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热像仪煤堆监测方案及煤堆自燃预防

合集下载

煤场自燃预防与控制措施

煤场自燃预防与控制措施

---------------------------------------------------------------最新资料推荐------------------------------------------------------煤场自燃预防与控制措施防煤斗自燃控制措施及应急处理预案 1. 煤场堆取煤作业按照用旧存新的原则进行。

2. 燃煤的堆存时间一般不应超过三个月,超过二个月或有自燃倾向时每天测一次煤堆温度并作好记录,一个煤堆测点不应少于12 个,一般煤堆温度不得超过60℃,每天温升不得超过2℃。

3. 对局部自燃处理,原则上采用将自燃煤用铲车挖出, 倒到空场地用水浇灭的处理方法, 还可并用推土机将自燃煤推开碾平压实处理。

4. 燃料综合班应加强对煤场的整场和喷淋降温,对计划加仓煤堆进行彻底的处理,通过喷淋、翻堆、碾压达到有效的冷却降温,确保上煤安全。

5. 自燃的煤必须得到有效的处理后方可用于加仓,且只能加在运行中的煤仓并告知值长。

自燃煤有效处理的标准为:取到系统皮带机上的煤没有明显的烟气,只有水蒸气,温度小于50℃,更不得有明火,蓝烟或黄烟。

6. 在取底层煤或处理过的自燃煤时,燃运班长应及时将燃煤情况报告值长,同时安排#6 皮带机岗位人员对即将进入原煤斗的煤流每 10 分钟进行一次测温,温度大于45℃时,应按值长安排加至某个仓,以便集控维持该仓运行,不得用温度大于50℃的煤加仓。

1 / 57. 底层煤或处理过的自燃煤原则上不加 A、 E 煤斗。

8. 燃运人员应加强对各台机组制粉系统煤位的监视,每次准备加仓前,燃运班长须向值长了解当天制粉系统是否有切换安排,并相应调整加仓计划。

集控切换制粉系统后,值长(二期由值长助理)应及时通知燃运班组,掌握停运制粉的煤仓的煤种情况。

9. 集控运行人员应按有关规定定期测量原煤斗外壁温度,测温应在原煤斗上已标识的测温点上测量,发现异常时应增加检查次数,并做好记录。

危废行业火灾隐患红外监控方案

危废行业火灾隐患红外监控方案

危废行业如煤矿、危化品仓库、垃圾发电料坑等存在易燃易爆物体,有着较大的火灾隐患。

红外热像仪在早期便可确定即将发生的火灾,能够避免货物损失。

红外热像仪将物体发出的热辐射转换成测定有温标的热图像,此类非接触性温度数据可显示在监控器上,也可发送到电子存储设备内。

观察者可以在远程视频或计算机远程监控器上清晰地看到热区的实时情况,了解热区的具体温度和位置。

热像仪还可以通过设定程序确定产生报警信号的温度,检测多个目标地区,发出不同报警。

报警输出可以直接传到报警装置、信号器、报警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或基于计算机的监控系统。

报警发出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目视监控器核实问题及发出报警的确切地点。

通过累积多年经验,自主研发生产的以下红外热像仪,可适用于煤矿、危化品仓库、垃圾发电料坑等易燃易爆场所,产品种类齐全,支持定制,性价比高。

①热成像双光谱防爆型摄像机产品应用危化品监控,包括煤矿监控、电池房等易燃易爆区域监控特点★带防爆认证:Ex d IIC T6Gb/Ex tD A21 IP68 T80℃;★集可见光、红外热成像、高性能转台、防爆护罩于一体,无需接触,准确测温;★适用于多种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存在的危险恶劣环境,可透过烟雾、粉尘快速发现着火点,并准确判断隐火地点范围,早知道、早预防、早扑灭;★配专用的双光监控软件,智能管理平台,支持自动巡航模式,报警联动;★单网线同时传输红外温度和可见光图像,支持各类NVR,网络带宽占用低,组网灵活;★含SDK包,支持二次开发,差异化定制,成本最小化②M型本安型红外热像仪产品应用热源监测,煤堆、危化品仓库监控等易燃易爆场合使用I类煤矿防爆标志(可认证) II类化工防爆标志(可认证)本安型红外热像仪认证有以下三种:IEC 60079-11 EN 60079-11 GB 3836.4都是通过相关技术限制电路能量,使电气设备中的电能产生的火花或热表面不足以引爆爆炸环境中的物质。

