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外与肠内营养支持

合集下载

我国临床营养支持的现状与展望

我国临床营养支持的现状与展望

三、营养支持临床药学服务的实践
2、营养支持临床药学服务的效果:实践证明,药师参与的营养支持临床药学 服务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对营养支持药品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通过优化药物治疗 方案和严格的药物监管,可以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四、结论
四、结论
综上所述,成人住院患者的营养支持药品的临床使用现状总体良好,但仍存 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营养支持临床药学服务的实践证明,药师参与的营养支 持临床药学服务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未来,应进一步推广 和完善营养支持临床药学服务,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医疗质量。
谢谢观看
3、营养师队伍建设
3、营养师队伍建设
加强营养师队伍建设是推动临床营养支持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建立完善的 培训和资格认证体系,提高营养师的专业技能和素质水平。同时,鼓励医疗机构 与高校、研究机构等进行合作,培养更多的专业营养师。
三、我国临床营养支持的研究综 述
三、我国临床营养支持的研究综述
近年来,我国在临床营养支持领域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对大量文献 的检索和分析,发现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临床营养支持的现状
1、营养支持的提供方式
1、营养支持的提供方式
目前,我国临床营养支持主要包括两种方式:肠内营养支持和肠外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支持主要包括口服和管饲,其中管饲又包括鼻胃管、鼻十二指肠管、胃 造瘘、肠造瘘等。肠外营养支持主要包括静脉输注和皮下注射等。
2、营养支持的覆盖范围
二、我国临床营养支持的展望
1、政策支持
1、政策支持
为了推动临床营养支持的发展,政府需要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例如,制定 相关法规和规范,明确临床营养支持的重要性和地位,同时加大对临床营养支持 的投入,提高医疗机构的硬件和软件水平。

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

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

肠内营养配方的选择
3. 肠内营养支持提供的非蛋白热量一般取决于病人的静息能量消耗及其活动情况一般对于无严重感染或烧伤的病人提供30~35Kcal/kg.d的非蛋白热量较为理想其中15%~40%的非蛋白热量可由脂肪乳剂提供热氮比一般为100~150:1 4. 目前常用肠内营养制剂中糖含量一般均较高容易导致病人体内脂肪堆积而蛋白质合成不足体细胞群改善不明显可以考虑督促病人加强功能锻炼同时添加蛋白质组件以弥补蛋白质的不足减少糖的摄入或考虑使用以缓释淀粉为碳水化合物的肠内营养制剂以减少单位时间内的糖摄入
肠内营养的输入途径
3. 最常用的管饲途径是鼻饲管管端可置于胃、十二指肠或空肠等处主要用于短期病人一般短于4周优点是并发症少价格低廉容易放置此法也可作为长期病人的临时措施对于营养支持时间需超过30天或胃十二指肠远端有梗阻而无法置管者则采用空肠造口术
肠内营养的输入途径
4. 鼻胃管喂养的优点在于胃的容积大对营养液的渗透压不敏感适用于胃肠道连续性完整的病人缺点是有反流与误吸的危险而且经鼻放置导管可导致鼻咽部溃疡、鼻中隔坏死、鼻窦炎、耳炎、声嘶以及声带麻痹等并发症聚氨酯或硅胶树酯制成的细芯导管型号从5F到12F比较光滑、柔软、富有弹性可以增加病人舒适度、减少组织压迫坏死的风险能保证鼻饲管的长期应用尤其适于家庭肠内营养病人从鼻尖到耳垂再到剑突的距离即为喂养管到达胃部的长度一般为55cm再进30cm则表示可能已进入十二指肠但需予证实
肠内营养配方的选择
5. 根据病人的消化吸收能力确定肠内营养配方中营养物质的化学组成形式消化功能受损如胰腺炎、腹部大手术后早期、胆道梗阻或吸收功能障碍广泛肠切除、炎症性肠病、放射性肠炎者需要简单、易吸收的配方如水解蛋白、多肽或氨基酸、单糖、低脂等;如消化道功能完好则可选择完整蛋白质、复杂碳水化合物和较高脂肪的天然食物制成的肠道营养液;如结肠功能障碍可选择含有高浓度膳食纤维的配方

