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西门子660MW汽轮机简介 ppt课件
合集下载
《MW汽轮发电机培训》课件

《MW汽轮发电机培训》 PPT课件
本课件旨在介绍MW汽轮发电机,并提供从运行到维护的全面指导。帮助您深 入了解汽轮发电机的应用与原理。
培训目标
1 全面了解MW汽轮
发电机
2 掌握维护与操作技
巧
通过本培训,您将对 MW汽轮发电机的构造、 原理和运行有一个全面 的了解。
学习如何进行MW汽轮 发电机的维护和操作, 以确保其安全运行和高 效性能。
2
叶轮磨损
定期检查叶轮磨损情况,如有磨损修复或更换,确保正常工作。
3
系统压力异常
监测系统压力,排查压力异常原因,并进行相应修复。
总结与展望
通过这次培训,您已经了解了MW汽轮发电机的基本知识、运行原理、维护与 操作技巧以及应对常见故障的方法。祝您在今后的使用中取得卓越成果! 欢迎参加我们未来的课程,继续深入探索发电行业的各个方面。
MW汽轮发电机运行原理
蒸汽由高温高压的状态进入汽轮机,推动叶轮高速旋转,从而带动发电机转子产生电能,完成能量转换。
叶轮功率转换
叶轮通过高速旋转将蒸汽动能转化为机械能,推 动发电机运转。
热能转换电能
蒸汽释放热能驱动汽轮机工作,转化为电能供电。
MW汽轮发电机维护与操作
定期保养
按照计划进行发电机的定期保养排除方法
学习常见故障的识别和 排除方法,提高MW汽 轮发电机的可靠性和稳 定性。
MW汽轮发电机简介
优质能量转换
MW汽轮发电机以蒸汽为动力, 将热能转变为电能,高效利 用能源。
灵活适用
MW汽轮发电机适用于各种规 模的电力厂,满足不同场景 的能源需求。
可靠性卓越
经过严格测试和质量控制, MW汽轮发电机具有可靠的运 行性能和长寿命。
本课件旨在介绍MW汽轮发电机,并提供从运行到维护的全面指导。帮助您深 入了解汽轮发电机的应用与原理。
培训目标
1 全面了解MW汽轮
发电机
2 掌握维护与操作技
巧
通过本培训,您将对 MW汽轮发电机的构造、 原理和运行有一个全面 的了解。
学习如何进行MW汽轮 发电机的维护和操作, 以确保其安全运行和高 效性能。
2
叶轮磨损
定期检查叶轮磨损情况,如有磨损修复或更换,确保正常工作。
3
系统压力异常
监测系统压力,排查压力异常原因,并进行相应修复。
总结与展望
通过这次培训,您已经了解了MW汽轮发电机的基本知识、运行原理、维护与 操作技巧以及应对常见故障的方法。祝您在今后的使用中取得卓越成果! 欢迎参加我们未来的课程,继续深入探索发电行业的各个方面。
MW汽轮发电机运行原理
蒸汽由高温高压的状态进入汽轮机,推动叶轮高速旋转,从而带动发电机转子产生电能,完成能量转换。
叶轮功率转换
叶轮通过高速旋转将蒸汽动能转化为机械能,推 动发电机运转。
热能转换电能
蒸汽释放热能驱动汽轮机工作,转化为电能供电。
MW汽轮发电机维护与操作
定期保养
按照计划进行发电机的定期保养排除方法
学习常见故障的识别和 排除方法,提高MW汽 轮发电机的可靠性和稳 定性。
MW汽轮发电机简介
优质能量转换
MW汽轮发电机以蒸汽为动力, 将热能转变为电能,高效利 用能源。
灵活适用
MW汽轮发电机适用于各种规 模的电力厂,满足不同场景 的能源需求。
可靠性卓越
经过严格测试和质量控制, MW汽轮发电机具有可靠的运 行性能和长寿命。
上汽汽轮机发电机运行说明660 MW

ATC 流程图
整定点
(P11)
输入电流 mA
(记录仪及 DEH)
名称
遮断
遮断点 1
