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中学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练习04苏教版

合集下载

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中学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离骚同步练习

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中学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离骚同步练习

离骚练习【同步达纲练习】一、课文阅读训练1.给下列加黑的字注音①偭()规矩而改错()②何圜()之能周兮③制芰()荷以为衣④高余冠之岌岌()2.下列句中加黑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高,加高。

长,加长。

“高”和“长”这里都作动词。

B.“芳与泽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泽,污浊。

昭质,即指诗人内怀的美德。

亏,亏缺。

C.“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朕,秦以前一般都可用于自称。

复路,返回原路。

之,这里无意义。

D.“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虽,即使。

惩,惩罚。

3.对句中加黑词的解释错误的项是()A.背绳墨(喻准绳)以追曲兮。

伏(守,保持)清白以死(为……而死)直兮。

B.不吾知(了解)其(无意义)亦已(罢了)。

C.屈心而抑(压抑)志兮,忍尤(尤,罪过)攘(忍受)诟(耻辱)。

D.謇朝谇而夕替(贬黜),将往现乎四荒(四处荒凉、冷落)。

4.翻译下列句子①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译文:②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译文:③民生之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译文:二、基础知识检测一、填空题1.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_______________。

4.制芰荷以为衣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苟余情其信芳。

5.________________,长余佩之陆离。

_______________,唯昭质其犹未亏。

6.民生各有所乐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屈原,名__________,字__________。

其代表作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中学高中语文沼泽地阅读理解苏教版必修2

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中学高中语文沼泽地阅读理解苏教版必修2

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中学高中语文沼泽地阅读理解苏教版必修2四、(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4题沼泽地[日本]芥川龙之介一个雨天的午后,我在某画展的一个房间里发现的一幅小油画。

说“发现”未免有些夸大,然而,惟独这幅画就像因被遗忘了似的挂在光线最幽暗的角落里,框了也简陋不堪,因此说“发现”也未尝不可。

记得标题是“沼泽地”,画家不知是什么知名的人。

画面上也只画着浊水、湿土以及地上丛生的草木。

对一般参观的人来说,恐怕是名符其实的不屑一顾吧。

然而奇怪的是,这位画家尽管画的是郁郁葱葱的草木,却丝毫也没有使用绿色。

芦苇、白杨和无花果村,到处涂有混浊的黄色,就像潮湿的土墙一般晦暗的黄色。

莫非这位画家真的把草木看成这种颜色吗?也许是出于某种癖好,故意加以夸张吧?——我站在这幅画面前,一面对它玩味,一面不由得心里冒出这样的疑问。

我越看越感到这幅画里蕴藏着一股可怕的力量。

尤其是前景中的泥土,画得那么精细,甚至使人联想到踏上去时脚底下的感觉。

这是一片片滑溜溜的淤泥,踏上去“噗哧”一声,会没过脚脖子。

我在这幅小油画上找到了试图敏锐地捕捉大自然的那个凄惨的艺术家的形象。

正如从所有优秀的艺术品中感受到的一样,那片黄色的沼泽地上的草木也使我产生了恍惚悲壮的激情。

说实在的,挂在同一会场上的大大小小、各种风格的绘画当中,没有一幅给人的印象强烈得足以和这幅小小小的油画相抗衡。

“很欣赏它呢!”有人边说边拍一下我的肩膀。

我觉得恰似心里的什么东西被惊吓掉了,就猛地回过头来。

“怎么样,这幅画?”对方一边悠然自得地说着,一边朝着《沼泽地》这幅画努了努他那刚刚刮过的下巴。

他是一家报纸的美记者,向来以“消息灵通人士”自居,他身体魁梧,穿着时新的淡褐色西装。

这个记者以前曾经给过我一两次不愉快的印象,所以我勉强回答了他一句:“是杰作。

”“杰作吗?这可有意思啦。

”记者捧腹大笑。

大概是被他这声音惊动了吧,左近看画的两三个人不约而同地朝这边望了望。

我越发不痛快了。

[推荐学习]2019届高考语文(苏教版)复习资料练习:第二部分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4 考点二迁移运

