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目录第一单元战争记忆 (2)第二单元关爱生命 (5)第三单元建筑古迹 (8)第四单元科学精神 (11)第五单元探究人生 (14)第六单元山水诗文 (24)第一单元战争记忆第1课新闻两则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荻dí溃kuì退泄xiè气阻遏è绥suí聿yù2.解释下列词语。
(1) 业已:已经。
(2) 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两则新闻的第2课芦花荡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提防dī fang 疟yào子寒噤jìn吆喝yāo he 蹿cuān 仄zè歪转弯抹mò角(点拨:注意“提”“喝”“抹”等是多音字。
)2.解释下列词语。
(1) 寒噤:因寒冷而哆嗦。
(2) 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3.用恰当词语填空。
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2) 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事情。
二、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第3课蜡烛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匍匐pú fú揣chuāi在怀里衰shuāi老淹没mò(点拨:注意多音宇“揣”“没”的读音。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jū gōng) 鞠躬肃(mù) 穆3.解释下列词语。
(1) 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2) 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第4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珐琅fà láng 脂zhī粉惊骇hài 箱箧qiè野蛮mán2.解释下列词语。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Unit1 Where did you goon vacation?【重点语法】不定代词:不指名代替任何特定名词或形容词的代词叫做不定代词。
用法注意1.some 和any+可数名/不可数名。
some 多用于肯定句,any多用于否定句、疑问句和条件从句。
有些问句中用some,不用any, 问话者希望得到对方肯定回答。
2. 由some, any, no,every 与body, one, thing构成的复合不定代词作主语时,其谓语动词用三单。
3. 不定代词若有定语修饰,该定语要置于其后:如:something interesting【重点短语】1. buy sth for ab./ buy sb. sth 为某人买某物2. taste + adj. 尝起来……3. nothing...but + V.(原形)除了……之外什么都没有4. seem + (to be) + adj 看起来5. arrive in + 大地方/ arrive at + 小地方到达某地6. decide to do sth. 决定做某事7. try doing sth. 尝试做某事/ try to do sth. 尽力做某事8. enjoy doing sth. 喜欢做某事9. want to do sth. 想去做某事10. start doing sth. 开始做某事=begin doing sth.11. stop doing sth. 停止做某事区分:stop to do sth. 停下来去做某事12. dislike doing sth. 不喜欢做某事14. so + adj + that + 从句如此……以至于……16. tell sb. (not) to do sth. 告诉某人(不要)做某事17. keep doing sth. 继续做某事18. forget to do sth. 忘记去做某事/ forget doing sth 忘记做过某事【词语辨析】1. take a photo/ take photos 拍照quite a few+名词复数“许多…”2. seem + 形容词看起来…... You seem happy today.seem + to do sth. 似乎/好像做某事I seem to have a coldIt seems + 从句似乎..…. It seems that no one believe you.seem like ... 好像,似乎….. It seems like a good idea.3. arrive in +大地点= get to= reach+地点名“到达......”arrive at +小地点(注:若后跟地点副词here/there/home, 介词需省略,如:arrive here; get home)4. feel like sth 感觉像…feel doing sth. 想要做某事5. wonder(想知道)+疑问词(who, what, why)引导的从句。
人教版小学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小学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一、数与代数(一)二次根式1.二次根式的概念二次根式是指形如√a(a≥0)的数学表达式,其中a被称为被开方数。
当a>0时,二次根式有两个值,分别为正根和负根;当a=0时,二次根式的值为0。
2.二次根式的性质•非负性:对于任意实数a,√a的值总是非负的。
•乘方与开方互逆:对于任意非负实数a,有√(a^2) = a。
•运算性质:√(ab) = √a × √b(a≥0, b≥0);√(a/b) = √a / √b(a≥0, b>0)。
3.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运算通过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利用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进行化简和运算。
(二)一元二次方程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的方程称为一元二次方程。
一般形式为ax^2 + bx + c = 0(a≠0)。
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直接开平方法:当一元二次方程可以化为x^2 = p或(x-m)^2 = p的形式时,可以直接开平方求解。
•配方法:通过配方将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完全平方的形式,然后开平方求解。
•公式法:对于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其解为x = [-b ± √(b^2 - 4ac)] / (2a)。
•因式分解法:将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两个一次方程的乘积形式,然后分别求解。
3.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一元二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有广泛应用,如面积、体积、速度、时间等问题。
通过设立未知数,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然后求解未知数,可以得到实际问题的解。
(三)分式1.分式的概念一般地,如果A、B(B不等于零)表示两个整式,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A / B 就叫做分式,其中A称为分子,B称为分母。
分式是不同于整式的一类代数式。
2.分式的性质•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分式的约分与通分:通过约分可以化简分式,通过通分可以比较分式的大小或进行分式的加减运算。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

第十五章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一、整式的乘法1.同底数幂的乘法:a m·a n=a m+n(m,n都是正整数)即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2.幂的乘方法则:(a m)n=a mn(m,n都是正整数)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3.积的乘方法则:(ab)n= a n·b n(n为正整数)积的乘方=乘方的积4.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法则:(1)系数与系数相乘(2)同底数幂与同底数幂相乘(3)其余字母及其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5.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6.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二、乘法公式1.平方差公式:(a+b)(a-b)=a2-b2。
2.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口诀:前平方,后平方,积的两倍中间放,中间符号看情况。