14.56
转子伸长
报警
报警点 1
14.304
冷态*
7.200
转子缩短
遮断
遮断点 2
6.016
报警 高压差胀-刻度0-20mm
整定点
. 报警点 2
ATC 流程图 (P11) 名称
5.76
输入电流 mA (记录仪及 DEH)
0~4.9
0~0.12 0~19.6 0~4.9
4~20
4—20 4~20 4~20
排汽缸喷水控制器整定点为0.186MPa.表压加上0.0093MPa/m乘上标高差。此标 高差是指当控制器比凝汽器颈部管子接口低时,凝汽器颈部的管子接口与喷水控制器之 间的标高差。
1.4 调节汽阀
阀门管理程序中所用的数据
3l,8 808
6 152.4
6 152.4
22.2 563
7926
30
EH油箱就地开关整定
整定值
A
B
英寸
7.62
11.62
毫米
193.55
295.15
当油箱油位达上表尺寸时,液位开关动作
C 17.25 438.15
D 36 914.4
油箱容积
加仑
千升
300
1.135
2 监测仪表
下列各监测仪表都配备于这一机组,如应用时,则必须在启动、运行、停机过程中注 意观察。对于监测仪表的报警和自动停机极限见“运行限制和注意事项”和“控制整定说明”。 2.1 汽缸膨胀
1 汽轮机控制整定值 1.1 油压值
660MW机组介绍ppt (2)

转子力矩自平衡特性
M d M f Mem Id / d
M d Pd / GHt /
M f Mem A B
2
中间再热对调节特性的影响及改进措施
汽轮机控制系统的发展
• 1、最早:机械式、液压调节系统 MHC • 2、60年代初:电液调节系统 EHC即EHC与MHC 并存。执行机构采用液压伺服机构,运算部件采 用电子元件组成。早期由于电子元件可靠不高, 故采用二者并存。 • 3、60年代中:模拟电液系统AEH,即纯电调(60 年代末以模拟电路为主)。 • 4、80年代及以后:数字电液控制系统DEH或MEH 。 早期的DEH系统多以小型计算机为核心构成。当 微机为基础的DCS分散控制系统出现后,DEH就逐 渐转向由DCS组成
6 动平衡计算: 具有多种平衡计算方法; 具有多平面、多测点、多转速计算方 法。 7 时序分析: 对重要开关量严格区分动作先后时序,分辨率为小于1ms。 8 事件列表: 记录每一事件的详细资料 9 数据管理和传输 自动存储数据,形成历史数据库、升降速数据库、黑匣子 数据库等;实时显示数据存储状态,异常时要提示用户;各种类型的数据库可以 有选择的进行备份,并提供备份手段; 10 报表打印: 可定时打印运行报表、自动打印操作记录、屏幕拷贝等。 11 完善的帮助系统 齐全的系统操作说明;提供典型的故障案例,故障图谱 的实例讲解。 12 具备远程通讯及管理,提供振动咨询(两年内免费)。 13 提供与SIS和DCS的网络的通讯接口,并遵从SIS和DCS网络供货商对于 数据通讯软件、硬件的要求,负责与SIS和DCS网络供货商配合,最终保证两个 系统无缝连接。 14 能灵活地进行通道、数据存储等配置,并能实时在线配置,且不影响数 据采集,每一个通道能自动适应(位移、速度、加速度传感器)各种信号类型; 允许设置不同管理权限的用户;自动生成系统日志。
M d M f Mem Id / d
M d Pd / GHt /
M f Mem A B
2
中间再热对调节特性的影响及改进措施
汽轮机控制系统的发展