特点★体积小、重量轻;★采用精准测温技术、成像清晰;★标准机芯接口,方便集成,高性价比,经济实用;★支持CVBS和HDMI接口视频输出;★配套专业软件,提供数据分析和管理③防爆筒型热像仪产品应用防爆筒型热像仪带防爆证: Ex d IIC T6Gb/Ex tD A21 IP68 T8OC,测温准确、性能卓越,适用于工厂具有IIA、IIB、IIC级T1~ T6组可燃性气体、蒸气与空气形成的爆炸性混合物的0区、1区、2区场所以及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形成的20区、21区、22区爆炸危险场所,以及煤矿、石油、化工、码头、油库、钻井平台、加油站、矿井、港口、航天、军工、医药、钢铁、花炮生产、机械、粮食加工储存等易燃易爆区域监控。

红外热像仪——为煤矿安全保驾护航

红外热像仪——为煤矿安全保驾护航

煤矿行业是我国重要经济支撑行业,但煤矿环境复杂,其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及工作人员的安全非常重要。

煤矿设备的运行状态检测,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工作,但煤矿场地非常大,由工作人员一一进行检测,工作效率非常低,设备出现问题也不能及时发现。

因此,煤矿检测趋于自动化,势在必行。

巡检机器人+红外热成像技术被用于多个行业,如电力巡检、仓库监控等,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煤矿机器人与热成像技术的结合,大大减少了矿井设备的故障率,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保障了工人安全。

研发生产的煤矿红外巡检机器人已在某煤矿投入使用,煤矿现场安装两台巡检机器人,一台机器人安装在行人侧,对行人侧的托辊、沿线电缆及管路进行实时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报警并存储;另一台机器人安装在非行人侧,机器人对非行人侧的托辊、束管气体泄漏等进行实时监测。

巡检机器人在电量低时自动返回充电桩进行充电,完成充电后继续进行巡检,也可以手动触发充电按钮进入循环充电模式,在设定的循环充电电量范围内自主充电,防止过充过放等现象出现。

煤矿红外巡检机器人的出现,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在保证生产有序进行的同时,保障煤矿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为国家的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拥有优秀的技术研发团队,独立自主研发的手持式红外热像仪、在线式红外热像仪、红外测温模组、双光谱测温型热成像摄像机等明星产品,性能优越、品质优良,产品广泛应用在电力、安防、冶金、轨道交通、机器视觉、科学研究等行业,为用户提供稳定可信赖的非接触式测温解决方案。

格物优信为多家冶金、电力、危废、煤矿、养殖、铁路、科研等行业客户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红外热成像可行性红外监控方案,深入解决了多家行业客户的难题,获得了客户的广泛信赖,更多详细方案介绍、业绩及技术咨询可至格物优信,格物优信致力于为各大行业贡献更多力量,携手客户共赢未来。

煤堆自燃预防措施有哪些?

煤堆自燃预防措施有哪些?

煤堆自燃预防措施有哪些?煤的自燃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自然灾害,严重影响了煤炭的生产,造成了重大的经济和资源的损失,部分煤矿、煤场经常贮有大量的备用煤,因贮煤时间过长而经常发生自燃现象,有时同时几处发生自燃。

尤其电厂煤场阴燃的煤在被送到输送和研磨设备,会造成燃烧和爆炸事故。

同时,煤炭长期堆积也会因氧化作用,使煤的灰分升高,固定碳和热值下降,降低煤的质量。

煤自燃既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也降低了煤的经济价值,因此,了解煤自燃的特性,防止煤自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生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和温度。

