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香港问题谈判分析
香港回归谈判

香港回归第八轮谈判地点:北京钓鱼台宾馆成员:中方:主谈手:中方代表团团长周南()副谈手:中方代表团副团长鲁平()张扬()团长秘书:余航翻译:张强美方:主谈手:英方代表团团长伊文思(饰)副谈手:英方代表团副团长克鲁兹(杨)约翰逊(王)团长助理:特朗普孟饰)翻译:威廉(春饰)记者:李艳壮谈判双方落座余/张(介绍中方人员):首先请允许我向各位介绍我们中方代表团成员(介绍谁谁点头)这是我们中方代表团团长This is our head of delegation Zhou Nan,这是我们中方代表团副团长鲁平This is our deputy head of China Lu Ping,这是我们中方代表团副团长张扬This is our deputy head of China Zhang Yang.我是团长秘书余航,I am Zhou Nan’s secretary 余航.孟涛/刘春(介绍英方人员):This is our head of delegation Ivens,这是我们英方代表团团长伊文斯This is our deputy head of England Cruz,这是我们英方代表团副团长克鲁兹 This is our deputy head of England Johansson.这是我们英方代表团副团长约翰逊,I am Ivens’s secretary Meng Tao.我是团长秘书孟伊文思(杨忠):非常感谢中方对我方人员的热情接待,我非常喜欢中国,这里的长城,兵马俑,故宫让我惊叹。
周南(王晨):中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肯定让阁下不虚此行。
那么我们开始正式的议题吧。
鲁平(尹):下面由我来宣读中方关于香港回归问题的十二条基本方针(略)第三款,香港特区政府由中央人民政府直接管辖。
克鲁兹(杨);刚刚中方宣读的十二条基本方针我们基本上没有异议,但对于第三款中的‘特区政府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这一款必须删掉,周(王晨):(斩钉截铁)不行,一定不能划掉,中国对香港恢复主权,中央人民政府却不能管辖香港特区政府叫什么恢复主权。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共19张PPT)

基 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 本 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
内 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
涵 式长期不变。(一国是核心,是前提) 地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 位 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二、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1.谈判 (1)中英谈判:中英两国政府经过两年谈判,于1984年12月正式 签署联合声明,宣布: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一 、 “一国两制”的构想
①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祖国大陆 全体同胞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背景 ②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③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实现了关系正常 化。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 提出 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解
香 港 和
含义: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意义: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澳
门
回
香港和澳门 香港回归:1997年7月1日
归 祖 国
回归祖国
澳门回归:1999年12月20日 意义: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 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
步。
随堂检测
1.“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针对哪一地区提出的( ) A.香港 B.澳门 C.台湾 D.西藏
(2)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澳门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
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和区徽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是绘有五星、莲花、大桥和海水的绿色旗帜。五星 象征国家的统一,表明澳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莲花是澳 门居民钟爱的花种,三朵含苞欲放的白莲花代表澳门特别行政区由澳门半岛、 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大桥和海水反映澳门的自然环境;绿色象征着充满生机 的祖国。区徽呈圆形,中间图案与区旗相同,外圈有中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澳 门特别行政区”和葡萄牙文“澳门”字样。
经典商务谈判案例分析

经典商务谈判案例分析经典商务谈判案例分析5篇经典商务谈判案例分析1我国某冶金公司要向美国购买一套先进的组合炉,派一高级工程师与美商谈判,为了不负使命,这位高工作了充分地准备工作,他查找了大量有关冶炼组合炉的资料,花了很大的精力对国际市场上组合炉的行情及美国这家公司的历史和现状、经营情况等了解的一清二楚。
谈判开始,美商一开口要价150万美元。
中方工程师列举各国成交价格,使美商目瞪口呆,终于以80万美元达成协议。
当谈判购买冶炼自动设备时,美商报价230万美元,经过讨价还价压到130万美元,中方仍然不同意,坚持出价100万美元。
美商表示不愿继续谈下去了,把合同往中方工程师面前一扔,说:"我们已经作了这么大的让步,贵公司仍不能合作,看来你们没有诚意,这笔生意就算了,明天我们回国了",中方工程师闻言轻轻一笑,把手一伸,做了一个优雅的请的动作。
美商真的走了,冶金公司的其他人有些着急,甚至埋怨工程师不该抠得这么紧。
工程师说:"放心吧,他们会回来的。
同样的设备,去年他们卖给法国只有95万卖元,国际市场上这种设备的价格100万美元是正常的。
"果然不出所料,一个星期后美方又回来继续谈判了。
工程师象美商点明了他们与法国的成交价格,美商又愣住了,没有想到眼前这位中国商人如此精明,于是不敢再报虚价,只得说:"现在物价上涨的利害,比不了去年。
"工程师说:"每年物价上涨指数没有超过6%。
余年时间,你们算算,该涨多少?"美商被问得哑口无言,在事实面前,不得不让步,最终以101万美元达成了这笔交易.问题:分析中方在谈判中取得成功的塬因及美方处于不利地位的塬因?案例分析:对于这个案例,明显的可以看出,中方工程师对于谈判技巧的运用更为恰当准确,赢得有利于己方利益的谈判结果也是一种必然,下面我分别从中美各方谈判人员的表现来进行分析:首先,从美方来看。
可以说存在以下这么几个问题,或者是其谈判败笔所在。
史上最全的商务谈判案例分析