[推荐学习]2019届高考语文(苏教版)复习资料练习:第二部分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4 考点二迁移运

[题组一对点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1.判断“其”在文中的意义。

狐谓狼曰:“羊肉①其.鲜乎?君②其.有意,叼③其.一而啖之,得饱④其.口福。

”狼曰:“⑤其.如猛犬何?”狐间于犬曰:“羊数詈君,⑥其.言不堪入耳,君乃无所怒,⑦其.无闻邪?⑧其.畏主人邪?及⑨其.嬉逐,愿为一雪⑩其.耻,君⑪其.许之!”犬笑曰:“欲加之罪,⑫其.无辞乎?”护羊愈谨,狐与狼愤然而去。

答:答案:③④⑥⑨⑩这五个“其”均用作代词。

③相当于“其中的”;④相当于“自己”;⑥相当于“它们的”;⑨相当于“它们”;⑩相当于“这(个)”。

①⑤⑪⑫均用作副词。

①表揣测,大概;⑤表示加强语气;⑪表祈使语气,一定;⑫表反诘,相当于“难道”。

②⑦⑧三个“其”字,均用作连词。

②表假设,如果;⑦⑧表选择,是……还是……。

2.判断“于”在文中的意义。

“黄鸟①于.飞,差池其羽”,何其笑也。

然②于.吾等,则久别矣。

自十年前偶见之,③于.今已十载,未睹其姿。

今造林还草,生态渐复,黄鸟复见,其鸣之美则倍④于.昔。

吾乡之美已闻⑤于.四方。

世人皆欲老⑥于.吾乡,此乃多人言⑦于.我也,非吾杜撰耳。

⑧于.是吾等畅饮抒怀,陶然醉⑨于.是,不亦乐乎?答:答案:①助词,凑足音节;②介词,表示对象,可译为“对于”;③介词,可译为“到”;④介词,表示比较,可译为“比”;⑤介词,表示被动,可译为“被”;⑥介词,表示方位,可译为“在”;⑦介词,表示对象,可译为“对”或“向”;⑧同现代汉语,可译为“于是”;⑨介词,可译为“在”。

3.判断“为”在文中的意义。

“天行有常,不①为.尧存,不为桀亡。

”此②为.至理,当③为.世人言之,切勿使之④为.巫所惑。

巫者,以诡⑤为.业,其所⑥为.皆⑦为.利也。

故⑧为.其来也,即斥之以此理,彰其用心。

⑨为.天下除残去秽,乃吾辈本分,何辞⑩为.?答:答案:①介词,可译为“因为”;②动词,可译为“是”;③介词,可译为“对、向”;④介词,可译为“被”;⑤动词,可译为“作为”;⑥动词,可译为“做”;⑦介词,可译为“为了”;⑧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⑨介词,可译为“替”;⑩句末语气词,可译为“呢”。

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中学高中语文 高等教育阅读理解 苏教版必修2苏教版

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中学高中语文 高等教育阅读理解 苏教版必修2苏教版

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中学高中语文高等教育阅读理解苏教版必修2苏教版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中学高中语文高等教育阅读理解苏教版必修2四、〔18分〕阅读下面短文,完成21——24题。

高等教育〔小说〕强和弟弟都接到了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强用借来的钱送走了弟弟,就随本家哥去沿海的一个港口城市打工。

那城市很美,强的眼睛就不够用了。

本家哥说,不赖吧?强说,不赖。

本家哥说,不赖是不赖,可总归不是自个儿的家,人家瞧不起咱。

强说自个儿瞧起自个儿就行。

强和本家哥在码头的一个仓库给人家补缀篷布。

强很能干,做的活精细,看到丢弃的线头碎布也给拾起来留作备用。

那夜暴风雨骤起,强从床上爬起来,冲到雨帘中。

本家哥劝不住他,骂他是个戆蛋。

在露天仓垛里,强观察了一垛又一垛,加固被掀动的篷布。

待老板驾车赶过来,他已成了个水人儿。

老板见所储物资丝毫无损,当场要给他加薪,他就说不啦,我只是看我修补的篷布牢不牢。

老板见他如此老实,就想把另一个公司交给他,让他当经理。

强说我不行,让文化高的人干吧。

老板说我看你行——比文化高的是人身上的那种东西!强就当了经理。

公司刚开张,需要招聘几个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年轻人当业务员,就在报纸上做了广告。