煤炭作为燃料本身就是可燃物,堆放在露天跟空气接触,能吸附大量的氧气,同时具备了燃烧的两个条件,温度的高低成为了诱发煤自燃的关键因素。

一般情况下,煤炭从氧化到自燃需要一个过程,氧化时间达到自燃发火期才能燃烧,一般褐煤、长焰煤自燃发火期为1~3个月,烟煤类4~6个月,无烟煤则更长。

煤炭在堆放过程中持续氧化,会放出大量热,当聚集的热量无法散失,煤堆温度会持续上升,达到煤的着火点就会自燃。

(1)尽可能缩短堆放时间煤堆的存放时间应根据煤质而定,一般无烟煤和贫煤的存放时间可稍长一些,但以不超过4个月为宜。

长焰煤、不粘煤、弱粘煤和褐煤的堆存时间以不超过1个月为宜。

(2)采用合理的堆煤方位和方式根据阳光照射的时间,煤堆的方向以南北方向取长为好。

这样,东西两面可以半天日照,半天背阴,以减小阳光对整体煤堆的直接照射面,从而减少煤堆中太阳辐射的热量聚集。

同时,块煤和粉煤以分开贮存为宜。

煤堆不宜过高,从底部开始层层压实,增大煤堆窒息层,相邻两煤堆之间还应留有一定的防火间距。

含硫分、挥发分高的煤应分成小堆堆放。

(3)水分的影响水分的影响比较大,储煤场首先要做好防水、防雨、防潮工作,尽量保证煤样的干燥性。

但是,一旦发现冒烟现象,绝对禁止向煤堆喷水降温,以免引起更大的火灾。

(4)加强内部管控和监管加强煤自燃倾向性的测试及煤堆内部温度的定期检测,发现煤堆内部温度有升高趋势后,应及早采取有效措施,妥善进行降温处理。

红外热像仪在煤炭自燃探测中的应用

红外热像仪在煤炭自燃探测中的应用

210
2012 年第 4 期
T - 辐射单元表面温度,K。 1. 2 红外探测仪器
红外热像仪采 用 非 制 冷 焦 平 面 光 电 探 测 器 ,捕 捉 目标景物的红 外 辐 射 能,利 用 物 体 自 身 以 及 周 围 环 境 之间的温差和辐射率差,经光电转换和电子信号处理,
将被测物体不可见的红外辐射能转换成为人眼看得见 的热图像,并可将图像存储在内置 FLASH 上,可将图 像存储后在电脑中进行准确分析之用。图像可长期保 存,配套功能强 大 的 可 视 化 软 件 便 于 对 热 图 进 行 分 析 和处理。其 中 波 段 位 于 0. 76 ~ 1000μm 的 为 红 外 辐 射,按波长分为 4 个波段,如表 1 所示[3]。
肃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现在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枣泉煤 矿主要从事矿井通风、瓦斯防治及矿井防灭火的研究工作。
④建密闭墙 时,应 尽 可 能 的 合 理 确 定 注 浆 管 和 观 测管的敷设位置,便 于 以 后 火 区 的 注 浆 工 作 和 数 据 观 测。
⑤封闭回风巷道要掌握灾区内各种有毒有害气体
Abstract Infrared imaging technology to detect fire source underground has become a new method,based on the hidden features of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infrared detection in coal mine and describes the basic mechanism of infrared technology,and carefully describes the infrared thermal imager instrument in the application of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detection and the problem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n actual use. Key words coal mine infrared detection infrared thermal imager spontaneous combustion

红外热像仪煤堆输送防火报警监控系统

红外热像仪煤堆输送防火报警监控系统

红外热像仪煤堆输送防火报警监控系统煤炭在任何型式的输送系统上运输都有潜在着火的可能,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得到有效的处理,最后可能造成着火的结果。

燃煤(即使是少量的)是非常好的绝热体,所以煤炭表面下燃烧的火焰不容易立即被眼睛观察到。

利用FAMS红外热成像扫描的方式,对输送过程中的煤炭进行实时的表面温度智能成像分析,一旦发现煤炭的表面出现“热斑”或者温度超出预先设定的阀值,即可进行报警。

如果煤炭表面出现明火的话,FAMS系统可以实时输出报警信号到消防灭火联动系统,及时对明火进行扑灭。

FAMS系统这种宽视场非接触的监控方式,完全不影响现有的煤炭输送系统运行效率,而系统自动报警的功能,又极大地提升了处理隐患的效率。

FAMS煤堆输送防火报警监控系统实现的功能:1、准确的温度监控本系统的核心是对煤堆的温度进行监控,如何准确获取煤堆的准确温度成为本系统的核心,在红外热像领域,影响准确测温的因素多种多样,针对本系统的应用对象(煤堆)来说,由于从被测对象到红外热像探头,接收的红外辐射经历了不同介质(如大气、红外窗口)并可能受阳光辐射和照明辐射的影响等,本系统采用了独有的ETT技术,以补偿不同介质对接收的红外辐射的影响,以便准确测温,防止误报警。

2、适合输送过程的智能报警红外热像监控探头在传送带上方合适的高度,煤炭以一定的速度通过热像探测器的探测区域时,如果发现高于阀值温度的煤炭,FAMS煤炭防火报警监控系统可以及时发现并发出正确的指令。

每两个热像探头为一组,一般设置两组以上的热像探头进行监控。

当热像探头发现煤堆的明火或者“热斑”后,即可报警并触发声光报警信号。

各组信号之间根据煤堆输送位置和时间进行相互验证,以提高探测灵敏度,减少误报率。

3、TIF智能分析方法基于温度阀值和热图像特征的TIF智能分析方法,可以发现煤堆的明火或者“热斑”。

4、一键切换功能当自动巡检发现煤堆某区域温度异常时,本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巡检模式一键切换现场分析模式功能。