史上最全的商务谈判案例分析商务谈判进行起来象是一场搏弈。
在谈判时,一定不能暴露自己的弱点。
下面店铺整理了史上最全的商务谈判案例分析,供你阅读参考。
史上最全的商务谈判案例分析篇01巴西一家公司到美国去采购成套设备。
巴西谈判小组成员因为上街购物耽误了时间。
当他们到达谈判地点时,比预定时间晚了45分钟。
美方代表对此极为不满,花了很长时间来指责巴西代表不遵守时间,没有信用,如果老这样下去的话,以后很多工作很难合作,浪费时间就是浪费资源、浪费金钱。
对此巴西代表感到理亏,只好不停地向美方代表道歉。
谈判开始以后似乎还对巴西代表来迟一事耿耿于怀,一时间弄得巴西代表手足无措,说话处处被动。
无心与美方代表讨价还价,对美方提出的许多要求也没有静下心来认真考虑,匆匆忙忙就签订了合同。
等到合同签订以后,巴西代表平静下来,头脑不再发热时才发现自己吃了大亏,上了美方的当,但已经晚了。
案例分析:这个是一个挑剔式开局策略的运用,在一开始的时候对对手的某项错误或礼仪失误严加指责,使其感到内疚,从而达到营造低调气氛,迫使对方让步的目的。
本案例中美国谈判代表成功地使用挑剔式开局策略,迫使巴西谈判代表自觉理亏在来不及认真思考的情况而匆忙签下对美方有利的合同。
但是我与此同时我们更需要注意的是,这也是一个关于国际的商务谈判,其中就没有很好的运用我们上文中所提出的观点应该在谈判之前了解对方的文化,并且应该想好一旦迟到的情况下应该如何是好,如何地应对这种文化上的差异.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另一个事例,同样是面对这种迟到的情况,日本的谈判代表是如何做的:日本有一家着名的汽车公司在美国刚刚“登陆”时,急需找一家美国代理商来为其销售产品,以弥补他们不了解美国市场的缺陷。
当日本汽车公司准备与美国的一家公司就此问题进行谈判时,日本公司的谈判代表路上塞车迟到了。
美国公司的代表抓住这件事紧紧不放,想要以此为手段获取更多的优惠条件。
日本公司的代表发现无路可煺,于是站起来说:“我们十分抱歉耽误了你的时间,但是这绝非我们的本意,我们对美国的交通状况了解不足,所以导致了这个不愉快的结果,我希望我们不要再为这个无所谓的问题耽误宝贵的时间了,如果因为这件事怀疑到我们合作的诚意,那么,我们只好结束这次谈判。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课件)

一个中国
大陆社会主义制度
港澳台 资本主义
制度
3 港澳回归雪国耻——香港问题的谈判
“有关香港的三个条约 仍然有效,这是国际条 约,你们不能推翻。”
“主权问题是不能够谈判的, 是说中国一九九七年收回 (香港)的问题,是不能谈 判,不管用什么方式。”
1 百年分离话沧桑——敢问路在何方
思考:如何解决港澳台问题,实现祖国统一?
武力 统一
和平 统一
2 一国两制明方向——“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一国两制”首先针对台湾问题提出。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
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3 港澳回归雪国耻——“七子”归六
《七子之歌》是近代爱国主义诗 人闻一多于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 间创作的组诗作品。
“七子”指的中国的澳门、香港、 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岛、旅 顺和大连等七个被割让、租借的地方, 就像祖国母亲被夺走的七个孩子。
金融中心的地位不变 (5)北京除了派军队外,不向香港
特区政府派干部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3 港澳回归雪国耻——澳门回归的历程
3 港澳回归雪国耻——中葡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声明
3 港澳回归雪国耻——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
1999年12月20日0时0分0秒,澳门也正式回归祖国
统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1 百年分离话沧桑——香港问题的由来
1898年《中英 展拓香港界址专 条》强行租借新 界,租期99年。
1860年《北京 条约》割占九龙
英国为什么同意香港回归