(这个情况就是前后两项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3.添括号: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正号,括到括号里面的各项都不变符号;如果括号前面是负号,括到括号里面的各项都改变符号。
三、整式的除法1.a m÷a n==a m-n(a≠0,m,n都是正整数,且m>n)即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2. a0=1(a≠0)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等于1。
3.单项式除以单项式:(1)系数相除(2)同底数幂相除(3)只在被除式里的幂不变4.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除以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四、因式分解1.因式分解: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2.公因式:一个多项式中各项都含有的相同的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的公因式。
3.分解因式方法:(1)提公因式法:ma+mb+mc =m(a+b+c)。
a 1 c 1 a 2 c 2X (2)运用公式法:把整式中的乘法公式反过来使用;①平方差公式: a 2-b 2= (a +b )(a -b )②完全平方公式:a 2+2ab +b 2=(a +b )2 ;a 2+b 2=(a +b )2- 2aba 2-2ab +b 2=(a -b )2 ;a 2+b 2=(a -b )2 +2ab③立方差公式: x 3-y 3=(x-y)(x2+xy+y2)(3)①十字相乘法1(二次项系数是1): x 2+(p+q)x+pq= (x+p)(x+q)。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知识点总结Unit 1 My day1. 词汇day, in the afternoon, have breakfast, skate, swim, play basketball, get up, go to school, have lunch, do homework, go home, have dinner2. 语法1) 现在进行时态的构成:主语 + am/is/are + 动词-ing例如:He is doing his homework now.2) 现在进行时态的用法:表示说话者正在进行的动作例如:I am swimming in the pool.3. 句型What do/does sb. do in the morning/afternoon/evening?Unit 2 This is my sister1. 词汇sister, brother, family, mother, father, grandfather, grandmother, aunt, uncle, cousin, baby, daughter, son, children, parents, the, a, an, and, but2. 语法1) 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的用法:my, your, his, her, its, our, your, their例如:This is my father.2) 人称代词和物主代词的用法例如:She is my sister. This is her book.3. 句型This is my father/mother/brother/sister.Unit 3 Is this your skirt1. 词汇skirt, this, shirt, hat, dress, sweater, T-shirt, trousers, shoe, cap, socks, the, a, an, and, but 2. 语法1) 物主代词的用法:my, your, his, her, its, our, your, their例如:This is my skirt.2) 物主代词和名词的用法例如:This is my skirt. Is this your skirt?3. 句型Is this/that your skirt/dress/T-shirt?Unit 4 What are you doing?1. 词汇doing, read, writing, making, swimming, riding, drawing, singing, cooking, cleaning2. 语法现在进行时的用法,在口语句中用于表示说话瞬间正在发生的动作。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全)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全)一、运动的描述- 运动的基本概念:位置、位移、速度、加速度- 速度的计算公式: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加速度的计算公式:平均加速度、瞬时加速度- 运动图表的解读与绘制二、力的作用- 力的基本概念:力的性质、力的单位-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的概念、惯性的原理- 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大小与加速度的关系、质量的概念与衡量-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与特点三、力的效果- 物体的平衡:平衡的条件、平衡力的合成- 物体的斜面运动:斜面的特点与力的分解- 物体的自由下落:重力的概念与计算、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四、力的工作- 功的概念与计算:功的性质、功的单位- 机械能的转化:动能和势能的概念与计算- 能量守恒定律:封闭系统的能量守恒五、简单机械- 机械的分类:杠杆、轮轴、滑轮等- 原理与应用:杠杆原理、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六、电的基本概念- 电荷的概念与性质:正电荷、负电荷、元电荷- 电流的概念与计量:电流的定义、电流的计量单位- 电阻的概念与计量:电阻的定义、电阻的计量单位七、电路基础- 电路的组成:电源、导线、电器- 串联与并联: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特点与计算- 欧姆定律:电流、电阻、电压之间的关系八、静电现象- 静电的产生与消失:摩擦、接触、感应三种方式- 静电的有关现象:电荷的相互吸引和排斥、静电的运动和放电九、影响电阻的因素- 电阻与电线的关系:导线材料、导线截面积、导线长度- 温度对电阻的影响:电阻温度系数的概念与计算十、电能的转化与利用- 电能的转化:发电方式与原理- 电能的利用:电灯、电热器材、电动机等十一、光的反射与折射- 光的传播路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 镜面反射:入射角、反射角的关系- 折射定律:折射角、入射角、折射率之间的关系十二、光的色散与成像- 光的色散现象:光的折射与色散的关系-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凸透镜的特点与成像方式十三、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产生:振动物体产生声音的原理- 声音的传播方式:机械波、纵波、横波- 声音在不同媒质中的传播速度十四、声音的特性- 声音的音调:频率与音调的关系- 声音的音量:振幅与音量的关系- 声音在空气和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差异十五、物体的状态变化- 固体、液体和气体之间的相互转变:凝固、熔化、汽化、冷凝等- 物质的热膨胀:热胀冷缩的原理与应用十六、热量与能量- 热量的传递方式:传导、对流、辐射- 能量与功的关系: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功的计算及单位十七、能源的利用与保护- 能源的分类: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等- 能源的利用与保护策略: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以上是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的知识点归纳总结,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完整版)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第十一章三角形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2.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3.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4.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5.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6.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7.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8.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9.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10.