭合开关前要调到阻值最大处,以保护电路。
测量长度和直径时,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除了伏安法,还有比较法测量电阻率。
这种方法需要用到已知电阻率的标准电阻丝和待测电阻丝。
将标准电阻丝和待测电阻丝分别接入电路中,保持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等条件相同。
通过比较它们的电阻大小,以及已知标准电阻丝的电阻率、长度和横截面积,就可以推算出待测电阻丝的电阻率。
在实际测量中,还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测量结果存在误差。
地震储层参数预测方法简述

意到其应用条件与局限性,优选参数,必将为油气勘探解决更多的
问题,提高储层预测的准确率。 地球物理学家希望利用地震资料解决以储层岩性、孔、渗、饱
等物性参数及以孔隙流体性质为内容的储层预测问题。 然而,尽管地震储层预测方法研究取得了较大发展,但 应当指出,就目前而言,它对储层研究的最基本需要还 不能完全满足,如对至关重要的孔、渗、饱三个物性参
年研究已发展了多种用地震资料求取孔隙度的方法。其主要方法大
致可分为四类:
1、用Wyllie时间平均方程或修正了的Wyllie公式求孔隙度
它是从地震速度出发,建立速度与孔隙度的函数关系,然后用 此函数关系求取无井处的孔隙度。此方法原理简单,应用方便,是
目前广为应用的方法之一。孔隙度是速度的多值函数,因此,仅根
也存在一定的缺陷:综合反演中利用的
A Fn
变换只持续
到 3 8 ,大于 3 8 的储层则需要借助其它方法;约束反演法应 用于横向上速度变化大的地区,容易产生误差。
(二)地震储层厚度预测方法 3、 CUSI网络法 目前常用的储层厚度预测方法适用条件不同,预测精度有 别,各有优点和局限性,考虑到地震储层厚度预测的复杂性及 特点(不同储层厚度对应不同的地震特征),与BP网络函数逼 近需要利用全体样本的信息、学习效率低等不足,提出了用完 全利用样本信息(缩写为CUSI:Complete Utilization of
厚度预测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提出了多种储层厚度预测方法。
其主要方法大致可分为三大类:
1、单参数与多参数法 :
(1)振幅图版法。此方法依据薄层和薄互层的地震振幅
与储层厚度呈线性关系,适用范围为薄层和薄互层。
(2)时差法。适用于储层厚度大于λ /4 ( λ 为波长)的厚 层。
电动机转子电阻计算的经验公式

电动机转子电阻计算的经验公式电动机转子电阻的计算是电机运行维护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转子电阻是电动机常见的故障指标之一,可以通过测量电动机的转子电阻来判断电动机是否存在故障,以及故障的类型和程度。
下面是关于电动机转子电阻计算的经验公式的详细内容。
在电动机故障诊断中,常规的绕组电阻测量只能检测到定子绕组的接触不良、绕组短路、开路等故障,对于转子绕组的接触不良、绕组短路等问题检测效果不好。
因此,通过对电动机转子电阻的测量,可以更好地了解电动机转子绕组的健康情况。
电动机转子电阻的大小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材料的电阻率、截面积、长度、温度等。
其计算公式可以通过电动机的设计参数和实际测量数据进行确定。
由于不同类型的电动机转子结构和实际使用条件不同,计算转子电阻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以常见的三相异步电动机为例,其转子通常由铜栏和铁芯构成。
铜栏的电阻通常可以通过材料的电阻率、截面积和长度来计算。
铁芯的电阻由于长度较短,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转子的总电阻主要由铜栏的电阻决定。
R=ρ*(L/A)其中,R代表电动机转子的总电阻,ρ代表铜的电阻率,L代表铜栏的长度,A代表铜栏的截面积。
由于电动机的转子结构和使用条件不同,这个公式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电动机。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电动机的实际情况和测量数据来确定转子电阻的计算公式。
综上所述,电动机转子电阻的计算并没有一个通用的经验公式。
其计算方法取决于电动机的实际情况和使用条件。
在进行转子电阻测量和计算时,应根据电动机的实际情况和测量数据来确定转子电阻的计算公式,以获取准确的结果。
电阻率电导率

电阻率电导率电阻率和电导率是电学中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分别描述了材料对电流的阻碍和促进程度。
电阻率是指单位长度内电阻的大小,而电导率则是指单位长度内导电性能的大小。
本文将从电阻率和电导率的定义、计算方法、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电阻率是指单位长度内电阻的大小,通常用符号ρ表示,单位是欧姆·米(Ω·m)。
电阻率的计算公式为ρ=R·A/L,其中R是电阻,A是导体的横截面积,L是导体的长度。
电阻率越大,说明材料对电流的阻碍越大,电流通过材料时会受到更大的阻力。
常见的导体材料如铜、铝等具有较低的电阻率,而绝缘材料如橡胶、塑料等则具有较高的电阻率。
相对于电阻率,电导率则是指单位长度内导电性能的大小,通常用符号σ表示,单位是西门子/米(S/m)。
电导率的计算公式为σ=1/ρ,即电导率等于电阻率的倒数。
电导率越大,说明材料对电流的促进程度越高,电流通过材料时会受到更小的阻力。
常见的导体材料如铜、铝等具有较高的电导率,而绝缘材料如橡胶、塑料等则具有较低的电导率。
电阻率和电导率在电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电路设计中,需要根据电路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导体材料,以保证电路的正常工作。
在电力传输中,需要选择具有较低电阻率和较高电导率的导体材料,以减少能量损失和传输损耗。
在电子元器件制造中,需要选择具有较高电阻率和较低电导率的材料,以实现元器件的特定功能。
电阻率和电导率是电学中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描述了材料对电流的阻碍和促进程度。
电阻率越大,说明材料对电流的阻碍越大;电导率越大,说明材料对电流的促进程度越高。
在电路设计、电力传输、电子元器件制造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电阻的测量(七种方法

的内阻约为20千欧,电流表的内阻约为10欧,选择能够尽量 减小误差的电路图接线进行实验,读得的各组数据用实心 圆点标于坐标图上(如右图所示). (1 )根据各点表示的数据 描出I-U图线,由此求得该电阻的阻值Rx= 欧 (保 3 2.4 × 10 留两位有效数字). (2)画出此实验的电路原理图.
U(V) 1.37 1.32 1.24 1.20 1.10 1.05
· ·
· ·
· ·
I/
返回
例2. 如图示的电路中,R1 、R2为标准 电阻,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时, 如果偶然误差可以忽略不计,则电动 势的测量值 等于 真实值,内阻的测 量值 偏大 真实值,产生误差的原因 是 电流表有内阻 。
例1. 用内阻为3000Ω的电压表和内阻为10Ω的电流表 测电阻,在图甲、乙两种情况下,电压表的示数都是 60V,电流表的示数都是0.2A,则R1的测量值为 300 Ω,真实值是 290 Ω,R2的测量值为 300 Ω,真实值是 333 Ω。
练习 . 用伏安法测电阻,采用电流表内接法和外接 法,测得某电阻Rx的阻值分别为 R1 和R2 ,则所测 的测量值和真实值Rx之间的关系是 ( A ) (A)R1> Rx>R2 (B) R1< Rx<R2 (C)R1>R2>Rx (D)R1<R2<Rx
返回
1996年上海 4.某同学在做测定小灯泡功率的实验中得到如
下一组U和I 的数据:
编号 1 2 3 4 5 6 7 8
U(V)
0.20
0.60
1.00
1.40
1.80
2.20
2.60
3.00
I(A)
灯泡发 光情况
0.020
0.060
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