本家哥闻讯赶来,说给我弄个美差干干。

强说,你不行。

本有哥说,看大门也不行吗?强说,不行,你不会把这里当成自个儿的家。

本家哥脸涨得紫红,骂道,你真没良心。

强说,把自个儿的事干好才算有良心。

公司进了几个有文凭的年轻人,业务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

过了些日子,那几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知道了他的内幕,心里就起毛说,就凭我们的学历,怎能窝在他手下?强知道了并不恼,说,我们既然在一块儿共事,就把事办好吧,我这个经理的帽谁都可以戴,可有价值的并不在这顶帽上……那几个大学生面面相觑,就不吭声了。

一外商听说这个公司很有开展前途,想洽谈一项合作工程。

强的助手说,这可是条大鱼哪,自得好好接待。

强说,对头。

外商来了,是位外籍华人,还带着翻译、秘书一行。

2024年浙江高考语文文言文解析及答案

2024年浙江高考语文文言文解析及答案

2024年浙江高考语文文言文解析及答案2024年浙江高考语文文言文卷的题目紧扣《红楼梦》,内容涉及到了第五十回蒙亲戚赠宝玉醉翁之事,要求考生解析文言文的内涵并回答相关问题。

下面将对2024年浙江高考语文文言文卷的题目进行解析及给出相关答案。

【2024·浙江高考卷·语文文言文】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翰林院坊巷书房之杂记自梦归来翰林院,又与同列相倚门而望星。

\n月下桂随风摇曳,门前朱叶闻香起。

\n啄啄白鸦侧着身,退却沉痾顾遗迹。

\n又笑城中把金谢,映诗兴之归钓德。

【应试问题】1.文中“月下桂随风摇曳”所描绘的场景是怎样的?2.文中“啄啄白鸦侧着身,退却沉痾顾遗迹”表达了什么寓意?3.诗句“又笑城中把金谢,映诗兴之归钓德”,其中的“归钓德”是指什么?【解析】1.文中“月下桂随风摇曳”所描绘的场景是形容夜晚月下,桂树随风摇曳。

这一景象通过文言文的修辞手法描绘得生动形象,给人以静谧、优雅的感觉。

2.文中“啄啄白鸦侧着身,退却沉痾顾遗迹”表达了人物情感的转变。

这句话描绘了主人公的心情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从消极退避到积极进取,展现出他对于翰林院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3.诗句“又笑城中把金谢,映诗兴之归钓德”中的“归钓德”指的是主人公追求诗文情怀,回归本心,从事文学创作和文化修养的行为。