肠内肠外营养支持

肠内肠外营养支持
9
肠内营养的优点:
营养物质经门静脉吸收输送至肝脏,有利于内脏蛋白质合成和代谢 调节。
长期肠外营养会使小肠粘膜细胞及营养酶系的活性退化,而肠内营 养可改善和维持肠道粘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从而有效地防止肠 道细菌易位的发生。
肠内营养符合生理状态,对循环干扰较小,而肠外营养使内脏血流 和心排出量增加,因而对代谢营养物质所需的能量增加。
15
肠内营养配方选择
根据病人的营养状态及代谢状况确定营养需要量, 高代谢病人应选择高热卡配方,需要限制水分摄入的 病人应选择浓度较高的配方(如能量密度为1.5kcal/m1), 免疫功能异常的病人应选择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配方。
16
肠内营养的制剂选择
配方
整蛋白配方
预消化配方
单体配方 免疫营养配
方 匀浆膳
24
要素制剂--要素膳组成
要素膳配方系以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或每日推荐量为依据, 采用已经水解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微量营养素配制 而成。 氮源:可从酪蛋白、乳清蛋白或卵蛋白、大豆蛋白和鱼蛋白
等水解得到,也可是结晶氨基酸。 碳水化合物:为淀粉及其水解物形式的多聚体、低聚体或寡
多糖、蔗糖、果糖、葡萄糖等。 脂肪:来源于植物油和鱼油等。 维生素和矿物质:各种要素膳配方都含有充足的水溶性和脂
营养代谢耗能低于肠外营养EN/PN=1/1.2 所需技术、设备、使用和管理费用低于肠外营养 肠内营养的价格效益比高于肠外营养
基本原则:只要胃肠功能允许,尽量采用经胃肠营养。
10
肠内营养输注方式
11
肠内营养输注方式
12
肠内营养输注方式
13
肠内营养输注方法比较
优点
缺点

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

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

26
周围静脉营养举例
营养成分 6-8%复合氨基酸 10-20%脂肪乳剂 10%葡萄糖溶液 复合微量元素 肠外用维生素等 数量 800 ml 400-800ml 1500-2000ml 10ml 约 40ml
27
23
2、感染性并发症: 局部感染、 导管性感染或败血症、 肠源性感染

24
3、代谢性并发症: 高血糖性昏迷、 低血糖休克、 高脂血症、 氨基酸代谢异常、 电解质紊乱、 肝脏损害
25
(九)临床试用配方
中心静脉营养举例
营养成分 10%复合氨基酸(如天津 18F, 11.2%Novamine) 20%脂肪乳剂 40%葡萄糖溶液 复合微量元素 10%葡萄糖溶液 肠外用维生素等 数量 550 ml 500ml 500ml 10ml 1000ml 约 40ml
高支链、低芳香族复方AA溶液--肝功障碍或肝 昏迷患者; 以EAA为主AA溶液--肾衰
17
4、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水溶性Vit:常规提供
脂溶性Vit、微量元素:体内有一定储备,短 期TPN者不致缺乏,但长期禁食者应提供。
18
(五)输注方法
1.


全营养混合液 (total nutrition admixture,TNA)方式: 将所需营养物质,无菌条件下混合置入由聚合 材料制成的输液袋。 注意事项: 当天配当天用,暂不输注时,可保存于4℃冰箱 内,于输注前0.5~1小时取出待输。 输注时间一般需12--16小时以上。
3
(二)禁忌证:
麻痹性和机械性肠梗阻、 消化道活动性出血、 严重腹泻、 极度吸收不良等
4
三、肠内营养制剂和选择
1、自然食品制剂: 牛奶、肉类、鱼类、水果和蔬菜等(匀浆 膳) 适合:经口或胃肠道功能完好者。

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措施

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措施

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措施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是指通过有效的营养干预措施,满足危重症患者的营养需求,以防止或减轻病情恶化,并促进康复。

危重症患者由于疾病本身、手术治疗或医疗操作等因素,常常处于高度应激状态,能量消耗增加、代谢速度加快,容易导致营养不足和蛋白质分解代谢加剧,从而影响恢复和康复。

因此,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措施包括以下方面:1. 早期开始营养支持危重症患者应尽早开始营养支持,以促进早期康复。

一般情况下,应在72小时内开始营养支持,包括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病情变化,调整营养支持方式和营养成分比例。