• 1、最早:机械式、液压调节系统 MHC • 2、60年代初:电液调节系统 EHC即EHC与MHC 并存。执行机构采用液压伺服机构,运算部件采 用电子元件组成。早期由于电子元件可靠不高, 故采用二者并存。 • 3、60年代中:模拟电液系统AEH,即纯电调(60 年代末以模拟电路为主)。 • 4、80年代及以后:数字电液控制系统DEH或MEH 。 早期的DEH系统多以小型计算机为核心构成。当 微机为基础的DCS分散控制系统出现后,DEH就逐 渐转向由DCS组成
6 动平衡计算: 具有多种平衡计算方法; 具有多平面、多测点、多转速计算方 法。 7 时序分析: 对重要开关量严格区分动作先后时序,分辨率为小于1ms。 8 事件列表: 记录每一事件的详细资料 9 数据管理和传输 自动存储数据,形成历史数据库、升降速数据库、黑匣子 数据库等;实时显示数据存储状态,异常时要提示用户;各种类型的数据库可以 有选择的进行备份,并提供备份手段; 10 报表打印: 可定时打印运行报表、自动打印操作记录、屏幕拷贝等。 11 完善的帮助系统 齐全的系统操作说明;提供典型的故障案例,故障图谱 的实例讲解。 12 具备远程通讯及管理,提供振动咨询(两年内免费)。 13 提供与SIS和DCS的网络的通讯接口,并遵从SIS和DCS网络供货商对于 数据通讯软件、硬件的要求,负责与SIS和DCS网络供货商配合,最终保证两个 系统无缝连接。 14 能灵活地进行通道、数据存储等配置,并能实时在线配置,且不影响数 据采集,每一个通道能自动适应(位移、速度、加速度传感器)各种信号类型; 允许设置不同管理权限的用户;自动生成系统日志。
660MW超超临界汽轮机设备及系统介绍

660MW超超临界汽轮机设备及系统介绍
一、基本原理
660MW超超临界汽轮机是一种采用超超临界循环技术的汽轮机,其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驱动汽轮机转动发电机发电。
该汽轮机采用超超临界循环技术,能够在高温高压状态下工作,提高了燃烧效率和发电效率,同时减少了CO2排放。
二、结构特点
1.燃烧系统:采用先进的燃烧技术,能够高效燃烧,减少NOx和SOx 排放。
2.锅炉系统:采用超超临界循环技术,实现高温高压循环,提高了锅炉效率。
3.汽轮机系统:采用先进的涡轮设计和材料,能够实现高效率的能量转换。
4.发电机系统:采用高效率的发电机设计,能够实现高效率的发电。
三、系统组成
1.燃烧系统:包括燃烧室、燃烧器和燃气管道等,用于将燃料燃烧产生高温高压蒸汽。
2.锅炉系统:包括锅炉本体、过热器、再热器和除尘器等,用于将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转化为动能。
3.汽轮机系统:包括高压汽轮机、中压汽轮机和低压汽轮机等,用于将高温高压蒸汽的动能转化为机械能。
4.发电机系统:包括同步发电机、变压器和电气设备等,将汽轮机转动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660MW汽轮发电机培训课件

第二节 发电机结构
制造厂还采取了以下措施降低端部发热: 1)把定子端部的铁芯做成阶梯状,用逐步扩大气隙以增大磁阻的办法来减少 轴向进入定子边段铁芯的漏磁通。 2)铁芯端部的齿压板及其外侧的压圈或压板采用电阻系数低的非磁性钢,利 用其中涡流的反磁作用,以削弱进入端部铁芯的漏磁通。
3)铁芯压紧不用整体压圈而用分块铜质压板(铁芯不但要定位筋,还要用穿 心螺杆锁紧),这种压板本身也起电屏蔽作用,分块后亦可减少自身的发 热。有的还在分块压板靠铁芯侧再加电屏蔽层。 4)转子绕组端部的护环采用非磁性的锰铬合金制成,利用其反磁作用,减少 转子端部漏磁对定子铁芯端部的影响。