英国为什么同意香港回归?英国统治香港100年,按照它的实力完全可以继续占有,为什么会妥协同意回归呢?谈判过程是怎样的呢?一国两制是关键吗?在回归之前,香港和大陆的关系是怎样的?大陆也像现在这样一直支持香港吗?添加评论• 修改记录• 举报问题什么是答案总结?答案总结按投票排序|按时间排序|只显示我关注的人8 个答案yolfilm,。
香港分兩部份,本島是割讓,九龍(新界)是租借,1997年,適逢英國與大清朝簽定之九龍租借,「九十九年期限」到期。
九龍新界租約到期,中國政府不許再租,若無九龍新界,則香港必定不能存續,若九龍新界數百萬居民因喪失租界,集體攡入香港,則香港必成世界末日,勢將釀成人世間無比恐怖之慘境。
以取回九龍新界為前題,英國只得退出香港。
鄧小平只是作了一件全部中國人都會作的事,他不准九龍繼續租借。
所謂時也命也運也。
取回九龍,逼迫英國吐出香港,所以,香港回歸一事,其實決定權,只在英國。
而英國,很明顯的,沒有第二個選擇。
鄧小平不必稱偉大,英國也不必稱懦弱,這是局勢使然,再無其它發展可能。
ps:國內對香港回歸,有許多不切實際的幻想,編了許多可議的「故事」,其實大可不必。
若中國有其它招術,有其它方法,不用刻意等到1997年。
這是最簡單的理解。
再者,和平取回不平等條約割讓之地,本是一個文明中國所應為,若是靠什麼詭詐之道,或是所謂的解放軍陳兵邊境,武力要脅,則取回香港,無甚可說道之事。
暴力,不代表國力。
真正偉大的國力,孫子幾千年前就說過了:不戰,而屈人之兵!甘震,喜欢更古老的历史仅仅说因为合约到期是不太合适的。
香港问题上,中英先后三次签订条约,分别是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的《南京条约》、将九龙半岛南端割让给英国的《北京条约》和将新界及新九龙租借给英国的《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租期99年的只是从1898年7月1日起开始租借的新界,不包括割让香港岛和九龙。
仅仅是因为合约到期的话,英国只需归还新界,而非整个香港。
中华人民共和国曾经宣布不承认之前的一切「不平等条约」,但承不承认是一回事,能不能索回是另外一回事,涉及实力、道义、国际法和国际局势等诸多方面。
商务谈判案例分析6篇