【答案】1.描述夜晚月下,桂树在微风中摇曳。

2.表达主人公的情感转变,从消极退避到积极进取。

3.指的是主人公追求诗文情怀,回归本心,从事文学创作和文化修养的行为。

以上是对2024年浙江高考语文文言文卷的解析及答案,考生可以参考以上解析和答案进行复习和备考。

希望广大考生能够在高考中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取得满意的成绩。

祝愿大家考试顺利!。

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中学高中语文《论语》同步练习 苏教

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中学高中语文《论语》同步练习 苏教

高中语文《论语》选读第1—5课练习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在文中正确无误的一组是( )A.论.语(lún) 周监.(jiàn)韫.椟(yùn)缁.衣(zī)B.相.夫子(xiāng) 奔丧.(sāng)匏.瓜(páo)取譬.(pì)C.出于柙.(jiǎ) 木铎.(duó)荷蒉.(guì)瞽.者(gǔ)D.虎兕.(shì) 期.月(qī)怃.然(wǔ)左衽.(rèn)2、找出全都有通假现象的一项()A.道之以政盖十世希不失矣则民无所错手足无所苟而已矣B.天下有道其为人也孝弟天下有道则见归孔子豚C.公山弗扰以费畔吾其被发左衽矣子钓而不纲趋而辟之D.于女安乎文王既没子路不说邦有道则知3、找出全都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A.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孔子下有耻且格一匡天下B.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足食,足兵尧舜其犹病诸庶矣哉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回虽不敏于斯三者何先冕衣裳者与瞽者D.举善而教不能从者见之守死善道欲洁其身4、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有耻且格.(人格) 何以伐为.(句末语气助词) 相.夫子(宰相)B.子适.卫(到) 冉有仆.(倒下) 道之以.(介词,用)政C.民免.而无耻(免罪,免祸) 年饥.(年成不好,灾荒) 小子鸣.鼓而攻之(敲)D.陈力就列.(排列) 敬.(做事严肃认真)事而信齐.之以刑(约束)5、词语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君子务.本(从事)陪臣执.国命(操纵)请问其目.(条目)B.玉帛云.乎哉(语气词)鲜.矣(少)求善贾而沽.诸(卖)C.天下归.仁焉(归顺)不得与.于斯文也(参与)文不在兹.(这里)D.而好犯上.者(在上位的人)子畏.于匡(受到威胁)苟.有用我者(如果)6、下列各句加点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期月..而已可也(一个月)久过之,必趋.(快走)磨而不磷.(薄)B.固相.师之道也(协助)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原谅)末之难.矣(困难)C.怀其宝而迷.其邦(任其混乱)今之从政者殆.而(危险)愿无伐.善(夸耀)D.夫子怃然..曰(怅惘失意的样子)好从事而亟.失时(屡次)则以学文.(文字)7、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虚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子畏于.匡天生德于.予B.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公山弗扰以.费畔C.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D.焉.能系而不食富且贵焉.8、下列各组中,虚词运用不相同的一组是( )A.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微夫.人之力B.则修文德以来之.民信之.矣C.而谋动干戈于.邦内龟玉毁于.椟中D.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固而.近于费9、下列各组加点虚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其为仁之.本与有是哉,子之.迂也B.其为仁之本与.失其所与.,不知C.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虽.大风浪不能鸣也D.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故.不为也10、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固相师之.道也朋友信之. B.参乎.生乎.吾前C.见齐衰者.管仲非仁者.与 D.微.管仲子其文约,其辞微.二、背诵名句(每句1分,共10分)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中学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鸿门宴名师课件 苏教版必修3

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中学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鸿门宴名师课件 苏教版必修3

本纪《: 史叙述记历代》帝王是的历作史为 正 史世的家:二叙十述贵四族王史侯中的历的史 第一 部家列,传之:鲁绝历迅代唱诸赞侯,之誉外无它名官韵为名人之“的史离事迹 骚表”:,各意个历即史时它期既的简是单大史事学记 巨书著:,记又载典是章制文度学,天巨文地著理。
鸿门宴是项羽在新丰鸿门举 行的一个暗藏杀机的宴会。这 个宴会是刘项两个政治集团之
籍 吏 民,封 府库,而待 将军。
登记官吏、百姓 封闭
籍,动词,登记造册。府库:收藏财物的官府仓库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 他 盗 之出入与非常 也。
所以……者,所以,表原因的固定格式,者,表提顿。 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出入和意外的变故。 之,取独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愿 伯具 言臣之不敢
反叛 希望 (对项王)详细地说
4、为之奈何?:应译为“奈何为 之”,为:对付;怎么对付这件 事5、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译。为 “(是)谁替大王出这条计策 的?” “者”语气助词。
6、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 把守;内通纳,接纳。
7、君安与项伯有故:交情
8、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游 , 交 往 ; 活 , 使 …… 活 , 使 动用法。 9、孰与君少长?:他跟你相比, 谁大谁小。“与君孰少孰长”,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 置。
跌倒在地上 就
以,连词表承接,来
披 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 指,
揭开帷幕
瞪眼看着
向上竖起来
目眦尽 裂。项王按 剑而跽 曰: “客何为
眼眶像全部要裂开 握着 跪直身体 客人是干什么的
而,连词,表修饰
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 樊哙者也。”项王曰:
(是) 卫士
“壮士! ──赐之卮酒。则与(之)斗卮酒。哙拜谢,