形小风室,各小风室相互交替分为进风区和出风区。氢
2.2 定子铁芯
第二节 发电机结构
定子铁芯是构成发电机磁路和固定定子绕组的重要部件。为了减少铁芯
的磁滞和涡流损耗,发电机定子铁芯常采用导磁率较高、损耗小、厚度为 0.35~0.5 mm 的优质冷轧硅钢片叠装而成。每层硅钢片由数张扇形片组成一 个圆形,每张扇形片都涂了耐高温的无机绝缘漆。
定子铁心的叠装结构与其通风方式有关。采用轴向分段径向通风时,中段 每段厚度30 ~50mm端部厚度小一些;定子铁芯沿轴向分成96段,铁芯段间设 置6mm宽的径向通风道,为减少端部漏磁损耗和降低边段铁芯温升,边段铁芯 设计成沿径向呈阶梯形状并粘接成整体,且在其齿部开槽,同时,边段铁芯 的段厚度比正常段薄。定子铁芯沿全长分成与机座相对应的11个风区,冷热 风区相间隔。为防止风区间串风,在铁芯背部与机坐风区隔板之间设置有挡 风板。
因此必须防止穿心螺杆间短 路形成短路电流,这就要求 穿心螺杆和铁芯互相绝缘, 所有穿心螺杆端头之间也不 得有电的联系,见右图
发电机定子铁芯端部结构图
660MW汽轮机结构及系统特点PPT课件

电动给水泵的前置泵由主泵同轴驱动,汽泵的前置泵与主 泵是分置式的。前置泵由电机带动。在机组启动时可以采 用汽泵前置泵上水,电泵做备用,锅炉点火后直接用辅助 蒸汽驱动小汽轮机向锅炉供水,这是一种新的启动方式, 乌沙山电厂在运行中已经成功实施了这种方案,在启动过 程节省了大量的厂用电,积累了比较成熟的经验,我厂在 机组调试期间也可以考虑采用汽前泵的启动方式。
从机头看
3号阀 1号阀
2号阀 4号阀
高压调节阀布置
3号阀
2号阀
高压缸俯视图
中压调节阀布置
3号阀 1号阀
从机头看
2号阀 4号阀
3号阀
2号阀
中压缸俯视图
汽轮机高、中压缸部分
高中压缸:合缸、双层缸结构,取消法兰 螺栓加热装置
高排通风阀:
高压缸排汽口出处设有通风阀与凝汽器 相连,汽轮机冲转时开启,使高压缸处于 真空状态,主要目的是排掉汽轮机高压缸 叶片鼓风摩擦损失产生的热量,以避免叶片 和内缸过热,并列后关闭 。
另一个作用在汽机跳闸时高排通风阀打 开,有助于高压缸余汽排出,防止超速。
汽轮机低压缸部分
1)、合缸的优点:合缸后的高中压缸是反向布置的,高 温部分集中在合缸的中部,汽缸热应力小;减少了2个支 持轴承,缩短了整个轴系长度,使汽轮机的结构更加紧凑。 合缸后减小了汽封漏汽量,轴承受汽封温度的影响也较小; 但是合缸后也有一个不足之处,就是受轴系长度的影响, 中压缸的级数减少,中压缸的做工能力也因此受到了一定 的限制。
汽轮机:4瓦块可倾瓦轴承
上轴承瓦块
进油
进油
弹簧
进油
进油
下轴承瓦块
进油
回油 轴承体
回油 进油
发电机轴承
上轴承瓦块
下轴承瓦块
从机头看
3号阀 1号阀
2号阀 4号阀
高压调节阀布置
3号阀
2号阀
高压缸俯视图
中压调节阀布置
3号阀 1号阀
从机头看
2号阀 4号阀
3号阀
2号阀
中压缸俯视图
汽轮机高、中压缸部分
高中压缸:合缸、双层缸结构,取消法兰 螺栓加热装置
高排通风阀:
高压缸排汽口出处设有通风阀与凝汽器 相连,汽轮机冲转时开启,使高压缸处于 真空状态,主要目的是排掉汽轮机高压缸 叶片鼓风摩擦损失产生的热量,以避免叶片 和内缸过热,并列后关闭 。
另一个作用在汽机跳闸时高排通风阀打 开,有助于高压缸余汽排出,防止超速。
汽轮机低压缸部分