2. 营养成分的选择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应选择高能量、高蛋白、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和低盐等营养成分,以满足患者高能量消耗和营养需要。

3. 肠内营养支持对于能够耐受肠内营养的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是优先的选择。

肠内营养包括胃肠道的吸收和利用营养成分。

肠内营养支持有助于维持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防止细菌移位和感染,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4. 肠外营养支持对于不能耐受肠内营养的危重症患者,需要使用肠外营养。

肠外营养可以通过中心静脉或外周静脉输注,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5. 营养支持的监测和调整危重症患者在接受营养支持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营养支持的监测和调整。

监测包括体重、血红蛋白、白蛋白、血糖、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营养支持方案,以达到最佳的营养支持效果。

综上所述,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措施主要包括早期开始营养支持、营养成分的选择、肠内营养支持、肠外营养支持以及营养支持的监测和调整。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满足危重症患者的营养需求,促进恢复和康复。

肠外与肠内营养支持

肠外与肠内营养支持

编辑课件
31
单独输注葡萄糖的缺陷
高血糖
葡萄糖输入过快
胰岛素分泌不足
胰岛素功效下降,如“胰岛素抵抗”
感染、高代谢、代谢性疾病、脏器功能不全
低血糖
输入外源性葡萄糖,胰岛素分泌迅速增加。停输
后血糖骤降,但胰岛素浓度逐渐下降
编辑课件
32
单瓶输注脂肪乳的缺陷
脂肪乳剂输注过快的后果
血浆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浓度迅速增高
保存条件(光线、温度、 时间)
输液袋材料(醋酸乙烯 EVA、透气性)
抗氧化剂浓度(VitE、C 、 A等)
VitA,K,C光稳定性差
微量元素硒、铜、铁、锌、 锰
编辑课件
新生儿、危重症人和HPN 患者尤其应注意
27
四、肠外营养支持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肠外营养不同于肠内营养,属强制性的营养支持手 段,不同于正常经口摄食时的生理过程,故更易出现各 类并发症。
Velickovic G, et al, Med Hyg, 1995
Tristan Udriot M, et al, Med. Hyg. 1993
编辑课件
26
“全合一”的稳定性
包装容器
透氧,不能长期储存
脂肪乳剂的过氧化问题
氧气 脂肪乳剂的成分
吸附
光线
维生素B2是光增敏剂, 促进氨基酸的光分解
(二)感染性并发症
与TPN有关的严重的感染性并发症是导管性和肠源 性感染。随着肠外营养知识的普及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导管性感染的并发症发生率已明显下降,但肠源性感染 的临床意义已引起高度重视。
1.局部感染
2.导管性败血症
3.肠源性感染
编辑课件
30
(三)代谢性并发症

肠外_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回顾_现状与展望

肠外_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回顾_现状与展望
«朱吼朱
•术用,m
9.wwwtff 于〈水*4rk.人rh 北S 1974
Syndrome
研究
肠外瘘临床与实验室研究
fll.张sa. **A.中乎外1979,17, 40-43
,儿外用.19T9. ^免濯公邮涞背餅文轚 2007qiw. 11 ft ,中平J«W;5r2Z7-M 邛玲IW3�21:555-658 21 mftV. f»W8. 9:171-174
S,维沃)
肪外營本的洙雇用
第二阶段(丨971-1990年〉:应用探索阶段 • 1978年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全国外科会议上报告中国
第一篇临床营养支持文章。
• 1979年上海中山医院外科:肠外营养支持。
1974 开展较规范的EN (Vivonex
用丁•比较巫的患為
1986年至今短肠综合征长期家庭肠外营养, 1992年生产女婴健康。
•采用“营养治疗” 一词:旨在强调营养 支持治疗(特别是EN)的重要性。
肠内营养的优越性
•更符合生理
(EN vs. PN)
'减弱全身炎症和分解代谢反应(如:高血糖> >保持和促进胃胁道吸收力、动力、消化力 •保持胁屑“障功能和完整性 -降低肠通透性及胁道细茵移位, -维护免疫功能、降低感染等并发症和死亡率. _降低并发症、住院时间.医疗费用。
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EN)
•经胃肠道用口服或管饲来提供代谢需 要的菅养基质及其它各种营养素。 •原则:Ifthe gut works,use it. 当胃肠道功能允许及安全前提F�应首选 肠内营养。
t.肠由營本管饲遠径的房史
• 1790年Hunlci•经鼻W管途径喂养吞咽肌肉麻痹患者
-Tatt much calories through peripheral veins经外Mj静脉热如•过多!