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中学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五人墓碑记同步练习 苏教版必修3

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中学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五人墓碑记同步练习 苏教版必修3

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中学高中语文第二专题五人墓碑记同步练习苏教版必修3(一)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

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1、解释加点的词。

(1)除(2)都督(3)萃(4)拜2、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2)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3)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4)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A、两个“以”字相同,两个“莫”也相同B、两个“以”字不同,两个“莫”相同C、两个“以”字相同,两个“莫”字不同D、两个“以”字不同,两个“莫”字也不同3、翻译下列句子:(1)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2)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4、“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

”这句话在文章中有何深意?(二)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北虽貌.敬,实则愤怒。

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

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

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1、解释加点的词。

(1)数(2)但(3)貌(4)目2、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夜则以兵围所.寓舍(2)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3)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4)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A、两个“所”字相同,两个“于”也相同B、两个“所”字不同,两个“于”相同C、两个“所”字相同,两个“于”字不同D、两个“所”字不同,两个“于”字也不同3、翻译下列句子(1)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文言文阅读练习四
杨炎字纯父,抚州临川人。少能词赋,里陈氏馆之教子,数月拂衣去。用故人荐,出
淮閫杜杲幕,杲曰:“风神如许,它日不在我下。”由是治法征谋多咨于炎。逾年,安丰被兵
,炎慨然曰:“事亟矣,炎请行。”乃以奇策解围,奏补七官。炎念置身行伍间,骑射所当
工。夜以青布籍地,乘生马以跃,初过三尺,次五尺至一丈,数闪跌不顾。制置使孟珙辟于
幕,尝用其策为“小子房”,与之茶局,周其资用。 炎以本领钱数万费之,总领贾似道稽数
责偿,珙以白金六百令 炎偿之, 炎又散之宾客,酣歌不顾。似道欲杀之, 炎曰:“汉高祖
以黄金万斤付陈平,不问出入,公乃顾此区区,不以结豪杰之心邪?”似道始置之。珙尝宴
客,有将校语不逊,命斩之,炎从容曰:“斩之诚是,策方会客广谋议,非其时非其地也。”
珙大服。未几,有大将立功,珙坐受其拜,炎为动色,因叹曰:“大将立功,庭参纳拜,信
兜鍪不如毛锥子也。”于是谢绝宾客,治进士业,遂登第,调麻城尉。向士璧守黄州,檄入
幕,寻以战功升三官。赵葵为京湖制置使,炎与偕行,王登迓于沙市,极谈至夜分,炎退曰:
“王景宋满身是胆,惜欠沉细者,如炎副之,何事不可为也?但恐终以勇败。”后登死,人
以为知言。逾时,士璧守峡州,招之,病不果行而卒。

1、 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是治法征谋多咨于炎 征谋:征战的计谋。
B、总领贾似道稽数责偿 稽数:核对数目。
C、珙坐受其拜,炎为动色 动色:生气变脸色。
D、惜欠沉细者 沉细:沉稳细致。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里陈氏馆之教子,数月拂衣去。
次五尺至一丈,数闪跌不顾。
B、 用故人荐,出淮閫杜杲幕。
尝用其策为“小子房”。
C、 乃以奇策解围,奏补七官。
公乃顾此区区,不以结豪杰之心邪?
D、 寻以战功升三官。
但恐终以勇败。

3、 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将校语不逊,(将校)命斩之。
B、 第方会客广谋议,(斩之)非其时非其地也。
C、 大将立功,庭参纳拜(大将)。
D、 炎与(王登)偕行,王登迓于沙市。

4、 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 骑射所当工——骑马射箭是应当擅长的。
B、 似道始置之——贾似道开始安排这件事。
C、 第方会客广谋议——但是正开会客人有很多计谋建议。
D、 人以为知言——人们认为他知道怎样说话。