1)、合缸的优点:合缸后的高中压缸是反向布置的,高 温部分集中在合缸的中部,汽缸热应力小;减少了2个支 持轴承,缩短了整个轴系长度,使汽轮机的结构更加紧凑。 合缸后减小了汽封漏汽量,轴承受汽封温度的影响也较小; 但是合缸后也有一个不足之处,就是受轴系长度的影响, 中压缸的级数减少,中压缸的做工能力也因此受到了一定 的限制。
汽轮机:4瓦块可倾瓦轴承
上轴承瓦块
进油
进油
弹簧
进油
进油
下轴承瓦块
进油
回油 轴承体
回油 进油
发电机轴承
上轴承瓦块
下轴承瓦块
660MW汽轮机技术介绍

通流部分叶片级的详 细逐级热力计算 汽轮机热力系统热平 衡计算 供通流部分叶片级设 计用参数 机电炉参数协调 用户及电厂设计
信息输出 热平衡图自动绘制 性统
通流部分自动 优化设计系统 叶型及叶片 数据库 典型的结构 设计准则 各种气动及 强度程序 通流部分自动设计程序 自动决定尺寸及叶型 各种叶片气动及 强度计算程序 叶片及隔板参数化 CAD程序
STC引进并形成的现代汽轮机技术开发体系
两个15年向三菱技术转让 90年代十年的联合开发 西门子-西 屋公司现 代汽轮机 技术体系 1996-2005年 所有超临界技术产品 向STC技术转让 日本三 菱MHI
MHI600MW超临界 等四个产品-1998年 STC合 资公司
高效超临界汽轮机产品发展的技术路线
三 三 技 技 术 术 路 路 线 线 结 结 构 构 特 特 点 点
世界超临界汽轮机的发展
第一次大规模发展
美国西屋,GE首先发展超临界机组(50-70年代) 1959年,GE公司第一台125MW 31/621/566/538 1975年已停运。 1959年,西屋310MW-34.5/649/566/566,至今仍在 运行。世界运行时间最长的超临界机组。 西屋共计生产了60余台,其中11台为两次再热,5台 温度达到593°C以上。
低压通流部分
LP:BB0474C
7 级压力级,整体围带动叶片 静叶片全马刀型设计,前端动叶马刀 全三元气动设计
马刀型静叶片与隔板
全三元气动 设计技术
低压缸设计特点 (双流)
改进的单层低压内缸 设计,加强内缸刚性 1050mm末级叶片
更合理的撑筋支撑,加强外缸刚性
低压长叶片采用ILB设计
典型设计参数:
组(1987-1997的JDP计划Join Development Program):
660MW机组介绍ppt (3)

各控制站调节阀整定和运行情况
汽封母管 压力 MPa 0.124 0.127 0.130 0.118 0.118 高压汽源 控 制站 关闭 关闭 关闭 打开并调 节 打开并调 节 辅助汽源 控 制站 打开并调 节 打开并调 节 关闭 关闭 关闭 溢流控制 站 关闭 关闭 打开并调 节 关闭 关闭
运行状态
约95~99kPa(a)
高低压缸轴端密封示意图
低压缸轴端平齿汽封
高中压间轴封
高压后轴封
4.自密封系统及运行 系统组成及主要设备 : 轴封系统对辅助蒸汽参数的要求: 蒸汽压力:0.588~0.784 MPa 温度:冷态启动约150~260℃;热态启动约 208~375℃ 轴封系统的启动 : 1)盘车、冲转及低负荷阶段 :汽封供汽来自辅 汽,供汽母管压力维持在0.124MPa(a) 2)25%-60%TRL负荷阶段 :由再热冷段提 供,也可以继续使用辅助蒸汽,并自动维持供汽 母管压力0.127MPa(a)。