煤堆自燃红外监测系统

煤堆自燃红外监测系统

煤堆自燃红外检测系统煤炭自然发火是煤矿火灾主要的致因之一。

据统计,我国国有重点煤矿中具有自然发火危险的矿井约占51%占总矿井火灾的90%以上。

仅2008年全国共有87个大中型矿井,因自然发火封闭火区315次,造成了严重的煤炭资源浪费,并威胁着井下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如1999年1月内蒙古大岭煤矿发生自燃火灾气体中毒窒息事件,死亡11人。

煤炭自然发火预测预报,就是根据煤自然发火过程中出现的征兆和观测结果,判断自燃,预测和推断自燃发展的趋势,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防灭火措施,避免造成资源、设备甚至生命损失,保证安全生产。

预测技术是在煤层尚未出现自然发火征兆之前,根据煤层的赋存条件、开拓开采条件以及煤本身的氧化放热升温特性等因素,采取不同的方法对煤层自然发火的危险程度、自然发火期、易自燃危险区域等重要火灾参数指标作出超前判识的一种技术。

其中主要包括自燃倾向性预测法、因素综合评判预测法、经验统计预测法和数学模型预测法。

红外热像技术已成为火源探测的一种新方法! 但其应用于井下自燃火源探测的实际操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

为了准确快速地获取自燃矿石表面的温度场。

初步探讨了发射率#感温距离#背景噪声#井下环境及热像仪稳定性等因素对探测结果的影响。

通过试验确定了硫化矿石表面的热发射率和使用热像仪探测系统测温时的合理距离。

试验结果表明,硫化矿石表面的热发射率在常温下探测范围内随着探测距离的增大,感温误差明显增大。

热源温度一定时距离的感温误差几乎呈线性增大。

热源温度距离的感温误差趋于稳定。

在试验基础上采用数据拟合的方法建立了热像仪感温与矿石表面实际温度间的定量关系。

现场应用证明使用红外热像仪检测煤堆自燃技术十分可靠。

以上为现场设备图像及红外热成像图。

煤堆自燃的特点及预防措施

煤堆自燃的特点及预防措施

煤堆自燃的特点及预防措施煤堆自燃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煤堆自燃一般不会发生在煤堆表面和底部,这是因为表面和底部的热量会直接散发到环境中,热量无法聚集。

煤堆表面的温度在存储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升高,煤堆内部的温度随存储时间的增加温度逐渐升高。

煤堆自燃一般发生在距煤堆表面1~3m处,距煤堆表面1-3m处的煤体具有最大氧化的特性,此范围内的煤体最易自燃;距煤堆表面较近的煤体,虽然氧气供应量充足,但热量也容易散失,没有热量积聚的环境。

煤堆内部的煤体,虽然热量容易聚集,但供氧量不足,在初期氧化升温后,温度就逐渐回落。

(2)煤堆自燃一般发生在煤堆内部颗粒较小的煤中。

煤堆在堆放过程中,由于大颗粒煤的离析作用,煤外部特别是中下部容易堆积大颗粒煤。

大颗粒的煤之间的空隙较大,空气容易进入但煤自热产生的热量也会被气流带走。

煤堆内部的小颗粒煤表面积较大,空气从外部大颗粒煤中穿过,小颗粒煤与空气中的氧接触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进一步导致煤温的升高,使之与更多的氧发生反应。

不断重复这一过程最终煤堆发生自燃。

(3)煤堆自燃过程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外界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气温、降雨、风流等。

煤堆存储过程中,煤温随外界气温的变化而变化,靠近浅表位置的煤温受外界环境影响程度较大,主要是由于热传导作用,其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变化趋势与环境温度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

而煤堆内部的煤温则受外界环境温度影响较小。

降雨对煤堆自燃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雨水与煤体接触浸润媒体,使得煤体温度降低,同时雨水在蒸发时会带走热量,内部水分的汽化使得煤堆内部压力升高,抑制了空气进入煤堆内部,延缓了煤体的氧化升温过程。

另一方面,不断降雨导致煤体不断地重复浸湿与失水过程,增大了煤体的孔隙及裂隙,使煤体具有比原来更大的比表面积,形成了更多的吸附氧气的通道,使煤体变得更易自燃,被雨水多次浸润的媒体会比初期出现更多的局部自燃现象。