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11.正多边形:在平面内,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正多边形.12.平面镶嵌:用一些不重叠摆放的多边形把平面的一部分完全覆盖,叫做用多边形覆盖平面,13.公式与性质:⑴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⑵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性质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性质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n-·180°⑶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2)⑷多边形的外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n-条对角线,⑸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3)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第一节:全等三角形形状大小放在一起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全等形。
换句话说,全等形就是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放在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两个三角形全等用符号“≌”表示。
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一、基础知识
1. 词语积累:掌握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理解其含义并学会运用。
2. 文学常识:了解课文涉及的作家、作品及相关的文学流派、风格等。
3. 文言文基础知识:理解并掌握基本的文言文词汇、句式和语法。
二、阅读理解
1. 课文内容理解:通过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2. 阅读方法:学会运用略读、扫读、精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3. 文学鉴赏:欣赏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和段落,体会作者的语言艺术和文学魅力。
三、写作
1. 作文技巧: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如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布局等。
2. 作文类型:了解并练习不同类型的作文,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
3. 语言运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和句式,
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四、口语交际
1. 口语表达:学会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注意语言规范和礼貌用语。
2. 听力理解:通过听力训练,提高听取信息、理解他人观点的能力。
3. 交际技巧:掌握基本的交际技巧,如倾听、回应、引导话题等,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 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 cm ),毫米( mm ),微米( um ),纳米( nm )。
2. 换算关系:1km=__103__m 1mm=__10-3__m 1dm=__10-1__m 1cm= 10-2 m3. 长度的测量工具:____刻度尺_____。
4. 刻度尺的使用规则:注意: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_零刻度线_、_量程_、_分度值_。
A、根据需要选取适当__量程__和分度值的刻度尺(会选)B、测量时的方法: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
(会放)。
C、读数时视线与尺面__垂直__,认读刻度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会读)。
D、记录时,不但要记录数值,还必须注明测量___单位___(会记)。
5. 时间的测量:(1)时间的测量工具:停表(实验室用)(2)国际单位制中,单位: 秒(s)运动的描述1. 机械运动(1)定义: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 参照物(1)定义: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___选择判断物体位置是否变化的标准物叫做参照物。
(2)同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选的参照物不同,判断的结果一般会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___相对性___。
(3)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能/不能)(4)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方法: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我们就说它是运动的,如果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发生改变,我们就说它是____静止___的。
运动的快慢1.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有两种方法:(1)一种是相同 时间 比较物体经过的路程,经过路程__大__的物体运动得快。
(2)另一种是经过相同__路程__比较他们所用的时间,所用的时间__短__的物体运动得快。
2. 物体运动的快慢,还可以用__速度__来表示,速度值__大__的物体运动得快。
3. 速度(1)定义: 路程 与 时间 之比叫做速度(2)速度公式:v =______ts_______;速度是描述 物体运动快慢 的物理量。
(3)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 m/s ,交通运输中速度单位常用 km/h , (4) 1 m/s =___3.6____km/h(5)人步行速度约1.1m/s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每秒运动的路程为1.1m . 4. 机械运动按运动路线的曲直分为 直线 运动和 曲线 运动。
5. 直线运动按速度是否变化分为 匀速 直线运动和 变速 直线运动。
6.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_____速度不变_____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7. 在匀速运动中速度的公式是 v=____t s___,公式中V 的大小是___不变___的(不变、变化),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变形公式有:路程s=____vt ____ ,时间t= _____vs_______8. 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速度的大小是__变化的__,这种运动叫做___变速直线__运动;变速运动的快慢用___平均速度___速度来表示,平均速度公式:V = ____ts____9. 模型:(1)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 1,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 2,则整个过程平均速度为____221v v +____ (2)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 1,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 2,则整个过程平均速度为_____21212v v v v +___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1.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人靠声带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琴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2. 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传播二、声音的传播:1.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2. 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3. 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注:有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4. 声速:声音在15℃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单位是m/s;影响声速的因素:介质的种类三、回声1. 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2. 听见回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s 秒以上人就能听到回声。