欧共体制定了“THERMIE AD 700” 先进燃煤火电机组的发展计 划,联合开发 37.5MPa/700/700℃的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其效 率达52-55%。重点是高温镍基合金的研发,解决高温强度、高温 腐蚀、高温氧化难题 。
超临界机组的经济性 • 16.7/538/538 亚临界机组供电热效率为38%,发 电煤耗为325 g/KW.h • 24.1/538/538 超临界机组供电热效率为41%,发 电煤耗为310 g/KW.h • 玉环 26.25/600/600 超超临界机组供电热效率为 45.4%,发电煤耗为270.6 g/KW.h 。
3)60%TRL以上 :当蒸汽母管压力升至 0.130MPa(a)时,所有供汽站的调节阀自动关闭, 溢流站调节阀自动打开,将多余的蒸汽通过溢流 控制站排至汽机侧8#低压加热器。若8#低压加热 器事故或停运,可将多余蒸汽排至凝汽器。至此, 汽封系统进入自密封状态,母管压力维持在 0.130MPa(a),正常运行时应关闭再热冷段管路上 电动截止阀。 4)机组甩负荷时 :用符合温度要求的备用辅助 汽源 ,否则用主汽汽源 。 5)所有运行工况下的温度调节:维持低压汽封 温度在121~17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压缸结构和功能
高压缸为单流、双层缸设计,包括高压内缸和 高压外缸。两组主汽门和调门组件通过大直径 的连接螺母在机组水平中心线上和汽缸相连。 主汽门和调门组件有弹簧支座支撑。阀门通过 扩散状的进汽插管将进汽压损减小到最低的水 平。
外缸采用圆桶型结构,整个周向壁厚旋转对称, 且无局部加厚,避免了非对称变形和局部热应 力,能够承受更高的温度和压力。
夏季工况(TRL )
汽轮机在满足额定的主蒸汽参数、再热蒸汽参数及所规定的汽水品质、全部回 热系统及汽动给水泵正常投运但不带厂用辅助蒸汽,背压 33kPa,给水泵汽轮 机背压 34.5kPa, 进汽量为额定进汽量, 补给水率为 1.5%, 发电机效率不低 于 99%时,机组能连续运行,此工况为夏季工况(TRL) ,此工况也为机组夏 季出力保证值的验收工况。
高压缸外观
高压缸三维剖视图
高压缸
高压缸剖视图
中压缸
中压缸及转子
中压缸局部剖视图
汽轮机中压缸结构
1、汽轮机中压缸转子 2、外缸上半部 3、外缸下半部 4、内缸上
半部 5、内缸下半部
6、四级抽汽口 7、中压进汽口 8、五级
抽汽口
中压缸蒸汽流通部分
低压缸
低压缸结构
轴承及油系统
轴承及油系统
单流高压缸通流为20级反动式,包括1级低反 动度级和19级扭转叶片级
M型双流中压缸:发电机侧:通流为16级反 动式,包括1级低反动度和15级扭转叶片级。 汽机侧:通流为16级反动式,包括1级低反动 度和15级扭转叶片级。
双流低压缸每侧通流为5级反动式,包括2级 扭转叶片级和标准低压末3级
技术特点简介
(4)额定再热汽阀前温度 ℃
610
(5)设计平均背压:
11kPa(a)
(6)最终给水温度:
299.2℃
(7)额定转速:
3000r/min
(8) 旋转方向(从汽轮机端向发电机端看) 顺时针
(9)允许系统周波摆动
47.5~51.5 Hz
(10)循环冷却水温 (设计水温)
34.5 ℃
(11) 补水率
各种工况简介(二)
热耗率验收工况(THA )
汽轮机在满足额定的主蒸汽参数、再热蒸汽参数及所规定的汽水品质,额定背 压 11kPa、全部回热系统及汽动给水泵正常投运但不带厂用辅助蒸汽,给水泵 汽轮机背压 12.5kPa,补给水率为 0%,发电机效率不低于 99%时,机组能连 续运行,发电机出线端输出额定功率 660MW,此工况为机组的热耗率保证值 验收工况(THA)