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
(B级
现在是23页\一共有37页\编辑于星期五
肠内营养的禁忌症
严重应激状态,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胃肠功能障碍; 机械性、麻痹性肠梗阻; 肠瘘早期; 急性肠道炎症; 肠内营养过程中出现严重腹泻、腹胀,处理后不能缓解;
严重的消化道出血呕吐者;
腹腔间室综合征;
现在是24页\一共有37页\编辑于星期五
现在是11页\一共有37页\编辑于星期五
微量元素
在人体内量很少,却是体内代谢的重要物质,缺乏时,将引起 各种症状与不适。主要有9种,现使用多为复方制剂。多种微 量元素注射液(安达美)、微量元素磷(格列福斯)。
现在是12页\一共有37页\编辑于星期五
7丙氨酸谷氨酰胺注射液(力肽) 20%力肽是一种高浓度溶液,不可直接输注。在输注前,必须与可配伍的氨
现在是2页\一共有37页\编辑于星期五
肠外营养的适应症
无法从胃肠道正常进食者:如短肠综合症、消化道先天性畸形、 严重腹泻、肠瘘等。
消化道需要休息或功能障碍者:如溃疡性结肠炎、消化道大出血、长期 腹泻等 。
高代谢状态者:如严重烧伤 、多发性创伤、大手术、严重感染 。
特殊病情,如坏死性胰腺炎、急性肾衰、肝衰等。
6、一旦发现堵管,应及时用20ml注射器抽温开水反复冲吸,有条件时可将胰酶溶于碳 C 酸氢钠后冲管。
7、妥善固定,定期更换喂养管可有效预防堵管的发生。
C
现在是30页\一共有37页\编辑于星期五
腹泻的护理指南
推荐 级别
1、进行肠内营养时,遵循浓度由低到高、容量从少到多、 原则。
速度由慢到快的 A
2、在配制、使用肠内营养的过程中,注意无菌操作,做到现配现用。
脂肪乳
是PN中另一重要营养物质每克可提供热量9Kcal,尚可帮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节约机 体蛋白质的消耗,纠正负氨平衡,应用时需要监测血脂水平及肝肾功能,高甘油三脂血 症患者不推荐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外与肠内营养支持
精品课件
1
肠外与肠内营养支持是现代治疗学的重要组 成部分,在疾病的治疗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最 先由外科医生实施,也有人称它们为外科营养。
包括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 和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
“外科营养”是继麻醉、消毒法、抗生素之 后,外科的第四个最重要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 明。”
8
肠外营养
一、PN的适应症:
1.胃肠道梗阻 2.胃肠道吸收功能障碍
1)广泛小肠切除术后(短肠综合征) 2)小肠疾病 3)放射性肠炎 4)严重腹泻 5)顽固呕吐
精品课件
9
3. 大剂量放疗、化疗或接受骨髓移植病人 4. 中、重症急性胰腺炎 5. 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 6. 高分解代谢状态,如严重感染、灼伤、创
由于上腔静脉管径粗,液体流速 快,血流量大,输入的液体很快被血液稀 释,不引起对血管壁的刺激,常被选做CPN 的途径。
精品课件
14
经锁骨上静脉置入 上腔静脉
经锁骨下静脉置 入上腔静脉
经颈内静脉置入上腔静脉
精品课件
15
三、肠外营养制剂
肠外营养液的成分均由小分子营养素组成。非蛋 白质能量由糖类和脂肪平衡的提供。
脂肪乳剂的剂量,成人每天约提供1~2g/ kg(体重),约占总能量的20%~30%。
精品课件
17
(三)氨基酸
1.氨基酸构成肠外营养中的氮源
蛋白质有20种氨基酸组成,分为必需氨基酸和 非必需氨基酸两大部分。现有的复方氨基酸溶液品种繁 多,都按一定模式配比而成,如人乳模式、全蛋模式和 必需氨基酸模式等。可归纳为两类:平衡型与不平衡型 氨基酸溶液。
精品课件
11
二、PN支持的方法
PN分中心静脉营养(central parenteral nutrition,CPN)和周围静 脉营养(peripheral parenteral nutrition,PPN),即肠外营养液通过 中心和周围静脉途径输注。
精品课件
12
周围静脉营养(PPN)营养液的渗透
一般达到1:1~3时,能为机体有效利用,多用于单纯营养
不良者的营养支持。
不平衡型氨基酸溶液配方的设计往往以某一疾病
压不应太高,以避免对静脉造成损害。因此
PPN配方应相应稀释。因此,为达到总的营
养需要,营养液的体积较大。如果病人可