煤堆存储的自燃过程还受到外界环境中风流的影响,与环境中风流方向正对的煤堆一侧会有更多的风流即空气进入煤堆,煤体接触氧气的几率也更大,与其他方向的煤体相比,更容易被氧化,自燃的风险也更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注于红外热成像监测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采用最新的非致冷红外焦平面感应器和自主研发的图像处理算法,配备新一代的热红外高透过率镜头,无需任何光源,通过检测红外热辐射(或热量),可在一切天气条件下甚至漆黑环境中获得高清晰的图像。

在煤场管理中,当大量储存和装载煤炭时,煤堆中的煤与空气接触,会发生氧化反应,并放出热量。

煤的温度升高后,又加速了煤的氧化反应速度。

这样,就使煤堆的温度越来越高。

当温度超过煤的自燃点时,就会自燃。

自燃现象普遍存在,煤堆自热、自燃不仅浪费能源增加发电成本而且自燃产生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严重的污染环境。

我们根据自燃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及区域间的温度差等特性并通过大量的现场使用,不断完善煤堆监测系统的方案,现该系统已很好的预防和解决这个普遍存在的自燃监测和预警难题。

* 隐蔽目标识别* 煤堆自燃热能检测
热像仪煤堆监测方案优势:
•适应于任何光照环境
传统摄像机依靠自然或环境光照进行摄像,而红外热成像摄像机无需任何光照,依靠物体自身辐射的红外热能即可清晰的成像。

红外热成像摄像机适用于任何光照环境,不受强光影响,无论白天黑夜都可清晰地探测和发现目标,识别伪装及隐蔽的目标。

因此可真正实现白天/黑夜24小时监控。

•独特的测温诊断能力
红外热成像是唯一一种可将热能量快速可视化并加以验证的诊断技术。

热成像仪通过对非接触探测到的红外热能加以量化,能准确测量被摄物体表面温度,通过对被摄场景的热能分布和温度分析,实现对环境或物体的异常诊断。

可追踪场景或区域高温目标,当温度高于设定值时可发出报警。

热像仪煤堆监测方案系统功能简述:
双视网络一体化热像仪结合可见光、红外光的图像处理技术,实时监测储煤仓内煤表面温度及煤堆的环境情况,并通过远程实时传输和智能识别预警系统,解决了环境、区域、距离的限制。

系统的主要功能:
•角度可选:镜头安装视场角度可选。

•自动扫描:系统设置去台预置行程,无需看管而自动扫描。

•远程控制:实现热温度实时分析,远程实时图像监视。

•智能报警:24小时在线监测,自动抓拍、高温跟踪并智能判断温度异常后自动触发报警,系统发生声光告警告通知。

技术参数:
•红外热像探测器特性
探测器:FPA,未冷却
光学分辨率:382×288像素
像元间距:25 µm x 25 µm
响应波段:8~14um
热灵敏度NETD:0.08K
帧率:60Hz
•可见光摄像机特性
传感器:1/2.8”SONY Exmor CMOS Sensor
像素:200万
分辨率/帧频:1920×1080p/25 fps;1920×1080p/30fps
最低照度:ICR off:0.1Lux;ICR ON: 0.002Lux
信噪比:>50dB
日夜转换:带移动滤光片日夜切换
镜头焦距:F= 4.3mm(F1.6) - 129 mm(F4.4)
光学变倍:30X
光圈:自动
视场角:65.1°–2.34°(H)/42.8°–1.42°(V)
•网络特性
网络协议:IPv4/v6、RTSP/RTP/RTCP、TCP/UDP、HTTP、DHCP、DNS、FTP、DDNS、PPPOE、SMTP、SIP
•接口特性
网络接口:RJ-45,10/100Base-T
•系统功能特性
智能报警:移动侦测报警、I/O报警、磁盘报警、测温预警、测温报警、移动侦测报警、I/O报警、磁盘报警
可靠性:软硬件看门狗,故障自动恢复
•测温特性
测温功能:可在热图像上设置测温点或测温区域,检测和显示温度:点测温、区域测温、全屏测温
以上信息为中欧特普科技CE-TEMP TECH.为您提供,如您对上面的应用感兴趣,需了解更多的产品信息:可联系我们的专业工程师。

我们提供的产品:便携式测温仪、在线式测温仪、光纤红外测温仪、双色测温仪、红外热像仪、黑体辐射源、激光焊接测温控制系统等。

深圳市中欧特普科技有限公司,德国高端红外测温控制方案提供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