高加全停工况
汽轮机在满足额定的主蒸汽参数、再热蒸汽参数及所规定的汽水品质、额定背 压 11kPa、汽动给水泵正常投运,给水泵汽轮机背压 12.5kPa,补给水率为 0%,
发电机效率不低于 99%时,三级高加及外置式蒸汽冷却器全部切除,发电机仍 可输出额定功率 660MW,此工况为高加全停工况。
基本设计参数
1.5%
各种工况简介(一)
铭牌(额定)功率工况(TMCR )
汽轮机在满足额定的主蒸汽参数、再热蒸汽参数及所规定的汽水品质,额定背 压 11kPa、全部回热系统及汽动给水泵正常投运但不带厂用辅助蒸汽,给水泵 汽轮机背压 12.5kPa, 补给水率为 1.5%, 发电机效率为 99%时, 机组能连续 运行,发电机出线端输出铭牌 (额定) 功率 660MW, 此工况为机组的铭牌工 况 (TMCR) ,此工况下的进汽量称为汽轮机铭牌(额定)进汽量,此工况也 为机组出力保证值的验收工况。
阀门全开工况(VWO )
汽轮机在满足额定的主蒸汽参数、再热蒸汽参数及所规定的汽水品质、额定背 压 11kPa、全部回热系统及汽动给水泵正常投运但不带厂用辅助蒸汽,给水泵 汽轮机背压 12.5kPa, 进汽量不小于 103%的额定 (铭牌) 进汽量,补给水率 为 0%,发电机效率不低于 99%时,机组能连续运行,此工况为调节阀门全开 工况(VWO) 。Biblioteka 轴承及油系统轴承及油系统
轴承及油系统
汽封系统
汽封系统
疏水系统
疏水系统
阻塞背压工况
汽轮机在满足额定的主蒸汽参数、再热蒸汽参数及所规定的汽水品质、全部回 热系统及汽动给水泵正常投运但不带厂用辅助蒸汽,进汽量等于铭牌进汽量, 补给水率为 0%,发电机效率不低于 99%时,机组能连续运行,当外界气温下 降,引起机组背压下降到某一个数值时,再降低背压也不能增加机组出力时的 工况,称为铭牌进汽量下的阻塞背压工况, 此工况时汽轮机的背压称作铭牌进 汽量下的阻塞背压。
技术特点简介
技术特点简介
技术特点简介
补汽阀技术
补汽阀管道布置
技术特点简介
技术特点简介
技术特点简介
1 液压盘车装置 2 #1 轴承座 3 高压缸轴承 4 高压转子 5 高压外缸 6 高压内缸 7 #2 轴承座 8 径向推力联 合轴承 9 中压转子 10 中压外缸 11 中压内缸 12 中低压连通管 13 #3 轴承座 14 中压缸轴承 15 低压 转子 16 低压外缸 17 低压内缸 18 #4 轴承座 19 低压缸轴承
汽轮机型式
*机组型号:NJK660-27/600/610 型
N- 凝 汽 式 、 JK- 间 接 空 冷 、 660- 机 组 额 定 功 率 ( MW ) 、 27- 额 定 进 汽 压 力 ( 主 汽 门 前 压 力 , MPa)、600/610-额定主/再热蒸汽温度(主汽门前 /中压联合汽门前温度,℃)
*汽轮机型式:超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三缸两排 汽、单轴、单背压、凝汽式、八级回热抽汽、3号 高加设置外置式冷却器、表面式间接空冷。
汽轮机三维立体图
汽轮机纵剖面
额定功率工况(TMCR)下参数
(1)额定功率 MW
660
(2)额定主汽门前压力 MPa(a)
27
(3)额定主汽门前温度 ℃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