商务谈判案例分析6篇商务谈判案例分析 (1) 1992年上海甲公司引进外墙防水涂料生产技术,日本乙公司与香港丙公司报价分别为22万美元和18万美元。
经调查了解,两家公司技术与服务条件大致相当,甲有意与丙公司成交。
在终局谈判中,甲公司安排总经理与总工程师同乙公司谈判,而全权委托技术科长与丙公司谈判。
丙公司得知此消息后,主动大幅度降价至10万美元与甲签约。
问题:(1)如何评论甲公司安排谈判人员的做法?(2)如何评论丙公司大幅度降价的做法?分析:1、这是商务谈判战术中典型的兵不厌诈。
在这个商务谈判中,甲公司采用了兵不厌诈战术,让丙公司认为自己无意和他合作,主动降价。
以期更低的价格达成交易。
2、丙公司中计,这在商业谈判中是不可取的。
没有坚持自己的底线。
商务谈判案例分析 (2) 中国某公司与美国公司谈判投资项目。
其间双方对原工厂的财务帐目反映的原资产总值有分歧。
美方:中方财务报表上有模糊之处。
中方:美方可以核查。
美方:核查也难,因为被查的依据就比可靠。
中方:美方不应该空口讲话,应有凭据证明查帐依据不可靠。
美方:所有财务证均系中方工厂所造,我作为我国人无法一一核查。
中方:那贵方可以请信得过的中国机构协助核查。
美方:目前尚未找到可以信任的中国机构帮助核查。
中方:那贵方的断言只能是主观的不令人信服的。
美方:虽然我方没有法律上的证据证明贵力帐面数字不合理,但我们有经验,贵方的现有资产不值帐面价值。
中方:尊敬的先生,我承认经验的宝贵,但财务数据不是经验,而是事实如果贵方诚意合作,我愿意配合贵方查帐,到现场一一核对物与帐。
美方:不必贵方做这么多工作,请贵方自己纠正后再谈。
中方:贵方不想讲理?我奉陪!美方:不是我方不想讲理,而是与贵方的帐没法说理。
中方:贵方是什么意思,我没听明白,什么“不是、不想;而是、没法”?美方:请原凉我方的直率,我方感到贵方欲利用帐面值来扩大贵方所占股份。
中方:感谢贵方终于说出了真心话,给我指明了思考方向。
教学设计-第13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学设计执教:珠海市第九中学蒋巧珍【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一国两制”的含义,港澳回归的成就与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结合珠海与港澳回归的千丝万缕的联系,灵活利用珠海地方史教学素材,以历史与现实的综合视角,通过配音秀、口述历史采访等方式,更全面了解港澳回归的相关史实与历史意义,培养其综合分析历史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历史图片、历史纪录片等素材的开发和利用,并结合对学生家长(澳门居民)的采访,全方位了解港澳回归20年来的伟大成就。
另外,通过本课让学生领悟到:位于港澳前线的珠海,不管是过去创办经济特区,还是未来粤港澳大湾区、港珠澳大桥等历史前景下,珠海与港澳同样是“一国两制”伟大决策的受益者。
爱乡、爱国,拥护祖国和平统一,从我们自身做起。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
【教学设计思路】在珠海,90%的同学们都去过港澳。
对于初二学生来说,本课是他们所感兴趣的现实主题。
本课的重难点是“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和港澳回归历史意义。
对于初中学生而已,政策、制度是抽象的。
因此,本课从学生的现实体验出发,以珠海、澳门地方史素材为补充,以开展口述历史采访为重要手段,展开“教”与“学”过程。
另外,利用导入歌曲《沧海一声笑》中的四句歌词:“滔滔两岸潮”“谁负谁胜出天知晓”“苍生笑不再寂寥”“浮沉随浪记今朝”来比喻港澳回归历史的缘由、博弈、成就、寄望,组成本课知识框架,深化学生记忆与思考。
【教学环节与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英香港问题谈判分析
在中英香港问题谈判中,中英双方强弱态势不断转换,展现在双方对香港问题的较量上,谈判进行了整整两年,谈判的强弱趋势也在不断的变动,双方都进了最大的努力,最终中国从英国手中收回了香港。
作为乙组成员,下面我将站在英方的角度来分析在英方在谈判中所运用的谈判理论与谈判思维以及英方在谈判中的强弱态势转变。
在1979年3月,英国派了当时的港督来北京摸底,说明英国在谈判前做了充分的准备。
想延长对新界的租期,就必须在谈判前试探一下中方的态度与香港的情况。
同时在中英方正式谈判之前,英方也做了一番准备,并研究制定了与中国立场截然相反的对策,不打无准备的仗,这样才能为后续的谈判奠定一个基础。
在第一轮谈判中,英方运用了谈判实力理论,从一开始就让中方适应英方的大目标,建立并加强自己的谈判实力。
在这轮谈判中英方处于强势,因为香港在前期由英国统治。
撒切尔夫人一上来就要求在1997年后继续维持英国对香港地区的管辖不变,并以威胁的口气说:“要保持香港的繁荣就必须由英国来管制”。
同时英方运用谈判需求理论,英方认识到中方的需求:收回香港。
这属于国与国之间的谈判,因此,英方选择不同的方法去改变中方的动机,使中方服从自身的需要。
撒切尔夫人开始并不想把香港交还,便用香港经济的繁荣为要挟,要求掌握香港主权,体现了获取实力为主的思维方式,给中方心里压力。
在第二轮谈判中,英方运用了谈判实力理论的逻辑循环谈判法则
和获取谈判实力为主的思维方式。
英方针对中国提出的先承认主权然后再磋商其他问题的谈判原则,采取了与之不同的方针。
英方提出谈判不应有任何先决条件,恰当的暗示自己的谈判实力。
中英双方在这个问题上经过五六轮的商谈,一直在绕圈子。
绕圈子的谈判体现了谈判实力理论的逻辑循环谈判法则。
第三轮谈判中,英方运用了谈判策略理论。
要想取得谈判的成功,应不惜一切手段,甚至不道德的手段,同时选择不同的手段去改变对方的动机。
英方根据形式提出“以华制华”拿香港来否定中国。
在中方立场坚定的情况下,制造民意,并通过报纸等媒体宣传推波助澜,策动由两局议员单独组织的代表团到伦敦向英国政府“请愿”,要求英国政府“不要对中国作太多让步”等等。
另外英方还打“经济牌”,有意地制造恐慌,和经济的混乱来威胁中方。
第五轮谈判中,英方运用了谈判策略理论和以退为进的思维方式。
基于中方强硬的态度和施加的压力,英方的谈判态势由强势转为弱势。
英方开始改变态度,并讲“只谋求与香港保持某种密切联系”,以退为进。
在此次谈判中,英方根据谈判态势改变策略,给予中方心理上更多的满足感来增强谈判的吸引力。
在第八轮及以后的谈判中,英方运用了谈判实力理论的逻辑循环谈判法则和谈判是实力论。
针对中方提出的12条方针,英方则采取“迂回战术”。
对于中方每谈论的一个问题,英方都会说出自己的理解,并说明自己的理解与中方相差很大。
后来在香港驻军问题上,英方借助媒体的说法,企图让中国空有架子,实行军事上的对抗。
在最
后的谈判中,英国认识到了中方的底线向中国摊牌,采取了因势利导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