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杨炎力求上进的一组是( )
① 风神如许,他日不在我下。
② 事亟矣,炎请行。
③ 夜以青布籍地,乘生马以跃。
④ 炎又散之宾客,酣歌不顾。
⑤ 于是谢绝宾客,治进士业。
2

A、①②④ B、③④ C、③⑤ D、①②⑤
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杨炎出任驻淮将帅杜杲的幕僚,杜杲很器重他,多向他咨询政治军事方面的事。安
丰被敌兵包围情况危急时,他主动提出前去,用奇策解围。
B、 杨炎能非常刻苦地训练自己的军事本领。在制置使孟珙手下为官时,曾因财务事招
致贾似道要杀他,杨炎以应不惜金钱结交豪杰说服贾似道免了他的罪。
C、 杨炎曾说服孟珙不斩宴会时出语不逊的手下军官。后来有大将立了功,庆贺时孟珙
竟傲慢地坐着接受杨炎拜见,杨炎很受触动,于是专心学业,后中进士,调任麻城
县尉。
D、 杨炎受向士璧征召入其幕府,不久立战功升官。后来在沙市同王登畅谈到半夜,回
来后他说,王登勇敢有胆量,恐怕会因不够沉稳细致而失败。王登死后,人们认为
他的话是知人之言。
3

31. C 32.D 33.B 34.A 35.C 36.C
[译文]:杨掞(音shàn)字纯父,是抚州临川县人。青年时能写词赋,乡里有个姓陈的人家请他住在
客舍里教儿子,过了几个月他拂衣离开。后来因为老朋友推荐,他出任驻淮地将帅杜杲幕僚,杜杲说:
“杨掞有如此的风度神采,将来不会在我之下。”从此治政方法征战计谋多向杨掞咨询。过了一年,安
丰被敌兵包围,杨掞激动地说:“情况很紧急了,我请求前去。”他于是用奇策解了围,杜杲上奏朝廷
任命他为七品官员。杨掞考虑自己身处军队中,骑马射箭是应当擅长的。晚上他把青布垫放地上,骑
着不熟悉的马跳跃,起初跳过三尺高,接着跳过五尺至一丈高,多次闪失跌倒他也不顾。制置使孟珙
征召他到幕府,曾采用他的计策称他为“小子房”(汉代的张良,字子房),孟珙和他喝茶下棋,周济
他财物。杨掞把自己掌管的财务钱几万耗用了,总管财务的贾似道核实数目责令偿还,孟珙把六百两
银子给杨掞让他偿还,杨掞又把这些钱分给了宾客,饮酒欢歌不顾念偿还钱财之事。贾似道想要杀他,
杨掞说:“汉高祖把万斤黄金交给陈平,不过问钱的出入,您竟顾念这区区的钱财,却不用这钱财结
交豪杰的心吗?”贾似道这才赦免了他。孟珙曾宴飨宾客,有个手下军官出语不逊,孟珙命令斩他,
杨掞从容地说:“斩了他确实对,但是现在正会集宾客多方征收计谋建议,斩他不是这个时候也不是
这个地方。”孟珙很信服他的话。不久,有个大将立了功,孟珙坐着接受那个大将拜见,杨掞为此脸色
有了变化,于是感叹道:“大将立了功,却要到官长庭前参见行拜见之礼,实在是头盔(指代军人)不
如毛笔(指代文官)啊。”于是他谢绝了宾客,研究进士学业,于是考中进士,调任麻城县尉。向士璧
驻守黄州,用公文召他入幕府,不久他因战功升为三品官员。赵葵做京湖制置使,杨掞与他一起前去,
王登在沙市迎接,杨掞和王登畅谈到半夜,杨掞回来说:“王景宗(王登,字景宗)浑身是胆,可惜
不够沉稳细致,如果我帮助他,什么事情不能办成呢?只是恐怕他因勇敢而失败。”后来王登死了,人
们认为杨掞的话是知人之言。过了一段时间,向士璧驻守峡州,招他前去,杨掞生病没有成行而去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