如果不到0.1s,回声与原声相混使原声增强,觉得声音更响亮。
发声体距离障碍物的距离至少要大于17米才能产生回声。
四、声音的特性1. 乐音是物体做有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 乐音的三要素:响度、音调、音色;(1)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2)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距离有关。
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3)音色:指声音的品质。
(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3. 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大;高音歌唱家——指音调高。
4. 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5. 声音传递信息(例:(1)蝙蝠辨路捕食(2)超声波测速仪(3)“B超”(4)“声呐”)6. 声音传递能量(例:(1)清洗精密机械(2)粉碎体内结石(3)超声波加湿器)五、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 噪声:(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生活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影响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2. 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
符号dB,超过70dB会损害健康;0dB指人耳刚好能听见的最微弱的声音;3. 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发声处(声源处)处减弱;(例:汽车安消声器);(2)在传播过程(传播路径)减弱;(例:植树。
隔音墙)(3)在人耳处(接收处)减弱. (例:戴耳塞)光现象一、光的直线传播1. 光源:能直接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月亮不是(是、不是)光源。
2. 光的传播(1)光在____同种均匀介质____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应用:小孔成像、激光准直、手影、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3. 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___光源___的实像4. 光速:光在__真空__中传播最快,在光速c=3×108m/s=3×105 km/s;二、光的反射1. 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__反射__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 反射定律:三线共面,二线分居、两角相等3.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可逆___的。
4. 分类: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5. 光垂直射入镜面时,反射角为_0 _ 度,入射角为__0__ 度;三、平面镜成像1. 成像特点:像与物大小___相等__;像、物到镜面的距离__相等___;像、物的连线与镜面___垂直___;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___正立____、____等大____的虚像。
2. 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律3. 作用:(1)____成像_____、(2)_____改变光路______4. 实像和虚像: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实像既可用光屏____承接_____,又可用眼睛看到;虚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
虚像____不能____用光屏承接,而只能用眼睛看到。
四、光的折射1. 定义:光从一种介质___斜射____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__偏折___,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折射角:____折射___光线和____法___线间的夹角。
2. 折射的现象:①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②筷子在水中好像“折”了③海市蜃楼④彩虹⑤玻璃砖后的笔“错位”3. 斜射时,总是空气中的角大;垂直入射时,折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光的传播方向__不变__4. 折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____改变____5. 光的折射中光路是____可逆_____的。
五、光的色散1. 三棱镜把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的现象。
2. 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____复色____光;3. 色光的三原色:__红___、__绿__、__蓝__。
4. (1)红外线的作用:①制红外线夜视仪。
②红外线遥控。
③红外线烧烤食物④红外线测温度。
(2)紫外线的作用:①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c 。
②杀死微生物灭菌。
③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来识别钞票的真伪。
透镜及其应用一、透镜1. 透镜的种类①凸透镜:中间__厚__、边缘__薄__的透镜。
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放大镜等②凹透镜:中间__薄__、边缘__厚__的透镜。
如:近视镜片;基本概念: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光心:通常情况下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用“O”表示。
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___焦点____;用“F”表示。
焦距:____焦点____到_____光心____的距离焦距用“f”表示。
2. 凸透镜对光有_____会聚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有_____发散______作用。
3. 三条特殊光线(要求会画):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 器材: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带刻度尺)2. 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同一高度_______,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_____中央_____。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_____内_____;②烛焰在_____焦点____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______同一高度_______。
3. 物距和像距: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称为__物距__(u );像到透镜的距离称为___像距__(v )。
4.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要求熟记、并理解):物的位置 像的位置像的性质 应用举例 u=∞(平行光)v=f 像与物_异_侧成一点测定焦距 u>2f 2f>v>f倒立、__缩小__、实像照相机,u=2f v=2f 倒立、__等大__、实像 ------ 2f>U>f v>2f 倒立、__放大__、实像幻灯机,投影仪u=f v=∞__同__侧不成像------u<fv>f正立、放大、__虚像__放大镜5. 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1)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成实像时:(3)成虚像时:三、眼睛与眼镜1. 眼球相当于一架照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