耐受的液体总量≥2000ml/d,那么短时间
(少于10d)给予PPN或PPN加EN是可以实现
的。
精品课件
13
对于需长期PN支持、输注的液体量 受限以及营养需求较高的病人应选择中心 静脉营养(CPN)。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3AA)由3种氨基酸配制而成。L-缬氨酸,亮氨酸,异亮 氨酸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酸注射液(20AA)由20种氨基酸配制而成的灭菌水溶液
精品课件
18
平衡型复方氨基酸溶液除含有必需氨基酸外,还
应含有一定量的非必需氨基酸。必需与非必需氨基酸比例
Stevens
----------Dr.James
精品课件
2
肠外与肠内营养支持现已从外科治疗 领域扩展到内科、神经科、妇产科、 小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等多个领域。
精品课件
3
PN 与EN的营养液均由中小分子的营养素 组成,包括多种氨基酸、长链及中链脂肪 酸、糖类、平衡的多种维生素、平衡的多 种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与普通的食物营 养成分有根本的区别。它们的应用在阻止 病人营养状况的进一步恶化、加速创伤的 愈合、促进正氮平衡、纠正酸碱和电解质 紊乱、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手术的治 愈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糖类
糖类中最易获得、最经济、且适合于静脉输注并 能被人体组织代谢利用的是葡萄糖,也是肠外营养支持治 疗时主要的供能物质之一。但机体代谢、利用葡萄糖的能 力是有限的,当供给过多或输入过快时,多余的葡萄糖可 转化为脂肪沉积于肝脏,导致脂肪肝,故每天的供给量不 宜>300~400g。葡萄糖约占总热量的50%~60%。
精品课件
4
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 PN):即静脉内营养(intravenous nutrition),指经过静脉系统补充营养和 体液的营养支持方式。根据病人的情况可 考虑部分或全部采用这种营养支持方式。 采用前者时称作部分肠外营养(partial parenteral nutrition,PPN),采用后者 时称作完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
精品课件
16
(二)脂肪
脂肪的营养价值主要是供能,其次提供生物 合成所需的碳原子和必需脂肪酸。脂肪不能直接输入 静脉,必须制成微细颗粒的乳剂才能供静脉输注,早 期肠外营养中的非蛋白质能量是以葡萄糖为基础的单 能源,随着医药工业的发展和营养支持技术的不断完 善,至20世纪60年代初,由Wretlind等为代表研制的 由大豆油精炼而成的脂肪乳剂已可供临床安全使用。 由此开创了肠外营养中的非蛋白质能量由单能源转向 双能源的历史。
伤 7. 炎性肠道疾病 8. 围手术期 9. 妊娠剧吐或神经性厌食 10.七天以上不能进食者
精品课件
10
营养支持促进肿瘤生长吗?
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证明,使用免疫营养物 质,非但不会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反而抑 制其生长,取得了一定的抗肿瘤治疗的效果。 可能的解释是营养促进肿瘤细胞的分裂,S 期细胞增多,有利于化疗、放疗的作用。
各种治疗膳食、试验膳食和代谢膳食等。
精品课件
6
1986年2月,上海周绮思女士因患急性肠扭转切除全部小肠,华瑞决定长期无偿向
提供生存所需的全套全静脉营养产品.
精品课件
7
1992年4月8日,历史将记住这一天。蔡惟成为世界上完全依靠人工全静脉营养孕育的第一人。
周绮思母女的事例也因此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精纪品录课件。
精品课件
5
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EN):是指经胃肠道用经口喂养(oral feeding)
或管饲(tube feeding)的方法来提供代谢需要
的营养基质(substance)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
养支持方式。广义的EN还包括住院病人经口摄入
的普通饭、软饭、半流质、流质等医院常规膳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